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論文--基于bs 體系架構應用系統(tǒng)研發(fā)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本科畢業(yè)論文(設計)</p><p>  題 目: 基于B/S 體系架構應用系統(tǒng)研發(fā) </p><p>  專 業(yè): 計算機及應用 </p><p>  姓 名: </p><p>  準考證號

2、: </p><p>  指導教師: </p><p>  教師職稱: </p><p><b>  摘 要</b></p><p>  針對目前客戶服務器兩層結構存在靈活性差、升級困難

3、、維護工作量大等缺陷,已較難適應當前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發(fā)展的需要。隨著WEB技術的日益成熟,Browse/Server(簡稱B/S)結構已成為取代Browser/Server(簡稱C/S)結構的一種全新技術。本文介紹了com組件以及ActiveX技術,對目前的c/s與b/s兩種系統(tǒng)研發(fā)的體系架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比較,并且分析了Browser/Server體系結構開發(fā)應用軟件的特點和不足。提出了克服該不足的一種方法。在本文的最后部分對某學

4、校學生管理系統(tǒng)為例,來充分說明B/S結構軟件的設計方法,該系統(tǒng)采用B/S體系結構與COM+技術相結合。使系統(tǒng)的研發(fā)做到完美的結合。</p><p>  關鍵詞: WEB ,COM ,應用軟件,服務器</p><p><b> ?、?lt;/b></p><p><b>  Abstract</b></p><

5、;p>  For the current two-tier client-server structure exists inflexible and difficult to upgrade, maintenance workload and other defects, has been mo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

6、ork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ith the increasing maturity of WEB technology, Browse/Server (referred to as the B/ S) structure has been replaced Browser /Server (referred to as the C/S) structure of a new technology. Com

7、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mponents and ActiveX technology, the cu</p><p>  Key words: WEB, COM, application software, servers</p><p><b> ?、?lt;/b></p><p><b>  目 錄

8、</b></p><p>  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Ⅰ </p><p>  Abstrac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p><p>  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9、</p><p>  第二章 COM組件技術和ActiveX技術________2</p><p>  第一節(jié) COM和ActiveX的概述________2</p><p>  第二節(jié) COM和ActiveX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_____3</p><p>  第三章 基于B/S架構系統(tǒng)研發(fā)___________5</p><

10、;p>  第一節(jié) B/S三層體系結構和C-S模式的特征___5</p><p>  一、B/S三層體系結構————————5</p><p>  二、C/S模式的特征—————————5</p><p>  三、B/S體系的優(yōu)勢—————————6</p><p>  第二節(jié) C-S與B-S體系結構的功能_______7</p&g

11、t;<p>  第三節(jié) B/S三層體系結構的不足_______8</p><p>  第四章 基于B/S架構系統(tǒng)研發(fā)實例應用_______9</p><p>  第一節(jié) COM組件技術應用___________9</p><p>  第二節(jié) ActiveX技術應用__________11</p><p>  致謝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p><p>  參考文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p><p><b>  Ⅲ</b></p><p><b>  第一章 前言</b></p><p>

13、;  由于客戶服務器兩層結構存在靈活性差、升級困難、維護工作量大等缺陷,已較難適應當前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發(fā)展的需要。隨著WEB技術的日益成熟,Browse/Server(簡稱B/S)結構已成為取代Browser/Server(簡稱C/S)結構的一種全新技術。采用該結構軟件的優(yōu)勢在于:(1)無須開發(fā)客戶端軟件,維護和升級方便;(2)可跨平臺操作,任何一臺機器只要裝有WWW瀏覽器軟件,均可作為客戶機來訪問系統(tǒng);(3)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和可擴充

14、性;(4)可采用防火墻技術來保證系統(tǒng)的安全性,有效地適應了當前用戶對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新需求。因此該結構在管理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領域中獲得飛速發(fā)展,成為應用軟件研制中一種流行的體系結構。</p><p>  本文在對B/S體系結構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的體系結構,把B/S與C/S相結合,將組件技術和ActiveX技術分別應用在服務器端和客戶端,開發(fā)高效、安全的應用系統(tǒng)。最后給出了一個應用實例。</p>&

