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本科畢業(yè)論文</b></p><p><b> ?。?0 屆)</b></p><p><b> 線路保護 </b></p><p> 所在學院 </p><p> 專業(yè)班級
2、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p><p> 學生姓名 學號 </p><p> 指導教師 職稱 </p><p> 完成日期 年 月 </p><p><b> 線路保護</b&
3、gt;</p><p><b> 摘要</b></p><p> 本文針對我國電網(wǎng)的情況闡述了我國線路繼電保護的發(fā)展歷史,介紹了線路保護的線路縱聯(lián)保護、線路距離保護、線路接地保護、線路自動重合閘等幾種基本類型的概念。在論述了這些概念的基礎上逐個對其原理進行分析、討論。討論了一種基于分相復合阻抗的輸電線路縱聯(lián)保護新原理,它根據(jù)線路兩端電壓、電流故障分量差的比值引入分
4、相阻抗,并以查找資料得到的阻抗數(shù)值判斷故障是否發(fā)生在區(qū)內。該原理不僅易于整定、具有自選相功能,而且性能可靠、動作靈敏、適應性強。此外,討論了基于貝瑞隆模型的輸電線路縱聯(lián)保護的新原理,與傳統(tǒng)的分相電流差動保護原理不受電容電流的影響,特別適用于超高壓和特高壓長線路。從原理上詳細分析了它能更準確地區(qū)分線路內、外故障的原因。為了解決現(xiàn)代電力系統(tǒng)日趨復雜性,電壓等級的升高,所帶來的運行過程中可靠性降低的情況,本文討論了自適應性應自動重合閘裝置作為
5、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裝置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后,結合近年來的研究動態(tài)和最新進展,展望了線路保護的發(fā)展趨勢。</p><p> 關鍵詞 線路保護;輸電線路;繼電保護</p><p> Line Protection</p><p><b> Abstract</b></p><p> In this paper the
6、power grid this line relay protection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line of line protection introduced the league protection, line distance protection, line ground protection, line automatic reclosing of sever
7、al basic types of concep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one of its theory based o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 novel transmission line pilot protection principle based on the composite impedance of individual pha
8、se is proposed. The impedance is calculate</p><p> Keywords Line protection;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ive relaying</p><p> 不要刪除行尾的分節(jié)符,此行不會被打印</p><p><b> 目錄</b></p&
9、gt;<p><b> 摘要I</b></p><p> AbstractII</p><p><b> 第1章 緒論1</b></p><p> 1.1 課題背景1</p><p> 1.2 國產線路保護裝置的發(fā)展史1</p><p>
10、1.2.1 電磁型、機電型1</p><p> 1.2.2 晶體管型、整流型2</p><p> 1.2.3 高壓線路保護的“四統(tǒng)一”設計2</p><p> 1.2.4 集成電路和微機保護2</p><p> 1.3 線路保護的基本類型3</p><p> 1.3.1 線路縱聯(lián)保護概念3<
11、/p><p> 1.3.2 線路距離保護概念4</p><p> 1.3.3 線路接地保護概念4</p><p> 1.3.4 線路自動重合閘概念4</p><p> 1.3.5 微機型線路保護概念5</p><p> 第2章 線路保護的基本原則6</p><p> 2.1 線
12、路縱聯(lián)保護6</p><p> 2.1.1 基本原理6</p><p> 2.1.2 高頻通道8</p><p> 2.1.3 光纖通道9</p><p> 2.1.4 輸電線路分相復合阻抗縱聯(lián)保護新原理9</p><p> 2.2 線路距離保護14</p><p> 2
13、.2.1 基本原理14</p><p> 2.2.2 距離保護躲過渡電阻能力研究16</p><p> 2.3 線路接地保護16</p><p> 2.3.1 基本原理16</p><p> 2.3.2 架空混聯(lián)線路接地保護17</p><p> 2.3.3 自適應接地距離保護新方案19</
14、p><p> 2.4 線路自動重合閘20</p><p> 2.4.1 基本原理20</p><p> 2.4.2 三相自動重合閘20</p><p> 2.4.3 線路發(fā)生故障三相跳閘后的暫態(tài)過程分析22</p><p> 2.4.4 單相自動重合閘23</p><p> 2
15、.4.5 220KV輸電線路自動重合閘裝置應用研究24</p><p> 2.5 微機型線路保護27</p><p> 2.5.1 基本原理27</p><p> 2.5.2 從一次保護動作情況看線路保護微機化的優(yōu)勢29</p><p> 2.5.3 有關微機成套保護裝置應用的考慮29</p><p>
16、; 2.5.4 微機型線路保護裝置在電網(wǎng)的應用30</p><p> 第3章 線路保護的展望33</p><p> 3.1 線路繼電保護裝置可靠性選擇性靈敏性和速動性的要求33</p><p> 3.2 線路繼電保護發(fā)展趨勢33</p><p> 3.2.1 光纖差動、光纖距離為線路保護主保護34</p>&
17、lt;p> 3.2.2 適用于光互感器的保護35</p><p> 3.2.3 保護系統(tǒng)網(wǎng)絡化35</p><p> 3.3 研究展望35</p><p><b> 結論37</b></p><p><b> 致謝38</b></p><p><
18、;b> 參考文獻39</b></p><p><b> 附錄A42</b></p><p><b> 附錄B48</b></p><p> 千萬不要刪除行尾的分節(jié)符,此行不會被打印。在目錄上點右鍵“更新域”,然后“更新整個目錄”。打印前,不要忘記把上面“Abstract”這一行后加一空行&l
