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賞文庫
全部分類
  • 抗擊疫情 >
    抗擊疫情
    病毒認知 防護手冊 復工復產(chǎn) 應急預案 防控方案 英雄事跡 院務工作
  • 成品畢設 >
    成品畢設
    外文翻譯 畢業(yè)設計 畢業(yè)論文 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 任務書 課程設計 相關資料 大學生活 期刊論文 實習報告
  • 項目策劃 >
    項目策劃
    土地準備 規(guī)劃設計 開工開盤 項目綜合 竣工移交 售后移交 智慧方案 安全專項 環(huán)境影響評估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書 商業(yè)計劃書 危害評估防治 招投標文件
  • 專業(yè)資料 >
    專業(yè)資料
    人文法律 環(huán)境安全 食品科學 基礎建設 能源化工 農林牧畜 綜合待分類 教育經(jīng)驗 行政人力 企業(yè)管理 醫(yī)學衛(wèi)生 IT技術 土木建筑 考研專題 財會稅務 公路隧道 紡織服裝
  • 共享辦公 >
    共享辦公
    總結匯報 調研報告 工作計劃 述職報告 講話發(fā)言 心得體會 思想?yún)R報 事務文書 合同協(xié)議 活動策劃 代理加盟 技術服務 求職簡歷 辦公軟件 ppt模板 表格模板 融資協(xié)議 發(fā)言演講 黨團工作 民主生活
  • 學術文檔 >
    學術文檔
    自然科學 生物科學 天文科學 醫(yī)學衛(wèi)生 工業(yè)技術 航空、航天 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 軍事 政學 文化、科學、教育、 交通運輸 經(jīng)濟 語言、文字 文學 農業(yè)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藝術 歷史、地理 哲學 數(shù)理科學和化學 綜合性圖書 哲學宗教
  • 經(jīng)營營銷 >
    經(jīng)營營銷
    綜合文檔 經(jīng)濟財稅 人力資源 運營管理 企業(yè)管理 內控風控 地產(chǎn)策劃
  • 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
    幼兒教育 小學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職業(yè)教育 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 考研資源 試題真題 作業(yè)習題 課后答案 綜合教學
  • 土木建筑 >
    土木建筑
    專項施工 應急預案 建筑規(guī)范 工藝方案 技術交底 施工表格 圖片圖集
  • 課程導學 >
    課程導學
    醫(yī)學綜合 中醫(yī)養(yǎng)生 醫(yī)學研究 身心發(fā)展 醫(yī)學試題 影像醫(yī)學 醫(yī)院辦公 外科醫(yī)學 老年醫(yī)學 內科醫(yī)學 婦產(chǎn)科 神經(jīng)科 醫(yī)學課件 眼鼻喉科 皮膚病科 腫瘤科 兒科醫(yī)學 康復醫(yī)學 全科醫(yī)學 護理學科 針灸學科 重癥學科 病毒學科 獸醫(yī) 藥學
    • 簡介:論設西方近現(xiàn)代計史對現(xiàn)代設計影響論設西方近現(xiàn)代計史對現(xiàn)代設計影響作者姓名劉思作者姓名劉思綺摘要本文探討了西方近現(xiàn)代設計史對現(xiàn)代設計的影響,并結合史實探索分析了各時代設計的特點。關鍵詞設計思想萌芽發(fā)展成熟全面發(fā)展一手工設計及向工業(yè)設計過渡時期設計思想萌芽(至19世紀初)118世紀前的手工藝時代(巴洛克時期)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時代,大致為17世紀。其最早的表現(xiàn),在意大利為16世紀后期,而在某些地區(qū),主要是德國和南美殖民地,則直到18世紀才在某些方面達到極盛。巴洛克時期的作品在風格上極為復雜,但一般來說,反映了力圖寓感情於具有感性吸引力的形式之中的愿望。最常見的特點是氣勢雄偉,生氣勃勃,有動態(tài)感,氣氛緊張,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長於表現(xiàn)各種強烈的感情色彩和無窮感,頗有打破各種藝術界限的趨勢。巴洛克時期藝術的莊嚴高貴特點,來自文藝復興時期所發(fā)揚的古典古代藝術精華,同禮教觀念的約束作用的結合這一時期出現(xiàn)的藝術形形色色,所以必須按照這個時代的比較廣泛的各種文化傾向去探索它們的統(tǒng)一性。而對于藝術的影響來說,當時有三種文化傾向最為重要。第一種是反宗教改革運動的出現(xiàn),這股勢力不論在地區(qū)方面還是思想方面都正日益擴大。巴洛克藝術中的許多不朽之作,特別是意大利繪畫和建筑中的許多作品,可能同教會所采取的新的宣傳態(tài)度直接有關。第二種是君主專制政體的鞏固,隨之產(chǎn)生強大的中產(chǎn)階級,對藝術的發(fā)展起了促進作用。從法國王朝建造凡爾賽的宮殿和花園以及中產(chǎn)階級發(fā)展繪畫市場,可以窺見當時某些政治和社會發(fā)展對藝術的影響。第三種是在科學發(fā)展和對地球進行探索的影響下,對大自然產(chǎn)生了新的興趣。路易十四世風格,即「王室官方風格」,可以說是意大利巴洛克的一種古典化翻版,普桑NICOLASPOUSSIN是法國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作品高雅、嚴肅、合乎邏輯、有條不紊,因而忠實體現(xiàn)了古代藝術風格,形成法國巴洛克的特點。研究法蘭德斯的巴洛克風格,最好從魯本斯PETERPAULRUBENS的繪畫著手,他創(chuàng)作了大型的祭壇畫和神話作品,并且設計了一系列構思周密的宮廷畫和寓言畫組畫(2)工業(yè)革命時期的設計萌芽工業(yè)設計是以工業(yè)化大批量生產(chǎn)為條件發(fā)展起來的,但是許多工業(yè)設計的準則早在工業(yè)社會之前就已經(jīng)建立起來了。工業(yè)設計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與歷史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工業(yè)革命前漫長的人類文明發(fā)展進程中,歷代匠師、藝人創(chuàng)造出了種類繁多、技藝精湛的設計文化遺產(chǎn)。盡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類社會已由長期的個體手工勞作跨入了機器大生產(chǎn)的時代,但是知識的換代并不意味著割斷歷史,拋棄遺產(chǎn)。在強調產(chǎn)品設計的文化特征的今天,學習和借鑒古代的手工藝設計,領會其中深刻的文化內涵仍是十分必要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xiàn)代工業(yè)設計是人類設計文明的延續(xù)與發(fā)展,為了系統(tǒng)地了解工業(yè)設計發(fā)生和發(fā)展的脈絡,我們必須了解工業(yè)革命之前的設計,對于研究當代西方設計界流行的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史是如此。因為后現(xiàn)代主義正是以講究歷史樣式,從傳統(tǒng)設計中尋求創(chuàng)作靈感為特征的。工業(yè)革命前的設計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設計的萌芽階段二是手工藝設計階段。二機械的早期工業(yè)化時代設計思想發(fā)展(至20世紀初)(1)工藝美術運動和新藝術運動“工藝美術運動(ARTSCRATSMOVEMENT)”出現(xiàn)于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英國,以拉斯金和莫里斯為首。工藝美術運動發(fā)起者們只看到了工業(yè)革命帶來了災難,認為機器是文化的敵人,他們向往過去,主張只用手工藝生產(chǎn),要返樸歸真。他們的思想代表了一些小資產(chǎn)階級的思想。但是,他們在藝術上的一些主張卻對后來的新建筑運動有一定的啟發(fā)?,嵱顾椎某C飾之風,例如羅可可式的紡織機、哥特式蒸汽機、以及新埃及式水壓機。產(chǎn)品設計中如何將藝術與技術相統(tǒng)一,引發(fā)了一場設計領域的革命,以下三個運動作為標志,也是在包豪斯產(chǎn)生之前歐洲藝術設計領域中具有重要意義的革命。(3)美國設計的興起芝加哥學派(CHICAGOSCHOOL)美國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現(xiàn)代建筑在美國的奠基者。芝加哥學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設計中的主要地位,明確提出形式從功能的觀點,力求擺脫折衷主義的羈絆,探討新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強調建筑藝術應反應新技術的特點,主張簡潔的立面以符合時代工業(yè)化的精神。芝加哥學派的鼎盛時期是1883年1893年之間,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貢獻是創(chuàng)造了“芝加哥窗”,即整開間開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簡潔的獨特風格。在工程技術上的重要貢獻是創(chuàng)造了高層金屬框架結構和箱形基礎。工程師詹尼(WILLIAMLEBARONJENNEY18321907)是芝加哥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1879年設計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廈。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險公司”十層辦公樓(LNSVRANCRUILDING)標志芝加哥學派的真正開始,是第一座鋼鐵框架結構。沙利文是芝加哥學派的一個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從功能”為功能主義建筑開辟了道路。三高度機械化時代設計思想的成熟至20世紀50年代這一時代它不僅僅是理性科學的體現(xiàn),而且在感性的美學理論上大膽地夸張高新技術。高技術派對采用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的高新技術表現(xiàn)出極高的樂觀和崇拜。有機現(xiàn)代主義是探索如何使現(xiàn)代主義的冷漠刻板更具情趣和人情味以使其更適于有血有肉的人。而高技派則認為人應該抱著對高新技術無比樂觀的態(tài)度去適應高新技術及其深遠的社會影響。1976年,英國建筑師皮阿諾和羅杰斯的設計的蓬皮杜國家藝術與文化中心震動世界,它不僅坦率地暴露了結構,而且把電梯、水電空調系統(tǒng)的管理都裝在幕墻之外,并且涂上鮮明的顏色加以區(qū)分,造成一種令人嗔目結舌的視覺感受。當時的高技術風格的家電的技術含量被大大夸張了,面板上控制鍵和顯示儀表密布,看上去象尖端科研使用的專業(yè)儀器。高技風格在反傳統(tǒng),純技術方面走向了“根限主義”。四自動化全球時代設計思想和體系全面發(fā)展(至今)(1)美國工業(yè)設計1強調工業(yè)設計的程序與方法早在美國工業(yè)設計職業(yè)化的初期,美國不少設計事務所就制定了詳盡的工業(yè)設計的程序與方法,以保證產(chǎn)品設計的商業(yè)成功。美國的設計教育也同樣重視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脑O計程序與方法。