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經濟學基礎經濟學基礎11經濟學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無限的欲望,稀缺的資源以及由此產生的選經濟學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無限的欲望,稀缺的資源以及由此產生的選擇;擇;22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安全安全情感情感尊重尊重自我實現需要自我實現需要33一般來說,經濟學家通常把資源分為四大類土地,勞動,資本和企業(yè)家的一般來說,經濟學家通常把資源分為四大類土地,勞動,資本和企業(yè)家的才能;才能;44機會成本是指把既定資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所放棄的該資源在其他可能用途機會成本是指把既定資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所放棄的該資源在其他可能用途中獲得的最大收益;中獲得的最大收益;55生產可能性曲線是指一個社會用其全部資源和當時的技術所能生產的各種產生產可能性曲線是指一個社會用其全部資源和當時的技術所能生產的各種產品和勞務的最大數量的組合;品和勞務的最大數量的組合;66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資源的配置問題會資源的配置問題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77宏觀經濟學是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宏觀經濟學是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究方法是總量分析;88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兩者的目的是實現社會經濟福利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兩者的目的是實現社會經濟福利的最大化;99資源配置和利用的機制有三種制度計劃經濟資源配置和利用的機制有三種制度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混合經濟;混合經濟;1010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實證分析法和規(guī)范分析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實證分析法和規(guī)范分析法;1111實證分析法只研究經濟本身的內在規(guī)律,并以此來分析和預測人們經濟行實證分析法只研究經濟本身的內在規(guī)律,并以此來分析和預測人們經濟行為的效果;為的效果;1212規(guī)范分析法以經濟學為基礎,以一定的價值判斷作為出發(fā)點,并以此作為規(guī)范分析法以經濟學為基礎,以一定的價值判斷作為出發(fā)點,并以此作為經濟政策的依據;經濟政策的依據;需求與供給需求與供給1414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是由供給均衡決定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是由供給均衡決定的;1515供給不變,需求增加,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都增加;供給不變,需求增加,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都增加;需求不變,供給增加,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增加;需求不變,供給增加,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增加;1616需求和供給同時發(fā)生變動需求和供給同時發(fā)生變動需求上升的幅度大于供給上升,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同時上升;需求上升的幅度大于供給上升,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同時上升;需求上升的幅度小于供給上升,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上升;需求上升的幅度小于供給上升,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上升;需求上升的幅度等于供給上升,均衡價格不變,均衡數量上升;需求上升的幅度等于供給上升,均衡價格不變,均衡數量上升;1717需求與供給反方向同時變動對價格的影響需求與供給反方向同時變動對價格的影響需求上升,供給下降,兩者變化量相等。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不變;需求上升,供給下降,兩者變化量相等。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不變;需求下降,供給上升,兩者變化量相等。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不變;需求下降,供給上升,兩者變化量相等。均衡價格下降,均衡數量不變;需求上升的幅度大于供給下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同時上升;需求上升的幅度大于供給下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同時上升;需求上升的幅度小于供給下降,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下降;需求上升的幅度小于供給下降,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下降;○41818支持價格是指政府為了支持某一行業(yè)發(fā)展而對該行業(yè)規(guī)定的高于均衡價格的支持價格是指政府為了支持某一行業(yè)發(fā)展而對該行業(yè)規(guī)定的高于均衡價格的最低限價,所以支持價格也稱為最低價格;最低限價,所以支持價格也稱為最低價格;1919限制價格是指政府為了限制某些商品價格的上漲而規(guī)定的低于市場均衡價格限制價格是指政府為了限制某些商品價格的上漲而規(guī)定的低于市場均衡價格的最高價格,其目的是為了穩(wěn)定生活和社會秩序;的最高價格,其目的是為了穩(wěn)定生活和社會秩序;2020彈性是因變量的相對變動對于自變量的相對變動的反應程度彈性是因變量的相對變動對于自變量的相對變動的反應程度2121需求彈性類型價格需求彈性類型價格收入收入交叉彈性交叉彈性2222需求價格彈性的五種類型需求價格彈性的五種類型ED11,需求富有彈性,需求富有彈性ED1ED1,需求缺乏彈性,需求缺乏彈性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7
大小: 0.02(MB)
子文件數:
-
簡介:1經濟學原理名詞解釋第一章1稀缺性社會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產人們希望用油的所有物品與勞務2經濟學研究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3效率社會能從稀缺資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4平等講這些資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給社會成員5機會成本為了得到這種東西所放棄的東西6理性人能系統(tǒng)而由母的的盡最大努力去實現目標7編輯變動對現有行動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8激勵引起一個人做出某種行為的某種東西9市場失靈市場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10外部性一個人的行為對旁觀者福利的影響11市場勢力單個人或者一小群人不適當地影響市場價格的能力12生產率每一單位勞動投入所生產的物品與勞動數量經濟學十大原理1、人們面臨權衡取舍2、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3、理性人考慮邊際量4、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5、毛衣可以使每個人的狀況都變得更好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7、政府又是可以改善市場結果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于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9、當政府發(fā)行了過多的貨幣時,物價上升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事業(yè)之間的短期權衡取舍第二章要點1循環(huán)流向圖,見書20。在這個模型中,經濟由兩類覺得這,家庭和企業(yè)組成,2物品與勞務市場上,家庭是買者,生產要素市場上,家庭是賣者3生產可能性邊界一個圖形,標明在生產要素和生產技術既定時,一個經濟所能生產的產出。大炮與黃油4微觀經濟學研究家庭和企業(yè)如何做出決策,以及他們如何在特定市場上相互影響5宏觀經濟學研究整體經濟現象6關于世界的表述有兩種類型一,實證表述描述性的,關于世界是什么樣子的表述;二,規(guī)范表述關于世界應該是什么樣子的表述第四章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1某種物品與勞務的買者與賣者組成的一個群體2、競爭市場有許多買者與賣者,以至于一個人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微乎其微的市場3、完全競爭的市場具有的兩個特征可供銷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買者與賣者眾多以至于任何一個買者或賣者無法影響市場價格,此時他們被稱為價格接受者4、壟斷者一些市場只有一個賣者,由他決定價格5需求量買者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該種物品的數量6需求定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上升,該物品的需求量減少,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32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衡量一種物品需求量對于另一種武林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公式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物品1的需求量變動百分比物品2的價格變動百分比PS替代品的交叉價格彈性是整數,互補品的交叉價格彈性是負數供給彈性1供給價格彈性衡量供給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2公式供給價格彈性供給量變動百分比價格變動百分比3各種供給曲線4供求工具的運動,見書8589第六章供給,需求與政府政策1價格上(下)限法定最高(低)價格2價格上限一均衡價格低于上限,價格上限是非限制性的二均衡價格高于上限,價格上限對市場有一種限制性約束。當政府對競爭市場實行限制性價格上限,就產生了物品的短缺,而且賣者必須在大量潛在的買者中配給稀缺物品。3價格下限一均衡價格高于下限,價格下限是非限制性的二均衡價格低于下限,價格下限是限制性的,限制性價格下限引起了過剩4勞動供給與勞動需求平衡的市場,限制性最低工資高于均衡工資,引起過剩,勞動供給量大于需求量,結果是出現失業(yè)。見書97頁5稅收總是由買者與賣者共同分攤。稅收一直了市場活動。見書101頁6彈性與稅收歸宿稅收負擔更多地落在缺乏彈性的市場一方身上。圖示見書104第七章消費者,生產者與市場效率1支付意愿每一個買者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2消費者剩余買者愿意為一種物品支付的量減去其為此實際支付的量3用需求曲線衡量消費者剩余需求曲線以下,和價格以上的面積衡量一個市場上的消費者剩余。圖示見書1141154生產者剩余賣者得到的量減去其生產成本。生產者剩余衡量賣者參與市場中得到的利益。5用攻擊曲線衡量生產者剩余價格之下攻擊曲線以上的面積衡量一個市場上的生產者剩余。圖示見書1186總剩余買者的評價賣者的成本7如果資源配置使總剩余最大化,我們說,這種高配置表現出效率。如果一種物品不是由成本最低的賣者生產的,配置就是無效率的。8除了效率之外,社會計劃者還應該關心平等,即市場上的各個買者與賣者是否有相似的經濟福利水平。9三個市場結果的觀點一自由市場把物品的攻擊分配給對這些物品評價最高的買者,這種評價用買者的支付意愿衡量二自由市場將物品的需求分配給能夠以最低成本生產這些物品的賣者三自由市場生產處使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的總和最大化的物品量。10為了使總剩余最大化,社會計劃者應該選擇攻擊曲線與需求曲線相交時的產量。圖示見書120121第十章外部性1外部性當一個人從事一種影響旁觀者福利,而對這種影響不付報酬又得不到報酬的活動時,就產生了外部性。(外部性的內在化得到了報酬或者支付了報酬)2正(負)外部性對旁觀者的影響有利(不利)。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6
