簡介:構造地質學實驗,目錄實習一地質圖的基本知識及讀水平巖層地質圖實習二用間接方法確定巖層產狀要素實習三讀傾斜巖層和不整合接觸地質圖實習四根據已知巖層產狀編繪巖層露頭界線實習五讀褶皺區(qū)地質圖實習六繪制褶皺地區(qū)剖面圖實習七讀斷層地區(qū)地質圖并求斷層產狀及斷距實習八分析褶皺斷層地區(qū)地質圖并作剖面圖,實習一地質圖的基本知識及讀水平巖層地質圖一、目的要求(1)明確地質圖的概念,了解地質圖的圖式規(guī)格;(2)了解閱讀地質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3)掌握水平巖層在地質圖上的表現特征。,二、說明(一)地質圖的概念及圖式規(guī)格1、地質圖按規(guī)定的符號、色譜和花紋將地殼某部分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按一定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圖(地形圖)上所形成的一種圖件。圖式規(guī)格一幅正規(guī)的地質圖應該有圖名、比例尺、圖例和責任表。圖名表明圖幅所在地區(qū)和圖的類型;比例尺又稱縮尺,用以表明圖幅反映實際地質情況的詳細程度;圖例是一張地質圖不可缺少的部分。,,,,,地形圖的基本知識,地形圖在平面上反映地形和地物特征的圖件形成過程將地面高低起伏的地貌形態(tài)按一定的比例縮小,用規(guī)定的符號按實際地理方位測繪到圖紙上,用代表一定高程的閉合曲線表示地形的起伏;將地面上的河流、道路、村鎮(zhèn)等典型地物用規(guī)定的符號測繪到圖紙上。等高線表示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點連接而成的閉合曲線。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程差,稱等高距。相鄰兩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稱等高線平距。地形坡度越緩,等高線平距越大;地形坡度越陡,等高線平距越小。,,,地形圖上等高線特征山頭為一組同心圓狀的閉合曲線,高程向外遞減;洼地也表現為一組同心圓狀的閉合曲線,高程向內遞減;兩山頭間較低的埡口稱鞍部,等高線似一組雙曲線;近于直立的陡壁、懸崖處不同高程等高線相交,需特別表示;等高線彎曲方向在溝谷中指向流水的上游,在山脊處指向下游。,,,圖名表明圖幅所在地區(qū)和圖的類型比例尺線條比例尺、數字比例尺大比例尺125萬,中小比例尺520萬,小比例尺150萬圖例用各種規(guī)定的顏色和符號來表明地層、巖體的時代和性質。A、地層代號、色譜、地質符號附錄各種地質符號附錄地層時代符號和色譜。,B、放置順序地層、巖體、地質構造及產狀、其他符號。地層(含變質巖和噴出巖)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由新到老;巖體從酸性到基性;地質構造及產狀(含地質界線);其他符號如剖面線,鉆孔位置,探槽位置等;注意凡圖內表示出的地層、巖石、構造及其他地質現象就應無遺漏地有圖例,圖內沒有的就不能列上圖例。責任表主要為制圖單位、時間、責任人。,2、地質剖面圖反映地下一定深度地質構造形態(tài)的圖件,是地質圖重要的輔助圖件。正規(guī)地質圖常附有一幅或幾幅切過圖區(qū)主要構造的剖面圖。剖面圖也有一定的規(guī)定格式。圖式規(guī)格剖面位置指定或自選圖名地質圖名)剖面代號剖面圖比例尺同地質圖,水平與鉛直比例尺同剖面方向剖面放置地層符號及色譜(巖性花紋見附錄),3、地層柱狀圖按工作區(qū)所有出露地層的新老疊置關系恢復成水平狀態(tài)切出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柱子。