教師在設計課前制定了詳細的設計指導書,對設計過程的每個階段如選題、市場調研、成本分析、市場營銷、產(chǎn)品設計都有明確的要求,尤其重視學生規(guī)范化的設計表達,設計表達不僅包括文字表達、視覺形象表達,也包括口頭的設計表達。通過種這嚴謹?shù)挠柧?,使學生具有較高的職業(yè)素質,并且對工業(yè)設計的內涵有較完整的理解,也有利于學生順利進入就業(yè)市場。通過幾年的專業(yè)學習,工業(yè)設計的學生通??梢苑e累一些完整的設計案例,成為他們求職的重要資料。2順應社會需求,培養(yǎng)務實人材美國工業(yè)設計的就業(yè)市場競爭激烈,企業(yè)要求工業(yè)設計的畢業(yè)生能盡快進入角色。為了適應社會的要求,學校的設計教育必須盡可能地與企業(yè)對設計師的具體要求銜接。除了在課程設置上滿足企業(yè)需要外,學校還特別注意與企業(yè)的密切合作,不僅與企業(yè)共同開發(fā)產(chǎn)品,也鼓勵學生到企業(yè)進行較長期的實習,了解企業(yè)工業(yè)設計的具體運作情況。學生的設計課題通常也來自企業(yè)。學校在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軟硬件配置方面也盡量與企業(yè)接軌。3注意與相關學科的合作、培養(yǎng)設計師的協(xié)作精神工業(yè)設計在企業(yè)中的運作通常需要與管理、市場、技術等方面密切合作,一個合格的工業(yè)設計師必須具有協(xié)作精神,善于與各方面的專家打交道。為了培養(yǎng)設計師的團隊觀念,設計院系的一些課題是由工業(yè)設計的學生與管理學院、工程學院的學生組織課題組,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專業(yè)知識,共同完成從消費者調查、市場分析、產(chǎn)品定位、產(chǎn)品開發(fā)設計、工程分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5
      1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西方音樂史習題集西方音樂史習題集填空題填空題古希臘古羅馬時期古希臘古羅馬時期1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包括兩部大型史詩伊里亞特和奧德賽,以公元前I2世紀的特羅伊戰(zhàn)爭為題材,由行吟詩人邊彈里爾琴邊誦唱。2古希臘時期由詩人和著里爾琴演唱的自創(chuàng)詩歌稱為抒情詩。3古希臘時期的頌歌皆為合唱形式,分為太陽神頌歌和酒神頌歌兩種,后者在公元前6世紀發(fā)展為戲劇形式悲劇。4古希臘時期集戲劇、詩歌、音樂與舞蹈于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稱為悲劇。5古希臘的托諾斯有多里亞、弗里幾亞和利底亞等,它們的名稱來自于古希臘的部族名稱。6古希臘的音樂理論家有亞里斯多克塞諾斯。7歐洲最早產(chǎn)生的管風琴是在古羅馬時期由埃及工程師發(fā)明的水力管風琴。8、古羅馬最具代表性的音樂類別為軍樂。中世紀時期中世紀時期9中世紀教會音樂的核心形式是格里高利圣詠,它應用于教士每日必做的宗教功課日課和重要的天主教儀式彌撒。10羅馬教會圣詠又稱“格里高利圣詠”,它是無伴奏的單聲部圣歌,用拉丁語演唱。11羅馬教會圣詠的演唱方式可分為會眾齊唱、變替對唱和應答輪唱三種。,12羅馬教會圣詠的旋律風格,按照歌詞音節(jié)與音符之間的關系,可分為音節(jié)式、紐姆式和花唱式。13彌撒的音樂部分分為常規(guī)的和專用的兩種,常規(guī)彌撒是儀式中固定不變的部分,包括慈悲經(jīng)、榮耀經(jīng)、信經(jīng)、圣哉經(jīng)和羔羊經(jīng)五部分。14在格里高利圣詠的后期發(fā)展階段,附加段是插入原有圣詠詞曲中的片斷,繼敘詠是接續(xù)在圣詠哈里路亞之后的花唱式段落,教儀劇是插在天主教禮拜儀式中的戲劇。L5中世紀貴族階層的詩人音樂家稱為游吟詩人,起源于法國,北部地區(qū)稱為特倫威爾,南部地區(qū)稱為特羅巴杜爾。16中世紀德國戀詩歌手時代始于L2世紀,L4世紀以后,戀詩歌手的傳統(tǒng)由工匠藝人名歌手所繼承,他們的詩歌采用“巴爾形式”構成,即詩歌的結構為AAB形式。17西方最早的復調音樂產(chǎn)生在大約公元10世紀,是以格里高利圣詠(素歌)為固定調,在它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一個平行五度或四度的聲部,從而構成的二聲部音樂,這種最早的復調音樂叫奧爾加農。18中世紀奧爾加農的發(fā)展階段分別為平行奧爾加農、反向和斜向奧爾加農、華麗(花唱)奧爾加農和有量奧爾加農。191214世紀歐洲復調音樂作曲藝術中心在法國的巴黎圣母院教堂,萊奧南和佩羅坦是其中的杰出作曲家。3716世紀“羅馬樂派”的代表作曲家有意大利的帕萊斯特里納和西班牙的維托里亞。3816世紀末“威尼斯樂派”的代表作曲家有佛蘭德作曲家維拉爾特和加布里埃利叔侄。39文藝復興時期使用的弦樂器主要有維奧爾和琉特,管樂器主要有豎笛。4016世紀主要的即興風格鍵盤音樂體裁有前奏曲、幻想曲和托卡搭。41西方音樂史中的巴洛克時期,通常指1600年至1750年之間的歷史階段。前者是音樂新體裁歌劇的誕生之年,后者是巴洛克音樂巨匠巴赫的逝世之年。42歌劇誕生在意大利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佛羅倫薩,最早的歌劇誕生于1597年,是根據(jù)古希臘神話創(chuàng)作的達夫妮,1600年又誕生了由同一作曲家佩里創(chuàng)作的猶麗迪西。意大利羅馬城歌劇的發(fā)展與歷任教皇關系密切,代表作有蘭迪創(chuàng)作的歌劇圣阿列修,其幕與幕之間演出的小喜劇是后來喜歌劇的前身。431637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建立了歐洲第一座公開歌劇院圣卡西亞諾,使這座城市成為17世紀下半葉歐洲歌劇發(fā)展的中心,其歌劇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蒙特威爾第,他于1607年上演的奧菲歐,是歌劇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歌劇,大量采用獨唱和重唱形式,多處使用“激情風格”。他的歌劇阿里安娜現(xiàn)存一首哀歌,已初具三段體詠嘆調的形式,歌劇波佩亞的加冕是最早采用歷史題材寫作的歌劇作品。4418世紀歐洲歌劇發(fā)展的中心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城,主要代表人物為A斯卡拉第,他對于歌劇的貢獻有將宣敘調區(qū)分為清宣敘調和帶伴奏宣敘調;創(chuàng)用返始詠嘆調;確立了意大利序曲的形式,由快慢快三段構成,是后來重要的器樂曲交響曲的先驅;運用的樂隊編制,以弦樂四部為中心。4517世紀法國歌劇代表人物有呂利和拉莫,前者確立了法國序曲慢快慢的三段形式,后者同時還是一位理論家,他的和聲理論對后世影響巨大。4617世紀英國歌劇的代表人物為普塞爾,他寫作了唯一的杰出歌劇狄多與埃涅阿斯具有鮮明的英國特色,是巴洛克最杰出的音樂戲劇之一。4717世紀德國歌劇的中心在漢堡城,根據(jù)意大利佛羅倫薩歌劇腳本重新填詞和配曲的達夫妮是德國最早的歌劇作品,當時較為活躍的德國歌劇作曲家有凱澤爾和馬特松。48清唱劇誕生于17世紀的意大利國家,作為音樂會清唱劇傳統(tǒng)的開端,是1619年阿奈里奧創(chuàng)作的靈魂和諧的戲劇,后期清唱劇明顯分成兩種用不同語言拉丁語和意大利語演唱的形式。為清唱劇這一體裁最終確立作出貢獻的是意大利作曲家卡里西米,他對亨德爾的清唱劇創(chuàng)作有著巨大的影響,巴洛克最優(yōu)秀的清唱劇作曲家是亨德爾,代表作有彌賽亞和以色列人在埃及。49一般把作曲家許茨1664年創(chuàng)作的圣誕清唱劇看作是德國第一部清唱劇,巴赫的馬太受難曲和約翰受難曲是巴洛克時期清唱劇受難曲領域登峰造極的作品。50康塔塔是一種在室內演唱的聲樂曲,誕生在意大利國,由獨唱形式宣敘調和詠嘆調組成,最早稱呼這種聲樂曲為康塔塔的是意大利作曲家格蘭迪。德國最具特色的是教堂康塔塔,廣泛運用路德教派的贊美詩寫作會眾齊唱的眾贊歌體裁,巴洛克寫作大量康塔塔的德國作曲家有泰勒曼和巴赫。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5
      1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一簡述古代西亞和北非服裝的種類與特點簡述古代西亞和北非服裝的種類與特點并舉例分析并舉例分析它們對古代歐洲服裝產(chǎn)了怎樣的影響它們對古代歐洲服裝產(chǎn)了怎樣的影響答1、古代西亞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飾有1蘇美爾服飾最大的特點就是單純男女同質同形用一種稱為卡吾拉凱斯的衣料制成腰衣纏繞身體由腰部垂下掩飾臀部。2巴比倫服裝是纏繞式衣長至膝下的卷衣。3亞述服飾流蘇穗飾以及運用花毯的織法或用刺繡方法做成的花紋圖案的裝飾成為這一時期服裝的主要特征。4波斯服飾一種是坎迪斯長衣,袖子呈現(xiàn)喇叭狀在后肘處做出許多褶裥形成優(yōu)美的下垂造型另一種是合身的齊膝上衣和齊足的長褲。2、北非服裝1腰衣羅印克里斯用一塊布圍裹于腰臂上的簡單裝束以長短、褶飾的變化來區(qū)分階段平民較為簡單貴者復雜衣前加三角形飾紋用糨糊把布固定出直線褶。2筒形衣裙合體簡單呈筒形緊身,從胸下直到踝骨用腰帶或背帶固定圖紋豐富。3褶紋衣式樣有兩種套頭式卡拉西里斯一種套頭的簡單長袍短袖,無紐扣;包纏式的多萊帕里是以長布纏繞披掛在身上形成垂褶裝束4組合裝束是上衣和下裙或裙衣和圍巾的構成。歐洲服裝的源頭來自亞非的文明古國經(jīng)數(shù)千年演變最后形成西方服裝的本土風格這一文化脈絡清晰可見埃及女子的筒形衣、波斯人的坎迪斯、克里特島女子的緊身上衣與鐘形裙、希臘的希頓和?,敿?、羅馬的托加和丘尼卡都是代表性服裝而且彼此之間有著本質上的聯(lián)系,希臘的希頓、羅馬的托加和埃及的多萊帕里、巴比倫的卷衣可說是一脈相承。2、舉例說明古代希臘的服裝樣式及其特點,并比較希、舉例說明古代希臘的服裝樣式及其特點,并比較希頓的兩種樣式的形制與審美特點頓的兩種樣式的形制與審美特點。多里克式希頓沒有袖子,造型單純、粗獷。一般用一塊長方形的白色毛織物長邊等于伸平兩臂后兩肘之間距離的2倍,短邊等于從脖口到腳踩的長度再加上脖口到腰際線的長度,穿著時,先把長方形向外折,折的量等于從脖口到腰際線的長度,這段折返叫“阿波太革瑪”。然后把兩條短邊合在一起對折,把身體包在這對折地布中間,在左右肩的位置上從后面提起布,在前面用大約10CM長的別針固定起來。多余的布料自然地垂掛在身上,形成優(yōu)美的垂褶。愛奧尼克式希頓是一塊長方形,其長邊等于兩手平伸時兩手腕之間距離的2倍,短邊等于脖口到腳踝的距離再加上系腰帶時向上提的用量,兩短邊對折,側縫除留出伸手的一段一段固定起來,約需用812個別針。希瑪純穿在希頓外面的所有外衣,廣義上也泛指矩形布料。一般為方形的毛織物,大體上長約3至55米,寬約1至2米。穿著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單肩式、雙肩披掛式。多里克式希頓和愛奧尼克式希頓相比,有如下區(qū)別(1)多里克式希頓用毛織物,衣褶厚重、粗獷,具有簡樸、莊重的男性特征;愛奧尼克式希頓用亞麻織物,衣褶細膩豐富,具有柔和、優(yōu)雅的女性特征。(2)多里克式有折返下來的阿波太革瑪;而愛奧尼克式?jīng)]有。(3)多里克式只用兩個別針在雙肩固定;而愛奧尼克式用安全別針自肩到兩臂固定多處。(4)多里克式側縫一般不縫合;而愛奧尼克式的側縫必須縫合。(5)多里克式?jīng)]有袖子的構成;愛奧尼克式有袖子的構成。兩種希頓的流行雖然有先后,但在很多地區(qū)是并用的,一般年輕人喜多里克式,而中年以上的人喜用愛奧尼克式。二簡述托加的形制類別及特點在各個時期的變化簡述托加的形制類別及特點在各個時期的變化為什為什么說它的變化與羅馬帝國的興衰緊密聯(lián)系么說它的變化與羅馬帝國的興衰緊密聯(lián)系答1、托加的形制類別托加形狀為橢圓形豎長為身長的三倍橫寬為身長的兩倍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是等級象征的服裝。