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賞文庫
全部分類
  • 抗擊疫情 >
    抗擊疫情
    病毒認知 防護手冊 復工復產 應急預案 防控方案 英雄事跡 院務工作
  • 成品畢設 >
    成品畢設
    外文翻譯 畢業(yè)設計 畢業(yè)論文 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 任務書 課程設計 相關資料 大學生活 期刊論文 實習報告
  • 項目策劃 >
    項目策劃
    土地準備 規(guī)劃設計 開工開盤 項目綜合 竣工移交 售后移交 智慧方案 安全專項 環(huán)境影響評估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書 商業(yè)計劃書 危害評估防治 招投標文件
  • 專業(yè)資料 >
    專業(yè)資料
    人文法律 環(huán)境安全 食品科學 基礎建設 能源化工 農林牧畜 綜合待分類 教育經驗 行政人力 企業(yè)管理 醫(yī)學衛(wèi)生 IT技術 土木建筑 考研專題 財會稅務 公路隧道 紡織服裝
  • 共享辦公 >
    共享辦公
    總結匯報 調研報告 工作計劃 述職報告 講話發(fā)言 心得體會 思想匯報 事務文書 合同協(xié)議 活動策劃 代理加盟 技術服務 求職簡歷 辦公軟件 ppt模板 表格模板 融資協(xié)議 發(fā)言演講 黨團工作 民主生活
  • 學術文檔 >
    學術文檔
    自然科學 生物科學 天文科學 醫(yī)學衛(wèi)生 工業(yè)技術 航空、航天 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 軍事 政學 文化、科學、教育、 交通運輸 經濟 語言、文字 文學 農業(yè)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藝術 歷史、地理 哲學 數(shù)理科學和化學 綜合性圖書 哲學宗教
  • 經營營銷 >
    經營營銷
    綜合文檔 經濟財稅 人力資源 運營管理 企業(yè)管理 內控風控 地產策劃
  • 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
    幼兒教育 小學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職業(yè)教育 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 考研資源 試題真題 作業(yè)習題 課后答案 綜合教學
  • 土木建筑 >
    土木建筑
    專項施工 應急預案 建筑規(guī)范 工藝方案 技術交底 施工表格 圖片圖集
  • 課程導學 >
    課程導學
    醫(yī)學綜合 中醫(yī)養(yǎng)生 醫(yī)學研究 身心發(fā)展 醫(yī)學試題 影像醫(yī)學 醫(yī)院辦公 外科醫(yī)學 老年醫(yī)學 內科醫(yī)學 婦產科 神經科 醫(yī)學課件 眼鼻喉科 皮膚病科 腫瘤科 兒科醫(yī)學 康復醫(yī)學 全科醫(yī)學 護理學科 針灸學科 重癥學科 病毒學科 獸醫(yī) 藥學
    • 簡介:普通生物學復習思考題一、名詞解釋種子休眠上胚軸下胚軸有胚乳種子無胚乳種子子葉出土幼苗子葉留土幼苗細胞器原生質原生質體胞基質細胞周期紋孔胞間連絲后含物細胞分化細胞全能性組織維管束維管組織維管系統(tǒng)初生生長初生結構次生生長次生結構外始式內起源根瘤菌根定根不定根凱氏帶外起源樹皮年輪髓射線維管射線葉痕葉跡定芽不定芽鱗芽裸芽邊材心材春材秋材單軸分枝合軸分枝芽鱗痕內始式等面葉異面葉完全葉不完全葉C3植物C4植物葉序單葉復葉變態(tài)同源器官同功器官額外形成層完全花不完全花花序心皮胎座單雌蕊復雌蕊傳粉雙受精花粉敗育雄性不育無融合生殖孤雌生殖單性結實上位子房下位子房真果假果假種皮外胚乳無限花序有限花序聚花果聚合果世代交替生活史物種品種雙名法孢子植物頸卵器植物子實體亞種類器官包囊口器消化循環(huán)腔假體腔真體腔完全變態(tài)不完全變態(tài)神經網梯式神經系統(tǒng)單循環(huán)鏈狀神經系統(tǒng)異律分節(jié)同律分節(jié)開管式循環(huán)閉管式循環(huán)馬氏管不完全雙循環(huán)完全雙循環(huán)原腎管后腎管中腎后腎脊索側線恒溫動物胎盤羊膜卵羊膜動物開放式骨盆封閉式骨盆咽式呼吸雙重呼吸接合生殖世代交替?zhèn)€體發(fā)育系統(tǒng)發(fā)育原口動物后口動物生物重演律中間宿主終末宿主保蟲宿主二、注明下列各種動物的分類位置〔注明門和綱〕例眼蟲原生動物門,鞭毛綱團藻瘧原蟲變形蟲利什曼原蟲錐蟲兔球蟲碘泡蟲小瓜蟲車輪蟲草履蟲珊瑚水螅海蟄渦蟲肝片吸蟲鉤蟲輪蟲日本血吸蟲豬絳蟲人蛔蟲豬蛔蟲絲蟲小麥線蟲棘頭蟲蚯蚓螞蝗河蚌蝸牛鸚鵡螺釘螺錐實螺圓田螺墨魚魷魚章魚蜜蜂蝗蟲蝎子蜱螨馬陸蜈蚣河蝦蜘蛛跳蚤水蚤對蝦龍蝦蒼蠅米象螞蟻螃蟹疥螨海星海膽海參柱頭蟲文昌魚七鰓鰻鯰黃鱔帶魚鱖魚中華鱘長江鱘白鱘白鰱鯽魚草魚泥鰍鰻鱺蟾蜍棘腹蛙青蛙牛蛙大鯢黑斑蛙鱉眼鏡蛇銀環(huán)蛇壁虎蛇鱷魚家鴿鴛鴦金腰燕孔雀斑鳩紅腹錦雞貓頭鷹麻雀原雞鵪鶉鴻雁鴛鴦大熊貓?;⒚坊柜橊劺泅L水牛野兔穴兔斑馬中國猿人巖羊野驢松鼠海獅長頸鹿小熊貓三、判斷題1、有絲分裂產生四個子細胞。()2、西瓜和黃瓜是葫蘆科植物。()3、松、杉、柏等林木的分枝方式為總狀分枝。()4、葡萄的卷須與豌豆的卷須是同功器官。()5、一個典型的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組成。()6、風媒花常無鮮艷的色彩,花粉粒小而多。()7、生活的植物細胞都有胞間層、初生壁和次生壁。()8、輸導組織是植物體內運輸養(yǎng)料的管狀結構。()9、棉花的整枝利用了頂端優(yōu)勢的原理。()10、單子葉植物的葉肉組織一般沒有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分化。()11、竹子和甘蔗都是禾本科植物。()12、厚角組織和厚壁組織都是死細胞。()13、細胞生命活動的調控中心是線粒體。()14、糊粉粒貯藏的物質是淀粉。()15、甘薯的薯塊是由不定根發(fā)育而成的。()16、紅海椒表現(xiàn)出紅色是因為其果肉細胞中含有花青素。()17、豌豆和油菜的果實都稱為角果。()18、松樹、杉樹等裸子植物不形成果實。()19、減數(shù)分裂包括兩次連續(xù)的細胞分裂,DNA也復制兩次。()20、植物只能通過根吸收礦質營養(yǎng)。()21、減數(shù)分裂產生四個子細胞。()22、維管束是指由木質部、韌皮部和形成層組成的束狀分布的維管組織。()23、在正常的環(huán)境條件下,花中的雄蕊發(fā)育不正常,而雌蕊發(fā)育正常,這種現(xiàn)象稱為雄性不育。()24、竹子的分枝方式稱為分蘗。()25、從解剖學上看,樹皮是指多層周皮的積累。()26、按照芽的構造,可將芽分為花芽和葉芽。()27、從解剖學上看,落葉主要是在葉柄基部產生了離層。()28、葉的表皮細胞是一層不含質體的死細胞。()29、馬鈴薯的薯塊與甘薯的薯塊是同源器官。()30、胚乳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的。()31、一個典型的雄蕊由花絲和花藥兩部分組成。()D核糖體17、導管老化喪失輸導能力,往往是由于產生了()。A侵填體B胼胝體C有色體D核糖體18、植物細胞的后含物主要存在于()。A胞基質B細胞器C內質網D液泡19、表皮上,植物體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是()。A皮孔B氣孔C穿孔D篩氣20、在周皮上,植物體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是()。A皮孔B氣孔C穿孔D篩氣21、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細胞器是()。A葉綠體B線粒體C內質網D核糖體22、根據(jù)組織的來源,木栓形成層屬于()。A原生分生組織B初生分生組織C次生分生組織D側生分生組織23、在一定條件下,生活的薄壁組織細胞經過()可恢復分裂能力。A再分化B脫分化C細胞分化D組織分化24、在周皮中,對植物起保護作用的是()。A木栓層B栓內層C皮皮D木栓形成層25、對細胞生命活動起控制作用的是()。A葉綠體B線粒體C細胞核D酶26、菌根是高等植物的根與()形成的共生結構。A細菌B真菌C粘菌D放線菌27、根瘤是豆科植物的根與()形成的共生結構。A細菌B真菌C粘菌D放線菌28、種子植物的側根起源于()的一定部位。A分生區(qū)B伸長區(qū)表皮C根毛區(qū)中柱鞘D根尖原始細胞29、觀察根的初生結構,最好是在根尖的()作橫切制片。A分生區(qū)B伸長區(qū)C根毛區(qū)D根冠30、果樹、蔬菜等帶土移栽比未帶土移栽的成活率高,主要原因是保護了()。A葉B枝C芽D幼根和根毛31、屬于直根系的植物有()。A油菜B大豆C玉米D小麥E黃麻32、屬于須根系的植物有()。A油菜B大豆C玉米D小麥E黃麻33、雙子葉植物根的初生木質部的發(fā)育方式為()。A外始式B內始式C外起源D內起源34、柑桔的分枝方式為()。A單軸分枝B合軸分枝C二叉分枝D分蘗35、禾本科植物的分枝方式特稱為()。A單軸分枝B合軸分枝C二叉分枝D分蘗36、竹子的分枝方式為()。A單軸分枝B合軸分枝C二叉分枝D分蘗37、芽開展后形成枝條的叫()。A葉芽B花芽C鱗芽D裸芽38、雙子葉植物莖的初生木質部的發(fā)育方式為()。A外始式B內始式C外起源D內起源39、雙子葉植物莖在進行嫁接時,必須使砧木與接穗之間的()相吻合,才易成活。A韌皮部B形成層C表皮D皮層40、莖上葉和芽的發(fā)生屬于()。A外始式B內始式C外起源D內起源41、蘋果、梨等木本植物莖的增粗,主要是()細胞增多。A韌皮部B形成層C木質部D皮層42、棉花的分枝方式為()。A單軸分枝B合軸分枝C二叉分枝D分蘗43、裸子植物的分枝方式一般為()。A單軸分枝B合軸分枝C二叉分枝D分蘗44、莖和葉的初生保護組織是()。A韌皮部B形成層C表皮D皮層45、根和莖的次生保護組織是()。A韌皮部B形成層C表皮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shù): 7
      10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普通生物學試題普通生物學試題一選擇題一選擇題1在人體細胞有絲分裂末期,新的細胞核形成時,最多可形成幾個小的核仁,然后再匯集成一個大的核仁A5個B10個C46個D23個2溶酶體中的水解酶的最適PH約為A180B48C70D803下列物質與細胞松馳素B的作用相反的藥物是A長春花堿B紫杉醇C秋水仙素D鬼筆環(huán)肽4下列與真核細胞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中心粒和中心體是同源的細胞器B粗面型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的蛋白質直接運輸?shù)礁郀柣w進行加工、包裝C微體在動植物細胞中都有,但種類有所不同,如乙醛酸循環(huán)體,在植物細胞中有,但動物細胞中沒有D線粒體內膜上蛋白質的數(shù)量和種類均高于其外膜5上皮細胞之間的牢固連接主要是依靠下列哪一種連接方式A橋粒B緊密連接C間隙連接D胞間連絲6青霉素的殺菌作用的原理是A抑制核糖體的50S亞基的活性B抑制肽鏈的延伸C抑制細菌轉肽酶的活性D抑制乙酰膽酯酶的活性7反應1A──→BC,△G20920KJMOLL;反應2CD──→D,△G-18320KJMOLL。試問這兩個反應的KEQ值A反應1的KEQ值大于反應2B反應2的KEQ值大于反應1C兩者相等D無法確定8過氧化物酶的顏色是棕色的,其原因是A含有血紅素B含有葉綠素C含有CYTD含有NAD9檸檬酸循環(huán)途徑中,通過下列哪一項與線粒體內膜上的電子傳遞鏈連接起來A檸檬酸合成酶B異檸檬酸脫氫酶C琥珀酸脫氫酶D蘋果酸脫氫酶10在人的骨骼肌細胞中,利用肌糖原進行無氧呼吸時,將一個含有10個葡萄糖殘基的肝糖原片段,3C維生素AD維生素B222下列與維生素和健康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惡性貧血主要不是由于食物中缺維生素B12引起的,而是由于腸道吸收功能障礙引起的。B維生素B2是丙酮酸脫氫酶的輔酶,缺少維生素B2會使丙酮酸無法脫羧而引發(fā)一系列疾病,如結膜炎、口腔潰瘍等C維生素D是一種能夠在人體內合成的維生素,如果食物中缺少維生素D,只要經常曬曬太陽就能得到滿足上,而維生素B12是一種在人體內不能合成的,如果食物中沒有維生素B12,肯定會患惡性貧血D維生素E不僅對維持生育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具有抗氧化作用,對保護生物膜也具有重要的作用23在人體內最堅硬的物質是A琺瑯質釉質B牙本質齒質C骨密質D牙骨質24咽是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下列與吞咽食物有關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吞咽時,舌上舉封住口腔,防止食物回流B吞咽時,咽上面的軟腭上舉而將內鼻孔封住C喉上升,懸臃垂蓋住喉口D在A、B、C的協(xié)同作用下,借助于相關肌肉的收縮將食物擠入食道25駱駝的胃只有三室,其中哪一室物化成了水囊A瓣胃B皺胃C網胃D瘤胃26在人表皮下的生發(fā)層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進入末期時新形成的細胞核曾形成幾個小的核仁,后聚合成一個大的核仁A4個B8個C10個D1個27在下列幾種食草動物中,哪一種動物對食物的消化最不充分A牛B羊C兔D馬28下列哪一種酶不具有催化作用A胃蛋白酶B胰蛋白酶C凝乳酶D腸激酶29下列哪一種誘導方式使胃腺分泌胃液的量最多A條件反射式的神經誘導B通過促胃液素的激素誘導C通過腸抑胃素的激素誘導D通過通過腸促侇肽的激素誘導30肽鍵外切酶的主要來源是A胰腺B小腸腺C小腸上皮細胞D胃腺及胃黏膜上皮31在飽食一頓后的幾小時內,下列幾處血管中,血糖濃度最低的是A下腔靜脈B上腔靜脈C肝門靜脈D肺動脈32維生素A可在人體內的下列哪個器官中貯存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shù): 19
