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運動心理學,,,導言:什么!! 連運動也跟心理學有關,聚焦:克拉克現象在歷次國際大賽中,奪冠熱門人選因心理不穩(wěn)定發(fā)揮失常的事件屢見不鮮。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澳大利亞長跑運動員克拉克。他曾19次打破世界紀錄,被譽為長跑天才。然而,在其運動生涯的巔峰時期,他兩次參加奧運會均無功而返。人們把這類運動員在賽場上意外失敗的現象,稱之為“克拉克現象”。,第十六屆夏季奧運會克拉克點燃墨爾本主體育場火炬 (1956),“魚雷”索普失動力夜夜笙歌忙,記得
2、他的陽光笑容,記得他55碼的超級大腳丫,記得他掛在胸前那5 枚沉甸甸的奧運會金牌。 但有2年之久,我們未能在泳池中與“大腳魚雷”伊恩?索普撞個滿懷。減了斗志 澳大利亞游泳隊總教泰爾伯特一直關注著索普,“他現在最大的困擾便是,他已無須再證明自己,需要尋找新的動力。,類似例子:1987年奧運會26個單項金牌統(tǒng)計,僅有11枚金牌得主是當年世界最好成績,也就是說58%的當年世界最好成績未能獲得金牌,這一數字是令人吃驚的,我國學者李益
3、群曾對16-23屆奧運田徑項目當年世界最高成績保持者獲奧運金牌統(tǒng)計,發(fā)現36.5%未能獲金牌 。體育比賽是強者的競爭,也是智者的較量。心理弱化的個人和群體,在勢均力敵的角逐中,只會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而解決心理問題也成了現體育競賽中當務之急。,冠軍路上指迷津:體育運動與心理世錦賽丁俊暉未創(chuàng)奇跡2:10負奧沙利文首輪出局運動心理學專家張力為表示,丁俊暉現在需要甩開包袱,首先就要從心理上調整好狀態(tài)."其實所有的運動都一
4、樣,運動員在比賽中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希望丁俊暉能夠記住,只要有贏一局的希望就有贏一盤的可能,調整好心理狀態(tài),才能在輕松應戰(zhàn)中掌握場上形勢的主動權,才能獲得比賽的勝利.",奧運賽場曾經上演且還將繼續(xù)上演心理大戰(zhàn),全世界的體育強國已經越來越重視運動心理學的研究與應用,美國、澳大利亞、德國在過去幾屆奧運會上都派出了多名運動心理學專家跟隨運動隊進駐奧運村,美國上屆奧運會共派出10名心理學專家跟隨運動隊參賽,澳大利亞有六名全職
5、的心理學家跟隨奧運隊伍參賽。在亞洲運動心理學的研究應用也越來越快,在韓國、日本、馬拉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都設立了獨立的研究機構,專門為競技體育服務。從全世界和亞洲運動心里學的發(fā)展來看,運動心理學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國際運動心理學會執(zhí)委、亞太地區(qū)運動心理學副主席、中國運動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的常委姒剛彥教授,2004年雅典奧運會我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從全國聘請了20多名專家,專門成立了直接為各運動隊服務的運動心理學專家組,在大約
6、10個月的時間里,為參加奧運會的選手提供心里服務,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雅典奧運會中,中國失去了幾塊本該拿下的金牌,中國隊主教練在總結教訓時,提到最多的依然是心理問題。2008年北京奧運會再次成為全世界運動精英追逐夢想的機遇,運動心理學臨場服務工作作為幫助運動員發(fā)揮潛能、追求卓越的科學手段之一,必將一如既往的得到各國的重視。,One world One dream,心理教練:未來的黃金職業(yè),心理教練是運用心理教練知識和技術來調整人的心
7、態(tài),激勵人的精神開發(fā)人潛能,從而幫助被教練者提升效能,達成目標的專業(yè)人士。許多重要人物都有心理教練,例如,國家為楊利偉配備了心理教練,負責楊利偉的心理建設。數據表明教練工作相當有效,楊利偉乘飛船在距地球數百公里的太空繞地高速飛行,在整個航天的21小時中,心率基本保持在75—85次/分。飛船臨發(fā)射前1分鐘,心率還只有76次/分。此外,許多體育明星,例如姚明,也有自己的心理教練。 我國心理教練人才非常缺乏,將需要大批心理教練才能滿足各類人
8、員的需要,心理教練將是最熱門最具發(fā)展?jié)摿Φ男屡d黃金職業(yè)。我國的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院、武漢體院等都開設了運動心理學的本科專業(yè),也設置了碩士、博士學位。,運動心理學是研究人在體育運動中的心理活動特點及規(guī)律的科學。本課程是體育教育專業(yè)的專業(yè)主干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掌握各種心理現象的概念及其在體育運動中的表現特點;理解心理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及在體育運動中的具體表現;了解運動員心理調控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教學目的,教學時數及學分教學總時
