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中國農業(yè)大學生物學院教案200909201007學年學年課程名稱課程名稱植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教材名稱教材名稱植物生物學(主編楊世杰)植物生物學(主編楊世杰)授課對象授課對象生物各專業(yè),生命科學試驗班、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各專生物各專業(yè),生命科學試驗班、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各專業(yè)開課時間開課時間全年全年授課學時授課學時48主講教師主講教師植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課程組課程組教學章節(jié)教學章節(jié)第十三章編寫時間編寫時間201003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原核生物的概念,藍藻門、原綠藻門、細菌門、古細菌等基本特征和分類地位總學時總學時1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使同學掌握原核生物劃分的標準和基本類群,掌握藍藻門、原綠藻門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細菌門、古細菌的基本特點及其三域理論的基礎。教學重點教學重點藍藻門的基本特征教學難點教學難點古細菌與其他原核生物的比較,藻殖段、內生孢子和外生孢子等概念教學手段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章節(jié)學時主要教學內容及安排備注引言第一節(jié)藍藻門1從上學期所教授的植物形態(tài)、結構、功能,說明上學期所說的均以種子植物為主,引入生物的類型很多,劃分各部相同,由此說明本學期要學的內容。5MIN現存的原核生物有藍藻、原綠藻、細菌、古細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螺旋體、衣原體及支原體,它們的基本特征是細胞中有核質,沒有核膜、核仁;DNA為環(huán)狀,而非似真核生物為線狀;不與組蛋白結合;沒有膜圍細胞器;沒有發(fā)現有性生殖;核糖體沉降系數為70S。一、概論藍藻植物體的類型單細胞、群體、絲狀體或片狀體。群體常有一定的形態(tài),如板狀、球狀、立方體等;絲狀體的植物體可以是單列細胞組成的,也可以是由數條單列細胞包裹在公共膠質鞘中組成條狀植物體。絲狀體還有分枝的、不分枝的或假分枝的等不同類型。片狀體的植物體整體形態(tài)為扁平的片狀,由眾多單列細胞包裹在公共膠質鞘中而形成。藍藻細胞的結構由外到內為細胞壁和原生質體,壁外有或無膠質鞘。藍藻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肽聚糖,膠質鞘的主要成分是果膠酸和粘多糖。藍藻原生質體可大體劃分為中央質和周質二部分。中央質為遺傳物質DNA集中的場所,無核膜和核仁,稱為原核或擬核(NUCLEOID)。周質中沒有線粒體、葉綠體、高爾基體等膜圍細胞器,但有70S核糖體。周質中有為類囊體(THYLAKOID),光合作用色素葉綠素A,還有Β胡蘿卜素、藻膽素等。浮游種類周質中有許多氣囊(GASVESICLE),使之漂浮于水面而有利于吸收光能。細胞貯藏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是藍藻淀粉(CYANOPHYCEANSTARCH)和藍藻顆粒體(CYANOPHYCEANGRANULES)。(簡述現代藍藻的研究,主要是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研究。)提問上學期植物的類型,簡單回顧上學期內容,引出本學期內容。板書,“第十三章原核生物”,板書“第一節(jié)藍藻門”提問為什么有些藍藻能浮在水中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5
大?。?0.06(MB)
子文件數:
-
簡介:1習題答案緒論1生物與非生物的主要區(qū)別何在怎樣認識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界與非生物界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區(qū)別,這就是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生命運動的主要物質基礎是兩類高分子的有機化合物核酸DNA、RNA和蛋白質,而生命的基本特征則主要表現在新陳代謝、生長、發(fā)育、繁殖、遺傳、變異、環(huán)境適應(感應性與運動)等方面。2生物學的定義是什么生物學是研究生物體的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又稱生命科學。3生物科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點(1)、生物科學的一般研究方法生物科學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描述DEION、比較COMPARISON、實驗EXPERIMENTATION和歷史的方法HISTICALMETHOD。(2)、系統(tǒng)論方法系統(tǒng)論的方法是從系統(tǒng)的觀點出發(fā),著重從整體與部分之間,整體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關系中綜合地、精確地考察對象,以達到最佳地處理解釋問題。(3)、辯證唯物論方法樹立唯物主義的觀點,就是要承認生命是有物質基礎的,生命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式。生命現象有它的客觀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可以被人們所認識。按照辯證的觀點,生物體的運動、變化是絕對的,靜止、平衡是相對的,內因是“變”的根據,外因是“變”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對生命過程的研究,主要就是研究內因與外因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樹立辯證的觀點,就是要認識生物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生物的結構與機能之間,生命活動的各種局部現象之間,都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同樣,生物的同化與異化、遺傳與變異、個體發(fā)育與系統(tǒng)發(fā)育、宏觀與微觀、以及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都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4現代生物科學的發(fā)展特點與發(fā)展趨勢如何(1)、分子生物學帶動整個生物科學全面發(fā)展分子生物學的成就,使人們對生命的認識,進一步由宏觀向微觀深入,由現象向本質邁進。另一方面,在分子生物學迅速發(fā)展的同時,各門基礎學科也取得了一系列就。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二者緊密結合,推動著生命科學朝氣蓬勃地向前發(fā)展。(2)、高度分化與高度綜合的辯證統(tǒng)一隨著研究的進展,生物科學的分支愈來愈多,產生了高度的分化,由于數、理、化知識的日益滲入,新儀器、新技術、新方法被廣泛采用,新的技術手段推動了生物科學的進步,促進了生物科學的研究逐步由定性轉入定量,它本身已經成為一門成熟的科學,同時又是整個自然科學中發(fā)展最快的學科。(3)、人們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研究日益關注近年來,在微觀生物學迅速發(fā)展的同時,人們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功能的研究日益關注,并對人與生物圈關系問題特別重視這些研究,對于維護生態(tài)平衡、環(huán)境保護、人口控制、自然資源的科學管理,以及經濟建設的合理規(guī)劃等改造大自然的事業(yè)提供了理論依據。一、名詞解釋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體,包括生物的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其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多樣性。3單果,包括干果和肉果干果分為裂果和閉果兩類。1)、裂果包括蓇葖果、莢果、角果、蒴果4種類型。2)、閉果有瘦果、穎果、堅果、翅果、分果5種類型。肉果包括柑果、瓠果、漿果、核果、梨果5種類型。聚合果復果(聚花果)生物的分類介元有那些界、門、亞門、綱、亞綱、目、亞目、科、亞科、屬、亞屬、種、亞種、變種、變型檢索表有哪些格式如何編寫分類檢索表是根據LAMARCH二歧分類原則,用對比的方法編制區(qū)分生物種類的表格。編制方法為把要區(qū)分的各種生物的區(qū)別性關鍵特征進行比較,抓住區(qū)別要點,分為兩組,把相同特征的生物歸入一組,與該組有不同特征的生物歸入另一組。在同一組中,再以不同點分為兩組,至到最后區(qū)別的生物單位名稱出現。檢索表的格式(1)等距(定距)檢索表(2)平行(二歧)檢索表如何寫花程式花程式是把花的形態(tài)結構用符號及數字表示,通過花程式可以表示花各部分的組成、數目、排列、位置及它們彼此間的關系。符號K(CA)花萼;C(CO)花冠;A雄蕊群;G雌蕊群;P花被;()合生,分離不用符號。輪數。1,2,∞數目、輪數;0無。G子房上位,G子房半下位,G子房下位?!鼉蓚葘ΨQ花;輻射對稱花?!嵝刍ǎ弧獯苹?;兩性花。例百合﹡P33A33G(33∞)豌豆K5C5A91G11∞油菜﹡K4C4A42G22∞真菌界有哪些主要特征和類群各類群有哪些主要特征和代表種類真菌不含葉綠素,異養(yǎng),菌體由菌絲構成。菌絲是由一個真核細胞(無隔菌絲)或多個細胞(有隔菌絲)組成。菌絲細胞的細胞壁多含幾丁質,也有含纖維素的,沒有質體,不含葉綠素。真菌的貯藏物質為肝糖和脂肪,不含淀粉。真菌借菌絲斷裂進行營養(yǎng)繁殖;能夠產生各種類型無性孢子;有性生殖有同配、異配和卵式生殖等各種方式。真菌營寄生、腐生或與植物共生生活。真菌種類約有7萬余種,真菌通常分為四綱藻菌綱(接合菌綱)PHYCOMYCETES根霉屬RHIGOPUS常見種黑根霉RHMIGRICANS。子囊菌綱青霉屬PENICILLICM;酵母菌屬SACOMYCESL。擔子菌綱銀耳目TRCMELLALES,木耳,銀耳,可食入藥。傘菌目AGARICALES,蘑菇,香菇可食,多糖能抗癌。多孔菌目POLYPALES,靈芝、猴頭、食用、藥用,多糖抗癌植物界有哪些主要特征和類群各類群有哪些主要特征和代表種類藻類植物(ALAGAE)藻類植物是一群具有光合色素能獨立生活的自養(yǎng)低等植物。由真核細胞構成。植物體沒有根、莖、葉分化,為多細胞絲狀、葉狀體,不形成胚。多數含葉綠素和其它色素,如胡蘿卜素、葉黃素、藻膽素等。自養(yǎng)生活。包括多細胞綠藻門水綿屬SPIROGYRA、褐藻門海帶屬(昆布屬)LAMINARIA海帶、紅藻門主要種類紫菜、石花菜、角叉菜、麒麟菜等。輪藻門輪藻屬A等。地衣植物(LICHENEX)地衣是藻類植物和真菌形成的共生體,由于其形態(tài)、結構、生理、遺傳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個單獨的固定有機體,約有15萬種。構成地衣的藻類植物主要有藍藻和綠藻。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34