規(guī)格圖名;比例尺內容,(二)閱讀地質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1先看圖框外內容圖名、比例尺、圖例及責任表等。從圖名和圖幅代號、經緯度,了解圖幅的地理位置和圖的類型;從比例尺可以了解圖上線段長度、面積大小及制圖精度,并可反映地質體大小及詳略程度;從圖例可以了解圖區(qū)地層及地質內容類型。2再圖框內內容分析地形特征如全圖內的地形、水系特點、山地與溝谷的分布等;分析地質內容地層和巖體的發(fā)育情況產狀、分布、時代、接觸關系等、構造發(fā)育情況等。概括起來就是先圖外后圖內;先整體后局部;先略讀后詳讀。,水平巖層地質圖特點,巖層界線與等高線平行或重合(盡量用底面界線判讀該地層);出露寬度與地層厚度和地形坡度有關地形坡度為90°時,出露寬度為0。,,三、作業(yè)作業(yè)本要求,實習二用間接方法確定巖層產狀要素一、目的要求學會在地形地質圖上和用三點法求巖層產狀要素,進一步掌握巖層產狀要素的概念。,二、說明(一)產狀的概念及其延伸(二)在地形地質圖上求巖層產狀要素的方法此法適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地質圖。要求在測定范圍內,巖層產狀穩(wěn)定,無小褶皺或斷層的干擾。1、將砂巖層的上面界線與100M和150M的兩等高線的交點Ⅰ、Ⅰ和Ⅱ、Ⅱ分別相連,得走向線ⅠⅠ和ⅡⅡ。,2、從150M高程的走向線ⅡⅡ上任一點C作一垂線與100M高程走向線ⅠⅠ交于A點,則CA代表傾向。根據兩走向線高差50M,按地質圖比例尺取BC線段,得直角三角形ABC。3、用量角器量出∠BAC即得出巖層傾角Α值,,,(二)三點法求巖層產狀要素求巖層產狀的前提(1)三點要位于同一層面上,但又不在一條直線上;(2)三點的方位、相互水平距離和標高(或高差)為已知,并且三點相距不太遠;(3)在三點范圍內巖層面平整,產狀無變化,無褶皺和斷層。步驟A、求等高點B、求傾向C、求傾角,三、作業(yè)附圖1;附圖2;附圖3,,,,,,,實習三讀傾斜巖層和不整合接觸地質圖并作剖面圖一、目的要求(1)認識傾斜巖層和不整合接觸關系在地質圖上的表現特征,學會用“V”字形法則分析傾斜巖層的產狀;(2)學習編繪傾斜巖層地質剖面圖的方法。,二、說明(一)分析傾斜巖層在地質圖上的表現特征(使用“V”字形法則)(二)認識不整合在地質圖上的表現特征兩地層產狀不平行,較新地層的底面界線截過不同時代的較老地層界線,則為角度不整合。,,,(三)繪制傾斜巖層地質剖面圖步驟1、選擇剖面位置2、繪地形剖面3、完成地質剖面4、標繪花紋、代號三、作業(yè)分析凌河地形地質圖(附圖1),確定不整合接觸關系并作AB剖面圖。,編制地質剖面圖實例,A選擇剖面線,A選擇剖面線,B做基線與垂直比例尺,,C繪制地形剖面,編制地質剖面圖實例,D繪制地質剖面,E整飾圖形,實習四根據已知巖層產狀編繪巖層露頭界線一、目的要求(1)學會根據在一已知標高露頭上的層面(礦層面、斷層面或不整合面)的產狀,用幾何作圖法在地形圖上編繪層面露頭界線;(2)通過這一作圖方法,加深理解地質界線與巖層產狀和地形的關系。,二、說明(一)原理走向線,走向線、地形等高線與露頭線的關系(二)作圖的方法步驟1、已知條件2、求出放線距3、作圖,實習五讀褶皺區(qū)地質圖一、目的要求(1)初步掌握閱讀褶皺地區(qū)地質圖的步驟和方法;(2)學會從地質圖上認識和分析褶皺的形態(tài)、組合特征及形成時代。,二、說明(1)對單個褶皺形態(tài)的認識和分析0、確定褶皺的存在1、區(qū)分背斜和向斜2、確定兩翼產狀3、倒轉翼的確定4、判斷軸面產狀5、樞紐產狀和軸跡的確定6、轉折端形態(tài)認識7、褶皺形態(tài)的描述,褶皺描述實例西山背斜核部位于西山北坡。