它分化出不同類別,表示不同的地位和職業(yè)市民為天然白色無裝飾,上層議員用絲綢做料并有兩條寬寬的深紅裝飾帶,高級官吏、將軍和皇帝為紫色面料并用金線刺繡。2、各時期的變化在王政時代男女都可穿到共和時代成為男子的專門服裝到帝國時期上升為低度儀禮服形制也變其大無比,穿著要別人輔助才行,于是成為有權勢者的專用服裝。當?shù)蹏ヂ鋾r托加也變小了之后又變成帶狀至公元78世紀消失。風格的融合西歐民族大遷徙帶來的南北民族服裝的大融合以及十字軍東征帶來的東西服裝文化的大融合;二是在中世紀各時期各地區(qū)的服裝發(fā)展中無不滲透著基督教文化的精神意蘊,這種宗教觀念對以后的西方服裝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三是在中世紀后期,西方服裝出現(xiàn)了轉折點,由古代向近代、由東方向西方、由平面向立體、由寬衣形態(tài)向窄衣形態(tài)的過度,都在中世紀體現(xiàn)出來。1、文藝復興對服裝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為完成服裝外、文藝復興對服裝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為完成服裝外觀理想形態(tài)的塑造在當時出現(xiàn)了哪些工藝技術與表現(xiàn)手法觀理想形態(tài)的塑造在當時出現(xiàn)了哪些工藝技術與表現(xiàn)手法文藝復興時期,人們追求人的個性,反對宗教對人的束縛。人們開始通過服裝表現(xiàn)人體的形體美、曲線美,表現(xiàn)男女性別差異的服裝成為流行。男子下衣緊裹肢體,上衣寬大雄偉,突出陽剛之美。女子則強調女性細腰豐乳與肥臀,上衣袒胸低領,下裙呈倒扣的鐘式造型,盡顯女性風流。文藝復興對服裝的影響有其積極的一面,它把服裝的本質發(fā)掘出來并予以美化和市俗化;也有消極的一面,部分服裝忽略了服裝的實用功能,而盲目追求其視覺享受,為后來西方服裝中的夸張形式鋪墊了道路。1、切口裝飾,是裂口、剪口的意思,是指流行于16世紀男女服裝上很具有時代特色的一種裝飾,有橫方向的、豎方向的,還有斜方向的,不僅用在上衣的胸部和袖子上,極盛期連褲子、鞋、手套、帽子等處都有這種裝飾。2、填充裝飾,男裝的肩部、胸部和短褲內用填充物墊起,造成上身寬闊,下身挺拔。男女袖子上施加填充物,或袖山鼓起、或袖筒肥大至袖口收緊、或袖筒間隙地系上緞帶,形如藕節(jié)。有泡泡袖、羊腿袖、藕節(jié)袖。3、領部裝飾,拉夫領是獨立于衣服之外的一種用白色褶飾花邊裝飾呈車輪狀造型的領飾,制作約需34米布,要用漿糊使布料變得硬挺,以便成形,還用金屬絲做的撐圈托著。4、緊身衣具,有硬制和軟制兩種。硬制用金屬絲或鯨須制作,按女子體型做成四片框架,在連接處安上扣鉤和合頁。軟制用布制成,中間加薄襯來增厚,在前、側、后的主要部分嵌入鯨須,以增加厚度,前下端的尖端則用硬木或金屬做成,后面開口處用繩帶收緊。5、裙撐(1)西班牙風格呈吊鐘形,在亞麻布上縫上好幾圈鯨魚須做的輪骨,有時也有藤條、棕櫚或金屬線做成,輪骨從上到下逐漸增大直徑。穿在裙子里面,使裙子張開,呈現(xiàn)圓錐形的造型。(2)法國式是用馬尾織物做成的像輪胎一樣的東西,里面塞有填充物,用鐵絲定型。穿時系在腰間,外面罩上裙子,形成自腰部平著向四周伸出來,再自然下垂的外形。(3)英國式又在法國式上罩一個圓形的蓋,園蓋內圈與裙撐連接,外圈邊沿用金屬絲或鯨須等撐圓,使裙子向四周擴得更大,下垂時裙撐邊沿輪廓更加清晰。2、簡述巴洛克藝術及其服飾風格。為什么、簡述巴洛克藝術及其服飾風格。為什么1717世紀法國世紀法國的時尚能成為世界中心的時尚能成為世界中心巴羅克本意為有瑕疵的珍珠,泛指各種不合常規(guī)的事物,在藝術史上代表一種風格。其特點是氣勢雄偉,有動態(tài)感,氣氛緊張,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長于表現(xiàn)各種強烈的感情色彩和無窮感,頗有打破各種藝術界限的趨勢,形式上表現(xiàn)出怪異和荒誕。是以男性為中心的強有力的藝術風格。巴羅克風格是以男性為中心的強有力的藝術風格,重點表現(xiàn)在男裝上。服裝史上分為兩個階段,前期以荷蘭風為主,在整體上注意寬松肥大造型,大量運用蕾絲花邊。后期以法國宮廷風格為主,盛行于歐洲。一度朝女性味很強的裝飾過剩方向發(fā)展。短上衣與裙褲的組合,之間有一排環(huán)狀緞帶裝飾。緞帶是巴羅克式男裝裝飾的一個顯著特點。后又出現(xiàn)市民性貴族服三件套的組合。而女子服裝體現(xiàn)出纖細與優(yōu)美,服飾造型上強調曲線,那變幻的線條,流動的衣褶,不乏男性的力度,緞帶、蕾絲、刺繡、飾紐等多種裝飾競相爭艷。17世紀中葉,法國取代了荷蘭,開始領導時裝的新潮流。在路易十四的倡導下,法國樹立了全歐洲文化、經(jīng)濟和政治的風氣。許多關于文明的概念就在這里產(chǎn)生的。傳媒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把宮廷的新聞和服裝信息向公眾傳播。用銅版畫繪制的時裝畫也廣泛流傳。法國的時尚業(yè)在17世紀達到繁盛,時裝出口到其他國家,穿戴整齊的時裝模特們被送到外國宮廷,以便于最新的風格被迅速傳播。從此法國巴黎成為歐洲乃至世紀時裝不可取代的時尚中心,并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3、簡述洛可可服飾發(fā)展階段及其樣式特征,并比較分、簡述洛可可服飾發(fā)展階段及其樣式特征,并比較分析其巴洛克服裝的異同。析其巴洛克服裝的異同。洛可可時期服裝樣式集中表現(xiàn)在女裝中,整體造型為用緊身胸衣勒細的纖腰和用裙撐增大體積的下半身。黎明期出現(xiàn)了衣服領口開的很大,在背部(后領窩處)有量很大的箱形普利茲褶,呈又寬又長的拖裙形式,走起路來有一種飄飄欲仙的瓦托式羅布;鼎盛期帕尼埃越來越大形成前后扁平,左右橫寬的橢圓形,罩在帕尼埃外面先是一條華美的襯裙,然后再罩上外面的羅布,羅布一般前開,上面露出倒三角形的胸衣,胸衣上自上而下按大小順序排列著一排緞帶蝴蝶結,羅布下面A字形打開,露出里面的襯裙,襯裙和羅布上也都裝飾著曲曲彎彎的皺褶飛邊、蕾絲、緞帶蝶結和鮮花,這時還時興用意大利人造花裝飾自己,女人被稱為“行走的花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0
      1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第一編古希臘哲學第一編古希臘哲學(一)(一)自然哲學時期自然哲學時期泰勒斯泰勒斯水是萬物的本原水是萬物的本原?!八f物,萬物復歸于水“,萬物都以濕的東西為滋養(yǎng)料,萬物種子本性潮濕,希臘神話海神創(chuàng)世說。(用物質來說明世界的統(tǒng)一性。恩格斯原始的、自發(fā)的唯物主義“在自己的萌芽時期就十分自然的把自然現(xiàn)象的無限多樣性的統(tǒng)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具有某種固定形式的東西中,在某種特殊的東西中去尋找這個統(tǒng)一,比如泰勒斯在水里去尋找?!保┤f物充滿著神靈萬物充滿著神靈。泰勒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萬物有靈。“根據(jù)這一學說,連石頭也是有靈魂的生物。泰勒斯向他哲學上的對立面畢達哥拉斯反復強調說整個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而又正是靈魂才使一切生機盎然。神靈非精神實體。能動的東西都是有靈魂的東西,原始“物活論”。阿那克斯曼德阿那克斯曼德本原本原是沒有固定形態(tài)或固定性質的原始物無限者。有限者不能成為本原,因為有生有滅。世界從它產(chǎn)生,又復歸于它。宇宙起源說宇宙起源說本原永恒運動,分立出對立物,冷熱濕干形成漩渦運動,火水云霧,日月星辰。生物起源說生物起源說生物從濕元素中產(chǎn)生,人從水里的動物變化出來。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西美尼氣是萬物的始基氣是萬物的始基。萬物由氣的稀薄或凝聚所致。氣體是萬物之源,不同形式的物質是通過氣體聚和散的過程產(chǎn)生的。三者評價恩格斯“關于所有這些人,亞里士多德說得很正確他們沒有說明運動的起源?!焙绽死睾绽死厝f物的始基是火萬物的始基是火。火的創(chuàng)造就是它的毀滅,而它的毀滅就是它的創(chuàng)造的表現(xiàn)。這個有秩序的宇宙對萬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創(chuàng)造的,它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燒,一定尺度熄滅。邏各斯邏各斯認為萬物是永遠變動的,而這種變動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規(guī)律進行的。這就是“邏各斯”。赫拉克利特進一步將對立面統(tǒng)一與和諧的規(guī)律歸結為邏各斯,邏各斯邏各斯,邏各斯不僅是世界萬物運動變化的原理原則,也是人摒棄感覺印象,通過語言和理性思維所把握的世界規(guī)律。一切皆流一切皆流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運動絕對,但不否認相對穩(wěn)定。一切都存在,同“愛”和“憎”存在于事物之外的原動力,機械的外因論。流射說流射說人們的思想、感覺都是憑借元素的結合而進行的,一切事物會流射出某些東西來,感覺就是從事物中流射出來的東西與人們的感官的孔道相結合而產(chǎn)生的。理性、思想可以超過感覺的界限。阿那克薩戈拉阿那克薩戈拉種子說種子說種子具有各種不同的性質,體積無限小。萬物由各自的種子構成。種類上的差異正取決于構成該事物的種子中占優(yōu)勢的那種性質。每一件事物既是“一”同時又是“多”。產(chǎn)生是混合,消滅是分離。這就是事物的運動和變化?!芭古埂闭f種子本身是不動的,推動種子的結合和分離的力量在于種子之外的一種東西。是運動的起源,又稱為“心靈”。是外部推動,機械論。(第一推動的雛形)。奴斯和任何個別事物不同,它不和別的事物相混,是獨立自在的;是事物中最稀最純的,它能認知一切事物;奴斯是運動的源泉,宇宙各種天體都是由奴斯推動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一切東西都是由奴斯安排的。留基伯留基伯世間萬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物質即原子組成。宇宙間的原子數(shù)是無窮無盡的,它們的大小、形狀、重量等都各自不同,并且不能毀滅,也不能創(chuàng)造出來。德謨克利特德謨克利特原子論的宇宙觀原子論的宇宙觀一切事物的本源是原子和虛空。原子叫做存在,虛空叫做非存在。原子在數(shù)量上是無限的,但是在性質上沒有差別,都是相同的。原子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形狀、體積和位置排列的不同。原子處在永恒的運動之中。萬物的差別是由原子的形狀、大小和排列次序、位置的不同造成的。靈魂原子精細,聚合時,散布于全身;分散時,靈魂消亡。(首先,只是一種猜測,其次,是一種樸素的觀點,不能把精神和物質分開;再次,含有很多機械論和形而上學的觀點;由于排斥偶然性,必然成為抽象的。而必然形應該通過偶然性為自己開辟道路)影象說影象說從事物中不斷流溢出來的原子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覺和思想就是這種“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靈而產(chǎn)生的。素樸的反映論。德謨克利特把感性認識稱做“曖昧的認識曖昧的認識”,把理性認識稱為“真理的認識真理的認識”。政治民主制是最好的政體,調和階級矛盾。幸福是節(jié)制的享樂和靈魂的安寧。倫理人的幸福與不幸居于靈魂之中,善與惡都來自靈魂,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意志和人格。神不過是一種“形象”,并非不死。不必恐懼,不必悲觀,不要盲目崇拜,相信自己。人的物質需求或欲望推動社會的進步。(二)希臘化和羅馬哲學時期(二)希臘化和羅馬哲學時期普羅泰格拉普羅泰格拉人是萬物的尺度人是萬物的尺度。首先,他承認事物的客觀存在和運動發(fā)展,又錯誤的把一切都看作相對的;認為事物的存在是相對于人的感覺而言的,人的感覺怎樣,事物就是怎樣。萬物的存在與否、性質形態(tài)都是相對的,完全取決人的主觀感覺。(約定論夸大了事物的相對性,離開了動機與效果統(tǒng)一的道德標準,單純強調效果是錯誤的)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51
