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隨著鋼結構發(fā)展創(chuàng)新,工業(yè)廠房建筑功能趨向于多功能化,為滿足設備布置、辦公等需求,門式剛架鋼框架組合結構應運而生。然而現(xiàn)行規(guī)范、規(guī)程均未涉及此種結構形式,探究這種結構的設計方法和性能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因此本文以某豎向收進,裙房為3層、塔樓為2層,共5層,裙房頂層與塔樓頂層均采用門式剛架的鋼框架廠房為背景,采用有限元軟件,通過方案對比方式對此豎向收進頂層門式剛架鋼框架結構進行設計并分析結構動力性能,得到合理設計方案。首先,本文嘗試以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為基礎,采用PKPM軟件,建立并分析了分別對門式剛架部分采用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鋼框架部分采用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進行設計的組合結構方案模型P1。得到豎向收進頂層門式剛架鋼框架結構合理建模與設計過程。其次,為探討上述方案抗震性能,以方案P1為基礎提出兩種對比方案P2與P3。其中方案P2為僅以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控制設計豎向收進頂層門式剛架鋼框架結構方案P3為改裙房與塔樓頂層門式剛架為鋼框架,結構整體按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設計的鋼框架結構。本文采用PKPM對上述對比方案進行綜合設計分析,得到方案模型。并采用SAP2000軟件對以上3種方案進行多遇地震作用下反應譜、彈性時程分析,罕遇地震作用下彈塑性時程分析。得出采用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進行設計的豎向收進頂層門式剛架結構多遇地震作用下結構抗震性能良好,罕遇地震由于支撐屈服抗震性能略有下降,但相對規(guī)范所要求指標有一定富余。并且此種方法設計的結構經濟性能良好,具有相對明顯優(yōu)勢。第三,為探討此種組合結構動力性能,本文采用SAP2000軟件分析裙房的框架層數(shù)、裙房頂層與塔樓頂層門式剛架側向剛度的變化對組合結構動力性能的影響。分析得出在一定范圍內隨著裙房的框架層數(shù)增加結構自振周期增大,結構柔度增加。塔樓頂層門式剛架側向剛度在一定范圍內增加,其所在樓層橫、縱兩方向層間位移減小,其余樓層基本不變。裙房頂層門式剛架側向剛度在一定范圍內增加時,裙房頂層及以上樓層縱向層間位移減小橫向層間位移角增加,其余樓層基本不變。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shù): 100
大?。?9.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動作用下RC框架結構累積附加損傷研究薛云勤二零一六年六月圖書分類號P315工學碩士學位論文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動作用下RC框架結構累積附加損傷研究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動作用下RC框架結構累積附加損傷研究薛云勤薛云勤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中國哈爾濱二零一六年六月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4
頁數(shù): 143
大小: 8.9(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為提高建筑加固及節(jié)能改造的安全性和生產效率,減少擾民,探討同時進行結構抗震加固和墻體節(jié)能改造的綜合設計方案。本文以汕頭市區(qū)的一棟建造于1996年的8層共64064M2的混凝土框架辦公樓為例,分別提出“入戶”、“緊湊式不入戶”和“擴容式不入戶”抗震加固設計方案,再分別配套墻體節(jié)能改造方案。采用PKPM軟件評估各綜合方案的抗震加固效果;使用DESTH軟件對比各綜合方案的節(jié)能效果;進而對各方案進行簡單的經濟適用性評價。結果顯示,入戶加固的材料費用雖分別是緊湊式不入戶和擴容式不入戶的183%和116,但其施工復雜,對原結構拆解較多,且加固施工過程嚴重擾民。緊湊式不入戶加固所需材料費是擴容式不入戶加固的64,且加固后結構各項指標最優(yōu),但需緊貼原結構施工,擾民仍較為嚴重。擴容式不入戶加固法材料消耗最大,但擾民程度最低。擴容式不入戶加固與墻體節(jié)能改造一體化方案E4A節(jié)能材料消耗分別是入戶和緊湊式不入戶方案I5和C5的119和111,但以年空調能耗為指標,其年節(jié)電度數(shù)分別比兩者多46978KWH和38808KWH,擴容式不入戶加固與墻體節(jié)能改造一體化方案的另一優(yōu)點是可增加房屋使用面積,并有利于改進采光及美觀等建筑要素,節(jié)能墻體布置更為靈活,故其適用性最高,有望受到業(yè)主青睞。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shù): 92
