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去抑制(disinhibition)可使中樞神經(jīng)元興奮性增高,參與學習記憶、藥物成癮、慢性痛等重要的生理、病理過程。去抑制在痛覺調制中的作用逐漸被認識。疼痛包括感覺分辨和情緒體驗兩種成分,痛情緒給病人帶來無盡的情感折磨。大量研究提示前扣帶皮層(ACC)在痛情緒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現(xiàn)有研究多著眼于谷氨酸介導的興奮性系統(tǒng),而有關ACC內(nèi)去抑制的研究至今鮮有報道。
本研究采用腦薄片全細胞膜片鉗技術結合動物行為學方法對ACC內(nèi)去抑制的
2、功能及可能機制進行初步探索,得到以下主要結果:
1.首次觀察到去除GABAA受體介導的抑制作用顯著增強ACC內(nèi)的多突觸興奮性傳遞。正常外液灌流時,電刺激ACC腦片第Ⅱ/Ⅲ層,可在第V層錐體細胞上引起潛伏期短且恒定的單突觸反應,稱之為“早反應”。在灌流液中加入GABAA受體拮抗劑bicuculline(10μM)去除GABAA受體介導的抑制作用,四分鐘后同樣的刺激可引起潛伏期較長且不恒定的“晚反應”,繼續(xù)灌流bicucull
3、ine,“晚反應”還會進一步增大。高濃度二價陽離子(4.2 mM Mg2+,7.0 mM Ca2+)的外液可阻斷“晚反應”,并且“晚反應”不能跟隨較高頻率的電刺激,這說明“晚反應”為多突觸反應。GABAB受體拮抗劑saclofen(250μM)或甘氨酸受體拮抗劑strychnine(0.5μM)均不能引起與bicuculline相似的效應。藥理學分析顯示,“早反應”和“晚反應”均可被谷氨酸受體拮抗劑DNQX(10μM)和AP-V(50μ
4、M)所阻斷,表明去除ACC內(nèi)GABAA受體介導的抑制作用可大大增強ACC內(nèi)的興奮性突觸傳遞。
2.為進一步分析GABA去抑制在痛情緒調控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動物行為學方法,在大鼠福爾馬林誘導的條件位置回避(F-CPA)模型上,觀察ACC內(nèi)微量注射GABAA受體激動劑muscimol對痛情緒反應的影響。對照組動物訓練后對福爾馬林匹配室產(chǎn)生明顯回避,回避分數(shù)為191±44s(n=8)。福爾馬林訓練前,在ACC內(nèi)微量注射musc
5、imol(10 mM,0.6μL)可阻斷F-CPA的形成,回避分數(shù)為-4±25s(n=8);但muscimol對福爾馬林引起的急性痛行為沒有明顯影響。這提示ACC內(nèi)GABA能去抑制可能參與痛厭惡情緒的誘導。
3.首次觀察到多巴胺通過D2受體和突觸后機制抑制ACC第V層錐體細胞上的抑制性突觸后電流(IPSC)。用谷氨酸受體拮抗劑DNQX(10μM)和AP-V(50μM)阻斷興奮性傳遞后,在ACC腦片第Ⅱ/Ⅲ層給予刺激可在第Ⅴ
6、層錐體細胞上記錄到抑制性突觸后電流(IPSC),此IPSC可被bicuculline(10μM)阻斷。灌流給予多巴胺(50μM)可抑制IPSC幅度至對照水平的70.7±7.1%(n=14)。D2受體激動劑quinpirole(10μM)也可抑制IPSC,而D1受體激動劑SKF38393(10μM)對IPSC沒有明顯影響;同時,多巴胺對IPSC的抑制作用可被D2受體拮抗劑eticlopride(5μM)所阻斷,而D1受體拮抗劑SCH233
7、90(10μM)則不能翻轉多巴胺對IPSC的抑制作用,這些結果顯示多巴胺通過D2受體抑制IPSC。此外,多巴胺可抑制局部給予GABA誘導的電流,而多巴胺對配對刺激所引起反應的幅度之比率沒有影響,這提示多巴胺通過突觸后機制抑制IPSC。
綜合以上結果可得出以下結論:ACC內(nèi)GABA能去抑制可增強ACC內(nèi)的多突觸興奮性傳遞,并可能參與痛相關情緒的形成;多巴胺通過D2受體和突觸后機制抑制ACC第V層錐體神經(jīng)元的IPSC,這可能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鼠前扣帶皮層參與痛厭惡情緒的神經(jīng)機制研究.pdf
- 大鼠前扣帶皮層SIP30參與痛厭惡情緒反應的細胞分子機制.pdf
- 大鼠前扣帶皮層吻側部NMDA受體在痛厭惡情緒形成中的作用.pdf
- 大鼠前扣帶皮層調控脊髓與丘腦的傷害性反應.pdf
- 前扣帶皮層神經(jīng)元NMDA受體在痛情緒形成中的作用觀察.pdf
- 前扣帶皮層吻側神經(jīng)元NR2B受體介導骨癌痛大鼠痛敏及痛厭惡情緒體驗的研究.pdf
- 前扣帶皮層吻側部神經(jīng)元NR2B亞基參與骨癌痛形成的分子機制.pdf
- 前扣帶皮層神經(jīng)元μ阿片受體介導電針刺激緩解痛情緒的研究.pdf
- 激活前扣帶皮層神經(jīng)元μ受體緩解痛情緒的行為-電生理學觀察.pdf
- 前扣帶皮層δ-阿片受體介導電針緩解痛情緒的行為-電生理學觀察.pdf
- 中樞去抑制易化由外周炎癥引發(fā)大鼠痛敏的機制研究.pdf
- 麻醉大鼠前扣帶回皮層對光刺激和熱刺激的反應研究.pdf
- 母愛剝奪導致大鼠痛情緒加劇的神經(jīng)機制.pdf
- 鞘內(nèi)注射SB203580對骨癌痛大鼠的抗傷害效應及可能機制.pdf
- CCI大鼠前扣帶皮層NR2B受體對突觸蛋白PSD-95與Homer1b-c表達的調控作用.pdf
- 考古出土帶扣的初步研究
- 腦源性神經(jīng)生長因子前體ProBDNF在大鼠后足切割痛的作用及可能機制研究.pdf
- 妊娠對小鼠皮膚移植的影響及可能機制的初步探索.pdf
- 前扣帶回皮質對內(nèi)臟高敏感大鼠內(nèi)臟痛的易化調節(jié)作用.pdf
- MGB激活調控大鼠初級聽皮層神經(jīng)元反應的細胞機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