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德國的新納粹政黨NPD目前在學術界尚未得到應有的關注,本文利用筆者掌握的資料試圖對其產生與發(fā)展做一系統(tǒng)闡釋。
在緒論中,筆者簡單論述了新納粹與新納粹組織的分類,提出了問題,并介紹了國內外相關的研究狀況,為本文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正文分為四章。第一章主要講了戰(zhàn)后初期德國納粹的延續(xù)和新納粹的產生。筆者認為,二戰(zhàn)結束至NPD成立的19年,是納粹殘余組織和各種新納粹勢力掙扎和實踐的階段,二者的有機結合和重組整合了德國
2、社會上納粹的力量和各種新納粹、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勢力,成為NPD成立的社會基礎。同時,作為戰(zhàn)后初期新納粹核心力量,這些組織成為NPD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第二章按照時間脈絡詳細敘述了NPD的產生與發(fā)展,通過對其政治綱領、宣傳口號以及其他活動分析NPD政治目標的變化以及黨的興衰。成立初期NPD的迅速崛起得益于60年代的經濟危機,然而隨著大聯(lián)盟政府的成立以及德國經濟的回暖這種迅猛發(fā)展的勢頭并沒有如期出現在1969年的聯(lián)邦選舉中。
3、與此同時,NPD黨內保守派與激進派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息,整個70年代NPD的發(fā)展陷入停滯狀態(tài),直到80年代中期與德國人民聯(lián)盟合作才有所好轉。
第三章通過對NPD的組織結構,如支持者和成員構成、青年組織以及出版物的敘述,分析這些因素在NPD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NPD支持者的社會結構和它宣稱的政治和社會使命之間有明顯的矛盾,這是導致其難以擴大選民基礎以及選民流失的根本原因。NPD的青年組織成為了新納粹的創(chuàng)新力量,擴大了NPD在年輕
4、人中的影響。NPD出版物沒有成為它的利器,更多地是承擔了一種形式上的宣傳責任。
第四章分析NPD與其他新納粹組織和新納粹政黨的關系。面對不時被取締的危險,NPD沒有開展大規(guī)模武裝暴力活動,而是與新納粹組織保持隱秘的合作和聯(lián)系。同時,戰(zhàn)后德國的新納粹政黨由于受到德國民主體制和法律的諸多限制,自身社會動員機制的缺陷,以及黨派內和黨派之間的擠壓,都沒能取得政治上的突破。
結語部分簡要介紹了NPD德國統(tǒng)一后的表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納粹政黨的個案研究:德國民族民主黨的產生與發(fā)展
- 埃及民族民主黨黨建問題研究
- 德國納粹黨的宣傳研究
- 電影視覺修辭研究_11670.pdf
- 執(zhí)政黨與民主黨、利益集團及政權機構關系研究.pdf
- 19191933年納粹黨與德國大資本家的關系研究
- 納粹德國的新聞與宣傳.pdf
- 比較魏瑪德國與納粹德國的對華政策.pdf
-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研究.pdf
- 論納粹德國的經濟發(fā)展(19331938年)
- 歷史視角下民主黨派的職能與作用——以建國前的中國農工民主黨為例.pdf
- 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與學校發(fā)展的個案研究.pdf
- 1919-1933年納粹黨與德國大資本家的關系研究_16344.pdf
- 民族村落中的教師——文化場視域下教師發(fā)展的個案研究.pdf
- 當代瑞典社會民主黨的社會主義觀.pdf
- 德國民法代理概念的發(fā)現與發(fā)展
- 納粹統(tǒng)治時期德國的反猶宣傳研究
- 大眾傳媒促進民族認同的個案研究
- 科學個案研究與中國科學觀的發(fā)展.pdf
- 納粹統(tǒng)治時期德國的電影與政治宣傳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