大小: 7.1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近年來,隨著高層、大跨度公共建筑的增長,其結構強震倒塌越來越受到關注。如何能準確地反映高層不規(guī)則鋼框架結構在強震作用下的倒塌模式已成為一個課題,本文基于此課題運用ANSYS和LSDYNA軟件對高層不規(guī)則鋼框架結構在強震倒塌全過程進行模擬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的內容及結論如下1通過對不規(guī)則高層鋼框架結構進行模態(tài)分析,得到結構有樓板模型的一階頻率為063543HZ,無樓板模型一階頻率為065971HZ,基頻較低,說明結構的整體剛度較大,滿足結構的整體性和合理性一階振型都以平動為主,說明結構受橫向振動影響較大,而對豎向振型表現(xiàn)不明顯。2通過對不規(guī)則高層鋼框架結構進行非線性動力分析,結構的有樓板模型最大層間位移均出現(xiàn)在第二層,在350GAL的ELCENTRO波作用下,最大層間位移為00412M,在該峰值加速度的ELCENTRO波作用下層間最大位移角為180,并未超過高層或超高層彈塑性層間位移角為150的限值。結構的無樓板模型最大層間位移也都出現(xiàn)在第二層,在350GAL的ELCENTRO波作用下,最大層間位移為00202694M,在該峰值加速度的ELCENTRO波作用下層間最大位移角為1164,也未超過高層或超高層彈塑性層間位移角為150的限值。不規(guī)則高層鋼框架結構的各層最大加速度曲線呈緩“S”型上升,最大加速度出現(xiàn)在頂層。3通過對不規(guī)則高層鋼框架結構進行倒塌分析,分別輸入ELCENTRO波、TAFT波和人工波三種地震波可得出有樓板模型先從底層的柱子開始失效,在三種地震波作用下失效構件占總桿件個數(shù)分別為347%、339%、33%。底層柱子失效導致結構發(fā)生整體倒塌,則不規(guī)則高層鋼框架結構有樓板模型為動力失穩(wěn)破壞。無樓板模型也是從底層的柱子開始失效,在三種地震波作用下失效構件占總桿件個數(shù)分別為275%、357%、293%。底層柱子失效導致結構發(fā)生整體倒塌,則不規(guī)則高層鋼框架結構無樓板模型為動力失穩(wěn)破壞。在三種地震波作用下可得出的結構頂點三向位移曲線,從X、Y向頂點位移曲線可得出結構倒塌的時間和結構在地震波作用下的震動范圍,從Z向頂點位移曲線能清晰地看出結構的倒塌時間。在三種地震波作用下可得出結構的三向加速度曲線,從曲線中都能判斷結構的倒塌時間。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4
頁數(shù): 87
大小: 7.4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國內外震害表明,鋼筋混凝土框架節(jié)點在豎向荷載和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將受到很大的水平剪力,使核心區(qū)混凝土發(fā)生剪切破壞。核心區(qū)混凝土輕則產生斜裂縫或交叉裂縫,重則碎裂成塊,核心區(qū)箍筋外鼓或崩斷,縱筋壓曲呈燈籠狀。堿式硫酸鎂水泥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拉強度和彈性模量,如果應用于框架承重結構,能夠大大提高節(jié)點的抗剪能力,減小結構的層間位移,所以研究其在框架中節(jié)點的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探討堿式硫酸鎂水泥混凝土推廣應用于抗震設防地區(qū)框架承重結構的可行性,本文通過3個不同軸壓比的堿式硫酸鎂水泥混凝土框架中節(jié)點在低周往復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加載試驗,研究它們的破壞形態(tài)、滯回特性、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剛度退化等,并與同樣尺寸、配筋的普通硅酸鹽混凝土水泥框架中節(jié)點進行對比,得出以下主要結論(1)當混凝土強度等級均為C30時,相同柱頂軸壓作用下,堿鎂混凝土節(jié)點割線剛度約為普通混凝土節(jié)點的125倍,與普通混凝土節(jié)點相比具有更大剛度;屈服時屈服荷載相等,堿鎂混凝土節(jié)點梁端屈服位移更小,具有更好的位移延性。試件破壞后,堿鎂混凝土節(jié)點核心區(qū)未出現(xiàn)斜裂縫,仍然有很高的等效粘滯阻尼系數(shù);普通混凝土節(jié)點核心區(qū)斜裂縫較多節(jié)點抗震性能,等效粘滯阻尼系數(shù)衰退明顯。(2)堿鎂混凝土節(jié)點承載力完全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框架梁柱節(jié)點的設計要求。本文通過抗震規(guī)范公式推導證明在結構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的情況下,同尺寸的堿鎂混凝土框架結構彈性層間位移角更小,更容易滿足抗震設計規(guī)范設計要求。并由框架結構算例得出,與普通混凝土框架結構相比,較高的剛度使堿鎂混凝土框架結構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引起的變形減小了11%。本文的三維框架數(shù)值模擬證實,相同地震波作用下,強度等級C35的堿鎂混凝土框架結構位移為普通混凝土框架結構的93,隨著強度等級從C35到C70的依次提高,這種優(yōu)勢更加明顯,當強度等級為C70時,堿鎂混凝土框架結構位移為普通混凝土框架結構的83。(3)軸壓比對普通混凝土節(jié)點抗震性能影響明顯,過小的軸壓比使混凝土節(jié)點滯回環(huán)“捏縮”現(xiàn)象嚴重,抗震性能差。通過對堿鎂混凝土節(jié)點軸壓比的控制發(fā)現(xiàn),堿鎂混凝土節(jié)點也有同樣的情況。從滯回曲線、耗能能力、剛度退化和剪切角變形的試驗結果分析,本文認為02404軸壓比屬于堿鎂混凝土節(jié)點合理軸壓比。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shù): 114