大?。?0.17(MB)
子文件數:
-
簡介:普通生物學習題之二普通生物學習題之二一、名詞解釋種子休眠上胚軸下胚軸有胚乳種子無胚乳種子子葉出土幼苗子葉留土幼苗細胞器原生質原生質體胞基質細胞周期紋孔胞間連絲后含物細胞分化細胞全能性組織維管束維管組織維管系統(tǒng)初生生長初生結構次生生長次生結構外始式內起源外起源根瘤菌根定根不定根凱氏帶樹皮年輪髓射線維管射線葉痕葉跡定芽不定芽鱗芽裸芽邊材心材春材秋材單軸分枝合軸分枝芽鱗痕內始式等面葉異面葉完全葉不完全葉C3植物C4植物葉序單葉復葉變態(tài)同源器官同功器官額外形成層完全花不完全花花序心皮胎座單雌蕊復雌蕊傳粉雙受精花粉敗育雄性不育無融合生殖孤雌生殖單性結實上位子房下位子房真果假果假種皮外胚乳無限花序有限花序聚花果聚合果世代交替生活史物種品種雙名法孢子植物頸卵器植物子實體亞種類器官包囊口器消化循環(huán)腔假體腔真體腔完全變態(tài)不完全變態(tài)神經網梯式神經系統(tǒng)單循環(huán)鏈狀神經系統(tǒng)異律分節(jié)同律分節(jié)開管式循環(huán)閉管式循環(huán)馬氏管不完全雙循環(huán)完全雙循環(huán)原腎管后腎管中腎后腎脊索側線恒溫動物胎盤羊膜卵羊膜動物開放式骨盆封閉式骨盆咽式呼吸雙重呼吸接合生殖世代交替?zhèn)€體發(fā)育系統(tǒng)發(fā)育原口動物后口動物生物重演律中間宿主終末宿主保蟲宿主二、判斷題1、有絲分裂產生四個子細胞。()2、有限維管束無形成層,無限維管束有形成層。()3、每種植物結實都是經過了受精作用的。()4、葡萄的卷須與豌豆的卷須是同功器官。()5、一個典型的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組成。()6、風媒花常無鮮艷的色彩,花粉粒小而多。()7、生活的植物細胞都有胞間層、初生壁和次生壁。()8、輸導組織是植物體內運輸養(yǎng)料的管狀結構。()9、棉花的整枝利用了頂端優(yōu)勢的原理。()10、單子葉植物的葉肉組織一般沒有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分化。()11、竹子和甘蔗都是禾本科植物。()12、厚角組織和厚壁組織都是死細胞。()13、細胞生命活動的調控中心是線粒體。()14、糊粉粒貯藏的物質是淀粉。()15、甘薯的薯塊是由不定根發(fā)育而成的。()16、紅海椒表現出紅色是因為其果肉細胞中含有花青素。()17、豌豆和油菜的果實都稱為角果。()18、松樹、杉樹等裸子植物不形成果實。()19、減數分裂包括兩次連續(xù)的細胞分裂,DNA也復制兩次。()20、植物只能通過根吸收礦質營養(yǎng)。()21、減數分裂產生四個子細胞。()22、維管束是指由木質部、韌皮部和形成層組成的束狀分布的維管組織。()23、在正常的環(huán)境條件下,花中的雄蕊發(fā)育不正常,而雌蕊發(fā)育正常,這種現象稱為雄性不育。()24、竹子的分枝方式稱為分蘗。()25、從解剖學上看,樹皮是指多層周皮的積累。()26、按照芽的構造,可將芽分為花芽和葉芽。()27、從解剖學上看,落葉主要是在葉柄基部產生了離層。()28、葉的表皮細胞是一層不含質體的死細胞。()29、馬鈴薯的薯塊與甘薯的薯塊是同源器官。()30、胚乳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的。()31、一個典型的雄蕊由花絲和花藥兩部分組成。()32、蟲媒花常具有鮮艷的色彩和特殊的氣味。()20、周皮上,植物體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是()。A皮孔B氣孔C穿孔D篩氣21、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細胞器是()。A葉綠體B線粒體C內質網D核糖體22、根據組織的來源,木栓形成層屬于()。A原生分生組織B初生分生組織C次生分生組織D側生分生組織23、在一定條件下,生活的薄壁組織細胞經過()可恢復分裂能力。A再分化B脫分化C細胞分化D組織分化24、在周皮中,對植物起保護作用的是()。A木栓層B栓內層C皮皮D木栓形成層25、對細胞生命活動起控制作用的是()。A葉綠體B線粒體C細胞核D酶26、菌根是高等植物的根與()形成的共生結構。A細菌B真菌C粘菌D放線菌27、根瘤是豆科植物的根與()形成的共生結構。A細菌B真菌C粘菌D放線菌28、種子植物的側根起源于()的一定部位。A分生區(qū)B伸長區(qū)表皮C根毛區(qū)中柱鞘D根尖原始細胞29、觀察根的初生結構,最好是在根尖的()作橫切制片。A分生區(qū)B伸長區(qū)C根毛區(qū)D根冠30、果樹、蔬菜等帶土移栽比未帶土移栽的成活率高主要原因是保護了()。A葉B枝C芽D幼根和根毛31、屬于直根系的植物有()。A油菜B大豆C玉米D小麥E黃麻32、屬于須根系的植物有()。A油菜B大豆C玉米D小麥E黃麻33、雙子葉植物根的初生木質部的發(fā)育方式為()。A外始式B內始式C外起源D內起源34、柑桔的分枝方式為()。A單軸分枝B合軸分枝C二叉分枝D分蘗35、禾本科植物的分枝方式特稱為()。A單軸分枝B合軸分枝C二叉分枝D分蘗36、竹子的分枝方式為()。A單軸分枝B合軸分枝C二叉分枝D分蘗37、芽開展后形成枝條的叫()。A葉芽B花芽C鱗芽D裸芽38、雙子葉植物莖的初生木質部的發(fā)育方式為()。A外始式B內始式C外起源D內起源39、雙子葉植物莖在進行嫁接時,必須使砧木與接穗之間的()相吻合,才易成活。A韌皮部B形成層C表皮D皮層40、莖上葉和芽的發(fā)生屬于()。A外始式B內始式C外起源D內起源41、蘋果、梨等木本植物莖的增粗,主要是()細胞增多。A韌皮部B形成層C木質部D皮層42、棉花的分枝方式為()。A單軸分枝B合軸分枝C二叉分枝D分蘗43、裸子植物的分枝方式一般為()。A單軸分枝B合軸分枝C二叉分枝D分蘗44、莖和葉的初生保護組織是()。A韌皮部B形成層C表皮D皮層45、根和莖的次生保護組織是()。A韌皮部B形成層C表皮D周皮46、下列屬于根變態(tài)的有()。A蘿卜B胡蘿卜C甘薯D馬鈴薯E藕47、下列屬于莖變態(tài)的有()。A蘿卜B胡蘿卜C甘薯D馬鈴薯E藕48、下列屬于葉變態(tài)的有()。A仙人掌的刺B豌豆植株上的卷須C葡萄植株上的卷須D南瓜植株上的卷須E藕49、下列屬于莖變態(tài)的有()。A仙人掌的刺B豌豆植株上的卷須C葡萄植株上的卷須D南瓜植株上的卷須E藕50、無籽果實可由()產生。A單性結實B受精作用于C孤雌生殖D無融合生殖51、外胚乳是()發(fā)育而成的類似胚乳的貯藏組織,包于胚乳外。A反足細胞B中央細胞C珠心組織D受精極核52、水稻谷粒去殼后的糙米為()。A穎果B種子C胚D胚乳53、下列屬于假果的植物有()。A蘋果B西瓜C草莓D櫻桃E棗54、下列屬于真果的植物有()。A蘋果B西瓜C草莓D櫻桃E棗55、下列屬于核果的植物有()。A花生B李C核桃D櫻桃E棗56、風媒花通常具有哪些特征()A無鮮艷的顏色B無芳香的氣味C花粉粒較大而多D花粉粒較小而多E柱頭常呈羽毛狀57、蟲媒花通常具有哪些特征()A有鮮艷的顏色B具芳香的氣味C花粉粒較大而少D花粉粒較小而多E柱頭常呈羽毛狀58、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不同的地方在于減數分裂()。A包括兩次連續(xù)的分裂,DNA復制兩次,染色體分裂兩次B發(fā)生在有性生殖產生性細胞的過程中C分裂結果產生4個子細胞D每個子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減半E出現染色體配對、交換和重組的現象59、水稻的花序為()。A總狀花序B圓錐花序C穗狀花序D傘形花序60、小麥的花序為()。A總狀花序B圓錐花序C復穗狀花序D傘形花序61、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配對的現象(聯會)發(fā)生在()。A雙線期B偶線期C中期ⅠD中期Ⅱ62、草莓的主要食用部分是()。A外果皮B中果皮C內果皮D肉質花托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6
大?。?0.05(MB)
子文件數:
-
簡介:普通生物學試題選擇題選擇題1、18381839年提出細胞學說。A、施萊登和施旺B、林奈C、達爾文D、孟德爾2、下列不屬于高等植物細胞結構的是。A、質膜B、細胞壁C、中心體D、核糖體3、不屬于分類單位的名稱是。A、屬B、種C、品種D、科4、傳統(tǒng)的五界系統(tǒng)不包括。A、原核生物界B、病毒界C、原生生物界D、真菌界5、下列動物中屬于哺乳動物的有。A、袋鼠B、蜥蜴C、中華鱉D、鴛鴦6、下列屬于生物的有性生殖方式的是。A、接合生殖B、出芽生殖C、孢子生殖D、營養(yǎng)生殖7、認識客觀事物的科學方法通??煞譃椋ǎ┧膫€步驟A、觀察、假說、實驗和理論B、觀察、實驗、假說和理論C、觀察、假說、理論和實驗D、假說、觀察、實驗和理論8、下列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初級生產者的是。A、真菌B、兔子C、銀杏D、酵母菌9、下列屬于脂溶性維生素是。A、維生素CB、維生素DC、維生素BD、葉酸10、下列是“肥料三要素”之一。A、鈣B、磷C、鎂D、鈉11、生物體內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學成分是____。A、蛋白質B、核酸C、脂類D、水12、下列對生物膜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有流動性B、有選擇透過性C、有內吞和外排作用D、有對稱性13、下列哪些植物是被子植物。A、銀杏B、棉花C、蘇鐵D、雪松14、一條線性DNA雙鏈分子經6次連續(xù)復制后原始DNA占總DNA的____。A、112B、132C、136D、16415、地錢屬于。A、真菌B、蕨類植物C、苔類植物D、蘚類植物16、ABIESNEPHROLEPIS、ABIESSIBIRICA、ABIESFARGESII是相同____的生物。