      10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緒論、微生物學一、1987年發(fā)表長篇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首次提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點。1、微生物是一群形體微小,結構簡單的低等生物的統(tǒng)稱。2、三個要點小、觀察借助光鏡,測量單位為微米或納米簡、簡單多細胞、單細胞、無細胞結構(病毒)低、進化程度低,為原始的生命形式3、微生物安細胞結構的有或無分非細胞結構微生物以及具細胞結構微生物,按細胞核膜,細胞器及有絲分裂等的有無,劃分為原核微生物核真核微生物。4、微生物的特點一、個體微小結構簡單。二、比面值大,體積小。三、種類多,數(shù)量最多,分布最廣。四、生長繁殖速度最快。五、代謝最強,最易發(fā)生分解。原核微生物1、三菌。光能營養(yǎng)藍細菌,化能營養(yǎng)細菌,放線菌。三體可以培養(yǎng)支原體(無細胞壁)。專營寄生蘭克次氏體、衣原體。2、細菌是一類細胞細而短,結構簡單,細胞壁堅韌,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較強的原核微生物。3、染色單染色、復染色、負染色、革蘭氏染色。4、革蘭氏染色法步驟涂片固定結晶紫初染(1MIN)碘液媒染(1MIN)95乙醇脫色(30S)番紅染色(1MIN)。結果陽性菌紫色,陰性菌紅色。5、細菌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質膜,間體、細胞質、核糖體、氣泡、細胞核、質粒和觸藏物。6、細菌細胞的特殊結構包括莢膜、鞭毛、菌毛、芽孢和伴孢晶體。7、細胞壁是位于胞外緊貼的一層無色透明,堅韌而有彈性的結構。其基本骨架肽聚糖。細胞壁的功能一、固定細胞外形二、協(xié)助鞭毛運動三、保護細胞免受外力的損傷四、阻攔有害物質進入細胞。8、肽聚糖單體由NAG、NAM、肽尾,肽橋構成。9、G與G(陰性菌)肽聚糖結構區(qū)別一、肽聚糖單體的短肽上第三個氨基不同二、肽橋不同三、肽聚糖層數(shù)與交聯(lián)度不同。22、菌落的特征,包括大小、形狀、顏色、邊緣、質地、透明度、光澤、表面、濕潤度等。23、細菌繁殖為無性繁殖、二分裂法。第三部分1、古菌分類一、產甲烷菌二、嗜熱嗜酸菌三、極端嗜鹽菌2、產甲烷菌細胞結構具有細胞封套,產甲烷菌培養(yǎng)專性厭氧菌培養(yǎng)法。3、研究古菌的經濟意義一、為生物進化,微生物分類積累材料二、嗜熱嗜酸細菌的生命活動是地熱區(qū)地球化學作用的重要因素三、嗜鹽菌的視紫素可用于ATP的合成、海水的淡化、創(chuàng)造太陽能電池。四、制取耐高溫微生物酶類五、構建新的物種六、產甲烷菌用于沼氣發(fā)酵七、嗜熱嗜酸菌可用于細菌冶金。4、藍細菌隸屬于原核生物界的藍色光合菌,細胞結構簡單,只具有原始核,沒有核膜和核仁、只有染色質、只具葉綠素、沒有葉綠體。5、藍細菌的特點一、在具膜結構的類囊體中含有光合色素二、形態(tài)差異大三、細胞壁含肽聚糖和二氨基庚二酸四、許多種類藍細菌能向細胞壁外分泌膠黏物質,形成膠團或膠鞘。五、繁殖方式為二分裂法六、許多藍細菌能固氮6、藍細菌對人類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一、藍細菌分布很廣二、地球上的第一個產氧光合生物三、固氮作用四、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重要生物鐘。7、放線菌是一類具有絲狀分枝細胞核無性孢子的G原核微生物,由于菌落呈放射狀而得名。8、放線菌的的代謝方式一、最適得PH中性偏堿二、DNA重組方式同細菌。9、菌絲細胞在生長過程中,呈絲狀分枝,無隔膜、為多糖體可分為基內菌絲和氣生菌絲,成團的菌絲為菌絲體。基內菌絲功能通常產生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吸收營養(yǎng)又稱營養(yǎng)菌絲。氣生菌絲功能它生長到一定程度可分化出繁殖結構即孢子。10、孢子絲可以形成孢子的菌絲功能繁殖11、放線菌繁殖特點對干燥抵抗力強,對熱抵抗性不強多為六十五度1015MIN失活。12、放線菌繁殖無性繁殖(1)形成無性孢子A、橫隔分離膜膜內陷B、縮縊分裂壁和膜同時內陷(2)菌絲片段可繁殖成新的菌絲,常見于液體基中。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4
      10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微生物學名詞解釋名詞解釋微生物微生物細小的肉眼看不見的生物稱為微生物。微生物學微生物學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的科學稱為微生物學。細胞中間體細胞中間體原核細胞連續(xù)不斷的膜包圍著細胞,同時以大量的折皺陷入細胞內部,陷入細胞內部的胞膜物質稱為細胞中間體。細菌鞭毛叢生細菌鞭毛叢生指細菌細胞的一端或兩端生一叢或兩叢鞭毛。菌落菌落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中,細菌局限在一處大量繁殖,聚集形成肉眼可見的斑塊,稱為菌落。無隔膜菌絲無隔膜菌絲在放線菌菌絲的生長過程中,核不斷復制、分裂,但細胞不分裂,這種菌絲稱為無隔膜菌絲。霉菌霉菌形成疏松的、絨毛狀的菌絲體的真菌稱為霉菌。蕈子蕈子由大量菌絲緊密結合形成的真菌子實體。菌絲體菌絲體分枝的真菌菌絲相互交錯形成的團狀菌絲稱為菌絲體。腐生性微生物腐生性微生物以死亡生物的有機物質成分為營養(yǎng)料,完成生長、增殖的微生物。致死溫度致死溫度殺死某種微生物的低溫界限。致死時間致死時間在致死溫度中殺死某種微生物所需的時間。代謝代謝細胞生命活動的全部化學轉化的總和。同化作用同化作用在細胞的化學轉化過程中,將營養(yǎng)物質合成細胞物質稱為生物合成或同化作用。沼氣發(fā)酵沼氣發(fā)酵在缺氧條件下,己糖徹底降解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過程。轉氨基作用轉氨基作用谷氨酸和其它不含氮有機酸交換氨基可形成氨基酸,稱為轉氨基作用。遺傳密碼遺傳密碼信使RNA的核苷酸“三連體”和“三連體”排列順序稱為遺傳密碼。三連體三連體由組成MRNA的四種核糖苷酸(A、G、U、C)中的任意三個按一定順序組合起來,形成一個遺傳信息儲存單位,就叫三連體。世代時間世代時間根據(jù)一定時間內細菌的增殖數(shù)量可以計算出繁殖的代數(shù),并以增殖數(shù)量除以繁殖代數(shù)求得每繁殖一代所需的時間,稱為世代時間。遺傳遺傳各種生物都能產生與自己相同后代的現(xiàn)象稱為遺傳。組氨酸缺陷型突變由于基因突變,產生了更喪失組氨酸合成能力的突變株,它只能在培養(yǎng)基中有外源組氨酸的條件下生長、傳代、增殖,稱為組氨酸缺陷型突變。基因基因能夠貯存和傳送出一個遺傳信息的DNA片段。基因位點基因位點正常情況下,基因在染色體上作直線排列,各種基因在染色體上均有其特定的位置,稱為位點。質粒質粒在原核生物中,除含有染色體外,還存在另一類較小的環(huán)狀DNA分子,它們獨立于染色體之外,也攜帶少數(shù)遺傳基因,這樣的DNA構造稱為質粒。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指在染色體上位置相同的基因。顯性基因顯性基因等位基因中能夠表達出來的基因。隱性基因隱性基因等位基因中,被顯性基因所壓抑,不能表達出來的基因稱為隱性基因。誘變育種誘變育種指利用物理、化學等誘變因素,誘發(fā)基因突變然后根據(jù)育種目標,從無定向的突變體中,篩選出具有某種優(yōu)良性狀突變株的方法。轉化作用轉化作用攜帶特定基因的給體細胞的DNA片斷被受體細胞吸收并成為后者基因成分的作用。轉導過程轉導過程利用溫和噬菌體將一個菌體的特定基因加入到另一個菌體使之獲得該性狀的過程。細菌交配細菌交配通過兩個細菌細胞的原生質連接,給體細胞中的DNA部分或全部進入受體細胞,成為受體細胞基因體的一部分稱為交配??乖乖侵钙溥M入脊椎動物體內后能夠誘發(fā)專性抗體大量產生的物質??贵w抗體是脊椎動物的免疫淋巴細胞在抗原物的侵入下大量產生的免疫球蛋白,能和入侵的抗原物發(fā)生專性結合反應。檸檬酸發(fā)酵檸檬酸發(fā)酵在己糖的好氣性分解中,如果中間產物檸檬酸的形成大大超過檸檬酸的轉化,積累起來,這種作用稱為檸檬酸發(fā)酵。酒精發(fā)酵酒精發(fā)酵在厭氣條件下,酵母分解己糖產生乙醇的過程稱為酒精發(fā)酵。氨化過程氨化過程蛋白質、核酸和其它含氮物質的含氮部分的微生物降解的最終產物是氨。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氨氧化為硝酸的作用稱為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微生物還原硝酸為亞硝酸、氨和氮氣的作用。脫氮作用脫氮作用反硝化細菌在缺氧時進行厭氣性呼吸作用,以NO3ˉ為最終電子受體,使其還原為氮氣,這種作用稱為脫氮作用。硫化作用硫化作用含硫有機化合分解中所生成的硫化氫,以及土壤中元素硫或硫的不完全氧化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氧化,最后生成硫酸,這一過程稱為硫化作用。反硫化作用反硫化作用在土壤淹水或粘重土壤的厭氣條件下,土壤中的硫酸鹽或其它氧化態(tài)的硫化物,由于微生物的還原作用而形成硫化氫的過程。聯(lián)合固氮體系聯(lián)合固氮體系由于植物的分泌物和脫落物提供能源物質,固氮微生物利用這些能源生活和固氮,因此被稱為聯(lián)合固氮體系。土壤微生物區(qū)系分析土壤微生物區(qū)系分析采用多種的培養(yǎng)基和培養(yǎng)方法,培養(yǎng)土壤中微生物區(qū)系的各個組成部分,從而3簡答抗體產生的過程簡答抗體產生的過程1、在骨髓中產生淋巴細胞的前體細胞;2、前體細胞分化為不同群,其中一群為B淋巴細胞;3、B淋巴細胞進一步分化產生漿細胞;4、漿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產生專性抗體球蛋白;5、抗體球蛋白分泌到血液和其它液體中成為體液抗體。什么是抗體專一性在微什么是抗體專一性在微生物學上有何用途生物學上有何用途1、抗原物進入動植物體內后,誘發(fā)與抗原物質所含抗原因子起專性結合反應的抗體大量產生,這種專性結合反應穩(wěn)定,且有較高的識別力,稱為抗體專一性。2、可用于鑒別同一種微生物的不同血清型株系,廣泛用于微生物的分類鑒定、株系鑒定和動植物病原菌株系的追蹤技術。簡述抗原與抗體凝集反應簡述抗原與抗體凝集反應的含義及應用方法的含義及應用方法1、凝集反應是懸浮顆粒體抗原與溶解態(tài)抗體的專性結合反應;2、細菌的表面抗原和鞭毛抗原的血清學反應常采用凝集反應觀察;3、方法在一系列小試管中加入等量懸浮抗原物,再順序加入等量二倍稀釋的抗血清系列。可以觀察到,在一定的稀釋度以下產生凝集反應,在這個比例以下不產生凝集反應,能產生凝集反應的最高的抗血清的稀釋度值稱為血清學凝集反應的效價。什么是細菌的聚類分類法,什么是細菌的聚類分類法,其基本原則是什么其基本原則是什么1、聚類分類法是以生物性狀的比較相似性為根據(jù)的一種分類方法。2、基本原則包括(1)一個種是許多相似性很高、但并不完全相同的菌株的聚類群,一個屬是或多或少的有相似性的種的聚類群;2、一個生物的各種被檢驗的性狀都具有同等的分類價值。簡答微生物分解淀粉的基簡答微生物分解淀粉的基本方式本方式1、在磷酸化酶的作用下,將淀粉中的葡萄糖分子一個一個地分解下來,是微生物分解利用淀粉的普通方式。2、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將淀粉先水解為糊精,再由糊精水解生成麥芽糖,麥芽糖再在麥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是水解能力特別強的微生物所特有的方式。簡述沼氣發(fā)酵的兩個階段簡述沼氣發(fā)酵的兩個階段1、第一個階段是各種有機質在多種微生物群體的接力作用下進行厭氣性分解,產生有機酸、醇等有機物和H2、CO2、NH3、N2等氣體;2、第二階段是由甲烷細菌還原CO2產生甲烷,或從甲酸或乙醇脫甲基并還原成甲烷。簡述硝化作用兩個階段的簡述硝化作用兩個階段的主要特點主要特點1、亞硝酸形成作用階段在亞硝酸細菌的作用下將氨氧化成亞硝酸,其中包括一系列脫氫和釋放能量的中間過程;2、硝酸形成作用階段硝酸細菌將亞硝酸氧化為硝酸,供植物吸收利用,亞硝酸的氧化是加水脫氫的過程。這兩個階段都能釋放能量,其中部分能量用于還原CO2合成細胞物質。反硝化作用中的合成性硝反硝化作用中的合成性硝酸還原作用和脫氮作用的酸還原作用和脫氮作用的生理意義有何不同生理意義有何不同1、合成性硝酸還原作用指的是微生物和植物利用硝酸鹽作為氮素養(yǎng)料,它們吸收硝酸鹽,通過硝酸還原酶的作用,將硝酸還原為氨、進一步合成為氨基酸、蛋白質和其它含氨成分,使N素有效化。2、脫氮作用指反硝化細菌在缺氧時進行厭氣性呼吸作用,以NO3為最終電子受體,使其還原為氮氣,利用難度增大。固氮酶作用的基本條件的固氮酶作用的基本條件的哪些哪些1、固氮酶將N2還原為NH3需要能量和電子供體,以及傳遞電子的電子載體;2、固氮酶對氧敏感,只能在氧壓很低或無氧條件下進行;3、環(huán)境中現(xiàn)成的氨或固氮酶固定的氨如不及時轉化,超過一定濃度對固氮作用起抑制效應。簡述根瘤菌的形態(tài)特征簡述根瘤菌的形態(tài)特征1、在培養(yǎng)條件下根瘤菌為桿狀2、G,有26根周生鞭毛,或一根端生或側生鞭毛;3、能運動,不形成孢芽;4、細胞內常含有許多折光性的聚B羥基丁酸顆粒,使細胞染色不均勻,有時呈環(huán)節(jié)狀。5、細胞外形成莢膜和粘液物質,在含碳水化合物多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時,粘液尤其豐富。簡述成熟根瘤的內部結構簡述成熟根瘤的內部結構1、根瘤皮層,由幾層薄壁細胞組成;2、分生組織;3、含菌組織和含類菌體細胞;4、維管束,與根中柱的木質部和韌皮部聯(lián)接,成為輸導系統(tǒng)。簡述成熟根瘤的功能簡述成熟根瘤的功能1、豆血紅蛋白與氧氣的供應。豆血紅蛋白在根瘤中起調節(jié)氧的緩沖劑作用,它向類菌體提供低濃度和高流量的氧氣,這是固氮作用的必然條件之一,固氮酶在氧壓較高時失活。2、能量的供應。根瘤菌的生長和固氮作用都需要能源。植物的光合作用輸送到根瘤的含菌組織,經過氧化磷酸化,產生ATP供固氮作用利用。3、固氮產生的同化和轉運。氨是固氮作用的最初產物,一形成就從類菌體分泌出來。人工接種根瘤菌一般有哪人工接種根瘤菌一般有哪些表現(xiàn)些表現(xiàn)1、根瘤菌的人工接種對于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體系的形成,起保證作用。2、不同地區(qū)、不同植物,人工接種根瘤菌對植物有無增產效果,對共生固氮作用有無改善的效果情況不一致。3、在從未種植過或多年未種植某一豆科植物,種植該植物,人工接種根瘤菌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有效的,能夠保證結瘤、固氮、提高產量。4、長年種植某一種豆科植物,每次播種都進行根瘤菌人工接種是否都有效益,隨植物種類和地區(qū)情況的不同而表現(xiàn)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shù): 7