背斜北西起于李家溝,往SE經西山,于毛家凹向SE傾伏,長約35KM。背斜核部地層為O1,NE翼完整,地層從老到新依次為O2、O3、D1、D2、D3、T1、T2,SW翼被斷層破壞,從老到新依次為O2、O3、D1、D2、D3。背斜NE翼向北東傾,地層傾角35°45°,從核部向翼部逐漸變陡,背斜SW翼向SW傾,地層傾角55°,表明褶皺軸面NE傾,轉折端為圓弧狀,故為一圓弧狀斜歪背斜。該背斜軸線NWSE向,樞紐有起伏,傾伏角5°12°。在背斜兩傾伏處,有指狀次級褶皺,長度一般小于5KM,隨主褶皺一起逐漸向SW方向傾伏消失。,(二)褶皺組合型式的認識(三)確定褶皺形成時代,,,實習六繪制褶皺地區(qū)剖面圖一、目的要求學會在褶皺區(qū)地質圖上繪制圖切剖面圖(鉛直剖面圖)的方法。,二、說明褶皺地區(qū)鉛直剖面圖的繪制1、分析圖區(qū)地形和褶皺特征2、選定剖面位置3、繪出地形剖面4、在剖面線上和地形剖面上用鉛筆標出背斜(如“∧”)和向斜(如“∨”)的位置5、繪出褶皺形態(tài)6、整飾,,,實習七讀斷層地區(qū)地質圖并求斷層產狀及斷距一、目的要求(1)學會在地質圖上分析斷層;(2)在地質圖上求斷層產狀及斷距。,二、說明(一)斷層發(fā)育區(qū)地質特征的概略分析(二)斷層性質的分析1、斷層面產狀的判定2、兩盤相對位移方向的判定(1)走向斷層或縱斷層(2)橫向正(或逆)斷層切過褶皺時,(三)斷距的測定1、鉛直地層斷距的測定2、水平地層斷距的測定3、地層斷距的測定計算得出。,(四)斷層時代的確定1、根據角度不整合2、根據與巖體或其它構造的相互切割關系(五)斷層的描述一條斷層的描述內容一般包括斷層名稱(地名斷層類型,或用斷層編號)、位置、延伸方向、通過的主要地點、延伸長度、斷層面產狀、斷層兩盤出露的地層及其產狀、地層重復與缺失情況和地質界線錯開等特征;還包括兩盤相對位移方向和斷距的大?。粩鄬优c基它構造的關系;斷層的形成時代及力學成因等。,,,例奇峰雨峰縱向逆沖斷層位于奇峰和雨峰之東側近山脊處,斷層走向北東南西,兩端分別延出圖外,圖內全長約18KM。斷層面傾向NW,傾角20°30°。上盤為組成奇峰雨峰背斜的C1、C2、C3,下盤為P1、C3。斷層使向斜不完整。斷層NW盤的C地層逆沖于P1與C3之上,地層斷距約800M,斷層走向與褶皺軸向一致,為一縱向斷層。斷層中部被兩個較晚期的橫斷層所錯斷。斷層形成時代與褶皺同期,且與同方向、同性質的桑園五里河逆沖斷層相同,即中三疊世(T2)之后,早白堊世(K1)之前,兩條斷層構成疊瓦式。,實習八分析褶皺斷層地區(qū)地質圖并作剖面圖一、目的要求1、閱讀和分析褶皺和斷層發(fā)育區(qū)地質圖;2、學會作褶皺斷層共同發(fā)育區(qū)地質剖面圖。二、說明1、褶皺分析2、斷層分析(1)縱向逆沖斷層(2)橫向正斷層(3)斜向平移斷層,,,實習七編制和分析節(jié)理走向玫瑰花圖一、目的要求(1)學會整理節(jié)理資料和繪制節(jié)理玫瑰花圖;(2)分析竭力玫瑰花圖并了解其構造意義。二、說明(一)繪制節(jié)理走向玫瑰花圖1、繪制節(jié)理走向玫瑰花圖(1)資料的整理A、節(jié)理分組數量統(tǒng)計求平均走向填統(tǒng)計表;,2確定作圖比例尺及坐標3找點并連線4寫圖名和比例尺,深圳蓄能電站節(jié)理走向玫瑰花圖,2、繪制節(jié)理傾向玫瑰花圖3、繪制節(jié)理傾角玫瑰花圖,深圳蓄能電站斷層玫瑰花圖,(二)分析節(jié)理玫瑰花圖,,,,,,,,,,,,,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 97
大?。?13.89(MB)
子文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