15、lt;p><b>  1</b></p><p>  第二章 COM組件技術和ActiveX技術</p><p>  第一節(jié)COM和ActiveX的概述</p><p>  COM是一種技術標準。它是由微軟公司創(chuàng)建,提供了使多個應用程序或組件對象協(xié)同工作并相互通信的能力。COM組件是遵循COM規(guī)范編寫、以WIN32動態(tài)鏈接庫(DLL)或

16、可執(zhí)行文件(EXE)的形式發(fā)布的可執(zhí)行的二進制代碼。遵循COM的規(guī)范標準,使組件與應用、組件與組件之間可以相互操作,極其方便地建立可伸縮的應用系統(tǒng)。從工程的角度看,組件在應用開發(fā)方面具有以下特點:</p><p>  (1) 組件與開發(fā)的工具語言無關。開發(fā)人員可以根據(jù)需要和愛好選擇特定語言工具實現(xiàn)組件的開發(fā)。常用的開發(fā)工具是VB、VC和Delphi。將組件編譯成DLL或EXE置于服務器端。可有效保護商業(yè)秘密。&l

17、t;/p><p>  (2) 通過接口有效保證了組件的復用性。一個組件具有若干個接口,每個接口代表組件的某個屬性或方法。其它組件或應用程序可以設置或調用這些屬性和方法來進行特定的邏輯處理。組件和應用程序的連接是通過其接口實現(xiàn)的。負責集成的開發(fā)人員無須了解組件功能的如何實現(xiàn),而只須創(chuàng)建組件對象與其接口建立連接。在保證接口一致性的前提下,可以調換組件、更新版本,也可以將組件應用在不同的系統(tǒng)中。</p>&l

18、t;p>  (3) 組件運行效率高、便于使用和管理。因為組件是二進制代碼,比ASP腳本運行效率高,所以核心的商務邏輯計算任務必須由組件來負責,ASP腳本只起組裝組件的角色。而且組件在網絡上的位置可被透明地分配,組件和使用它的程序既能在同一進程中運行,也可在不同進程或不同的機器上運行。組件之間是相互分離和獨立的。利用MTS或COM+對組件管理更加方便。</p><p>  ActiveX是遵循COM/DCOM

19、規(guī)程而開發(fā)的用于INTERNET的一種對象鏈接與嵌入技術(OLE)。COM是應OLE設計者的需求而誕生的。其基本的出發(fā)點是想讓某個軟件通過一個通用的機構為另一個軟件提供服務。對于基于WEB的應用而言,它提供了使組件嵌入到WEB頁面以擴展交互功能的應用機制??蛻舳丝丶敲嫦蛴脩舻?,以可視化的圖形視頻或文字界面、或者音頻形式在瀏覽器上出現(xiàn)。但它可能并不是瀏覽器的組成部分。這些控件原先是放在服務器上的。當瀏覽器發(fā)出請求時,WEB服務器回傳頁面

20、,由瀏覽器負責解釋。在解釋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頁面中要求調用ActiveX控件時,則用該控件的在頁面中注明的ID值先在本地的注</p><p><b>  2</b></p><p>  冊表內進行查詢。若已經存在,則說明該控件已經在本地安裝,然后通過注冊表</p><p>  中的相關信息直接使用該控件;否則就要根據(jù)頁面中所提示的該控件所在的服務器

21、上的路徑到服務器上去下載并且自動完成在本地的安裝注冊,使該控件成為本地資源,供今后使用,這就是所謂“一次下載,永久使用“??蛻舳丝丶坏┰诒镜匕惭b完畢,就等價于一個可執(zhí)行的應用程序,它能訪問使用本地的資源,甚至進行遠程訪問。當然,這可能帶來了安全性問題。</p><p>  第二節(jié)COM和ActiveX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p><p>  組件對象模型(COM , Component Obje