      1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西方史學史西方史學史點擊查看大圖作者郭小凌編著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199511字數(shù)320000版次1頁數(shù)403印刷時間20061101開本印次紙張膠版紙ISBN9787303037827包裝平裝所屬分類圖書歷史史學理論定價1500當當價11901190折扣79折節(jié)省310鉆石VIP價1131共有顧客評論0條查看評論摘要內容簡介內容簡介學習西方史學史對史學專業(yè)的學生有重要的意義。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永遠是一種連續(xù)的傳承關系。所謂傳承,即意味過去與現(xiàn)在的關系,現(xiàn)在與將來的關系。第三節(jié)英國史學第四節(jié)法國史學第八章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產(chǎn)生與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早期發(fā)展第一節(jié)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形成第二節(jié)歷史唯物主義對史學研究的意義第九章世紀后半葉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的西方史學第一節(jié)時代與史學的基本特征第二節(jié)德國的專業(yè)史學第三節(jié)法國史學的發(fā)展第四節(jié)英國史學的進步第五節(jié)美國與俄國史學第六節(jié)分析的歷史哲學的興起第十章現(xiàn)代西方史學烏瞰第一節(jié)現(xiàn)代西方史學的一般特征第二節(jié)現(xiàn)代歷史哲學的沉浮第三節(jié)法國年鑒派史學后記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shù): 3
      27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11論述題論述題一、填空題一、填空題1、新時期時代的藝術成就集中在、新時期時代的藝術成就集中在方面。方面。2、仰韶文化早中晚期的代表分別以半坡、廟底溝、、仰韶文化早中晚期的代表分別以半坡、廟底溝、為代表。為代表。3、三代青銅器按照用途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武器和工具、、三代青銅器按照用途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武器和工具、、生活用品。、生活用品。4、三代青銅器具有、三代青銅器具有性質。性質。5、青銅器上最具特色的裝飾紋樣是、青銅器上最具特色的裝飾紋樣是。6、原始時期長江流域以、原始時期長江流域以為主,黃河流域以穴居為主為主,黃河流域以穴居為主7、孔子觀明堂目睹內有堯舜、桀紂之容,說明這個時期的繪畫重視、孔子觀明堂目睹內有堯舜、桀紂之容,說明這個時期的繪畫重視功能。能。8、戰(zhàn)國時期已被發(fā)現(xiàn)的帛畫有、戰(zhàn)國時期已被發(fā)現(xiàn)的帛畫有和人物御龍帛畫。和人物御龍帛畫。9、武梁祠畫像石題材主要是歷史故事、武梁祠畫像石題材主要是歷史故事、,其目的主要是宣揚儒家教義。,其目的主要是宣揚儒家教義。10、霍去病墓前的著名雕塑是、霍去病墓前的著名雕塑是。11、成都天回山出土的、成都天回山出土的形神兼?zhèn)涞乇憩F(xiàn)了一位俳優(yōu)說唱的情形。形神兼?zhèn)涞乇憩F(xiàn)了一位俳優(yōu)說唱的情形。12、甘肅威武雷臺出土的雕塑、甘肅威武雷臺出土的雕塑,表明在雕塑中藝術家已精確掌握了力學平,表明在雕塑中藝術家已精確掌握了力學平衡原理。衡原理。13、西班牙的洞穴壁畫是、西班牙的洞穴壁畫是洞穴壁畫。洞穴壁畫。14、文明是希臘文明的前奏。文明是希臘文明的前奏。15、巴黎圣母院是、巴黎圣母院是式建筑。式建筑。二、名詞解釋二、名詞解釋1、饕餮紋、饕餮紋2、元四家、元四家3、“曹衣出水”曹衣出水”三、簡答題三、簡答題1、南陳北崔指的是哪兩位畫家他們擅長什么繪畫、南陳北崔指的是哪兩位畫家他們擅長什么繪畫2、朱景玄唐朝名畫錄的內容、朱景玄唐朝名畫錄的內容3、秦漢時期的繪畫有什么藝術特征、秦漢時期的繪畫有什么藝術特征四、分析題四、分析題1、院畫的藝術特征、院畫的藝術特征2、董源、巨然的山水畫有何差異、董源、巨然的山水畫有何差異參考答案參考答案答案答案一、填空題一、填空題1、彩陶彩陶2、馬家窯、馬家窯3、樂器、樂器4、禮器、禮器5、饕餮紋、饕餮紋6、巢居、巢居7、宣傳教化、宣傳教化8、人物、人物龍鳳帛畫龍鳳帛畫9、歷史人物、歷史人物10、馬踏匈奴、馬踏匈奴11、擊鼓說唱俑、擊鼓說唱俑12、馬踏飛燕、馬踏飛燕13、阿爾、阿爾塔米拉塔米拉14、愛琴、愛琴15、哥特、哥特二、名詞解釋二、名詞解釋1、是一種獸面紋樣,也稱獸面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紋飾,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是一種獸面紋樣,也稱獸面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紋飾,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是傳說中的一種怪獸。此獸融合了自然界各種猛獸的特征,同時加早期。饕餮是傳說中的一種怪獸。此獸融合了自然界各種猛獸的特征,同時加3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填空題一、填空題一、填空題1、最早以佛畫知名的畫家是東吳黃武年間的。2、魏晉人物畫的傳神寫照是由提出來的。3、顧愷之以曹植文學作品為腳本加以繪畫的作品是。4、南朝蕭梁畫家吸收了外來宗教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將凸凹法用于繪畫之中。5、六朝時期的畫論繁多,有宗炳的,王微的敘畫,謝赫的古畫品錄等。6、北齊宮廷畫家擅長鞍馬人物繪畫,備受齊武帝推崇。7、畫云臺山記的作者是。8、佛教藝術的東漸大致有條路線。9、莫高窟早期的故事畫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因緣故事,本生故事。10、莫高窟早期壁畫中占據(jù)中心位置的故事類型是。11、云岡石窟與和龍門石窟并成為我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12、佛教建筑最大的特征是,這主要是由于佛教教義和修行方式?jīng)Q定的。13、浪漫主義繪畫自由引導人民的作者是。14、庫爾貝是法國主義美術的代表畫家。15、拉斐爾前派的核心和靈魂畫家是。二、名詞解釋二、名詞解釋1、“應物象形”2、筆法記3、“米點山水”三、簡答題三、簡答題1、什么是吳帶當風2、簡述山東武氏祠的畫像石藝術。3、揚州畫派主要有哪些成員及其藝術特征。四、分析題四、分析題1、中國文人畫的形成的歷史條件是什么2、唐代繪畫的新特點有哪些參考答案參考答案一、填空題一、填空題1、曹不興2、顧愷之3、洛神賦圖4、張僧繇5、畫山水序6、楊子華7、顧愷之8、三9、佛傳故事10、本生故事11、莫高窟12、封閉性13、德拉克洛瓦14、現(xiàn)實15、羅塞蒂二、名詞解釋二、名詞解釋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shù): 17
      1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I目錄緒論1第一章古希臘羅馬時期文學理論9一、修辭批評10二、蘇格拉底-柏拉圖的文學理論14三、亞里士多德20四、賀拉斯與朗吉努斯27第二章中世紀的文學理論32一、普洛丁“美的階梯論”34二、奧古斯丁和托馬斯阿奎那37三、阿拉貝爾的“唯情論”41四、“隱喻”與“解經(jīng)”44第三章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理論48一、但丁論語言“四重意義”48二、薄伽丘論詩歌51三、達芬奇的詩畫比較52四、意大利的亞里士多德主義56五、“古今之爭”與新的文體59六、錫德尼論詩歌的“想象”61七、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62第四章新古典主義的興衰67一、布瓦洛與新古典主義67二、英國新古典主義70三、伯克與英國感傷主義75四、啟蒙主義的文學理論78第五章浪漫主義文學理論85一、浪漫主義文論概述85二、德國的浪漫主義文論87三、法國的浪漫主義文論96四、英國的浪漫主義文論101第六章19世紀的社會歷史批評108一、俄羅斯“社會歷史批評”109二、馬修阿諾德的文學理論123三、丹納的“藝術哲學”126第七章現(xiàn)代形態(tài)文學理論前奏134一、作為描述方法的“自然主義”134III第十四章解構主義文學理論296一、解構主義文學理論概述296二、雅克德里達與解構主義思潮298三、米歇爾??碌脑捳Z理論304四、保羅德曼的“解構”理論與批評310五、希利斯米勒的解構主義文學理論314第十五章后現(xiàn)代形態(tài)文學理論319一、“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319二、“后殖民主義”批評325三、“新歷史主義”理論329四、“文化研究”的興起333主要人名對照表339后記342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356
      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小郭資料庫1西方哲學史試題大匯總西方哲學史試題大匯總古希臘哲學古希臘哲學論述題論述題1、評述柏拉圖的理念論以及亞里士多德對它的批判(20分)答柏拉圖的理念論包括2、試比較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模仿理論。3、列出亞里士多德關于邏輯和自然哲學的主要著作4、試述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思想在近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中的作用和影響5、詳述并分析柏拉圖通種論的基本內容。6、柏拉圖的四線段比喻與他的理念論的關系7、馬克思把亞里士多德稱為“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你怎樣看待這一評論8、為什么說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9、試評柏拉圖回憶說及其影響10、德謨克利特的認識論為什么稱之為“影象論”11、試述亞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學”12、啟蒙運動與柏拉圖或奧古斯丁有關嗎13、柏拉圖理念論的分有說及其困難14、亞里士多德的實體論。15、柏拉圖的“洞穴”比喻說明了“理念論”的哪些觀點16、柏拉圖的四線段比喻與他的理念論的關系17、解釋“人是萬物的尺度”,并就此對智者運動智者學派之若干特點予以說明18、如何理解亞里士多德的實體學說19、試以柏拉圖太陽比喻和普羅提諾流溢說為例,說明柏拉圖主義哲學的一般特征。