大?。?7.6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以其空間分隔靈活、自重輕、節(jié)省材料,可以較靈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優(yōu)點廣泛運用于工程實踐中,成為我國目前建筑最常用的結構。但由于施工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難免會造成結構的完工狀態(tài)與設計理論狀態(tài)有一定偏差。據統(tǒng)計,工程結構的失效是由施工誤差和結構性能固有的概率性變異兩類原因造成,且前者往往占有較大比例。研究結構考慮施工誤差隨機化后建筑結構的可靠度大小,對可靠性影響較大的施工誤差在施工中加以控制,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施工質量控制的主動性,對保證建筑結構所必須的可靠性能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研究對象,在總結前人給出的部分常見施工誤差的實測統(tǒng)計數(shù)據后,引入了可靠度理論,并從構件和結構體系兩個層面出發(fā),借助有限元軟件ANSYS,對施工誤差影響下結構的可靠性進行研究,主要工作內容如下(1)重點介紹了PDSPROBABILISTICDESIGNSYSTEM技術中的兩種概率設計方法蒙特卡羅模擬技術、響應面法。通過簡單的鋼框架結構算例,分別采用蒙特卡羅法、響應面法(混合模擬法)、一次二階矩三種方法計算它們的可靠度,并進行對比分析,驗證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2)在總結與施工誤差相關的變量統(tǒng)計規(guī)律的基礎上,以框架結構的構件為研究對象,從考慮施工誤差和未考慮施工誤差兩方面出發(fā),采用混合模擬法對構件的可靠度進行計算,并比較二者的大小,定量說明計算可靠度時考慮施工誤差的必要性。接著分別單獨分析各施工誤差,計算構件在失效模式下結構可靠度。最后分析了結構可靠度對各種施工誤差的敏感性,得出施工誤差對鋼筋混凝土構件可靠度的影響程度。(3)參考國內各文獻,提出了一種計算體系可靠度的基本方法,并以一具體RC框架結構為研究對象,以對可靠度影響較大的施工質量相關變量為隨機變量,以框架結構層間位移角為響應值,對RC框架結構多遇地震下的體系可靠度計算和敏感性參數(shù)的研究。并對各變量進行了參數(shù)化分析,調整施工誤差限值,通過混合模擬法,可得到不同偏差限值下結構整體可靠度,并繪制出施工誤差限值和可靠度之間的關系曲線,提出了施工質量驗收時施工誤差限值的建議值。(4)由于裝配式框架結構節(jié)點連接的重要性,以不同層高和跨度的預壓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框架結構為研究對象,定義節(jié)點初始缺陷折減系數(shù)X,求得在不同的折減系數(shù)下結構可靠度的大小,量化節(jié)點質量缺陷對結構可靠度的影響,并與現(xiàn)澆RC框架的影響程度進行了對比。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shù): 97
大?。?12.57(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近年來以控制地震風險和地震損失為目標的新一代基于性能地震工程PERFMANCEBASEDEARTHQUAKEENGINEERINGPBEE正成為國際地震工程領域的研究熱點。由于地震災害和工程結構本身均具有強烈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因此美國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ACIFICEARTHQUAKE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PEER提出了基于全概率表達式的新一代PBEE概率決策框架。該框架以概率地震風險為研究目標將概率地震危險性、概率地震易損性和概率地震損失作為主要研究內容。為了適應基于性能地震工程PBEE的發(fā)展趨勢我國編制完成了建筑工程抗震性態(tài)設計通則試用。最新頒布的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也在構件層次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方法。但是上述文獻均采用的是第一代確定性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思想基于全概率的PBEE在我國尚未得到廣泛的研究。