22、ct Model),COM:軟組件對象模型,是ActiveX和OLE的基礎。COM是二進制標準的Windows對象,這意味著對象可以執(zhí)行描述另一對象的可執(zhí)行代碼。COM組件應該是一種組件標準,一般的ActiveX組件符合這一標準(但不絕對都是,也有些可能不是)。COM組件除了能用VB編寫外Java,C++等一些語言都能寫符合標準的COM組件。</p><p>  插件是指會隨著IE瀏覽器的啟動自動執(zhí)行的程序。有些

23、插件程序能夠幫助用戶更方便瀏覽因特網或調用上網輔助功能,也有部分程序被人稱為廣告軟件(Adware)或間諜軟件(Spyware).此類惡意插件程序監(jiān)視用戶的上網行為,并把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報告給插件程序的創(chuàng)建者,以達到投放廣告,盜取游戲或銀行帳號密碼等非法目的。因為插件程序由不同的發(fā)行商發(fā)行,其技術水平也良莠不齊,插件程序很可能與其它運行中的程序發(fā)生沖突,從而導致諸如各種頁面錯誤,運行時間錯誤等等現(xiàn)象,阻塞了正常瀏覽。根據(jù)插件在瀏覽器中的加載

24、位置,可以分為工具條(Toolbar)、瀏覽器輔助(BHO)、搜索掛接(URL SEARCHHOOK)、下載ActiveX(ACTIVEX)。</p><p>  ActiveX插件也叫做OLE控件或OCX控件,它是一些軟件組件或對象,可以將其插入到WEB網頁或其它應用程序中。ActiveX:COM的一種,COM對象實現(xiàn)IDispatch一般可以稱之為ActiveX,此外ActiveX一般具有界面。在因特網上,A

25、ctiveX插件軟件的特點是一般軟件需要用戶單獨下載然后執(zhí)行安裝,而ActiveX插件是當用戶瀏覽到特定的網頁時,IE瀏覽器即可自動下載并提示用戶安裝。 ctiveX插件安裝的前提是必須先下載,然后經過認證,最終用戶確認同意方能安裝,因此嵌有ActiveX腳本程序的頁面可能會變得非常慢,甚至導致瀏覽器瞬間失去響應。</p><p>  控件是用戶可與之交互以輸入或操作數(shù)據(jù)的對象,通常出現(xiàn)在對話框中或工具欄上。它是

26、連接用戶和系統(tǒng)之間的通道,比如按鈕就是控件。 </p><p>  簡單說來呢,這好比一棵樹,</p><p><b>  COM是樹根,</b></p><p><b>  組件是樹干,</b></p><p><b>  3</b></p><p>

27、  控件和ActiveX都是樹枝,</p><p>  插件就是樹上引來的一只鳥。</p><p>  COM是一整套規(guī)范,</p><p>  組件是按照COM規(guī)范所形成的應用程序的通稱,</p><p>  控件和ActiveX表示的是同一類事物,它們是支持一系列MS定義好的接口的組件,</p><p>  插件和

28、上面的不太相干,雖然有很多插件也是組件。</p><p><b>  4</b></p><p>  第三章 基于B/S架構系統(tǒng)研發(fā)</p><p>  第一節(jié) B/S三層體系結構和C-S模式的特征</p><p>  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情況下采用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模式)的組織架構,為

29、什么不用現(xiàn)在流行的Client/Serve(以下簡稱C/S)構架而采用Browser/Server(以下簡稱B/S)構架呢?,那我們要先對B/S和C/S有一空認識、了解才能得到最滿意的答案。</p><p>  一、B/S三層體系結構</p><p>  在B/S體系結構系統(tǒng)中,用戶通過瀏覽器向分布在網絡上的許多服務器發(fā)出請求,服務器對瀏覽器的請求進行處理,將用戶所需信息返回到瀏覽器。B/

