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蒙古文字造形藝術是蒙古文字研究領域中新的方向。自蒙古人使用回鶻體蒙古文以來,作為蒙古族的主體書寫載體,傳統(tǒng)蒙古文曾經產生過燦爛輝煌的文字造形藝術,這是中國文字造形藝術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字造形藝術的重要文化遺產。由于近代傳統(tǒng)蒙古文使用群體和范圍萎縮,加之傳統(tǒng)印刷排版技術的局限,現(xiàn)代蒙古文簡單化趨勢嚴重,字體造形藝術日漸式微。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為蒙古文字體藝術的復興提供了前提條件。以浩如煙海的歷代古蒙古文字造形藝術寶庫為基礎,結合現(xiàn)代計算
2、機技術處理速度快、儲存容量大的特征,是發(fā)掘、挽救和復興蒙古文字造形藝術的可行之路,也為現(xiàn)代蒙古文字的傳承和流行提供了動力。本研究從確定時期的古蒙古文字造形遺存入手,以阿爾寨石窟32號窟榜題回鶻體蒙古文造形為標本進行深入挖掘和整理,總結出了阿爾寨石窟榜題回鶻體蒙古文字的造形藝術特征。為使蒙古文這一古老文字進入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現(xiàn)代傳播形態(tài),適應現(xiàn)代信息社會應用和傳達的需要,做了前期的基礎性工作。
阿爾寨石窟32號窟榜題蒙古
3、文字體具有中古回鶻體蒙古文典型特征,由于書寫地點和對象的特殊性,具有更為獨特的字體造形藝術研究價值。本文從文字造形藝術角度,通過對阿爾寨石窟32號窟榜題回鶻體蒙古文字節(jié)和音節(jié)的拆分、命名來分析其造形特征,在對阿爾寨石窟32號窟榜題回鶻體蒙古文比較完整的46首禮贊文字整理、拆分、命名研究基礎上,提出了阿爾寨石窟榜題回鶻體蒙古文字的造形藝術特征,與同時期公認的標準文字—德國考察隊在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吐魯番高昌古都挖掘出的13-14世紀較完
4、整的佛教內容的蒙古文古籍《摩柯卡拉贊》殘片進行對比研究,得到了明確結論。在此基礎上,針對整篇禮贊文字修復的難點,對阿爾寨石窟32號窟榜題中的三首《二十一救度佛母禮贊》進行了全篇修復工作,結果令人滿意。
為了摸索研究成果應用前景,我們進行了阿爾寨石窟榜題蒙古文字體應用設計的探討,在兩部書籍裝幀和蒙古民歌光碟封套設計中取得了較好效果,為該字體用于現(xiàn)代設計做出了有益嘗試。必須指出,本研究僅僅是古蒙古文體進入現(xiàn)代傳播形態(tài)的初級基礎工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敦煌石窟回鶻式蒙古文題記的語言研究_9187.pdf
- 蒙古貞蒙古文對聯(lián)研究
- 蒙古文編碼轉換研究.pdf
- 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字造形藝術研究——以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收藏古籍為范本
- 蒙古文字結構研究.pdf
- 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字造形藝術研究——以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收藏古籍為范本_27960.pdf
- 魯迅作品的蒙古文譯作研究
- 新世紀蒙古文小說批評研究
- 蒙古文信息檢索模型的研究.pdf
- 蒙古文古籍識別技術的研究.pdf
- 內蒙古阿爾寨石窟31窟壁畫研究
- 蒙古文信息處理平臺-蒙古文、錫伯文和滿文的文字輸入法的研究.pdf
- 蒙古文停用詞表和詞干提取對蒙古文文本分類的影響.pdf
- 印刷體蒙古文文字識別的研究.pdf
- 蒙古文字造形元數據的分類編號探討——以武英殿版為例.pdf
- 蒙古文古籍圖像檢索技術研究.pdf
- 蒙古文字體及設計應用.pdf
- 清代歸化城蒙古文廟獻祭研究
- 蒙古文字母對照表
- 蒙古文網頁抓取及編碼識別轉換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