19、t;/p><p><b> 緒論</b></p><p><b> 課題背景</b></p><p> 線路繼電保護原理及技術是基于電力系統(tǒng)發(fā)展要求逐漸發(fā)展,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的發(fā)展逐步走向成熟。</p><p> 19世紀90年代出現(xiàn)的電磁型過電流繼電器及1908年提出的電流差動保
20、護原理,20世紀20年代初出現(xiàn)了距離保護,1927年出現(xiàn)了高頻保護,20世紀50年代出現(xiàn)了微波保護,于此同時出現(xiàn)了行波保護的設想,1983年,南京電力自動化研究院提出工頻變化量原理的繼電保護。我國繼電保護技術是建國后從仿照蘇聯(lián)的測繪、仿制、消化、吸收逐漸到自主研發(fā)制作,從電磁型、機電型、晶體管型、集成電路型到微機型。1987年推出了第一套8位機WXH-800微機線路保護,1994年推出16位機LFP-901微機線路保護,2000年推出3
21、2位機WXH-800微機線路保護。</p><p> 我國的線路繼電保護從無到有,從最初的電磁型、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集成電路型到現(xiàn)在廣泛采用的微機型,安裝機構也從凸出式到嵌入式。微機型保護裝置已經(jīng)從最初的8位機到16位機發(fā)展到目前的32位機,電壓等級也從220kv發(fā)展到500kv高壓線路,甚至到750kv的特高壓線路,適用于我國各種電壓等級的要求。隨著光纖技術、計算機技術、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光互感技術
22、的采用,線路保護逐步向計算機化、光纖化、系統(tǒng)網(wǎng)絡化發(fā)展。</p><p> 國產線路保護裝置的發(fā)展史</p><p><b> 電磁型、機電型</b></p><p> 建國后,由東北抗聯(lián)的軍工廠改成生產儀表和繼電器的儀表廠,定名為阿城儀表廠。僅部分生產測繪的單個仿蘇電磁型電流電壓繼電器、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及感應型功率方向繼電器,到1
23、956年改為專業(yè)生產繼電保護裝置,派出技術人才到蘇聯(lián)繼電器廠進行學習,引進蘇聯(lián)的技術,按圖制作出蘇式機電型繼電器。1957年,蘇聯(lián)專家來廠指導,培訓線路保護并在專家指導下研制了仿蘇3152、153、157的干硬性GH01、GH02\GH11距離保護和仿蘇31型電子管式GCH1型高頻相差保護,并與1958年投入批量生產,也具備了阻抗選相單相自動重合閘,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高壓線路成套保護裝置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機電保護制造業(yè),生產仿蘇凸出式成
24、套電磁感應型繼電器和繼電保護裝置。</p><p><b> 晶體管型、整流型</b></p><p> 20世紀70年代初,許昌繼電器廠生產出嵌入式結構的新一代繼電器,擺脫蘇聯(lián)一代凸出結構繼電器的影響。1973年,許昌繼電器廠開發(fā)出包括ZJH-1型距離保護、ZLL-1型零序電流保護、ZGC-1型高頻相差保護和SF5型收發(fā)信機、ZZC-3型綜合重合閘成套晶體管型的
25、保護在清華大學通過動模擬實驗;1972年在湖北220kv鍋頂山馬路口線路上試運行。1974年完成電氣化鐵道用的饋線保護和測距裝置,占領了剛興起的電氣化鐵道的饋線保護市場。其特點是單相式的采用晶體管四邊形特征的阻抗元件。測距裝置按過零測電抗的原理構成,派出了受過渡電阻的影響,精度達到百分之二。</p><p> 1964年,上海繼電器廠首先試著制作出帶助磁的整流型距離保護,用于110kv線路。1974年,許昌繼電
26、器廠開發(fā)出整流型成套線路保護,在清華通過動模實驗。包括ZGC-11型整流高頻相差保護和SF1A型電子管式收發(fā)信機、LH-15型整流式距離保護、ZZC-4綜合重合閘、ZFA-1型分相斷路器操作箱。1976年2月,到四川220kv豆渝線制作人工短路實驗,主要是解決電氣化鐵道負荷不平衡,距離保護頻繁啟動,啟動后就在10s內無保護的問題。到1982年,500KV成套整流型線路保護屏按時裝備在我國自行設計、全部為國產設備的第一條500kv董遼線上
27、,另外一套晶體管構成同意原理的線路保護由南京自動化研究所提供。1983年10月順利的通過人工短路實驗,保護正確快速動作跳閘,一次實驗投運成功。1984年1月正式投入運行,使我國列入世界先進保護制作廠行列,并為四統(tǒng)一設計奠定了技術基礎。1986年成套500kv輸變電設備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p><p> 高壓線路保護的“四統(tǒng)一”設計</p><p> 1983年,由電力部生產司、規(guī)
28、劃院、機械部主持,三大電力設計院,許昌繼電器所、許昌繼電器廠、阿城繼電器廠、上海繼電器廠、南京自動化研究院、南京自動化設備廠組成聯(lián)合四個統(tǒng)一設計工作組。四個統(tǒng)一即保護的接線原理統(tǒng)一、技術要求統(tǒng)一、圖形符號統(tǒng)一、端子排統(tǒng)一。1985年完成“四統(tǒng)一”工作?!八慕y(tǒng)一”產品規(guī)范了保護原理、技術要求、圖形符號、端子排,減少了現(xiàn)場因某些產品的缺陷造成的誤動作而要求反措的工作量,也改善了維護工作,促進了電力系統(tǒng)運行水平的提高,帶來了很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
29、會效益。1990年該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p><p><b> 集成電路和微機保護</b></p><p> 1980年,南京自動化研究院推出8011集成電路式距離保護,開發(fā)了CKF、CKJ工頻變化量方向、距離保護。東北電力學院1984年推出第一套微機線路保護在110kv線路上試運行。1987年,第一套8位機WXH-1型微機線路保護在東北220kv線路
30、投運成功。有雨調試方便簡單,過去一套線路保護的調試要一個月,型微機線路保護從安排到整定實驗,僅一天時間,且有強的自檢功能,收到現(xiàn)場運行人員歡迎,很快得到推廣,從此我國進入微機保護時代。到1990年研制完成多CPU的WXH-11型線路保護,線路保護從集成電路型轉入微機型。1994年,南京自動化研究院在集成電路線路保護的基礎上推出16位的LFP900系列微機線路保護,采用工頻變化量原理的微機保護代替了相差原理。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有限公司于1