A、亞種B、變種C、品種D、種47、世代交替48、種群49、細胞分化50、生態(tài)系統(tǒng)四、問答題問答題51、簡述生物的統(tǒng)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52、遺傳學的三大定律是什么怎么以此解釋生物的多樣性和變異性53、簡述遺傳平衡定律(哈迪-溫伯格定律),該定律對理解生物進化有何意義54、異養(yǎng)生物的營養(yǎng)物質有哪些它們的作用如何55、簡述生物遺傳變異的主要來源。56、生物無性繁殖的方式有哪些各舉12例。普通生物學一、選擇題(單選,每題一、選擇題(單選,每題1分,共分,共20分)分)15ACCBA610AACBB1115DDBDC1620ADBCD二、判斷題(每小題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分,共20分)分)2125√ХХ√√2630√Х√√Х3135Х√ХХ√3640ХХ√Х√三、名詞解釋(每小題三、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分,共30分)分)4141、生態(tài)位、生態(tài)位每一個物種在群落內都占有一定范圍的溫度、水分、光照以及時間、空間資源,在群落內具有區(qū)別其他種群的地位和作用,種群的這一特征稱為生態(tài)位。4242、中心法則、中心法則指遺傳信息傳遞的法則,即遺傳信息通過DNA轉錄到RNA再翻譯為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4343、細胞凋亡、細胞凋亡即細胞程序性死亡,指多細胞生物體內的某些細胞按一定程序自我毀滅的過程并將細胞裂解成許多用膜包被的小碎片的過程。4444、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和某些原核生物利用日光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糖的過程。生物多樣性指一定空間范圍內生存的各種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變異性和豐富程度。生物多樣性通常分為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三個層次。45、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指一定空間范圍內生存的各種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變異性和豐富程度。生物多樣性通常分為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三個層次。46、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利用DNA重組技術改變生物基因型,從而定向改造生物的技術。47、世代交替、世代交替在某些生物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有性世代和無性世代有規(guī)律的交替出現的現象。4848、種群、種群是占據特定空間的同種生物的集合群。49、細胞分化、細胞分化細胞在組成成分、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的變化稱為細胞分化。5050、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是生物群落與其環(huán)境之間由于不斷地進行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交換過程而形成的統(tǒng)一整體。四、問答題(每小題四、問答題(每小題5分,共分,共30分,選做其中六道題)分,選做其中六道題)5151、簡述生物的同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簡述生物的同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答題要點有序性1分、新陳代謝1分、生長和發(fā)育05分、應激和運動05分、進化和適應1分、繁殖和遺傳1分需簡單闡述。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8
大?。?0.07(MB)
子文件數:
-
簡介:微生物學試卷(微生物學試卷(A)卷)卷一、單項選擇題(10分)D1細菌細胞的特殊結構是A細胞壁B細胞核C細胞膜D芽孢D2擔子菌產擔孢子時通過AA形成同型孢子囊B形成異型孢子囊C精子配合D菌絲融合D3病毒粒子中核酸是ADNARNABDNACRNADDNA或RNAD4大腸桿菌是A光能自養(yǎng)型B光能異養(yǎng)型C化能自養(yǎng)型D化能異養(yǎng)型D5次生代謝產物是A蛋白質B核酸C脂肪D抗生素B6煮沸消毒可以殺死A所有的微生物B致病微生物C所有的細菌D細菌芽孢C7在轉導中特定基因的載體是A供體DNA片段B質粒DNAC噬菌體DNAD受體DNAA8細菌與植物的共生體A豆科植物的根瘤B菌根C蘇鐵的珊瑚狀根D榿木根瘤D9參與硫元素循環(huán)的光能自養(yǎng)菌A硫細菌B絲狀硫細菌C脫氮硫桿菌D綠硫細菌C10下列細菌之一為G菌A歐文氏菌B假單胞菌C枯草桿菌D根瘤菌二、判斷題15分在題號前注“”或“√”若有錯的請予以改正8真菌的有性孢子分為___合子________、__卵孢子________、___子囊孢子_______、____接合孢子_________4種。9溫和噬菌體存在的形式有__潛伏期________、___裂解期_______和___感染期________3種狀態(tài)。10化能自養(yǎng)微生物的能源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解詞20分假根溶源菌發(fā)酵準性生殖硫化作用五、問答35分1什么是革蘭氏染色法該法主要步驟是什么哪一步是關鍵為什么2試比較細菌鞭毛、菌毛和性菌毛的區(qū)別。3試敘述氧氣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4什么是生長因子它包括哪幾類化合物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長因子5根際微生物區(qū)系有什么特點植物對該區(qū)系的選擇作用表現在那些方面。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9
頁數: 13
大?。?0.11(MB)
子文件數:
-
簡介:一、電離輻射對生物大分子作用的基本原理生物分子損傷是一切輻射生物效應的物質的基礎。而生物分子損傷與自由基生成密切相關。自由基(FREERADICAL)是指一些獨立存在的、帶有一個或多個不成對電子的原子、分子、基團或離子。自由基是最大特性是化學不穩(wěn)定性和高反應性,壽命很短,OH(氫氧自由基)的平均壽命為109~108S,生物分子自由基也多在106~104S之間。1生物分子自由基的生成有兩種方式(1)直接作用電離輻射直接引起靶分子電離和激發(fā)而發(fā)生物理化學變化,生成生物分子自由基,如T為電離輻射作用的靶分子,T和T為電離產生的正離子自由基和激發(fā)形成的激發(fā)態(tài)分子。正離子自由基分解生成生物分子、中性自由基T和離子;激發(fā)態(tài)分子解成兩個自由基T和H。(2)間接作用電離輻射作用于生物分子的周圍介質(主要是水)生成水射解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再與生物分子發(fā)生物理化學變化生成生物分子自由基,稱次級自由基。水輻射分解見圖31。圖3-1水輻射分解生成自由基簡圖水輻射分解生成的自由基與生物分子作用2生物分子損傷與修復生物分子自由基生成后迅速起化學反應,兩個自由基不配對電子相互配對,或是不配對電子轉移給另一個分子,造成分子化學鍵的變化,引起生物分子破壞。自由基反應能不斷地生成新自由基,繼續(xù)與原反應物起反應,形成連鎖反應,使生物分子損傷的數量不斷擴大,直到出現歧化反應(DISMUTATION),生成兩個穩(wěn)定分子。被損傷的生物分子,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修復。在自由基反應階段(105S內)若介質中存在能供氫的分子,如含巰基化合物(谷胱甘肽GSH等),則生物分子自由基可被修復,稱化學修復。在有O2情況下,生物分子自由基被氧化成超氧自由基而難以修復。這可用以解釋氧能增強輻射效應的原理。二、電離輻射對DNA的作用DNA是細胞增殖、遺傳的物質基礎,是引起細胞生化、生理改變的關鍵性物質。DNA是電離輻射作用的靶分子,在細胞輻射損傷中起重要作用。(一)DNA分子損傷1堿基變化(DNABASECHANGE)有下列幾種(1)堿基環(huán)破壞;(2)堿基脫落丟失;(3)堿基替代,即嘌呤堿被另一嘌呤堿替代,或嘌呤堿被嘧啶堿替代;(4)形成嘧啶二聚體等。4種堿基的輻射敏感性依次為T>C>A>G。2=DNA鏈斷裂(DNAMOLECULARBREAKAGE)是輻射損傷的主要形式。磷酸二酯鍵斷裂,脫氧核糖分子破壞,堿基破壞或脫落等都可以引起核苷酸鏈斷裂。雙鏈中一條鏈斷裂稱單鏈斷裂,兩條鏈在同一處或相鄰外斷裂稱雙鏈斷裂(DOUBLESTRBREAKS)。雙鏈斷裂常并發(fā)氫鍵斷裂。雙鏈斷裂難以修復,是細胞死亡的重要原因。腸隱窩細胞表皮生長細胞高Ⅱ分化的分裂間期細胞(DIFFERENTIATINGINTERMITOSISCELLS)受控分裂分裂中不斷分化幼稚血細胞結締組織細胞(CONECTIVETISSUECELLS)Ⅲ可逆性分裂后細胞(REVERTINGPOSTMITOTICCELLS)無受控分裂可變分化肝細胞Ⅳ穩(wěn)定性分裂后細胞(FIXEDPOSTMITOTICCELLS)不分裂高度分化神經細胞肌肉細胞低二、細胞周期的變化輻射可延長的細胞周期,但不同階段的輻射敏感性不同(圖33)。處于M期的細胞受照很敏感,可引起細胞即刻死亡或染色體畸變(斷裂、粘連、碎片等);可不立刻影響分裂過程,而使下一周期推遲,或在下一次分裂時子代細胞夭折。C1期的早期對輻射不敏感,后期則較為敏感,RNA、蛋白質和酶合成抑制,延遲進入S期。S前期亦較為敏感,直接阻止DNA合成,而在S期的后期敏感性降低,是則于此時已完成DNA合成,即使DNA受損亦可修復之故。G2期是對輻射極敏感的階段,分裂所需特異蛋白質和RNA合成障礙,因而細胞在G2期停留下來,稱“G2阻斷”(G2BLOCK),是照射后即刻發(fā)生細胞分裂延遲主要原因。圖33細胞周期各階段的輻射敏感性三、染色體畸變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量和結構發(fā)生變化稱為染色體畸變(CHROMOSOMEABERRATION)?;兛梢宰匀话l(fā)生,稱自發(fā)畸變SPONTANEOUSABERRATION。許多物理、化學因素和病毒感染可使畸變率增高。電離輻射是畸變誘發(fā)因素,其原因是電離粒子穿透染色體或其附近時,使染色體分子電離發(fā)生化學變化而斷裂。(一)染色體數量變化照射時染色體發(fā)生粘著,在細胞分裂時可能產生染色體不分離現象,致使兩個子細胞中染色體不是平均分配,生成非整倍體(ANEUPLOID)細胞。(二)染色體結構變化1染色體型畸變當染色體在復制之前受照射(即細胞處于G1期或S期初期受照射),染色體發(fā)生畸變之后再進行復制,稱染色體型畸變。斷片、著絲粒環(huán)、雙著絲粒體、相互易位、倒位及缺失等畸變屬于這一類(圖34)。圖34某些染色體畸變形成示意圖(1)斷片,(2)雙著絲點(3)環(huán)2染色單體型畸變當染色體復制之后受照射(即細胞處于S期后期或G2期受照射),在一個染色單體臂上發(fā)生斷裂或裂隙,稱為染色單體型畸變(CHROMATIDABERRATION)。單體斷片、單體互換等屬這一類。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16