20、論述柏拉圖關于可見世界和可知世界的區(qū)分名詞解釋名詞解釋1、亞里士多德的“實體“2、恩培多克勒的“愛“與“恨“3、柏拉圖的“分有說“4、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論“5、畢達哥拉斯數(shù)是萬物的本原。6、亞里士多德的“第二實體“7、恩培多克勒的“四根“8、形而上學9、存在(巴門尼德)10、二分法(芝諾)11、四因說12、邏各斯13、數(shù)是萬物的始基14、高爾吉亞15、阿那克薩戈拉的種子說16、亞里士多德17、德性即知識小郭資料庫32、指出下列各段話出自何人,并解釋其含義這個世界,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其它題目其它題目1、亞里士多德的被譽為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學論文2、芝諾否定運動的四個論證是3、(哲學家)認為知識即是美德4、知識的定義最早是由柏拉圖在其泰阿泰德篇中提出的,所以什么是知識的問題又被稱之為()問題中世紀哲學中世紀哲學論述題論述題1、評述中世紀哲學中唯名論和實在論之爭及其在現(xiàn)代邏輯哲學中的影響2、為什么庫薩的尼古拉說,“哲學是一種有學問的無知“,而霍布斯卻認為,哲學是推理的知識你自己認為什么是哲學,你為什么要學習哲學3、說明奧古斯丁思想中的柏拉圖主義4、安瑟倫和笛卡兒的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具體論證步驟,并以此說明他們哲學思想的內在差異。5、托馬斯阿奎那關于上帝存在的五個證明簡答題簡答題1、除了哲學真理以外還需要神學真理(托馬斯)名詞解釋名詞解釋1、阿伯拉爾的概念論2、本體論證明(安瑟爾謨)3、奧古斯汀的神正論4、唯實論5、上帝之城6、庫薩的尼古拉“有知識(或譯為“有學識“)的無知“7、“奧卡姆剃刀”8、教父哲學9、宗教改革10、奧古斯丁11、三位一體12、溫和的懷疑論13、上帝存在的道德論證明14、拉美利特的“人是機器”其它題目其它題目1、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2、思想和廣延都是神的屬性是(哲學家)提出的命題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9
      20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2015中哲方向中哲方向一、名詞解釋(5840)1德性即知識2流溢說3能動的自然和被動的自然,4波菲利問題5上帝是人的本質二、簡答題(20480)1分有說的困難2貝克萊的“物質觀”3能動的自然與被動的自然4笛卡爾的“我思”與亞里士多德的靈魂觀比較三、論述題(30)康德的一段論述材料,對其進行分析。(其內容是通過對“自在之物”、“時間”和“空間”等范疇的論述,表明他先驗唯心主義的立場。這個立場不同與以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先驗實在論,也不同與以貝克萊為代表的唯心主義經(jīng)驗論)2015西哲方向西哲方向1、邏各斯2、數(shù)本原4、庫薩的尼古拉5、習慣(休謨)6、自因7、單子兩個分析題1、分析巴門尼德一段話,關于存在的2、分析休謨的一段話,說的關于習慣,大意是沒有習慣就不能行動論述1,柏拉圖洞穴論說明的理論2、笛卡爾方法論的特點3、洛克第一性的質與第二性的質4,康德的先天綜合判斷是如何存在的2014849西哲一題目(西哲一題目(150分)分)一、解釋下列名詞或者命題(50分)1、米利都學派2、智者3、流溢說4、知識就是力量5、唯名論6、社會契約論7、自然法8、習慣是人生的偉大指南(休謨)9、物自體10、主奴意識二、論述(100分)1、寫出你對西方哲學史上“形而上學”的理解(至少三個人)2、貝克萊“存在即被感知”的論證邏輯3、萊布尼茲的單子論4、分析康德的一段話你的行動,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時候都看作是目的,永遠不能只看作是手段。2014西方哲學史二(西方哲學史二(850)這里感謝一下QQ考研群里面的二戒同學提供的詳細試題,有很多考題我都沒記住全部簡答(105分)1簡要解釋右邊一段話“我們踏進又不踏進同一條河流,我們存在又不存在”2四因說3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安瑟爾謨)37、自然法8、存在就是被感知9、先驗哲學(謝林)10、精神現(xiàn)象學(謝林)論述題四題,每題25分,共100分1、試分析蘇格拉底“自知自己無知”命題的意義。2、試述斯賓諾莎的自然理論。3、試述休謨關于事實的學說。4、試述康德先天綜合判斷的基本含義。2012年北大考研西哲試題年北大考研西哲試題中哲方向中哲方向一、簡答(510)1、愛利亞派2、精神助產(chǎn)術(2000)3、托馬斯。阿奎那(2010)4、洞穴假象(2003種族假象,2001四假象1998四假象)5、實體(笛卡爾)6、復雜觀念(2007)7、公意(2003)8、愛爾維修9、自我設定自我(2011,2005自我設定非我,2001)自我非我10、現(xiàn)象精神學(2009)二、論述(254)1、康德的絕對命令(2006道德律令)2、休謨懷疑論思想的理論基礎(1998相似)3、新柏拉圖主義的流溢說(200920072003,1998)4、柏拉圖的“認識就是靈魂的回憶”學說以及理論基礎2012年北京大學年北京大學861西方哲學史二試題西方哲學史二試題簡答題1泰利斯2火3形式因4奧康剃刀5太一6廣延(笛卡爾)7必然知識(休謨)8啟蒙運動9絕對同一10哥白尼革命論述題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13
      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西方古典音樂發(fā)展史西方古典音樂發(fā)展史西方古典音樂發(fā)展史西方古典音樂發(fā)展史第一階段是古希臘的音樂文化,那個時期是指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這個時期,里拉琴是用牛腸弦張在海背上制成的,而最早的管樂器是用蘆葦制成的。第二階段是中世紀的音樂文化,這個階段主要從公元5世紀到13世紀,這個時候出現(xiàn)了不少教堂,也可以說是基督教文化。當時主要是教學音樂,大合唱,樂器形制也越來越大,如管風琴都筑在建筑里。第三階段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文化,這個時期主要是14、15、16三個世紀,在這300年的時間內,歐洲經(jīng)過了文化的繁榮階段,那個時期的主要樂器是管風琴、琉特琴、豎琴、維沃爾琴(有品,6弦,后被小提琴代替。第四階段是巴羅克時代,時間為1600年至1750年,那個時候的樂器主要是羽管鍵琴和管風琴、吉他等。第五階段是古典主義時期,時間指1750年到1827年貝多芬逝世止,這個時候的交響樂隊、管弦樂隊的編制開始逐步定形,以后到浪漫主義、印象主義時期,西洋樂器中已經(jīng)形成了配套的弓弦樂器組、木管樂器組、銅管樂器組、打擊樂器組、鍵盤樂器組及其它裝飾樂器(豎琴、木琴、鋼片琴、排鐘),而到了電子時代,又出現(xiàn)了電子琴、合成器、電腦音樂發(fā)聲器等。從此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西洋樂器配制。(1)希臘音樂的主要特征單聲部旋律,樸素大方,并有簡單的樂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興表演,且形成了音樂、舞蹈與詩歌的“三位一體”;重世俗與現(xiàn)實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臘人豐富的社會生活與民族歷史。盡管古希臘音樂篇章極少保留了下來,但它的意義不在具體的作品的流傳,而在于激勵了后世紀音樂的繁榮。(2)音樂現(xiàn)象神話音樂、荷馬史詩、古希臘戲劇。2簡述古希臘時期對音樂社會功能的認識古希臘理論家認為,“音樂可以三種方式對意志產(chǎn)生明顯影響”它能激勵行動;它能強健體魄和心靈,猶如它破壞頭腦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斷政黨的意志力量,令人無法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因此,不僅在年輕人和普通公眾的教育科目中應該建立有規(guī)律,受監(jiān)督的音樂教育,而且在平時的音樂演出中應倡導秩序、尊嚴、果敢和生機。音樂的目的絕不僅是娛樂,而是應象柏拉圖所言的“和諧的教養(yǎng),靈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古希臘理論家比較強調音樂的理論價值取向,認為音樂直接影響人的品格。隨著音樂生活的繁榮發(fā)展,面對新情況,有人認為音樂應該推陳出新,不斷向前進,而當時占主導思想的還是以柏拉圖為代表的哲學家們的“心靈凈化論”,認為音樂不能太音樂不能太復雜和追求創(chuàng)新,應簡樸,才能起到凈化心靈作用??墒?,古希臘音樂觀強調音樂的社會作用,對音樂的評價并非是純粹審美體驗,而是具有的創(chuàng)作主要是宗教音樂作品,有104部彌撒曲,250首經(jīng)文歌。50多首宗教牧歌和100多首世俗牧歌。他的音樂風格是一種復調無伴奏合唱風格。巴洛克時期意大利歌劇發(fā)展的主要脈絡。(1)音樂史上的第一部歌劇16世紀末,在意大利佛羅薩的巴爾第伯爵家經(jīng)常聚著一皮文人研究古希臘文化,試圖恢復古希臘戲劇音樂的本色,于是作曲家培利與詩人努契爾合作寫出了第一部歌劇達夫尼,但樂譜失傳已久,現(xiàn)僅留傳下來的只是他們倆寫的歌劇猶麗狄西。以古鋼琴伴奏,配以簡單的和聲。(2)羅馬的歌劇在佛羅薩歌劇的影響下,羅馬于17世紀前半葉產(chǎn)生了歌劇,多用宗教題材,常加進合唱,抒情性和朗誦性的段落分明,劇種時常插入喜劇性的仆人角色。(3)威尼斯歌劇17世紀前半葉第一座歌劇園圣卡西亞諾的出現(xiàn)迅速加強了威尼斯歌劇的發(fā)展。代表作曲家蒙泰威爾弟在歌劇奧菲爾中大量采用獨唱的詠嘆調和二重唱,合唱渾厚,第一個使用管弦樂隊伴奏并首創(chuàng)顫音、撥弦等技法,增強了音樂的戲劇性。他的歌劇克服了旋律的枯燥性,運用了牧歌式、歌唱性較強的朗誦調。代表作還有阿里安娜等。(4)那不勒斯歌劇18世紀初以A斯卡拉蒂為代表,注重發(fā)揮歌劇中的人聲美,使聲樂獨唱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加強了詠嘆調與宣敘調的區(qū)別。他創(chuàng)作了100多部歌劇,并首創(chuàng)了“快慢快”三種速度的意大利式序曲,同時使弦樂四部成問管弦樂中心。再往后,巴赫、亨德爾就出來了,以后就是海頓和莫扎特了,再往后貝多芬、舒伯特,音樂史就進入了浪漫主義時代。西方古典音樂作曲家帕格尼尼PAGANININICCOLO17821840是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音樂史上最杰出的演奏家之一。他出生于意大利熱那亞的貧窮家庭中,五歲學習曼陀林,兩年后改學小提琴。九歲首次登臺演奏自已的作品,還會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十三歲開始公開演出。他曾從師于努拉。洛卡泰里于1733年編著的小提琴藝術教材對帕格尼尼日后的創(chuàng)作影響極深。1828年他開始了維也納、德國、巴黎和英國等地的旅行演奏。1834年由于身體健康原因停止了演奏。他的小提琴演奏技藝精湛,令不少音樂家、作曲家與樂評家為之而瘋狂。所作的二十四首隨想曲是他演奏技藝的薈萃。他的作品還有六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27
