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辦公樓框架柱下基礎設計課程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基礎工程》課程設計任務書</p><p><b>  一、題目</b></p><p>  某公司辦公樓框架柱下基礎設計</p><p><b>  二、設計資料</b></p><p><b>  1、上部結構資料</b></p><

2、;p>  某公司辦公樓為框架結構,共4層,層高3.2m,框架柱、主梁、次梁、樓面板均為現(xiàn)澆,主梁800mm×300mm,次梁600mm×250mm,樓板厚100mm,框架柱截面為400mm×500mm,室內(nèi)外高差為0.3m。柱網(wǎng)平面示意圖見圖1、結構剖面圖見圖2、框架柱底荷載基本組合值見圖3。</p><p><b>  2、地質(zhì)資料</b></p&

3、gt;<p>  該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區(qū),不考慮地震影響。地基持力層為粉質(zhì)粘土,承載力特征值,軟弱下臥層為淤泥質(zhì)粉質(zhì)粘土,承載力特征值。各層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指標見表1,地基的地質(zhì)剖面圖詳見圖4(a)—(d)。</p><p><b>  3、基礎材料選用</b></p><p>  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C20、C25或C30(自行選定),鋼筋采用HPB2

4、35、HRB335或HRB400(自行選定),墊層采用100mm厚C15素混凝土。</p><p><b>  三、設計內(nèi)容</b></p><p>  設計該公司辦公樓框架柱下獨立基礎和雙柱聯(lián)合基礎,設計內(nèi)容包括:</p><p>  1、確定基礎埋置深度</p><p>  2、確定基礎底面尺寸</p>

5、<p>  (1)驗算持力層和軟弱下臥層強度</p><p><b> ?。?)驗算地基變形</b></p><p><b>  3、基礎結構設計</b></p><p> ?。?)對基礎進行結構內(nèi)力分析</p><p><b> ?。?)驗算基礎高度</b><

6、;/p><p> ?。?)基礎配筋計算并滿足構造設計要求</p><p><b>  4、基礎連梁設計</b></p><p><b>  5、編寫設計計算書</b></p><p><b>  6、繪制施工圖</b></p><p> ?。?)基礎平面布置

7、圖</p><p><b>  (2)基礎配筋圖</b></p><p> ?。?)基礎連梁配筋圖</p><p><b>  (4)施工說明</b></p><p><b>  四、設計依據(jù)</b></p><p>  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

8、B50007-2002)</p><p>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p><p><b>  五、設計分組</b></p><p>  表2 設計跨度分組表</p><p>  表3 設計荷載分組表</p><p>  表4 設計內(nèi)容分組表</p&g

9、t;<p>  注:A、D軸線框架柱均設計為柱下獨立基礎,分別命名為J-1、J-3;</p><p>  B、C軸線框架柱共用一個基礎,設計為柱下聯(lián)合基礎,命名為J-2。</p><p><b>  六、設計要求</b></p><p>  1、認真獨立完成設計任務;</p><p>  2、計算正確,計算

10、書必須統(tǒng)一格式并用黑筆抄寫清楚;</p><p>  3、每人按設計要求完成施工圖,用鉛筆繪制,要求圖面布局勻稱、比例適當、線條流暢、整潔美觀。</p><p><b>  七、參考資料</b></p><p>  [1] 趙明華. 土力學與基礎工程(第3版).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9.</p><p> 

11、 [2] 周景星,李廣信等. 基礎工程(第2版).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p><p>  [3] 陳希哲. 土力學地基基礎(第4版).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p><p>  表1 土層物理力學性質(zhì)指標</p><p><b>  圖1 柱網(wǎng)平面圖</b></p><p><b

12、>  圖2 結構剖面圖</b></p><p>  圖3 框架柱底荷載基本組合值</p><p>  圖4(a)鉆孔平面布置圖</p><p>  圖4(b)1-1剖面圖</p><p>  圖4(c)2-2剖面圖</p><p>  圖4(d)3-3剖面圖</p><p>&

13、lt;b>  圖4 地質(zhì)剖面圖</b></p><p><b>  設計實例</b></p><p><b>  1、設計題目 </b></p><p>  某教學樓為四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層層高3.6m,采用柱下獨立基礎,柱網(wǎng)布置如圖1所示,在基礎頂面處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由上部結構傳來的軸心荷