9、數為32學時。學分為2學分??己朔绞郊耙?1、閉卷考試占70%。2、課堂討論及考勤占30%。,教 材:武漢體育學院姚家新主編:《運動心理學》。參考資料:張力為,任來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馬啟偉,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張力為,毛志雄 :《運動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 2003 。季瀏,符明秋:《當代運動心
10、理學》,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祝蓓里: 《運動心理學原理與應用》,華東化工學院出版社,1992。姚家新等譯:《運動心理學導論》,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考克斯著,張力為譯:《運動心理學——概念與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中國運動心理網 http://www.espsyc.com 國際運動心理學會http://www.issponline.org北美運動心理學會http://www.naspspa.org
11、香港運動心理學會http://www.hkssep.org臺灣運動心理學會http://ssept.org.tw,4種國際性的運動心理學學術期刊:左起:心理學家,運動與鍛煉心理學雜志,國際運動心理學雜志,應用運動心理學雜志,學習建議1、要有問題意識,有研究意識,要有把想法變成觀點的沖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 、強調閱讀經典。要求閱讀運動心理學著作,并通過閱讀把握運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要多寫讀書筆記、多寫心得體會;
12、3 、提倡理論聯系實際,有實踐意識。要立足于體育實踐,著眼于運動心理學理論,結合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思考,逐漸尋找到研究問題的切入點;4 、要學會傾聽與交流。在教師講授時要注意理解和分析教師的思路和方法。學會傾聽,尊重別人,在教學中提高自己的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運動心理學》緒論,一、心理學與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三、運動心理學的研究與應用領域,第一講,二、心理學的理論流派與學科分類,心理學很容易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有人稱之為“玄學”,甚至
13、將它與相面、迷信等混為一談,在文革期間,心理學更被當作唯心的理論、偽科學受到沖擊與摧殘,其實心理學是研究人的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即是一門理論性很強,又是一門應用范圍很廣的科學,特別是隨著心理學神秘面紗的揭開,人們逐漸客觀地認識并應用心理學,心理學漸漸發(fā)揮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經濟效益。,,,什么是心理學?什么不是心理學?心理學家在研究什么?心理學家如何研究?心理學的前生今世,“有人就有人的心理”,也就有了人對心理的探索,可以說心理
14、的歷史和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人是一種生物有機體,在各種情境中會產生豐富多彩、錯綜復雜的心理活動,這些心理活動的表現被稱為心理現象,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心理現象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艾賓浩斯對心理學的發(fā)展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心理學有一長期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Psychology has a long past,but only history)”,前半句是指心理學源遠流長,對心理學問題的探討可追溯至古代中國及古希臘的哲學家如孔
15、子、老子、孟子、亞里士多德等,后半句指的是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從哲學中脫胎出來僅不過一百多年的歷史 。哲學是父親,生理學是母親,生物學是媒人。,,早期的心理學著作者對人類心理的考察是不科學的,他們的理論所依據的是常識和推側,因而,心理學被看作是哲學的一個分支。這種狀況一直持續(xù)到近代。兩千多年來,心理學一直寄居在哲學母體之中。其時的哲學家們對心理問題的探討大多是限于推論或思辯,或歸咎于神靈,并沒有進行任何實證性的研究。,柏拉圖:欲望說
16、,亞里斯多德:《靈魂篇》是人類文明史上有關心理現象研究的第一部專著,笛卡爾: “心身交感論”,《情緒論》,科學心理學的產生,心理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十九世紀。馮特(1832—1920):心理學之父《生理心理學原理》(1874):心理學獨立宣言萊比錫心理學實驗室(1879):心理學誕生標志,一、心理學與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心理學被認為是闡釋心靈的學問。從詞源看,心理學的英文是Psychology