      7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干擾素干擾素Γ生物學功能及其應用的研究進展生物學功能及其應用的研究進展【摘要】干擾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是體內重要的細胞因子,能夠通過調控免疫相關基因的轉錄協(xié)調機體的免疫反應。本文對IFNΓ的生物學功能(主要包括誘導機體的抗病毒狀態(tài)、抑制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免疫調節(jié))及其應用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娟P鍵詞】干擾素Γ;生物學功能;治療應用PROGRESSINRESEARCHONBIOLOGICALFUNCTIONAPPLICATIONOFINTERFERONΓTIANYUAN△,DINGZHUANG,YUEYUHUAN(△COLLEGEOFANIMALSCIENCEVETERINARYMEDICINE,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62,CHINA)【ABSTRACT】INTERFERONΓ(IFNΓ)ISANCRITICALCYTOKINEWHICHCODINATESIMMUNERESPONSETHROUGHTRANIONALREGULATIONOFIMMUNOLOGICALLYRELEVANTGENESTHISARTICLEREVIEWSTHEPROGRESSINRESEARCHONBIOLOGICALFUNCTIONS,INCLUDINGINDUCTIONOFANTIVIRALSTATE,INHIBITIONOFCELLPROLIFERATION,INDUCTIONOFAPOPTOSISIMMUNOMODULATION,ASWELLASAPPLICATIONOFIFN?!綤EYWDS】INTERFERONΓ(IFNΓ);BIOLOGICALFUNCTION;THERAPEUTICEFFECT干擾素(INTERFERON,IFN)是最先被發(fā)現(xiàn)的細胞因子,根據(jù)同源性及受體特異性的不同,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3類干擾素Ⅰ型、Ⅱ型和Ⅲ型。Ⅰ型IFN包括IFN?。òǘ鄠€亞型)、IFNΒ、IFNΩ、IFNΕ、IFNΚ、反芻動物中發(fā)現(xiàn)的IFNΤ以及在小鼠中發(fā)現(xiàn)的Ζ等;Ⅱ型IFN只有IFNΓ;Ⅲ型IFN是2003年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型干擾素,包括IFNΛ1、IFNΛ2和IFNΛ3。其中,Ⅱ型IFN也被稱為免疫干擾素,大量研究表明,IFNΓ除具有廣譜抗病毒功能外,對免疫系統(tǒng)也起著關鍵的調節(jié)作用[1],具有極為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因此成為當今免疫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等研究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1IFNΓ的生物學功能11免疫調節(jié)功能IFNΓ是體內重要的免疫調節(jié)因子,能促進MHCⅠ類及Ⅱ類抗原的加工提呈能夠從多方面上調細胞表面MHCⅠ類分子的表達IFNΓ的刺激使組成型蛋白酶體轉換成免疫蛋白酶體,后者酶解的特異性使多肽能夠更好地結合于Ⅰ類MHC分子,提高MHCⅠ類分子中提呈給CD8+T細胞識別的表位的表達水平和多樣性,因此提高機體的免疫監(jiān)視功能[2]。IFNΓ通過上調MHCⅡ類抗原提呈提升CD4+T細胞的肽特異性活性。通過上調MHCⅠ類抗原的提呈途徑增加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對病原體的敏感性,使CTL更有效地將病原體清除[3]。12廣譜抗病毒作用IFNΓ主要通過與細胞表面受體的結合,誘導病毒感染細胞產生多種抗病IIEXPRESSIONTRANSACTIVATIONOFCLASSIITRANSACTIVATPROMOTERIVBYIFNREGULATYFACT1ISREGULATEDBYPROTEINKINASEC?。跩]JIMMUNOL2003171(8)41874194[5]NISHIGUCHISTAMIAKUBOSETALEFFECTOFLONGTERMPOSTOPERATIVEINTERFERONTHERAPYONINTRAHEPATICRECURRENCESURVIVALRATEAFTERRESECTIONOFHEPATITISCVIRUSRELATEDHEPATOCELLULARCARCINOMA[J]INTERVIROLOGY200548(1)7175[6]LINSMLINCJHSUCWETALPROSPECTIVEROMIZEDCONTROLLEDSTUDYOFINTERFERONALPHAINPREVENTINGHEPATOCELLULARCARCINOMARECURRENCEAFTERMEDICALABLATIONTHERAPYFPRIMARYTUMS[J]CANCER2004100(2)376382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shù): 3
      18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應用參考因素NO技術名稱技術簡介成熟性時間條件資金水平應用的適應性應用的局限性目標污染物1自然衰減依靠土壤中的原生態(tài)微生物、地表植物或土壤中的動物降解污染物;另外,污染物還會通過自然衰減、分解、揮發(fā)和光解等途徑降低濃度。技術成熟國內偶有應用需要很長時間時間不確定很低如果場地污染程度低,幾乎無限期的在長時間內不開發(fā)利用,資金短缺、又沒用其他修復途徑,可以考慮該技術路線。場地規(guī)劃為商業(yè)住房用地,隨時存在開發(fā)可能,且該方法耗時太長重金屬、有機物2填埋法通過將污染場地土壤進行挖掘,然后再直接填埋處理,從而達到治理場地污染目的的一種傳統(tǒng)技術方法技術成熟應用較多2到12個月中等(1)主要用于處理污染物濃度較低的土壤(2)原場地污染治理徹底。原場址需要一定量的清潔土壤填充挖空區(qū),填埋場地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重金屬、有機物3固化穩(wěn)定化法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固定土壤中的污染物,防止其在環(huán)境中進一步遷移、擴散。要對污染區(qū)域進行封閉或對人類活動限制。要定時對場地進行監(jiān)測。技術成熟國內有應用需要時間較短3到9個月中等對于重金屬、難揮發(fā)物質及放射性污染土壤比較合適。固化材料老化、失效、水浸泡、冰凍融化都會影響固化效果,一般不用于含氯有機物和農藥污染物的處理。處理后會增大污染土壤的體積,場地存在潛在風險。重金屬物理技術4水泥窯焚和水泥生料一起進入回轉窯,控制污染土壤的較成熟已有受水泥品質限高適用于不易揮發(fā)的重金屬污染土水泥窯距離場地較遠,運輸費用較高重金屬、燒室焚燒摧毀其中的有機物質。尾氣經無害化處理后排放。1化學淋洗法用水或表面活性劑、螯合劑的水溶液來淋洗土壤,將土壤中得污染物淋洗至溶液中。淋洗土壤的溶液需要收集起來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理后的水可以回用于淋洗。技術成熟國內應用未見報道需要時間較短,如112個月時間不確定中等對于大粒徑、低有機碳的土壤例如沙礫、砂、細沙等土質,土壤中的污染物質比較容易淋洗處理對粘土和粉土中的污染物比較難于清洗出來,后續(xù)的泥水分離困難重金屬2生物化學還原修復法通過在土壤中加入還原藥劑,在厭氧環(huán)境下為土著厭氧微生物創(chuàng)造還原反應條件脫氯,然后在好氧環(huán)境下好氧微生物降解脫氯后后的有機物;厭氧好氧反復循環(huán),最終完全脫氯與徹底降解有機污染物。技術成熟國內有相關藥劑根據(jù)場地可利用面積,半年到1年較低(1)可廣泛應用于含氯有機物的處理;(2)處理過程環(huán)境風險低;(3)可以在原地異位處置(1)所需時間較焚燒、熱解吸等熱處理方法長;(2)高濃度污染土壤需要的處理工期較多有機物化學技術3原位化學氧化通過在地層中建立擴散井,將化學氧化劑注入土壤中,目標是將污染物質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轉化為低毒、穩(wěn)定的化合物。常用氧化技術成熟國內可能有應用需要時間較短,1星期到10個月中等對于特高濃度、難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比較有效和經濟。(1)氧化劑的氧化能力強,但使用不當會帶來安全隱患;(2)滲透率低的土壤如粉粘土,不宜采用,氧化溶液因無法滲透與有機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4
      20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yè))(博士)一、填空(24空24分)1年,由和(英文姓)首次提出了DNA的雙螺旋模型,其結果發(fā)表在雜志,他們提出的實驗依據(jù)是和。2蛋白質濃度測定在NM原因是但有時候也在220NM處測量,原因是3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具有酶的活性,4嗅覺、視覺、味覺和細胞膜上的蛋白結合,這種受體具有的結構特點,產生的第二信使是二、名詞解釋(4題16分)1CPGISL2CTDOFRNAPOLII3SIRNA4BASICLEUCRINEZIP5SIRNA6BASICLEUZIGZAG堿性亮氨酸拉鏈三、問答題(4題40分)1基因組DNA有時會產生GT錯配,DNA復制時有時會發(fā)生AC錯配,他們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各怎么修復(12分)2大腸桿菌的啟動子(或操縱子)活性有無強弱之分,如果有,決定其強弱的因素什么(10分)3什么是基因印記(IMPRINTING)它是怎么遺傳的舉例說明。(10分)4為什么說‘RIBOSOMEISARIBOZYME”(8分)四,名詞解釋4題8分1酵母雙雜交2細菌人工染色體過時,請談一下你對此觀點的看法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5年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ú┦浚┮弧⒚~1、必需脂肪酸2、磷氧比3、糖異生4、酮體二、判斷請判斷對錯后并改錯。1有氧條件改為無氧條件,葡萄糖的利用速度增加2氰化物阻止了氧化磷酸化3非糖飲食,偶數(shù)脂肪酸比奇數(shù)脂肪酸好4膽固醇增高癥患者,服用谷固醇,會增高血脂之類的三、填空1糖原合成的關鍵酶是___,糖原分解的限素酶是___。2乙酰輔酶A的來源有4個________,去向4個________。3血液中的氨的來源4氨基丁酸的前體是__5蛋白在280NM處吸收強的原因是有___,___,___。6膽固醇的代謝終產物是__7脂肪酸進入MT的載體是__四、簡答題膽汁酸腸肝循環(huán)和意義五、填空題1體內合成1摩尿素消耗___個ATP可以過膜運輸?shù)闹虚g物是___和___,___水解后生成尿素。2非蛋白N是__3腦的氨的轉運形式是__4連接尿素和TCA循環(huán)的中間物為____5CPS是__和__的中間產物6___脫羧成為使血管擴張的物質7__氨基酸參與嘧啶合成8蛋白質組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學科六、論述題1根據(jù)圖說明DNA鏈的方向,標出核糖C的序號,并畫出另一條相應的DNA鏈。圖的內容是給了一個鏈沒有標出方向2(已知DDCTP和DCTP的結構式(就是一個少4位的OH,一個少5位的P)),問在DNA復制反應中,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6