14、載為680KN,彎矩值為80KN·m,水平荷載為10KN。柱永久荷載效應起控制作用,柱截面尺寸為300mm×500mm,試設計該基礎。(室內(nèi)外高差為0.30m,原地面為室外設計標高-0.45m)。</p><p><b>  圖1 柱網(wǎng)布置圖</b></p><p><b>  2、工程地質(zhì)情況</b></p>

15、<p>  該地區(qū)地勢平坦,無相鄰建筑物,經(jīng)地質(zhì)勘察:圖層情況見圖2,地下水無侵蝕性。</p><p><b>  圖2 土層情況圖</b></p><p><b>  3、材料選用 </b></p><p>  混凝土:C20; 鋼 筋: HPB335</p><p><b&

16、gt;  4、確定基礎尺寸</b></p><p> ?。?)確定基礎的埋置深度d</p><p>  室外埋深取1.2m(設基礎連系梁高600mm,寬250mm)</p><p>  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規(guī)定,該基礎設計成階梯形,取基礎高度為700mm,基礎分二級,如圖3所示。</p><p>

17、;<b>  圖3 基礎高度圖</b></p><p><b> ?。?)荷載計算</b></p><p>  上部結構傳來荷載: Fk=680KN,Mk=80KN·m,Vk=10KN</p><p>  基礎連系梁傳來荷載: 5.24×(3.6+0.55)=21.25KN/m</p>

18、;<p>  底層墻體傳來: 21.25×4.5=97.86KN(外縱墻)</p><p>  21.25×3.0=65.25KN(內(nèi)縱墻)</p><p>  連系梁自重(±0.00至基礎連梁頂0.55m): </p><p>  0.6×0.25×25×(4.

19、5+3.0)=28.13KN</p><p>  該柱柱底荷載標準值: </p><p> ?。?)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p><p>  假設b<3m,只考慮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進行深度修正,并</p><p>  (4)確定基礎的底面面積</p><p>  考慮偏心荷載影響,基礎底面面積初步擴大10%,于

20、是</p><p>  取矩形基礎短邊b=2.0m,長邊l=2.5m,A=l×b=5.0m2</p><p>  (5)持力層強度驗算</p><p>  作用在基底形心的豎向力值、力矩值分別為</p><p><b>  符合要求。</b></p><p>  故持力層強度滿足要要求。

21、</p><p> ?。?)軟弱下臥層強度驗算</p><p>  d+z范圍內(nèi)的土層平均重度</p><p>  軟臥層頂面處自重應力:</p><p><b>  ,,查表得擴散角</b></p><p>  所以軟臥層頂面處附加應力:</p><p>  軟臥層承載力

22、特征值:</p><p><b>  軟臥層滿足要求。</b></p><p><b> ?。?)地基變形驗算</b></p><p>  該建筑物的地基基礎設計分為丙級,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及已知資料、該地基可以不進行變形驗算。</p><p><b>  5 基礎設計</

23、b></p><p><b> ?。?)地基凈反力</b></p><p><b> ?。?)基礎高度驗算</b></p><p>  由圖3可知,h=700mm,h0=660mm,at=500mm,bt=300mm;下階h1=350mm,h01=310mm,at1=1500mm,bt1=1150mm。</p&

24、gt;<p><b>  柱邊截面</b></p><p><b>  符合要求。</b></p><p><b>  2)變階處截面</b></p><p><b>  符合要求。</b></p><p> ?。?)基礎底板配筋計算<

25、/p><p>  1)計算基礎的長邊方向,Ⅰ-Ⅰ截面</p><p><b>  柱邊地基凈反力</b></p><p><b> ?、?Ⅲ截面:</b></p><p><b>  PjⅢ</b></p><p><b>  M jⅢ</b

26、></p><p><b>  A SⅢ</b></p><p>  比較AsⅠ和AsⅢ,應按AsⅠ配筋,在平行于l方向2.0m寬度范圍內(nèi)配Φ12@125。</p><p>  2)計算基礎的長邊方向,Ⅱ-Ⅱ截面</p><p><b> ?、?Ⅳ截面</b></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