此外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也啟示我們即使按現(xiàn)行抗震規(guī)范進行設計的結構在發(fā)生超過預期的罕遇地震甚至“巨震”時也有發(fā)生倒塌的可能性。因此對按現(xiàn)行規(guī)范設計的結構進行地震安全與風險評估對于進行科學的抗震加固和防震減災規(guī)劃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谏鲜鲈虮疚囊园次覈?guī)范設計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研究對象以概率地震風險為研究目的以概率地震易損性為主要研究內容從不確定性傳遞的角度采用解析函數(shù)和高效隨機模擬方法對概率地震易損性和風險分析進行了理論和應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按照我國規(guī)范設計了23個不同高度、不同設防烈度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作為“索引原型INDEXACHETYPE結構”并在OPENSEES中對結構進行了有限元建模。通過與鋼筋混凝土構件柱和結構整體的實驗結果對比驗證了本文所建立OPENSEES模型的合理性。2將降維積分與NATAF變換相結合提出了一種考慮隨機變量邊緣分布和相關性信息的點估計法并提出了一種新的靈敏度參數(shù)。通過三個數(shù)值算例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點估計法的精度滿足要求提出的靈敏度參數(shù)可以合理地描述隨機變量在標準正態(tài)空間的變化對模型反應的影響。3選取了100條實際地震動作為輸入對60個地震動強度參數(shù)和6個結構反應參數(shù)進行了地震動強度參數(shù)的概率評價。分別采用云圖法和條帶法建立了單體結構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驗證了地震需求與地震動強度之間對數(shù)線性關系的合理性。針對傳統(tǒng)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無法考慮倒塌狀態(tài)對地震需求影響的缺點提出了考慮倒塌狀態(tài)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修正方法。提出了群體結構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的云圖條帶法建立了群體結構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4提出了在結構PUSHOVER曲線上定義非倒塌極限狀態(tài)閾值的構件整體混合損傷控制原則??紤]結構不確定性的影響基于本文提出的點估計法提出了一種隨機PUSHOVER方法來進行非倒塌極限狀態(tài)的概率抗震能力分析。考慮地震動和結構不確定性的影響提出了基于均值一次二階矩法MVFOSM的隨機增量動力分析IDA方法以評估強震作用下結構的概率抗倒塌能力。采用隨機PUSHOVER方法和隨機IDA方法建立了23個索引原型結構的概率抗震能力模型。基于單體結構概率抗震能力分析結果統(tǒng)計獲得了群體結構的抗震能力概率分布特征并對本文定義的四種極限狀態(tài)閾值進行了概率評價。5證明了基于地震動強度和基于結構位移的概率地震易損性函數(shù)的一致性。從不確定性傳遞的角度推導了考慮本質不確定性的概率地震需求易損性和概率地震損傷易損性的解析函數(shù)以及考慮知識不確定性的概率地震易損性點估計和區(qū)間估計解析函數(shù)并獲得了概率地震易損性點估計函數(shù)的置信度水平。利用解析概率地震易損性函數(shù)得到了索引原型結構的地震易損性曲線并計算了結構的極限狀態(tài)和破壞狀態(tài)失效概率。提出了一種定量描述結構地震安全的指標安全裕度比并對索引原型結構在不同極限狀態(tài)下的安全裕度進行了概率評價。生成了與HAZUS軟件相容的地震易損性曲線并與HAZUS軟件建議的地震易損性曲線進行了對比分析。對傳統(tǒng)的地震易損性模型進行了考慮倒塌狀態(tài)的模型修正。進行了群體結構的概率地震易損性分析并與單體結構的地震易損性曲線進行了對比分析。6基于概率地震易損性函數(shù)采用經典的冪指數(shù)形式的概率危險性函數(shù)推導了考慮本質和知識不確定性的概率地震風險的解析函數(shù)。在概率地震易損性分析的基礎上采用概率地震風險解析函數(shù)分別在地震需求和地震損傷層次進行了索引原型結構的概率地震風險分析。為評估按我國規(guī)范設計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地震概率安全水平進一步計算了索引原型結構在使用期50年內的失效概率。根據群體結構的概率地震易損性分析結果進一步進行了群體結構的概率地震風險分析。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4
頁數(shù): 226