大小: 0.03(MB)
子文件數:
-
簡介:什么叫經濟學文中在前言中首先定義,經濟學是研究和處理社會中人一般生活事務的學科。該定義簡單而扼要,闡明了經濟學所研究和處理的對象是人類的一般生活事務,指出了經濟在人類一般事務中的基礎地位。據此,如果一個生活在當代的年輕人連一些基本的經濟學概念都不具備,全然無知,那么某種程度上,其可以形同于現代意義上的社會文盲。因此,曼昆在前言中所述,這是一本給下一代閱讀的書籍,作為留給下一代的另一種貢獻。經濟學這個詞源于希臘語,意為“管理一個家的人”,本書看似非常深刻,作者卻用了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很多社會上我們習以為常而一旦問起來卻很難以回答的問題,想為什么裝牛奶的容器多是方的,而那些裝軟飲料的容器多是圓的的原因,想為什么硬幣上的頭像多是側面而紙幣上的頭像多是正面的原因等等,這些看似很平凡不過的事情,真正解釋起來還真是很有意思。所以很高興讀到這么一本非常感興趣的書。在這本著作的開端N格里高利曼昆教授就給出了作為一個21世紀初的學生學習經濟學的三個原因一、它有助于你了解你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二、它將使你更清明地參與經濟。三、它將使你更好地理解經濟政策的潛力與局限性。作為一名財經院校的學生就要對國內和國外的市場有所了解,而學習經濟學的理論知識便是幫你更好地去了解國內外市場的第一步。這本著作共13篇36章,基本上從各個方面介紹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并以經濟學的十大原理貫穿全書。通常認為,經濟學是一門艱深的學科,常常需要運用大量深奧的數學知識,令人望而卻步,但在讀完本書后,卻有了另一番感受。這主要因為曼昆從容易理解的經濟學的十大基本原理入手,循序漸進,旁征博引,用妙趣橫生的語言向讀者展示經濟學的無窮魅力。限于本人的專業(yè)知識與文字駕馭能力,就書中前三條基本原理淺顯地談談我的一些讀后體會。書中告訴我們,由于資源的稀缺性,我們面臨權衡取舍,這才會在生活中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相信大多數人對于其中的道理并不陌生,但能夠時時做出正確取舍的人不多。孟子在告子上中感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這充分說明了取舍的痛苦,如何取舍,就得按照理性人的思維模式了。曼昆在提到這個原理時寫到“也許一個人一生中沒有一種取舍比工作和閑暇之間的權衡取舍更明顯和更重要。”我完全贊同這句話。尤其對于個人來說,時間是最大的稀缺性資源。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要是把時間都用在怨天尤人上,你就放棄了學會改變境遇的奮斗和追求。人們面臨權衡取舍。這一條作為十大原理之首,是因為每個人即便從未學過經濟也會對它有最深刻的體會。經濟學中所有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由這個權衡取舍引出來的;而經濟學研究的意義也正是在于幫助人們在權衡取舍中選擇最優(yōu)的方案。我想大家應該都有過和我同樣的體會欲望很多,能得到滿足的卻很少。魚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這是一個最熟為人知的權衡取舍。而我自己也是每天面對各種權衡取舍早飯吃包子還是油條;多花點時間工作還是多花點時間鍛煉身體;平時多學計算機還多學習經濟;是買房還是投資;是愁眉苦臉地計劃將來的每一步路,還是干脆啥也不想又傻又開心的過日子。曼昆認為“科學的本質是科學方法冷靜地建立并檢驗有關世界如何運行的各種理論,這種方法適用于研究一國經濟,就像適用于研究地心引力或生物進化一樣,經濟學家研究人們如何去做出決策,他們工作多少,購買什么,儲蓄多少,以及如何將這些儲蓄用于投資。經濟學家還研究人們互相交易。例如,經濟學家探討一種物眾多的買著與賣者如何共同決定這種物品的銷售價格與銷售量。最后經濟學家的工作就是分析影響整個經濟的力量和趨勢,包括平均收入的增長,找不到工作的人占總人口的比例以及價格上升的速度。老是說,看這本書之前,我對于經濟學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但讀完這本書,我的感觸有以流記的例子,如果克魯索捕到更多的魚,那他的生活水平就會提高。與克魯索一樣,一個國家只有能生產大量物品與勞物,它才能享受到更高的生活水平。N格雷戈里曼昆(NGREGYMANKIW“)1958年2月3日出生,美國著名經濟學家。29歲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2003年走入政壇,著有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等經典教材。作為世界上最年輕最優(yōu)秀的經濟學家之一,曼昆對經濟研究和分析的技術運用嫻熟,比如建數學模型和數量分析方法。他的成名,更重要的乃是他對經濟學思想的突出貢獻。經濟學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遇到極大的挑戰(zhàn),資本主義世界持續(xù)的停滯膨脹,使三十年代以來的主流經濟思想凱恩斯主義受到嚴重質疑。他并沒有放棄凱恩斯主義,而是通過自己在微觀經濟領域的研究,努力為凱恩斯主義提供一個新的、更堅實的微觀基礎。在這一過程中,他大量吸收傾向主義、供給學派和理性預期學派的精華,并發(fā)展自己的學說內容簡介書中主要從供給與需求、企業(yè)行為與消費者選擇理論、長期經濟增長與短期經濟波動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等角度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經濟學家們的世界觀。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3
大?。?0.02(MB)
子文件數:
-
簡介:作業(yè)一作業(yè)一一、一、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糧食保護價收購政策出了什么問題糧食保護價收購政策出了什么問題農民收入問題從九五后期特別是19981999年以來成為我國經濟發(fā)展中一個越來越受人關注的問題。因為農民收入增幅在九五期間逐年下降。1996年九五第一年農民收入的增幅為9,還算不錯,但到2000年,卻已下降到21。更為嚴峻的問題是,農民收入中來自農業(yè)的收入絕對額減少。19982000年,農民人均銷售農產品的收入連續(xù)3年下降。鑒于我國經濟轉變?yōu)椤斑^剩經濟”,政府從1998年開始實施擴大內需方針,采取很多刺激消費的措施。但在目前階段用增加城鎮(zhèn)居民收入的辦法,對拉動農產品需求增長的效果并不顯著。于是,自1998年開始,政府對糧食開始實行“按保護價敞開收購余糧、資金封閉運行及順價銷售”等三項政策,試圖通過這些政策來保護農民利益,提高農民收入。那么政策實施的結果如何呢自1998年以后,糧食產量是增長的,政府又實行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余糧的政策,但如上所述,農民從農業(yè)中的收入卻不增反降糧食按保護價收購的政策出了什么問題或許更基本的問題是,糧食保護價收購政策是否必要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錫文認為,引起農民收入增幅下降和一部分農民收入絕對值減少的原因很復雜,而基本原因是農產品供過于求,導致價格下跌,銷售困難。這是由供求關系變化而引起的,所以改變或者調節(jié)供求關系非常重要。中國古話說“谷賤傷農”,糧食多了會傷害農民,也就是說,雖然聽任周期變化符合經濟學邏輯,但對農民來說只有那么點家底,經受不起這樣的折騰。因此,在客觀上,從具體的國情國力出發(fā),用各種辦法扶持農民,補貼農民,就成為各國政府的普遍做法。在當今的美國也是如此。1998年春,美國市場糧價低迷,克林頓政府就入市買了200萬噸小麥用于支援非洲。人們還知道羅斯福執(zhí)政時期曾有過政府買了牛奶和小麥倒進海里的事,所以不能認為搞市場經濟就不能有政府干預。然而,政府干預糧食市場卻會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市場供求信息。一旦保護價高于市場價就會誘導農民多種糧,而糧食越多,市場價就越難回升。這是一個很大的悖論如果不保護,市場的風險就扔給了農民;但政府一保護,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市場信號,使農民盲目生成。這確實很困難的抉擇。然而,政策的實施中更有著我國現實中的特殊問題。陳錫文說,現在有的地方私商糧販屢禁不絕,而農民也愿意低價出售,其根本原因就是沒能真正地做到按保護價敞開收購,結果使原本為保護農民利益的政策,卻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糧食流通領域的有關部門。糧食保護價收購3年來最大問題就在這里。結果是按保護價購進的糧食都堆在倉庫里,而國有糧食購銷企業(yè)卻在大量地以低于保護價的價格在那里購進、銷出,致使庫里的糧食根本無法順價銷售。有的糧站甚至一開始拒收,然后按壓低的價格私下收購,再以保護價賣出糧庫。這導致兩個很壞的結果。一是原來的政策至少在理論上是可以運轉起來的,不就是政府壟斷嗎但由于操作中有漏洞,無法運轉,所以它使得原來的政策設想落空了。二是“谷賤傷農”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由此造成兩極“傷害”一方面是政府付出很大代價保護農民,但錢卻沒有到達農民手里。根據安徽省財政部門估計,每年需支付給流通環(huán)節(jié)的費用近40億元,但農民只得到近4個億的好處。二是既然政府出了糧食收購的最高價,農民就認為還有需求,就還去生產,所以在已經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后,糧食供給仍沒有及時調減,造成現在庫存過多,市價難以回升,農民收入難以增長的困難越來越嚴峻。案例分析二案例分析二政府宏觀調控下房地產走勢政府宏觀調控下房地產走勢買房還是賣房買房還是賣房從2005年以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穩(wěn)定房價,先是“國八條”、“國六條”再到2011年1月的“新國八條”,為了控制房價,政府先后對有提高房貸利率、提高按揭首付、限制二手房交易、提高準備金率等等政策,特別是提高了第二套房貸款首付,以政策引導,宏觀調控房地產價格。(1)試用經濟學原理,做圖分析提高首付金額之一措施對房地產市場的短期影響)試用經濟學原理,做圖分析提高首付金額之一措施對房地產市場的短期影響因為國家是對二套房進行了提高首付金額的限制,二套房屬于非必需品,對價格敏感,需求富有彈性,因此需求曲線較為平緩。國家提高了首付金額,則降低了一部分購買需求,需求曲線向左移動,均衡價格會從P0下降到P1,因此短期提高首付金額措施在短期內會引起房地產價格下降。(2)影響房地產需求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為什么要提高第二套房的貸款首付這一舉措的效)影響房地產需求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為什么要提高第二套房的貸款首付這一舉措的效果影響如何果影響如何A影響房地產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結構、城鎮(zhèn)化發(fā)展、政策調控、心理預期等等;B首套住房為剛性需求,缺乏彈性,供給量一定的情況下,若二套房需求量過大,會導致價格上漲,對于普通需要購買1套住房的家庭來說會不堪重負。因此國家對于二套房進行了種種措施調控,如提高首付金額,限制二手房交易,提高準備金率等,都是為了控制二手房需求,降低整個房地產市場需求,使得價格降低;C舉措在短期內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長期看來因為土地資源的稀缺性,中國人口增加,城鎮(zhèn)化速度加快等諸多原因,房地產價格還是會持續(xù)上漲。二、思考與練習二、思考與練習1、請問下列事件對自行車的供給會產生什么影響、請問下列事件對自行車的供給會產生什么影響(1)生產自行車的技術有重大革新;生產成本下降,供給量增加,供給曲線右移(2)自行車行業(yè)內的企業(yè)數目減少;供給減少,價格上升,供求曲線左移(3)自行車行業(yè)的工人工資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價格上升,供給量減少(4)預計自行車的價格會下跌;PQD1SP1P0D0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9
大?。?0.1(MB)
子文件數:
-