30、S結構簡化了客戶機的工作,客戶機上只需配置少量的客戶端軟件。服務器將擔負更多的工作,對數(shù)據(jù)庫的訪問和應用程序的執(zhí)行將在服務器上完成。瀏覽器發(fā)出請求,而其余如數(shù)據(jù)請求、加工、結果返回以及動態(tài)網頁生成等工作全部由Web Server完成。實際上B/S體系結構是把二層C/S結構的事務處理邏輯模塊從客戶機的任務中分離出來,由Web服務器單獨組成一層來負擔其任務,這樣客戶機的壓力減輕了,把負荷分配給了Web服務器。這種結構不僅把客戶機從沉重的負擔

31、和不斷對其提高的性能的要求中解放出來,也把技術維護人員從繁重的維護升級工作中解脫出來。由于客戶機把事務處理邏輯部分分給了功能服務器,使客戶機一下子"苗條"了許多,不再負責處理復雜計算和數(shù)據(jù)訪問等關鍵事務,只負責顯示部分,所以維護人員不再為程序的維護工作奔波于每個客戶機之間,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功能服務器上程序的更新工作。這種三層結構在層與層之間相互獨立,任何一層的改變不會影響其它層的功能。</p><

32、p>  二、C/S模式的特征</p><p>  以前的兩層客戶/服務器(C-S )模式主要用于規(guī)模不大、使用者數(shù)量不多、單一得數(shù)據(jù)庫,在穩(wěn)定、便捷的Internet情景中(例如局域網)使用??墒请S著網絡用戶的劇增,信息的存儲的增加,系統(tǒng)的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系統(tǒng)的建設難度也不斷提高,并且在用戶劇增、數(shù)據(jù)庫的規(guī)模和數(shù)量劇增和如今互聯(lián)網信息的不</p><p><b>  5&l

33、t;/b></p><p>  安全情況下,舊的C-S模式有許多軟件和硬件構建協(xié)調、綜合協(xié)調功能不夠完善,系統(tǒng)的擴展性和可維護性很差等等不足。</p><p>  三、B/S體系的優(yōu)勢</p><p>  我們就以學校各班班級表單、錄入課程表單、報名表單、查詢成績和打印表單等為例,可以得知它的優(yōu)勢如下:</p><p>  1、系統(tǒng)易

34、于擴展B/S結構具有很大的伸縮性,既可以將Web服務器與數(shù)據(jù)庫服務器合二為一,也可以同時連接多臺數(shù)據(jù)庫服務器。</p><p>  2、跨平臺的系統(tǒng)集成服務。多種網絡操作系統(tǒng)、多種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等通過統(tǒng)一的協(xié)議和標準集成在B/S結構中,為用戶提供清晰、統(tǒng)一的信息服務界面。 3、大大降低了對網絡帶寬的要求。由于采用B/S結構,用戶端只需要數(shù)據(jù)的呈現(xiàn)和錄入設備,業(yè)務邏輯完全在服務器上實現(xiàn),從而大幅降低了網絡負荷

35、。</p><p>  4、系統(tǒng)安裝維護簡單,方便數(shù)據(jù)的集中管理,便于分散用戶。</p><p>  5、B/S建立在廣域網上,面向不同的用戶群,地域分散,與操作系統(tǒng)平臺的選擇關系小。</p><p>  6、B/S建立在瀏覽器上,有更加豐富和生動的表現(xiàn)方式與用戶交流,并且系統(tǒng)設計難度小,開發(fā)成本降低。</p><p>  7、對于終端

36、用戶來講,B/S模式比C/S簡化了客戶端程序,減少了終端用戶的投入成本。</p><p><b>  6</b></p><p>  第二節(jié) C-S與B-S體系結構的功能 </p><p>  B-S體系架構與C-S體系架構相比較,除了擁有C-S架構的一切優(yōu)勢外,還又具備C-S所不具備的特殊優(yōu)勢,它們的功能比較如2.1所示。</p>