17、 Psychology=psyche+logos Psyche=soul(靈魂) Logos=discourse(闡述)心理學是研究行為的科學心理學是研究人腦對外界信息的整合諸形式及其內隱、外顯行為反應的一門學科。心理學是系統(tǒng)地研究心理過程和行為的科學。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感覺和知覺
18、 表象和想象 體育教學運 認知過程 思維 動訓練的心 記憶
19、 理學基礎 心理過程 情感過程 情緒和情感 心理訓練 意志過程 心理調節(jié)的 注意 核心內容心理現
20、象 個性傾向性 需要\動機\興趣 運動心 理想\信念\世界觀 理選材 個性心理 個性心理特征 能力\氣質\性格 的依據,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人格,動機,情感,認知,心理學
21、研究的主要問題心理過程(process)分析心理現象的時間進程心理結構(structure)揭示心理現象之間的聯系與關系心理的腦機制( mechanism )探討心理現象與腦的關系心理現象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心理與環(huán)境,,一)西方心理學主要理論派別1、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心理學派是歷史上第一個從哲學獨立出來的心理學派。該學派于1899年產生于德國,后在美國得到發(fā)展,20世紀30年代以后漸趨衰落。人物:馮特(
22、1879,萊比錫);鐵欽納,二、心理學的理論流派與學科分類,,結構主義學派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意識經驗。并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像和精神狀態(tài)三種元素,所有復雜的心理現象都是由這些元素構造的。在研究方法上,結構主義強調內省的方法,在他們看來,意識經驗是人們的直接經驗,要了解它,只有依靠試驗者對自己經驗的觀察和描述。內省法:在實驗研究時,研究者控制刺激(例如,視覺的、聽覺的、體覺的等等)使之有系統(tǒng)的變化,讓被試憑著自己的主觀判斷做出反
23、應(如按電鈕等)或說出感受來,這種感覺稱為內省法(introspection)。,2、機能主義(functionalism)這一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其基本主張是心理學的目的是研究個體適應環(huán)境時的心理或意識的功能
24、,而不應該像結構主義那樣,只求分析意識之元素。機能主義認為意識不是個別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川流不息的過程,意識的作用就是使有機體適應環(huán)境。機能主義的這一觀點推動了美國心理學面向實際生活的過程,使之比較重視心理學在教育領域和其他領域的應用。,3、行為主義1913年產生于美國。代表人物:華生(J.B.Watson,1878—1958)、斯金納(B.F.Skinner)托爾曼(E.C.Tolman) 。行為主義不但反對結構主義的心理結
25、構與意識元素的觀念,而且根本就不同意結構主義與功能主義將意識作為心理學研究的主題。,,這一學派不同意心理學探討意識,認為心理學是行為的科學,應當研究“客觀觀察所能獲得的并對所有的人都清楚的東西”,也就是人的行為,并提出“刺激—反應”(S—R)的行為公式。,,如華生堅信,有什么刺激,必定會產生什么反應,這就使他成了一個極端的環(huán)境決定論者。他的最著名的、被引證最多的一段話表明了這一點,他說:給我一打健康而又沒有缺陷的嬰兒,把他們放在我所設
26、計的特殊環(huán)境里培養(yǎng),我可以擔保,我能夠把他們中間的任何一個人訓練成我所選擇的任何一類專家——醫(yī)生、律師、藝術家、商界首領,甚至是乞丐或盜賊,而無論他的才能、愛好、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職業(yè)和種族是什么(Watson,1924)。,斯金納與斯金納箱,,斯金納箱是一個陰暗的隔音箱,箱子里有一個開關(如用白鼠為被試,即是一小根杠桿或一塊木版;如以鴿子為被試,就是一個鍵盤)。開關連接著箱外的一個記錄系統(tǒng),用線條方式準確地記錄動物按或啄開關的次數
27、與時間。斯金納早期都用白鼠做實驗,后來大多以鴿子為被試。在實驗時,把饑餓的白鼠置于箱內,白鼠因饑餓不安而亂動,偶然它碰到操縱桿,得到了一粒食丸,以后又繼續(xù)活動,偶爾再次壓桿得食,由于食物強化了白鼠掀壓杠桿的行為,因此白鼠后來掀壓杠桿的頻率迅速上升。由此斯金納發(fā)現,反應之后出現的結果對有機體做出的反應起著控制作用,它能影響以后反應發(fā)生的概率。,,后來,斯金納以類似的方法對其他動物和人也進行了研究,從中得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建立的規(guī)律:即“如
28、果一個操作發(fā)生后,接著給予一個強化刺激,那么其強度就增加”。只不過,強化增加的不是某一具體的反應,而是反應發(fā)生的概率。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所建立的原理,在許多動物和人類的學習中得到印證。例如,鴿子偶一抬高頭,受到強化,此后會繼續(xù)抬高它的頭;嬰兒偶爾叫一聲“媽”,媽媽便報以微笑和愛撫,于是孩子學會了叫“媽媽”。,,新行為主義認為,有機體不是單純地對刺激作出反應,在動物和人的目的行為之間,必須有一個“中介”因素,這就是個體的認知。也就是