      17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西方音樂史期末考試復習題及答案西方音樂史期末考試復習題及答案1,西方音樂史上被稱為近代音樂之父的是_B、巴赫___。A、海頓B、巴赫C、貝多芬2、與巴赫同一年出生的另一位巴洛克時期的德國音樂家并著有作品彌撒亞的是__A_亨德爾__。A、亨德爾B、斯卡拉蒂C、弗朗克3、倫敦交響曲是_____A_亨德爾_______的作品。A、海頓B、亨德爾C、貝多芬4、莫扎特生于____B_奧地利_國的__B薩爾茲堡___,他的生卒年代是____B_17561791。A、德國,波恩,17701827B、奧地利,薩爾茲堡,175617915、莫扎特一生最后的一部作品是___A__。A、安魂彌撒曲B、小夜曲C、費加羅的婚禮6、莫扎特一生共譜寫了_A_41_部交響曲,_A_25_部鋼琴協(xié)奏曲,_A_5_部小提琴協(xié)奏曲。A、41,25,5B、5,25,417、_A_國音樂大師貝多芬是西方音樂從_A___時期向__A__時期的過渡人物。A、德,古典,浪漫B、德,浪漫,現(xiàn)實8、在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中,第三交響曲叫“__B__”交響曲,第五交響曲叫“_B___”交響曲。A、命運,英雄B、英雄,命運C、田園、英雄D、英雄、田園9、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劇題為___A___。A、費黛里歐B、后宮誘逃C、唐璜10、貝多芬共創(chuàng)作了__B_部鋼琴奏鳴曲。A、9B、32C、1A、法,比才B、意大利,羅西尼23、組曲動物狂歡節(jié)的作者是____B_______。A、法,古諾B、法,圣桑24、___B__是德國的“劇樂”大師,他的生卒年代是__B___。A、舒曼,18101856B、瓦格納,1813188325、莎樂美是音樂家____A___的著名歌劇。A、里查施特勞斯B、瓦格納26、“交響詩”這一標題音樂形式的創(chuàng)始人是_A__國的鋼琴大師___A__。A、匈牙利,李斯特B、波蘭,肖邦27、法國音樂家比才有一部著名的根據(jù)戲劇配樂改編的組曲叫做___B__。A、參孫與達麗拉B、阿萊城姑娘28、輕歌劇霍夫曼的故事是_A_國的輕歌劇作家__A____的作品。A、法,奧芬巴赫B、法,古諾29、瓦格納著名的四部聯(lián)篇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各自的標題按順續(xù)為____A_,______A____,__A__,___A__。A、萊茵的黃金,女武神,齊格弗里德,眾神的黃昏B、女武神,萊茵的黃金,眾神的黃昏,齊格弗里德,30、西方音樂史上享有“鋼琴詩人”美稱的音樂家__B__是__B__國人。A、匈牙利,李斯特B、波蘭,肖邦31、以下四部歌劇那一部不是瓦格納的作品,__________B_______。A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B玫瑰騎士、C羅恩格林、D湯豪塞。32、以下哪一部不是德國音樂家里查施特勞斯的交響詩_B___。A、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B、馬捷帕C、英雄生涯D、唐璜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shù): 10
      1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西方文學理論史西方文學理論史第一章第一章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文學理論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文學理論1希臘遺產(chǎn)特征希臘遺產(chǎn)特征理性精神理性精神首先,理性精神體現(xiàn)在對理性自足作用的突出;其次,理性精神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在希臘宗教的獨特特征上,阿波羅崇拜,節(jié)制,追求平衡;再次還體現(xiàn)在希臘的社會風俗上,戲劇和詩歌創(chuàng)作是這種社會風俗的重要部分。2修辭批評修辭批評代表人物普羅泰戈拉,高爾吉亞代表人物普羅泰戈拉,高爾吉亞首先,提出的是“虛構問題”,修辭學派為演講服務,關注演講的技巧,語言的文化使用問題,在演講的過程中有敘事的過程,敘事中指其為虛構,文學本身即是虛構的藝術。其次,探討的是“語言與真理”的問題,語法研究的奠基人是普羅泰戈拉,他也是第一個區(qū)分名詞的性的人,他的語法學成就成為了亞里士多德修辭學的起點;“正名”也是他提出的一個概念,應該作正確的措辭理解,這一概念旨在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yǎng)、語言能力和認識的水平,從而使人們符合實際地運用語言;另外包括對“邏各斯”的理解,語言在語法意的規(guī)范使用,思維方法和思維形式,語言所表述的思想內容。再次,包括了對韻律與形式美的研究,語言的文文學運用形式具有韻律性,單是形式不足以能給人以美感,使觀眾產(chǎn)生由心靈到肉體狀態(tài)的一系列變化。最后,強調“語言形式與情感”的關系,早期特別強調語言的勸誡性,越到后期,過多地強調語言的勸說作用,削弱了語言在表達真理這方面的作用,產(chǎn)生了“表達真理與傳遞感覺的悖論”。缺點是不顧整體,過于專注對細節(jié)的表達。3蘇格拉底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學派亞里士多德學派組成部分詩的本質、詩的社會地位、詩的作用首先是“詩與真理詩與真理”的問題柏拉圖柏拉圖“洞喻”理論(理想國)表述的是一種形而上學真理觀,人在認識上的囚徒境地使得人的感覺往往是靠不住的,由感覺產(chǎn)生的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因人、因時、因地、因情而已,往往真?zhèn)尾环?,感覺無法提供真實的知識。他劃分了兩個世界,一個是綿延無界的經(jīng)驗感官世界,另一個是有限的真實或理念的世界。現(xiàn)實經(jīng)驗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但是藝術世界又是經(jīng)驗世界的摹本。此外,詩是一種虛構性的模仿,“模仿說”,具有戲劇性的特征,同時可以激發(fā)人強烈的情感。其次是“靈感說和迷狂說靈感說和迷狂說”,設計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心理方面的問題?!办`感說”的提出有其緣故的神話根源和實踐根源,它含有天賦、迷狂等含義,其原詞詞義就是“神靈附體”的癲狂狀態(tài)。第一個層次的靈感說的基本內涵是文藝之神憑附在一般詩人身上,使其創(chuàng)造出打動人的詩歌作品,是高高在上的神的傳聲筒;第二個層次的靈感說涉及到的靈魂,要比上一個高貴得多,是對于某種理念美的懷戀,看到美本身的同時油然升起一種對善美的敬畏之心。靈感說和迷狂說是針對智者學派技巧說斗爭的武器再次是“詩劇理論與詩教理論詩劇理論與詩教理論”,構成了柏拉圖主義批判性文學理論的統(tǒng)一體。柏拉圖認為,詩歌應該包含三個主要組成部分,語言、音調和節(jié)奏,他認為文學的形式應該內容服務,形式和內容都應該是健康的這樣才能起到好的作用?!鷮υ娙诉M行規(guī)范,驅逐一般詩人,代之遵守教育原則而進行創(chuàng)作的藝術巨匠;同時對詩歌本身進行規(guī)范,只允許歌頌神明。4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代表作品詩學修辭學首先是“模仿論”,理念不是已然存在的純然抽象的彼岸現(xiàn)實,而是一種可能性,也就是余裕萬物之中的“因”,模仿不僅在于再現(xiàn)事物的原貌,而且是對事物的類的屬性的反應。其次是“藝術、詩歌”的真實性,藝術的真實是內容的真與形式的美的有機統(tǒng)一?!耙驗榈湫蛻敻哂诂F(xiàn)實”,在認知的過程中,藝術除了帶來認知快感,還有形式快感,進而提出了真實性判斷的標準A可能性和必然性,在整體發(fā)展線索和模仿人物上都要遵守這一原則,強調邏輯的因果性B可信性,把謊話說圓,使接受者能在主觀感覺上得到認可,強調按自己的意愿設定事物的邏輯再次是“悲劇及其接受理論”,悲劇的六種基本元素情節(jié)性格言詞思想形象與歌曲,悲劇應該產(chǎn)生恐懼或者同情,把關注的焦點放在情感效果上,從而在觀眾那里引發(fā)凈化的效果,優(yōu)秀的悲劇情節(jié)必須通過反轉、認辨最后達到苦難的結局,“無知和不自制”,一種是不自制產(chǎn)生的無知,另一種是無知產(chǎn)生現(xiàn)實生活;其二,文學模仿的本質是模仿世俗生活中人的激情。他一面總結模仿的特征,另一面又否定模仿的價值,“越模仿的真實越偏離上帝的美與善”,從宗教原則出發(fā),理論的應然阿奎那則對其進行了理論歸納,首先,藝術不是直接對生活的模仿,而是對“自然過程的模仿”①藝術的風格,是自然而然的②不在于匍匐于自然的形似,在心靈世界構造事物,真正的形式來自于心靈,來自理念和神的啟示;其次得出了一個引申的命題,即“藝術模仿”是對主觀心靈的模仿,“藝術作品起源于人的心靈”,藝術是人的心靈的創(chuàng)造,“模仿主觀”的藝術真實性不在于藝術品是否符合現(xiàn)實存在的真實,而在于“理性”的真實,理念的真實。理論的實然4阿拉貝爾的“唯情論”阿拉貝爾的“唯情論”代表作是與否神學引論哲學對話集現(xiàn)實主義的唯名論是通向唯情論的一個通道,特別強調人的自然情欲是現(xiàn)實的存在,也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內在動力。首先,詩“緣乎情”,強調感情的真實,情感具有真理性,強調男女自然之情;其次,詩不同于理性思維的哲學,而是詩人從內心體驗出發(fā),通過現(xiàn)實生活來思考,感性生活的重要性;再次,文學的教育意義在于對現(xiàn)實生活的狀??;最后,審美經(jīng)驗是個人經(jīng)驗,具體的感情移入能夠影響審美觀點,強調個體體驗的移入,“移情現(xiàn)象”5“隱喻”和“解經(jīng)”“隱喻”和“解經(jīng)”語言被當做一種神秘的象征體系,得到系統(tǒng)的哲學解釋,從而發(fā)展處一套宗教性質的隱喻解經(jīng)學說,是當時特有的現(xiàn)象代表人物波爾菲力圣奧古斯丁但丁薄伽丘意義從希臘詞語中借來的,原意是“用其他的方式言說”,要求文本必須按照它字面之外的意義來理解,這種“解釋學”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十幾泰阿根尼對荷馬文本的隱性解釋。圣經(jīng)是最重要的對象,用隱喻方法解釋圣經(jīng)的最早例子是對圣保羅的解讀。奧古斯丁,一方面繼承了隱喻解經(jīng)法,另一方面也系統(tǒng)化地提出了神學的“語言符號論”,是集大成者。在文藝復興到18世紀的文學批評中,“隱喻模式”是常見的,“隱喻”被確定為文本意指的深層意義,這種深層意義可以被理解為故事背后的信息,將文本本意和隱意對立起來的隱喻傳統(tǒng),與后來的語文學,詞源學融合,為后世闡釋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第三章第三章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理論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理論文學和藝術表現(xiàn)了那個時期的特征,是社會的轉型期,以古典文化作為契機,對中世紀的反叛和變革1文藝復興文藝復興,首先這一時期歐洲社會的轉型,廣泛涉及到經(jīng)濟基礎、政治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全面變革;其次這一時期的變革不是單純古典文化的再生,而是以父性古典學術為動力和契機,在此口號下對中世紀的專制愚昧落后思想文化進行一次全面的沖擊和變革是從中世紀通向現(xiàn)代社會進行根本性轉變的歷史起點,涉及到①為藝術辯護獨立性、價值、地位、尊嚴②強調文學與人的關系,即人學作為人學的問題塞萬提斯莎士比亞③文學的民族語言與形式的問題小圈子是官方語言,百姓仍是用民族語言,民族國家民族文學的誕生也是以民族語言為前提的④想象與情感的問題⑤關于藝術界限、藝術等級的問題,把精力集中在各門藝術的分野之上,“藝術是分等級的”2但丁論語言“四重意義”但丁論語言“四重意義”代表作致斯加拉親王書論俗語提出“詩為寓言”說,討論了詩歌與寓言的關系問題;大力倡導文學創(chuàng)作應使用“俗語”,討論了文學使用什么樣的語言的問題。A“作品四義”說與“詩為寓言”說解釋神曲的復雜含義時,把它區(qū)分為兩類一類是直義(字面的意義),一類是字面所指示的事物的意義,后者又可以分為三種,即寓言的意義,道德的意義和神秘的意義,進而又把字面所指示的事物帶來的三種意義都歸結為一種意義即“寓言的意義”,因此詩歌不能僅僅停留在字面意義上,還必須具有寓言的意義。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shù): 39