37、;<p>  B/S結構模式是由于因特特網絡技術發(fā)展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系統(tǒng)結構模式,該模式的可用的系統(tǒng)開發(fā)語言有VB、VC 、C#、ASP.NET、 PHP, JAVA語言等很多功用豐富的開發(fā)工具和各種高級的語言開發(fā)應用程序,在網絡站點上使用后臺數(shù)據(jù)庫存儲使用者的數(shù)據(jù)資源。B-S體系架構的教學數(shù)據(jù)管理系統(tǒng)在技術方面顯得十分相當完備了,它目前已受到許多工程項目開發(fā)編輯者的青睞,許多系統(tǒng)都采納了B-S 架構技術 。&l

38、t;/p><p><b>  7</b></p><p>  第三節(jié)B/S三層體系結構的不足</p><p>  經過近一兩年的應用,B/S體系結構也暴露出了許多不足地方,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p><p> ?。?) 由于瀏覽器只是為了進行WEB瀏覽而設計的,當其應用于WEB應用系統(tǒng)時,許多功能不能實現(xiàn)或實現(xiàn)起來比較

39、困難。比如通過瀏覽器進行大量的數(shù)據(jù)輸入,或進行報表的應答都是比較困難和不便的。</p><p> ?。?) 復雜的應用構造困難。雖然可以用ActiveX、Java等技術開發(fā)較為復雜的應用,但是相對于發(fā)展已非常成熟C/S的一系列應用工具來說,這些技術的開發(fā)復雜,并沒有完全成熟的技術供使用。</p><p> ?。?) HTTP可靠性低有可能造成應用故障,特別是對于管理者來說,采用瀏覽器方式進

40、行系統(tǒng)的維護是非常不安全與不方便的。</p><p> ?。?) WEB服務器成為對數(shù)據(jù)庫的唯一的客戶端,所有對數(shù)據(jù)庫的連接都通過該服務器實現(xiàn)。WEB服務器同時要處理與客戶請求以及與數(shù)據(jù)庫的連接,當訪問量大時,服務器端負載過重。</p><p> ?。?) 由于業(yè)務邏輯和數(shù)據(jù)訪問程序一般由JavaScript、VBScript等嵌入式小程序實現(xiàn),分散在各個頁面里,難以實現(xiàn)共享,給升級和維護

41、也帶來了不便。同時由于源代碼的開放性,使得商業(yè)規(guī)則很容易暴露,而商業(yè)規(guī)則對應用程序來說則是非常重要的。</p><p>  為克服以上不足,在原有B/S體系結構基礎上,采用一種新的體系結構,在該種結構體系中,一些需要用WEB處理的,滿足大多數(shù)訪問者請求的功能界面(如信息發(fā)布查詢界面)采用B/S結構。后臺只需少數(shù)人使用的功能應用(如數(shù)據(jù)庫管理維護界面)采用C/S結構。組件位于WEB應用程序中,客戶端發(fā)出HTTP請求

42、到WEB SERVER。WEB SERVER將請求傳送給WEB應用程序。WEB應用程序將數(shù)據(jù)請求傳送給數(shù)據(jù)庫服務器,數(shù)據(jù)庫服務器將數(shù)據(jù)返回WEB應用程序。然后再由WEB SERVER將數(shù)據(jù)傳送給客戶端。對于一些實現(xiàn)起來困難的功能或一些需要豐富的HTML頁面,通過在頁面中嵌入ActiveX控件來實現(xiàn)。</p><p>  采用這種結構優(yōu)點在于:(1)充分發(fā)揮了充分了B/S與C/S體系結構的優(yōu)勢,彌補了二者不足。充分

43、考慮用戶利益,保證瀏覽查詢者方便操作的同時也使得系統(tǒng)更新簡單,維護簡單靈活,易于操作。(2)信息發(fā)布采用B/S結構,保持了瘦客戶端的優(yōu)點。裝入客戶機的軟件可以采用統(tǒng)一的WWW瀏覽器。而且由于WWW瀏覽器和網絡綜合服務器都是基于工業(yè)標準,可以在所有的平臺上工作。</p><p><b>  8</b></p><p> ?。?)數(shù)據(jù)庫端采用C/S結構,通過ODBC/JD

