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吳碧霞:留學讓我回歸自然</p><p><b> 音教關注 </b></p><p> 兩年前,吳碧霞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美國朱麗亞音樂學院、馬里蘭大學訪問學習。期間,她被授予“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藝術工作者”稱號,成為最年輕的獲獎者之一,并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她為什么要留學?留學生涯里,收獲了什么?是什么最打動這位年輕的中國歌唱家?如今,吳
2、碧霞學成歸來,面對公眾敞開心扉。 </p><p><b> 掙脫方法的束縛 </b></p><p> 徐天祥:您已經(jīng)功成名就了,獲得了那么多國際、國內大獎,贏得了那么多贊譽。為何要放棄這些東西,去國外留學,幾乎從零開始奮斗呢? </p><p> 吳碧霞:我覺得不夠,學習得遠遠不夠。一個人沒有想法才可怕,作為人,總想超越自己,去國外主
3、要想開眼界,讓人生更加豐富。在繁忙演出之余,抽出時間讓自己冷靜地反省一下。音樂來自于生活,必須要到音樂產(chǎn)生的氛圍里才能真正理解那種音樂。之所以出去訪學,是還想繼續(xù)充充電。休養(yǎng)生息,看得多、聽得多,刺激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更好的水平。 </p><p> 徐天祥:國外美聲與國內美聲、民歌的演唱,有沒有沖突? </p><p> 吳碧霞:沒有,一點兒都沒有。在這一過程中,我甚至感覺
4、到一種回歸,一種對自然的回歸。我們學習歌唱方法,當學得太多的時候會有一種束縛感。這也是我一直想要掙脫的東西,想找到音樂的自由。原來我常常會想:“現(xiàn)在我正在唱民歌”,或者“現(xiàn)在我正在唱美聲”。實際上這種不斷在你腦海里強調的觀念,已經(jīng)成為一種束縛捆綁著你,阻礙你往前走。歌唱本身并不需要我們去區(qū)分到底是民歌還是美聲,它僅僅是歌唱。在國外學習的那段時間,我常常感覺到:當大家不去談論什么是民歌什么是美聲的時候,剩下的只有歌唱了,這是一種最自然的狀
5、態(tài)。我從小唱民歌就是這樣起步的,唱外國作品時也應該延續(xù)這種感覺。沒有人整天質疑,也沒有人為強調二者區(qū)別以及同時掌握它們顯得多么重要和不可思議,也沒有和這一切對你造成的負面影響。 </p><p> 徐天祥:但是國外的聲樂也有分類,他們強調不同聲樂之間的區(qū)別嗎? </p><p> 吳碧霞:他們當然也有自己的分類,例如古典音樂、爵士、音樂劇、流行音樂等等。但我似乎感覺:到目前為止,他們還
6、沒有演唱方法上的概念束縛。我們總是從方法、技術的層面去思考,而他們往往只考慮作品。作為演唱本身來講,追求自然,強調發(fā)揮出最舒服的狀態(tài),不要給自己任何壓力,聲音不要擠,不要卡,不要做作就可以了。這讓我感覺到減掉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我現(xiàn)在的主要想法就是減負:減去心理上、精神上的負擔。因為音樂本身是簡單的、單純的、直接發(fā)自內心的。一個事情做到一定程度就要回歸簡單,越簡單就越好操作,越好控制。歌唱回歸自然的時候是非常純粹的,因為它把所有的細節(jié)全
7、部貫穿起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p><p> 徐天祥:西方國家的聲樂演唱水平確實高嗎? </p><p> 吳碧霞:和國內一樣參差不齊。但他們的教學方式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天性。他們上課,非常輕松、愉悅;但當他們面對音樂作品的時候又非常專注,讓人感到音樂可以成為我們的朋友。那里的學生盡管聲音條件、演唱水平、音樂悟性參差不齊,但每個人都相當自信,都很看重自己的每一點進步。他們強調學
