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多囊卵巢綜合征(plo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是導致排卵障礙的最常見的原因,該病以無排卵、卵巢多囊性改變和高雄激素血癥或高雄激素表現為主要特征,臨床表現多樣。包括月經異常(月經稀發(fā)、閉經、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不孕、多毛、痤瘡、肥胖、多棘皮癥等,并常伴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及高脂血癥;其中9-30%的患者還伴有血清催乳素水平增高。該病還與早期妊娠丟失、妊娠晚期合并癥及卵巢癌等泌尿生殖系惡性
2、腫瘤的發(fā)病等有一定的關聯。目前對于該病的發(fā)病機制及診斷尚存在不少爭議。目前西醫(yī)治療PCOS的主要的手段有:飲食控制、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但有部分患者在規(guī)范的西醫(yī)治療后仍未能獲得滿意的臨床結局。
中醫(yī)中藥從“腎、肝”等論治取得不錯的臨床療效。只是目前關于中藥促排卵大多數依舊是經驗用藥,缺乏實驗依據,臨床應用時可重復性差等不足;邢福祺教授先前的基礎實驗提示一些藥物如仙茅、巴戟天、肉蓯蓉、菟絲子、淫羊藿、熟地黃、枸杞子等七味補腎
3、中藥顯著性增加大鼠垂體細胞分泌FSH的量,芍藥、甘草、仙茅、巴戟天等四味中藥能顯著降低大鼠垂體前葉細胞催乳素的分泌量。本研究依據先前的實驗依據,并依據中醫(yī)從“腎、肝”論治排卵障礙的理論,選取仙茅、巴戟天、菟絲子、淫羊藿、白芍藥及甘草等六味藥合用,探討上述六味藥物對排卵障礙小鼠的促排卵作用和機制。并觀察上述藥物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中的臨床療效。
第一章:幾種補腎調肝中藥促卵泡發(fā)育機制的實驗研究
目的:利用排卵障
4、礙模型小鼠,觀察仙茅、巴戟天、菟絲子、淫羊藿、白芍藥及甘草等六味補腎調肝中藥對子宮及卵泡發(fā)育的影響,并初步探討上述中藥可能的促卵泡發(fā)育機制。
方法
1.無排卵小鼠模型的建立與分組:選擇5日齡雌性昆明小鼠120只,隨機選擇100只于頸背部皮下注射丙酸睪丸酮0.04ml(1ml:25mg),其余20只小鼠相同部位皮下注射等量中性茶油0.04mL,作為對照(F組)。將注射過丙酸睪丸酮的小鼠隨機分為5組,A組為低劑量
5、中藥處理組,B組為中等劑量中藥處理組,C組為高劑量中藥處理組,D組為克羅米芬對照組,E組為模型組;A、B、C、D、E組小鼠自8周齡大小時開始每日取陰道脫落細胞涂片鏡下觀察,連續(xù)十日,涂片出現持續(xù)性角化細胞提示造模成功。
2.給藥方法:造模成功后開始每日灌胃,A組小鼠每日0.5g/ml中藥0.5ml灌胃,連續(xù)10天,B組小鼠每日1g/ml中藥0.5ml灌胃,連續(xù)10天,C組小鼠每日2g/ml中藥0.5ml灌胃,連續(xù)10天,D
6、組小鼠每日1.2mg/ml枸櫞酸克羅米芬0.5ml灌胃,連續(xù)10天,E、F組每日蒸餾水0.5ml灌胃連用10天。
3.標本的獲取:所有小鼠均與最后1次灌胃后24小時稱重,后摘取眼球取動靜脈血約1.0ml于促凝采血管中,離心后分離血清,并保存在4℃冰箱中待檢測。采血后頸椎脫臼法處死小鼠,常規(guī)消毒后逐層剪開小鼠腹壁、腹膜,順子宮向上找到小鼠卵巢組織,剪下小鼠子宮及卵巢,剔除周圍筋膜及脂肪組織,標本稱重,稱重后經標記迅速投入4%
7、甲醛溶液中固定。同時計算每只小鼠的子宮指數(mg/100g)及卵巢指數(mg/100g)。
4.激素的測定及免疫組化檢測生長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9GDF-9)的表達:放射免疫法測定小鼠血清雌二醇及卵泡刺激素濃度,常規(guī)防脫石蠟切片,免疫組織化學法(SABC法)測定小鼠卵巢中生長分化因子-9的表達,每組均設一切PBS代替一抗作空白對照。并按以下標準對免疫組化結果進行判讀:采用
8、盲法閱片。陽性判斷標準:每張染色片隨機選取5個視野,以背景清晰,細胞質著色呈棕黃色為陽性反應,據陽性顆粒的強度及陽性細胞的比例進行如下判斷,并分為(-)、(+)、(++)、(+++)4個等級。
5.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均用統(tǒng)計軟件包SPSS19.0分析,計量資料用x±sd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計量資料先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對呈正態(tài)性分布和方差齊同的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對不呈正態(tài)性分布和方差不齊的數據使用基于方差不齊
9、的近似方差分析。兩兩間的比較采用LSD法(方差齊性)或Dunnett-T3法(方差不齊)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行×列表的多個樣本的非參數檢驗檢驗(Kruskal-Wallis檢驗)。檢驗水準取α=0.05,結果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結果