31、994年,南京自動化研究院在集成電路線路保護的基礎上推出16位機CSL100系列微機線路保護,16位微機保護裝置成為我國微機保護主流。整流型、晶體管型線路保護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取代50年代仿蘇感應、電磁型線路保護,約持續(xù)到90年代末被微機線路保護所取代。集成地阿奴的線路保護發(fā)展的構成則更短,約1984~1994</p><p> 2000年初。國內許多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南瑞繼保
32、電氣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有限公司先后推出基于32位機的微機保護。由于32位機保護除了具備保護功能外采用了大容量RAM、FLASH。強大的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和通信功能,與保護控制、聯(lián)網(wǎng)調度共享全系統(tǒng)信息、數(shù)據(jù)、網(wǎng)絡資源的能力。并且保護專職可靠性高,體積小,抗干擾能力強,同時滿足了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需要。2004年6月,國內的32位微機保護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通過了750kv動模實驗,國產微機保護已適用于特高壓線路,進入世界領先行列。&l
33、t;/p><p><b> 線路保護的基本類型</b></p><p><b> 線路縱聯(lián)保護概念</b></p><p> 縱聯(lián)保護是利用某種通信通道將輸電線路兩端的保護縱向連接起來將各端的電氣量傳達到對策,將兩端的電氣兩比較,以判斷障礙在該線路范圍內還是在線路范圍外,從而決定是否切斷被保護線路。</p>
34、<p> 從理論上分析縱聯(lián)保護具有絕對的選擇性,因此又稱為全線速動保護。</p><p> 線路縱聯(lián)保護的通道類型如下:</p><p> (1)電力線載波縱聯(lián)保護。</p><p> ?。?)微波縱聯(lián)保護。</p><p> ?。?)光纖縱聯(lián)保護。</p><p> ?。?)導引線縱聯(lián)保護。<
35、/p><p> 線路縱聯(lián)保護的信號分為閉鎖信號、允許信號、跳閘信號三種,其作用分別是:</p><p> 閉鎖信號。它是阻止保護動作于跳閘的信號,即無閉鎖信號是保護作用于跳閘的必要條件。只有同時滿足本端保護元件動作和無閉鎖信號兩個條件時候,保護才動作于跳閘。</p><p> 允許信號。它是如需保護動作于跳閘的信號,即有允許信號是保護作用于跳閘的必要條件。只有同時
36、滿足本端保護元件動作和無閉鎖信號兩個條件時,保護才動作于跳閘、</p><p> 跳閘信號。它是直接引起跳閘的信號,此時與保護元件是否動作無關,只要收到跳閘信號,保護就作用于跳閘,遠方跳閘形式的保護就是利用跳閘信號。</p><p><b> 線路距離保護概念</b></p><p> 距離保護是以距離測量元件為基礎構成的保護裝置,其動作
37、和選擇性取決于本地測量參數(shù)與設定的被保護區(qū)參數(shù)的比較結果,而阻抗、電抗又與輸電線的長度成正比,所以叫做距離保護、</p><p> 距離保護主要用于輸電線的保護,一般是三段或者四段式。第一、第二段帶方向性,作本線路的保護,其中第一段保護本線路的80%~90%。第二段保護全線,并作相鄰母線的后備保護。第三段帶方向或不帶方向,有的還沒有不帶方向的第四段,作本線及相鄰線路的后備保護。</p><p
38、> 整套距離保護包括故障啟動、故障距離測量、相應的時間邏輯回路與交流電壓回路斷線閉鎖,有的還配有震蕩閉鎖等基本環(huán)節(jié),以及對整套保護的連續(xù)監(jiān)視等裝置,有的接地距離保護還配備單獨的選相元件。</p><p><b> 線路接地保護概念</b></p><p> 低壓配電線路中的單相短路,回路中相線、中性線連接不良,這種情況容易被發(fā)現(xiàn),例如燈會不亮或者熄滅。而占
39、短路80%的接地故障,相線與PE線、電器設備的外露到點部分或打的間的短路卻難以察覺。例如PE線,PEN連接松動,燈照樣亮,如PEN線進發(fā)火花,則容易釀成火災。</p><p> 配電線路應設置接地故障保護,在發(fā)生故障時,保護元件必須能及時自動切斷電源,防止人身點擊傷亡,電器火災和線路損壞。</p><p><b> 線路自動重合閘概念</b></p>
40、<p> 自動重合閘技術是保證系統(tǒng)安全供電的一種有效措施在高壓輸電線上獲得廣泛應用。但是迄今所采用的重合閘都是在故障線路斷開后不管線路故障是否存在都將進行重合,若重合于帶有故障的線路不僅可能對系統(tǒng)穩(wěn)定造成不利影響,同時會對設備帶來沖擊和危害。為克服傳統(tǒng)自動重合閘的這一缺點可以采用自適應自動重合閘。自適應自動重合閘具有實時判定斷開線路上是否有故障存在的功能因此可防止重合于帶有故障的線路。自適應單相重合閘的原理和判據(jù)已經(jīng)提出并
41、研制出相應的裝置對超高壓輸電線運行情況的統(tǒng)計結果表明,兩相和三相短路(包括接地在內)約占輸電線故障的20 %~30%。雖然相間故障在短路故障中所占比例較小,但三相重合于永久故障對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運行和設備沖擊所帶來的危害比單相重合于永久故障更為嚴重。</p><p> 架空線路故障大多是“瞬時性”的故障,在線路被繼電保護迅速動作控制斷路器斷開后,故障點的絕緣水平可以自行恢復,故障隨即消失。此時,如果把斷開的線路斷路
42、器重新合上,就能夠恢復正常的供電。</p><p> 此外,也有永久性故障。永久性故障在線路被斷開后,他們仍然是存在的,即使合上電源,也不能恢復正常供電。</p><p> 因此,在電力系統(tǒng)中采用了自動重合閘裝置,即是當斷路器由于繼電保護動作或者其他非人工操作而跳閘后,能夠自動控制斷路器重新合上的一種裝置。</p><p><b> 微機型線路保護概
43、念</b></p><p> 隨著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和計算機、通信技術的進步,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微機化已經(jīng)成為不可逆轉的發(fā)展趨勢。微機型裝置由于具有功能強、維護調試方便等一系列優(yōu)點,自問世起就受到普遍重視與歡迎,并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p><p> 微機型機電保護由于具有功能強、維護調試方便等一系列有點,自問世以來就受到普遍重視與歡迎,近年來更是在國
44、內外得到廣泛應用。由于輸電線路保護在繼電保護的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之輸電線路保護本身具有的復雜功能和邏輯,使微機保護在輸電線路保護這一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p><p><b> 線路保護的基本原則</b></p><p><b> 線路縱聯(lián)保護</b></p><p><b> 基本原理<