      1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問答題1衰老與基因的結構與功能的變化有關,涉及到衰老與基因的結構與功能的變化有關,涉及到(1)生長停滯;(2)端??s短現(xiàn)象;(3)DNA損傷的累積與修復能力減退;(4)基因調控能力減退。2超螺旋的生物學意義超螺旋的生物學意義(1)超螺旋的DNA比松馳型DNA更緊密,使DNA分子體積變得更小,對其在細胞的包裝過程更為有利;(2)超螺旋能影響雙螺旋的解鏈程序,因而影響DNA分子與其它分子(如酶、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3原核與真核生物學原核與真核生物學MRNA的區(qū)別的區(qū)別原核(1)往往是多順反子的,即每分子MRNA帶有幾種蛋白質的遺傳信息(來自幾個結構基因)。(2)5端無帽子結構,3端一般無多聚A尾巴。(3)一般沒有修飾堿基,即這類MRNA分子鏈完全不被修飾。真核(1)5端有帽子結構(2)3端絕大多數(shù)均帶有多聚腺苷酸尾巴,其長度為20200個腺苷酸。(3)分子中可能有修飾堿基,主要有甲基化,(4)分子中有編碼區(qū)與非編碼區(qū)。4TRNA的共同特征的共同特征()單鏈小分子,含7393個核苷酸。(2)含有很多稀有堿基或修飾堿基。(3)5端總是磷酸化,5末端核苷酸往往是PG。(4)3端是CPCPAOH序列。(5)分子中約半數(shù)的堿基通過鏈內堿基配對互相結合,開成雙螺旋,從而構成其二級結構,開頭類似三葉草。(6)三級結構是倒L型。5核酶分類核酶分類(1)異體催化的剪切型,如RNASEP;(2)自體催化的剪切型,如植物類病毒等;(3)內含子的自我剪接型,如四膜蟲大核26SRRNA前體。6HNRNA變成有活性的成熟的變成有活性的成熟的MRNA的加工過程的加工過程(1)5端加帽;(2)3端加尾(3)內含子的切除和外顯子的拼接;(4)分子內部的甲基化修飾作用,(5)核苷酸序列的編輯作用。7反義反義RNA及其功能及其功能堿基序列正好與有意義MRNA互補的RNA稱為反意義或反義RNA,又稱調節(jié)RNA,這類RNA是單鏈RNA,可與MRNA配對結合形成雙鏈,最終抑制MRNA作為模板進行翻譯。這是其主要調控功能,還可作為DNA復制的抑制因子,與引物RNA互補結合抑制DNA的復制,以及在轉錄水平上與MRNA5末端互補,阻止RNA合成轉錄。8病毒基因組分型病毒基因組分型(1)雙鏈DNA(2)單鏈正股DNA(3)雙鏈RNA(4)單鏈負股RNA(5)單鏈正股RNA9病毒基因組結構與功能的特點病毒基因組結構與功能的特點(1)不同病毒基因組大小相差較大;(2)不同病毒的基因組可以是不同結構的核酸。(3)病毒基因組有連續(xù)的也有不連續(xù)的;(4)病毒基因組的編碼序列大于90;(5)單倍體基因組,(6)基因有連續(xù)的和間斷的,(7)相關基因叢集;(8)基因重疊(9)病毒基因組含有不規(guī)則結構基因,主要類型有A幾個結構基因的編碼區(qū)無間隔;BMRNA沒有5端的帽結構;C結構基因本身沒有翻譯起始序列。10原核生物基因組的結構的功能特點原核生物基因組的結構的功能特點(1)基因組通常僅由一條環(huán)狀雙鏈DNA分子組成。(2)基因組中只有1個復制起點。(3)具有操縱子結構。(4)編碼順序一般不會重疊。(5)基因是連續(xù)的,無內含子,因此轉錄后不需要剪切。(6)編碼區(qū)在基因組中所占的比例(約占50)遠遠大于真核基因組,但又遠遠小于病毒基因組。(7)基因組中重復序列很少(8)具有編碼同工酶的基因。(9)細菌基因組中存在著可移動的DNA序列,包括插入序列和轉座子。(10)在DNA分子中具有多種功能的識別區(qū)域。11真核生物基因組結構與功能的特點真核生物基因組結構與功能的特點(1)每一種真核生物都有一定的染色體數(shù)目,除了配子為單倍體外,體細胞一般為雙倍體。(2)真核基因組遠遠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組,結構復雜,基因數(shù)龐大。(3)都由一個結構基因與相關的調控區(qū)組成,轉錄產物為單順反子。(4)含有大量重復順序。(5)基因組內非編碼的順序占90以上。(6)真核基因是斷裂基因,(7)功能相關的基因構成各種基因家族,它們可串聯(lián)在一起,亦可相距很遠,但即使串聯(lián)在一起的成簇的基因也是分別轉錄的。(8)真核生物基因組中也存在一些可移動的遺傳因素,這些DNA順序并無明顯生物學功能,似乎為自己的目的而組織,故有自私DNA之稱。12根據(jù)同源性程度,主要分五種類型根據(jù)同源性程度,主要分五種類型(1)核酸序列相同,實際上是多拷貝基因;(2)核酸序列高度同源,如人類生長激素基因家族;(3)編碼產物具有同源功能區(qū);(4)編碼產物具有小段保守基序;(5)基因超家族。13DNA復制的基本過程復制的基本過程(1)DNA雙鏈解開;(2)RNA引物的合成;(3)DNA鏈的延長;(4)切除引物、填補缺口、連接相鄰DNA片段;(5)切除和修復錯配堿基。14DNA的損傷方式NA的損傷方式(1)轉換由一種嘧啶變成另一種嘧啶,或種嘌呤變成另一種嘌呤;(2)顛換嘧呤與嘌呤互換。轉換和顛換只引起DNA局部的改變,而DNA其它部分的結構不受影響,故稱為點突變。(3)丟失或插當物理或化學信號刺激受體時,受體活化,與G蛋白結合并使之發(fā)生構象改變。A亞基與GDP的親和力下降,結合的GDP為GTP所取代。A亞基結合了GTP后即與BR亞基發(fā)生解離,成為活化狀態(tài)的A亞基?;罨说腁亞基此時可以作用于下游的各種效應分子。這種活化狀態(tài)將一直持續(xù)到GTP被A亞基自身具有的GTP酶水解為GDP。33小分子細胞內信使一般具有的三個特點小分子細胞內信使一般具有的三個特點(1)不位于能量代謝途徑的中心;(2)在細胞中的濃度或分布可以迅速地改變;(3)作為變構效應劑作用于相應的靶分子,已知的靶分子主要為各種蛋白激酶。34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EGFRRASMAPK(1)受體二聚體的形成及其磷酸化;(2)募集接頭蛋白GRB2(3)調控分子SOS的活化(4)低分子量G蛋白RAS的活化;(5)MAPK的級聯(lián)激活;(6)轉錄因子的磷酸化及其轉錄調控作用。35R干擾素受體介導的細胞轉導途徑干擾素受體介導的細胞轉導途徑R干擾素與受體結合以后。也可以導致受體二聚體化,二聚體化的體可以激活JALSTAT系統(tǒng),后者將干擾素刺激信號傳入核內。JAK為一種存在于胞漿中的蛋白酪氨酸激酶,它活化后可使干擾素受體磷酸化。STAT可以通過其SH2結構域識別磷酸化的受體并與之結合,然后STAT分子亦發(fā)生酪氨酸的磷酸化,酪氨酸磷酸化的STAT形成二聚體并進入胞核。二聚體STAT分子作為有活性的轉錄因子,影響相關基因的表達,進而改變靶細胞的增殖與分化。36KLENOW片段的用途片段的用途(1)補齊雙鏈DNA的3末端;(2)通過補齊3端使3末端標記;(3)在CDNA克隆中,第二股鏈的合成。(4)DNA序列分析。37幾種常見修飾酶幾種常見修飾酶(1)DNA聚合酶I這個酶除有聚合酶活性外,尚有35及53核酸外切酶活性。由于它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當用缺口平移法標記DNA探針時,常用DNA聚合酶I。(2)逆轉錄酶逆轉錄酶以RNA為模板合成DAN,合成時需要4種脫氧核苷酸及引物,合成方向為53延伸,無35外切酶活性。廣泛用于MRNA為模板合成CDNA,構建CDNA文庫。(3)T4DNA連接酶催化雙鏈DNA一端3OH與另一雙鏈DNA的5端磷酸根形成3、5磷酸二酯鍵,使具有相同粘性末端或平端的DNA末端連接起來。(4)堿性磷酸酶去除DNA或RNA5端的磷酸根,制備載體時,用堿性磷酸酶處理后,可防止載體自身連接,提高重組效率。(5)末端脫氧核苷酰轉移酶(TDT)將脫氧核苷酸加到DNA的3OH上,主要用于探針標記;或者在載體和待克隆的片段上形成同聚物尾,以便于進行連接。(6)TAQDNA聚合酶和其它耐熱DNA聚合酶。38作為克隆載體的質粒具備以下特點作為克隆載體的質粒具備以下特點(1)分子量相對較小,能在細菌內穩(wěn)定存在,有較高的拷貝數(shù)。(2)具有一個以上的遺傳標志,便于對宿主細胞進行選擇,(3)具有多個限制酶的單一切點,稱為多克隆位點(MCS)。3939粘性質粒的特點粘性質粒的特點(1)含有質粒的抗藥性標記(2)帶有入噬菌體的粘性末端(COS區(qū));(3)具有一個或多個限制酶的酶切位點;(4)其本身分子量小,容納40KB左右的DNA片段;(5)由于非重組粘性質粒很小,不能在體外包裝,因而體外包裝的主要是重組體,有利于以后的篩選。4040M31M31噬菌體的優(yōu)點噬菌體的優(yōu)點(1)噬菌體顆粒中所含有的是單鏈DNA,該單鏈DNA可作為模板用于DNA序列分析;(2)利用單鏈M13克隆可制備成單鏈DNA探針用于雜交分析,檢測DNA或RNA,或者作為基因定點誘變的載體。4141大腸桿菌與哺乳動物表達載體的不同大腸桿菌與哺乳動物表達載體的不同大腸桿菌含有復制位點、抗性基因、克隆位點,可導入大腸桿菌,與克隆載體一樣,表達載體中含有表達系統(tǒng)元件,即啟動子核糖體結合位點克隆位點轉錄終止信號。哺乳動物真核表達載體中含有一套真核表達元件;啟動子增強子克隆位點終止信號和加POLYA信號。4242重組重組DNADNA的目的和基本過程的目的和基本過程目的(1)克隆某個特定的基因;(2)建立基因文庫、CDNA文庫,(3)將特定的基因片段進行亞克隆以進行DNA序列測定;(4)構建表達載體以便在特定的宿主細胞中表達某個基因。過程(1)制備目的基因和相關載體(2)將目的基因和有關載體進行連接(3)將重組的DNA導入受體細胞(4)DNA重組體的篩選和鑒定(5)DNA重組體的擴增、表達和其它研究。4343CDNA的合成過程DNA的合成過程先從細胞中提取高質量的MRNA。因MRNA有POLYA尾巴,可用1218寡聚DT片段作為引物,加入4種DNTPAMV或MMLV逆轉錄酶催化第一股鏈的合成。然后用RNASEH去掉MRNA,剩下的單鏈DNA的3端往往有自發(fā)回折(原因不明)形成的發(fā)夾結構,正好可以作為合成第二條DNA鏈的引物;由T4DNA聚合酶催化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shù): 6
      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分子生物學1DNA的一級結構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順序。2DNA的二級結構指兩條DNA單鏈形成的雙螺旋結構、三股螺旋結構以及四股螺旋結構。3DNA的三級結構雙鏈DNA進一步扭曲盤旋形成的超螺旋結構。4DNA的甲基化DNA的一級結構中,有一些堿基可以通過加上一個甲基而被修飾,稱為DNA的甲基化。甲基化修飾在原核生物DNA中多為對一些酶切位點的修飾,其作用是對自身DNA產生保護作用。真核生物中的DNA甲基化則在基因表達調控中有重要作用。真核生物DNA中,幾乎所有的甲基化都發(fā)生于二核苷酸序列5’CG3’的C上,即5’MCG3’5CG島基因組DNA中大部分CG二核苷酸是高度甲基化的但有些成簇的、穩(wěn)定的非甲基化的CG小片段稱為CG島存在于整個基因組中?!癈G”島特點是GC含量高以及大部分CG二核苷酸缺乏甲基化。6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要點(1)DNA是反向平行的互補雙鏈結構。(2)DNA雙鏈是右手螺旋結構。螺旋每旋轉一周包含了10對堿基,螺距為34NMDNA雙鏈說形成的螺旋直徑為2NM。每個堿基旋轉角度為36度。DNA雙螺旋分子表面存在一個大溝和一個小溝,目前認為這些溝狀結構與蛋白質和DNA間的識別有關。(3)疏水力和氫鍵維系DNA雙螺旋結構的穩(wěn)定。DNA雙鏈結構的穩(wěn)定橫向依靠兩條鏈互補堿基間的氫鍵維系,縱向則靠堿基平面間的疏水性堆積力維持。7核小體的組成染色質的基本組成單位被稱為核小體,由DNA和5種組蛋白H1H2AH2BH3和H4共同構成。各兩分子的H2AH2BH3和H4共同構成八聚體的核心組蛋白,DNA雙螺旋纏繞在這一核心上形成核小體的核心顆粒。核小體的核心顆粒之間再由DNA和組蛋白H1構成的連接區(qū)連接起來形成串珠樣結構。8順反子(CISTRON)由結構基因轉錄生成的RNA序列亦稱為順反子。9單順反子(MONOCISTRON)真核生物的一個結構基因與相應的調控區(qū)組成一個完整的基因,即一個表達單位,轉錄物為一個單順反子。從一條MRNA只能翻譯出一條多肽鏈。10多順反子POLYCISTRON原核生物具有操縱子結構,幾個結構基因轉錄在一條MRNA鏈上,因而轉錄物為多順反子。每個順反子分別翻譯出各自的蛋白質。11原核生物MRNA結構的特點1原核生物MRNA往往是多順反子的,即每分子MRNA帶有幾種蛋白質的遺傳信息。(2)MRNA5‘端無帽子結構,3‘端無多聚A尾。(3)MRNA一般沒有修飾堿基。12真核生物MRNA結構的特點(1)5‘端有帽子結構。即7-甲基鳥嘌呤-三磷酸鳥苷M7GPPPN。(2)3‘端大多數(shù)帶有多聚腺苷酸尾巴。(3)分子中可能有修飾堿基,主要有甲基化。(4)分子中有編碼區(qū)和非編碼區(qū)。14TRNA的結構特點(1)TRNA是單鏈小分子。(2)TRNA含有很多稀有堿基。328操縱子(OPERON)是指數(shù)個功能上相關聯(lián)的結構基因串聯(lián)在一起,構成信息區(qū),連同其上游的調控區(qū)(包括啟動子和操縱序列)和下游的轉錄終止信號所構成的基因表達單位,所轉錄的RNA為多順反子。29質粒是存在于細菌染色體之外的、具有自主復制能力的環(huán)狀雙鏈DNA分子。30質粒的不相容性具有相同復制起始位點和分配區(qū)的兩種質粒不能共存于一個宿主菌,這種現(xiàn)象稱為質粒的不相容性。31轉座因子既可移動的基因成分,是指能在一個DNA分子內部或兩個DNA分子之間移動的DNA片段。原核生物的轉座因子包括插入序列、轉座子和MU噬菌體。32插入序列是一類較小的沒有表型效應的轉座因子,由一個轉位酶基因及兩側的反向重復序列組成。33轉座子是一類較大的可移動成分,除有關轉座的基因外,至少帶有一個與轉座作用無關的并決定宿主菌遺傳性狀的基因。