44、BC連接。這一部分只涉及到系統(tǒng)維護、數(shù)據(jù)更新等,不存在完全采用C/S結構帶來的客戶端維護工作量大等缺點。并且在客戶端可以構造非常復雜的應用,界面友好靈活,易于操作,能解決許多B/S存在的固有的缺點。(4)對于原有基于C/S體系結構的應用,可以非常容易地升級到這種體系結構,只需開發(fā)用于發(fā)布的WWW界面,可以保留原有的C/S結構的某些子系統(tǒng),充分地利用現(xiàn)有系統(tǒng)的資源。使得現(xiàn)有系統(tǒng)或資源無需大的改造即可以連接使用,保護了用戶以往的投資(5)通

45、過在瀏覽器中嵌入ActiveX控件可以實現(xiàn)在瀏覽器中不能實現(xiàn)或實現(xiàn)起來比較困難的功能。比如通過瀏覽器進行報表的應答。另外,在客戶端ActiveX控件的加盟,可以豐富HTML頁面,產生另人驚奇的效果。(6)將服務器端劃分為WEB服務器和WEB應用程序兩部分。WEB應用程序采用組件技術實現(xiàn)三層體系結中的商業(yè)邏輯部分,達到封裝源代碼,保護知識產權的目的。Internet應用程序大部分屬于分布式應用程序,采用組件技術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的處理能力

46、能夠隨著用戶數(shù)量、數(shù)據(jù)量所需性能的提高而增加。COM的無逢擴展集COM+</p><p><b>  9</b></p><p>  第四章 基于B/S架構系統(tǒng)研發(fā)實例應用</p><p>  下面以某學校學生管理系統(tǒng)為例說明B/S結構軟件的設計方法,該系統(tǒng)采用B/S體系結構與COM+技術相結合。通過該系統(tǒng)管理人員可以對學生的學籍、學生的日常

47、表現(xiàn)、學生的學習成績、學校教師、學校的資產進行管理與維護。任課教師可以通過瀏覽器查詢所教班級學生各種相關信息。學校管理人員通過瀏覽器對學校的學生、教師等信息進行管理與維護以及有關查詢統(tǒng)計功能。學校資產管理人員通過C/S體系結構實現(xiàn)對學校資產的管理維護。</p><p>  本系統(tǒng)結合了ASP技術和COM+技術,是一個三層結構。表示層由ASP頁面組成,用以實現(xiàn)WEB頁面顯示和調用COM+組件,業(yè)務邏輯和數(shù)據(jù)訪問由一

48、組用VC實現(xiàn)的COM+組件構成。為了便于維護、升級和實現(xiàn)分布式應用,在實現(xiàn)過程中,又將業(yè)務邏輯層和數(shù)據(jù)訪問層分離開,ASP頁面不直接調用數(shù)據(jù)訪問層,而是通過業(yè)務邏輯層來調用數(shù)據(jù)庫。</p><p>  第一節(jié) COM組件技術應用</p><p>  該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數(shù)據(jù)庫、COM+組件和ASP頁面。其中數(shù)據(jù)庫與ASP頁面的實現(xiàn)與一般B/S結構的WEB應用相似。COM+實現(xiàn)可

49、分為三個步驟:COM+組件的設計、COM+應用程序的生成和組件注冊、基于屬性編程。該管理系統(tǒng)利用VC中的ATL開發(fā)COM+組件。下面是該系統(tǒng)中一個定制組件部分主要代碼</p><p>  在showscore.asp頁面中接受、辨別用戶的查詢請求,做出不同的查詢處理。當客戶的身分為教師或教務員時,可以查詢所有學生的成績;當客戶的身分為學生時,只能查詢本人的成績。</p><p>  定制C

