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長江中游地區(qū),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資源豐富,工農業(yè)基礎比較雄厚,而且是中國水稻糧食的主產區(qū)。研究區(qū)域按照農業(yè)部農技中心界定的長江中游水稻主產區(qū),包括江西、湖北、湖南等三省的耕地作為評價對象。以縣域耕地地力評價的數據為基礎數據,添加專項調查數據,建立了有體系的區(qū)域耕地資源數據庫。通過分析評價區(qū)域耕地地力水平與主要作物生產能力、專家研討和打分,建立了該區(qū)域耕地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指標的分級標準。研究采用GIS技術,對長江中游三省的土地利用現狀圖和土
2、壤圖進行疊加制作評價單元,對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各項指標進行了插值和區(qū)域統(tǒng)計,通過屬性連接建立了長江中游三省耕地地力評價空間數據庫。在此基礎上,對長江中游水稻主產區(qū)的耕地地力進行了評價和評價結果的產量驗證。研究還對驗證后的結果進行了空間分布分析。所得主要成果如下:
(1)三省4萬多條采樣點數據審核,對匯總數據的審核包括采樣點的數目和空間分布,最終確定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采樣點數41943個。
(2)建立了長江中游三省耕地
3、地力評價指標體系,總共包括12個評價指標。
(3)對三省的土壤圖和利用現狀圖進行拼接、校核、重建拓撲,將土壤圖和利用現狀圖進行疊加制作了評價單元。按照區(qū)域面積、圖幅大小和土壤分類屬性,擬定了最小評價單元為100萬平方米,在ArcMap中將小于該面積多邊形進融合,最終確定長江三省的評價單元個數為84599個。確定成果圖的出圖比例尺為1∶100萬
(4)使用模糊數學的方法,建立隸屬函數模型,在省級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tǒng)中利
4、用累加模型計算出長江中游三省耕地地力指數為0.64~0.96,將其劃分為六個等級。長江中游三個省的耕地總面積為10383330.84hm2,其中一等地981942.8451 hm2,占三省總耕地面積的9.46%;二級地4142537.012hm2,占三省總耕地面積的39.90%;三級地3701931.474 hm2,占三省總耕地面積的35.65%;四級地1294136.609 hm2,占三省總耕地面積的12.46%;五級地25251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南水稻主產區(qū)環(huán)境評價與害蟲消長關系研究.pdf
- 長江中游水路貨運需求分析與預測研究.pdf
- 糧食安全下主產區(qū)耕地保護政策研究
- 論文資料-糧食主產區(qū)論文糧食主產區(qū) 農業(yè)現代化 指標體系 測算與評價
- 我國水稻主產區(qū)生產效率及技術進步模式研究.pdf
- 04冬麥主產區(qū)種植情況
- 04冬麥主產區(qū)種植情況
- 04冬麥主產區(qū)種植情況
- 糧食主產區(qū)利益補償問題研究.pdf
- 04冬麥主產區(qū)種植情況
- 糧食主產區(qū)利益補償問題研究
- 糧食主產區(qū)稅收激勵制度研究.pdf
- 我國糧食主產區(qū)貧困問題研究.pdf
- 糧食主產區(qū)財政支農效果評價及政策優(yōu)化研究.pdf
- 糧食主產區(qū)耕地保護外部性量化模型構建及其應用.pdf
- 我國糧食主產區(qū)稻田土壤肥力及基礎地力的時空演變特征.pdf
- 河北棉花主產區(qū)氣候、土壤適宜性評價.pdf
- 糧食主產區(qū)農民收入增長研究.pdf
- 糧食主產區(qū)農民增收的機理研究.pdf
- 主產區(qū)糧食補貼政策效應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