34斷裂基因真核生物的結構基因,由若干個編碼區(qū)和非編碼區(qū)互相間隔而又連續(xù)鑲嵌而成,去除編碼區(qū)再連接后,可翻譯出由連續(xù)氨基酸組成的完整蛋白質這些基因稱為斷裂基因。35SNRNA核內小RNA,分子中尿嘧啶含量最豐富。SNRNA和核內蛋白質組成小分子核糖核蛋白體,作為RNA剪接的場所。36啟動子能夠被RNA聚合酶識別并結合并起始轉錄的核苷酸序列。典型的啟動子包括TATA盒,CAAT盒和GC盒。37反應元件一些信息分子的受體被細胞外信息分子激活后,能與特異的DNA序列結合,調控基因的表達。這些特異的DNA序列實際上也是順式元件,由于能介導基因對細胞外的某種信號產生反應,被稱為反應元件。38基因家族指核苷酸序列或編碼產物的結構具有一定程度同源性的一組基因。39端粒DNA重復序列TTAGGG。微衛(wèi)星DNA常見重復單位AC和(TG)。40衛(wèi)星DNA是出現(xiàn)在非編碼區(qū)的串聯(lián)重復序列。其特點是具有固定的重復序列,該重復單位首尾相連形成重復序列片段,通常存在于間隔DNA和內含子中。衛(wèi)星DNA可分為大衛(wèi)星DNA、小衛(wèi)星DNA和微衛(wèi)星DNA。41端粒以線性染色體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組DNA的末端都有一種特殊的結構,端粒。該結構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質形成的一種復合體,僅在真核細胞染色體末端存在。端粒的功能主要有保護線性DNA的完整復制,保護染色體末端及決定細胞的壽命等。42ALU家族序列中有限制性內切酶ALU的酶切位點。重復單位是300BP屬短散在核元件,為靈長類基因組所特有。43假基因是指與某些有功能的基因結構相似,但不能表達基因產物的基因。44人類基因組的四張圖譜遺傳圖、物理圖、序列圖和轉錄圖。遺傳圖指基因或DNA標記在染色體上以遺傳距離表示的相對位置。物理圖指基因或DNA標記間的實際距離。序列圖指人類基因組的全部核苷酸序列,也是最詳盡的物理圖。轉錄圖指基因圖譜。45端粒酶由三部分組成,端粒RNA,端粒酶逆轉錄酶,端粒酶協(xié)同蛋白。端粒酶兼有提供RNA模版和催化逆轉錄酶的功能。端粒酶通過一種爬行模型的機制維持染色體的完整。46半保留復制子代細胞的DNA,一股單鏈從親代完整的接受過來,另一股單鏈則完全重新合成,兩個子細胞的DNA都和親代DNA堿基序列一致,這種復制方式稱為半保留復制。47半不連續(xù)復制順著解鏈方向生成的子鏈,復制是連續(xù)進行的,這股鏈稱為領頭鏈。另一股鏈因為復制方向與解鏈方向相反,不能順著解鏈方向連續(xù)延長,必須等模板鏈解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21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細胞生物學細胞生物學一、第一章緒論(一)細胞生物學研究的內容及現(xiàn)狀主要說明細胞生物學是研究和揭示細胞基本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因為細胞是生命體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一切疾病和發(fā)病機制也是以細胞病變?yōu)榛A,所以細胞的研究即是生命科學的出發(fā)點,主要研究內容可歸為①生物膜與細胞器(生物膜是細胞重要的結構基礎,細胞器是認識細胞結構與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細胞信號傳遞了解基本生命活動的分子機制和揭示生命的本質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轉導基礎為蛋白質與蛋白質之間的復雜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復雜的信號轉導網絡系統(tǒng)而實現(xiàn)的,呈現(xiàn)高度的非線性關系。細胞骨架體系(包括細胞質骨架與核骨架),維持細胞形態(tài),保持細胞內部結構。④細胞核,染色體及基因表達細胞核為遺傳物質DNA儲存和復制的場所和RNA轉錄與加工的場所;染色質為遺傳物質的載體,核仁轉錄RRNA和組裝核糖體亞單位。核孔復合體為核質之間物質交換與信息交流的門控通路,DNA結合蛋白可分為組蛋白和非組蛋白。⑤細胞增殖及調控是了解生物生長發(fā)育的基礎,是研究癌變及逆轉的重要途徑。⑥細胞分化及干細胞生物學實質在于信號介導下由組合調控引發(fā)的組織特異性基因的表達。⑦細胞死亡為主動過程,主要有細胞凋亡,細胞壞死,自噬性細胞死亡三個方式,以維持生物體正常的生長發(fā)育,自穩(wěn)態(tài)的維持,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腫瘤監(jiān)控等過程。⑧細胞衰老是研究人、動植物生命的基礎⑨細胞工程用人工方法使不同細胞基因或基因組重組形成雜交細胞或將基因或基因組由一種細胞轉移至另一種細胞中,使之跨越種間障礙,產生新的遺傳性狀,如動物體細胞雜交實驗和哺乳生物體的克?、饧毎钠鹪磁c進化。(二)細胞學與細胞生物學發(fā)展簡史分為三個階段(生物科學時期、實驗生物學時期、現(xiàn)代生物學時期)(2)細胞的基本共性具有相似的化學成分(C、H、O、N、P、S)脂蛋白體系的生物膜細胞能量轉換的基地,并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細胞內環(huán)境相同的遺傳裝置以DNA儲存和傳遞遺傳信息,以RNA為轉錄物指導蛋白質的合成,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④一分為二的分裂方式遺傳物質在分裂前復制加倍,在分裂時均勻地分配到兩個子細胞內。(二)原核細胞與古核細胞細胞結構都是由細胞質、細胞膜、細胞核組成,細胞質內有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和線粒體等細胞器;細胞核內有染色體。細菌、放線菌和支原體等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它們沒有細胞核,也沒有內質網等細胞器。由此,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大類,所以生物界分為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由單個原核細胞構成,而真核生物又可分為單細胞真核生物與多細胞真核生物。另一類群是古核細胞,它們的遺傳信息表達系統(tǒng)與其他的原核細胞差異很大,而與真核細胞卻更為接近,所以從原核細胞中分離出來,稱為古核細胞,相應的生物稱為古核生物。(1)原核細胞沒有典型的核結構,如細菌。包括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細菌、放線菌和藍藻等。原核細胞的基因組很小,主要遺傳物質僅為一個環(huán)狀DNA,沒有細胞器、細胞核膜,體積也很小。無法進行復雜的細胞分化,無法形成多細胞生命體。支原體是能在無生命培基中生長繁殖的最小最簡單的細胞,具備細胞的基本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沒有細胞壁,只有細胞膜,沒有核區(qū),主要以一分為二的方式進行分裂繁殖。總之,支原體體積小,僅為細菌的110,可通過細胞濾器,可寄生在細胞內繁殖。最早發(fā)現(xiàn)的支原體是PPLO(擬胸膜肺炎病原體)。一個細胞生存與繁殖必須具備的結構裝置與機能是細胞膜、DNA與RNA、核糖體以及酶。細菌和藍藻A細菌是分布最廣、個體數(shù)量最多、與人類關系極為密切的有機體,其細胞表面結構主要有細胞膜(最重要的結構)、細胞壁、中膜體、莢膜與鞭毛。細胞壁胞壁較厚、堅韌且有彈性,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對細胞有保護作用。青霉素的抑菌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shù): 23
      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植物生物學Ⅰ試題參考答案要點及評分標準一、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10分)1初生生長頂端分生組織及其衍生細胞的增生和成熟所引起的生長過程。2內起源由植物體的內部組織發(fā)育形成新的器官的方式,如側根的發(fā)生。3傳遞細胞植物體中一類與細胞內外物質轉運密切相關的薄壁細胞,其顯著的結構特征是具有內突生長的細胞壁。4水勢水可以用來作功(如通過半透膜的移動、團流)或發(fā)生化學反應的能量大小的度量。在植物生理學中,水勢是指每偏摩爾體積水的化學勢差。5CO2補償點植物的光合速率隨環(huán)境CO2濃度的降低而相應降低,當CO2濃度低到某一數(shù)值時,光合作用吸收的CO2與呼吸釋放的CO2相等,即凈光合速率為零,此時環(huán)境中的CO2濃度稱為該植物的CO2補償點。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直生胚珠、橫生胚珠、倒生胚珠、彎生胚珠、拳卷胚珠2篩管分子、伴胞、韌皮薄壁細胞、韌皮纖維3保護組織、薄壁組織(基本組織)、機械組織、輸導組織、分泌結構4花托、胎座、花筒5子葉出土幼苗、子葉留土幼苗6風、蟲、鳥、水7N、H、O、N、P、K、CA、MG、S;FE、B、ZN、MN、CU、MO、CL8RUBP,PGA9根尖10長日、短日三、判斷正誤(8分)1,2,3,4,5,6,7,8。四、選擇題(7分)1A,2B,3C,4C,5A,6D,7B。五、簡答題(50分)(任意選做,但總分值不得超過50分)1什么是胎座如何識別各種胎座類型(7分)答胚珠著生的心皮壁上,往往形成肉質突起,稱為胎座。一室的單子房,胚珠沿心皮的腹縫線成叢行排列,稱為邊緣胎座;一室的復子房,胚珠沿著相鄰二心皮的腹縫線排列,成為若干叢行,稱為側膜胎座;復子房如分隔為多室,胚珠著生于各室的內隅,沿中軸周圍排列,極核發(fā)育成的胚乳是三倍體的,同樣兼有父、母本的遺傳特性,作為新生一代胚期的養(yǎng)料,可以為鞏固和發(fā)展這一特點提供物質條件。所以,雙受精在植物界是有性生殖過程中最進化、高級的模式。7自擬題。10分答根據(jù)答題情況,酌情給分。8簡述雙子葉植物胚囊的形成過程從大孢子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開始。(15分)答胚囊發(fā)育經歷了以下過程胚囊母細胞2N→四分體(三個退化,一個繼續(xù)發(fā)育)→單核胚囊N→二核胚囊N→四核胚囊N→八核胚囊N→成熟胚囊N(七細胞八核構造)。成熟的蓼型胚囊具有七細胞八核構造,即具有一個卵細胞,兩個助細胞,一個中央細胞(含兩個極核)和三個反足細胞,共有七個細胞,由于中央細胞具有兩個細胞核,所以共有八個細胞核。9為什么C4植物比C3植物能將更多的光能轉變?yōu)橘A存于有機物中的化學能15分答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①二者葉片解剖結構及生理特點的差異,二者同化CO2的方式的不同對光合效率的影響。②碳同化酶系的催化能力及其在空間分布的差異對光呼吸的影響與光合效率的關系。六、實驗題(10分)(任選一題)1說明小液流法測定植物組織水勢的原理,并據(jù)此提出實驗時應注意的事項。答①原理植物生活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tǒng),當將植物細胞或組織放入外界溶液中時,水分將以水勢差為動力在兩者間流動,最終達到動態(tài)平衡。如果植物組織的水勢小于外界溶液的水勢,植物細胞吸水,使外界溶液濃度增大;反之,植物細胞失水,使外液濃度變小。若植物組織與外界溶液水勢相同,將不改變外部溶液的濃度,此時外液的滲透勢就等于植物組織的水勢。②注意事項⑴植物組織投入小瓶要快,小瓶及時加蓋,防止組織內或小瓶中水分蒸發(fā)影響實驗結果;⑵加入實驗組的甲烯藍粉末量不宜過多,以免影響溶液的比重;⑶膠頭細玻璃彎管要各溶液專用,如用一只彎管則應從低濃度到高濃度依次吸取溶液;⑷釋放蘭色液滴時要緩慢,防止過急擠壓沖力影響液滴移動;⑸觀察液滴移動狀況最好放在一個白色的背景下進行。2簡述觀察洋蔥鱗葉內表皮臨時裝片制作過程和觀察結果。答①材料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洋蔥鱗莖、蒸餾水或碘液。②操作步驟取一潔凈的載玻片,滴12滴碘液或蒸餾水,用刀片在洋蔥鱗葉內表面劃一03CM見方的方形刀口,用鑷子將其內表皮撕下,放在載玻片的碘液或蒸餾水中,蓋上蓋玻片,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水分,然后將載玻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③觀察結果可觀察到細胞壁、細胞核、細胞質、液泡以及洋蔥鱗葉的細胞形狀等。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shù): 3
