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開封“三槐堂”的文化底蘊</p><p> 王姓源頭、郡望、堂號眾多,但堂號中則以“三槐堂”為最。在《中國家譜綜合目錄》的王氏家譜目錄中,冠以三槐堂堂號的家譜目錄占有堂號的王氏家譜總數(shù)的40%左右。三槐王氏延續(xù)至今,不僅具有血緣上的尋根問祖的含義,更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固有的美德和精神。發(fā)掘三槐堂的文化底蘊不僅可以弘揚三槐王氏家風,對于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和精神文明建設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p
2、><p><b> 三槐堂的由來 </b></p><p> 《周禮·秋官·朝士》載:“面三槐,三公位焉?!敝艽鷮m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朝見天子時,站在槐樹下面。三公指太師、太傅、太保,是周代三種最高官職的合稱,后人因此用三槐比喻三公,三槐也成為三公宰輔官位的象征,因此,后世在門前、院中栽植槐樹有祈望子孫位列三公之意,槐樹因此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化樹種
3、。 </p><p> 開封三槐堂王氏的由來源于五代、北宋初期官員王祜(中華書局標點本《宋史》和《太宗實錄》作“祜”;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二十五史《宋史》《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及中華書局標點本《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均作“祜”。北宋時期的《開封府題名記》碑文為“祜”,目前學界較為一致的態(tài)度認為“祜”,為敘述方便,本文均采用“王祜”之說)。 </p><p> 王祜歷仕后漢、后周及北宋太祖、太宗朝
4、,歷任御史大夫、知制誥、中書舍人、禮部侍郎,以文章聞名于世。宋太祖時期,因秉公不肯救護符彥卿一家、不肯附會盧多遜陷害趙普而聞名于世,故仕途不甚通達,甚至一度被貶謫華州。 </p><p> 據(jù)王旦孫王鞏《續(xù)聞見近錄》記載:王祜貶謫華州之時,曾帶著二子王懿、王旦一同拜訪道教領袖陳摶,陳摶沒有出門迎接,坐了很長時間也沒有與王祜對話,忽然問王祜:“你有兒子嗎?”王祜回答:二兒子在。陳摶說召他進來。王旦剛剛走到門口,陳
5、摶已經(jīng)出門相迎,對王旦說:“二十年太平宰相。”也許正是聽信了陳摶這句話,王祜才手植三槐于庭,敢于夸口:“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p><p><b> 三槐華蓋福佑子孫 </b></p><p> 王祜有三子,長子王懿、次子王旦、三子王旭。王懿曾任袁州知府,政績頗佳。王旭先后在緱氏(今屬河南偃師)、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等地為官,病逝于任上。王旦在宋真宗時期連續(xù)
6、擔任18年宰相,是三槐王氏中影響最大的人物。 </p><p> 在王旦身上,充分體現(xiàn)出講原則、重品行、做表率的榜樣風范,王旦的為官為人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p><p> 1.胸懷大局,處事周全。王旦任知制誥時,錢若水一再稱贊王旦“有德望,堪任大事”,“真宰相器也”。景德四年,契丹大舉南下,宋真宗親征,王旦隨行,途中,東京留守元份暴病,宋真宗讓王旦回京,臨時替代元份。臨行前,王旦