簡介:1第五章第五章平均指標與變異指標平均指標與變異指標作業(yè)作業(yè)51已知某地區(qū)各工業(yè)企業(yè)產值計劃完成情況以及計劃產值資料如下計劃完成程度()企業(yè)個數(個)計劃產值(萬元)F組中值XXFFX90以下71400851190164790100223100952945326310011057165010517325157141101202671011581656174120以上340125500320合計1152850-3012527118要求(1)根據上述資料計算該地區(qū)各企業(yè)產值計劃的平均完成程度。(2)如果在上表中所給資料不是計劃產值而是實際產值,試計算產值計劃平均完成程度。解(1)該地區(qū)各企業(yè)產值計劃的平均完成程度。7105285053012FXFX2如果在上表中所給資料不是計劃產值而是實際產值,計算產值計劃平均完成程度。。1105827112850XFFH作業(yè)作業(yè)52已知某廠三個車間生產不同的產品,其廢品率、產量和工時資料如下車間廢品率X產量(件)F2產品制造總工時F1XF1XF2甲370150045210乙220300060040丙49050020360合計5000125610計算(1)三種產品的平均廢品率;(2)假定三個車間生產的是同一產品,但獨立完成,產品的平均廢品率是多少;(3)假定三個車間是連續(xù)加工某一產品,產品的平均廢品率是多少。39810029919800600036000721001023101303014001960058810210421032060340115602312合計10-9960644平均偏差;標準差;96910699FXFX253801064402FFXX標準差系數。U296925380XV結論甲工人零件偏差的平均水平小,且標準差系數小,說明甲工人零件質量好,而且質量穩(wěn)定。作業(yè)作業(yè)54某企業(yè)工人基本工資資料如下月工資水平(元)工人數(人)工人類別基期報告期基期報告期技術工人17001750300400普通工人14001450200600合計5001000要求(1)分別計算基期工人總平均工資和報告期工人總平均工資填入上表空格處;(2)說明報告期工人總平均工資比基期工人總平均工資降低(或提高)的原因。解(1)月工資水平(元)工人數(人)工資總額工人類別基期X0報告期X1基期F0報告期F1X0F0X1F1技術工人17001750300400510000700000普通工人14001450200600280000870000合計1580157050010007900001570000基期平均工資。15805007900000000FFXX報告期平均工資。1570100015700001111FFXX(2)報告期工人總平均工資比基期工人總平均工資降低的原因。報告期平均工資比基期平均工資下降了10元。這是由于盡管技術工人和普通工人報告期比基期工資都提高了50元,這一因素影響本來應該使報告期平均工資比基期平均工資提高50元,但是,由于工人數結構的變化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5
大?。?0.15(MB)
子文件數:
-
簡介:所有試卷資料免費下載1西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經濟學考研輔導班筆記年經濟學考研輔導班筆記題型簡答題、辨析題、論述題。參考用書1、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用劉詩白主編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2003年第一版)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社會主義部分用劉詩白主編的政治經濟學(98年第四次修訂版)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2、西方經濟學使用高鴻業(yè)的西方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楊泊華、繆一得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原理(第二版)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政治經濟學部分政治經濟學部分導論導論一、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任務,方法1、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的兩個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生產力的三個構成要素勞動者人的因素;勞動資料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標志;勞動對象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是生產資料是物的因素;科學技術不是生產力獨立的要素,主要是通過生產力的三個要素的影響對生產力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生產關系含義的三個方面;過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50年代建立的生產關系是人為的,改革使其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的規(guī)律;人類社會的普遍規(guī)律。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極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是聯(lián)系生產力和上層建筑來研究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任務揭示經濟規(guī)律經濟規(guī)律的概念。性質客觀性(產生客觀,作用客觀)、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經濟規(guī)律與自然規(guī)律的客觀性的區(qū)別(1)經濟規(guī)律最大的特點是歷史性(即絕大多數不是永恒的因為總是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經濟規(guī)律常與人類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如按勞分配成為社會主義的規(guī)律),大多數經濟規(guī)律都不是永恒規(guī)律,自然規(guī)律是永恒的;(2)前者與人的經濟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3)對前者的利用有階級性。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fā)展性。用科學的態(tài)度看待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3方面)。第一章第一章商品和貨幣商品和貨幣主要研究三對矛盾(注意勞動價值論,因為在當代它面臨很多挑戰(zhàn))。一、商品二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含義)1、使用價值A、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B、是自然屬性,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是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反映人與自然關系。2、價值A、質的規(guī)定性人類勞動的凝結,反映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由抽象勞動創(chuàng)造;B、量的規(guī)定性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復雜勞動還原為簡單勞動);C、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D、價值的表現形式交換價值(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價值是社會屬性,反映人與人的關系,因為價值是人類無差別的勞動。3、商品二因素的關系對立統(tǒng)一。P20二、勞動二重性同一勞動兩個不同方面,包括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1、勞動二重性與商品二因素的關系。2、地位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所有試卷資料免費下載3(4)M產生的根本條件勞動力成為商品。也有兩個條件A、勞動力價值的構成,價值決定;B、勞動力的使用價值的特殊性(與其他商品使用價值的不同)二、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1、資本主義生產是勞動過程(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tǒng)一。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特點就是為了增值原價值。資本主義生產A、勞動過程(具體勞動);MMV剩余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B、價值增殖過程(抽象勞動)原價值剩余價值生產方法絕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2、M的生產方式絕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剩余價值率公式(剩余價值率剩余勞動必要勞動剩余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區(qū)別。相對剩余價值和超額剩余價值的關系。聯(lián)系超額剩余價值實際上帶有相對剩余價值的超額剩余價值是相對剩余價值的特殊形態(tài)。區(qū)別(重點)(1)超額剩余價值是相對剩余價值的特殊形式,是個別資本家創(chuàng)造的個別價值,是對于個別資本家而言的,而相對剩余價值是社會價值,是整體資本家都可以獲得的;(2)超額剩余價值是個別資本家追逐的直接目的,相對剩余價值是個別資本家追逐超額剩余價值的最終結果;(3)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在現實的生產過程中表現為無數資本家追逐超額剩余價值的過程,最終變?yōu)橄鄬κS鄡r值。三、當代剩余價值的新特點P53四個方面(1)剩余價值生產的生產主體發(fā)生變化(過去只在第一產業(yè),現在涉及服務業(yè)等);(2)載體發(fā)生變化(是在物質產品轉為無形的產品,如勞務、科技和信息等);(3)生產范圍變化(國內跨國際);(4)生產手段發(fā)生了變化(過去更明顯是提高勞動強度,現在是行為管理等手段,通過調動工人生產積極性來榨取剩余價值)。當代自動化生產條件下剩余價值的源泉(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在當代的運用)①仍是工人創(chuàng)造;②生產工人概念擴大。四、資本的本質1、資本的一般性在一定社會制度下運動的資本,又具有特殊性。能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具有運動性,墊支性。存在于一切商品生產形態(tài)。2、特殊與生產關系相連(是歷史的范疇)。3、馬克思根據資本不同組成部分在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中不同作用,有不同的劃分C不變資本V可變資本。4、劃分的意義揭示剩余價值的來源,揭露剝削程度。五、工資1、本質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2、現象上的表現(辨析)表現為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而不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勞動不是商品)3、各國工資水平的差異原因P69。第三章第三章資本積累資本積累一、資本積累(概念、動因、實質)實質用生產出來的M去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實際上是通過商品生產者的所有權規(guī)律轉變?yōu)樯a者以自己的勞動占有自己的勞動成果,并以等價交換的形式,才能占有別人的商品。1、資本主義再生產(1)簡單再生產(反映資本主義生產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統(tǒng)一)意義A、揭示可變資本是工人創(chuàng)造;B、揭示資本家全部資本由工人創(chuàng)造;C、揭示工人個人消費的性質是棣屬于資本的。(2)擴大再生產(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特征)〉資本積累〉個別資本增大。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30
大?。?0.26(MB)
子文件數:
-