      1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STS教育在職高生物學教學中的實踐及思考教育在職高生物學教學中的實踐及思考摘要摘要STS教育是科學技術-社會教育的簡稱,它是當今教育改革的潮流。它強調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的相互影響,強調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生活和發(fā)展中的應用,比以往的課程更多地重視技術教育。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在職高生物學教學中進行STS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進行STS教育有很多的方法值得嘗試,每一位生物教育工作者應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積極思考,不斷探索,為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新型人才而努力。關鍵詞關鍵詞STS教育職高生物學教學STS教育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社會(SOCIETY)教育”的縮寫,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它強調科學、技術、社會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強調學生必須將其個人經驗與科學、技術、社會彼此之間交互作用的動態(tài)系統(tǒng)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獲得適合時代需要的發(fā)展[1]。它比以往的課程更多地重視技術教育。將學科教學與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結合起來,不僅能使學生獲得扎實的基礎知識,而且可以培養(yǎng)他們較強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職業(yè)技術學校作為溝通經濟與教育的橋梁,作為輸送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基地,積極實踐STS教育,對培養(yǎng)能適應現(xiàn)代化發(fā)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一、一、職高生物學教學中進行職高生物學教學中進行STS教育的必要性教育的必要性由于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人類越來越多地面臨著各種新的問題,科學技術不再是少數(shù)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的事,而是成為了與社會大眾息息相關的話題,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作為即將走進社會的職高生,更應當學好科學知3上,應進一步增強學科知識與社會的緊密聯(lián)系,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shù)臄U展。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圍繞教材,加入⑴與社會發(fā)展有重大關系的知識;⑵與生活、生產相關并且被廣泛應用的知識;⑶與科學技術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⑷生物學規(guī)律的發(fā)展成就及前沿問題[5]。這些內容,一方面可以及時準確地向學生介紹生物科學的新發(fā)展、新成果以及應用于生產生活所帶來的前景,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科學就在自己身邊,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偉大力量,激發(fā)起學習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另一方面也可讓學生樹立起科學-技術-社會相互統(tǒng)一、相互促進的觀念,從而能積極主動地去關注生物學科的發(fā)展和前沿研究。在學習“基因的結構”這一部分內容時,在簡單介紹了轉基因技術及其在農業(yè)上的應用之后,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統(tǒng)計一下市場上的轉基因食品有哪些再通過查詢資料,共同討論“轉基因食品對人類有危害嗎”這樣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無論是課堂上還是在課余,同學們都表現(xiàn)得很積極,發(fā)言踴躍,你辨我駁的,表現(xiàn)出了對社會性問題的極大關注,這不僅深化了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也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2、結合當?shù)貙嶋H,加強實用技術的教學職業(y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培養(yǎng)大批的技術型人才,這就決定了職高的專業(yè)設置必須與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相適應,必須與當?shù)亟洕l(fā)展的需要相適合,這樣才能使職業(yè)教育真正成為促進當?shù)亟洕ㄔO發(fā)展的有力手段。在生物學的教學過程中,我根據(jù)教學內容,聯(lián)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宣威的經濟發(fā)展狀況,結合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選擇了一些實用技術進行教學,如人工菌的栽培技術、果樹的嫁接、鮮切花的栽培和脫毒馬鈴薯的種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shù): 6
      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福師福師014春細胞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在線作業(yè)一在線作業(yè)一一、單選題(共25道試題,共50分。)1凋亡誘導因子是(A)年克隆的第一個能夠誘導CASPASE非依賴性的細胞凋亡。A1999B2000C2001D20022糙面內質網的功能為(B)P176A脂質的合成B蛋白質的合成C水分的運輸D營養(yǎng)運輸3原核細胞的直徑為(D)微米P22A0011B0022C0110D02104哪種受體主要存在于神經、肌肉等可興奮細胞中(A)P241A離子通道耦聯(lián)受體B酶聯(lián)受體CG蛋白耦聯(lián)受體D跨膜受體5不屬于細胞骨架的是(D)P目錄ⅢA微絲B微管C中間絲D蛋白絲6G蛋白是三聚體(A)結合調節(jié)蛋白。P231AGTPBGDPCGMPDCGMP7(A)結合是CDK激酶活性表現(xiàn)的先決條件。A周期蛋白和CDKBCDK和組蛋白CCDK和核纖層蛋白D組蛋白和核纖層蛋白8水孔蛋白AQP2的功能(A)P106A腎集液管中水通透力B腎集液管中水的保持C唾液腺、淚腺和肺泡上皮的液體分泌D植物液泡水的攝入,調節(jié)膨壓9下列不屬于膜脂成分的是(D)P85A磷脂B糖脂C膽固醇D脂肪10水孔蛋白AQP3的功能(B)P106A腎集液管中水通透力B腎集液管中水的保持C唾液腺、淚腺和肺泡上皮的液體分泌D植物液泡水的攝入,調節(jié)膨壓11屬于單體聚合蛋白的是(C)P269AARP24復合物B胸腺素C抑制蛋白D絲束蛋白12(B)介導各種離子和分子的跨膜運動。P109AATP驅動泵B耦聯(lián)轉運蛋白C光驅動泵D跨膜蛋白13不是哺乳動物中的電子傳遞復合物是(D)P136(共有4中ABC和細胞色素C氧化酶)ANADH脫氫酶B琥珀酸脫氫酶C細胞色素還原酶D氧化酶14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有無完整的(C)P36A細胞膜B細胞器C細胞核D細胞壁15將信號從一條途徑傳播到另外途徑的蛋白是(D)P225A轉承蛋白B信使蛋白C接頭蛋白D分歧蛋白16第一個被鑒定出來的核孔復合體蛋白是(B)P312APOM121BGP210CNUP180DP6217屬于成核蛋白的是(A)P269AARP23復合物B胸腺素C抑制蛋白D絲束蛋白18下列不是G蛋白亞基的是(D)P231①(三聚體GTP結合蛋白簡稱為G蛋白,由三個不同的亞基組成,分別是Α亞基、Β亞基、Γ亞基)AGΑBGΒCGΓDGΛ19線粒體最外面的一層單位膜結構,厚約(A)NM,光滑而有彈性。P128①A6B8C10D1220能與WGA結合,C端有FXFG重復序列的核孔復合體蛋白是(A)P313①表APOM121BGP210CNUP180DP633三、判斷題(共10道試題,共20分。)1由于紅細胞直徑較大,所以無法通過直徑比自己小的毛細血管。P96①AA錯誤B正確2內膜是位于外膜的內側把膜間隙與基質分開的一層單位膜結構,厚1618NM(68NM)。P129①AA錯誤B正確3核仁是真核細胞間期核中最顯著的結構。BP355①A錯誤B正確4肌纖維實在胚胎期由大量的單核成肌細胞融合而成。P277①BA錯誤B正確5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體系尺寸均是在2040NM。(520NM)AA錯誤B正確6NO有專門的儲存及釋放調節(jié)機制。P220①AA錯誤B正確7核仁DNA主要為RDNA,是轉錄RRNA的模板。P356BA錯誤B正確8協(xié)同轉運靠間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動運輸方式。PII4①BA錯誤B正確9植物細胞(動物細胞)培養(yǎng)主要有兩種類型原代細胞和傳代細胞。P72①②AA錯誤B正確10同向轉運是物質運輸方向與離子轉移方向相同。P114②BA錯誤B正確福師福師細胞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在線作業(yè)二在線作業(yè)二一、單選題(共25道試題,共50分。)1攜帶信號從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蛋白是(B)P225②A轉承蛋白B信使蛋白C接頭蛋白D分歧蛋白2哪種受體主要存在于神經、肌肉等可興奮細胞中(A)A離子通道耦聯(lián)受體B酶聯(lián)受體CG蛋白耦聯(lián)受體D跨膜受體3不是電子顯微鏡的基本構造的是(D)P57①A電子束照明系統(tǒng)B成像系統(tǒng)和真空系統(tǒng)C記錄系統(tǒng)D數(shù)據(jù)系統(tǒng)4G蛋白耦聯(lián)受體含有(B)個疏水殘基肽段形成跨膜Α螺旋區(qū)。P231④A5B7C9D115將信號從一條途徑傳播到另外途徑的蛋白是(D)P226⑥A轉承蛋白B信使蛋白C接頭蛋白D分歧蛋白6以下哪個是由磷脂雙分子層與鑲嵌蛋白質構成。(A)A細胞質膜B細胞質C細胞核D核糖體P83①7糙面內質網的功能為(B)A脂質的合成B蛋白質的合成C水分的運輸D營養(yǎng)運輸8(C)對溶質的主動運輸與光能的輸入相耦聯(lián)。P109①AATP驅動泵B耦聯(lián)轉運蛋白C光驅動泵D跨膜蛋白9(A)負責簡單地將信息傳給信號鏈的下一個組分。P225①A轉承蛋白B信使蛋白C接頭蛋白D傳感蛋白10原核細胞核糖體沉降系數(shù)為(B)P367①A50SB70SC90SD110S11水孔蛋白AQP3的功能(B)P106表A腎集液管中水通透力AQP2B腎集液管中水的保持AQP3C唾液腺、淚腺和肺泡上皮的液體分泌AQP5D植物液泡水的攝入,調節(jié)膨壓ΓTIP12不是哺乳動物中的電子傳遞復合物是(D)P136ANADH脫氫酶B琥珀酸脫氫酶C細胞色素還原酶D氧化酶13原肌球蛋白在肌細胞中占總蛋白的(A)P278①A5B11C16D21應力激活的陽離子通道(D)P103表53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shù): 5
      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思想的跨越理性的回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及其對生物學教學的可能影響,解凱彬KBXIESINACOM盱眙江蘇20161229,生物學課程標準修訂的概況,1、高中生物課程標準與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同時修訂,,2、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的亮點(1)向下延伸至1、2年級(2)強調“少而精”(3)教學要求關注學生的“深入理解”(4)除了物質、生命、地球空間技術外增加了“技工”的內容,,3、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的主要變化(1)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2)課程內容“少而精”成為課程理念(3)以概念層級的形式描述內容標準(4)引入了全新的評價方式,,聯(lián)系2011年版的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的變化,不難得出結論在生物學領域,小學初中高中課程內容標準的涉及是循序漸進和連貫一致的,,可以預期的是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即將沿著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修訂的方向展開新的修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是教育思想的一次跨越,關鍵詞科學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指公眾對科學所了解的程度。通常包括對科學的本質、目標和一般局限的認識,以及對更為重要的科學思想和方法的理解與認同??