大小: 12.9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隨著大型火電廠主廠房項目要求提高,對結構設計的要求也相應的提高。鋼結構具有高強輕質和制作安裝方便等優(yōu)點,已成為大型火電廠主廠房的主要結構形式。鉸接支撐框架結構體系與梁柱剛接框架支撐結構體系相比具有制造簡單,安裝方便快速,節(jié)省材料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等優(yōu)點。傳統(tǒng)火電廠主廠房一般包括汽機房、除氧間和煤倉間,煤倉間具有較大的剛性,抗側能力較大,對主廠房結構的穩(wěn)定性有利。對于僅由汽機房和除氧間組成的鉸接支撐框架體系主廠房能否滿足抗震設計要求需要進行抗震分析來驗證。分析鉸接支撐框架體系鋼結構主廠房在地震作用下的動力響應,為此類工程的應用提供參考。本文以老撾洪沙3600MW燃煤電站項目作為工程背景,該火電廠鋼結構主廠房由汽機房和除氧間兩部分組成,采用鉸接支撐框架體系。根據主廠房結構布置采用有限元軟件ASGEN建立空間三維模型進行模態(tài)分析,根據模態(tài)分析結果調整支撐的布置,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進行結構抗震設計;分別按彈性階段和彈塑性階段對主廠房進行時程分析,研究主廠房在地震作用下的動力響應,彈性階段分單向和雙向地震波輸入工況;并將彈性時程分析結果和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的位移和底部剪力結果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在主廠房縱向各主軸布置兩道主要支撐時,縱向和橫向主振型的周期相差不大,縱向和橫向具有相似的動力特性,利于改善結構的扭轉效應;彈性時程結果與反應譜法結果差值滿足規(guī)范要求;對于像火電廠主廠房這類不規(guī)則結構進行彈性時程分析時應考慮雙向地震波輸入的影響,除氧間高出部分扭轉效應明顯;在罕遇地震下,主廠房位移角最大值為159,滿足抗震規(guī)范150的要求,但余量較少;底部錯層處、柱截面變化部位和除氧間高出部分地震響應較大,成為薄弱環(huán)節(jié),設計此類結構時應加以注意。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shù): 67
大?。?5.5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帶預應力型鋼混凝土(簡稱PSRC)空腹桁架轉換層框架結構具備大跨度、大空間、使用靈活、自重相對較輕等優(yōu)點,我國現(xiàn)行規(guī)范對其尚無具體的設計規(guī)定,其抗震性能和能力研究仍不夠深入,這極大限制了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尤其是在需要考慮豎向地震作用的高烈度區(qū)的應用。因此,對帶PSRC空腹桁架轉換層框架結構進行豎向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設計方法及其抗震性能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參考我國規(guī)范相關要求,基于“強轉換”原則,提出帶PSRC空腹桁架轉換層框架結構的具體抗震設計方法。根據提出的設計方法,設計多榀帶PSRC空腹桁架轉換層框架結構,并對其進行豎向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非線性時程分析。最后,總結了該類結構的基本抗震性能,并對其在地震動不同豎向分量(VH0、065、12)作用下的響應進行對比分析,探討豎向分量大小對結構響應的影響規(guī)律。本文主要結論如下①帶PSRC空腹桁架轉換層框架結構設計基于“強轉換”原則,抗震設計應設置多道防線空腹桁架轉換層下弦梁和框支柱是最為重要的構件,須作為結構的最后一道防線;其次是轉換層上弦梁和與轉換層相連的上部框架柱;再次是其他上抬框架柱和空腹桁架轉換層中腹桿;最后是轉換層上部框架梁。②按以上原則設計的帶PSRC空腹桁架轉換層框架結構,在豎向與水平地震(VH065)共同作用下能避免整體和局部失效,表現(xiàn)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其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層間位移角均位于轉換層上抬框架中,結構耗能主要依靠轉換層上抬框架梁端塑性變形,多道防線設計思想基本實現(xiàn)。③隨著地震動豎向分量增大,帶PSRC空腹桁架轉換層框架結構的各層層側移、層間位移角大小與分布變化極小,轉換層下弦梁跨中撓度和中腹桿下端節(jié)點不均勻豎向位移顯著增大;同時,豎向分量的大小對結構局部響應的影響較明顯。但結構均能表現(xiàn)出良好的整體和局部抗震性能,耗能仍主要依靠轉換層上抬框架梁端塑性變形。④8度時豎向地震作用按重力荷載代表值10%考慮進行帶PSRC空腹桁架轉換層框架結構的抗震設計是偏于不安全的。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shù): 122
