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醛糖還原酶(Aldose reductase,AR)是糖代謝中多元醇通路的限速酶,負責將葡萄糖轉化成山梨醇。但是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AR的作用并不僅僅局限于糖代謝過程,它還被視為介導多種炎癥性疾病的靶分子。許多實驗證實,AR抑制劑(AR inhib itor,ARI)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癥反應,而過表達AR會增強固有免疫反應。據(jù)報道,AR可能通過NF-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號通路調控炎癥
2、反應,但是機制尚不明確。
經(jīng)典NF-κB信號通路在固有免疫反應中發(fā)揮非常關鍵的作用,通過調控促炎細胞因子轉錄,募集并活化炎癥細胞來執(zhí)行炎癥反應。經(jīng)典N F-κB信號途徑依賴IK Kβ,IK Kβ存在于一個與IK Kα和IK Kγ密切相關的復合體中。炎癥刺激活化IK Kβ,后者使IκBα泛素化降解,最終激活NF-κB信號通路,啟動炎癥相關基因轉錄。
自噬(Autophagy)是指胞漿內的雙層膜包裹部分胞質和細胞內需降解
3、的蛋白質、細胞器和病原體等成分形成自噬體(Autophagosome),并與溶酶體融合形成自噬溶酶體(Autolysosome),降解其所包裹的內容物,以實現(xiàn)細胞本身的代謝需要和某些細胞器的更新及清除入侵的病原體。微管相關蛋白輕鏈3(MAP-LC3),包括I型和II型,II型由其前體I型切掉羧基端30個氨基酸后與磷脂酰乙醇胺(PE)連接而形成。LC3 II參與自噬泡膜的成熟過程并分布于膜的兩側,因此,通常把它作為成熟自噬泡的標記物。選擇
4、性自噬是指游離膜結構識別并包裹胞質內的特定底物形成自噬體,并將其降解,比如蛋白聚合物自噬。自噬對蛋白聚合物的降解需要泛素及p62/SQSTM1(Sequestosome1)的參與。p62作為自噬受體,含有泛素相關結構域(Ubiquitin-associated domain,UBA),識別并結合 K63-聚泛素化的底物(K63-polyubiquitinated substrates),然后進一步與泛素樣蛋白(Ubiquitin-lik
5、e protein) LC3結合,從而使底物進入自噬降解途徑。
近年來,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細胞自噬與固有免疫反應有著廣泛的相互調控作用。一方面,固有免疫信號可以誘導或抑制自噬,自噬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組成成分,在抗胞內病原體感染中發(fā)揮效應器(Effector)作用,最終通過溶酶體降解被自噬體包裹的病原體。另一方面,自噬也參與眾多固有免疫信號的調控,然而具體的機制依然不清。
我們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AR參與脊髓損傷后巨噬/小膠質細胞的
6、極化過程;同時我們體外預實驗發(fā)現(xiàn),LPS誘導的AR缺陷(AR knock-out或者knock-down)巨噬細胞的iNOS表達量較AR正常組低,而自噬水平(LC3 II/LC3 I)較AR正常組高。那么AR,自噬和固有免疫反應這三者之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呢?
【目的】
研究AR,自噬和固有免疫反應之間的相互關系,闡明AR對固有免疫反應的調控機制。
【方法】
1)培養(yǎng)細胞:野生型(Wide type,
7、WT)和AR敲除型(AR knock-out,AR KO) C57BL/6J小鼠骨髓來源的巨噬細胞(BMDMs)和來源于小鼠巨噬細胞瘤的RAW264.7細胞系。
2)設計AR siRNA,轉染到RAW264.7細胞,并評價效果。
3)體外模擬炎癥反應,提總蛋白,western blot檢測各組經(jīng)典NF-κB信號通路上下游的關鍵分子TLR4,IKKβ,IKKγ,IκBα,p62和iNOS,發(fā)現(xiàn)LPS誘導的AR缺陷(AR
8、 knockout或者knockdown)組IKKβ和IKKγ蛋白水平較AR正常組低。
4)提總mRNA,qPC R檢測各組IKKβ和IKKγ mRNA水平,發(fā)現(xiàn)LPS誘導的AR缺陷組IKKβ和IKKγmRNA水平和對照組并沒有差異,說明LPS誘導的AR缺陷巨噬細胞的IK Kβ和IK Kγ蛋白降低發(fā)生在轉錄后水平。
5)爬片,免疫組化觀察各組LC3(自噬體Marker)和LAMP1(溶酶體Marker)標記的巨噬細胞
9、,了解AR缺陷對自噬體形成和成熟的影響;提總蛋白,western blot檢測各組LC3和LAMP1蛋白水平;收集細胞,制超薄切片,透射電鏡觀察各組自噬體和自噬溶酶體。
6)爬片,免疫組化觀察各組IKKβ、IKKγ分別與LC3和LAMP1的共標情況。
7)爬片,免疫組化觀察各組IKKβ、IKKγ分別與泛素(Ub)和p62的共標情況。
8)用3-MA阻斷自噬,提總蛋白,western blot檢測各組LC3,
10、IKKβ,IKKγ和iNOS的變化。
【結論】
1)AR缺陷對固有免疫反應的抑制是由于經(jīng)典NF-κB信號通路中的IKK復合體(IKKβ和IK Kγ)在轉錄后水平被降解;
2)AR缺陷可以誘發(fā)自噬體形成,LPS刺激會進一步促進自噬體形成和自噬體成熟;
3)LPS誘導的巨噬細胞的IKKβ和IKKγ廣泛地與自噬體和溶酶體結合;
4)LPS誘導的巨噬細胞的IKKβ和IKKγ廣泛地泛素化并被p6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醛糖還原酶通過CREB調節(jié)小鼠脊髓損傷后小膠質-巨噬細胞的極化.pdf
- 醛糖還原酶抑制劑對大鼠腎臟醛糖還原酶基因表達的影響.pdf
- 人醛糖還原酶基因真核細胞表達模型的構建及中草藥醛糖還原酶抑制劑篩選.pdf
- 高糖對腹膜間皮細胞醛糖還原酶活性的影響.pdf
- 自噬通過抑制Ⅰ型干擾素產(chǎn)生負向調控抗病毒固有免疫反應.pdf
- 醛糖還原酶調節(jié)小膠質-巨噬細胞的極化及對脊髓損傷后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pdf
- 醛糖還原酶通過調控肝代謝性核受體PPARα的磷酸化及活性影響脂質穩(wěn)態(tài).pdf
- 醛糖還原酶在視神經(jīng)損傷后的表達和作用.pdf
- 醛糖還原酶在高尿酸誘導內皮細胞氧化損傷中的作用研究.pdf
- 釀酒酵母醛糖還原酶gre3基因的敲除研究.pdf
- 釀酒酵母醛酮還原酶和葡萄糖脫氫酶的聯(lián)用.pdf
- 醛糖還原酶抑制劑篩選模型建立及中藥篩選應用.pdf
- 醛糖還原酶抑制劑篩選模型的建立及初步應用.pdf
- 醛糖還原酶(AR)參與PDGF-BB促系膜細胞增殖作用的機制研究.pdf
- 醛糖還原酶抑制劑非達司他的質量研究.pdf
- 糖尿病腎病病人醛糖還原酶基因多態(tài)性相關研究
- 抗醛糖還原酶(AR)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初步應用.pdf
- 原核表達醛(糖)還原酶及霍亂毒素類似嵌合蛋白的研究.pdf
-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對醛糖還原酶的抑制作用.pdf
- 1,3-丙二醇氧化還原酶和醛還原酶基因的克隆與表達.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