7、問:十日之間沒有得到捷報怎么辦?宋真宗沉默良久,回答:立太子。王旦返回京城后,直入皇宮,封鎖消息。直到宋真宗返回京城,王旦的家人才知道王旦早已入京。王旦致仕之前,宋真宗詢問宰相人選,盡管宋真宗認為寇準“性剛褊”,王旦還是不避前嫌,力推寇準。最終宋真宗任用寇準為相。 </p><p> 2.寬容大度,聞過則喜。宋真宗給兩府大臣看自己寫的兩首《喜雨詩》,王旦拿回去后告訴大家:其中有一字誤寫,是否回復皇上。王欽若嘴上
8、說無妨,卻偷偷告訴宋真宗。宋真宗詢問王旦,王旦稱:臣得詩未暇再閱,有失上陳。樞密使馬知節(jié)將其中原委告訴宋真宗。宋真宗稱贊王旦“真宰相器也”。王旦為相時間較長,大臣們褒貶不一。以寇準為例,曾多次攻擊王旦,王旦卻稱贊寇準。宋真宗都非常不滿,告訴王旦:你總是說寇準好處,而寇準專門攻擊你。王旦回答:我在位時間較長,政事闕失必多,寇準能夠?qū)Ρ菹聼o所隱瞞,可見其忠直,這也是我看重寇準的地方。 </p><p> 3.舉賢薦
9、能,不樹私恩。王旦身為宰相,賓客滿堂,從未有人敢有私請。王旦一旦發(fā)現(xiàn)其中有真才實學者,數(shù)月后,方與之談話,詢問地方利弊,或讓他們寫成奏章上奏朝廷,私下記下姓名,此后,不復相見。朝廷除官之際,王旦事先推薦三四人,供皇帝挑選。被他舉薦的人,也不知舉薦者是王旦。直到宋真宗去世后,大臣修《真宗實錄》,看到從大內(nèi)出來的奏章后,才知道許多大臣都是由王旦推薦。 </p><p> 4.不斂錢財,不戀權位。王旦敦睦親族,禮待寡
10、嫂,友愛兄弟。他生活簡樸,除了皇上御賜之物,從未收過他人饋贈。家中衣服被褥、家具炊器,樸實無華。他還教導子弟,要保守門風,不得太侈。王旦住所過于簡陋,宋真宗多次提議幫他重建,都被王旦推辭。有人問王旦:為何不置田宅作為家產(chǎn)留給子孫?王旦回答:兒孫應當自立,留下田宅,只會讓他們因爭奪家產(chǎn)陷于不義之地。王旦所重視的不是家產(chǎn)而是優(yōu)良家風的承傳。他十分注重對后代的教育,要求他們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為官者還要清清白白做官。 </p&g
11、t;<p> 王旦為官的唯一瑕疵,就是沒有阻擋宋真宗降天書、封禪泰山、祭祀汾陰等迷信之舉。 </p><p> 天禧元年,王旦病逝。宋真宗廢朝三日,親臨致祭,詔令京城十日內(nèi)不舉樂。錄其子、弟、侄、外孫、門客、常從授官者十余人,服孝期滿后,諸子又各進一官,追贈王旦太史、尚書令、魏國公,謚號“文正”。宋仁宗時賜碑額為“全德元老之碑”。 </p><p> 王旦有三個兒子,長
12、子王雍、次子王沖、季子王素。王雍、王沖進入仕途時,王旦在朝中擔任要職,為了避嫌,兄弟二人一直未能晉升,直到王旦去世時,王沖仍擔任水部員外郎這樣一個候補職務。唯有三子王素,從政時王旦已經(jīng)去世,沒受到避嫌的影響,仕途比較順利。 </p><p> 慶歷元年,王素知諫院。王素年輕氣盛,遇事敢言,甚至干涉皇帝的私生活。宋仁宗提醒他:朕,真宗皇帝之子;卿,王旦之子,有世交,關系非同尋常。況且王德用推薦的女子已經(jīng)入宮,侍奉
13、過朕,你說該怎么辦呢?王素回答:我擔心的就是這樣的結果。宋仁宗悟出其中道理,立即將兩位女子送出宮。在慶歷新政過程中,王素與蔡襄、余靖、歐陽修同任諫官,王素處處沖鋒陷陣。在歷任地方官職中,王素屢有治績,獲“王公異斷”的美譽。 </p><p> 王懿之子王睦、王旭之子王質(zhì),天禧三年進士。入仕后,王質(zhì)勤于政事,造福地方。王質(zhì)為人講求氣節(jié),不趨炎附勢。景祜三年,范仲淹因彈劾宰相呂夷簡被貶至饒陽,朝廷督查范仲淹之黨甚嚴