簡介:本學期經濟學的心得與體會生活中處處有經濟,了解一定的經濟學知識對于我們自身和以后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這個學期的經濟學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經濟學是一門實用性、理論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下面幾點我對學習經濟學的心得與體會⑴圖表在經濟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發(fā)現,整個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是由一系列的圖形貫穿起來的,幾乎每一章、每一節(jié)都有圖形,而且,要想闡述一個原理,沒有圖形配合是做不到的。熟悉書上的圖形,要懂得圖形中的橫縱坐標代表什么,曲線是怎么來的,交叉點又代表什么意思。⑵重要的概念要進行理解記憶。對于概念首先要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比較靈活的運用。比如說需求變動和需求量變動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需求的彈性和需求曲線的斜率也不相同,因而理解概念背后的經濟學涵義是必要的。再如,從需求量變動就應該能想到需求曲線背后消費者行為理論。而從需求彈性就要能分析不同需求彈性對廠商受益的影響。⑶知識的掌握要系統(tǒng)化。㈠以微觀經濟學為例,對于微觀經濟學,應該知道整個內容就是論證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原理,這就是一般均衡理論的直接目的,而一般均衡就需要各個市場的均衡。從而微觀經濟學就花大力氣論證了產品市場的均衡和要素市場的均衡。產品市場的均衡就是均衡價格理論,而消費者行為理論和生產者行為理論則從兩個方面分別推導了均衡價格理論中涉及到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這樣整個微觀經濟學的框架就可以在我們的頭腦中形成,同時對整個知識框架的把握還有利于比較分析不同的內容。只要我們知道消費者行為理論和生產者行為理論在整個結構中的作用,我們就能比較對應來掌握這兩部分,消費者行為理論從理性人假說出發(fā)(消費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運用預算約束線和無差異曲線(序數效用論)來推導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而生產者行為理論也是從理性人假說出發(fā)(生產者追求利潤最大化),運用等成本線和等產量線來推導向右上方傾斜的供給曲線。這樣我們還可以比較等產量線和無差異曲線的性質,比較理解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和技術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等等。㈡對于宏觀經濟學來說,其邏輯結構相對比較容易,整個內容就是論證國民收入的決定。因而從最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只涉及一個市場即產品市場來擴張到兩個市場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均衡來決定國民收入,而ADAS模型則是在ISLM模型中加入第三個市場勞動力市場開放經濟中的國民收入決定則是將經濟從封閉擴展為開放經濟。經濟增長理論則是從動態(tài)來考察均衡國民收入的實現。⑷掌握經濟學中的一個基本假設假設以及由此得到的最大化原則和實現最大化的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這一條件。這對于任何處于完全市場中的經濟行為主體都是適用的。因為這樣可以比較清晰的理解概念和理論,同時有助于加深印象,也有助于思維的表達。⑸擴展經濟學視野多看一些經濟學著作。它們幫助我們擴充視野和知識面,也能橫好的領悟和深入到經濟學的學習之中。且我們可以把經濟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也可以從中學到很多道理。比如,均衡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經濟學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一種均衡,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做到事業(yè)、家庭、自身修養(yǎng)等方面的均衡;還有彈性理論,彈性不等于沒有規(guī)則,不同彈性的就等于不同性格的人,任何性格的人都可以成功,前提是你要有一個非常好的道德原則和底線。利潤最大化目標并不是在任何條件下都正確的,做企業(yè)和做事業(yè)不一樣,有時候企業(yè)的經營必須要學會舍得,尤其在中國更是這樣,要有戰(zhàn)略和遠見是可取的;但用價值的尺度來衡量,企業(yè)的員工自身的發(fā)展卻受到了束縛,甚至可以說是退化,每個員工被變相的當做了“機器”,重復著簡單的機械動作,大腦的思維也基本上停止了。不同的尺度來衡量富士康這個問題就會發(fā)現其出現跳樓事件的根本原因。FD集團沒有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我認為是分工模式剛開始,FD集團賺取了巨大的超額剩余價值,因此它提高了工人們的工資,滿足了他們的切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資本主義社會的特殊形式,也對公司的管理模式起到了一定適應性,因此短期內沒有出現富士康這種悲慘的局面。這是通過課堂上,劉老師的講解,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來對問題進行了一些簡單的分析。我覺得經濟學是很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通過課堂上的學習及平常的知識積累,在今后的生活當中,經濟學一定能幫助我更清楚的來看待這個社會,了解這個社會的運行而受益終生。篇三學習經濟學的個人體會】學習經濟學的個人體會西方經濟學作為一門普世的顯學,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其重要性已經十分明顯,我對自己能夠了解和學習經濟學原理感到慶幸。借助對西方經濟學的學習,雖然所知遠不及其皮毛,但學習之后,仍尚有些許淺薄的個人感受和認識,在此作一個簡短的總結。我認為對西方經濟學原理學習之后應該要明了三個問題,即(1)什么是經濟學,(2)經濟學的基本概要,(3)學習西方經濟學的意義。首先,經濟學是什么。對于經濟學的定義有多種多樣。我國古人將經濟釋意為經世濟民。西方學者的解釋則更多。二十世紀初,瓊羅賓遜在論經濟科學的性質和意義一書給經濟學下的定義為“經濟學是一門科學,它把人類行為作為目的與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資源之間的關系來研究”。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在其所著的經濟學一書中給經濟學下的定義為“經濟學是研究人和社會如何進行選擇,使用可以其他用途的資源以便生產各種商品,并在現在和將來把商品分配給社會的各個成員或集團以供消費之用”。現代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經濟學是研究如何將稀缺的資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以滿足經濟主體多樣化需求的科學。經濟學是為解決資源稀缺性問題而產生的,因此,經濟學研究的對象就是因為資源的稀缺性而引起的如何進行選擇的問題,即資源配置問題。這也是經濟學的核心問題。具體而言,他要解決一下問題(1)生產什么物品和勞務以及生產多少(HOWMUCH)。(2)怎樣HOW進行生產(3)為誰FWHOM生產。其次,經濟學的基本概要。以經濟學的歷史時期劃分,西方經濟學經歷了以下階段古代的和中世紀的西方經濟學說,近代的西方經濟學理論,現代宏觀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因其研究對像的范圍不同,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一,微觀經濟學是以單個經濟體為研究對象的,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微觀經濟學研究一個經濟社會的經濟資源被用來生產那些產品,生產多少及采用什么生產方法,產品怎樣在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分配,也就是經濟資源的配置問題。而資源配置又是這樣決定的廠商生產什么,生產多少是由消費者的需求決定的,如何生產則由不同生產者之間的競爭以及成本與收益關系來決定,為誰生產則取決于生產要素的供求關系所決定。微觀經濟學中包含(1)需求和供給理論(2)消費者行為理論(3)生產理論(4)成本理論(5)市場理論(6)生產要素定價理論(7)一般均衡與福利經濟學。二,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經濟學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化,來說明資源如何才能實現充分利用。宏觀經濟學用來分析國民經濟中幾個根本問題一是充分配置到各個生產部門和企業(yè)的經濟資源總量的使用情況是如何決定一國的總產量或就業(yè)量。二是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總供給和總需求是如何決定一國的國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價水平。三是國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價水平的變動與經濟周期及經濟增長的關系。其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和變動是一條主線。宏觀經濟理論包括(1)國民收入的核算與循環(huán)(2)簡單國民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 6
大?。?0.02(MB)
子文件數:
-
簡介:11經濟學基礎題一、單項選擇題1、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變,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將導致(A)。A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減少;C需求增加;D需求減少;2、商品X和商品Y是相互替代的,則X的價格下降將導致(D)。AX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BX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CY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DY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3、假定某商品的價格從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從70增加到75,則需求為(A)。A缺乏彈性;B富有彈性;C單一彈性;D難以確定。4、在得出某種商品的個人需求曲線時,下列因素除哪一種外均保持不變()AA商品本身的價格;B個人偏好;C其他商品的價格;D個人收入5、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變,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將導致()。AA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減少;C需求增加;D需求減少;6、商品X和商品Y是相互替代的,則X的價格下降將導致()。DAX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BX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CY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DY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7、某種商品價格下降對其互補品的影響是()。BA互補品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B互補品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C互補品的供給趨向向右移動;D互補品的價格上升。8、假定某商品的價格從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從70增加到75,則需求為()。AA缺乏彈性;B富有彈性;C單一彈性;D難以確定。9、假定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交叉彈性是2,則()A。AX和Y是互補品;BX和Y是替代品;CX和Y是正常商品;DX和Y是劣質品。10、效用達到最大時()。BA邊際效用為最大;B邊際效用為零;C邊際效用為正;D邊際效用為負。11、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的不同點表示()。B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費的兩種商品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費的兩種商品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兩種商品的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兩種商品的組合比例也相同。12、預算線的位置和斜率取決于()。CA消費者的收入;B商品的價格;C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價格;D消費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價格。13、商品X和Y的價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變,預算線()。A3327、如果是連續(xù)地增加某種生產要素,在總產量達到最大時,邊際產量曲線(D)。A與縱軸相交;B經過原點;C與平均產量曲線相交;D與橫軸相交。28、等成本曲線平行向外移動表明(B)。