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福建農(nóng)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烏龍茶多糖的提取工藝、生物活性及高多糖優(yōu)異種質(zhì)資源的研究姓名:蘇永昌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指導教師:鄭金貴袁弟順20060401福建農(nóng)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文摘要摘要:本文對烏龍茶與綠茶、紅茶、白茶等多耱進行比較分析,并對烏龍茶多糖的提取工藝、生物學活性進行的系統(tǒng)的研究,在此基礎上進行以高多糖為目標的種質(zhì)篩選,結果如下:1烏龍茶多糖提取工藝的研究。實驗表明,用熱水(80“C)和丙酮進行多糖浸提
2、和沉淀效果好;設計正交試驗對提取工藝進行分析,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藝條件:料液比1:1,浸提溫度100“C,浸提時間3h,沉淀劑量為3倍體積丙酮。2烏龍茶多糖初步純化與分析。以鐵觀音多糖為材料,研究多糖的基本理化性質(zhì),并對多糖進行分離純化。結果表明,粗多糖主要由多糖、蛋白質(zhì)、果膠和其他一些物質(zhì)組成,純化后,茶多糖為一類多糖和蛋白的復合物。3不同茶葉制作工藝對茶葉多糖的影響。以丹桂鮮葉為原料,制成綠茶、白茶、紅茶、烏龍茶,分別用熱水浸提后,進
3、行組分測定,并提取粗多糖,對其進行組分測定和分析,結果表明,白茶和綠茶具有較高的多糖得率和清除OH自由基能力。4烏龍茶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對四氧嘧啶誘導的高血糖ICR小鼠灌胃(ig)茶多糖400mg/kgbW,6天后測定其空腹血糖,并測定小鼠肝臟SOD、TAOC、GSH—PX和MI)A的影響。結果顯示:茶多糖灌胃的小鼠血糖值則降低了217%,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并提高了高血糖小鼠血清、肝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5高多糖烏龍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含量高活性多糖的烏龍茶種質(zhì)資源與加工工藝研究.pdf
- 烏龍茶中茶多酚、茶多糖的提取及其純化和性質(zhì)研究.pdf
- 烏龍茶多糖理化性質(zhì)及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研究.pdf
- 烏龍茶加工過程多糖的變化及免疫機制研究.pdf
- 烏龍茶種質(zhì)資源的RAPD分析與離體保存.pdf
- 烏龍茶的種類與烏龍茶的名貴品種
- 藤茶多糖與總黃酮的提取分離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烏龍茶中茶多酚和芳香物質(zhì)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pdf
- 海帶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高γ-氨基丁酸烏龍茶加工工藝研究.pdf
- 茶多糖的定量、定性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丹參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茶籽多糖提取工藝及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pdf
- 茯苓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老鷹茶總黃酮與多肽和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40180.烏龍茶多糖的形成特征、結構、降血糖作用及其機理
- 安徽烏龍茶加工工藝研究.pdf
- 烏龍茶的鑒別
- 猴頭菌多糖提取、脫色工藝及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蔥白多糖的提取純化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