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嗜熱菌的篩選、熱穩(wěn)定脂肪酶性質及其熱適應機理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史前地球表面的一個特點是高溫炎熱,因此嗜熱性是一種原始生命的特性。生物的一個基本特征是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微生物作為地球上最早形成的第一類生命體征,對高溫的適應能力尤為驚人??梢韵胂笤诘厍虮砻鏈囟戎饾u降低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嗜溫細菌,嗜熱細菌則可能是嗜溫細菌適應高溫環(huán)境的產物。 鑒于嗜熱菌在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發(fā)酵工程及礦產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上均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和開發(fā)前景,近些年來國內外科研人員都對嗜熱菌的研究展示了極大興趣。

2、 本論文從太平洋深海熱液區(qū)和廈門近海溫泉分離到50株嗜熱菌,進一步對它們的產脂肪酶能力進行了篩選,其中TW-1產脂肪酶能力最強。在16S rDNA鑒定的基礎上,TW-1歸屬為Gebacillus sp.。隨后,對TW-1菌的脂肪酶基因進行了克隆及在Escherichia coli中的表達。結果表明,該酶基因長1254bp,編碼417個氨基酸。重組脂肪酶的最適反應溫度在40℃左右,在90℃時約有10%酶活。重組脂肪酶的最適pH值在

3、7-8,在pH6.0-9.0范圍內保留80-100%的活性。該酶在1mM的變性劑(EDTA,2-ME,SDS,PMSF或DTT)和0.1%的去污劑(Tween 20,Chaps或Triton X-100.)作用下,EDTA、2-ME、SDS可以抑制大約18-30%的重組脂肪酶及粗酶活性,DTT和PMSF對酶活基本無影響。0.1%Tween 20、Chaps和的TritonX-100對粗酶酶活幾乎無什么影響,而對重組脂肪酶的酶活有5-10

4、%的抑制。在ImM或5mM的Ca2+,Mg2+,Zn2+,I mM的Fe2+and Fe3+作用下,酶活均增強到了103-283%,1 mM的LiCI,CuCl2或MnCl+對酶活有輕微的抑制,5 mM的CuCl2或MnCl2作用下完全測不到酶活。Fe2+,F(xiàn)e3+形成沉淀,無法測定脂肪酶活性。本研究提供了一種快速、有效、大量獲取高溫脂肪酶的方法,在工業(yè)上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為了探索嗜熱菌的熱適應性機理,本文以近海溫泉分離獲得

5、的Thermusthermophilus WL為材料,采用蛋白質組學進行研究。根據(jù)已測序T.thermophilus的基因組序列,建立其開放閱讀框(ORF)數(shù)據(jù)庫。通過不同溫度下全菌蛋白的SDS-PAGE及Trieine-SDS-PAGE電泳發(fā)現(xiàn),圖譜以最適生長溫度(70℃左右)為分界線呈兩種帶型,低于最適生長溫度為一種帶型,等于或高于生長溫度為另一種帶型。將其中l(wèi)l條差異明顯的條帶進行質譜鑒定,在ORF數(shù)據(jù)庫比對后獲得相應的基因。為了

6、尋找更多與熱適應性相關的蛋白,進一步采用雙向電泳對55℃75℃兩個溫度下的全菌蛋白樣品進行分析,將75℃條件下蛋白表達量明顯上調的10個點進行質譜鑒定。通過蛋白質組學分析,共有17種蛋白在高溫下上調表達。對差異表達蛋白相應的基因進行標記,采用Northem blot檢測基因轉錄量,結果17種基因均明顯上調表達,與蛋白電泳圖譜結果一致。對高溫差異表達的超氧化物岐化酶、延胡索酸水化酶、轉錄與釋放因子基因進行重組表達及抗體制備后,利用West

7、ern blot進行驗證,結果可檢測到3種基因的表達產物。Northem blot和Western blot分析證實了蛋白質組學的分析結果。 從17個基因中選擇SOD進行基因功能研究,利用基因插入失活手段將耐高溫的卡那霉素編碼基因插入SOD基因中間,構建SOD突變株。通過含卡那霉素平板在65℃下篩選突變株,獲得SOD基因失活的突變株。提取突變株基因組DNA,經PCR檢測正確后,PCR產物進行測序分析,結果表明構建的突變株正確。

8、標記卡那霉素編碼基因,對突變株進行Northern blot,結果發(fā)現(xiàn)卡那霉素基因有轉錄產物;以SOD特異的抗體進行Western blot分析,結果SOD突變株中檢測不SOD。在上述試驗證實SOD突變株正確的前提下,測定突變株的生長曲線。結果顯示,突變株與野生型菌株相比,最適生長溫度下降,最高生長溫度也下降Ts"c,從80℃下降到75℃為了證明溫度下降與SOD缺失有關,向培養(yǎng)基中添加不同濃度的重組SOD,發(fā)現(xiàn)在接種12d,時左右后,突

9、變菌株在80℃下恢復生長。這些結果說明,SOD與嗜熱菌的熱適應性有關。 蛋白質組學研究表明17種蛋白與嗜熱菌的熱適應性有關,為了了解這些蛋白通過何種途徑參與熱適應性,本文選用SOD進一步進行蛋白質互作研究。采用免疫共沉淀技術,從T.thermophilus WL中獲得與其結合的蛋白,經質譜鑒定為2-酮異戊酸脫氫酶亞基。2-酮異戊酸脫氫酶基因重組表達,純化重組蛋白制備抗體,Western blot結果表明,與SOD結合的蛋白是2

10、-酮異戊酸脫氫酶。利用細菌雙雜交系統(tǒng),將SOD和2-酮異戊酸脫氫酶相應的基因克隆在質粒中,隨后共轉化,通過選擇性培養(yǎng)基進行篩選。結果顯示,SOD和2-酮異戊酸脫氫酶存在相互作用。將2-酮異戊酸脫氫酶亞基進行分段克隆,以尋找特異的作用區(qū)域,結果表明,它只在整個分子水平發(fā)生相互作用。上述結果表明,SOD通過能量代謝途徑采用嗜熱菌的熱適應反應。 通過以上的研究發(fā)現(xiàn),參與嗜熱菌熱適應的蛋白主要是能量代謝相關蛋白、染色體穩(wěn)定性相關蛋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