大?。?0.08(MB)
子文件數:
-
簡介:原生動物門多孔動物門腔腸動物門扁形動物門原腔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門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進化地位最原始、最簡單的單細胞動物類群。有的表現為群體。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細胞動物,發(fā)育中有逆轉現象,是側生動物真正的后生動物的開始,是多細胞動物中最為原始的一類開始為兩側對稱具三胚層沒有體腔出現器官系統(tǒng),是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新的階段具有原體腔(假體腔)的動物,這個類群包括多個門的動物出現原始分節(jié)、普遍具有發(fā)達的真體腔和閉管式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高等無脊椎動物不分體節(jié)的真體腔動物,種類多,動物界第二大類群,大多數的軟體動物有貝殼具有對陸生生活的高度適應。是原口動物中最進化的類群,是動物界第一大類群外部形態(tài)及突出特點身體由單個細胞構成,體形微小、形態(tài)多樣,球狀或不對稱質膜,有的體表有殼在環(huán)境不良時可形成包囊有運動器官鞭毛、偽足、纖毛體形不對稱或輻射對稱,兩個胚層只為二層細胞(皮層、胃層),身體具有水流通過的孔、溝、室,具有骨針或有機纖維組成的內骨骼,在發(fā)育中有逆轉現象,再生能力強水生輻射對稱或兩輻射對稱有真正的二胚層,有組織分化,有原始消化循環(huán)腔,上皮肌肉細胞,特有刺細胞,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胚胎發(fā)育中有逆轉現象,有再生能力兩側對稱、三胚層、無體腔動物,中胚層的形成具有完善的器官系統(tǒng)。外胚層柱狀細胞,有或無纖毛具桿狀體或角質層,外胚層形成的上皮與內胚層形成的肌肉(環(huán)肌、縱肌、斜?。┚o密連接在一起所形成的體壁,稱為皮膚肌肉囊營寄生生活或自由生活,有再生能力兩側對稱、三胚層、原體腔,排泄系統(tǒng)為原腎管演化成的管型或腺型,由于有角質膜的出現,有蛻皮現象。營寄生生活營寄生生活或自由生活。體壁角質膜、上皮和縱肌層(斜紋肌)組成,又稱皮肌囊。角質膜內為合體呈蠕蟲狀兩側對稱分節(jié)且為同律分節(jié),三胚層體壁與消化管之間形成次生體腔,有運動器官,疣足與剛毛。體壁角質膜、上皮、環(huán)肌層、縱肌層、體腔上皮,體壁以內、腸壁以外的空腔為次生體腔。體腔內有體腔液、生殖器官、血管、神經索和腎管等兩側對稱,少數不對稱如田螺,身體不分體節(jié)劃分為頭、足和內臟團,具外套膜。外套膜向體表分泌碳酸鈣,形成1個或2個貝殼,貝殼上有生長線的形成,次生體腔退化、縮小,僅殘留圍心腔,初生體腔空隙形成血竇,出現專門的呼吸器官鰓和肺,口腔內多具齒舌,肛門常開口于兩側對稱,三胚層,身體異律分節(jié),身體一般分頭、胸、腹,有帶關節(jié)的附肢。具混合體腔和開管式循環(huán)系統(tǒng),體壁為幾丁質的外骨骼由上皮細胞分泌而來,有蛻皮現象,橫紋肌組成肌肉束,血體腔中的背隔膜、腹隔膜將混合體腔分為背血竇(即圍心竇)、圍臟竇和腹血竇排泄系統(tǒng)無排泄系統(tǒng),通過體表的擴散作用和伸縮泡在排出過多水分的同時也排出一些代謝廢物。通過體表擴散作用進行排泄,水溝系統(tǒng)利于完成排泄功能。無特殊的器官由體表各細胞吸氧、排出CO2和廢物屬原腎管型,由身體兩側外胚層陷入形成的,通常由排泄管構成,有排泄孔通體外。每一小分支的最末端由焰細胞(帽細胞和管細胞)組成盲管。液體經管細胞上小孔進入管細胞,排泄管經排泄孔排出體外。原腎管演化成的管型或腺型,由1個原腎細胞特化成縱貫側線內的縱排泄管和二管之間的橫排泄管,形成H型管,有排泄孔。具有兩個開口的后腎管,一端開口于體腔,一端開口于體外。每節(jié)有一對后腎管。屬后腎,稱為腎臟;由腺體部和管狀部構成。腎口開口于圍心腔,腎孔開口于外套腔。此外,圍心腔腺也有排泄作用,可排除代謝產物于圍心腔內,由后腎管排出體外有兩種類型A腺體結構與后腎同源。一端是排泄孔,開口于體表,另一端是盲端。如,觸角腺、顎腺、基節(jié)腺B馬氏管位于中腸和后腸的交界處。由內胚層或外胚層形成的盲管,游離在動物的血腔中收集血淋巴中的代謝物。呼吸系統(tǒng)無呼吸系統(tǒng),通過體表或光合作用完成,有些是厭氧的無呼吸系統(tǒng),通過體表,水溝系統(tǒng)有利于完成呼吸無特殊的器官由體表各細胞吸氧、排出CO2無特殊的器官,體表擴散進行氣體交換。有些厭氧體表或泛氧呼吸借助體內酶分解糖原獲得能量。而且在只有極少氧的情況下也可進行呼吸。有時稱低氧呼吸無呼吸系統(tǒng),通過體表呼吸。另外背線處有背孔,排出體腔液,潤濕體表,利于呼吸和在土壤中穿行;疣足有運動和呼吸雙重功能最早出現專門的呼吸器官鰓、書肺;入水管→外套腔→鰓孔→水管→鰓上腔→出水管呼吸器官多樣化,鰓、書肺或氣管呼吸;氣管由體壁內陷而成。三對縱氣管干和和橫氣管干不斷分支,最后形成微氣管。給組織直接供氧氣。神無神無神擴散梯型神經神經系神經系統(tǒng)更神經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7
大?。?0.03(MB)
子文件數:
-
簡介:動物學試題庫動物學試題庫一、名詞解釋1動物學物種雙名法細胞器單位膜核糖體組織器官細胞分化細胞周期減數分裂神經元尼氏體原核生物原生動物食物泡鞭毛纖毛偽足包囊刺絲泡刺絲泡和刺細胞質應激性紅血細胞前期胞飲作用滲透營養(yǎng)光合營養(yǎng)吞噬營養(yǎng)吞噬蟲生物發(fā)生律同工器官同功器官趨同卵裂螺旋卵裂盤裂世代交替接合生殖裂體生殖孢子生殖孤雌生殖孤雌生殖與雌核發(fā)育出芽生殖幼體生殖領細胞和刺細胞領細胞水溝系中央腔胚層逆轉胚胎發(fā)育中的逆轉中胚層和中膠層輻射對稱體制兩輻射對稱體制五輻射對稱兩側對稱次生性輻射對稱皮肌細胞刺細胞觸手囊細胞內消化細胞外消化不完全消化系統(tǒng)分節(jié)現象體節(jié)疣足環(huán)帶黃色細胞盲道異沙蠶相中生動物側生動物后生動物后口后口動物原口動物和后口動物皮膚肌肉囊細胞內管有管細胞焰細胞桿狀體下沉上皮頭冠(輪盤)寄生寄主中間寄主中間宿主終寄主閉管式循環(huán)系統(tǒng)開管式循環(huán)系統(tǒng)閉管式循環(huán)血竇血腔血體腔同律分節(jié)異律分節(jié)同律分節(jié)和異律分節(jié)胚胎卵休眠卵卵生和卵胎生卵生卵胎生胎生與卵生混交雌體不混交雌體需精卵非需精卵休眠卵浮浪幼蟲擔輪幼蟲面盤幼蟲鉤介幼蟲無節(jié)幼蟲羽腕幼蟲外套膜晶桿齒舌莖化腕殼頂貝殼放射肋閉殼肌原體腔真(次生)體腔混合體腔原體腔和真體腔消化循環(huán)腔再生外骨骼書鰓書肺氣管信息素多態(tài)蛻皮齡期蛹期X和Y器官內肢節(jié)重疊像眼咀嚼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口器舐吸式口器步行足捕捉足跳躍足開掘足游泳足休眠滯育個體發(fā)育與系統(tǒng)發(fā)育胚胎發(fā)育和胚后發(fā)育系統(tǒng)發(fā)育個體發(fā)育直接發(fā)育間接發(fā)育變態(tài)完全變態(tài)不完全變態(tài)漸變態(tài)半變態(tài)漸變態(tài)和半變態(tài)稚蟲若蟲神經網網狀神經系統(tǒng)梯形神經系統(tǒng)鏈狀神經系統(tǒng)索狀神經系原賢管后腎管后腎原腎管和腎單位馬氏管觸角腺基節(jié)腺圍血系統(tǒng)貼氏體管足皮鰓輻射管水管系統(tǒng)主輻管間輻管從輻管步帶板共生潮間帶赤潮環(huán)節(jié)動物學說櫛鰓與櫛鱗次生鰓洄游生殖洄游排遣總擔間歇生長芽球擔輪動物鸚鵡顎年生活史角質膜外溫動物脊索逆行變態(tài)次生頜泄殖腔動物區(qū)系同功器官門靜脈雙重呼吸羊膜卵洄游RIDIALSYMMETRY,BIRIDIALSYMMETRY,GASTROVASUCLARCAVLTY,PSEUDOCOELOM,TRUECOELOM,HEMOCOELE,INTRACELLULARDIGESTION,EXTRACELLULARDIGESTION,RADULA,VESTIGIALGAN二、問答題1、原生動物有何主要特征為什么它們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動物2、原生動物門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試述原生動物門的主要特征。4、如何理解原生動物是動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類動物5、原生動物為什么能廣泛分布和生存6、原生動物群體與多細胞動物有何不同7、簡述瘧原蟲的生活史它們對人體的主要危害是什么8、簡述瘧原蟲的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則。9、原生動物門有哪幾個綱劃分的主要根據是什么10、原生動物分為哪四個主要的綱各綱主要特征是什么11、簡述草履蟲的采集、分離、培養(yǎng)方法,繪圖表示其結構。12、纖毛綱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3、鞭毛綱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4、為什么說多細胞動物起源于單細胞動物15、關于多細胞動物起源有幾種學說各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么16、什么叫生物發(fā)生律它對了解動物的演化與親緣關系有何意義17、簡述多細胞動物胚胎發(fā)育的共同特征。18、如何理解海綿動物在動物演化上是一個側支66、什么說昆蟲的呼吸系統(tǒng)為是動物界高效的呼吸系統(tǒng)67、簡述蝗蟲的解剖觀察方法,描述消化、排泄、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68、舉例說明昆蟲口器的類型和結構。69、試述昆蟲適應陸地生活的特點。70、節(jié)肢動物的系統(tǒng)發(fā)展途徑如何71、簡述棘皮動物的系統(tǒng)發(fā)育及其對了解動物演化的意義。