29、說在“刺激—反應”過程中,加進一個中介變量(O),使行為主義的模式成為“S—O—R”。并且行為主義學派反對內省,而強調運用實驗的方法。,,根據這一實驗以及許多類似的實驗,托爾曼認為白鼠在學習方位迷宮圖時,并非學習一連串的刺激與反應,而是在頭腦中形成一幅“認知地圖”,即目標-對象-手段三者聯系在一起的認知結構。在外部刺激(S)和行為反應(R)之間存在中介變量(O),O代表有機體的內部變化。主張將行為主義S-R公式改為S-O-R公式。,,
30、4、格式塔(Gestalt)學派或稱完形學派1912年創(chuàng)建于德國,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代表人物:韋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勒溫。,1913-1917年,苛勒在Tenerife島對黑猩猩進行長達四年的研究。,,根據上述實驗,他認為,環(huán)境是一個不斷變動的“形”,與之相應,有機體頭腦里存在著與環(huán)境相對應的一個“同形”,這樣有機體能與環(huán)境保持平衡。有機體周圍的情境發(fā)生變化時,有機體頭腦中的完形就會出現缺口,這種情況下,
31、有機體就會重新組織知覺,通過這種組織作用,彌補缺口,產生與這個新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也就是獲得了新的經驗。,,此派反對結構主義的元素主義和行為主義的S—R公式,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意識的完形或整體結構,并認為知覺經驗雖得自外在刺激,各個刺激可能是分離零散的,但人的知覺卻是有組織的。整體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識不等于感覺、感情的元素的總和,行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思維也不是觀念的簡單聯結。反對把意識分成元素,強調心理作為一個整體、一種組織的
32、意義。,5、精神分析學派(Psychoanalysis)于1896年創(chuàng)立,是現代心理學中影最大的理論之一,也是影響人類文化最大的理論之一。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可以分為兩部分:意識與潛意識。潛意識不能被本人所意識,它包括原始的盲目沖動、各種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壓抑的動機與欲望。他強調潛意識的重要性,認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是擺布個人命運和決定社會發(fā)展的
33、永恒力量;他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與生俱來,包括著先天本能與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處于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對本我進行控制與調節(jié);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與理想兩部分,主要職能是指導自我去限制本我的沖動。三者通常處于平衡狀態(tài),平衡被破壞,則導致精神病。,6、人本主義學派(humanistic psychology)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創(chuàng)建。代表人物: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1908
34、—1970)和羅杰斯(C.Rogers,1902—1987),,它既反對精神分析學派貶低人性、把意識經驗還原為基本趨力,又反對行為主義學派把意識看作是副現象,認為人不是“較大的白鼠”或“較緩慢的計算機”,主張研究人的價值和潛能的發(fā)展。因為,他們相信,人的本質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潛能,只要有適當的環(huán)境和教育,人們就會完善自己、發(fā)揮創(chuàng)造潛能,達到某些積極的社會目的。為此,他們從探討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價值角度,認為心理學應
35、改變對一般人或病態(tài)人的研究,而成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學,揭示發(fā)揮人的創(chuàng)造性動機、展現人的潛能的途徑。該學派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7、認知心理學派(cognitive psychology)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60年代后迅速發(fā)展。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奈瑟(U.Neisser)的《認知心理學》一書的出版,標志著這一學派理論的成熟。主要人物:奈瑟(U.Neisser) 西蒙(Herbert A.S
36、imon,1916-2001) 皮亞杰(Jean P.Piaget,1896-1980),這一學派反對行為主義理論,認為不一定必須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礎后,才能研究心理現象。他們把人看成計算機式的信息加工系統(tǒng),認為人腦的工作原則與計算機的工作原則相同,因而可以在計算機和人腦之間進行類比。他們強調人的已有知識結構對行為和當前認知活動的決定作用,并力求通過計算機模擬等方式發(fā)現人們獲取和利用知識的規(guī)律,達到探究人類認知