8、科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例如,《歌劇文學》課就會涉及到音樂史、音樂欣賞、作品分析、鋼琴、聲樂、表演等綜合性內容。 </p><p><b> 愛讓人走得更遠 </b></p><p> 徐天祥:您在歌唱中也遇到過被束縛的情況? </p><p> 吳碧霞:當然。到一定程度你就覺得承受不了了,甚至覺得無法往下進行。最了解自己的人還是自己。當心很
9、靜的時候,只要你反省自己,真誠地面對自己,你就知道自己處在什么狀態(tài)。長期在舞臺演出,競爭很大,誘惑也很多。人們自然不自然地會把歌唱這個自己最喜愛的行當作為一件“武器”,用它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我記得曾經(jīng)在日記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歌唱不是武器。你不需要用它來證明什么,也不能拿它來傷害別人。你應該快樂地享受它,創(chuàng)造它”。如何保持自己歌唱的純真和在舞臺上的光彩?我覺得必須找回自己對藝術最本初的愛。 </p><p>
10、只有這樣,你才會堅持下去,才能面對挑戰(zhàn)、面對壓力、面對困難永不放棄。否則,當你把它作為手段去證明自己的時候,實際上傷害的是你自己。我之所以申請訪問學者,除了開拓眼界以外,還有一個愿望――為自己做一個“心理治療”。我現(xiàn)在零零碎碎的演出加起來每年有近百場,壓力非常大。如何保持自己對歌唱的興趣,這是我和很多人要面對的問題。 </p><p> 徐天祥:在這兩年的訪學生活中,您實質性的收獲是什么? </p>
11、<p> 吳碧霞:我覺得主要是認識上和心理上的。在國內,你或許有很多“粉絲”,你有用三十年積累證明的價值感。但在國外,就像我剛踏上北京的時候一樣,你誰都不是,你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而已。過去的一切輝煌成績大家都不知道。你要重新開始,融入當中,融入社會。有這樣一個經(jīng)歷是最大的收獲,而不見得是具體掌握了哪一首歌,解決了哪一個問題,這樣嘗試的收獲是心理成熟。逐漸地,我又找回了陽光,找回了自己。 </p><
12、p> 我現(xiàn)在感覺歌唱可以有很多種選擇。小時候學習唱歌,只知道有一種歌唱方式,所以我非常穩(wěn)定,沒有分心,沒有枝枝杈杈。但當我們知道越多,就越來越分心。我們的任務就是要修一條寬闊平坦的大路,讓步伐走穩(wěn),而不是被枝杈所湮沒。我覺得之所以會被困擾,是因為會受到這樣那樣評價的影響,搖擺不定。關鍵還是自己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社會和人性。當你見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更加堅持自己的觀點。這是長大最重要的體現(xiàn)。小時候,別人告訴你是什么,你就認為這是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讓農(nóng)村的孩子回歸自然
- 暢啦讓健康回歸自然
- 讓小學綜合實踐課回歸自然
- 讓音樂課回歸自然本色
- 回歸自然 提高實效
- 回歸自然,再現(xiàn)護城河
- 回歸自然的“時尚菜農(nóng)”
- 回歸自然,順應自然,做“自然人”
- 回歸自然 欣賞原木本色
- 盧梭“回歸自然”思想美學解讀
- 盧梭“回歸自然”思想美學解讀.pdf
- 科學觀演變中的歷史性問題——讓歷史回歸自然.pdf
- 回歸自然的幼兒藝術教育研究.pdf
- 再致吳碧霞的公開信
- 回歸自然——對還鄉(xiāng)的生態(tài)主義解讀
- “吳碧霞現(xiàn)象”對民族聲樂研究的啟示
- 回歸自然:勞倫斯《白孔雀》的生態(tài)思想.pdf
- 中西合璧、承前啟后—吳碧霞歌唱藝術研究
- “吳碧霞現(xiàn)象”聲樂教學理念探究.pdf
- 建筑設計回歸自然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