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類號密級UDC1注學位論文Doherty電路的應用研究(題名和副題名)劉沛瑋(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趙延文教授電子科技大學成都(職務、職稱、學位、單位名稱及地址)申請專業(yè)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名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論文提交日期2011511論文答辯日期2011520學位授予單位和日期電子科技大學答辯委員會主席評閱人年月日注1:注明《國際十進分類法UDC》的類號。萬方數(shù)據(jù)摘要I摘要功率放大器是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
2、的發(fā)展,為了滿足大容量、多載波和高峰均比等的信號,對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近年來隨著“綠色基站”的概念的推廣,功放的設計開始以縮小體積、降低功耗且同時實現(xiàn)更高的可靠性和效率以及更大容量為目標。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等優(yōu)點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成為了當前研究的熱點。為了達到小型化和高效率的目標,本論文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深入研究了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電路結構,并對最近幾年Doh
3、erty功放的研究情況進行了分析;2、重點研究輸入輸出網(wǎng)絡對Doherty功率放大器性能的影響。在已有的四分之一波長傳輸線的等效網(wǎng)絡的基礎上進行改進,通過仿真驗證并聯(lián)電容在SMITH圓圖特定區(qū)域內(nèi)的相位補償作用,使等效網(wǎng)絡中的并聯(lián)電容起到部分延長線的作用,減小了尺寸,使輸出網(wǎng)絡更為緊湊;3、以ADS軟件為仿真平臺,使用Freescale公司的MRF6S21050LLDMOS管設計了一款基于此改進型等效負載網(wǎng)絡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
4、仿真分析了并聯(lián)電容容值大小對于Doherty功放效率的影響,最終選擇0.5pF為該并聯(lián)電容的典型值。最終的仿真結果顯示,改進型Doherty功率放大器在功率回退范圍內(nèi)功率附加效率有所提高,約為1%;4、最后基于以上仿真模型制作了一款工作在WCDMA波段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并進行測試驗證分析。實際測試結果顯示: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平均功率增益大于10dB;輸出功率為41.5dBm時,漏極效率為34.25%;輸出功率為44.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Doherty電路的應用研究.pdf
- Doherty技術研究及電路設計.pdf
- rc電路的應用研究畢業(yè)論文
- rc電路的應用研究畢業(yè)論文x
- 憶阻器件的特性與電路應用研究.pdf
- APFC電路并聯(lián)均流技術的應用研究.pdf
- FDTD在微帶電路中的應用研究.pdf
- 一種新型Doherty功放——A-Doherty功放的研究與實現(xiàn).pdf
- PBG技術在微波電路中的應用研究.pdf
- BDD在組合電路測試中的應用研究.pdf
- 改進GP在電路建模中的應用研究.pdf
- 鐵電液晶功能器件電路模型的應用研究.pdf
- 高速數(shù)字電路設計技術的應用研究.pdf
- 憶阻器在自適應濾波電路與混沌電路中的應用研究.pdf
- 電力電子電路的模型分析與應用研究.pdf
- 基于LCC諧振電路的弧焊電源應用研究.pdf
- 基于TD-LTE應用的Doherty收發(fā)組件設計.pdf
- 基片集成波導在微波電路中的應用研究.pdf
- SIW六端口電路的優(yōu)化設計及應用研究.pdf
- 移動通信中的Doherty功放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