45、;/b></p><p> 線路縱聯(lián)保護是當線路發(fā)生故障時候,使兩側開關同時快速跳閘的一種保護裝置,是線路的主保護。它以線路兩端判別量的特定關系作為依據(jù)。即兩側均將判別量借助通道傳送到對側,然后,兩側分別按照對側與本側判別量之間的關系來判別區(qū)內故障或區(qū)外故障。因此,判別量和通道時縱聯(lián)保護裝置的主要組成部分。</p><p><b> 方向高頻保護</b>&l
46、t;/p><p> 方向高頻保護是比較線路兩端各自看到的故障方向,以判斷是線路內部故障還是外部故障,若被保護線路內部故障時看到的故障方向是正方向,則當被保護線路外部故障時,總有一側看到的是反向的。</p><p><b> 其特點是:</b></p><p> 要求正向判別啟動元件對于線路末端故障有足夠的靈敏性。</p><
47、;p> 必須采用雙頻制收發(fā)信機。</p><p> 相差高頻保護相差高頻</p><p> 相差高頻保護是比較背保護線路兩側工頻電流相位的高頻保護。當兩側故障電流相位相同時保護被閉鎖,兩側電流相位襄樊市保護動作跳閘。</p><p><b> 其特點是:</b></p><p> 能反應全相狀態(tài)下的各種對
48、稱和不對稱故障,裝置比較簡單。</p><p> 不反應系統(tǒng)震蕩,在非全相運行狀態(tài)下和單相重合閘構成中保護能繼續(xù)運行。</p><p> 不受電壓回路斷線的影響。</p><p> 對收發(fā)信機及通道要求較高,在運行中兩側保護需要聯(lián)調。</p><p> 當通道或收發(fā)信機器停止使用時,整個保護藥退出運行,因此需要配備單獨的后備用保護。&
49、lt;/p><p><b> 高頻閉鎖距離保護</b></p><p> 高頻閉鎖距離保護是以線路上裝有方向性的距離高呼裝置作為基本保護,增加相應的發(fā)信與收信設備,通過通道構成縱聯(lián)距離保護。</p><p><b> 其特點是:</b></p><p> 能過靈敏和快速的反應各種對稱或者對稱的故
50、障。</p><p> 仍保持后備保護的功能。</p><p> 電壓二次回路斷線時保護將會誤動,需采取斷線閉鎖設施,使保護退出運行。</p><p> 輸電線縱聯(lián)差動保護的新原理(Bergeron模型)</p><p> 迄今為止,輸電線縱聯(lián)保護的原理主要有比較線路兩端功率方向的方向縱聯(lián)保護、比較線路兩端電流相位的相位差動縱聯(lián)保護和
51、比較兩端全電流的電流差動縱聯(lián)保護。這些原理各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其中分相電流差動原理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但是在超高壓、特高壓長線路上,分布電容電流較大,尤其在故障的暫態(tài)過程中電容電流更大,并且隨著故障電壓中諧波的頻率增大而增大,難以進行有效的補償。這極大地影響了電流差動保護在外部故障時的安全性和內部故障時的可靠性。</p><p> 由Bergeron提出的貝瑞隆模型是一種比較精確的輸電線路模型,它反映了輸電線路內部
52、無故障時( 包括穩(wěn)態(tài)運行和區(qū)外故障) 兩端電壓電流之間的關系,而線路內部故障時,相當于在故障點增加了一個節(jié)點,這種關系被破壞。本文提出利用這一差別區(qū)分線路內部和外部故障構成一種新的差動保護原理。這種新的保護原理自動地考慮了電容電流的影響,不再需要進行電容電流的補償。</p><p> 輸電線路的各相之間都是有稠合的這表現(xiàn)在線路電阻、電容、電感參數(shù)(在超高壓和特高壓線路上可忽略電導) 矩陣中有非零非對角元素。無論
53、是完全換位的平衡線路還是不平衡線路,都可以通過一定的轉換矩陣使其參數(shù)矩陣完全對角化或近似對角化即轉化為模分量,從而形成相互之間沒有藕合的模分量。其中線路的每一模分量都滿足貝瑞隆模型,如圖2-1 所示。</p><p> 圖 2-1 輸電線每一模量上的貝瑞隆等值計算電路</p><p> 圖2-1 中所示為每一模分量的一相線路。對于三相均勻換位線路來說,本文采用Karenbauer變換矩
54、陣求模分量,變換矩陣形式如下:</p><p><b> , </b></p><p> 對于非均勻換位線路,不能使用固定的模變換矩陣??梢愿鶕?jù)線路參數(shù)在實域或復數(shù)域中求解模變換矩陣。對于每一模分量有:</p><p> 式中:L和C分別為模量上線路每千米的電感容;R為模量上線路全長的電阻;Z為無損線波阻抗;Z為近似考慮線路損耗以后的
55、等值波阻抗;l 為線路長度(單位km ); 為模量上的波速;和為等值電流源,代表從對端來的反射波;為模量上波在線路上的傳播時間;和分別為模量上線路兩側電壓; 和分別為模量上線路兩側電流,其正方向如圖1 所示。</p><p> 上文提出的基于貝瑞隆法的輸電線路縱聯(lián)保護新原理,從原理上不受電容電流的影響,解決了電容電流影響縱聯(lián)保護的難題。</p><p><b> 高頻通道&l
56、t;/b></p><p> 目前實現(xiàn)保護全線速動的唯一辦法是將線路兩側的保護裝置的信息進行交換。對于短線,可用輔助導線,但對于長線,因受干擾和衰耗等因素的影響,疆場使用高頻通道。</p><p> 電力線的主要功能是傳輸工頻電流,要是它兼容的作用于傳輸高頻信號的通道,就必須使用工頻電流和高頻電流分開。這就是需要一套加工結合設備。加工結合設備的工程,也是電力線路的載波通道的構成,
57、主要包括電力線、高頻阻波器、耦合電容器、結合濾波器、高頻電纜和高頻接受發(fā)射信機,這就是在我國電網(wǎng)中得到的廣泛應用的相一地制作電力線高頻通道的構成(相一相制通道在本文中不討論)。</p><p> 高頻阻波器是一個由電感線圈和可調電容器組成的并聯(lián)諧波電路,當其諧振頻率為選用的載波頻率時,對載波電流呈現(xiàn)很大的阻抗。對工頻電流而言,高頻阻波器的阻抗僅僅是電感線圈的阻抗,其值約為0.04,不影響工頻電流的傳輸。其作用是
58、分離工頻電流和高頻電流,阻止高頻電流向變電站或分支線的泄漏達到減小高頻能量損耗的目的。</p><p> 耦合電容器接近電力線和結合濾波器之間,耐高壓,電容量小,它對工頻信號,呈現(xiàn)很大阻抗,對地泄漏電流小,而對高頻信號,呈現(xiàn)阻抗很小,高頻信號可以順利傳輸。</p><p> 結合濾波器和耦合電容器構成帶通濾波器。利用結合濾波器使電力線路與電力電纜起到阻抗匹配作用,以減小高頻信號的衰耗,
59、使高頻收發(fā)信機收到的高頻功率最大、同時還利用結合濾波器進一步使高頻收發(fā)信機于高壓線路隔離,以保證高頻收發(fā)信機以及人身安全。</p><p> 高頻電纜的作用是把戶外的帶通濾波器和戶內保護屏上的收發(fā)信機連接起來,并屏蔽信號。</p><p> 收發(fā)信機是發(fā)送和接受高頻信號的設備。渡口變電站用的收發(fā)信機位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生產的LFX-912,可遠距離傳送閉鎖式保護信號。</p&g