大?。?3.3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山地掉層結構由于存在基底的不等高約束,造成的質量中心與剛度中心不重合將引起顯著的扭轉效應,從而加劇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震害。針對普通結構扭轉設計與控制方法的研究已有系統(tǒng)結論,但掉層結構在偏心類型與破壞模式等方面與普通結構存在較大差異,針對其在大震作用下的扭轉效應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迫切需要理論研究為實際工程設計提供依據。為此,本文利用SAP2000及PERFM3D等軟件建立三維模型,研究了掉層結構在彈性及彈塑性狀態(tài)下的扭轉效應;考察了質量偏心、剛度偏心、強度偏心及長寬比等因素對掉層結構扭轉效應的影響特點;提出了掉層結構扭轉位移比的適用限值;考察了上接地柱在大震作用下的抗剪、扭承載能力及各種抗扭設計方法的有效性?;谝陨涎芯浚疚闹饕Y論如下①掉層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轉效應顯著大于普通結構,扭轉位移比在上接地層均超規(guī)范限值,從結構損傷控制的角度,掉層結構的扭轉位移比應被控制在165以內。在彈性反應階段,單、雙向地震輸入下的層間扭轉角一致。②掉層結構扭轉效應隨靜力偏心距的增加而顯著增大。雙向地震輸入時的層間扭轉角放大系數(shù)在095到125之間,結構損傷較單向輸入時顯著增大。大震作用下未實現(xiàn)“強柱弱梁”的破壞模式,上接地柱的破壞最為嚴重,應引起高度關注。③強度偏心對典型掉層結構的扭轉效應影響并不顯著,對于將靜力偏心距調小之后的掉層結構而言,以剛心為原點的強度偏心距為靜力偏心距的13倍左右時,扭轉反應最小。④在設計時應考慮豎向構件進入彈塑性狀態(tài)后的扭矩放大現(xiàn)象,當?shù)魧咏Y構扭轉位移比處于規(guī)范限值15左右時,豎向構件的抗剪承載能力滿足要求,但抗扭承載能力無法得到保證。⑤為降低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損傷,可對上接地柱的抗震等級提高一級,在計算結果的基礎上提高上接地邊榀柱的配筋。調整豎向構件截面尺寸,對減小掉層結構的扭轉反應效果不明顯。在掉層部分布置剪力墻可顯著抑制掉層結構的扭轉反應,剪力墻的不同布置形式對扭轉反應的控制效果差別不大,布置于掉層部分周邊時,抗扭效果稍好于其他布置形式。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4
頁數(shù): 110
大?。?6.69(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預應力混凝土PC框架結構是我國應用較廣泛的重要結構形式之一。國內外對PC構件以及單跨PC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比較充分,對PC結構的抗震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現(xiàn)行規(guī)范對預應力混凝土框架結構的裂縫控制較嚴,更多基于對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截面延性性能的認識,給出了更為嚴格的預應力度指標和混合配筋指標,裂縫限值要求和PC框架的延性要求成了一對矛盾,使得PC框架經濟性相對較差,不利于PC結構的推廣應用。本文結合國內外對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的最新共識,著重提高PC框架結構的抗震能力,為抗震規(guī)程相關條文的修定提供參考。通過計算研究分析,主要結論如下1基于纖維單元的開源結構有限元程序OPENSEES,編制了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數(shù)值分析模型,利用該模型模擬了一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在低周反復荷載作用下的受力及變形,得到荷載位移曲線,并與參考文獻的試驗結果進行對比。結果表明,利用OPENSEES編制的數(shù)值分析模型能較好地模擬PC構件在低周反復荷載作用下的受力性能。2利用OPENSEES進行了10根PC梁的低周反復荷載模擬,對構件的滯回曲線、骨架曲線、剛度退化、耗能能力、延性等抗震性能進行分析。通過參數(shù)化分析,改變預應力度、裂縫控制等級以及裂縫寬度限值探討各參數(shù)對PC梁抗震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預應力度的提高,梁的相對受壓區(qū)高度的增大,滯回曲線的捏縮效應逐漸明顯,剛度變化較小,梁的延性逐漸降低在裂縫控制等級為三級時,裂縫寬度限值的差異對于構件的滯回曲線、延性系數(shù)、耗能能力影響較小。3采用靜力彈塑性軟件SAP2000分析和比較了20榀PC框架在不同預應力度及裂縫控制等級下的抗震能力,通過比較PC框架的底部剪力頂點位移曲線、層間位移、框架塑性鉸分布情況等,初步探討了預應力度070、075、080、085及裂縫控制等級(一級、二級、三級)對于PC框架結構抗震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放寬預應力度限值以及PC梁的裂縫寬度限值02MM、025MM、03MM,能夠改善結構整體的出鉸機制,提高PC框架整體抗震能力,建議適當減少非預應力筋配筋要求,提高框架梁的預應力度限值以及放寬裂縫寬度限值,使得PC框架結構有良好的經濟性和結構性能。對其中一榀預應力混凝土框架的邊柱和中柱進行加強,既能實現(xiàn)較為理想的混合耗能機制,又能防止內柱出鉸過多而導致的整體框架抗側剛度降低過多。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4
頁數(shù): 99
