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肌橋并發(fā)心絞痛的臨床分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心臟肌橋并發(fā)心絞痛的臨床分析</p><p>  韓麗華 湯浩 徐萌萌 王炟 夏磊</p><p>  【摘要】 目的提高心臟肌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并發(fā)心絞痛的認識。方法對30例心電圖ST-T改變明顯,診斷有心肌缺血的患者均做了冠狀動脈CT成像檢查,其中有8例心臟肌橋,2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各支血管管腔內(nèi)均未見斑塊形成和狹窄)。8例心臟肌橋、2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患者

2、均在情緒激動后和運動時并有心絞痛發(fā)作;對8例心臟肌橋和2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并心絞痛患者的特征、心電圖及冠狀動脈CT成像資料進行全面分析,并綜合文獻,闡述該病的臨床特點;治療方法及效果進行總結分析。結果心臟肌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患者并發(fā)心絞痛多發(fā)生在情緒激動后和運動時,胸前區(qū)悶痛,心率快,心電圖ST段水平下移,T波低平。冠狀動脈CT成像是心臟肌橋多半在冠狀動脈前降支。結論心臟肌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各支血管管腔內(nèi)均未見斑塊形成和狹窄)并發(fā)

3、心絞痛時按急性冠脈綜合征救治。 </p><p>  【關鍵詞】 心臟肌橋;心絞痛;臨床分析</p><p>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awareness of the cardiac muscle bridge and concurrenting of angina. MethodsMaking a coronary CT imaging with

4、 30 patients who are cases of ECG ST-T change significantly with a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8 of them are cases of cardiac muscle bridge, while 2 of them are cases of coronary vascular slim (Both of them are

5、 not seen the plaque and stenosis in their vessel.)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oronary CT imaging data, ECG and characteristics of</p><p>  [Key words]cardiac muscle bridge, angina, clinical anal

6、ysis</p><p>  隨著冠狀動脈CT成像技術的普及,臨床上已經(jīng)廣泛應用,此項技術是無創(chuàng)性,費用(與冠狀動脈造影術比較)相對低,現(xiàn)被越來越多的臨床醫(yī)生認可。而且對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變異和病變明確診斷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對30例心電圖ST-T改變明顯,診斷有心肌缺血的患者均做了冠狀動脈CT成像檢查,其中有8例心臟肌橋,2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各支血管管腔內(nèi)均未見斑塊形成和狹窄)。8例心臟肌橋、2例冠狀動脈血

7、管纖細患者均在情緒激動后和運動時并有心絞痛發(fā)作,現(xiàn)報告如下。</p><p><b>  1資料與方法</b></p><p>  1.1一般資料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最小40歲,最大67歲,平均年齡54歲。</p><p>  1.2方法30例患者中5例患者血壓均在150~140/90~80mm Hg之間,25例患者血壓均在正常范圍

8、130~110/80~70mm Hg之間,進行了常規(guī)標準12導聯(lián)心電圖檢查和冠狀動脈CT成像檢查。</p><p><b>  2結果</b></p><p>  2.1心電圖檢查結果常規(guī)標準心電圖12導聯(lián)檢查結果顯示Ⅱ、Ⅲ、aVF ST段下斜型下移≥0.05mV 8例,胸前導聯(lián)V1~V5 ST段水平下移≥0.1mV 12例,V1~V6 T波改變(T波低平或倒置)9例

9、,心電圖ST-T明顯改變1例。30例患者有心電圖ST-T改變,診斷心肌缺血的患者均做了冠狀動脈CT成像檢查,其中有8例心臟肌橋,2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各支血管管腔內(nèi)均未見斑塊形成和狹窄)。8例心臟肌橋、2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絞痛病史,臨床生化檢查心肌酶譜、肌鈣蛋白結果均在正常范圍。</p><p>  2.2冠狀動脈CT成像檢查結果心臟肌橋為8例,均位于冠狀動脈前降支,冠狀動脈血管纖細2例(各支

10、血管管腔內(nèi)均未見斑塊形成和狹窄)。其余20例為冠狀動脈血管不同程度的狹窄20%~70%。</p><p>  2.3心電圖特點8例心臟肌橋和2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患者心電圖胸部導聯(lián)ST段改變明顯呈水平下移≥0.1mV,T波低平</p><p>  2.4疼痛性質和部位8例心臟肌橋和2例冠狀動脈纖細患者,平靜時無明顯不適癥狀,運動時和情緒激動后,自覺胸前區(qū)悶痛,疼痛持續(xù)時間10~30min不等

11、,</p><p>  2.5治療用藥情況8例心臟肌橋和2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并發(fā)心絞痛患者均給予小劑量β受體阻滯劑倍他樂克、腸溶阿司匹林、硝酸酯類及他汀類藥物聯(lián)合用藥治療,注意休息,避免情緒激動,注意觀察心率的變化,預防心絞痛的發(fā)生。治療上按急性冠脈綜合征處理。8例心臟肌橋和2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并發(fā)心絞痛患者,經(jīng)過休息、情緒調(diào)整和治療后心率均控制在70次/min左右,心絞痛癥狀均消失,特別對孤立性心肌橋患者癥狀多

12、不典型,多數(shù)藥物治療效果較好[1]。</p><p><b>  3討論</b></p><p>  心臟肌橋是一種常見的冠狀動脈解剖變異,冠狀動脈被心肌覆蓋的動脈段呈壁冠狀動脈,覆蓋的肌肉呈肌橋,人群發(fā)生率約15%~85%[2]。冠狀動脈血管纖細 也是一種常見的冠狀動脈解剖變異,采用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其檢出率在0.5%~25%,研究證實心肌橋對壁冠狀動脈的機械壓迫

13、是導致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有報道心肌橋可引起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嚴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其意義備受關注[3]。8例心肌橋患者的冠狀動脈CT顯示有的肌橋下血管官腔較細,有的患者冠狀動脈肌橋下走形較長,均位于冠狀動脈的前降支。8例心臟肌橋患者、2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患者在運動時和情緒激動后均有胸前區(qū)不適并有悶痛,心電圖ST-T也有水平下移及T波改變。對心臟肌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患者并有心絞痛發(fā)作時,盡管疼痛不劇烈,也必須引起重視。8例患者診斷

14、心臟肌橋、2例患者診斷冠狀動脈血管纖細并有心絞痛,在治療上可按急性冠脈綜合征救治,心率較快者給予β受體阻滯劑倍他樂克小劑量口服,同時給予腸溶阿司匹林、硝酸酯類及他汀類治療,經(jīng)過積極救治后,8例心肌橋患者、2例冠狀動脈血管纖細患者心絞痛癥狀均能緩解,治療的同時避免情緒激動、注意休息,消除一切誘</p><p><b>  【參考文獻】</b></p><p>  1鄧根

15、群,汪浩.96例冠狀動脈心肌橋患者臨床特征及治療體會.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1,9(5):367-369.</p><p>  2 Mohlenkamp S,Hort W,Ce JB, et al. Update on myocardial bridging.Circulation,2002,106(20):2616-2622.</p><p>  3呂建利,韓波.雙源螺旋CT的臨床應用

16、進展.臨床兒科雜志,2010,28(4):385-391.</p><p>  4陳群,龔俊榮,劉靜,等.心肌橋合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臨床特點.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0,(8):564-567.</p><p>  5Lu GM,Zhang LJ,Guo H, et al. Comparison of myocardial bridging by dual-source CT wi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