茖W素養(yǎng)包括三個維度對科學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科學過程)對重要科學術語和概念的理解(科學知識)對科學技術的社會影響的意識和理解(科技作用),,核心素養(yǎng),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1生命觀念“生命觀念”是指對觀察到的生命現(xiàn)象及相互關系或特性進行解釋后的抽象,是人們經過實證后的觀點,是能夠理解或解釋生物學相關事件和現(xiàn)象的意識、觀念和思想方法。學生應該在較好地理解生物學概念的基礎上形成生命觀念,如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穩(wěn)態(tài)與平衡觀、物質與能量觀等。能夠用生命觀念認識生物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和世界觀,指導探究生命活動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①以概念建構為基礎,又高于概念本身②是研究生命科學的基本思想方法③世界觀在生命科學領域的體現(xiàn)④對知識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理性思維“理性思維”是指尊重事實和證據(jù),崇尚嚴謹和務實的求知態(tài)度,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習慣和能力。學生應該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發(fā)展理性思維,如能夠基于生物學事實和證據(jù)運用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模型與建模、批判性思維等方法,探討、闡釋生命現(xiàn)象及規(guī)律,審視或論證生物學社會議題。,,①凸顯了生物學理科屬性②是一種基本習慣和技能③是從事科學工作的基本范式④學會理性對待現(xiàn)實社會問題,3科學探究“科學探究”是指能夠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中的生物學問題,針對特定的生物學現(xiàn)象,進行觀察、提問、實驗設計、方案實施以及結果的交流與討論的能力。在探究中,樂于并善于團隊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①研究生命科學的基本方法②概念建構最直接的方式③公民生存和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能力,4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是指基于生物學的認識,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作出理性解釋和判斷,嘗試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的擔當和能力。學生應能夠以造福人類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積極運用生物學的認識、理解和思想方法,關注社會議題,參與討論并作出理性解釋,辨別迷信和偽科學;形成生態(tài)意識,參與環(huán)境保護實踐;主動向他人宣傳健康生活和關愛生命等相關知識;結合本地資源開展科學實踐,嘗試解決現(xiàn)實生活問題。,,①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理性判斷和決策②關注和解決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③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生命觀、生態(tài)觀、生活觀),,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是學科教學思想向公民教育思想的一次跨越,從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維度的意義并非說明三維目標是錯誤的,而是對三維目標的一種發(fā)展,課程內容標準的表述體現(xiàn)出一種理性的回歸,,目前的內容標準,,即將公布的內容標準,生物學概念生物學核心概念(大概念)生物學重要概念生物學次位概念,概念的保存時間,生物學核心概念(大概念)40年生物學重要概念40月生物學次位概念40周,,1、概念教學的要求提升(概念與知識的區(qū)別)2、重視構建完善的知識網絡3、體現(xiàn)了“少而精”的課程理念(學科化與去學科化妥協(xié)的結果)4、改進學習方式(概念的建構是主動學習的結果),,強調概念教學是對課程改革的反思,是一種理性的回歸我們的課程改革在基本社會體制保障不健全的情況下不應盲目模仿國外的所謂先進經驗,而放棄我們長期以來形成的優(yōu)勢但是,重走老路是對這種回歸的極端錯誤的理解是歷史的倒退,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對生物教學的可能影響,1、更強調思維品質的訓練2、課程目標的融合3、教與學方式的改變4、學習要求的進一步提升,,未來課堂教學可能的特點1、知識的再現(xiàn)遠不能達到教學要求2、自主、合作、探究依然會是教學的主題3、概念教學策略滲透到每一節(jié)課4、重視跨學科概念的建立5、校本課程開發(fā)必將成為熱點6、教師面臨嚴峻考驗,,海爾蒙特提出了什么樣的假設植物體積累的物質來自土壤海爾蒙特實驗的結果是什么植物體增重約80KG,土壤重量減少約01KG海爾蒙特的直接結論是什么植物體積累的物質主要不來自土壤海爾蒙特的推論(間接結論)是什么植物體積累的物質主要來自水,節(jié)外生枝,假如土壤減少的重量也約為80KG,能不能說明植物積累的物質主要來自土壤,這個問題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示,海爾蒙特實驗忽略了什么為什么,忽略空氣和陽光等因素對實驗的影響,最初的問題回答了嗎,實驗五1804年,瑞士索緒爾實驗,植物體內積累的物質到底來源于哪里,結論植物體利用CO2和H2O合成有機物并放出氧氣。,,思考題,1、請和你的同學討論交流你對于人類對光合作用探究歷程的感悟和體會2、光合作用中產生的有機物就僅僅是糖類嗎(不僅僅回答是否,而且要說出理由),,經典再現(xiàn),,,結論,DNA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DNA復制的具體過程又是如何發(fā)生的呢,,請簡要復述DNA復制的過程解旋復制(互補配對)盤旋纏繞DNA復制需要哪些條件模板、DNA解旋酶、原料、DNA聚合酶、能量等,,,DNA復制真的這么簡單嗎,,謝謝,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5
      頁數(shù): 40
      1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第19章分子生物學常用技術--4學時分子雜交、PCR、基因測序蛋白質研究技術雙向電泳,酵母雙雜交基因轉移與基因剔除含RNA干擾第20章基因工程--4學時第21章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4學時,第四篇分子生物學技術與應用,,第十九章,分子生物學常用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能幫助我們干什么,揭示生物大分子DNA、RNA、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DNA水平基因序列分析、拷貝數(shù)和染色體定位RNA水平定量分析、基因表達產物的可變剪接分析蛋白質水平蛋白質定量、定位、功能細胞與整體水平基因在活體中的功能目的了解疾病發(fā)生的規(guī)律,提供治療與預防手段,我們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基本技術,基本技術核酸測序、印跡、雜交、體外擴增技術蛋白質電泳與印跡、組學技術、相互作用綜合技術基因工程技術轉基因生物與基因敲除技術應用技術基因診斷基因治療,MOLECULARHYBRIDIZATION利用已知核酸序列探針/PROBE檢測與其互補的未知核酸序列用途確認核酸序列間同源性對特定核酸序列進行定量自核酸混合體中辨認特定核酸序列,第一節(jié)核酸分子雜交,一、基本原理,變性DENATURE復性RENATURE雜交HYBIRIDIZATION,,,核酸變性,在特定變性因素作用下,DNA雙螺旋解離的過程破壞氫鍵與疏水作用可導致變性熱變性高溫可使核酸變性,溫度高于90℃時任何核酸雙鏈都將變性酸堿變性PH11時核酸將變性,DNA使用堿變性,RNA則不可化學試劑變性能夠破壞氫鍵的化學試劑如尿素或甲酰胺可使核酸變性,變性溫度,TMMELTINGTEMPERATURE,解鏈溫度或變性溫度影響變性溫度的因素溶液的離子強度變性溫度與離子強度正相關,低鹽利于變性DNA分子的GC含量GC%=TM-693224,核酸復性,變性的DNA單鏈相互識別并結合,恢復其天然雙螺旋結構的過程復性類似與化學反應,需要一定反應時間,影響DNA復性速度的因素,DNA分子的濃度濃度高,復性快DNA分子的長度長片段復性速度慢DNA分子的復雜性重復序列復性速度快不同物種C0T曲線比較人類基因組C0T曲線,二、核酸探針,PROBE用于測定未知核酸片段的已知序列探針為DNA或RNA,可以為單鏈或雙鏈探針必需經過標記放射性標記或非放射性標記,1探針有哪些種類,DNA探針常規(guī)探針利用基因組DNA序列或CDNA序列合成的探針,一般為雙鏈,也可制備成單鏈RNA探針高靈敏度探針一般是通過體外轉錄而來,均為單鏈寡核苷酸探針OLIGONUCLEOTIDE用于點突變檢測人工合成的短序列20NT,可自由選擇序列,2標記物有哪些,標記物的要求高度的靈敏性足以檢測到極微量的核酸序列高度的特異性足以在大量非特異性序列中檢測到特異的靶序列標記物的種類放射性同位素RADIOISOTOPE非放射性標記物NONRADIOACTIVELABEL,放射性同位素,特點靈敏度最高的標記物,足以檢測到飛克級微量的核酸序列G→MG→ΜG→NG→PG→FG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標記的核苷酸單體,DNTPORNTP5’OR3’P32LABELLING,非放射性標記物,特點安全且易于存放,但靈敏度與特異性均不及放射性同位素地高辛通過地高辛抗體結合并檢測生物素結合親和素/鏈親和素AVIDIN/STREPTAVIDIN化學發(fā)光物質通過紫外激發(fā)或化學反應而發(fā)光電子密度標記物金等重金屬,3如何檢測雜交信號,同位素標記物蓋革計數(shù)器、液體閃爍計數(shù)器放射自顯影AUTORADIOGRAPHY,如何檢測雜交信號,非放射性標記物酶聯(lián)免疫技術ENZYMELINKEDIMMUNOASSAY化學發(fā)光CHEMILUMINESCENCE,三、如何對核酸探針進行標記,1缺口平移,NICKTRANSLATION適用于標記雙鏈DNA控制DNASEI的用量,可以控制探針的長度,2非放探針的酶促標記,生物素或地高辛標記的核苷酸單體通過酶促反應可以參入探針,3非放探針的化學標記,利用光敏基因經可見光照射直接與核酸結合,四、如何進行雜交,樣品DNAORRNA吸附于支持物尼龍膜、硝酸纖維膜、載玻片等與標記的探針雜交封閉液封閉后雜交,雜交爐中進行緩沖液清洗控制溫度與變性劑濃度顯色放射自顯影/酶聯(lián)顯色,五、雜交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斑點雜交DOTHYBRIDIZATIONSOUTHERN印跡雜交SOUTHERNBLOTNORTHERN印跡雜交NORTHERNBLOTWESTERNBLOTTING不是雜交原位雜交INSITUHYBRIDIZATION反NORTHERN印跡雜交REVERSENORTHERNBLOT基因芯片/DNA微陣列GENECHIP/DNAMICROARRAY,DOTHYBRIDIZATION,將核酸樣品直接點在雜交膜上與探針進行雜交特點簡便但特異性不高可探測核酸含量,但無法得知分子大小,SOUTHERNBLOT,EDWINSOUTHERN創(chuàng)立的方法電泳技術與雜交結合,可顯示靶DNA序列的長度可進行毛吸管轉移、真空轉移與電轉移,,,電泳,轉膜,雜交,NORTHERNBLOT,類似于SOUTHERN印跡雜交的方法,用于RNA檢測,INSITUHYBRIDIZATION,原位雜交特定MRNA的組織細胞分布,FISH,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特定基因的染色體定位,反NORTHERN雜交與DNA芯片,反NORTHERN雜交將探針DNA片段固定在雜交膜上,利用標記物標記的RNA進行雜交,第二節(jié)聚合酶鏈式反應,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在體外選擇性擴增特定DNA片段的高效手段70年代有人提出PCR的設想,因缺乏寡核苷酸的合成手段和適合的酶而無法進行1984年KARYMULLIS發(fā)明PCR,并因此獲得199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全自動的熱循環(huán)儀和多種PCR衍生技術使其成為重要的科學研究手段,一、PCR的基本原理,在體外,以特定引物引導,通過DNA聚合酶選擇性擴增特定區(qū)域變性DENATURE退火ANNEAL延伸EXTENSION,DNA的體內復制,引物酶,引物酶,DNA的體內復制,DNA聚合酶,DNA聚合酶,DNA的體內復制,DNA加熱解鏈,模板DNA,,,,引物1,引物2,引物1,引物2,TAQ酶,TAQ酶,第1輪結束,第2輪開始,72℃,,,,,,,,,,,,TAQ,TAQ,TAQ,,TAQ,55℃,,,,,,,,,,第2輪結束,模板DNA,第1輪