A產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產要素的價格按同比例提高了;D生產要素的價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29、廠商獲取最大利潤的條件是(B)。A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的差額達到最大值;B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C價格高于平均成本的差額達到最大值;D以上都不對。30、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短期均衡條件是(B)。APAR;BPMC;CPMR;DPAC。31、在一般情況下,廠商得到的價格若低于(B)就停止營業(yè)。A平均成本;B平均可變成本;C邊際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32、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如果廠商把產量調整到平均成本曲線最低點所對應的水平(C)。A他將取得最大利潤;B他沒能獲得最大利潤;C他是否獲得最大利潤仍無法確定;D他一定虧損。33、廠商在停止生產點(A)。AP=AVC;BTR=TVC;C企業(yè)總虧損等于TFC;D以上都對。34、生產要素的需求是一種(A)。A派生需求;B聯(lián)合需求;C最終需求;DA,B兩者。35、洛倫茨曲線代表了(C)。A貧困的程度;B稅收體制的效率;C收入不平均的程度;D稅收體制的透明度。36、如果收入是平均分配的則洛倫茨曲線與(B)。A于橫軸重合;B與45線重合;C與縱軸重合;D難以確定。37下列哪一項不是轉移支付(A)A購買軍需品B失業(yè)救濟金C貧困家庭補貼D農產品的價格補貼38在三部門經濟中,如果用支出法來衡量,GDP等于(D)。A消費投資;B消費投資政府支出;C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D消費投資政府購買。39、根據凱恩斯絕對收入假說,隨著收入增加(C)。A消費增加,儲蓄下降;B消費下降,儲蓄增加;C消費增加,儲蓄增加;D消費下降,儲蓄下降。40、可以稱為溫和的通貨膨脹的情況是指(D)。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13
大?。?0.08(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1頁(共14頁)經濟學原理簡答題及其參考答案經濟學原理簡答題及其參考答案1什么是需求影響需求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需求影響需求的因素有哪些答需求,是指某一時期內和一定市場上,消費者在每一價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或勞務的數量,它是欲望與支付能力的統(tǒng)一。在一種商品市場上,影響該商品的需求的因素,一般有1該商品本身的價格;2其他相關商品的價格;3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會收入分配平等程度;4消費者嗜好或稱偏好;5消費者對自己未來收入以及商品價格走勢的預期;6人口數量與結構的變動;7政府的消費政策。2什么是均衡價格它是如何形成的畫圖說明。什么是均衡價格它是如何形成的畫圖說明。答所謂均衡價格是指一種商品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時的價格。也即是一種商品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相交時的價格,這時生產者愿意出賣的價格和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以及生產者愿意供給的數量和消費者愿意買進的數量恰好相等,市場達到均衡狀態(tài)。這種在需求狀況和供給狀況為已知和確定不變條件下,市場供求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的價格,就稱為均衡價格,與均衡價格相對應的供需量,稱為均衡數量。均衡價格是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由供求雙方的競爭過程中自發(fā)地形成的。通常,銷售者總想提高價格,購買者總想降低價格。但在價格高于均衡點時,就會出現超額供給,生產者之間的競爭將迫使銷售者降低要價,從而迫使價格下落。反之,在價格低于均衡點時,就會出現超額需求,這種情況導致一部分準備買該商品的人提高其出價,從而迫使價格上升。買賣雙方的競爭,最終趨于均衡狀態(tài)。均衡價格的形成完全是自發(fā)的,如果市場不是完全競爭或者有外力的干預,那么,這種價格就不是均衡價格。(畫圖略)3什么是供求定理需求變動和供給變動對市場均衡起什么影響什么是供求定理需求變動和供給變動對市場均衡起什么影響答均衡價格由需求和供給決定,所以,需求的變動(不是需求量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不是供給量的變動),就會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發(fā)生變動。需求與供給的變動對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的影響就是供求定理,其內容包括1需求變動引起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也就是說,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價格上升,需求的減少引起均衡價格的下降。以及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數量增加,需求的減少引起均衡數量的減少。2供給變動引起均衡價格反方向變動,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也就是說,供給的增加,引起均衡價格下降,供給的減少引起均衡價格的上升。以及供給的增加,引起均衡數量增加,供給的減少引起均衡數量減少。4如果考慮到提高生產者的收入,那么對農產品和小轎車、空調一類高檔消費品應如果考慮到提高生產者的收入,那么對農產品和小轎車、空調一類高檔消費品應采取提價還是降價辦法為什么采取提價還是降價辦法為什么答農產品應當提價,高檔消費品應當降價。因為農產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彈性,即需求價格彈性小于1,其銷售總收入與價格同方向變動,因而提高其價格時,需求量減少的第3頁(共14頁)格之比。只有在這一點上所表示的X與Y兩種商品的組合上,消費者才達到了偏好不變、收入和價格既定的條件下的效用最大化。用公式表示,消費者均衡條件為1PXQX十PYQYM2MRSXYPXPY其中1式為約束條件,2式為均衡條件。8經濟學家認為,向低收入者發(fā)放實物津貼帶給他們的效用小于相當于這些實物的經濟學家認為,向低收入者發(fā)放實物津貼帶給他們的效用小于相當于這些實物的貨幣津貼。這種看法正確嗎為什么貨幣津貼。這種看法正確嗎為什么答這種看法正確。因為發(fā)放貨幣津貼,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自己需要的商品;而發(fā)放實物津貼,則可能此實物不是消費者所需要或最需要的,從而出現發(fā)放的實物量大于消費者自由選擇時所消費的實物量,這時消費者就難以得到最大的滿足了。造成消費者總體效用水平的降低。如下圖,AB代表商品價格一定時發(fā)放貨幣津貼形成的預算線,如發(fā)放實物津貼,該消費者可得到Y1的實物,所獲得的效用為U1,如發(fā)放貨幣津貼讓消費者根據偏好自由選購,消費者會買Y2的實物和X2的其它商品,所獲得的效應為U2。U2U1。Y(實物)X(其它商品)U2U1E2Y1OABY2X1X2E19什么是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試用該規(guī)律簡要說明我國企業(yè)剩余勞動力轉移(或國有企什么是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試用該規(guī)律簡要說明我國企業(yè)剩余勞動力轉移(或國有企業(yè)減員增效)的必要性。業(yè)減員增效)的必要性。答在生產中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當連續(xù)等量地把某一種生產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種或幾種數量不變的生產要素中去時,當可變要素的投入量達到某一特定值之前,增加一單位該要素的投入量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增的;當可變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某一特定值以后所增加的一單位該要素的投入量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減的,如果再繼續(xù)增加可變要素投入直到邊際產量為負,則生產效率進一步降低,總產量開始遞減。這一現象被稱為邊際收益(報酬)遞減規(guī)律。從以上分析我們得知理性的生產者會選擇邊際產量遞減但為正且平均產量遞減的生產階段進行生產,也就是說,在生產規(guī)模不變的條件下,可變要素的投入是有限度的,過多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14
大?。?0.17(MB)
子文件數:
-
簡介:一、一、經濟學十大原理經濟學十大原理注最佳復習方法是對照考題啃書,熟悉相關知識注最佳復習方法是對照考題啃書,熟悉相關知識人們如何做出決策人們如何做出決策1人們面臨權衡取舍人們面臨權衡取舍2某種東西的成本只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某種東西的成本只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即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3理性人考慮邊際量理性人考慮邊際量“邊際量”是指某個經濟變量在一定的影響因素下發(fā)生的變動量。經濟學家用邊際變動這個術語來描述對現有行動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邊際變動是圍繞你所做的事的邊緣的調整。個人和企業(yè)通過考慮邊際量,將會做出更好的決策。而且,只有一種行動的邊際利益大于邊際成本,一個理性決策者才會采取這項行動。4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人們如何相互影響人們如何相互影響5貿易可以使每個人的狀況都變得更好貿易可以使每個人的狀況都變得更好通過與其他人交易,人們可以按較低的成本獲得各種各樣的物品與勞務。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看不見的手)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看不見的手)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為什么我們需要政府呢一種回答是,看不見的手需要政府來保護它。只有產權得到保障,市場才能運行。但是,還有另一種回答。政府干預經濟的原因有兩類促進效率和促進平等。盡管看不見的手通常會使市場有效地配置資源,但情況并不總是這樣。經濟學家用市場失靈這個術語來指市場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我們說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并不意味著它總能這樣。學習經濟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判斷什么時候一項政府政策適用于促進效率與公正。整體經濟如何運行整體經濟如何運行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于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于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9當政府發(fā)行了過多的貨幣時,物價上升當政府發(fā)行了過多的貨幣時,物價上升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yè)之間的短期權衡取舍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yè)之間的短期權衡取舍當政府增加經濟中的貨幣量時,一個結果是通貨膨脹,另一個結果是至少在短期內降低失業(yè)水平。說明通貨膨脹與失業(yè)之間短期權衡取舍的曲線被稱為菲利普斯曲線,這個名稱是為了紀念第一個研究了這種關系的經濟學家而命名的。A貨幣量增加,提升支出水平,從而刺激物品與勞務需求B長期的高需求引起高物價,繼而引起企業(yè)更多的生產,更多的雇傭C更多的雇傭則意味著更少的失業(yè)二、二、名詞解釋名詞解釋大家最好還要看書,把概念和具體應用都看懂大家最好還要看書,把概念和具體應用都看懂1供給供給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2需求需求在一定的時期,在一既定的價格水平下,消費者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在一定的時期,在一既定的價格水平下,消費者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3需求價格彈性需求價格彈性是指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化的百分比。