      27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精品文檔★2016全新精品資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導寫作–獨家原創(chuàng)16西方哲學史讀書報告西方哲學史讀書報告以下是編輯為您整理的西方哲學史讀書報告范本,供以下是編輯為您整理的西方哲學史讀書報告范本,供您參考,您參考,西方哲學史讀書報告西方哲學史讀書報告在哲學史上,通常把在哲學史上,通常把1818世紀末至世紀末至1919世紀中期的德國世紀中期的德國哲學稱為德國古典哲學。哲學稱為德國古典哲學。德國古典哲學的思想來源及對后德國古典哲學的思想來源及對后世的影響從德國古典哲學同它產(chǎn)生之前的西方哲學思想聯(lián)世的影響從德國古典哲學同它產(chǎn)生之前的西方哲學思想聯(lián)系來看,不僅是對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西方近代哲學尤其系來看,不僅是對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西方近代哲學尤其是英國經(jīng)驗論和大陸唯理論、是英國經(jīng)驗論和大陸唯理論、18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的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的系統(tǒng)總結和發(fā)展,而且是對中世紀經(jīng)院哲學、基督教神學系統(tǒng)總結和發(fā)展,而且是對中世紀經(jīng)院哲學、基督教神學思想的一種系統(tǒng)的、建立在批判理性基礎之上的清理,也思想的一種系統(tǒng)的、建立在批判理性基礎之上的清理,也是對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為代表的古希臘哲學思想的是對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為代表的古希臘哲學思想的一種發(fā)揮或發(fā)展。它是德國民族精神和啟蒙運動的產(chǎn)物,一種發(fā)揮或發(fā)展。它是德國民族精神和啟蒙運動的產(chǎn)物,充分的展示了民族精神和時代感。從德國古典哲學同馬克充分的展示了民族精神和時代感。從德國古典哲學同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現(xiàn)當代西方哲學的關系來看,它不僅構成了思主義哲學和現(xiàn)當代西方哲學的關系來看,它不僅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直接的理論來源,而且?guī)缀跏侨楷F(xiàn)代哲馬克思主義哲學直接的理論來源,而且?guī)缀跏侨楷F(xiàn)代哲學批判討論的對象和借以出發(fā)的起點。學批判討論的對象和借以出發(fā)的起點。一、德國古典哲學的“體系化”一、德國古典哲學的“體系化”整個德國古典哲學都帶有非常明顯的“體系化”特整個德國古典哲學都帶有非常明顯的“體系化”特征,德國古典哲學家們都非常注重借助于“體系”來總括征,德國古典哲學家們都非常注重借助于“體系”來總括以往的哲學并展開自己的哲學思想。德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以往的哲學并展開自己的哲學思想。德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人康德以其“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人康德以其“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實踐理★精品文檔★2016全新精品資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導寫作–獨家原創(chuàng)36的。黑格爾把自己的哲學分為三大部分的。黑格爾把自己的哲學分為三大部分邏輯學,研究理念邏輯學,研究理念自在自為的科學自在自為的科學自然哲學,研究理念的他在或外在化的科自然哲學,研究理念的他在或外在化的科學精神哲學精神哲學研究理念由他在回復到自身的科學。精神哲研究理念由他在回復到自身的科學。精神哲學又分為“主觀精神”學又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和“絕對精神”三個“客觀精神”和“絕對精神”三個環(huán)節(jié)。黑格爾由此完成了龐大而宏偉的哲學體系的建構。環(huán)節(jié)。黑格爾由此完成了龐大而宏偉的哲學體系的建構。最后,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進行了系統(tǒng)的批判,最后,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進行了系統(tǒng)的批判,他把自己哲學的對象規(guī)定為“人連同作為人的基礎的自他把自己哲學的對象規(guī)定為“人連同作為人的基礎的自然”然”,試圖從人和自然出發(fā)來建立人本主義的和唯物主義的,試圖從人和自然出發(fā)來建立人本主義的和唯物主義的哲學新體系。哲學新體系。二、德國古典哲學的內在邏輯規(guī)律二、德國古典哲學的內在邏輯規(guī)律德國古典哲學的發(fā)展德國古典哲學的發(fā)展即從一個體系到另一個體系的即從一個體系到另一個體系的過渡,是有著內在的可循邏輯規(guī)律的,恩格斯在大陸上過渡,是有著內在的可循邏輯規(guī)律的,恩格斯在大陸上社會改革運動的進展一書中寫道“在法國發(fā)生政治革社會改革運動的進展一書中寫道“在法國發(fā)生政治革命的同時,德國發(fā)生了哲學革命。這個革命是由康德開始命的同時,德國發(fā)生了哲學革命。這個革命是由康德開始的。他推翻丁前世紀末歐洲各大學所采用的陳舊的萊布尼的。他推翻丁前世紀末歐洲各大學所采用的陳舊的萊布尼茨的形而上學體系。德國哲學從康德到黑格爾的發(fā)展是連茨的形而上學體系。德國哲學從康德到黑格爾的發(fā)展是連貫的,合乎邏輯的、必然的。貫的,合乎邏輯的、必然的?!钡聡诺湔軐W的發(fā)展之所以”德國古典哲學的發(fā)展之所以有著內在的邏輯規(guī)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德國古典哲學有著內在的邏輯規(guī)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德國古典哲學家們探討的問題無法回避自近代以來日益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家們探討的問題無法回避自近代以來日益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的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主觀和客觀的關系問題,的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主觀和客觀的關系問題,而且他們中的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在恩格斯之前就已經(jīng)自覺而且他們中的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在恩格斯之前就已經(jīng)自覺地認識到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當中最基本的問地認識到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當中最基本的問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shù): 6
      10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西方哲學史新編西方哲學史新編●苗力田●苗力田目錄導言1第一章古希臘哲學1引言1第一節(jié)早期希臘的自然哲學9一、伊奧尼亞哲學11二、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數(shù)目哲學19三、愛利亞學派的存在哲學23四、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薩戈拉的自然哲學30五、留基波和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37第二節(jié)古典時期的希臘哲學(上)。蘇格拉底和柏拉圖43一、智者的社會倫理思想44二、蘇格拉底的德性論51三、小蘇格拉底學派57四、柏拉圖的理念論59第三節(jié)古典時期的希臘哲學(下)。亞里士多德76一、形而上學80二、自然哲學89三、實踐科學98第四節(jié)晚期希臘各派哲學104一、斯多亞主義107二、伊壁鳩魯和盧克萊修114三、懷疑主義121四、新柏拉圖主義125本章小結133第二章中世紀哲學135引言135第一節(jié)教父哲學138一、早期基督教與古代希臘哲學139二、早期希臘教父141三、早期拉丁教父143四、亞歷山大里亞宗教哲學144五、奧古斯丁146六、波愛修154第二節(jié)早期經(jīng)院哲學157一、愛留根納158二、安瑟爾謨162三、洛色林和阿伯拉爾164第三節(jié)經(jīng)院哲學的繁榮168一、阿拉伯的亞里士多德主義170二、早期弗蘭西斯教派172三、多米尼克教派。托馬斯阿奎那174四、拉丁阿威洛依主義184第四節(jié)經(jīng)院哲學的解體186一、羅吉爾培根186二、鄧斯司各脫191三、奧康的威廉194四、約翰艾克哈特197本章小結200第三章文藝復興時期哲學202引言202第一節(jié)人文主義思潮和社會政治學說204一、人文主義思潮204引言499第一節(jié)康德509一、“前批判時期”的哲學思想510二、“批判時期”的哲學思想514第二節(jié)費希特和謝林566一、費希特566二、謝林578第三節(jié)黑格爾591一、哲學體系的形成593二、精神現(xiàn)象學596三、邏輯學604四、自然哲學626五、精神哲學631第四節(jié)青年黑格爾派647一、黑格爾學派解體的社會文化背景648二、施特勞斯651三、布魯諾鮑威爾653四、施蒂納657第五節(jié)費爾巴哈661一、早期哲學思想662二、關于人的學說671三、關于自然的學說689四、關于宗教的學說692本章小結699結束語701后記703導言一、哲學史的對象一、哲學史的對象哲學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以概念形式并從整體上認識世界、人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指導人們改變世界、完善自己、改善自己同世界關系的理論體系,簡言之,即是關于人與世界的關系的理論體系。哲學史也就是這一理論體系的發(fā)展史。人具有精神活動、意識現(xiàn)象,具有以實踐為基礎的自覺能動性,從而能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且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人類文化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人因此同世界有了關系,這種關系是為人而存在的。