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基磁性生物炭復合材料的制備與表征.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炭具有多孔結構、比表面積高、耐酸堿腐蝕等特性,是優(yōu)良的污染物吸附材料。當生物炭用于液相吸附時,人們主要使用過濾法將吸附后的生物炭分離或回收,但過濾法普遍存在篩網(wǎng)堵塞或吸附劑流失等棘手的問題,因此生物炭的實際應用受到制約。通過將鐵氧化物等磁性介質負載至生物炭表面,以便在外部磁場作用下實現(xiàn)簡單的固液分離,是近年來生物炭材料開發(fā)的新熱點。以竹材為生物質原料制備磁性生物炭復合材料,是擴展竹材用途、開發(fā)其高附加值產品的一種重要途徑。
 

2、 本文選用毛竹為初始原料,經過粉碎、干燥、低溫熱解、鐵鹽浸漬等步驟制備前軀體后,通過高溫一步碳化獲得了具有高飽和磁化強度的磁性竹炭。借助粉末 X射線衍射(XRD)、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拉曼光譜、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環(huán)境掃描電子顯微鏡(ESEM)、透射電子顯微鏡(TEM)以及超導量子干涉儀(SQUID)等手段對各竹炭產品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表征分析?,F(xiàn)將具體的研究結果匯總如下:
 ?。?)綜述了磁性生物炭復合材料的

3、研究現(xiàn)狀,重點對磁性生物炭的制備方法和工藝參數(shù)帶來的影響進行了介紹,對磁性生物炭在污染物治理中的應用也作了簡單的歸納。
 ?。?)以70目毛竹粉為原料,在300、450、600℃低溫下通過一小時恒溫熱解,獲得了相應的碳化料,并分別命名為 BC300,BC450,BC600。以其中的 BC600作為碳源,按1:10質量比例與六水合氯化鐵在水中混合、攪拌、干燥、研磨后,獲得待磁化的竹炭前軀體,命名為 BC600P。結果表明,BC300

4、殘留有部分原料中的官能團,并沒有完全碳化,BC450和 BC600都已碳化完全,但后者石墨化程度略高。BC600P中竹炭基體表面覆蓋了一層以氯化物和氧化物為主的含鐵衍生物,為后續(xù)的竹炭磁化提供了保障。
  (3)以 BC600P為原料,在800、1000、1200℃高溫下通過一小時恒溫碳化,獲得了相應的磁性竹炭復合物,并分別命名為 MBC800,MBC1000,MBC1200。它們具有不同的結構與形貌,但都具有較高的飽和磁化強度。

5、MBC800中包含 Fe3O4和α-Fe2O3兩種磁性介質,其混合形成的大量球形聚合體(直徑約5μm)依附在竹炭基體表面上;MBC1000和 MBC1200中都只含有零價鐵一種磁性介質,但前者中零價鐵直徑在納米級到微米級均有覆蓋,并部分內嵌于竹炭基體中,而后者中零價鐵大多已聚合成具有數(shù)十微米直徑的近球形顆粒,部分與竹炭脫離。三個樣品的飽和磁化強度分別為63.6、118.1、122.7emu/g,其中后兩者因矯頑力較低而具有超順磁性質。優(yōu)

6、異的磁學性能顯示其在磁性材料領域具有巨大的開發(fā)潛力。
 ?。?)依據(jù)從原料到最終產品各個階段獲得的表征分析結果,總結和探討了磁性竹炭的形成機理。氯化鐵溶解于竹炭懸浮液中后,系統(tǒng)在攪拌、干燥過程中形成了鐵的氧化物或氫氧化物,當結束研磨時,這些含鐵衍生物均一分布于竹炭基體表面。在高溫碳化階段,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竹炭前驅物中的鐵系化合物先被還原為Fe3O4等氧化物,后還原為零價鐵,最后團聚為體積更大的球狀零價鐵顆粒并從竹炭中脫離。因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