60、t;<p> 此外,還有被雷器、保護間隙和接地開關,是保護設備和人身安全的設備。當線路有雨遭受雷擊或其他原因產生微機高頻設備安全的高電壓時,避雷器的間隙擊穿接地,起到保護作用。在檢查、調試高頻保護時候,將接地開關合上,可以防止高壓竄入。</p><p><b> 光纖通道</b></p><p> 光纖縱聯(lián)保護是在目前高頻縱聯(lián)保護的基礎上煙花而來的
61、,以穩(wěn)定可靠地光纖通道代替高頻通道,從而提高保護動作的可靠性,光纖閉鎖保護的鑒頻信號能很好的對光纖保護通道起到監(jiān)視作用,這比目前高頻閉鎖保護需要值班人員定時交換信號,來鑒定通道正??煽颗c否靈敏很多,提高了閉鎖式保護的動作可靠性。此外,有雨光纖縱聯(lián)保護在原理上與目前大量運行的高頻保護類似,在完成光纖通道的敷設后,只需要換光收發(fā)信機即可接入目前使用的高頻保護上,因此具有改造方便的特點。與光纖電流縱聯(lián)差動保護比較,光纖縱聯(lián)保護不受負荷電流的影
62、響,不受線路分布電容電流的影響,不受兩端TA特性是否一致的影響。</p><p> 輸電線路分相復合阻抗縱聯(lián)保護新原理</p><p> 在傳統(tǒng)保護原理中,電流縱聯(lián)差動保護一直處于很重要的地位,但在高阻接地及系統(tǒng)振蕩期間發(fā)生故障的情況下,其故障電流相對較小,使動作量小于制動量,從而保護可能拒動。近年來,微機保護大量普及,基于故障分量的保護原理逐漸得到推廣應用,有效地克服了傳統(tǒng)保護中所存
63、在的缺陷。其中負序、零序方向縱聯(lián)式保護可快速切除不對稱故障,并可快速切除由不對稱故障引發(fā)的三相短路等故障,但其可靠性還有待進一步的驗證,而且缺相運行需閉鎖退出,因此不能成為輸電線路的主保護。將來縱聯(lián)主保護原理仍將是研究的重點和熱點。非周期電流分量縱聯(lián)差動保護利用光電流互感器和最小二乘算法,從故障初期提取電流非周期分量,利用其在線路兩側的方向特性構成保護的模型,而具備獨特的特性;但非周期電流分量數(shù)值受短路時刻的影響大,且在論證中假設條件過
64、多、計算復雜。正序故障分量的方向式元件不受故障類型、系統(tǒng)負荷和過渡電阻的影響,動作靈敏度高,廣泛應用于線路的主保護;但由于此保護模式不是分相式的,故在非全相運行及系統(tǒng)發(fā)生大幅度的強烈振蕩期間其工作的可靠性將明顯降低,并且在大電源側由于正序故障分量的數(shù)值較小,保護將不能正確動作。此外,線路的行波及小波保護近年雖</p><p> 本文根據(jù)輸電線路故障附加網(wǎng)絡和零序網(wǎng)絡的電氣特性,用線路兩端經(jīng)過零序電壓補償后的相電
65、壓故障分量差與相電流故障分量差的比值來組成分相阻抗,并按照分相阻抗在線路故障時的特性,建立起基于三組不同分相阻抗算法的分相復合阻抗輸電線路縱聯(lián)保護新原理。該原理在區(qū)內及區(qū)外故障時所對應的分相阻抗分別具有合理的物理含義和特性并保持其數(shù)值之間留有可靠的分辨差值。</p><p> 當發(fā)生故障時,利用各相故障電流縱聯(lián)差動的模值作為啟動量,如果三組判據(jù)中有一組以上滿足要求,則必然為區(qū)內故障,兩側保護可瞬時同步跳閘;否則
66、定為區(qū)外故障,兩側保護都可靠不動。該原理雖建立在R-L 電路模型上,但其抗分布電容的能力較強,可不經(jīng)補償直接應用在中、短線路上(如本文使用的500 kV300 km 的仿真線路模型)。EMTP數(shù)字仿真驗證了它的有效性,可成為未來輸電線路縱聯(lián)主保護最主要和有力的競爭者之一。</p><p> 分相阻抗的算法及特性 </p><p> 圖2-2 為忽略輸電線路保護區(qū)內并聯(lián)電容影響后,采用線
67、路R-L 集中參數(shù)模型時,a相區(qū)內單相接地故障時的三相故障附加網(wǎng)絡,其中兩側區(qū)外等效系統(tǒng)自阻抗、正序阻抗和互阻抗分別為、、 、、、,線路單位長度自阻抗、正序阻抗和互阻抗分別為和,線路全長和故障點到m 端的距離分別為D 和d ,線路兩端測量點的電壓、電流故障分量按照繼電保護慣例給予定義和符號(具體符號如圖2-2所示),故障點過渡電阻為, 等效故障電壓為。</p><p> 圖2-2 a相單相接地時的三相故障附加網(wǎng)
68、絡</p><p> 如圖2-2 所示,以兩端電壓故障分量推算到故障點故障電壓相等的原則,健全相(b 相)m 端的電壓故障分量可表示為</p><p> 圖2-3 為基于線路R-L 集中參數(shù)模型下系統(tǒng)的零序網(wǎng)絡,其中兩側區(qū)外等效系統(tǒng)零序阻抗分別為、 ,線路單位長度零序阻抗為 ,故障點零序過渡電阻為,零序等效電壓為。由圖2-3的電路結構和電氣參數(shù)可以得出:</p><
69、p> 圖2-3 系統(tǒng)的零序網(wǎng)絡</p><p> 故障相的分相阻抗算法及特性</p><p> 依據(jù)健全相(b 相)在1.1節(jié)中所描述的電氣特性和推導過程,故障相(a 相)m 端的電壓故障分量可表示為</p><p> 仿照式(4)的變換方法,將經(jīng)零序電壓補償后的2倍故障相(a 相)電壓故障分量差和電流故障分量差的比值按照其物理意義命名為,得</
70、p><p> 如圖2-2 所示,故障相(a相)的電壓故障分量還可由區(qū)外等效系統(tǒng)阻抗來表示</p><p><b> 分相阻抗算法及特性</b></p><p> 根據(jù)上文的分析結果及式(4)和式(7)所表示的函數(shù)關系,將線路兩端經(jīng)零序電壓補償?shù)母飨嚯妷汗收戏至坎畹?倍和各相電流故障分量差的比值,命名為分相阻抗,量綱為Ω,其計算公式為</
71、p><p> 當線路發(fā)生故障時,在各相故障電流縱聯(lián)差動的模值滿足保護啟動要求的條件下,式(14) 可適用于各種故障狀態(tài)下的健全相和故障相。</p><p> 基于分相復合阻抗縱聯(lián)保護原理</p><p> 分相復合阻抗及其算法 根據(jù)1.2節(jié)的特性分析可知,基于R-L輸電線路集中參數(shù)模型下的分相阻抗算法在線路中點故障時存在唯一的死區(qū)。為了彌補分相阻抗在中點處的死區(qū),
72、本文提出分相復合阻抗的計算方法,通過集中參數(shù)R-L 模型下的故障附加網(wǎng)絡和零序網(wǎng)絡,分別運用兩端測量點的各相電壓故障分量直接推導獲得中點處的等效相電壓故障分量、,其表達式分別為</p><p> 顯然,以中點至 n 端電氣狀態(tài)數(shù)據(jù)計算獲得的分相阻抗,其保護的死區(qū)在距m端3/4線路全長的位置,以m端至中點電氣狀態(tài)數(shù)據(jù)計算獲得的分相阻抗,其保護的死區(qū)在距 m端1/4線路全長的位置,而前文證實的以m端至n端電氣狀態(tài)數(shù)