37、活動規(guī)律的目的。他們還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意識的能動作用,強調對人的認知過程進行整體綜合分析。,8、神經心理學(neuropsychology)是從生理心理學分化出來的一個新興學科,旨在了解大腦的整體及其不同部位的結構和機能,特別是它們與個體行為或心理活動之間的關系,以揭示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與機制。,二)心理學的分類,基礎研究門類:普通心理學:研究心理現象產生和發(fā)展的最一般規(guī)律以及各種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規(guī)律;研究心理學最一般的理論;研
38、究心理學最一般的方法。實驗心理學:研究心理實驗設計原理、儀器技術、數據處理等,是心理研究的重要方法學;生理心理學:研究心理現象的生理機制;發(fā)展心理學:研究心理的種系發(fā)展『比較心理學』和人心理個體發(fā)展『畢生發(fā)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研究個體及群體在社會條件下的心理現象及其規(guī)律。還包括神經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情緒心理學等。,應用門類:教育心理學:研究教育過程中所包含的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規(guī)律,揭示教育同心理發(fā)展的相互關系。醫(yī)學心理學
39、: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fā)生、診斷、治療及預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學與醫(yī)學相結合的產物。工程心理學:是心理學與現代技術科學相結合的產物。它研究人與機器之間的配置和機能協調,實現人、機器、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條件下從事工作。軍事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司法心理學還有運動心理學、藝術心理學、商業(yè)心理學、咨詢心理學等。,體育活動是人在專門條件下從事一種有目的的身體活動,旨在促進人的身心全面發(fā)展,是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人在從事體育
40、活動時,會產生與從事其他活動所不同的心理現象,并有其特殊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運動心理學是闡明體育運動的心理學基礎,研究人在體育運動中心理活動的特點及其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三、運動心理學的研究與應用領域,一)運動心理學的產生與發(fā)展運動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分支,也是體育科學中的一門新興學科。,萌芽期(19世紀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以目前的資料而論,第一個被明確視為屬于運動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是1897年特普里特(美.印第安那大學)發(fā)表在《美國
41、心理學雜志》上的一篇與運動心理學有關的實驗論文,作者進行了一項以研究社會促進效應問題的實驗調查,觀察觀眾在場對運動技能表現的影響。作者發(fā)現,當有人在場或進行比賽時,自行車運動員的騎行成績高于自己單獨騎行。,,運動心理學這個術語首先出現于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創(chuàng)始人顧拜旦[法]的文章中。在他的倡議下,國際奧委會于1913年在洛桑召開運動心理學專門會議,它標志這個學科進入科學的行列。 顧拜旦著有《運動心理學試論》(1913)、《競技運動教育學
42、》(1919)。,,1923年,被稱為現代運動心理學先驅的格里菲斯在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開設了世界上第一門運動心理學課程;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運動心理學實驗室——運動研究實驗室,這一事件在運動心理學發(fā)展歷程中起了劃時代的作用,標志著運動心理學的誕生。格里菲斯的主要研究領域有運動技能學習、運動技能操作以及體育運動中的個性問題。1926年他編寫了世界上第一部運動心理學教科書《訓練心理學》;1928年,又出版了《運動競賽心理學》。,
43、,在20世紀20——30年代,前蘇聯的體育運動心理學也處于萌芽和初創(chuàng)階段。中央體育科學研究所、莫斯科體育學院和列寧格勒體育學院的心理學教研組研究了訓練過程中技能形成的特點、體育活動對發(fā)展知覺、記憶、注意和想象的影響,以及體育對個性形成、智力發(fā)展的作用等課題。,發(fā)展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至60年代),在從30年代到50年代的近20年中,運動心理學處于相對停滯階段,只有為數很少的幾篇文章發(fā)表,這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不無關系。隨著奧林匹克競賽
