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病程在5年以上或血糖長期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極易出現(xiàn)感染、潰瘍、壞疽等嚴重足部并發(fā)癥[1]。糖尿病患者一旦發(fā)生DF,不僅治療費用昂貴,而且每年各國因DF發(fā)生截肢的患者也不計其數(shù)。DF高截肢率給患者和其親屬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傷害、高昂的醫(yī)療費用也給家庭和社會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如何預防和延緩DF的發(fā)生成為DF治療的重點。英國糖尿病控制與并發(fā)癥試
2、驗(DiabetesControlandComplicationTest,DCCT)[2]初步研究發(fā)現(xiàn)良好的足部護理行為可以有效降低DF的發(fā)生率和截肢率。如何幫助糖尿病患者建立良好的足部自護行為,成為DF護理的重點。行為轉變理論(thetranstheoreticalmodelofbehavior,TTM)是由美國學者Prochaska和Diclemente于1983、1984年提出的,它以社會心理學為理論基礎,著眼于行為變化過程及對象
3、需求,通過多方面引導人們改變日常不良行為方式,從而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3]。最早TTM理論被應用于人們吸煙行為的改變,后逐步被應用到改變人們其他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預中[4],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8]。近年來,國外有學者將TTM理論應用于改變慢性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和提高慢性病患者自護能力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9],但國內尚未見學者將TTM理論應用到糖尿病患者足部自護行為的轉變中。
本課題在足部自護行為現(xiàn)況調查的基礎上
4、,通過以行為轉變干預方法與行為階段匹配的干預手段,對糖尿病患者足部自護行為進行干預。通過匹配干預達到促進糖尿病患者建立良好足部自護行為、改善患者足部皮膚情況、預防和延緩糖尿病足部并發(fā)癥發(fā)生的目的。
對象與方法
1.第一部分DF自護行為現(xiàn)況調查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應用自行設計的基本情況調查表和足部自護行為階段評價表對廣州市多個社區(qū)符合本研究標準的302名糖尿病患者,進行足部自護行為階段的現(xiàn)況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
5、271份,其中男性114名,女性157名,年齡為31-78歲,平均(56.45±7.614)歲?;厩闆r調查表主要包括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體重指數(shù)(BodyMassIndex,BMI)、空腹血糖值(Fasting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紅蛋白值(GlycosylatedHaemoglobin,HbA1C)、學歷、醫(yī)療方式、收入、職業(yè)等。足部自護行為階段評價表根據(jù)。TTM理論各階段定義[10]設計,調查表采用五個不同
6、選項的一道題方式,為單項選擇。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進行數(shù)據(jù)的錄入、統(tǒng)計與分析。統(tǒng)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Shapiro-Wilk正態(tài)性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第二部分TTM理論在糖尿病患者足部自護行為中的應用在現(xiàn)況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選擇第一部分研究處于前意向階段和意向階段的120名糖尿病患者,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均分
7、為TTM組(TTM理論干預組)和對照組(單純糖尿病知識教育組),TTM組和對照組各60人。TTM組患者接受TTM理論的匹配干預;對照組接受DF護理知識教育。兩組患者干預后均隨訪6個月。
分別在干預前后兩個時間點,應用評估工具對患者知識、效能、自護行為以及足部皮膚情況進行評價。評估工具包括,自行設計的基本情況調查表(同第一部分),DF護理知識問卷、足部皮膚情況調查表、日常足部自護行為登記表(根據(jù)1999年9月美國家庭醫(yī)師學會
8、公布的糖尿病患者足部護理指南制定[11]),DF護理自我效能和DF自護能力評價量表(選用1998年臺灣學者J.SWang設計的DF自護能力評價量表[12]和DF護理自我效能量表[13],量表各有5個條目,均為Likert5級標度法,最高分為25分)。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進行數(shù)據(jù)的錄入、統(tǒng)計與分析。統(tǒng)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Shapiro-Wilk正態(tài)性檢驗,兩組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
9、分析、One-WayANOVA方差分析和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結果
1.現(xiàn)況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02份,回收問卷286份,回收率為94.70%;其中有效問卷271份,有效率為94.76%?,F(xiàn)況調查結果顯示,271名患者中處于前意向階段的患者有65名、意向階段患者76名、準備階段患者96名、行動階段患者27名、維持階段患者7名。