72、為什么說棘皮動物是無脊椎動物中的高等類群73、棘皮動物門的主要特征是什么74、為什么說扁形動物的出現是動物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飛躍75、真體腔(次生體腔)是怎樣形成的真體腔的出現在動物進化上有何重要意義76、簡述草履蟲的接合生殖過程。77、簡述腹足動物兩側不對稱體制的起源。78、輪蟲的世代交替有何特點試敘述其生活史。79、試述昆蟲調節(jié)水平衡的生理過程及生物學意義。80、什么叫蛻皮激素什么叫保幼激素分析它們在應用上的價值。81、試述動物的體腔類型及其形成。82、以蚯蚓為例,試述真體腔動物的模式是怎樣的它是怎樣發(fā)生的83、試述原腎管的構造及功能。84、試述痢疾內變形蟲的生活史及對人體的危害。85、簡述昆蟲蛻皮的過程。86、如何理解單細胞原生動物是完整的有機體87、從節(jié)肢動物的特點說明在動物界中節(jié)肢動物種類多、分布廣的原因。88、為什么說扁形動物在動物進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試詳述之。89、比較線形動物蛔蟲與環(huán)節(jié)動物蚯蚓橫切面的異同。90、比較渦蟲、吸蟲、絳蟲的形態(tài)結構及生活史的特點,闡述寄生吸蟲和絳蟲對寄生生活的適應91、無脊椎動物中昆蟲為何成為登陸最為成功的動物類群之一92、簡述輪蟲的生活史極其經濟價值。93、為什么說扁形動物是動物進化史上的一次飛躍而環(huán)節(jié)動物是扁形動物之后的又一次大發(fā)展94、軟體動物有哪些主要類群它們的生活方式和形態(tài)結構有何關系95、舉例說明各門動物的呼吸方式,并簡要說明其特點。96、寫出醫(yī)學貝類及醫(yī)學昆蟲各4種,說明它們所傳播的病原體。97、無脊椎動物中,原腎管與后腎管主要區(qū)別在哪里98、敘述蝗蟲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說明其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99、簡述腔腸、扁形、原腔、環(huán)節(jié)動物的胚層和體腔。100、何謂洄游舉例說明了解動物洄游規(guī)律的實踐意義。101、就你所知營底棲生活和浮游生活的無脊椎動物類群(到所屬門、綱)。102、海生間接發(fā)育無脊椎動物有哪幾類幼蟲期說出它們的名稱、所屬門、綱及在系統(tǒng)演化上的意義。103、簡述無脊椎動物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類型及機能特點。104、列舉出無脊椎動物感覺器官類型,寫出其名稱、功能及所屬類群。105、列舉出無脊椎動物中營水生生活的類群(寫到綱一級)。106、原(初生)體腔和真(次生)體腔在結構上有何區(qū)別為什么說真體腔的出現是高等無脊椎動物的一個重要標志。107、度比較河蚌與蝗蟲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在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的異同。108、舉例說明寄生無脊椎動物感染終末宿主的方式。109、無脊椎動物消化系統(tǒng)機能的演化。110、就你所知海產間接發(fā)育的無脊椎動物所包括的幼蟲階段及進化意義。111、簡述節(jié)肢動物門各綱呼吸和排泄器官的名稱及機能。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17
大小: 0.08(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一節(jié)細菌基本形態(tài)球狀球狀桿狀桿狀螺旋狀螺旋狀弧菌菌體只有一個彎曲,其程度不足一圈,形似弧菌菌體只有一個彎曲,其程度不足一圈,形似“C”字或逗號,鞭毛偏端生。字或逗號,鞭毛偏端生。螺旋菌菌體回轉如螺旋,螺旋數目和螺距大小因種而異。鞭毛二端生。細胞壁堅韌,菌螺旋菌菌體回轉如螺旋,螺旋數目和螺距大小因種而異。鞭毛二端生。細胞壁堅韌,菌體較硬。體較硬。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PYLI)侵入性的方法侵入性的方法(通過內鏡采取胃粘膜組織來檢測(通過內鏡采取胃粘膜組織來檢測)快速尿素酶法快速尿素酶法細菌培養(yǎng)法細菌培養(yǎng)法病理學檢測法病理學檢測法非侵入性的方法非侵入性的方法免疫學方法免疫學方法(聯免疫吸附試驗和免疫印跡試驗)(聯免疫吸附試驗和免疫印跡試驗),尿素呼氣試驗,尿素呼氣試驗尿素呼氣試驗尿素呼氣試驗HP在體內產尿素酶,用在體內產尿素酶,用13C或14C標記的尿素由受試者服下后,即分解產生帶同位素標記的尿素由受試者服下后,即分解產生帶同位素標記的二氧化碳,收集呼氣標本,用液體閃爍計數器或用氣體核素質譜儀檢測標記的二氧標記的二氧化碳,收集呼氣標本,用液體閃爍計數器或用氣體核素質譜儀檢測標記的二氧化碳?;?。靈敏度極高,可定量,患者無痛苦,方法簡單、快速。靈敏度極高,可定量,患者無痛苦,方法簡單、快速。4、其它形狀、其它形狀2)星形細菌()星形細菌(STARSHAPEDBACTERIA)3)方形細菌()方形細菌(SQUARESHAPEDBACTERIA)(二)大?。ǘ┐笮?、范圍、范圍最小與無細胞結構的病毒相仿(最小與無細胞結構的病毒相仿(50NM;);)最大肉眼可見(最大肉眼可見(075MM);(三)細胞的結構(三)細胞的結構一般構造一般細菌都有的構造一般構造一般細菌都有的構造特殊構造部分細菌具有的或一般細菌在特殊環(huán)境下才有的構造特殊構造部分細菌具有的或一般細菌在特殊環(huán)境下才有的構造1、細胞壁、細胞壁細胞壁(細胞壁(CELLWALL)是位于細胞表面,內側緊貼細胞膜的)是位于細胞表面,內側緊貼細胞膜的一層較為堅韌,略具彈性的細胞結構。一層較為堅韌,略具彈性的細胞結構。2)證實細胞壁存在的方法)證實細胞壁存在的方法(1)細菌超薄切片的電鏡直接觀察;)細菌超薄切片的電鏡直接觀察;(2)質、壁分離與適當的染色,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細胞壁;)質、壁分離與適當的染色,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細胞壁;(3)機械法破裂細胞后,分離得到純的細胞壁;)機械法破裂細胞后,分離得到純的細胞壁;(4)制備原生質體,觀察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制備原生質體,觀察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3)細胞壁的功能)細胞壁的功能(1)固定細胞外形和提高機械強度;)固定細胞外形和提高機械強度;(2)為細胞的生長、分裂和鞭毛運動所必需;)為細胞的生長、分裂和鞭毛運動所必需;(3)滲透屏障,阻攔酶蛋白和某些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質(分子量大于)滲透屏障,阻攔酶蛋白和某些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質(分子量大于800)進入細胞,保)進入細胞,保護細胞免受溶菌酶、消化酶和青霉素等有害物質的損傷;護細胞免受溶菌酶、消化酶和青霉素等有害物質的損傷;(4)細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對抗生素和噬菌體敏感性的物質基礎;)細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對抗生素和噬菌體敏感性的物質基礎;4)革蘭氏染色與細胞壁)革蘭氏染色與細胞壁4、用一種與結晶紫具有不同顏色的堿性染料對涂片進行復染。例如沙黃,它使原來無色的、用一種與結晶紫具有不同顏色的堿性染料對涂片進行復染。例如沙黃,它使原來無色的革蘭氏陰性細菌最后呈現桃紅到紅色,而革蘭氏陽性細菌繼續(xù)保持深紫色革蘭氏陰性細菌最后呈現桃紅到紅色,而革蘭氏陽性細菌繼續(xù)保持深紫色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細胞壁成分的比較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細胞壁成分的比較(2)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細胞壁)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細胞壁特點厚度大(特點厚度大(2080NM),化學組分簡單,一般只含化學組分簡單,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肽聚糖和10磷壁酸。磷壁酸。(2)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細胞壁;肽聚糖,磷壁酸)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細胞壁;肽聚糖,磷壁酸肽聚糖肽聚糖又稱粘肽、胞壁質或粘質復合物又稱粘肽、胞壁質或粘質復合物MUCOCOMPLEX,是真細菌細胞壁中的特有成分。,是真細菌細胞壁中的特有成分。磷壁酸磷壁酸結合在革蘭氏陽性細菌細胞壁上的一種酸性多糖結合在革蘭氏陽性細菌細胞壁上的一種酸性多糖革蘭氏陽性細菌細胞壁上特有的化學成分,主要革蘭氏陽性細菌細胞壁上特有的化學成分,主要成分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成分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磷壁酸主要生理功能磷壁酸主要生理功能細胞壁形成負電荷環(huán)境,增強細胞膜對二價陽離子的吸收;細胞壁形成負電荷環(huán)境,增強細胞膜對二價陽離子的吸收;貯藏磷元素;貯藏磷元素;增強某些致病菌對宿主細胞的粘連、避免被白細胞吞噬以及抗補體的作用;增強某些致病菌對宿主細胞的粘連、避免被白細胞吞噬以及抗補體的作用;革蘭氏陽性細菌特異表面抗原的物質基礎;革蘭氏陽性細菌特異表面抗原的物質基礎;噬菌體的特異性吸附受體;噬菌體的特異性吸附受體;調節(jié)細胞內自溶素調節(jié)細胞內自溶素AUTOLYSIN活力,防止細胞因自溶而死亡?;盍?,防止細胞因自溶而死亡。(3)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肽聚糖,外膜,外膜蛋白,周質空間肽聚糖,外膜,外膜蛋白,周質空間A、肽聚糖、肽聚糖埋藏在外膜層之內,是僅由埋藏在外膜層之內,是僅由12層肽聚糖網狀分子組成的薄層層肽聚糖網狀分子組成的薄層23NM,含量約占細胞壁總,含量約占細胞壁總重的重的10,故對機械強度的抵抗力較革蘭氏陽性菌弱。沒有特殊的肽橋,只形成較為疏稀、,故對機械強度的抵抗力較革蘭氏陽性菌弱。沒有特殊的肽橋,只形成較為疏稀、機械強度較差的肽聚糖網套機械強度較差的肽聚糖網套B、外膜、外膜位于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外層,由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等若干種蛋白質組成的膜,有位于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外層,由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等若干種蛋白質組成的膜,有時也稱為外壁。