而“動物不對什么東西發(fā)生‘關系’,而且根本沒有‘關系’。對于動物來說,它對他物的關系不是作為關系存在的”。那么對于具有精神(理性、意志、情感等等)的人來說,人和對象(主體和客體)的關系是什么很顯然,人無論是作為實踐主體還是認識主體,都必須要有對象、客體的存在。它們當然不依賴于主體而存在。但對象乃是人的對象。無論是實踐對象還是認識對象,只是對人來說,才具有“對象”的規(guī)定性。具有精神的人反思精神同對象的關系。具體科學并不對這種關系本身進行探討,而是把這個問題的肯定觀點當作一個既定的無可置疑的前提,以對象的某一方面或對象與人關系的某一方面或人的精神現(xiàn)象(活動)的某一方面作為自己研究的對象。而作為人類知識系統(tǒng)最高層次的哲學,恰恰要對這個關系本身進行探討,做出理論上的闡明、論證,并以哲學的語言,把這一關系抽象地概括地表達為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系。正是哲學研究對象的規(guī)定性,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系也就成為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史也就是這一基本問題的生成史。哲學基本問題的核心是思維對存在、精神對物質的關系問題。也就是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存在、物質還是思維、精神由于回答的不同,便產(chǎn)生了不同的派別。唯物主義者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存在。唯心主義者則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思維是世界的本原。當然也有些哲學家在這個問題上采取“中間派”的立場。哲學史因而也就是各個哲學派別,主要是唯物主義這兩個基本派別的產(chǎn)生、形成、發(fā)展及其論爭的歷史。西方哲學史表明,雖然在哲學發(fā)展的兩千多年的長河中,哲學研究的范圍在不同歷史條件下曾幾次發(fā)生過變化,哲學家們也曾對哲學下過各自區(qū)別的定義。然而任何哲學,只要它是哲學,即使是宗教化的哲學但不是哲學化的宗教,都或明或暗地體現(xiàn)出這一哲學最高問題的存在。哲學家們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直接或間接地表明自己對這一問題的見解。有些杰出的哲學家(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不僅肯定了哲學上存在著這兩個基本派別,甚至提出了劃分派別的標準。亞里士多德在總結以往哲學的基礎上指出,有一門學問專門研究“有”(存在)本身以及有憑本性具有的各種屬性。他一方面肯定有雖然有許多意義,但“最根本的‘有’卻顯然是那個‘什么’,即事物的實體”。亞里士多德還指出,早期自然哲學家有的主張“物質性的本原”是始基,有的則“脫離可感事物”說明始基。至于近代,萊布尼茨、巴克萊、拉美特里等人,以及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的代表都對這個問題作過重要論述。黑格爾就指出,近代哲學的最高分裂是思維和存在的對立;全部哲學的興趣就在于和解這一對立。費爾巴哈認為思維與自身的關系,思維與客體、自然的關系是哲學上最重要最困難的問題,唯心主義的實在性就在于它的回答是否正確。等等。這說明第一,哲學史上確實存在著兩個基本派別;第二,并非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肯定哲學上兩個派別的對立和論爭,問題在于馬克思以前的哲學家由于沒有正確的哲學學,因而不能對此做出科學的完整的闡述。在以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為自己主要研究對象的哲學中,同存在與思維、物質與精神何為第二性的最高問題相聯(lián)系,還有人能否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85
      41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名詞解釋名詞解釋希羅多德希羅多德(約前484年─前425年)公元前5世紀的偉大的古希臘第一位歷史學家,西方文學的奠基人,人文主義的杰出代表。從古羅馬時代開始,希羅多德就被尊稱為“歷史之父“。他把旅行中的所見所聞,以及第一波斯帝國的歷史紀錄下來,著成歷史。所著歷史一書,是西方最早的一部歷史著作,因各卷以古希臘9位繆斯女神命名,故又被稱作繆斯書;又因其以講訴希波戰(zhàn)爭為主線,故后人也將它稱作希波戰(zhàn)爭史。全書共9卷,分上下部分。1~5卷第27章為前半部分,敘述希波戰(zhàn)爭前地中海各國的歷史,從態(tài)度上看,帶有愛奧尼亞紀事家作品的缺點,既有聞必錄,因而存在假錄。第5卷第29章起為后半部分,是信史實錄,主要敘述波斯人和希臘人在公元前478年以前數(shù)十年間的戰(zhàn)爭。書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臘化時代的學者之手。在此書中,希羅多德所使用的文獻資料主要有三種形式口頭傳說、直接印象、文字記錄,其中口頭傳說用量最多,作者本人沒有民族歧視,并且取材豐富。該書也是一部世界文化史著作,書中眾多人物性格鮮明,語言生動;視野廣闊,具有”通史“的規(guī)模;具有較強的客觀主義態(tài)度和求實批判精神;歌頌民主自由;重視道德垂訓作用。修昔底德修昔底德是古希臘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家,他約出生于公元前460年,他生活的時代正值雅典的極盛時期,也是古希臘文化的全盛時期。伯里克利等人的政治演說,埃斯庫羅斯、歐里庇得斯、索福克利斯等人的戲劇,詭辯派又稱“智者派”的哲學,希羅多德等人的歷史著作,以及“醫(y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所代表的“實驗的”“科學”精神,都對他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所作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是以編年體紀事,是修昔底德用三十余年撰寫而成,共八卷,其書名和分卷方法均出自希臘化時代的學者之手,其寫作目的是想通過敘述這場戰(zhàn)爭給希臘世界造成的影響、以及雅典等城邦在戰(zhàn)爭前后的成敗興衰的變化過程,來垂訓后世。不僅力求真實地記載歷史,而且力圖站在哲學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概括歷史、并把這種概括之后的歷史事實傳達給后人。該書的史學特色有理智的科學的態(tài)度;歌頌民主制度和法治精神;較為深刻地揭示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開創(chuàng)西方傳統(tǒng)史學政治史的先河;文筆簡潔,敘事生動,并附有大量演說詞。色諾芬色諾芬(約430~354BC古希臘歷史學家、作家。雅典人。蘇格拉底的弟子,古時常把他與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并舉稱他們?yōu)椤肮畔ED三大史家“,政治上傾向于斯巴達的貴族專制,反對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401年參加希臘雇傭軍助小居魯士爭奪波斯王位,未遂,次年率軍而返。前396年投身斯巴達,被母邦判處終身放逐。著有萬人遠征記、希臘史、回憶蘇格拉底斯巴達政體論等。他的作品或論政制,或記經(jīng)濟,或述見聞,或寫回憶,反映了作者的見多識廣與碩學多才,其長征記具有重要的歷史作用,揭露了波斯帝國的腐朽性,還對古希臘的軍事學做出了切實的貢獻,具有史料價值。其次他比其他人更多的關注社會經(jīng)濟生活,他所寫的經(jīng)濟論和雅典的收入是這方面有名的兩部專著。再次,其主要作品對史實的敘述簡潔典雅,不因哲理過多而沉悶,特別是描寫人物逼真動人。遍游希臘各地,到過愛琴海諸島,訪問過埃及、小亞細亞、意大利。羅馬帝國時代的希臘作家,著有比較列傳(又稱希臘羅馬名人傳或希臘羅馬英豪列傳),其書及其作者本人都深刻反映了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時代印記,普魯塔克的傳記作品絕大多數(shù)是有事實根據(jù)的,甚至還由此而保留了許多原著已經(jīng)喪失的希臘古詩和戲劇作品的內容,再加上他在引用這些古代作品時往往都標出它們的來源,因而他的傳記集仍不失為一部研究古希臘和古羅馬歷史時必不可少的要籍。普魯塔克的傳記集完善了自色諾芬草創(chuàng)以來的傳記體史書的體例,最終確立了西方史學中傳記體史書的地位,對西方史學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奧古斯丁奧古斯丁(354年-430年)古羅馬帝國時期天主教思想家,歐洲中世紀基督教神學、教父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基督教早期神學、哲學和政治思想、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堪稱神學百科全書。在羅馬天主教系統(tǒng),他被封為圣人和圣師,并且是奧斯定會的發(fā)起人。對于新教教會,特別是加爾文主義,他的理論是宗教改革的救贖和恩典思想的源頭。著有懺悔錄、論三位一體、上帝之城、論自由意志、論美與適合等。他用“柏拉圖的唯心主義思想”改造基督教,開創(chuàng)了基督教神學的“柏拉圖奧古斯丁主義”是基督教神學的早期表現(xiàn)形式。他被稱為偉大的教父、上帝的圣者。其代表作影響最大的兩部是上帝之城和懺悔錄蘊含的歷史哲學思想對整個中世界史學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其史學思想是人類的一切存在形式都來自上帝,上帝主宰人類一切;善惡二元斗爭論;采用兩種人類歷史分期法即按照時間和年齡分。格雷戈里格雷戈里539~594是中世紀最著名的基督教史學家之一,出生于法蘭克帝國的貴族名門,家族成員多為教會中的重要人物,有著基督教信仰的傳統(tǒng),于573年被任命為圖爾主教,醫(yī)生或總主要著有十卷歷史即法蘭克人史,七卷奇跡集一卷教父列傳其中以法蘭克人史最為重要,也是其最杰出的作品,被稱為中世紀最出色的史籍,繼承了奧古斯丁善惡二元斗爭論,全書按照時間順序編寫,共十卷,第一卷始于創(chuàng)世紀,最后一卷終于591年,事愈近則記述越詳,可以被認為是格雷戈里時期的當代史,同時這部作品中有明顯而深刻的宗教動機,該書是其在廣泛搜集資料的基礎上寫成的,內容十分豐富,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書中不僅詳細的記載了當時教會、行政事務、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詳細情況,并且對當時的社會秩序、商業(yè)貿易、階級制度、民俗風情、倫理道德、教育水平等方面也有較好的描述。由于作者的著述涉及的內容豐富翔實,頗有史家風范,因此后人稱他為“蠻族王國的希羅多德。馬可馬可波羅波羅13世紀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是西方世界第一個遍游東方而又留下歷史記載的人。出生于一個威尼斯的商人家庭,1271年隨父親和叔父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14
      36人已閱讀
      ( 4 星級)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機械圖紙源碼,實習報告等文檔下載

    備案號:浙ICP備20018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