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蝸植入術后聽力及言語康復效果相關因素的初步研究和耳廓再造與外耳道重建手術時機選擇的對比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和目的:
   對于雙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患者尤其是嬰幼兒來說,目前能夠使他們回歸有聲世界的唯一手段是多導人工耳蝸植入技術。據(jù)統(tǒng)計,截止至2008年底,全國已經成功實施人工耳蝸植入術8000例,這說明越來越多的聽力障礙兒童借助該技術走出了無聲世界。但是就個體而言,人工耳蝸植入術后言語及聽力康復效果卻有很大的差異,一部分人進步非常緩慢,而另一些人卻有可能在言語能力方面有長年的持續(xù)增長,甚至可以完全融入主流社會。本文通過

2、對55例人工耳蝸植入患兒的聽力及言語能力進行評估,分析各種可能因素在人工耳蝸植入術后聽力及言語康復過程中的作用,以指導人工耳蝸植入兒童的術后康復。
   研究方法:
   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人工耳蝸植入術后患者的各項可能影響因素進行統(tǒng)計,調查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戶口所在地、耳聾性質、發(fā)現(xiàn)年齡、術前有無語訓及佩戴助聽器、人工耳蝸植入年齡、植入后時間、父親學歷、母親學歷、家庭經濟狀況、植入耳蝸價格以及術后康復模式;同時,根

3、據(jù)聽覺行為分級標準( CAP)和言語可懂度分級標準(SIR)對患兒的聽力及言語能力進行評估。使用卡方檢驗對影響術后康復效果的相關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然后將從單因素分析中篩選出來的聽覺及言語康復效果的影響因素進行l(wèi)ogistic回歸分析。
   研究結果:
   單因素分析顯示術前有無語訓、植入后時間、家庭經濟狀況、父親學歷、母親學歷、術前有無佩戴助聽器、術后康復模式七項因素對患兒的聽覺能力的影響有統(tǒng)計學意義,植入年齡、植

4、入后時間、術前有無佩戴助聽器、父母文化、術后康復模式、家庭經濟狀況、戶口所在地八項因素對SIR得分的影響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經logistic回歸分析調整各個影響因素后的結果顯示植入后時間及家庭經濟狀況與CAP顯著相關,植入后時間越長、家庭經濟條件越好的患兒CAP得分越高;植入后時間、居住地、術后康復模式與SIR顯著相關,植入后時間越長,患兒的SIR得分越高,同時居住在大城市的患兒的SIR得分要高于居住在城鎮(zhèn)及農村的患兒的SIR得分,術后康復

5、模式采取家庭教育的患兒的SIR得分要高于采取專業(yè)學校教育的患兒。
   結論:
   1.人工耳蝸植入術對人工耳蝸植入兒童的聽覺和言語發(fā)育有著明顯的效果。
   2.植入后時間和家庭經濟條件是影響人工耳蝸植入術后患兒聽力康復重要因素;植入后時間越長、家庭經濟條件越好的患兒聽力和言語恢復越好。
   3.植入后時間、居住地、術后康復模式是影響人工耳蝸植入術后患兒言語康復重要因素,植入后時間越長、居住在大城市

6、和采取家庭教育康復模式的患兒言語恢復越好。
  
   研究背景: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由于胚胎時期第一、二鰓弓及第一鰓溝的發(fā)育異常引起的外、中耳畸形。除了造成聽力障礙外,還常卷伴有面部畸形,影響容貌,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生理及心理影響。對于合并有外耳道狹窄的小耳畸形患者來說,治療上有恢復聽力和外觀的雙重要求。耳廓再造與外耳道、中耳聽骨鏈重建因缺乏統(tǒng)一計劃,常影響整體手術效果但是,先行外耳道、中耳重建術者,切口局

7、部瘢痕形成,會影響耳廓再造時皮瓣的利用,而先行耳廓再造者,外耳道口位置易發(fā)生偏差,外耳道重建術后影響整體效果。臨床上先行外耳道重建還是先行耳廓再造就成了長期以來耳鼻喉科大夫和整形外科大夫爭論的問題,對于手術時機的選擇就顯得很難統(tǒng)一。
   研究目的:
   回顧性分析先天性小耳畸形及外耳道閉鎖患兒術后耳廓及聽力恢復情況,探討手術時機對外耳道重建術后效果的影響,為此類患者的治療提供參考。
   研究方法
  

8、 選擇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內在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療的先天性外耳道閉鎖患者(伴或不伴有先天性小耳畸形)合計52例(共70耳)。根據(jù)手術順序將其分為三組:第一組共31耳,均為先行外耳道重建再行耳廓再造手術者,此組平均年齡8.6歲;第二組共28耳,均為先行耳廓再造后行外耳道重建手術者,平均年齡17.5歲;第三組共11耳,僅行外耳道重建手術,平均年齡9.1歲?;颊咝g前行顳骨CT檢查,采用Jahrsdoerfer評分,

9、所有患者術前、術后均行電測聽檢查,對比研究患者術后聽力改善情況。
   結果:
   本研究中的52名患者70耳中,平均年齡為13.6歲,第一組平均年齡為8.6歲(年齡范圍:6歲~17歲),第二組平均年齡為17.5歲(年齡范圍:12歲~45歲),第三組平均為9.1歲(年齡范圍:6歲~12歲),31耳先行外耳道重建后行耳廓再造(第一組),28耳先行耳廓再造后行外耳道重建(第二組),11耳行單純外耳道重建(第三組)。根據(jù)Ja

10、hrsdoerfer評分:第一組平均得分7.4分(范圍:6~9),第二組平均得分7.7(范圍:6~9),第三組得分平均為8.5(范圍:8~9),各組得分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5),其中第一組得分為8~9分者為15耳,得分為7及以下者為16耳,第二組得分為8~9分者為16耳,得分為7及以下者為12耳,第三組得分為8~9分者為11耳,得分為7及以下者為0耳。患者純音測聽值平均提高30.93 dB HL。各組聽力改善情況如下:第一組平均

11、提高32.32±9.96 dB HL;第二組平均提高30.286士8.45 dB HL;第三組平均提高28.64士2.80 dB HL。三組聽力改善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三組患者中得分在8-10之間的患者術后純音測聽改善結果分別為:第一組26.13±8.27 dB;第二組25.75±5.32 dB HL;第三組28.64±2.80 dB HL,各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三組中得分在7分以下的患者術后純音測聽

12、結果分別為:第一組,38.13±7.77 dBHL;第二組,36.33±8.17dB HL,第三組沒有患者得分在7分以下,第一組和第二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1.高分辨率CT橫斷面及冠狀面掃描及三維重建可獲得外耳、中耳及內耳的影像資料,明確外耳道閉鎖的程度及類型、鼓室及聽小骨畸形的情況、乳突氣化及面神經骨管的位置等,從而有助于判斷手術指正,了解手術難度,確定手術徑路及方式,并且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