時也稱為外壁。脂多糖脂多糖位于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最外層的一層較厚(位于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最外層的一層較厚(810NM)的類脂多糖類物質,由類脂)的類脂多糖類物質,由類脂A、核心多糖核心多糖CEPOLYSACIDE和O特異側鏈(特異側鏈(OSPECIFICSIDECHAIN,或稱,或稱O多糖或多糖或O抗原)三部分組成。原)三部分組成。脂多糖的主要功能脂多糖的主要功能1、LPS結構的多變,決定了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表面抗原決定簇的多樣性;結構的多變,決定了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表面抗原決定簇的多樣性;2、LPS負電荷較強,與磷壁酸相似,也有吸附負電荷較強,與磷壁酸相似,也有吸附MG2、CA2等陽離子以提高其在細胞表等陽離子以提高其在細胞表面濃度的作用,對細胞膜結構起穩(wěn)定作用。面濃度的作用,對細胞膜結構起穩(wěn)定作用。3、類脂、類脂A是革蘭氏陰性細菌致病物質是革蘭氏陰性細菌致病物質內毒素的物質基礎;內毒素的物質基礎;4、具有控制某些物質進出細胞的部分選擇性屏障功能;、具有控制某些物質進出細胞的部分選擇性屏障功能;5、許多噬菌體在細胞表面的吸附受體;、許多噬菌體在細胞表面的吸附受體;根據根據LPS抗原性的測定,沙門氏菌屬抗原性的測定,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的抗原型達的抗原型達2107種,一般都源自種,一般都源自O特異特異側鏈種類的變化。這種多變性是革蘭氏陰性細菌躲避宿主免疫系統(tǒng)攻擊,保持感染成功的側鏈種類的變化。這種多變性是革蘭氏陰性細菌躲避宿主免疫系統(tǒng)攻擊,保持感染成功的重要手段。也可依此用靈敏的血清學方法對病原菌進行鑒定,在傳染病的診斷中有其重要重要手段。也可依此用靈敏的血清學方法對病原菌進行鑒定,在傳染病的診斷中有其重要意義。意義。C、外膜蛋白、外膜蛋白嵌合在嵌合在LPS和磷脂層外膜上的蛋白。有和磷脂層外膜上的蛋白。有20余種,但多數功能尚不清楚。余種,但多數功能尚不清楚。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13
大?。?0.6(MB)
子文件數:
-
簡介:1微生物學練習(1)一、選擇填空(每題1分,共20分)1煙草花葉病毒(TMV)核酸組成為。(1)DNA(2)RNA(3)DNA或RNA(4)DNA+RNA2細菌的大小一般用表示。(1)MM(2)NM(3)ΜM(4)CM3是第一個在顯微鏡下看到微生物的人。(1)ANTHONYVANLEEUWENHOEK(2)LOUSEPASTEUR(3)ROBERTKOCH(4)CRICKWASTON4細菌內毒素的主要組成成分為。(1)LIPOPOLYSACIDE,LPS(2)PHOSPHATE(3)TEICHOICACID(4)PEPTIDOGLYCAN5在微生物中,產抗生素最多的為。(1)MOLD(2)YEAST(3)BACTERIA(4)ACTINOMYCETES6在大腸桿菌中,能引起高頻重組的菌株叫菌株。(1)F-(2)HFR(3)F+(4)F′7硝酸鹽還原細菌在缺氧的條件下氧化有機物的產能代謝方式稱為。(1)FERMENTATION(2)AEROBICRESPIRATION(3)ANAEROBICRESPIRATION(4)PHOTOSYNTHESIS8人工接種卡介苗是屬于。(1)ARTIFICALPASSIVEIMMUNITY(2)ARTIFICALACTIVEIMMUNITY(3)NATURALPASSIVEIMMUNITY(4)NATURALACTIVEIMMUNITY9同一種但來源不同的微生物個體或純培養(yǎng)物常稱為不同的。(1)SPECIES(2)STRAIN(3)SUBSPECIES(4)VARIETY10烈性噬菌體感染細菌后平均釋放的子代噬菌體數目可通過來計算。(1)BACTERIUMGROWTHCURVE(2)PLAQUE(3)ONESTEPGROWTHCURVE(4)WEIGHT11下列微生物中,沒有細胞壁的原核微生物是。(1)病毒(2)衣原體(3)支原體(4)立克次氏體12酵母菌的細胞壁主要成分為。(1)甘露聚糖和葡聚糖(2)幾丁質(3)肽聚糖(4)胞壁酸13當向進行乙醇發(fā)酵的啤酒酵母(SACOMYCESCEREVISIAE)培養(yǎng)液中通入氧氣時,葡萄糖的消耗量將。(1)增加(2)減少(3)不變32轉化3前噬菌體4純培養(yǎng)5抗生素五、填圖表(每空05分,共9分)1請?zhí)畛?~9的名稱。2請?zhí)钕卤頊缇椒ㄊ褂脺囟取孀饔脮r間應用舉例巴斯德消毒法烘箱滅菌法高壓滅菌法六、問答題(27分)1簡要說明革蘭氏染色的原理、過程及染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2什么是芽孢簡述芽孢的特點和生理意義。3試設計一個培養(yǎng)基,可從土壤中分離出能產生纖維素酶的霉菌,并簡述分離步驟。微生物學練習(2)一、選擇填空(每題1分,共20分)1病毒的大小一般用表示。(1)MM(2)NM(3)ΜM(4)CM2細菌細胞壁的主要組成成分為。(1)POLYPEPTIDE(2)PHOSPHATE(3)TEICHOICACID(4)PEPTIDOGLYCAN3根據曲頸瓶實驗,令人信服地否定了微生物的自然發(fā)生學,提出發(fā)酵是由特殊的微生物所引起;傳染病也是由特殊的微生物引起的,并建立了一系列研究微生物的方法和技術,因而被譽為微生物學的奠基人。(1)ANTHONYVANLEEUWENHOEK(2)LOUSEPASTEUR(3)ROBERTKOCH(4)CRICKWASTON4在微生物中,產抗生素最多的為。(1)MOLD(2)YEAST(3)BACTERIA(4)ACTINOMYCETES5引起斑疹傷寒的病原體是。(1)RICKETTSIA(2)MYCOPLASMA(3)VIRUSES(4)PRION6細菌芽孢的高抗熱性與其皮層中的一種特殊物質有關,這種物質為。(1)DIPICOLINICACID,DPA(2)LALA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 9
大?。?0.09(MB)
子文件數:
-
簡介:環(huán)境微生物學試題答案要點四一、名詞解釋(每題15分,計30分)溶源菌復愈有時溶源性細胞中的原噬菌體消失,變成為非溶源細胞,稱之為溶源性細菌的復愈。革蘭氏染色是1884年由丹麥的GRAM發(fā)明的,細菌鑒別的重要染色方法。通過革蘭氏染色法可將細菌區(qū)分為G和G兩大類。螺旋體螺旋體菌體細長、柔韌、彎曲呈螺旋狀,靠軸絲伸縮運動。節(jié)孢子是由菌絲斷裂而成的。次生菌絲體擔子菌中由兩個性別不同的初生菌絲結合而成的菌絲體。鑒別培養(yǎng)基是用來鑒別微生物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基碳氮比一般是指培養(yǎng)基中元素C與元素N之比值。純培養(yǎng)是指在實驗室條件下,從一個微生物細胞繁殖得到的后代。對數生長期細胞代謝活性最強,新細胞物質組成最快,分裂形成的新細胞生命力旺盛,每次分裂的間隔時間即世代時最短而穩(wěn)定,單位時間內細胞數量呈倍比增加?;蚴沁z傳的功能單位,各個基因在細胞中有序地排列在遺傳成分上。間歇滅菌法是利用常壓蒸氣反復滅菌的方法。生物圈是地球表面進行生命活動的有機圈層,包括了生活于大氣圈下層、水圈、巖石圈以及三圈界面的所有生命體。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物群落與其生存環(huán)境組成的整體系統(tǒng)。生物固氮通常是指分子態(tài)N在微生物體內由固N酶催化還原為NH3的過程。亞硝酸菌將氨轉化為亞硝酸的化能自氧微生物。優(yōu)勢菌種掛膜法將優(yōu)勢菌種附著在濾料上,以廢水中的有機物為營養(yǎng)生長繁殖,使之形成生物膜的方法。活性污泥掛膜法用活性污泥作為菌種附著在濾料上,以廢水中的有機物為營養(yǎng)生長繁殖,使之形成生物膜的方法。生物絮凝劑是一類具有絮凝作用的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產物。廢氣的微生物滴濾法用微生物掛膜的生物填料上方噴淋循環(huán)水,當廢氣中的有機污染物經過填料時,被掛膜的微生物分解的過程。生物增強技術將特殊的微生物按一定的比例添加到廢水處理系統(tǒng)中,提高該系統(tǒng)生物處理效率的方法。二、是非題(每題1分,計10分)1痘病毒是科學研究中已知的較小的一種病毒。2所的細菌的細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3所有種類原生動物的繁殖都以無性生殖方式進行。4化能自養(yǎng)菌以無機物作為呼吸底物,以O2作為最終電子受體進行有氧呼吸作用產生能量。5被動擴散是微生物細胞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方式。6為了進行新陳代謝反應,生物體內必須有一定量的水。7DNA分子的一個片段或一個區(qū)域通常稱為一個基因。8大多數病毒兩種基本的對稱類型是螺旋對稱結構和二十面體對稱結構。9細胞的莢膜可通過莢膜染色法觀察。17稱為微好氧菌的那些細菌能___B___生長。A)在高濃度鹽中B)在低濃度氧中(C)沒有ATP或葡萄糖(D)只在有病毒時18下列物質屬于生長因子的是___D_____A葡萄糖B蛋白胨CNACLD維生素19微生物分批培養(yǎng)時,在延遲期___B___A微生物的代謝機能非常不活躍B菌體體積增大C菌體體積不變D菌體體積減小20在革蘭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__C___。A美藍和剛果紅B苯胺黑和碳酸品紅C結晶紫和番紅D剛果紅和番紅四、填空題(每題05分,計10分)1烈性噬菌體以裂解性周期進行繁殖從生長曲線上可將其分為_潛伏期__、_裂解期_和__平穩(wěn)期_三個時期。2細菌的分類單元分為七個基本的分類等級,由上而下依次為__界_、__門__、___綱__、__目__等等。3絲狀真菌的無隔菌絲是由__單細胞__細胞組成,有隔菌絲是由_多個_細胞組成。后者又可以分為有隔封閉菌絲和有隔__多孔_菌絲。4碳源對微生物的功能是__結構物質__和__能源物質__。51978年,WOESE等提出新的生物分類概念,根據16SRRNA的堿基序列將生物清晰地劃分為三原界,即真細菌、古細菌和真核生物。6根據利用碳源不同,微生物可以分為__異養(yǎng)型(或有機營養(yǎng)_)____、___自養(yǎng)型_(或無機營養(yǎng)型)____等類群。7通常,細菌、放線菌的最適PH值的環(huán)境是微堿性_;而酵母菌、真菌的最適PH環(huán)境為微酸性。五、問答題(共計30分)1簡述細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答滲透屏障的功能;參與細胞壁的生物合成;參與能量的產生;鞭毛的基部位于細胞膜上,與細菌的運動有關。2比較細菌、放線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細胞形態(tài)及菌落特征。答細胞形態(tài)特征細菌單細胞,桿狀、球狀、螺旋狀等;放線菌單細胞,無隔分支狀菌絲體,分氣生菌絲、基生菌絲、孢子絲;酵母菌單細胞,橢圓型、圓形或柱形等;霉菌菌絲體。菌落形態(tài)細菌表面濕潤;放線菌菌落相對較小,質地致密,表面呈光滑或粉狀或有許多皺折,菌落外圍具輻射狀菌絲;酵母菌細菌落較細菌大而厚,表面溫潤,粘稠,易被提取,培養(yǎng)時間長呈皺縮壯,較干燥,通常乳白色或紅色。霉菌菌落大,一般稱絨毛狀、蜘蛛網狀或絮狀。3與促進擴散相比,微生物通過主動運輸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優(yōu)點是什么答速度快,專一性強,可運輸物質的種類多,可逆濃度梯度運輸。4簡述微生物在自然界氮循環(huán)中的作用。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4
