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脊柱側凸患者生活質量分析與長短節(jié)段固定差異與脊柱三維失衡的關系.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 退行性脊柱側凸患者生活質量相關參數(shù)分析
  目的:對退行性脊柱側凸患者疼痛程度、行為功能等生活質量相關參數(shù)進行分析,為進一步明確退行性脊柱側凸手術策略提供理論參考。方法:回顧性研究2002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退行性脊柱側凸患者173例,收集術前VAS評分(visual analog pain scale assessment)、ODI評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和標準生

2、存質量SF-36評分,并與側凸的Cobb角,腰椎前凸角(LL,lumbar lordosis),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Body Mass Index)及年齡等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冠狀面上的Cobb角與VAS、ODI和SF-36評分無相關性;矢狀面上LL與腰痛VAS評分(r=-0.609,p=0.009)、ODI評分(r=0.410,p=0.028)相關;年齡與ODI評分(r=-0.322,p=0.010)相關;BMI與SF-36(r=

3、-0.306,p=0.011)、ODI(r=0.184,p=0.340)有關有關。結論:冠狀面平衡對大小退行性側凸患者生活質量無顯著影響,而矢狀面平衡、年齡及身體質量指數(shù)對患者生活質量有所影響。
  第二部分 退行性脊柱側凸長短節(jié)段固定差異對脊柱三維失衡的影響
  目的:對比退行性脊柱側凸患者長短節(jié)段固定差異及對脊柱三維平衡的影響。方法:回顧研究2005年6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脊柱側凸手術患者30例,其中長節(jié)段融合固

4、定組18例,短節(jié)段融合固定組12例。對兩組手術前后的腰椎Cobb角、腰椎前凸角(LL)、骨盆傾斜角(PT)、垂直穿過骶骨終板中點的直線與骶骨終板中點和雙側股骨頭中點的連線之間的夾角(PI)、骶骨終板平面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SS)、矢狀面軸向垂線(SVA)、自然站立位時頂椎至骶骨中線鉛垂線偏移距離(CSVL)、nash-moe椎體旋轉分級,患者術前術后Oswestry(ODI)功能障礙評分等指標進行比較及相關研究。結果:手術前后患者LL(

5、術前P=0.032<0.05,術后P=0.019<0.05)、PT(術前P=0.046<0.05,術后P=0.008<0.05)、CSVL(術前P=0.046<0.05,術后P=0.020<0.05)與ODI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手術前后Cobb(術前P=0.342>0.05,術后P=0.741>0.05)、nash-moe(術前P=0.433>0.05,術后P=0.227>0.05)與ODI評分差異未見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長節(jié)段固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