大?。?13.17(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鋼結構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廣泛用于工業(yè)、民用建筑、構筑物中,而梁柱鉸接連接又因其施工簡單、快捷而被大量采用。在梁柱鉸接框架中,為解決側向剛度不足等問題而需要布置支撐以提高整體結構的剛度。在人們的主觀意識中,都直觀的覺得梁柱節(jié)點剛接連接的抗側剛度大于鉸接的,帶支撐的大于不帶支撐的;同時,也直觀的認為側向剛度大的結構其基底剪力等力響應會更大。但對節(jié)點剛度及支撐對框架抗側剛度的貢獻的分析做的還較少,同時對支撐鉸接框架結構的整體抗震性能的研究做的也不夠深入。為了進一步研究支撐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對梁柱節(jié)點連接剛度對框架抗側剛度的影響及支撐對框架抗側剛度的貢獻進行了理論推導;同時,根據計算長度法,對剛接、鉸接連接形式下柱的計算長度公式進行推導。從原理上解釋節(jié)點剛度及支撐布置對框架抗側剛度的影響。其次,分別建立支撐鉸接框架、支撐剛接框架和純框架的三層、八層空間模型,并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橫向榀框架,應用有限元分析程序進行靜力彈塑性推覆分析。通過分析對比三層和八層結構不同節(jié)點連接形式、有無支撐布置情況下的靜力彈塑性推覆分析結果,評價節(jié)點連接形式及有無支撐布置對框架抗震性能的影響。最后,對三層、八層各分析模型進行模態(tài)分析,結果表明支撐有無對整體結構的低階振型的自振周期影響較大,節(jié)點連接剛度的影響較小,二者對高階振型的影響均較小。運用有限元程序對三層、八層各分析模型進行整體結構下的彈性時程分析和彈塑性時程分析。對比分析了多層、高層不同節(jié)點剛度、不同支撐布置框架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頂點位移、底部剪力、層間最大剪力、層間最大位移及位移角等力和位移響應,對支撐鉸接框架結構與支撐剛接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差異給出明確的結果。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4
頁數(shù): 89
大?。?5.9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圖書分類號P315工學碩士學位論文單位編碼85406學號2011251玻璃幕墻和填充墻對高層隔震鋼框架結構動力性能的影響碩士研究生導師申請學位級別學科專業(yè)研究方向田敬博戴君武研究員工學碩士學位土木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結構抗震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中國哈爾濱二零一四年五月獨創(chuàng)性聲明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經注明引用的內容外,本論文不包含任何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科研成果,也不包含為獲得蟲國絲震屋王猩力堂硒宜逝或其它教育機構的學位或證書而使用過的材料。對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己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標明并表示謝意。本人完全意識到本聲明的法律責任由本人承擔。論文作者簽名翌盎塹選簽字日期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本人完全了解主國地震屋王猩杰堂盟塞壓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同意學校保留或向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電子版,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主圄墊震屋王猩力堂嬰塞壓可以將本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編入有關數(shù)據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其他復制手段保存論文和匯編本學位論文,允許被查閱和借閱。保密的學位論文在解密后適用本授權書1論文作者簽名簽字日期型絲壘叢蘭里導師簽名簽字日期/爭72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4
頁數(shù): 99