大小: 0.03(MB)
子文件數:
-
簡介:78第五節(jié)微生物與微生物學(MICROGANISMMICROBIOLOGY一、微生物微生物(MICRO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體形細小、構造簡單、肉眼直接看不見,必須借助于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放大幾百倍、幾千倍甚至幾萬倍才能觀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雖然個體微小,但具有一定的結構、生理功能,并能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快速地生長和繁殖。微生物的種類繁多,至少在十萬種以上。按其結構、組成等差異,可分成三大類。1非細胞型微生物體積微小,能通過濾菌器;只能在活細胞內生長增殖,病毒屬之。2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僅有原始核,無核仁和核膜;缺乏完整的細胞器。這類微生物有細菌、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螺旋體和放線菌。3真核細胞微生物細胞核的分化程度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胞漿內有完整的細胞器。真菌是真核型微生物。由于病毒、細菌、真菌等形態(tài)、結構、生理活動、代謝產物等不盡相同,它們又可各自進一步分類。例如病毒若按寄生宿主分類,則有細菌病毒(噬菌體)、植物病毒、動物病毒等。根據病毒基因組的核酸種類(DNA或RNA)、類型(DS或SS)和有無包膜分類,可有七大群、DSDNA,有包膜,DSDNA,無包膜;SSDNA,無包膜;DSRNA,有包膜;DSRNA,無包膜;SSRNA,有包膜;SSRNA,無包膜。傳統(tǒng)的細菌分類是按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有的在科屬之間分族,或在屬下分亞屬。細菌的命名都采用國際通用的林奈氏雙命名法(屬名在前,種名在后)。例如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等。必須指出,細菌形態(tài)特征在分類中僅是初步的鑒定依據,一般尚需進一步按其生理特性(培養(yǎng)性狀、生化反應、產毒性等)、抗原構造和DNA鹼基組成等鑒定。種(SPECIES是細菌的基本分類單位。同一種細菌的形態(tài)、生理特性和組成成分都基本相同。具有密切相關的種組成(GENERA,例如痢疾志賀氏菌、福氏志賀氏菌、鮑氏志賀氏菌和宋內志賀氏菌等組成賀氏菌屬。有共同親緣關系菌屬、沙門氏菌屬等組成腸道桿菌科。同一菌種之間仍有一定的差異,故以下還可分型(TYPES和變種(VARIETIES)。又根據結構不同可分成不同血清型(SEROTYPES對噬菌體或細菌素敏感性不同分成多種噬菌體型(PHAGE-TYPES或細菌素型(BACTERIOCINTYPES)。此外,尚有毒素型(TOXINTYPES和生物型(BIOTYPES)。變種是指某些特性與典型種比較有明顯差異的細菌。株(STRAINS是指不同來源的相同的種(或型)。具有典型特征的菌株稱為標準株STARDSTRAINS),如H37RV為結核桿菌的強毒標準株。為了便于鑒定菌種需要,能同典型菌種進行比較,實驗室應保存一些必要的標準菌株。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極為廣泛,江河、湖泊、海洋、土壤、空氣、礦層等都有數量不等的微生物存在。其中以土壤中的微生物最多,例如1克肥沃土壤可有幾億至幾十億個。在80胺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B12、維生素K和多種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又牛、羊等反芻動物因能與瘤胃微生物共生,才能消化草料中的纖維素。微生物中有一小部分可以引起人類或動、植物的病害。例如人類的傷寒、痢疾、麻疹、脊髓灰質炎,畜禽的炭疽、豬瘟、雞新城疫、鴨瘟等,植物的水稻白葉枯病、小麥赤霉病、大豆病毒病等。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稱為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學(MICROBIOLOGY)是生物學中的一個分支,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的形態(tài)、結構、生命活動和規(guī)律、進化、分類以及與人類、動物、植物、自然界相互關系等問題的一門科學。微生物學工作者的任務是將對人類有益的微生物用之于生產實踐,同時改造、控制和消滅對人類有害的微生物。微生物學隨著研究范圍的日益擴大和深入,又逐漸形成了許多分支。著重研究微生物學基本問題的有普通微生物學、微生物分類學、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生態(tài)學、微生物遺傳學、分子微生物學等。按研究對象分為細菌學、病毒學、真菌學等。在應用領域中分為農業(yè)微生物學、工業(yè)微生物學、食品微生物學、海洋微生物學、獸醫(yī)微生物學、醫(yī)學微生物學等。各分支學科間的相互配合和促進,使整個微生物學全面的向縱深發(fā)展。二、醫(yī)學微生物學醫(yī)學微生物學(MEDICALMICROBIOLOGY)是一門醫(yī)學的基礎學科,主要研究與醫(yī)學有關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性狀、傳染致病的機理、免疫學的基本理論、診斷技術和特異性防治措施等,以達到控制和消滅傳染性疾病和與微生物有關的免疫性疾病,保障人類健康的目的。醫(yī)學微生物學的內容分為五部分。(一)細菌主要敘述細菌的形態(tài)、結構、生長繁殖、變異、致病性等生物學特性,以及理化、生物因素對細菌的影響。(二)免疫學基礎主要闡明病原微生物和宿主機體相互作用的一般規(guī)律,傳染病的特異性預防、診斷和治療;并敘述非傳染性免疫的有關理論。(三)細菌各論闡述醫(yī)學上重要的各種病原菌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檢查法和特異性防治。(四)病毒和(五)其他微生物分別列述與醫(yī)學有關的病毒、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螺旋體、放線菌和真菌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法和防治原則。學習醫(yī)學微生物學的目的,在于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與致病性;認識人體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與免疫的相互關系,掌握傳染病及與微生物有關的其他疾病的診斷方法、預防和治療的基本原則,以能運用醫(y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今后學習有關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打下基礎。三、微生物學發(fā)展過程(一)微生物學的經驗時期公元二千多年的夏禹時代,就有儀狄作酒的記載。北魏(386~534)賈思勰齊民要術一書中,詳細地記載了制醋方法。我國古代人民也發(fā)現豆類的發(fā)酵過程,從而制成了醬。長期以來,民間常用的鹽腌、糖漬、煙熏、風干等保存食物的方法,實際上都是防止食物因微生物生長而腐爛變質的好方法。十一世紀時。北宋未年劉真人就有肺癆由蟲引起之說。意大利學者FRACASTO(1483~1553)認為傳染病的傳播有直接、間接和通過空氣等幾種途徑。奧地利醫(yī)師PLENCIZ(1705~1786)主張傳染病的病因是活的物體,每種傳染病由獨特的活的物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11
大?。?0.07(MB)
子文件數:
-