1.各組小鼠間卵巢指數、子宮指數及血清FSH、E2水平等均存在顯著性差異。采用LSD法進行兩兩比較時發(fā)現,克羅米芬組與中藥組血清FSH顯著高于模型組小鼠。各組間血清雌二
10、醇濃度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克羅米芬組>高劑量中藥組>中劑量中藥組>低劑量中藥組>空白對照組>模型組;子宮指數中劑量中藥組與高劑量中藥組之間及克羅米芬組與空白對照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值均為1.000),其他各組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中高劑量中藥組>低劑量中藥組>克羅米芬組與空白對照組>模型組;中劑量中藥組、高劑量中藥組及克羅米芬組卵巢指數顯著低于模型組(P<0.01)。
2.模型組可見較多原始卵泡,多呈
11、囊性擴張,生長卵泡數目較少。中藥組及克羅米芬組見生長卵泡數目明顯增多,發(fā)現優(yōu)勢卵泡及成熟黃體,卵泡未見明顯的囊性擴張。經多樣本非參數檢驗發(fā)現各組卵泡的卵泡構成比有顯著性差異(卡方值為22.561,P值為0.000)。
3.各組間GDF-9免疫組化染色強度有顯著性差異(卡方值為48.072,P值為0.000),中藥組GDF-9免疫組化染色強度高于模型組。
結論
1.對5日齡雌性小鼠使用丙酸睪丸酮皮
12、下注射成功造小鼠雄激素所致不孕(排卵障礙)模型2.仙茅、巴戟天、菟絲子、淫羊藿、白芍藥及甘草等六味補腎調肝中藥對排卵障礙小鼠具有促卵泡發(fā)育的作用3.上述六味補腎調肝中藥能上調排卵障礙模型小鼠卵母細胞生長分化因子-9表達,這可能是上述補腎調肝中藥促卵泡發(fā)育的機制之一。
第二章:幾種補腎調肝中藥用于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促排卵的臨床研究
目的:探討仙茅、巴戟天、菟絲子、淫羊藿、白芍藥及甘草等6味補腎調肝中藥應用于PC
13、OS患者中促排卵的作用,比較上述補腎調肝中藥與枸櫞酸克羅米芬及來曲唑等常用促排卵藥物臨床結局的差異。
方法
1.研究對象: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就診于南方醫(yī)院生殖醫(yī)學中心診斷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參考2007年日本婦產科學會診斷標準)并要求促排卵指導同房的患者。均經子宮輸卵管造影或者腹腔鏡檢查證實至少一側輸卵管通暢,男方精液密度≥20×106/ml,活動率a+b%≥30%。經排除標準排除后符合入組條件
14、患者111例。
2.研究資料分組:所有患者隨機(隨機表法)分為A、B、C三組,A組為補腎調肝中藥治療組(仙茅20克、巴戟天20克、菟絲子20克、淫羊藿10克、白芍藥20克、甘草10克服用時將上顆粒制劑一并倒入100ml熱開水后分兩次服用),B組為枸櫞酸克羅米芬組(100mg×5d),C組為來曲唑治療組(5mg×5d)。A組患者38例,共完成101個促排卵周期治療;B組患者37例,共完成102個促排卵周期治療;C組患者36例
15、,共完成101個促排周期。
3.主要觀察指標:hCG日血清雌二醇、血清催乳素濃度,hCG日子宮內膜厚度,hCG日成熟卵泡數(卵泡徑線≥14mm),排卵率,臨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及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發(fā)生率等。
4.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均用統(tǒng)計軟件包SPSS19.0分析,計量資料用(x)±sd表示,計量資料先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對呈正態(tài)性分布和方差齊同的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對不呈正態(tài)性分布和方差不齊的數據使
16、用基于方差不齊的近似方差分析。兩兩間的比較采用LSD法(方差齊性)或Dunnett-T3法(方差不齊)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行×列表的多個樣本的非參數檢驗檢驗(Kruskal-Wallis檢驗)。檢驗水準取α=0.05,結果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結果
1.基本信息的比較:中藥組、枸櫞酸克羅米芬組與來曲唑組之間患者年齡、不孕年限、原發(fā)不孕比例、體重指數、血清基礎性激素(含黃體生成素、卵泡刺
17、激素、睪酮、催乳素、雌二醇)等均無顯著性差異;
2.hCG日激素水平、成熟卵泡數及子宮內膜厚度等比較:中藥組、枸櫞酸克羅米芬組及來曲唑血清雌二醇水平分別為:381.1±134.5pg/ml、759.0±506.4pg/ml、560.3±259.9pg/ml;血清催乳素分別為:16.75±9.29pg/ml、24.48±17.72pg/ml、25.22±18.93pg/ml;成熟卵泡數(≥14mm)分別為1.35±0.71、
18、2.77±1.69、1.89±0.91;子宮內膜厚度分別為:10.01±2.19mm、8.69±2.04mm、8.81±2.07mm:進行比較時發(fā)現3組患者之間的血清雌二及催乳素水平、成熟卵泡數及子宮內膜厚度有顯著性差異,進行兩兩比較時發(fā)現中藥組顯著低于其他兩組,成熟卵泡數中藥組顯著低于其他兩組,子宮內膜的厚度顯著高于枸櫞酸克羅米芬組與來曲唑組(P值均小于0.001);