是指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化的百分比。4邊際效用邊際效用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者增加一個單位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新增效用,也就是總效用的增量。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者增加一個單位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新增效用,也就是總效用的增量。5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是一條表示線上所有各點兩種物品不同數量組合給消費者帶來的滿足程度相同(效用水平)的線。是一條表示線上所有各點兩種物品不同數量組合給消費者帶來的滿足程度相同(效用水平)的線。6邊際替代率邊際替代率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條件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可以代替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量。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條件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可以代替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量。它是無差異曲線的斜率。它是無差異曲線的斜率。7消費者均衡消費者均衡在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的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實現效用最大化并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在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的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實現效用最大化并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8恩格爾定律恩格爾定律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購買食物的支出則會下降。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購買食物的支出則會下降。9替代效應替代效應因該種商品價格變化,導致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組合比例變動,即商品與其他商品之間的替代效應因該種商品價格變化,導致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組合比例變動,即商品與其他商品之間的替代效應10生產可能性曲線生產可能性曲線指在一定的資源條件下,利用現有資源可能生產的最大產量組合。指在一定的資源條件下,利用現有資源可能生產的最大產量組合。11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12邊際收益邊際收益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13完全壟斷市場完全壟斷市場在市場上只存在一個供給者和眾多需求者的市場結構。對于壟斷者所出售的產品,市場上不存在相在市場上只存在一個供給者和眾多需求者的市場結構。對于壟斷者所出售的產品,市場上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近的替代品。14壟斷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指一種既有壟斷又有競爭,既不是完全競爭又不是完全壟斷的市場,是處于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指一種既有壟斷又有競爭,既不是完全競爭又不是完全壟斷的市場,是處于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的一種市場,是一種許多企業(yè)出售相近但非同質、而是具有差別的商品的市場結構。間的一種市場,是一種許多企業(yè)出售相近但非同質、而是具有差別的商品的市場結構。B)。)。A、吉芬商品、吉芬商品B、低檔商品、低檔商品C、正常品、正常品D、生活必需品、生活必需品5在得出某種商品的需求曲線時在得出某種商品的需求曲線時下列因素除哪一種外均保持為常數下列因素除哪一種外均保持為常數DA個人收入個人收入B其余商品的價格其余商品的價格C個人偏好個人偏好D所考慮商品的價格所考慮商品的價格(價格隨著需求曲線變動,因此不可能是常數)(價格隨著需求曲線變動,因此不可能是常數)6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變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變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將導致將導致CA需求增加需求增加B需求減少需求減少C需求量增加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減少需求量減少7下列因素除哪一種因素外下列因素除哪一種因素外都會使需求曲線移動都會使需求曲線移動BA消費者收入變化消費者收入變化B商品的價格下降商品的價格下降C其他相關商品價格下降其他相關商品價格下降D消費者偏好下降消費者偏好下降(價格變化導致的是需求量的變化,需求曲線本身不移動,其他因素導致的變化才會使需求變化,即曲線移動)(價格變化導致的是需求量的變化,需求曲線本身不移動,其他因素導致的變化才會使需求變化,即曲線移動)8假如生產某種商品所需的材料價格上升了假如生產某種商品所需的材料價格上升了則這種商品的則這種商品的BA需求曲線向左方移動需求曲線向左方移動B供給曲線向左方移動供給曲線向左方移動C需求曲線向右方移動需求曲線向右方移動D供給曲線向右方移動供給曲線向右方移動(考慮其他因素不變,銷售價格不變,但是生產成本提高了,賣得越多就越虧,只能減產防虧本,供給曲線左移)(考慮其他因素不變,銷售價格不變,但是生產成本提高了,賣得越多就越虧,只能減產防虧本,供給曲線左移)9如果某種商品供給曲線的斜率為正如果某種商品供給曲線的斜率為正在保持其余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在保持其余因素不變的條件下該商品的價格上升該商品的價格上升導致導致CA供給增加供給增加B供給減少供給減少C供給量增加供給量增加D供給量減少供給量減少10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對其互補品最直接的影響是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對其互補品最直接的影響是AA互補品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互補品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B互補品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互補品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C互補品的供給曲線向右移動互補品的供給曲線向右移動D互補品的供給曲線向左移動互補品的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互補品的需求量也會增加,但其他因素不變,也就是說價格不變量增加,需求曲線右(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互補品的需求量也會增加,但其他因素不變,也就是說價格不變量增加,需求曲線右移)移)11從均衡位置出發(fā)從均衡位置出發(fā)如果某種商品的市場供給減少如果某種商品的市場供給減少而市場需求保持不變而市場需求保持不變則DA均衡價格下降均衡價格下降B均衡量上升均衡量上升C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都減少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都減少D均衡價格提高但均衡量下降均衡價格提高但均衡量下降市場需求不變意味著需求曲線不變,供給減少意味著供給曲線左移,因此答案選市場需求不變意味著需求曲線不變,供給減少意味著供給曲線左移,因此答案選D12政府為了維持對農產品的支持價格政府為了維持對農產品的支持價格應該采取的相應措施是應該采取的相應措施是BA增加對農產品的稅收增加對農產品的稅收B收購過剩的農產品收購過剩的農產品C實行農產品配給制實行農產品配給制D對農產品生產者予以補貼對農產品生產者予以補貼13政府把價格限制在均衡價格以下政府把價格限制在均衡價格以下可能導致可能導致AA黑市交易黑市交易B大量積壓大量積壓C買者按低價買到了希望購買的商品買者按低價買到了希望購買的商品DA和C14在供給和需求同時減少的情況下在供給和需求同時減少的情況下CA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都下降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都下降B均衡價格將下降均衡價格將下降均衡數量的變化無法確定均衡數量的變化無法確定C均衡價格的變化無法確定均衡價格的變化無法確定均衡數量將減少均衡數量將減少D均衡價格將上升均衡價格將上升均衡數量將下降均衡數量將下降15政府對生產者實施補貼政府對生產者實施補貼將導致將導致CA需求增加需求增加B需求減少需求減少C供給增加供給增加D供給減少供給減少第二部分(微觀三四五章)第二部分(微觀三四五章)16消費者的預算線反映了消費者的預算線反映了D。A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狀態(tài)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狀態(tài)B消費者的偏好消費者的偏好C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的需求D消費者的收入約束消費者的收入約束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11
大?。?2.81(MB)
子文件數:
-
簡介:管理經濟學整理管理經濟學整理緒論P3管理經濟學的對象和任務管理經濟學的對象和任務一、管理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以及與微觀經濟學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一、管理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以及與微觀經濟學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P3~P4識記識記不同之處不同之處借用理論借用理論共同之處共同之處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對企業(yè)目標的假設對企業(yè)目標的假設對企業(yè)環(huán)境的假設對企業(yè)環(huán)境的假設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科學理論科學理論管理經濟學現實的企業(yè)短期目標是多樣化的,長期目標是企業(yè)價值最大化。企業(yè)環(huán)境,特別是外部環(huán)境信息是不確定的企業(yè)決策應用科學微觀經濟學①把企業(yè)作為研究對象②都研究企業(yè)的行為抽象的企業(yè)利潤最大化假設企業(yè)的外部環(huán)境信息為已知的企業(yè)行為的一般規(guī)律理論科學管理經濟學的理論支柱管理經濟學的理論支柱二、管理經濟學的理論支柱及重要意義二、管理經濟學的理論支柱及重要意義P4~P6識記識記序號序號名稱名稱概念概念意義意義1建立經濟模型由經濟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構成的。給決策提供科學的思維框架,使決策方法得以簡化、科學化和定量化。2邊際分析法是微觀經濟學和研究資源最優(yōu)化配置的基本方法體現了向前看的決策思想。3需求彈性理論彈性是用來分析自變量的變化和因變量變化之間關系的有利工具。①借用這個工具來研究各種變量變化之間的關系。②是企業(yè)確定經營方針和進行價格決策的重要依據。4市場機制和市場競爭的基本原理是微觀經濟學的核心內容,也是管理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使決策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huán)境,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5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要求在生產過程中,在各種投入要素之間保持最適度的比例關系。決定了企業(yè)成本的習性和變化規(guī)律。6機會成本原理是指資源用于次好用途時所能獲得的價值。