50、OM組件Score.dll進行查詢處理。首先設計該組件的接口,為組件設計四個屬性:SubjNo(課程號),Term(課程所屬學期),ClassNo(班級號)和StuNo(學號)。定義兩個方法RequeryScores和RequeryAllScores,分別對教師、教務部門和學生的請求做出相應的處理,并將查詢結果集返回給用戶。</p><p>  以下是實現(xiàn)該組件Score.dll接口描述以及實現(xiàn)方法的部分代碼,從

51、中可以看到組件的接口是如何實現(xiàn)的:</p><p>  import "ocidl.idl";</p><p><b>  9</b></p><p><b>  [</b></p><p><b>  object,</b></p><

52、p>  uuid(46C01798-BE39-4FC0-A25D-718BA31DFADC),</p><p><b>  dual,</b></p><p>  helpstring("IStudentScore Interface"),</p><p>  pointer_default(unique)</p

53、><p><b>  ]</b></p><p>  interface IStudentScore : IDispatch{</p><p>  [propget, id(1), helpstring("課程號")] HRESULT SubjNo([out, retval] BSTR *pVal);</p>&l

54、t;p>  [propput, id(1), helpstring("課程號")] HRESULT SubjNo([in] BSTR newVal);</p><p>  //其它接口部分從略</p><p>  [id(5), helpstring("method RequeryScores")] HRESULT RequeryScores(

55、([out,retval]LPDISPATCH* ppRecordset));</p><p><b>  };</b></p><p>  STDMETHODIMP CStudentScore::RequeryScores()</p><p><b>  {</b></p><p>  HRESU

56、LT hr=S_OK;</p><p>  IobjectContext* m_spObjectContext=NULL;</p><p>  //利用ADO訪問數(shù)據(jù)庫</p><p>  ::CoInitialize(NULL);</p><p>  _RecordsetPtr pRecordSet=NULL,pRecordSet

57、Clone=NULL;</p><p>  BSTR bstrDSN=::SysAllocString(L"Provider=SQLOLEDB.1;Persist Security Info=True;\</p><p>  Password=;Initial Catalog=pubs;Data Source=zhudamiing;User ID=sa");</p

58、><p>  BSTR bstrSQL;</p><p><b>  try{</b></p><p>  GetObjectContext(&m_spObjectContext); </p><p>  pRecordSet.CreateInstance(__uuidof(Recordset));</p&g

59、t;<p>  //根據(jù)查詢要求(查詢所有課程、查詢特定學期所有課程、查詢指定課程、查詢</p><p><b>  10</b></p><p>  //特定學期某一課程)進行不同操作生成相應SQL語句,程序具體處理從略</p><p>  pRecordSet->CursorLocation = adUseClient;

60、</p><p>  pRecordSet->Open(bstrSQL,bstrDSN,adOpenKeyset,adLockOptimistic,adCmdText);</p><p>  pRecordSet->PutRefActiveConnection(NULL);</p><p>  pRecordSetClone = pRecordSet-&

61、gt;Clone(adLockOptimistic);</p><p>  pRecordSetClone->QueryInterface(IID_IDispatch, (void**)ppRecordset);</p><p>  pRecordSet->Close();</p><p>  pRecordSet = NULL;</p>

62、<p>  ::SysFreeString(bstrDSN);</p><p>  ::SysFreeString(bstrSQL);</p><p>  //事物成功完成,則提交該事物</p><p>  I f(m_spObjectContext-)</p><p>  m_spObjectContext->SetComp

63、lete();</p><p><b>  }</b></p><p>  catch(_com_error &e){</p><p>  if(m_spObjectContext) //事物失敗,回滾事物處理</p><p>  m_spObjectContext->SetAbort()</p>

64、;<p>  // 其他錯誤處理,從略</p><p><b>  }</b></p><p>  return hr;</p><p><b>  }</b></p><p>  RequeryAllScores()實現(xiàn)部分從略。另外ASP調用實現(xiàn)部分比較簡單從略。</p>