大?。?19.0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低密度、高穩(wěn)定性的有機框架新型材料部分替代金屬或合金材料已經成為航天航空、汽車、輪船等工業(yè)領域致力的目標。隨著宏觀工程中的(超)靜定框架原理、框架化學‖的提出和發(fā)展為構建輕質、高穩(wěn)定性材料提供了理論依據。將宏觀工程中的原理應用于微觀分子水平,通過較強的共價鍵將剛性分子結‖、桿‖連接,有望構建出各向同性的高穩(wěn)定性、低密度有機高分子聚合物。金剛烷橋頭碳原子(1357)上相連的活潑氫及其自身高對稱籠狀結構為金剛烷衍生物的制備及在構建新型框架材料的應用提供了無限可能。為了實現(xiàn)低密度、高穩(wěn)定性新型框架材料及超靜定有機框架材料的構建,本課題選用1357四(4溴苯基)金剛烷(TPAD)和33‘55‘77‘六4溴苯基11雙金剛烷(HPBAD)為剛性結‖,44‘二乙炔基二苯乙烯(BEST),44‘二乙炔基二苯乙炔BETO和44‘‘二乙炔基11‘4‘1‘‘三聯(lián)苯BETP為剛性桿‖,并通過SONOGASHIRA偶聯(lián)反應實現(xiàn)了結‖桿‖之間的連接。從金剛烷出發(fā),通過取代、傅克烷基化反應制備出1357四(4溴苯基)金剛烷(TPAD);通過WURTZ偶聯(lián)反應以1溴金剛烷為原料合成11‘雙金剛烷,再經取代和傅克烷基化反應制備出33‘55‘77‘六4溴苯基11雙金剛烷(HPBAD);分別將44‘二溴二苯乙烯(BBST),44‘二溴二苯乙炔BBTO和44‘‘二溴11‘4‘1‘‘三聯(lián)苯BBTP與三甲基乙炔基硅(TMS)通過SONOGASHIRA偶聯(lián)反應及水解反應制備出剛性桿‖BEST,BETO和BETP。并通過1HNMR,F(xiàn)TIR等對分子結‖桿‖的結構進行了分析表征。以1357四(4溴苯基)金剛烷(TPAD)、33‘55‘77‘六4溴苯基11雙金剛烷(HPBAD)為分子結‖,通過SONOGASHIRA偶聯(lián)反應分別與BEST,BETO和BETP偶聯(lián)制備出TPAD1、TPAD2、TPAD3、HPBAD1、HPBAD2和HPBAD3六種不同類型的多孔或超靜定有機框架材料;通過傅里葉紅外吸收光譜、固體核磁、粉末X射線衍射、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等對聚合物的結構、形態(tài)形貌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材料均為不定型結構。通過熱分析、低溫氮氣吸附脫附及氣體(CO2,N2,CH4,C2H2,C2H4)和蒸汽吸附試驗,對材料的熱穩(wěn)定性、比表面積、孔性質、吸附及選擇性吸附性能進行了全面分析和評價。結果表明材料的熱穩(wěn)定性優(yōu)異;11‘雙金剛烷的引入可以增加框架材料的熱穩(wěn)定性;材料最大BET比表面積達到755M2G1HPBAD2,最低密度達到126GCM3;材料對CO2,N2,CH4,C2H2和C2H4最大吸附量分別為5607CM3G1(1102WT%),1175CM3G1(147WT),2524CM3G1(181WT),5330CM3G1(619WT)和5770CM3G1(722WT);不飽和官能團的引入可以增大材料對CH4的吸附能力;采用亨利定律對材料的選擇吸附性能進行了計算,材料對CO2N2和CO2CH4的最大選擇性系數(shù)分別為426和425;材料對苯、環(huán)己烷、正己烷蒸汽也具有良好的吸附。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4
頁數(shù): 87
大?。?2.8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UIILL1111111111IIIIY3283860中圖分類號UDC密級公開本校編號州交通丈芋工程碩士學位論文論文題目填充墻對混凝土框架結構抗倒塌影響分析研究生姓名雷宇學校指導教師姓名企業(yè)指導教師姓名李軍旗學號Q魚L_9L職稱副教授至坐職稱高級工程師申請學位工程領域名稱論文提交日期2017年4月論文答辯日期2017年6月獨創(chuàng)性聲明本人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之處外,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經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獲得蘭趔童逗太堂或其他教育機構的學位或證書而使用過的材料。與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對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貢獻均已在論文中作了明確的說明并表示了謝意。學位論文作者簽名≤妒了簽字日期≯汐年石月仫目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本學位論文作者完全了解蘭趔童逼太堂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特授權蘭趔童道太堂可以將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編入有關數(shù)據庫進行檢索,并采用影印、縮印或掃描等復制手段保存、匯編以供查閱和借閱。同意學校向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磁盤。保密的學位論文在解密后適用本授權說明學位論文作者簽名‘爭宇簽字日期加/7年∥月位日翩虢橢簽字日期矽/7年‘月仫日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5
頁數(shù): 74
大小: 14.01(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