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郭熙是宋代杰出的畫家和畫論家,與李成、范寬并稱北宋山水畫三大家。他一生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藝術見解和美學思想經(jīng)其子郭思整理編纂為《林泉高致》。文中提出的“林泉之心”、“不下堂筵,坐窮泉壑”、“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身即山川而取之”、“注精以一之”,“神與俱成之”,“三遠”等一系列重要美學命題,對后世美學思想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本文以《林泉高致》為文本,以北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活為背景,結合有關文獻和繪畫作品,通過社會考察、文獻分析、
2、圖像分析等方法,從山水畫實踐者的角度,貼近心靈體驗的層面,對郭熙的繪畫美學思想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與研究。本文認為,對人的關懷,尤其是對人心靈的關懷,是郭熙繪畫美學思想的起點,也是最終歸宿。首先,在《林泉高致》中,郭熙以“君子之所以愛夫山水”為立論的起點,提出了“畫山水之本意”,其主旨在于: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畫勝境,為忙碌的人們營建心靈休憩的家園,使人們能夠“不下堂筵,坐窮泉壑”,在依約于耳、混漾于目的猿聲鳥啼、山光水色之中放
3、松精神,棲息心靈,澄明神觀,助養(yǎng)清風。郭熙的立意,本于對人性的尊重,源于對心靈的關懷,浸潤著濃郁的士大夫情懷。其二,郭熙眼中的“真山水”是具有內(nèi)在生命精神的性靈山水,他提出的“身即山川而取之”,可視為畫家觀照自然山川的總綱領。其要義在于: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山川之中,飽游飫看,俯仰萬象,應于目,會于心,讓自己的生命精神與自然山川的生命精神相感相合,相通相融,進而取其精,聚其萃,悟其妙,得其神。這樣的觀照,靠的不僅僅是眼觀,而更多的是心觀,
4、強調的不僅僅是應目會心,而更多的是相通相融。其三,郭熙提出的“神與俱成之”,可視為畫家創(chuàng)作的最佳境界。對于畫家來說,只有既注重全面加強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又注重澄懷靜慮的心境陶養(yǎng),方能逐步做到境界已熟,心手已應,進而掇景于煙霞之表,發(fā)興于溪山之顛,進入心與物化、神與俱成的創(chuàng)作境界,完成一個畫家心物化一的最終抵達。其四,郭熙提出的“三遠”,不僅成為中國山水畫追求的一種藝術境界,而且成為一種精神境界。畫面中“遠”的空寂,不僅將人的視線引向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林泉高致》
- 郭熙《林泉高致集》及其儒道禪美學精神.pdf
- 《林泉高致》中“遠”的審美觀照方式與郭熙美學的理學傾向研究.pdf
- 林泉之心緣情寫意——從《林泉高致》解讀郭熙山水畫創(chuàng)作理念.pdf
- 孫過庭書法美學思想簡論.pdf
- 化性起偽--荀子美學思想簡論.pdf
- 以林泉高致為視角探析中國古典園林.pdf
- 《林泉高致》的境界及其對宋元山水畫影響.pdf
- 簡論明清時期主要書法美學思想的邏輯發(fā)展.pdf
- 簡論中國傳統(tǒng)美學思想在包裝設計上的運用
- 探究《林泉高致》中的“多維觀察”及對當代中國山水畫的啟示.pdf
- “以形寫神”——由《林泉高致》談北宋院體山水畫的“寫實”性.pdf
- 簡論慧能思想
- 簡論接受美學視野中的文藝解讀.pdf
- 簡論胡適新聞思想.pdf
- 賈誼仁政思想簡論.pdf
- 簡論平面設計中的實用美學
- 簡論張載的和諧思想
- 廣取博采,自成一家——從《林泉高致》解讀郭熙山水畫創(chuàng)作理念.pdf
- 秦觀的思想觀念簡論.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