65、;<p>  組件編譯結束后可以用COM+組件服務管理工具來管理COM+組件及其所在的應用程序。COM+組件服務是個圖形界面的管理工具,利用它可以安裝和發(fā)布組件、配置組件及其所在應用程序的屬性,以實現(xiàn)組件安全性、MTS支持、排對組件、設置組件構造參數(shù)等。</p><p>  第二節(jié) ActiveX技術應用 </p><p>  在本系統(tǒng)中許多報表的打印如學生成績打印、學籍報表

66、、學籍卡打印等需要特殊的格式。而瀏覽器所提供的打印功能無法實現(xiàn)。為此可采用ActiveX技術,</p><p><b>  11</b></p><p>  實現(xiàn)在WEB環(huán)境下的本地端打印和報表生成。具體實現(xiàn)過程為:(1)WWW服務器在接到用戶請求后調用WEB應用程序中的相應組件,通過組件訪問數(shù)據(jù)庫,對數(shù)據(jù)處理生成報表數(shù)據(jù),以文件形式存儲于WEB服務器中相應目錄下。(

67、2)WWW服務器向用戶瀏覽器發(fā)送內嵌ActiveX控件的HTML頁面,并在HTML頁面里的(OBJECT)標志中的param屬性里指明數(shù)據(jù)文件的URL地址。(3)HTML頁面根據(jù)所提供的ActiveX標志從WWW服務器上下載ActiveX控件到本地端,并在瀏覽器里執(zhí)行。ActiveX控件在客戶瀏覽器里完成初始化工作以后,則需直接與服務器端聯(lián)系,以獲取報表數(shù)據(jù)。ActiveX控件與服務器端的連接采用HTTP協(xié)議所提供的GET方法,根據(jù)數(shù)據(jù)

68、文件在WWW服務器上的URL地址,直接將數(shù)據(jù)文件從WWW服務器下載到本地端。(4)對數(shù)據(jù)文件進行解析,輸入到控件的存儲顯示模塊里,用以存儲顯示。(5)當用戶按下打印按鈕時,ActiveX調用打印模塊進行打印輸出。</p><p><b>  12</b></p><p><b>  致 謝</b></p><p>  本論

69、文得到了眾多領導、老師和朋友的幫助。首先,感謝培養(yǎng)教育的我學校和我論文的指導老師,他在忙碌的教學工作中擠出時間來審查、修改的論文。還有教過我的所有老師們,他們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作風一直是我工作、學習中的榜樣;他們循循善誘的教導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給予我無盡的啟迪。還有我身邊的朋友,她一直幫助我查找資料,共同總結知識點;一直支持和鼓勵我。</p><p>  從開始寫作至本論文最終定稿,總共花費了我近一個月以來所有的

70、業(yè)余時間。雖說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完成這樣一篇論文的確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但我內心深處卻滿含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謝學校給我們這次任務,讓我能夠靜靜地坐下來,在知識的海洋里吸取更多的營養(yǎng),從而能夠為自己進一步地加油充電。通過論文的撰寫,使我能夠更系統(tǒng)、全面地學習有關計算機應用的相關理論知識,并得以借鑒眾多專家學者的寶貴經驗,這對于我今后的工作和我為之服務的企業(yè),無疑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由于本理論水平比較有限,論文中的有些觀點以及對企業(yè)示例

71、的歸納和闡述難免有疏漏和不足的地方,歡迎老師和讀者朋友們指正。</p><p>  最后,讓我再向此論文給予幫助的領導、老師和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愿老師們工作愉快,事業(yè)有成,愿我的朋友們心想事成!</p><p><b>  13</b></p><p><b>  參考文獻</b></p>

72、<p>  [1] 余英 ,梁剛 VC實踐與提高COM和COM+篇. 中國鐵道出版社</p><p>  [2] 林子禹等 基于WEB與組件技術的企業(yè)應用系統(tǒng)設計模型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0.6.</p><p>  [3] 夏驕雄等 基于Intranet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 2001、4 </p><p>  [4] 樓偉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