14、,唯獨王質(zhì)抱病率兄弟、子侄給范仲淹餞行。王質(zhì)“克己好善”,生活簡素,不喜畜財,還以王旦舉貸養(yǎng)家之事告誡后人,不得驕侈。三槐王氏家風與蘇軾的《三槐堂銘》 王素之子王鞏,與蘇軾交好,蘇軾任徐州太守時,王鞏到徐州拜訪蘇軾。與蘇軾等人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后王鞏受“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廣南賓州(今屬云南),五年后才被赦免,王鞏本人大病一場,幾乎喪命,兩個兒子有一個死于貶所,然“豪氣不少挫”。王鞏個性極強,恃才傲物,不肯趨炎
15、附勢,仕途不甚顯達。 </p><p> 王鞏由于與蘇軾的特殊關系,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撰寫了一篇膾炙人口的《三槐堂銘》。在這篇文章中,蘇軾用其如椽之筆,運用天人感應、因果相報的傳統(tǒng)理念,將王祜、王旦、王素等廣種陰德、以道德學問傳家、恩及后世的經(jīng)過敘述得淋漓盡致。 </p><p> 借助蘇軾的名氣,《三槐堂銘》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三槐門風名揚天下。蘇軾所總結的忠、恕、仁、厚的家風
16、,在王氏后人身上繼續(xù)被發(fā)揚光大。 </p><p> 繼王素、王質(zhì)、王鞏后,王氏家族的王靖、王古、王震也先后在北宋朝廷為官,他們一直保持著忠恕仁厚的家風。 </p><p> 王沖之子王靖,以恩蔭入仕,熙寧初年,任廣南轉(zhuǎn)運使,廣人訛言交趾人要入侵,宋神宗稱“王靖在彼,可無念”。王靖的兒子王古進士及第,歷任地方官,興利除害。王懿曾孫王震,進士及第,宋神宗“稱其才”,參與元豐官制改革,權吏
17、部尚書,拜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后因與章悖發(fā)生沖突,被奪職,知岳州。 </p><p> 元祜六年,王鞏、王震率族人在東京門外建王氏宗祠,定名三槐堂。政和二年,王震去世,三槐王氏基本無人在朝做官。 </p><p> 金兵南下后,汴京岌岌可危,在民族危難的關鍵時刻,為保全祖塋,三槐王氏后人決定將先人遺骨遷葬莘縣,在墓側重建宗祠三槐堂,整個遷葬工程歷時數(shù)年。靖康之難,宋室南遷,王旦曾孫
18、王皋將王氏家譜連同木刻神主裝了數(shù)車一起運走。而王倫則走上了一條慷慨赴義、忠孝報國之路。 </p><p> 王倫,王旦弟王旭的玄孫, </p><p> “家貧無行,為任俠”。東京失守后,宋欽宗到宣德門,被市民阻攔,王倫徑直來到宋欽宗跟前,自稱能夠穩(wěn)定眾人情緒。宋欽宗解掉所佩寶劍賜給王倫。王倫又說:自己尚無官職,恐眾人不服。宋欽宗當場書寫“王倫可除兵部侍郎”。王倫下樓,集合數(shù)人,傳皇帝
19、諭旨進行安撫,眾人很快安定下來。由于宰相反對,王倫最終沒有得到任命。建炎元年,南宋政權建立,為與被擄到金國的徽欽二帝保持聯(lián)系,宋高宗招募使者出使金國。王倫應召,從此踏上與金國溝通、議和之路。自建炎元年至紹興九年被金國扣留止,王倫不顧個人安危,五次往來宋金之間,為溝通南宋與金的關系、達成紹興和議殫精竭慮。他巧施計謀,讓金國廢黜了偽齊傀儡政權,表現(xiàn)出杰出的外交才能。紹興十四年,王倫已經(jīng)被金人扣留六年,金人欲授予王倫官職,被他斷然拒絕:“奉命
