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民主的困境與重建——麥克弗森的政治理論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0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與其他一些同時代的政治哲學家一樣,麥克弗森經歷了“二戰(zhàn)”的恐怖,目睹了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興起,以及集中營等等。這是包括麥克弗森在內的當代政治理論家們思考問題的前提。僅僅把這些災難作為學術研究的對象,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北美學術界就已經是一個不合學術潮流的事情,同時也需要為這樣的研究進行辯護的事情了。那是一個信仰價值中立的學術時代,是行為主義盛行于政治學研究的時代,是把這些問題作為虛假的、不符合科學研究的規(guī)范的時代。麥克弗森的學術工

2、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批判這種價值中立的政治學研究方法。 麥克弗森的另一個學術事業(yè)就是考察自由主義民主的命運,因為二十世紀所有的重大問題都是與自由主義民主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在一起的。誰都無法否認,自由主義民主在二十世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在很大程度上,我們可以說自由主義民主的命運直接關系到整個人類社會的命運。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闡述的是麥克弗森對于十七世紀以來的自由主義理論的批判。以哈耶克、弗里德曼、波普以及伯林為代表的自由主義理

3、論家認為二十世紀的那些極權主義政權產生的原因在于,某些理性主義或一元論者們背離了古典自由主義理論家們的教誨,放棄了古典自由主義的核心價值觀。這些理性主義者們?yōu)榱藢崿F(xiàn)某種帶有烏托邦色彩的理想國而不惜踐踏個體的尊嚴與自由,甚至為了某種形而上學的觀念而犧牲別人的生命。所以自由主義民主社會必須回到古典自由主義理論,必須把自由看作是一種可以確保個體生命與精神不受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加以侵害的神圣領域。 麥克弗森也是像這些自由主義理論家那樣主張

4、回到古典自由主義理論家那里,特別是回到十七世紀的理論家霍布斯與洛克那里。在伯林等人的解釋中,古典自由主義所呈現(xiàn)出來的是個體不受任何他人意志擺布或支配的個人主義。當然,麥克弗森在古典自由主義理論家那里也發(fā)現(xiàn)了伯林所說的那種不受他人意志擺布的個人主義,但是,麥克弗森進一步指出,這種不受他人意志擺布的個體接下來要做什么呢?伯林等人認為無論這些個體做什么都是應當允許的,自由選擇各自的生活方式是個體自由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個體自由選擇的精神

5、與道德生活更是個體尊嚴的基本實現(xiàn)方式,任何人都不能干預。 麥克弗森卻在霍布斯、洛克的理論中發(fā)現(xiàn),這些個體獲得自由之后,并不是像伯林所一廂情愿地希望的那樣追求著高尚而崇高的精神與道德生活。他們擺脫了所有的倫理規(guī)范與政治義務,不受任何人的意志的擺布,但是,他們接下來要做的卻是被迫成為自由的市場交易者。他們當中一部分人不得不轉讓所謂的不受他人支配的勞動潛能,另一部分人從事購買這些潛能投入經濟生產。在十七世紀之前,人們認為自身的潛能來自

6、上帝。不僅如此,一切都來自上帝,到了霍布斯那里,人們卻認為他們的潛能只屬于他們自身所有,與其他任何人無關。至于如何使用這些潛能來追求什么樣的目標,這純屬個體自身的事物。這就是麥克弗森所說的占有性個人主義的基本內容。與伯林等理論家們相比,麥克弗森所看到的古典自由主義顯然更為完整、更為全面、同時也更為徹底一些。在透徹地解剖了霍布斯與洛克所代表的古典自由主義之后,麥克弗森得到的結論是,霍布斯、洛克式的自由主義理論所預設的人性觀雖然是個人主義,

7、但這種個人主義是一種占有性的個人主義。獲得了解放與自由的個體把占有物質財富作為生活最基本的目標來追求。這種占有性個人主義在邊沁的理論中最終發(fā)展成為追求功利最大化的功利主義。密爾對于邊沁的功利主義的批判的意圖就在于努力把占有性個人主義轉化為發(fā)展性的個人主義。密爾的這種努力在格林、杜威、拉斯基那里得到了繼承。但是自“二戰(zhàn)”以來,在當代的理論家們那里,我們再也看不到這種努力了。不僅如此,伯林等人還試圖回到密爾之前的邊沁主義那里,甚至回到霍布斯

8、所說的消極自由那里。伯林認為密爾所做的努力完全是把自由主義引向歧途,引向集權主義或社會主義。由于伯林等人不去追問獲得自由的個體在現(xiàn)實當中究竟是如何生活的,他也就不愿承認麥克弗森所發(fā)現(xiàn)的這種個人主義實際上是一種占有性的個人主義。并且,伯林也不愿去理解為什么那些極權主義國家或第三世界的國家如此地厭惡自由主義民主社會。 讓麥克弗森無法忍受的是伯林等當代理論家們依然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由主義民主建立占有性個人主義這種人性前提之上,為資本主

9、義市場社會作辯護。 以上是本文第一部分的內容,本文第二部分主要考察麥克弗森所提出的民主理論。麥克弗森認為,自由主義民主社會雖然將個體從前自由主義社會的各種束縛中解放出來,從不平等的特權與等級制度中解放出來,但是自由主義社會仍然是一個特權社會,仍然是一個保護著經濟特權的社會,也就是說仍然存在著特權階級,即資本所有者的特權。他們制造出了想象中的、觀念上的匱乏狀態(tài),宣稱人類將永遠處于不斷地克服想象中的匱乏狀態(tài),整個社會的基本的活動都是

10、為了克服這種想象中的匱乏而展開的,都是服務于資本自身的增值而展開的。因此,作為手段的物質財富轉變成了終極的價值與目標,社會成員的基本活動也變成了為消費而消費的活動,這是對人性的嚴重扭曲,當然也是與個體的自我完善是背道而馳的。當自由主義以經濟特權取代了古代社會中的宗教或政治特權之后,反而喪失了古代社會中存在于享有特權的少數(shù)人身上的人性的豐富性與完善性。它在將所有個體的地位一律削平的同時,也將所有人性中高貴的東西變成了必須能夠在市場交換關系

11、中交換并用來消費的商品。 現(xiàn)在,對自由主義的修正必須是從觀念中的匱乏入手,必須拋棄占有性個人主義倫理原則,代之以發(fā)展性個人主義原則;必須拋棄作為排他性的、服務于資本增值的財產權,代之以服務于人性的完善這個目的的財產權;必須拋棄虛假的價值中立的、均衡的、多元主義的民主觀,代之以所有人平等地參與政治的民主觀。總之,麥克弗森主張以所有人平等的自我發(fā)展與自我實現(xiàn)作為民主社會的基本倫理原則。麥克弗森所要實現(xiàn)的民主社會的基本原則是所有人的平

12、等地擁有自我完善的權利。麥克弗森的民主社會的倫理原則有兩個關鍵概念,即平等與自我完善,其中平等來自霍布斯等為代表的現(xiàn)代政治哲學傳統(tǒng),而自我完善來自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古典政治哲學。 以這個原則作為指導原則,麥克弗森認為真正的民主社會必須能讓所有的社會成員都能夠將人之為人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真正的民主社會是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是一個普遍的貴族制社會。前自由主義社會讓少數(shù)人成為貴族,自由主義社會作為對前自由主義社會的否定,讓所有人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