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研究對桂花葉枯病病原菌種類進行鑒定,并研究其生物學特性及對桂花葉片生理生化的影響,從而深入了解該病害,為桂花葉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研究結果如下: 本研究運用形態(tài)學分類方法,通過觀察該病原菌在營養(yǎng)相對貧乏的PCA培養(yǎng)基上的形態(tài)特征對桂花葉枯病病原菌進行鑒定,結果表明,桂花葉枯病的病原菌為細極鏈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Fr.)Wiltshire]。 通過對該病原菌--細極鏈格孢的生物學特性研究結
2、果表明:該菌在PDBA培養(yǎng)基上菌絲生長量最大,在OLA上產孢量最大。碳源以糊精最適于菌絲生長,肌醇最適于產孢。氮源以蛋白胨最適于菌絲生長與產孢,而銨鹽會抑制病原菌生長及產孢。缺Mg不利于菌絲生長,缺K不利于產孢,添加一定量Zn、Ve可促進菌絲生長,添加Cu、Vb2可促進產孢。pH5-10適于菌絲生長而pH6-11適于產孢,最適pH值分別為pH6和pH7,該菌生長適溫為20-30℃,最適生長溫度為25-27℃,15℃和30℃適合產孢,30
3、℃時產孢量最大,黑暗有利于菌絲生長及產孢。桂花葉汁、蔗糖、葡萄糖、牛肉浸膏促進孢子萌發(fā)效果最好,孢子萌發(fā)適宜溫度為23-30℃,最適為27℃,適宜濕度為98%和100%,最適為98%,適宜pH值為pH3-7,最適為pH6,分生孢子致死溫度為55℃10min。 通過田間試驗對桂花葉片接種細極鏈格孢菌,并持續(xù)測定其對桂花葉片光合色素含量、細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及過氧化氫酶(CAT)、過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桂花一種葉斑病病原菌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羅漢果青枯病病原菌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合歡枯萎病病原菌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草莓根腐病病原菌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的研究.pdf
- 鵝絨藤葉斑病病原菌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水葫蘆葉枯病診斷及其病原菌的生物學和病理學特性.pdf
- 桂花生殖生物學及淹水脅迫生理的研究.pdf
- 藍莓枝枯病害病原菌鑒定、致病性及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大白菜根腫病抗性生理及病原菌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生物學特性及生物防治的初步研究.pdf
- 水稻胡麻葉斑病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桂花osmanthusfragranslour.生物學研究
- 忍冬枝枯病病原菌研究.pdf
- 河南省楊樹潰瘍病病原菌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柴達木地區(qū)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學特性及藥劑防治研究.pdf
- 紅海欖赤斑病病原菌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加拿利海棗褐斑病病原菌生物學特性及藥劑篩選研究.pdf
- 爬山虎葉斑病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及生物學特性分析.pdf
- 油菜黑脛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生物學特性的研究.pdf
- 遼寧堿蓬折腐病病原菌生物學特性及2株內生菌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