3.排卵率及臨床妊娠率等指標的比較:中藥組、枸櫞酸克
19、羅米芬組及來曲唑組的累積排卵率分別為67.3%、69.6%、63.4%,卡方值為0.994,P值為0.608,無顯著性差異;累積妊娠率分別為:31.6%、35.1%、30.6%,卡方值為0.192,P值為0.908,無顯著性差異。每一周期的排卵率及臨床妊娠率也無顯著性差異;中藥組患者無多胎妊娠發(fā)生,1名患者B超下證實為異位妊娠,枸櫞酸克羅米芬組患者多胎妊娠率為23.1%(3例),其中有7.7%(1例)患者為三胎妊娠,來曲唑組患者多胎妊娠
20、率為18.2%(2例),3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卡方值為0.975,P值為0.614)。
結論
1.仙茅、巴戟天、菟絲子、淫羊藿、白芍藥及甘草等補腎調肝中藥用于PCOS促排卵時可以達到促排卵的效果,其周期排卵率,每周期妊娠率及臨床妊娠率與枸櫞酸克羅米芬及來曲唑等經典促排卵藥無顯著性差異;
2.仙茅、巴戟天、菟絲子、淫羊藿、白芍藥及甘草等補腎調肝中藥用于PCOS患者促排卵時與枸櫞酸克羅米芬及來曲唑等
21、藥物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勢:單卵泡發(fā)育率高、對子宮內膜影響小等;
3.考慮到我們使用上述中藥促排卵時發(fā)現臨床妊娠結局并不優(yōu)于枸櫞酸克羅米芬及來曲唑等藥物,同時中藥使用的安全性等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去證實,我們不推薦常規(guī)使用補腎調肝類中藥對PCOS患者進行促排卵治療;
4.對反復使用枸櫞酸克羅米芬、來曲唑等藥物治療失敗者,包括反復子宮內膜過薄、多卵泡發(fā)育、藥物抵抗無反應或藥物副作用無法耐受等患者可以考慮使用被證實有促
22、排卵作用的中藥,如:仙茅、巴戟天、菟絲子、淫羊藿、白芍藥及甘草等進行促排卵治療。
全文小結
1.對5日齡雌性幼小鼠皮下注射丙酸睪丸酮成功造雄激素所致不孕(排卵障礙)小鼠模型;
2.仙茅、巴戟天、菟絲子、淫羊藿、白芍藥及甘草等補腎調肝中藥對雄激素所致不孕小鼠具有促卵泡發(fā)育的作用;
3.上述補腎調肝中藥顯著增加GDF-9因子在雄激素所致不孕小鼠中的表達,這可能是菟絲子等6味中藥促卵泡發(fā)
23、育的機制之一;
4.仙茅、巴戟天、菟絲子、淫羊藿、白芍藥及甘草用于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促排卵其排卵率及臨床妊娠率與克羅米芬或來曲唑相似,但hCG日內膜厚度顯著高于其他兩組,同時中藥組能將異常升高PRL患者PRL濃度降至正常;
5.由于缺乏對中藥使用安全性的研究,也無中藥促排卵優(yōu)于克羅米芬等促排要的證據,我們不推薦使用上述中藥作為一線促排卵治療。但對反復使用枸櫞酸克羅米芬、來曲唑等藥物治療失敗者,或合并有高泌乳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補腎活血中藥結合耳穴針對PCO促排卵的臨床療效研究.pdf
- 益精補腎湯促排卵的臨床研究.pdf
- 補腎調周療法對腎虛型排卵障礙不孕癥促排卵效應的臨床研究.pdf
- 補腎促排卵湯加減治療小卵泡排卵的臨床研究.pdf
- 針刺促排卵聯合補腎調周法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的臨床研究.pdf
- 補腎活血調沖湯對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的臨床研究.pdf
- 補腎調周中藥對難治性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療效應的臨床研究.pdf
- 活血通絡中藥外敷促排卵作用的臨床研究.pdf
- 補腎健脾方促排卵及止血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補腎化瘀方治療無排卵性不孕促排卵作用的臨床觀察.pdf
- 補腎寧心促排卵方對HPOA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補腎活血類中藥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的系統(tǒng)評價及臨床研究.pdf
- 補腎調周法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的臨床研究.pdf
- 補腎促排卵湯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癥干預機制的研究.pdf
- 促排卵藥物的研究及問題探討
- 中藥補腎黃體湯試驗大鯢排卵初步研究
- 補腎調沖方聯合心理干預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腎虛肝郁證)的臨床觀察.pdf
- 電針聯合補腎活血方對PCOS大鼠促排卵后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促排卵藥物對小鼠胚胎發(fā)育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補腎促排卵系列方對 ASR 模型排卵功能及IGF-Ⅰ、MMP-9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