44、活動的恢復,各國間的體育交流和競賽活動日益頻繁,促進了運動心理學科及其相關學科的發(fā)展,運動心理研究走上了正軌。從50年代初期開始,在西歐、東歐和北美的體育運動科學刊物上,發(fā)表了很多運動心理學論文。世界各國的體育院系先后開設運動心理學課程,并相繼建成了研究室,一些研究計劃也陸續(xù)提出。這一時期的運動心理學發(fā)展的主要特征為:學者們已開始依據某些心理學理論,對體育運動中的一些心理現象進行描述,并通過科學方法,對體育運動領域中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
45、研究。,,如在50年代,作為前蘇聯空間計劃的組成部分,科學家們借用古印度的瑜珈術,對宇航員進行心理、生理過程的自我控制訓練,如對心率、體溫、肌肉緊張度,以及在失重等應激情境下情緒反應的自我控制等。在20年后前蘇聯和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運動員所進行的心理訓練就是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這一時期,運動心理學發(fā)展迅速。1965年,在羅馬召開了第一屆國際運動心理學會議,成立了國際運動心理學會(ISSP),它被看作是現代運動心理學的里程碑,也就從
46、此時開始運動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心理學分支學科 ;1965年北美運動心理學會成立;1968年歐洲運動心理學聯合會成立;1969年加拿大精神運動學習與運動心理學會成立;,成熟期(20世紀70~80年代——),1970年《國際運動心理學雜志》創(chuàng)刊,溝通了世界各國運動心理學研究信息,推動了運動心理學的科學研究。運動心理學越來越向相關學科滲透,與許多相關學科發(fā)生了聯系。隨著運動心理學的科學研究在廣度和深度上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國際學術交流的日益頻
47、繁,其規(guī)模越來越大,逐漸形成了獨立的科學體系,并成為當前體育科學中影響最大的學科之一。如1980年美國奧委會成立運動心理咨詢委員會;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電視報道突出運動心理學的報道;1985年美國奧委會首次聘用職業(yè)運動心理學家;1986年“運動心理學家”第一個應用學術雜志創(chuàng)立;1986年應用運動心理學進展協會建立;1987年美國心理協會第47分機構的運動心理協會建立;1988年美國奧運參賽隊首次伴有專職運動心理學家;1989年應用運
48、動心理雜志創(chuàng)刊;1991年應用運動心理進展協會制定“持有證書的顧問”;1992年關于提高運動中表現行為的現代思想確立。,中國運動心理學發(fā)展,中國古代就已開始萌發(fā)了一些同體育運動活動有關的心理學思想,這些思想散見于《禮記》、《莊子》、《史記》、《呂氏春秋》、《夢溪筆談》等名著中,包含運動發(fā)展心理、運動保健心理、技能形成心理、運動競賽心理、運動戰(zhàn)術心理、心理訓練等方面的論述,閃爍著中國運動心理學史前時期的火花,對中國運動心理學的發(fā)展有著積極
49、的影響。,我國著名體育教育家馬約翰先生在1926年撰寫了題為《運動的遷移價值》的論文,這是中國現代運動心理學最早的專論。1942年,全國武術和體育研究院的吳文忠、肖忠國先生編譯出版了(日本松井三雄的)我國第一部《體育心理學》。1949年前,高校體育專業(yè)未曾開設運動心理學課程 。1957年,前蘇聯運動心理學家魯吉克(Rudik)的《心理學》被介紹到中國;1958年,前蘇聯運動心理學家切爾尼柯娃(Chernikova)的《運動心理學》被
50、譯為中文。各體育院系逐漸開設運動心理學的課程,而這兩部著作也成為該課程的主要依據。,,1979年,中國心理學會體育運動心理專業(yè)委員會成立;1980年,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心理學會成立。兩會的主任委員均為馬啟偉博士。兩會的建立,標志著中國運動心理學開始走上了迅速發(fā)展的道路。自此以后,全國有16個省市相繼建立了本地區(qū)的體育運動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1986年,中國運動心理學會作為團體會員加入國際運動心理學會;1991年,中國運動心理學會作為發(fā)
51、起國之一,組織建立了亞洲及南太平洋地區(qū)運動心理學會。,二)運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學科特點,1、運動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它是闡明體育運動的心理學基礎,研究人在體育運動中心理活動的特點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分析:運動心理學、體育心理學、鍛煉心理學的關系,體育與運動的概念,通常所說的“體育”,是指廣義的體育。例如“體育工作”,“體育事業(yè)”。廣義的體育包含三個重要組成部分:(1)通過身體活動實現教育和培養(yǎng)人的目的,是教育的一種方式。由于教育的主要對