73、據(jù)計算獲得的分相阻抗,其保護的死區(qū)在線路的中點。這樣,3組分相阻抗保護算法的死區(qū)相互分離,從而可相互彌補使用其中任何單個保護算法時所帶來的影響。將這3組分相阻抗組合為分相復合阻抗。</p><p> 基于分相復合阻抗的縱聯(lián)保護原理和相關判據(jù)</p><p> 根據(jù)2.1 節(jié)的內容:區(qū)外故障時,分相復合阻抗分別為線路全長或半長的正序阻抗;區(qū)內故障時,至少有一組分相阻抗明顯偏離上述正序阻抗
74、,故障特征明顯。據(jù)此可區(qū)分區(qū)內和區(qū)外故障。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分相復合阻抗的輸電線路縱聯(lián)保護原理??紤]在實際輸電線路Π模型和分布參數(shù)模型中存在分布電容對分相阻抗的影響及由于忽略各分相阻抗相位數(shù)據(jù)所帶來的影響,并根據(jù)繼電保護慣例,分別按照幅值特性設置縱聯(lián)保護跳閘的判據(jù):</p><p> 式中:利用各相故障電流縱聯(lián)差動的模塊為啟動單元;t作為保護跳閘的最小啟動量門檻,應保證既能躲過區(qū)外故障時所產生的不平衡電流及其影響
75、,又可將在不對稱故障時的非故障相( 主要指相間短路)予以篩除,按照慣例一般可固定取為 0.1 A(二次側電流);其余3 式為保護判據(jù),之間為邏輯或運算,即其中只要有一個判據(jù)滿足條件,保護立即跳閘。保護判據(jù)流程如圖2-4 所示。</p><p> 圖2-4 分相復合阻抗的縱聯(lián)保護判據(jù)流程圖</p><p><b> 線路距離保護</b></p><
76、;p><b> 基本原理</b></p><p> 距離保護也有一個保護范圍,短路發(fā)生在這一保護范圍,保護動作,否則不動作,這個保護范圍通常只用給定阻抗的大小來實現(xiàn)的。</p><p> 正常運行時保護安裝處測量到的線路阻抗為負荷阻抗為符合阻抗如圖2-5所示,即</p><p> 圖2-5 近距離保護示意圖</p>
77、<p> 在被保護線路任一點發(fā)生故障的時候,測量阻抗位保護安裝地點到短路點的短路阻抗,即</p><p> 距離保護反應的信息量比反應單一物理量的電流保護靈敏度高。</p><p> 距離保護的實質是用整定阻抗與被保護線路的測量阻抗比較。當短路點在保護范圍以外時。即時,繼電器不懂。當短路點在保護范圍內,即時,繼電器動作。因此,距離保護又稱為低阻抗保護。</p>
78、<p> 三段式距離保護裝置一般由以下四種元件組成,其邏輯關系如圖2-6所示。</p><p> 圖 2-6 距離保護原理的組成元件框圖</p><p><b> 啟動元件</b></p><p> 啟動元件的主要作用是在發(fā)生故障的瞬間啟動整套保護。早起的距離保護,啟動元件采用的式過電流繼電器或者阻抗繼電器。</p
79、><p><b> 方向元件</b></p><p> 方向元件的作用是保證保護動作的方向性,防止反方向故障時,保護誤動作。采用單獨的方向繼電器或方向元件和元件相結合。</p><p><b> 距離元件</b></p><p> 距離元件(、、)的主要作用是測量短路點到保護安裝處的距離(即測量
80、阻抗),一般采用阻抗繼電器。</p><p><b> 時間元件</b></p><p> 時間元件(、)的主要作用是,根據(jù)預定的時限特性確定動作的時限,以保證保護動作的選擇,一般采用時間繼電器。</p><p> 正常運行時,啟動元件1不啟動,保護裝置處于被閉鎖狀態(tài)。</p><p> 當正方向發(fā)生故障時,啟動
81、元件1和方向元件2動作,距離保護投入工作。</p><p> 距離保護躲過渡電阻能力研究</p><p> 如果故障點位于第一保護階段范圍內,則動作直接地洞出口元件8,瞬時動作于跳閘。如果故障點位于距離一段之外的距離二段保護范圍內,則不動作,而動作,啟動距離二段時間繼電器5,經(jīng)時限,出口元件8動作,使斷路器跳閘,切除故障。</p><p> 如果故障點位于距離
82、二段之外的距離三段保護范圍內,則、不動作,而動作,啟動距離三段時間繼電器7,經(jīng)時限,出口元件8動作,使段利器跳閘,切出故障。</p><p><b> 線路接地保護</b></p><p><b> 基本原理</b></p><p> TN系統(tǒng)發(fā)生接地故障時,用電設備金屬外殼接觸點位低,故障電流大,一般過電流保護電器
83、可快速切斷故障線路,TN系統(tǒng)的低壓配電線路采用過電流保護兼作接地故障保護需要滿足(式中:為接地故障回路阻抗,;為保護電氣在規(guī)定時間內自動切斷故障回路的電流,A,值應取低壓斷路器相應過電流脫扣器額定電流的1.3倍)的動作特性,以及切斷故障電流的時間上的要求。</p><p> 其切斷故障電流的時間應符合:</p><p> 配電干線和供電給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末級配電線路不應大于5s。<
84、;/p><p> 供電給手握式和移動式用電設備的末級配電線路不應大于0.4s。</p><p> 當過電留保護電器不能滿足上式要求時,可采用帶有單相接地保護的斷路器或設零序電流保護措施。斷路器的單相接地保護功能的時限原理有剩余電流型和零序電流型兩種。剩余電流型是利用四個電流互感器分別檢測三項電流和中性線(N線)的電流。無論三項電流是否平衡,此矢量和為零(嚴格講為線路與設備的正常泄露電流),
85、即 + ++=0。當發(fā)生某一相接地故障時候,故障電流會通過保護線PE及與地相關聯(lián)的金屬構件。此時電流為接地故障電流加正常的泄露電流?;仉娏鬟_到脫扣器征訂電流時,即可以報警或者驅動短路器動作,時限單相接地保護。零序電流型是在三相上各安裝一個電流互感器,檢測三相電流矢量和,即零序電流當發(fā)生某一相接地故障時候,此時電流為接地故障電流加正常泄露電流,與脫扣器整定值比較,即可區(qū)分出接地電流,實現(xiàn)單相接地保護,帶有單相接地保護的斷路器到底是剩余電
86、流型,還是零序電流性,以產品樣本為準。單相接地保護的斷路器主要是針對配電線路的干路,主干路和近變壓器端的單相對敵短路保護,在線路的末端,通常都裝漏電電流保護器,其動作時間為0.1s采用RCD時,因為TN-C接地系統(tǒng)中保護線PE和中性線N合用以根線PEN。PEN在正常</p><p> TT系統(tǒng)中性點接地與PE線接地分開,中性線N與PE線無連接,供電線路一般較長,相一地回路阻抗較大。發(fā)生接地故障時候,故障電路內包
87、含外露導電部分接地極和電源接地極的接地電阻阻抗大,故障電流小,過電流保護元件不易啟動,在這種系統(tǒng)中裝設RCD作單相接地保護是有效的措施之一。</p><p> 對于TT系統(tǒng),裝有RCD的支路與不裝RCD的支路不應使用公共接地極,必須有獨立的接地板與PE線專供有RCD的分支回路用。</p><p> IT系統(tǒng)是變壓器中性點不接地或者經(jīng)過大阻抗接地,用電設備外殼直接接地,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時