20、而來,非降也?!奔词菇鹑艘运老啾?,王倫也不屈服,他從容整理冠帶,南向拜日: </p><p> “先臣文正公以直道輔相兩朝,天下所知。臣今將命被留,欲污以偽職,臣敢愛一死以辱命?!焙笏唤鹑丝O死。為表彰王倫的忠君愛國,宋高宗下詔:贈通議大夫,賜其家金千兩、帛千匹,贈謚愍節(jié)。 </p><p> 宋寧宗開禧年間,韓佗胄興兵北伐。戰(zhàn)爭失利后,宋金開始議和。方信孺往返三次,金人索要者五,方信
21、孺所應者三。金人理屈詞窮,不能勝之,不肯簽訂和約。方信孺回朝匯報情況,被韓優(yōu)胄再三追問,不得已說出金人要求“欲得太師頭”,因此激怒韓惋胄而被罷免。朝中推薦王}冉出使,王櫓回家告訴母親。其母回答:“而祖以忠死國,故恩及子孫。汝其勉旃,毋以吾老為念。”王櫓立即啟程,最終締結“嘉定和議”。事后,王櫓并不居功,奏明朝廷,“和約之功,皆方信孺?zhèn)鋰L險阻再三將命之功,臣因人成事,乞錄信孺功而蠲其過”。王}冉這種不掠人之美的品德也為他贏得了眾人的贊譽。
22、 </p><p> 在宋朝三百二十年的歷史上,三槐王氏幾乎代代都有人為官,《宋史》上專門立有傳記者達11人。 </p><p> 三槐王氏家風的現(xiàn)實意義 </p><p> 首屆開封三槐堂王氏祭祖聯(lián)誼大會于2012年11月25~26日在河南大學召開,全國各地的王氏宗親前來聯(lián)誼,商討盡快復建開封三槐堂、方便海內(nèi)外三槐王氏后裔尋根問祖之事宜,這是深入發(fā)掘宋代文化
23、資源、為開封旅游經(jīng)濟發(fā)展探索的一條新路,我們拭目以待。 </p><p> 家風之貴,貴在相傳不衰。一世和睦敦厚容易,世世清正親善很難。縱觀宋代三槐王氏主要成員的所作所為,已遠遠超出了《三槐堂銘》所涵蓋的內(nèi)容。三槐王氏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以行孝行善、道德學問傳家的世家之一,其良好的家風及社會影響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和警醒:發(fā)揮三槐王氏優(yōu)良的家風,從講求個人的道德自律和職業(yè)修養(yǎng)做起,創(chuàng)造和睦友善的家庭氛圍,激發(fā)每個家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化底蘊作文2
- 中國夢的文化底蘊
- 龍州深厚文化底蘊的中越邊陲古城
- 中國抗疫的社會根基與文化底蘊
- 論《京華煙云》中的文化底蘊.pdf
- 論鐘嶸“滋味說”的文化底蘊.pdf
- 中國抗疫的社會根基與文化底蘊
- 用文化底蘊打造高考高分作文
- 鐘嶸《詩品》的概念內(nèi)涵與文化底蘊.pdf
- 桂林文化底蘊的審美人類學研究.pdf
- 試析后現(xiàn)代藝術與文化底蘊的分離.pdf
- 現(xiàn)代奧運會標志物的文化底蘊研究
- 《充滿文化底蘊的漳州小吃》閱讀理解和答案
- 論蘇軾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蘊
- 打造京劇特色學校,豐厚師生文化底蘊2
- 現(xiàn)代奧運會標志物的文化底蘊研究.pdf
- 中式風格書房有什么設計技巧?書房有什么文化底蘊?
- 高考作文加分之經(jīng)典文化底蘊類作文素材
- 基于文化底蘊挖掘的信陽城市營銷策略研究.pdf
- 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儒家文化底蘊.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