52、象是學生,這一過程主要是通過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在學校中進行的,所以稱學校體育,也有人將這一部分稱為體育(狹義)。(2)競技體育(運動)。 (3)大眾以健康和以娛樂為目的的身體活動,稱為群眾體育。 在我國,比較正規(guī)的用法是以“體育運動”這個復合詞作為體育的總概念。如“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和“體育運動委員會”?!绑w育”與“運動”是相互聯系,又各有其內涵的兩個概念,在使用上有時代表同一含義,有時又各有所指。,三門
53、學科各自研究的側重點,體育心理學側重研究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現象,特別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變化。,鍛煉心理學側重研究體育鍛煉過程中的心理現象。,運動心理學側重研究競技運動訓練和比賽中的心理現象,特別是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的心理狀態(tài)和變化。,,,從已出版的數本教材和著作來看,體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和鍛煉心理學的研究體系和內容有所區(qū)別,各有特點。如Anshel(2003)所著的《運動心理學:從理論到實踐》的內容體系為:(
54、1)科學的運動心理學,(2)成功運動員的特征,(3)運動員的運動動機,(4)歸因:對運動表現和比賽結果的原因的解釋,(5)應激、焦慮和喚醒的調控,(6)運動中的攻擊行為,(7)運動隊凝聚力和群體動力學,(8)運動中的領導,(9)交流與咨詢技術,(10)教年輕人運動:一個特別的考慮,(11)應用鍛煉心理學:運動心理學領域出現的一個新的研究方向,(12)運動員的自我談話,(13)思考和未來的方向。從Anshel所著的《運動心理學:從理論到實
55、踐》的內容體系來看,除第十一章是鍛煉心理學的內容外,其他章節(jié)都是典型的運動心理學內容。,,再如,Seraganian(1993)所著的《鍛煉心理學:體育鍛煉對心理過程的影響》的內容體系包括:(1)鍛煉心理學的歷史和理論基礎,(2)有氧體能及其對心理應激的反應,(3)有氧體能與身體活動的理論描述和定量研究,(4)急性有氧練習對情感的益處,(5)鍛煉心理學的Meta-Analytic,(6)人類對急性心理應激源的Sympathetic 反應
56、,(7)實驗與觀察研究方法,(8)老年人的鍛煉心理效應,(9)增強體能的社會心理因素,(10)發(fā)展鍛煉心理學,(11)體育鍛煉降低應激的認知觀點,(12)有氧練習在預防和治療方面的作用,(13)鍛煉心理學的現狀與未來方向。由上可見,鍛煉心理學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體系。,三門學科研究在研究內容存在相互交叉和重疊現象,三門學科都是研究體育運動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現象,而體育運動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特征的;不管哪門學科都是主要研究身體練習過程中
57、的心理特點和變化規(guī)律。這也決定了有些行為的心理學依據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程度和方向上不同而已。,,體育心理學與運動心理學的分離越來越明顯,這一現象在東歐、日本等比較突出。總體而言,美國更突出運動心理學的研究,雖然在運動心理學的教材或著作中也包含鍛煉心理學的內容,但已強調運動心理學與鍛煉心理學的分離,然而,運動心理學與體育心理學的分離不明顯。中國已逐步顯現運動心理學與體育心理學和鍛煉心理學的分離。 如季瀏、符明秋(1994)所著的《當代運
58、動心理學》的內容體系包括:(1)運動心理學的歷史與發(fā)展,(2)運動個性,(3)運動注意,(4)運動喚醒,(5)運動焦慮,(6)運動焦慮的調節(jié),(7)運動動機,(8)目標設置,(9)運動歸因,(10)心理社會因素與運動損傷,(11)身體活動與心理健康,(12)運動員的攻擊性行為,(13)教練員的領導心理和行為,(14)運動隊的群體心理。,2、運動心理學的學科特點運動心理學是隨著心理科學與體育科學的發(fā)展,適應體育運動競賽的需要而產生的一門
59、體育科學的基礎理論學科和應用學科。運動心理學是一個多學科的研究和應用領域,它是派生于、而且也可以說包含著許多傳統(tǒng)的和新興的心理學領域。([澳]馬克· 安歇爾)運動心理學是由不同學科交叉結合產生的相互聯系的各邊緣學科所組成的一門綜合科學([蘇]胡達多夫)心理學、體育科學與體育運動實踐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被認為是運動心理學的科學方向、學派體系和職業(yè)化的基本要素。,運動心理學領域的多維組成,,,,,,,運動心理學,,,運動心理學
60、的研究分支,體育社會心理學發(fā)展運動心理學認知運動心理學教育運動心理學臨床運動心理學個性運動心理學運動心理生理學鍛煉心理學和運動損傷心理學,,3、運動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多年來,國際運動心理學在研究領域上有了很大變化和擴展。西方國家的學者更多的是依據個人的興趣和對問題重要性的認識,以及自己的研究方向來選擇研究領域,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心理學其他分支學科發(fā)展的影響。有些研究領域則是針對體育運動領域出現的新問題來確定的。因此,研