2.調查結果顯示社會人口學因素對糖尿病患者足部自護行為的影響
10、較小,除不同學歷、不同職業(yè)患者間足部自護行為有顯著差異以外,其他不同群體患者間足部自護行為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此外相關分析結果顯示不同行為階段與FBG、HbAlc、體重、BMI值存在負相關。
3.干預后,兩組足部自護知識、自護能力、自我效能的差值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足部皮膚情況比較結果顯示,干燥皸裂、甲溝炎和皮膚損傷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足癬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1、> 4.TTM組患者足部自護知識、自護能力、自我效能干預前后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對照組患者足部自護知識、自護能力干預前后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自我效能得分干預前后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5.干預后對兩組患者每日足部自護行為執(zhí)行情況隨訪6個月,取月平均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時間點之間和兩組間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不同隨訪時間與處理因素之間存在
12、交互效應(P<0.05)。兩組組間比較結果顯示,除第1個月兩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外(P>0.05),余各時間點比較均顯示TTM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6.兩組患者組內不同時間點足部自護行為執(zhí)行情況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兩組組內足部自護執(zhí)行情況不同時間點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TTM組4、5、6月優(yōu)于1、2、3月,4、5、6月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余不同時間點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
13、差異(P<0.05);對照組顯示1、2月優(yōu)于3、4、5、6月,3、4、5月優(yōu)于6月,3、4、5月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余各組間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結論
1.現(xiàn)況調查發(fā)現(xiàn)只有極少部分糖尿病患者在進行足部自護行為。調查結果顯示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所處足部自護行為階段越集中在前兩個階段,而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行為階段則集中在后三階段;非在職患者大部分處于后三階段,而在職患者大部分處于前兩
14、階段。其他不同群體糖尿病患者間足部自護行為階段分布無差別。此外FBG、HbA1C、體重、BMI值雖與足部自護行為階段存在負相關,但由于相關系數(shù)均低于0.4,表明FBG、HbA1C、體重、BMI值對糖尿病患者足部自護行為階段分布的影響較小。
2.TTM理論的護理干預將TTM理論中自我效能策略、認知轉變策略、行為轉變策略以及決策均衡等干預手段,根據(jù)糖尿病患者不同行為階段的心理、行為特點進行匹配干預,提高了患者足部護理知識的知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糖尿病患者足部自護行為的干預及影響因素分析.pdf
- 行為轉變理論在糖尿病足高?;颊咦宰o行為干預中的應用.pdf
- 家庭管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護行為影響
- 護理宣教對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護理行為的研究
- Cox健康行為互動模式在社區(qū)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研究.pdf
- 糖尿病患者治療性自護范疇的研究.pdf
- 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管理
- 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知識、態(tài)度、自護行為和糖尿病足相關性研究.pdf
- 糖尿病患者行為評價體系的構建.pdf
- 阿司匹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足部護理
- 基于授權理論的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pdf
- 糖尿病患者授權能力影響因素分析及授權對代謝和自護行為的影響.pdf
- 授權理論在社區(qū)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訪視護理中的應用研究.pdf
- 農村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研究.pdf
- 社區(qū)糖尿病患者高危足篩查及足部護理知識和行為狀況調查.pdf
- 2型糖尿病患者自護行為與心理一致感、抑郁的相關性研究.pdf
- 糖尿病患者健康信息行為探析:一項扎根理論研究.pdf
- PDCA循環(huán)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pdf
- 治療性糖尿病教育處方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