88、,接地電流為電容電流。電流通道為:電源-相線-大地-網(wǎng)絡電容-電源。故障電流為另兩個相對地電容電流的向量和,故障電流小,不需要中斷供電,一般不裝設漏電保護。但是應該由絕緣監(jiān)察器發(fā)出信號,以便及時排除故障。IT系統(tǒng)中的漏電保護器主要用于切除兩處異相同時接地故障,應該根據(jù)具體情況按需要裝設。</p><p> IT系統(tǒng)兩處異相同時接地故障,IT系統(tǒng)內外露導電部分分別裝設接地極。這是故障電流流過兩個接地極電阻,故障回
89、路的切斷應該符合TT系統(tǒng)接地故障保護的要求。</p><p> IT系統(tǒng)兩處異相同時接地故障,IT系統(tǒng)內外露電部分公用一個接地極,這是故障電流將經(jīng)PE線形成的金屬短路,故障回路的切斷應符合TN系統(tǒng)接地故障保護的要求。</p><p> 為了用電安全,采用了接地故障保護后,仍需要可靠地接地,采用等電位聯(lián)結。等電位聯(lián)結的作用是降低故障情況下,電氣設備間,電器設備與其他設備間的接觸電壓,是人
90、體在接觸時,身體所承受的電壓降低時最低。</p><p> 架空混聯(lián)線路接地保護</p><p> 接地保護Ⅰ段整定計算</p><p> 接地距離保護接線為時,它是以測量接地短路點至保護安裝處之間的</p><p> 相阻抗,來反映線路長度距離。因此,整定公式也以線路相阻抗(正序阻抗)表示。</p><p>
91、 按躲開本線路末端故障整定,即</p><p> 式中K為可靠系數(shù),取K≤0.7,Z為本線路全長的阻抗值,dz1Z 為被整定線</p><p> 路接地距離保護I段定值。</p><p> 單回線送變壓器終端方式,送電側伸入受端變壓器時</p><p> 接地距離保護Ⅱ段整定原則</p><p> 接地距離
92、保護11保護按如下幾個原則整定:</p><p> 按本線路末端接地故障有足夠靈敏度整定,即</p><p> 式中K 為靈敏系數(shù),取可靠系數(shù)k</p><p> K 為1.3~1.5。</p><p> ?、?按與相鄰線路接地距離Ⅰ段配合整定,即</p><p> 式中可靠系K 取0.7~0.8dzΙZ 為相
93、鄰線路接地距離I段動作阻抗,Z</p><p> K 為助增系數(shù),選用正序助增系數(shù)與零序助增系數(shù)中的較小值。</p><p> ?、?按與相鄰線路縱聯(lián)保護配合整定,躲相鄰線路末端接地故障,即</p><p> 式中可靠系數(shù)K 取0.7~0.8,Z為相鄰線路正序阻抗。</p><p> ?、?如果是線路變壓器組,則按躲變壓器另一側母線三相短
94、路,即</p><p> 式中可靠系數(shù)K 取0.7~0.8,Z為相鄰變壓器正序阻抗。</p><p> ⑦ 按躲變壓器其他側(大接地系統(tǒng))母線接地故障:</p><p><b> a.單相接地故障時</b></p><p> b.兩相短路接地故障時</p><p> 式中、、和、、 分別
95、為變壓器其他側母線接地故障時,在繼電器安裝處測得的各相序電壓和相序電流,E為發(fā)電機等值電勢,可取額定值,K取0.7~0.8。</p><p> 在接地距離保護Ⅱ段整定計算中,通常按原則①~⑤整定,并獲得定值,然后按照原則⑥、⑦進行較核。</p><p> 傳統(tǒng)架空線路接地距離保護的評價</p><p> 傳統(tǒng)架空線接地距離保護,在理論和運行上已經(jīng)相對完善,對于
96、架空線路的保護可以說是盡善盡美,并且長期的使用中,也積累了相當?shù)慕?jīng)驗。但是,由于電力電纜所具有的特殊電器特性,若將傳統(tǒng)架空線路接地距離保護的整定原則應用到電力電纜,就出現(xiàn)較大的計算誤差。</p><p> 前面已經(jīng)提到了,電力電纜的零序阻抗和零序電流成非線性關系,這對于保護整定都是定值的傳統(tǒng)接地距離保護來說,就會帶來新的問題。在繼電器中加入的電流為,其中。運用在普通架空線時,由于零序電流和零序阻抗成線性關系,在
97、計算時通常認為零序阻抗角和正序阻抗角相同,故K被認為是一個實數(shù)。</p><p> 而當運用在電力電纜中,卻不相同,Z會隨著零序電流的不同而變化。因此,將傳統(tǒng)接地距離保護的整定計算方法運用到電力電纜時,就會出現(xiàn)較大誤差,甚至會帶來運行上的錯誤。</p><p> 自適應接地距離保護新方案</p><p> 電力電纜自適應接地保護方案的提出,對于電纜的繼電保護工
98、作是一個極大的進步?,F(xiàn)有諸多電力電纜繼電保護方案中,零序阻抗和零序電流非線性關系都未能很好的解決,而自適應方案的提出,對解決這一非線性關系提供了較好的解決思路,對于今后電力電纜的繼電保護工作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傳統(tǒng)自適應方案也存在較大的不足之處,它的基本前提是假設電力電纜為集中參數(shù)模型,而非分布參數(shù)模型,這將對較長線路的保護帶來不小的誤差,對于過渡電阻的影響也顯得無能為力。</p><p> 首先,需要選擇正確
99、的阻抗繼電器。由于以零序電流為極化量的接地方向阻抗繼電器和多邊形阻抗繼電器可以減小保護區(qū)受過度電阻的影響,這使得保護區(qū)更加穩(wěn)定;并且采用極化量后,比較起普通繼電器而言,受電力電纜的特殊電氣特性影響較小,利于保護的可靠性和選擇性。所以,本文在對比幾種阻抗繼電器后,決定采用以零序電流為極化量的接地方向阻抗繼電器和多邊形阻抗繼電器。本文根據(jù)高壓電力電纜的發(fā)生接地故障后,其零序電流與零序電抗成非線性的電氣特性,運用迭代和擬合方法來計算電力電纜的
100、零序阻抗和零序電流,以此通過阻抗繼電器判斷電力電纜的接地短路。</p><p><b> 線路自動重合閘</b></p><p><b> 基本原理</b></p><p> 自動重合閘裝置其功能分為:</p><p> 三相自動重合閘。指的是線路上不論發(fā)生了單相短路還是相間短路時,繼電保護
101、裝置均將線路三相斷路器斷開,然后啟動重合閘的同時合上三相斷路器的方式。</p><p> 單向自動重合閘。指的是線路上發(fā)生單向接地故障時候,保護動作只斷開故障相的斷路器,然后再進行單向重合,若是瞬時故障,則合閘成功,若是永久故障,則跳開三相斷路器不再進行重合。</p><p> 綜合自動重合閘。指的是線路上發(fā)生單向接地故障時,斷開故障相的斷路器進行一次單向重合。</p>
102、<p><b> 三相自動重合閘</b></p><p> 單側電源線路的三相一次重合閘</p><p> 當線路上的故障(單相接地短路、相間短路) 保護動作跳開三相重合閘啟動合三相。故障時瞬時性的,重合成功;故障時永久性的,保護再次跳開三相,不在重合。</p><p> 通常三相一次自動重合閘裝置由啟動元件,延時元件,一次合
103、閘脈沖元件和執(zhí)行元件四部分組成,如圖2-7。</p><p> 圖2-7 三相一次自動重合閘裝置</p><p> 啟動元件。當斷路器跳閘后,使延時元件啟動。</p><p> 啟動方式有兩種:控制開關外置與斷路器位置不對應;保護裝置啟動。</p><p><b> 延時元件。</b></p>&l