用機會成本做決策,能判斷資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優(yōu)使用。是提高我國管理決策水平的一項重要任務。7貨幣的時間價值是指因放棄現在使用資金的機會,可以換取的按放棄時間的長短計算的回報,最常見的是利息。只有計算資金的貨幣價值,才能正確評價投資的經濟效益。企業(yè)的目標企業(yè)的目標三、管理經濟學的決策準則對短期目標的設計和安排要服從于長期目標,在短期內,企業(yè)可以暫時放棄或減少對利潤的追求。1、企業(yè)目標、企業(yè)目標短期目標是多樣化的,它包括投資者、顧客、債權人、職工、政府、社會公眾,以及技術改造。領會領會P6長期目標是實現企業(yè)長期利潤的最大化。企業(yè)價值的定義企業(yè)價值的定義是指企業(yè)未來預期利潤收入的現值之和。即企業(yè)價值企業(yè)價值NTTTI11NTTTTITCTR11式中ΠT是第T年的預期利潤,I是資金利息率,T表示第幾年(從第1年,即下一年到第N年即最后一年),由于利潤等于總銷售收入(TR)減去總成本(TC),式中TRT是企業(yè)在第T年的總銷售收入,TCT是企業(yè)在第T年的總成本。利潤的種類及其在決策中的作用利潤的種類及其在決策中的作用利潤利潤銷售收入企業(yè)成本會計成本→不能用于決策,它屬于歷史成本;只反映使用企業(yè)資源的實際貨幣出,支未反映企業(yè)為使用這些P7資源而付出的總代價。機會成本定義是指資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凈收入。它才是真正的成本。幾種特殊情況下的機會成本幾種特殊情況下的機會成本①業(yè)主用自己的資金辦企業(yè)把這筆資金借出可得到的利息。P8②業(yè)主自己兼任經理他在別處從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薪水。③機器原來閑置,現在用來生產某種產品零。④機器原來生產A,可得利潤X元,現在改生產B生產A可得到的利潤X元。⑤過去買進的物料,現在市價變了,其機會成本按市價計算。⑥按目前市價購進的物料、雇用的職工以及貸入的資金與其會計成本一致。⑦機器設備折舊該機器設備期初與期未可變賣價值之差。定義是企業(yè)的實際收入實際支出的部分反映企業(yè)的盈虧狀況。(不可用于決策)供給量的變動供給量的變動是指供給曲線不變(所有非價格因素不變),價格變動時,供給量沿原供給曲線而變化。P19識記識記供給的變動供給的變動是指因非價格因素發(fā)生變化而引起供給曲線的位移。P19識記識記供給的定義供給的定義不是一個單一的數,而是指一個供給表,或一條供給曲線,或一個供給曲線的方程。P19供求法則供求法則當供給不變需求↑時→均衡價格和交易量的↑P21識記識記需求↓時→均衡價格和交易量的↓當需求不變供給↑時→均衡價格↓,交易量↑供給↓時→均衡價格↑,交易量↓當供給和需求同時變化時需求↓(或↑),供給↑(或↓)→則均衡價格↓(或↑)需求和供給同時↑(或↓)→均衡價格的變化要視供求雙方增減程度的大小而定需求↑>〔或<〕供給↑→均衡價格↑(或↓),均衡交易量↑需求↓>〔或<〕供給↓→均衡價格↓(或↑),均衡交易量↓需求↑(或↓)=供給↑(或↓)→均衡價格不變,均衡交易量變動與需求和供給變動的方向一致。供求法則只適用于完全競爭市場的情況,價格的形成完全取決于市場供需雙方。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決定市場的均衡價格和均衡交易量。需求需求供給分析法供給分析法是通過供給和需求曲線分析供需雙方及其影響因素和價格之間的關系,它是一種常用的經濟分析工具。P23識記市場機制在社會資源配置市場機制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中的作用①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人們必須對使用和生產的資源和產品進行經濟選擇。P25識記識記②資源的可替代性資源之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性,使人們在經濟上的選擇成為可能。③消費者和企業(yè)怎樣進行選擇社會資源趨向合理的配置。④社會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見配置的基本標志。社會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基本標志社會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基本標志①社會上各種商品的供求達到平衡P25②價格↑→能刺激生產、抑制需求;價格↓→能抑制生產、刺激需求。③價格機制通過各種商品的價格波動能基本實現供需平衡,從而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市場機制在配置社會資源作用方面的不足之處市場機制在配置社會資源作用方面的不足之處①壟斷因素的存在,影響了價格調節(jié)經濟的能力。P26識記識記②外溢效益的存在,是社會資源得不到合理分配。③公共物品的存在,是價格機制對它們的生產和消費不起調節(jié)用。④信息的不完全性,結果導致錯誤的購買政策。⑤收入分配的不公等。市場機制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發(fā)揮作用的條件市場機制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發(fā)揮作用的條件①要有獨立的市場競爭主體。P27識記識記②要建立競爭性的市場體系。③建立宏觀調控體系和政府進行必要干預。第二章第二章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計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計P31價格彈性價格彈性說明需求量對某種影響因素變化的反應程度。需求彈性需求彈性公式A價格彈性價格彈性反映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公式B),它等于需求量變動率與價格變動率之比。P31識記識記計算計算包括點價格彈性即計算需求曲線上某一點的彈性公式E弧價格彈性即計算需求曲線上兩點之間的平均彈性公式F收入彈性收入彈性反映需求量對消費者收入,水平變化的反應程度(公式C包括點收入彈性(公式G)弧收入彈性(公式H)交叉彈性交叉彈性說明一種產品的需求量對另一種相關產品價格變化的反應程度(公式D公式A(式中E-需求彈性Q-需求量X-影響需求量的某因素。)QEX變動變動公式B即價格彈性=需求量變動%價格變動%QQQPPPPQA需求量變動價格彈性價格變動式中Q-需求量-需求量變動的絕對數量P-價格-價格變動的絕對數量QP價格彈性是負值,但一般取絕對值來比較彈性的大小,價格彈性與需求曲線的斜率成反比,與PQ的值成正比;當其他條件相同,平坦的需求曲線彈性大,陡的需求曲線彈性小。公式C收入彈性即收入彈性=需求量變動%收入變動%QIIQIIQQ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19
大小: 0.25(MB)
子文件數:
-
簡介:經濟學基礎經濟學基礎選擇題題庫選擇題題庫制作整理鄒華宇制作整理鄒華宇歡迎下載本人的各種資料歡迎下載本人的各種資料第一章第一章西方經濟學的對象與方法西方經濟學的對象與方法現有資源不能充分滿足人的欲望這一事實被稱為B稀缺性稀缺性稀缺性問題C存在于所有經濟中存在于所有經濟中當政府用某些資源去修建高速公路時,這些資源就不能用于修建經濟適用房。這說明了C機會成本的概念機會成本的概念封閉經濟是B同其他國家沒有經濟聯(lián)系的經濟同其他國家沒有經濟聯(lián)系的經濟開放經濟是D參與國際貿易的經濟參與國際貿易的經濟檢驗經濟模型的方法是B比較它的預期與事實比較它的預期與事實當經濟學家說人們是理性的時候,這是指B人們總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作出最好的決策人們總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作出最好的決策研究個別居民戶與廠商決策的經濟學稱為B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凹向原點的生產可能性邊界B反映了遞減的機會成本的存在反映了遞減的機會成本的存在西方學者認為現代美國經濟是一種C混合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混合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第二章第二章均衡價格理論均衡價格理論下列不會引起牛排需求發(fā)生變化的情況是C牛排價格從每千克牛排價格從每千克3美元上升到每千克美元上升到每千克35美元美元下列哪種情況使總收益下降B價格上升,需求富有彈性價格上升,需求富有彈性用是D6060序數效用論認為,商品效用的大小D可以比較可以比較當消費者的真實收入上升時,將D以上都是以上都是預算線向右上方平移的原因是D商品商品X和商品和商品Y的價格同一比率下降的價格同一比率下降如果無差異曲線上任一點的斜率為14,這意味著消費者愿意放棄()個單位X而獲得1個單位YD4第四章第四章生產理論生產理論等產量曲線一般()向原點,其斜率為()C凸,負凸,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等斜線一定是擴展線等斜線一定是擴展線在以橫軸表示勞動數量和縱軸表示資本數量的平面坐標中所給出的等成本線的斜率為B--WRWR當生產函數QF(L)的APL為正且遞減時,MPL可以是D上述任何一種情況上述任何一種情況關于短期生產函數QF(L,K)的生產的第二階段應該是C上述兩種說法都對上述兩種說法都對對等產量曲線來說,距離原點越遠的等產量曲線所代表的產量越A多多微觀經濟學認為,企業(yè)行為的唯一目標是BB追求企業(yè)利潤最大化追求企業(yè)利潤最大化短期生產函數是指DD生產函數中僅有一種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變的生產函數中僅有一種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變的如果連續(xù)地增加某種生產要素,在總產量達到最大值時,邊際產量曲線CC與橫軸(可變投入要素投入量)相交與橫軸(可變投入要素投入量)相交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9
大小: 0.06(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一章第一章導言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經濟學主要圍繞“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展開,關鍵的概念是稀缺性、選擇、資源配置與資源利用。1、稀缺性相對于人類社會的無窮欲望而言,經濟物品,或者說生產這些產品所需要的資源總是不足的。這種資源的相對有限性就是稀缺性。2、選擇與資源配置選擇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資源去產生經濟物品,以便更好的滿足人類的需求。它包括“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三個問題。選擇是如何使用稀缺資源問題,即把稀缺資源用于那種途徑,在不同用途之間分配稀缺資源就是資源配置。經濟中的三個基本問題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則是對資源配置的具體化經濟學產生于這三個問題,也就要解決這三個問題。3、資源利用資源利用就是人類社會如何更好的利用現有的稀缺資源,使之生產出更多的物品。它包括三個相關的問題,即“充分就業(yè)”問題、“經濟波動與經濟增長”問題、“通貨膨脹”問題。4、經濟學的定義其定義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資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學。在西方經濟學中這一定制度就是市場經濟制度。二、實證經濟學與規(guī)范經濟學研究經濟學的方法有實證分析與規(guī)范分析之分。用實證方法研究經濟學稱為實證經濟學,用規(guī)范方法研究經濟學稱為規(guī)范經濟學。這一部分的關鍵概念是實證經濟學、規(guī)范經濟學、價值判斷。實證經濟學企圖超脫或排斥一切價值判斷,只研究經濟本身的內在規(guī)律,并根據這些規(guī)律,分析和預測人們經濟行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問題。規(guī)范經濟學以一定的價值判斷為基礎,提出某些標準作為分析處理經濟問題的標準,樹立經濟理論的前提,作為制定經濟政策的依據,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這些標準。它要回答“應該是什么”的問題。三、實證分析方法運用實證分析方法研究經濟問題就是要形成一套理論,所以實證分析方法也就是形成理論的方法。具體來說,在運用實證分析法來形成理論時有四個步驟第一、確定經濟變量的含義。經濟學中研究的許多經濟現象都是可以用數量來表示的。第二、提出假設。假設是理論適用的條件。第三、假說。假說是對兩個或更多經濟變量之間關系的闡述,也就是未經證明的理論。第四、對假說的校驗。限制價格是政府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價上漲而規(guī)定的這些產品的最高價格。第三章第三章彈性理論彈性理論一、需求彈性的含義需求的價格彈性又稱需求彈性,指價格變動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二、需求彈性的分類需求彈性的彈性系數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價格彈性分為五類第一、需求完全無彈性。第二、需求有無限彈性。