擴增,第2輪擴增,第3輪擴增,第4輪擴增,第5輪擴增,第6輪擴增,理想拷貝數(shù)2NN循環(huán)次數(shù)實際拷貝數(shù)1XNX平均效率,約為085N循環(huán)次數(shù),,,,,,重復13步2530輪,目的DNA片段擴增100萬倍以上,DNA雙螺旋,DNA單鏈與引物復性,新鏈延伸,,,,,DNA的體外擴增,熱循環(huán),DNA解鏈,,PCR反應體系4種DNTP混合物各200ΜMOL/L引物各0105ΜMOL/L模板DNA01~2ΜGTAQDNA聚合酶25UMG215MMOL/L,DNA的體外擴增,PCR技術的特點,高度的靈敏性理論上經20循環(huán)可將目的基因片段擴增220=1000000倍高度的特異性利用引物與模板的特異性配對,可保證擴增的特異性一對20堿基長引物的多樣性為440=1024應用的廣泛性目前已經成為分子生物學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操作的簡便性不需要復雜的設備和繁瑣的流程,二、做PCR要有什么條件,酶TAQDNA聚合酶模板DNA可以為基因組DNA或CDNA引物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DNTP聚合反應的核苷酸單體緩沖液包含特定的PH、離子強度和MG2反應程序變性、退火、延伸組成的循環(huán)儀器DNA熱循環(huán)儀,或稱PCR儀,DNA聚合酶催化的聚合反應,,DNTP,1什么是耐熱DNA聚合酶,早期PCR曾使用DNA聚合酶I在高溫時發(fā)生變性,每一循環(huán)都需要重新添加酶延伸反應溫度為37℃,非特異性太多目前常用TAQDNA聚合酶純化自嗜熱水生菌THERMUSAQUATICUS可耐受95℃高溫,最適反應溫度為72℃左右,TAQDNAPOLYMERASE,在7075℃范圍活性最佳,每秒可延伸150NT95℃時的半衰期為40MIN按變性時間1MIN計,能滿足30循環(huán)的反應TAQ酶具有5’→3’聚合活性和5’→3’外切活性不具備校讀活性,錯誤率為210-4左右錯誤合成的DNA片段可以作為模板,循環(huán)數(shù)越多,最終擴增產物錯誤率越高只能用于檢測,不適合基因克隆,有保真性的耐熱DNA聚合酶嗎,PFUDNAPOLYMERASE常用的高保真耐熱DNA聚合酶有5’→3’外切活性錯誤率約110-6適應于基因克隆,2如何設計寡聚核苷酸引物,引物PRIMER是PCR反應必備的前提,對PCR產物類型、長度和反應的特異性具有決定作用PCR需要兩條引物,引物決定擴增范圍和擴增片段長度,引物設計原則,引物長度一般為1530核苷酸引物太短影響雜交體的穩(wěn)定和特異性引物太長隨機匹配序列增多,特異性反而下降GC含量一般為40%60%應充分考慮退火溫度ANNEALINGTEMPERATUREGC含量低,退火溫度低,易出現(xiàn)非特異GC含量高,非特異性結合也會增加引物解鏈溫度粗略計算公式引物的解鏈溫度TM=4G+C+2A+T,引物設計原則,引物自身不應該存在鏈內互補序列,以防止出現(xiàn)發(fā)卡結構,兩條引物間、同一引物的分子間不應存在互補序列出現(xiàn)互補易導致引物二聚體的出現(xiàn),影響擴增效率,引物設計原則,避免引物與非特異序列間的同源性引物的3,末端必須與模板完全互補,5,末端允許添加非配對序列5,末端允許添加非匹配序列,如酶切位點,5’,3’,3如何選擇DNTP和緩沖液,DNTP是聚合反應的底物常規(guī)使用濃度02MMEACH探針標記時,可使用同位素或非放標記的DNTP緩沖液特定的PH和離子強度MG2+濃度一般為15MMPCRMIX預制的便捷反應體系,4用什么做模板DNA,PCR的模板TEMPLATE可以是基因組DNA或CDNA逆轉錄PCRREVERSETRANSCRIPTIONPCRRTPCR在利用DNA為模板進行擴增時純化比較簡單血液、病原體、體外培養(yǎng)細胞、甚至病理標本經簡單處理后均可直接進行PCR擴增RNA樣品一般要經過嚴格純化,并逆轉錄未經純化的RNA不穩(wěn)定,無法進行逆轉錄反應體系中如存在DNA,將對RNA擴增產生干擾,6如何設計反應程序,PCR的循環(huán)數(shù)理論上2025即可滿足擴增需要,但實際循環(huán)數(shù)一般為2535過多循環(huán)后到達平臺期,繼續(xù)延長循環(huán)數(shù)無效,模板濃度高時平臺期出現(xiàn)早,模板濃度低時平臺期出現(xiàn)晚,應根據(jù)模板濃度調節(jié)循環(huán)數(shù),反應程序的關鍵是退火溫度,退火溫度提高退火溫度有助于提高反應的特異性退火溫度過高將導致引物與模板無法配對,影響擴增效率反應的退火溫度主要取決于引物序列,三、我們能用PCR做什么,自PCR技術創(chuàng)立以來,經近20年的發(fā)展,在基本PCR技術基礎上產生了多種PCR的衍生技術,應用于各種不同的目的基因克隆或亞克?。蚬こ烫囟ɑ虮磉_量的分析基因突變的檢測--基因診斷病原體特征性序列的鑒定--基因診斷定點誘變--第4節(jié)DNA序列測定--第3節(jié),最常用的PCR是RTPCR,RTPCRREVERSETRANSCRIPTIONPCR以MRNA為模板先進行逆轉錄,再進行PCR為什么要以MRNA為模板MRNA無內含子,克隆的基因可在原核表達MRNA的量代表了基因的表達水平,如何利用RTPCR檢測基因表達水平,定量PCRQUANTITATIVEPCRPCR產物的量與起始的模板量有關利用PCR對模板DNA或CDNA進行定量測定定量PCR一般用于特定基因MRNA水平的檢測RTPCR可用于基因表達水平檢測需設定內部參照物REFERENCEGENE,如GAPDH、ACTIN、18SRRNA等穩(wěn)定表達基因定量是相對的,一般是不準確的,為什么說RTPCR定量是不準確的,指數(shù)擴增期,產物量與模板量成正比進入平臺期,產物量不能再反應模板量不同樣品進入平臺期的循環(huán)數(shù)不同,難以選擇測定的時間節(jié)點,有精確定量方法嗎,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PCR以產物量到達一定閾值所需要的循環(huán)數(shù)為定量標準需要對PCR產物的生成量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控,,如何進行產物量的實時檢測,需要熒光標記探針與兩側PCR引物探針標記有報告熒光與粹滅熒光反應過程中探針被降解,報告熒光顯色可通過熒光定量PCR儀進行實時監(jiān)控,巢式PCR可以提高擴增效率和特異性,NESTEDPRIMERPCR內外兩套引物分兩輪進行擴增在克隆一些低豐度基因時可以采用,經過兩輪PCR擴增,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四條引物均與模板匹配,因此增加了特異性,可以利用多對引物進行多重PCR,多重PCRMULTIPRIMERPCR多組引物同時進行的PCR,可大幅度降低PCR反應的工作量,可以在組織切片上進行原位PCR,原位PCRINSITUPCR在組織切片或細胞涂片上進行的PCR方法主要用于特定基因表達水平的原位分析組織切片經過固定、蛋白酶和DNASE消化后進行RTPCR擴增,SEQUENCING基因結構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主要方式化學降解法酶法SANGER法/雙脫氧鏈末端終止法二代/三代測序技術,第三節(jié)基因測序,適用于寡核苷酸片段測序的方法基本反應GDMSG/A哌啶T/C肼低鹽C肼高鹽,一、化學降解法,SANGER在1977年建立的方法,也稱酶法測序DNA序列測定的最常用方法,二、雙脫氧末端終止法,在反應體系中加入2’,3’DDNTP,由于其沒有3’OH而不能與下一個核苷酸相連,于是DNA鏈的合成便終止。,SANGER法測序,模板單鏈→單雙鏈均可酶KLENOW→耐熱DNA聚合酶標記同位素標記→熒光標記電泳平板電泳→毛細管電泳4泳道→單一泳道,酶法測序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二代測序技術NEXTGENERATIONSEQUENCING1天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羅氏、SOLEXA、ABI等公司各有不同技術利用微珠或芯片實現(xiàn)大通量,邊合成邊測序三代測序技術NEXTNEXTGENERATIONSEQUENCING3分鐘完成全基因組測序基于納米微孔的單分子測序技術,二代測序與三代測序技術,第四節(jié)DNA定點誘變技術自學),目前主要用PCR方法進行定點誘變也可進行突變基于的全合成,第五節(jié)RNA干擾技術,學習基因工程之后,在基因剔除技術部分介紹,第六節(jié)生物芯片,生物芯片BIOCHIP基于微電子技術和生物信息技術建立的高度集成化的生物樣本分析方法生物芯片是后基因組時代的利器生物芯片有哪些種類DNAMICROARRAYPROTEINMICROARRAYANTIBODYMICROARRAYCHEMICALCOMPOUNDMICROARRAYTISSUEMICROARRAY,什么是基因芯片技術,基因芯片GENECHIP,一種高通量的核酸雜交方法,又稱DNA微陣列DNAMICROARRAY將大量探針固定與固相支持物,與標記的待測樣品進行雜交的方法AFFYMETRIX公司已經將GENECHIP注冊,如何制作基因芯片,CDNA芯片CDNA片段以顯微打印的方式固定于固相支持物表面,集成度較低原位合成芯片以激光蝕刻技術直接合成寡核苷酸探針,集成度可達105點陣/CM2以上,基因芯片能幫助我們干什么,基因表達譜芯片GENEEXPRESSIONPROFILE基因表達的大通量分析SNP芯片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的大通量檢測微小RNA芯片MIRNA分析MICRORNA甲基化芯片分析基因組甲基化狀態(tài)CHIPCHIPCHROMATINIMMUNOPRECIPITATION分析DNA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芯片的主要工作流程,選擇與購買芯片準備樣品標記樣品雜交檢測雜交信號分析處理結果,第七/八節(jié)蛋白質分析方法,蛋白質的定量分析ELISA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WESTERNBLOT蛋白質的定位免疫組織化學熒光蛋白的活細胞定位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研究蛋白質功能的研究蛋白質組學技術,PROTEOMICS,蛋白質組與蛋白質組學對特定組織細胞總蛋白的整體性研究,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目的什么,解讀基因組基因組編碼了多少基因蛋白表達比研究RNA表達深入了一步蛋白功能超過1/3的蛋白質功能不明確蛋白質修飾糖基化、磷酸化、酶解等蛋白質定位SUBPROTEOME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互作是功能的基礎,蛋白質組學的核心技術是什么,1975年,雙向電泳技術建立1990年,更新的EDMAN降解法用于微量蛋白質測序,靈敏度達到PMOL級質譜技術使蛋白測序靈敏度達到FMOL級基因組計劃提供了大量的生物信息雙向電泳+質譜+生物信息分析,等電聚焦+SDSPAGE,雙向電泳技術,雙向電泳,等電聚焦+SDSPAGE,雙向電泳的優(yōu)點與缺陷,優(yōu)點比單向電泳有更高的分辨率缺點與解決辦法無法檢測低豐度蛋白分組檢測無法檢測大分子量或脂溶性蛋白酶解電泳圖譜解讀困難自動化分析、DIGE,DIFFERENCEGELELECTROPHORESISDIGE,MASSSPECTROMETRY,肽質譜MS分析混合多肽只能確定氨基酸組成,不能分析序列氨基酸質譜分析單一肽的氨基酸序列串聯(lián)質譜TANDEMMASSSPECTROMETRY,MS/MS可以分析氨基酸序列通過與數(shù)據(jù)庫比較確認肽的來源,MS與MS/MS,如何進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分析,酵母雙雜交YEASTTWOHYBRIDIZATION噬菌體展示文庫PHAGEDISPLAYLIBRARY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FRET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YEASTTWOHYBRIDIZATION,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篩查方法以特定蛋白為釣餌,篩選其相互作用蛋白,如何利用蛋白質組學方法進行功能分析,蛋白質芯片抗原-抗體鑒定蛋白質相互作用鑒定蛋白質與小分子相互作用代謝組學檢測酶活性蛋白質功能的高通量分析,本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通過本章學習了解了哪些核酸和蛋白質研究方法什么是分子雜交分子雜交的探針是什么怎樣進行標記分子雜交有哪些基本方式什么是PCR基本原理是什么PCR反應體系是由什么組成的,本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什么是RTPCR能用來干什么如何利用PCR進行核酸的定量分析什么是基因芯片什么是蛋白質組學核心方法是什么如何進行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研究,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5
      頁數(shù): 97
      12人已閱讀
      ( 4 星級)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機械圖紙源碼,實習報告等文檔下載

    備案號:浙ICP備20018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