104、t;p> 一次合閘脈沖元件。保證重合閘裝置只重合一次。</p><p> 執(zhí)行元件。啟動合閘回路和信號回路,還可與保護配合,實現(xiàn)重合閘后加速保護。</p><p> 兩側電源線路三相一次重合閘</p><p> 快速自動重合方式。當線路上發(fā)生故障時候。繼電保護快速動作而后進行自動重合。其特點是快速,需要具備以下條件:</p><p&
105、gt; 線路兩側均裝有全線瞬時保護。</p><p> 有快速動作的斷路器,如快速空氣斷路器。</p><p> 沖擊電流小于允許值。</p><p> 非同時期的重合閘方式。就是不考慮系統(tǒng)是否同步而進行自動重合的方式(期望系統(tǒng)自動拉入同步,需效驗沖擊電流,防止保護誤動)。</p><p> 檢查雙回線另一回線電流的重合閘方式。&l
106、t;/p><p> 自動解列重合閘方式。雙側電源單回線上,如圖2-8所示,k點回路,保護1動IQF跳閘,小電源側保護動跳3QF處自動重合閘檢無壓后重合,若成功,恢復對非重要負荷供電,在解列點實行同步并列恢復正常供電。</p><p> 圖2-8 自動解列重合閘方式</p><p> 具有同步檢定和無壓檢定的重合閘。圖2-9所示,在兩側的斷路器上,除了裝有單側電源線
107、路的自動重合閘外,在一側M側裝有低電壓繼電器,用以檢查線路上有無電壓,在另一次N側裝有同步檢定繼電器,進行同步檢定(檢定同步側)。</p><p> 圖2-9 具同步檢測和無壓檢定的重合閘方式</p><p> 工作過程。當線路短路時候,兩側斷路器斷開線路失去電壓,M側低電壓繼電器動作時,經(jīng)自動重合閘重合。</p><p> ——重合成功,N側同步檢定繼電器
108、在兩側電源符合同步條件后在進行重合,恢復正常供電。</p><p> ——重合不成功,保護再次動作,跳開M側斷路器不再重合,N側不重合。</p><p><b> 兩點說明</b></p><p> ——由上述分析可見,M側斷路器如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就將連續(xù)兩次切斷短路電流,所以工作條件比N側惡劣,為此,通常兩側都裝設低壓繼電器和同步檢定
109、繼電器,利用連接片定期切換其它工作方式,以使兩側工作條件接近相同。</p><p> ——在正常工作情況下,由于某種原因(保護誤動、誤碰跳閘機構等)使檢無壓側M側誤跳閘時候,因線路上仍有電壓,無法進行重合,為此,在檢無壓側也同時投入同步檢定繼電器,使兩者的觸點并聯(lián)工作。這樣,在上述情況下,同步檢定繼電器工作,可將誤跳閘的斷路器重新合閘[20]。</p><p> 線路發(fā)生故障三相跳閘后
110、的暫態(tài)過程分析</p><p><b> 基本分析方法</b></p><p> 已充電的超高壓輸電線路兩端的斷路器三相跳閘后線路上各儲能元件所儲存的電磁能量可以用各儲能先件的初始條件來表示。對于三相輸電線路,由于短路時各相電流和電壓(包括工頻分量和暫態(tài)分量)不對稱、斷路器三相跳閘的不同期性等因素,跳閘后的三相初始條件也是不對稱的。對于不對稱的三相初始條件可以分為
111、1、2、0三序。當采用拉氏變換分析線路三相跳閘后的暫態(tài)過程時,各儲能元件的初始條件可以轉化為相應的電流源或電壓源。如果以F(s)表示這種非零初始條件的網(wǎng)絡則計算三相跳閘后線路上暫態(tài)過程的1、2、0序網(wǎng)可以表示如圖7[以下將簡稱為F(s)網(wǎng)絡]。</p><p> 圖2-10- 三相跳閘后線路上暫態(tài)過程</p><p> 無故障時開斷三相空載長線后的暫態(tài)過程</p><
112、;p> 為了對輸電線路三相跳閘后線路上的暫態(tài)過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下面先討論無故障時開斷三相空載長線的情況,這時相當于圖2-10 各序網(wǎng)絡故障端口K-都懸空的情況。已充電的超高壓線路兩端的斷路器在無短路故障情況下三相分閘后,線路上各儲能元件存儲的電磁能量將隨線路情況衰減。當線路上無并聯(lián)電抗器時,電磁能量主要以直流的形式衰減。當線路上接有并聯(lián)電抗器時,電磁能量將按線路的自由振蕩頻率衰減振蕩自由振蕩頻率一般在30-40Hz左右,自由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汽車電線綜述(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電纜現(xiàn)場試驗(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直流輸電綜述(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畢業(yè)設計外文翻譯模版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微波無線能量傳輸(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航空器防雷保護技術綜述(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電力變壓器設計(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輸電線路、變壓器微機保護的綜述(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干式變壓器計算(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電力物聯(lián)網(wǎng)的綜述(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發(fā)電機保護的發(fā)展及展望(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水介質電特性及其應用(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配電電纜線路絕緣在線監(jiān)測方法研究(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高壓svg裝置的應用現(xiàn)狀(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交流疊加極性反轉設備研制(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電力電纜試驗方法(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電機故障診斷方法綜述(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智能配電網(wǎng)的綜述(含外文翻譯)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yè)設計-igbt特性及其應用技術綜述(含外文翻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