第三、單位需求彈性。第四、需求缺乏彈性。第五、需求富有彈性。三、影響需求彈性的因素第一、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需求程度,即該商品是生活必需品,還是奢侈品。第二、商品的可替代程度。第三、商品本身用途的廣泛性。第四、商品使用時間的長短。第五、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四、需求彈性與總收益第四章第四章消費者行為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一、欲望與效用欲望與效用都是人的心理感受。消費者行為理論出發(fā)點是欲望,歸宿是欲望的滿足效用。二、基數效用論與邊際效用分析法基數效用是研究消費者行為的一種理論。其基本觀點是效用是可以計量并加總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數(1、2、3)來表示。所謂效用可以計量,就是指消費者消費某一物品所得到的滿足程度可以用效用單位來進行衡量。所謂效用可加總求和是指消費者消費幾種物品所得到的滿足程度可以加總而得出總效用。根據這種理論,可以用具體的數字來研究消費者效用最大化問題。1、總效用與邊際效用總效用是指從消費一定量某種物品中所得到的總滿足程度。邊際效用是指某種物品的消費量每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滿足程度。2、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物品消費量的增加,他從該物品連續(xù)增加的消費單位中得到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這種現象普遍存在,被稱為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可以用以下兩個理由來解釋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樣性。3、消費者均衡實現的條件消費者均衡就是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實現。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11
大?。?0.06(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1章習題答案習題答案四、問答題問答題1什么是資源的稀缺性為什么說資源的稀缺性既是相對的,又是絕對的什么是資源的稀缺性為什么說資源的稀缺性既是相對的,又是絕對的答人類生活的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人們所需要的東西總是超過人們所能得到的東西。我們很難想象存在一個所有的需要都被滿足的社會,也就是說,人類社會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在經濟學中,這種資源的有限性被稱為稀缺性。人的欲望是無限的,而用來滿足人的欲望的經濟物品和資源又是有限的,這對矛盾是永遠無法解決的,這就是經濟學中常說的資源的稀缺性。這種稀缺性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1)資源的稀缺性具有絕對性,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歷史時期和一切社會之中。無論是古老的原始社會還是今天的發(fā)達社會,無論是貧窮的非洲還是富裕的歐美地區(qū),無論是富可敵國的比爾蓋茨還是一貧如洗的阿富汗難民,都要面對稀缺性,只是稀缺的內容不同而已。稀缺性是人類面對的永恒問題,只要有人類社會,就會有稀缺性。(2)資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對性,相對于人類的欲望來說,再多的資源也總是不足的。因此,資源的稀缺性就是相對于人類社會的無窮欲望而言的,經濟物品或生產這些物品所需的資源總是不足的,這種資源的相對有限性就是稀缺性。這就是稀缺性既絕對又相對的理論。正是產生于稀缺性的存在,才使經濟學的誕生成為必要和可能。2什么是經濟學所謂的“選擇”它要解決哪些基本問題什么是經濟學所謂的“選擇”它要解決哪些基本問題答由于資源的稀缺性和提高經濟效率的必要性,人類社會必須決定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去生產“經濟物品”來更有效地滿足人類的需要,這就是經濟學所謂的“選擇”。選擇所要解決的三個基本經濟問題如下(1)生產什么(WHAT)物品和勞務,生產多少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人類社會不可能完全滿足自身的全部需要。因此,它必須對生產什么物品和勞務及其生產多少做出必要的選擇。(2)如何(HOW)生產確定了生產什么、生產多少以后,就存在如何生產的問題。如何生產就是要解決生產方式、生產效率問題,如用石油發(fā)電,還是用煤炭發(fā)電,或是用水力發(fā)電而同樣的產品生產方式在不同的外部環(huán)境下,也會有不同的勞動生產率。因此,人們必須決定這種資源如何進行有效組合,才能提高經濟效率。(3)為誰(FWHO)生產這些物品和勞務為誰生產即如何分配的問題。生產的經濟物品怎樣在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分配根據什么原則采用什么機制進行分配分配的數量界限如何把握等等。3你要完成大學學業(yè)有哪些機會成本你要完成大學學業(yè)有哪些機會成本答上大學除生活費以及交納學費、書費外,實際上還存在時間成本,如果把這段時間用來工作可以掙得工薪,因此時間成本也是上大學支付的機會成本。第2章習題答案四、問答題問答題1影響需求和供給的主要因素分別有哪些影響需求和供給的主要因素分別有哪些答影響需求最重要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價格增加利潤,從而使得廠商增加生產,該商品的供給增加。(5)生產者對未來的預期這是指對商品價格的預期。當生產者認為某一商品的價格將要下跌時,他們會將生產推遲,在現階段減少對該商品的生產。如果廠商對未來的經濟持樂觀態(tài)度,則會增加供給。如果廠商對未來的經濟持悲觀態(tài)度,則會減少供給。(6)政府的相關政策政府采取鼓勵投資或生產的政策,可以刺激生產者增加供給;反之,則會減少生產者的供給。2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有何不同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有何不同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有何不同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有何不同答這兩種變動的區(qū)分是需求量與需求區(qū)分的應用。理解了需求量與需求的區(qū)別,也就可以了解這兩種變動之間的區(qū)別。體現在需求曲線上,需求量是需求曲線上的一個點,需求是整個需求曲線。因此,這兩種變動的區(qū)分在于下列兩點(1)物品本身價格變動引起需求量變動,其他因素變動引起需求變動。這就是說,需求量變動是分析在其他因素不變時,物品本身價格變動引起的需求數量變動;需求變動是分析物品本身價格為既定時,其他因素變動引起的需求量變動。這兩種變動分析的假設前提與所要分析的問題不同。(2)在圖形上,需求量變動是沿著同一條需求曲線的變動,即沿著同一條需求曲線向左上方移動是需求量減少,向右下方移動是需求量增加。需求變動是整個需求曲線的移動,即整個需求曲線向右上方移動是需求增加,向左下方移動是需求減少。結論需求量變動是同一條需求曲線上點的移動,而需求變動是需求曲線的移動。3什么是均衡價格均衡價格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是均衡價格均衡價格是如何形成的答,均衡價格就是消費者愿意并能夠購買的某商品需求量正好等于生產者愿意并能夠提供的某商品的供給量,或者說均衡價格是指某一商品需求與供給相等時的價格。均衡價格是通過市場供求關系的自發(fā)調節(jié)而形成的?,F在假定某商品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市場,根據需求定理與供給定理,如果均衡狀態(tài)被破壞,某商品市場價格高于均衡價格,供給要增加,需求要減少,供給會大大超過需求,出現過剩的供給必然會引起供給者(生產者或賣者)之間的激烈競爭,產生一個把價格壓低的力量,價格會降下來,隨之需求量就增加,而供給量卻減少,使供給與需求相等并直到達到均衡為止;如果均衡被破壞的情況相反,某商品市場價格低于均衡價格,需求要增加,供給要減少,需求會大大超過供給,出現過度的需求必然會引起需求者(消費者或買者)相互爭相購買,于是,產生一個提高價格的力量,價格就要上升,接著供給量增加,而需求量卻會減少,使得需求與供給差額逐漸縮小,直到二者相等實現新的均衡為止。4分別說明需求變動與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分別說明需求變動與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答需求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1)需求增加。由于人們收入的增加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市場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就會從D0平移增加到D1。在原有均衡價格P0的水平上就會出現過度需求,價格有上升的趨勢,直到形成新的均衡點E1為止。新的均衡價格、均衡數量分別為P1和Q1。當供給不變時,需求增加使均衡價格上升,均衡數量增加。(2)需求減少。當需求減少時,需求曲線會由D0平移減少到D2。在原有均衡價格P0的水平上,會出現供過于求,產生降價壓力,直到形成新的均衡點E2為止。新的均衡價格、均衡數量分別為P2和Q2。當供給不變、需求減少時,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都出現了下降。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當需求不變時,供給的變動也會對均衡產生影響,這種影響也分為兩種情況供給增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14
大?。?0.11(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四章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復習題1、什么是市場競爭簡單描述除了完全競爭市場之外的市場類型。答競爭市場是有許多買者與賣者,以至于每個人對市場價格的影響都微乎其微的市場。除了完全競爭市場之外,還有壟斷市場。在這個市場上只有一個賣者,他決定價格。這個賣者被稱為壟斷者。還有寡頭市場,在這個市場上有幾個并不總是主動競爭的賣者,他們提供相似或相同的產品。通常情況下,寡頭們會盡力聯(lián)合起來,避免激烈的競爭,收取較高的市場價格。還有壟斷競爭市場,這是一個有許多提供相似但不相同產品的企業(yè)的市場結構。由于各自提供的產品不同,每個企業(yè)對產品的價格有一定的影響力。2、什么因素決定買者對一種物品的需求量答物品的價格、買者的收入、相關物品的價格、買者的嗜好、預期決定買者對一種物品的需求量。3、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線它們如何相關聯(lián)為什么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答需求表是表示一種物品價格與需求量之間關系的表格,需求曲線是表示一種物品價格與需求量之間關系的圖形。需求曲線將需求表用圖形的形式表現出來,需求表是需求曲線上若干個點的坐標的數字表格排列。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是因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上升,需求量會減少。4消費者嗜好的變化引起了沿著需求曲線的變動,還是需求曲線的沿著供給曲線的變動。9、給市場均衡下定義,描述使市場向均衡變動的力量。答當供給與需求達到了平衡的狀態(tài),即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相交于一點時,這一點叫做市場的均衡。使市場達到均衡的力量是價格。當價格低于均衡價格時,市場上求大于供,供給者發(fā)現提高價格也不會減少銷售量,于是價格就會上升,直到均衡價格為止。當價格高于均衡價格時,市場上供大于求,供給者發(fā)現自己的物品發(fā)生積壓,為了擴大銷售量他們會降價,價格下降到均衡價格為止。10、啤酒與披薩餅是互補品,因為人們常常邊吃披薩,邊喝啤酒。當啤酒價格上升時,披薩餅市場的供給、需求、供給量、需求量以及價格會發(fā)生什么變動答因為啤酒和匹薩餅是互補品,所以當啤酒價格上升而其他條件不變時,啤酒和皮薩餅的需求都會下降。而披薩餅的供給并無什么原因使他變動,這樣,披薩餅的需求曲線會向左移動,而供給曲線不變。達到市場均衡時的供給量、需求量、均衡價格都會下降。11、描述市場經濟中價格的作用。答市場經濟中價格是推動物品和勞務的需求量與供給量達到均衡狀態(tài)的力量,是指導資源配置的信號。價格既反映了一種物品的社會價值,也反映了生產該物品的社會成本,它指引著個別決策者在大多數情況下實現了整個社會福利最大化的結果。問題與應用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17
大?。?0.1(MB)
子文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