簡介:120132013年普通高中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模擬試題一年普通高中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模擬試題一生物注意事項1本試題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4頁為選擇題,60分;第Ⅱ卷4頁為非選擇題,40分;共100分??荚嚂r間為90分鐘。2答第Ⅰ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荚嚱Y束,試題和答題卡一并收回。3第Ⅰ卷每題選出答案后,都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ABCD涂黑,如需改動必須先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他答案。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2分,共50分。1有人對細胞膜進行處理,處理后發(fā)現細胞只具有自由擴散功能,則被處理的物質是()A蛋白質B磷脂C糖類D淀粉2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部分細胞結構,并做了記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3細胞核是細胞控制中心,下列對細胞核敘述中正確的是()A核膜單層,主要成分為磷脂、蛋白質;B細胞核內含有染色質,不含DNA;C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D細胞核結構復雜,含有線粒體等細胞器;4細胞內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A高爾基體與內質網B葉綠體與線粒體C核糖體與內質網D中心體與液泡5人在發(fā)高燒時,常常不思飲食,其根本原因是()A消化道內食物尚未消化B發(fā)燒使胃腸蠕動減弱C體內的食物殘渣排出受阻D高燒使酶的活性減弱6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產量的是A適當增加光照強度B適當增加氧氣濃度C適當延長光照時間D適當增加二氧化碳濃度7下列有關ATP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植物一生光合作用過程中生成的ATP多于呼吸作用生成的ATPB肌細胞收縮時ATP與ADP比值升高C細胞中的吸能和放能反應一般與ATP和ADP的相互轉化有關D細胞內的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是生物界的共性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細胞細胞核葉綠體A酵母菌細胞有無B口腔上皮細胞有無C藍藻細胞有有D乳酸菌無無3A甲的Ⅰ2和乙的Ⅰ1B甲的Ⅰ4和乙的Ⅰ3C甲的Ⅰ2和乙的Ⅰ2D甲的Ⅰ3和乙的Ⅰ419馬鈴薯經常會發(fā)芽,如果把馬鈴薯與蘋果放在一起,蘋果釋放的一種促進植物果實成熟的激素,可以抑制馬鈴薯的發(fā)芽。這種激素是A脫落酸B乙烯C赤霉素D生長素20小偉換痢疾出現腹瀉而引起嚴重脫水,醫(yī)生除了用藥物治療外還考慮補液。下列補液方法中,最恰當的是A喝葡萄糖水B喝橘子汁C輸生理鹽水D喝蒸餾水2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區(qū)別是()A起始條件不同B產生生物數量不同C影響因素不同D產生的植物種群不同22止痛藥如“杜冷丁”并不損傷神經元的結構,在阻斷神經沖動傳導的過程中,檢測到突觸間隙中遞質乙酰膽堿的量不變。試推測它的作用機制是A與突觸后膜的受體結合B抑制突觸前膜遞質的釋放C與突觸前膜釋放的遞質結合D抑制突觸小體中遞質的合成23生活在一個生物群落中的兩個種群A、B的數量變化如右圖所示。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A種群與B種群為捕食關系,A種群依賴于B種群BA種群與B種群為競爭關系,競爭程度由強到弱CA種群為“S”型增長,其增長受本身密度制約DB種群為“J”型增長,始終受到A種群的制約24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A太陽光來源于地球以外,不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B硝化細菌是自養(yǎng)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生產者C病毒是異養(yǎng)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消費者25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是在下列哪三個層次上采取保護戰(zhàn)略和保護措施A基因、染色體、細胞B細胞、物種、生物圈C基因、物種、生態(tài)系統(tǒng)D物種、種群、生態(tài)系統(tǒng)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2631題,共50分。26(9分)下丘腦在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下圖表示下丘腦參與的人體部分生理調節(jié)過程。請回答(1)已知下丘腦分泌的物質C的靶細胞是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物質C是_________。當人們參加體力勞動大量出汗時,物質C的分泌量將_________,尿量_________,以維持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2)若物質E能促進甲狀腺的生長和發(fā)育,則物質D是__________________。物質E的分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 6
大?。?0.19(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十一章第十一章一、(1)是根瘤菌菌株必須是結瘤能力強、固氮效率高,而且對土著根瘤菌有競爭結瘤優(yōu)勢;(2)作為商品菌劑要經過一系列的嚴格檢驗,證明對植物有益而無害,更不能是人畜的條件致病菌;(3)菌劑的應用效果要有田間試驗報告;(4)有效菌數等重要指標要經過檢測,符合標準的產品才能出售;(5)要標明菌劑的適用作物和土壤情況等。二、微生物農藥①殺菌劑利用微生物殺菌劑來殺死有害微生物②殺蟲劑利用微生物制品來殺死有害昆蟲③除草劑利用微生物制品來除草(魯保一號)三、⑴根瘤菌劑⑵固氮細菌制劑⑶促生細菌(PGPR)劑⑷菌根菌肥料流程四、五、抗生素是有抗生菌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生理性活性物質抗生素對微生物的抗菌機制①阻礙菌體細胞壁的合成;②影響菌體細胞膜的通透性;③抑制核酸的合成;④抑制菌體蛋白質的合成。六、1929年英國圣瑪利學院細菌學講師弗來明研究毒性很大的葡萄球菌時七、堆肥一是指以植物性物質為主,一般略加糞尿,經混合堆積腐熟而成的有機肥料包括⑴發(fā)熱階段⑵高溫階段⑶降溫階段⑷腐熟保肥階段八、沼氣是有機質在厭氣條件下,經微生物分解作用而產生出來的一種生物氣(BIOGAS)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參與沼氣發(fā)酵的微生物,屬于產甲烷細菌九、基本原理就是通過微生物的旺盛代謝活動,分解有機污染物,使污水凈化根據污水處理過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對氧氣要求不同,可分為需氧處理與厭氧處理
下載積分: 3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 2
大?。?0.03(MB)
子文件數:
-
簡介:臨床微生物學病例分析題臨床微生物學病例分析題一個23歲男子因尿痛、尿頻,尿道有黃綠色膿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膿性分泌物涂片鏡檢顯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細胞,其內有革蘭染色陰性雙球菌。1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體是A腦膜炎球菌B杜克嗜血桿菌C溶脲脲原體D淋病奈瑟菌E性病淋巴肉芽腫衣原體2治療首選藥物是A青霉素B頭孢曲松與強力霉素聯用C強力霉素D磺胺增效劑磺胺甲基異噁唑E萬古霉素3該病原體在缺乏特異性抗體的情況下具有抗吞噬作用,這主要是由哪種抗原所致A莢膜B菌毛C外膜蛋白DIGA蛋白酶E脂多糖4如果在患者膿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認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種病原體引起的A溶脲脲原體B梅毒螺旋體C單純皰疹病毒D沙眼衣原體血清型D~KE沙眼衣原體血清型L1、L2或L3一個1歲女孩因陣發(fā)性嚴重咳嗽而入院。發(fā)作時,連續(xù)咳嗽5~20次,呼吸困難,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帶泡分泌物?;颊呖人越K止前,隨著空氣最后涌入肺部,發(fā)出喘鳴音。其它臨床癥狀有鼻和眼結膜出血,眶膜水腫,淋巴細胞性白細胞增多。病人無發(fā)熱,咽喉部無假膜。該女孩尚未接受常規(guī)計劃免疫。5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體是A百日咳桿菌B流感嗜血桿菌C呼吸道合胞病毒D流感病毒E白喉桿菌6已與病孩密切接觸的未受免疫兒童和成人,應采取哪種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A白喉抗毒素B氨芐青霉素+克拉維酸C紅霉素D頭孢曲松D金剛烷胺7病人發(fā)病過程中所見的過度分泌是由于A滅活延長因子2的毒素B激活膜結合GI蛋白而提高胞內CAMP水平的毒素C降解SIGA抗體的IGA蛋白酶D切斷上皮細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神經氨酸與相鄰糖基的聯結鏈的一種表面酶E病理免疫損傷8分離培養(yǎng)該病原體應采用A鮑金培養(yǎng)基B巧克力培養(yǎng)基C雞胚接種D呂氏血清培養(yǎng)基E羅氏培養(yǎng)基15治療首選藥物是A紅霉素B磺胺藥物C諾氟沙星D四環(huán)素E頭孢曲松16目前預防該病發(fā)生應接種哪類疫苗A單價莢膜多糖疫苗B多價莢膜多糖疫苗C類毒素D減毒口服活疫苗E基因工程疫苗一個27歲AIDS患者劇烈頭痛已有2個月,目前出現發(fā)熱,惡心,說話含糊不清,頸項強直。腦脊液中含淋巴細胞和有莢膜酵母菌。17患者上述癥狀和體征最可能是哪種病原體感染A莢膜組織胞漿菌B白假絲酵母菌C新生隱球菌D卡氏肺孢菌E黃曲霉18該病原體主要傳播途徑是A呼吸道B消化道C直接接觸D性接觸傳播E輸血某醫(yī)院收治了一名中年男性“肺炎”患者,經對癥處理好轉出院。一個月后,又因“感冒引起肺炎”而入院。查體體溫382~39℃間,已持續(xù)一周,無明顯誘因,乏力,伴有腹瀉,后轉入傳染科治療。轉科不久,醫(yī)生發(fā)現其全身淋巴結腫大,背部出現皮膚卡波氏肉瘤,視力下降,后左眼失明,體重減輕。實驗室檢查CD4T細胞減少,CD4/CD8為05(正常范圍為18~22)。六個月后患者死亡。病史記載患者生前于5年前被排往非洲工作,有不良性行為史,無輸血或靜脈吸毒史。19患者死于什么疾病A肺炎B白血病C艾滋病E肺結核E梅毒20患者是如何感染上該疾病的A輸血B呼吸道飛沫傳播C性交D飲用消毒不徹底的水E皮膚接觸感染21患者生前反復出現肺炎的主要原因是A免疫功能嚴重缺陷B潛伏感染B引起肺炎的病原體多D引起肺炎的病原體易發(fā)生抗原性變異E引起肺炎的病原體易變?yōu)長型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 32
大小: 0.19(MB)
子文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