61、究領域廣泛,在各個時期研究熱點有所不同。,,由國際運動心理學會組織、辛格爾教授主編、80名國際知名的運動心理學家參編的《運動心理學研究手冊》(1993),不僅總結了運動心理學誕生以來的主要研究成果,而且也反映了當前國際運動心理學的發(fā)展趨勢。其討論的主要內容有:(1)運動技能學習與掌握。(2)心理特征與高水平的競賽表現。(3)動機與激勵理論。(4)提高個體競賽表現的心理技能訓練。(5)體育運動社會心理學與團體心理問題。(6)高
62、水平運動員退役的心理適應。(7)鍛煉與健康心理學。(8)心理測量。(9)運動心理學的職業(yè)道德;等等。,值得運動心理學家探索的6個問題,長期以來,運動心理學在競技運動領域面對的6個問題包括:1)哪些心理學指標可以標志和預測訓練型和比賽型運動員?2)如何界定、監(jiān)測和控制長時期大運動量訓練和比賽中的心理疲勞?3)達到最佳競技狀態(tài)的必要心理條件是什么?4)運動員最佳競技狀態(tài)時大腦的工作情況有哪些特征?5)運動員精英與其他領域精英
63、的自我發(fā)展有何異同?6)有運動智力嗎?,中國運動心理學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1)運動員心理特征評定運動員心理特征評定是心理咨詢、心理技能訓練和心理選材的基礎。通過對運動員心理特征的評定,可以了解不同運動項目之間的心理差異,了解不同運動員之間的心理差異,這既可以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和心理技能訓練,同時,也可以為運動員的心理選材提供參考標準。如:武漢體育學院承擔的國家體委重點科研課題“優(yōu)秀運動員心理特征研究”,,2)運動員心理技
64、能訓練和心理咨詢中國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和心理咨詢工作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起初對射擊射箭運動進行心理技能訓練和心理咨詢,后擴展到跳水、游泳、體操、田徑等運動隊。近年來,優(yōu)秀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范圍正在由小到大,其方法也正在由單一到多樣,一步一步深入發(fā)展起來,心理技能訓練的效果正在日益明顯地體現出來,并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承認。如:初步統(tǒng)計,十幾年來,在接受心理訓練和心理咨詢的運動員中,有35名世界冠軍和20名亞洲冠軍。
65、中國運動心理學會承擔了國家體委的重點科研課題“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心理咨詢和心理品質的調查研究 ”。,,3)運動員心理選材一般來說,心理選材需要解決以下問題:確定出某個專項的關鍵性心理特征,方法有專家評判、多元回歸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確定出關鍵性心理特征中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的選材性心理特征。以較高水平運動員為參照體,制定選材模式,包括少年運動員的常模。對于根據以上模式選擇出的運動員進行追蹤研究,以檢驗這一模式的有效性并發(fā)現問題,進一步
66、完善選材模式。,,4)解決“傳輸系統(tǒng)”問題,培訓教練員美國運動心理學家馬藤斯曾專為教練員編寫了一套培訓教材,取名為《教練員運動心理學指南》,他在前言中寫道:“蘇聯和東歐國家在如何使運動員做好心理準備方面至少落后北美10年,他們目前掌握的大部分知識我們10年前就已掌握。但是,在通過精心建立的傳輸系統(tǒng)來普及已掌握的運動心理學知識方面,蘇聯和東歐國家至少領先我們10年?!?為了縮小與蘇聯及東歐國家在“傳輸系統(tǒng)”方面的差距,美國已實施對教練員
67、的體育科學知識的系統(tǒng)培訓,全國、各州和地方一級的體育組織和教育機構在廣泛采用這一“美國教練員培訓計劃”。中國現已積極開展了教練員的崗位培訓工作,主要形式是各個體育院校實施,分項分級進行培訓。,中國運動心理學發(fā)展的重要議題,1)擴展研究領域西方運動心理學的研究方向除優(yōu)秀運動員的競技心理學問題之外,還涉及到我國運動心理學較少或沒有涉及的體育運動中的鍛煉動機、婦女、性別差異和性別角色、殘疾人、觀眾、兒童、群體凝聚力、進攻性、適于體育運動的
68、標準化心理測驗、運動心理學的職業(yè)道德、使用興奮劑的心理學問題等多方面、多層次的問題。應當說,這種研究,不但有利于社會的發(fā)展,也有利于運動心理學自身的發(fā)展。中國運動心理學在自己的發(fā)展過程中,也有必要拓寬其研究范圍,走多元化的發(fā)展道路。,,2)發(fā)展適合中國體育運動特點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迄今為止,中國運動心理學實踐中的絕大多數測量工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借用普通心理學的常用測量工具,二是借用國外的常用測量工具。這兩個特點有直接聯系,因為我國普
69、通心理學領域也大量借用了國外的測量工具。這就自然而然地帶來了適用性問題。,,3)借鑒認知運動心理學的發(fā)展成果受認知心理學的影響,運動心理學也開始注意對運動員的特殊認知過程加強探討。 認知運動心理學是對運動員心理過程和記憶結構的科學研究,目的是理解并優(yōu)化運動員的個人和集體行為。它注重對運動員技能表現的“軟件”成分的分析,即研究與技能的認知成分有關的各類問題,比如:技能水平高的運動員對比賽信息的編碼和提取同一般運動員有什么不同嗎?速度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