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染色體遺傳不打印習題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 人類染色體遺傳,染色體及基因組性決定和性分化人類孟德爾式遺傳染色體畸變,8.1 染色體及基因組,基因的概念及其發(fā)展,基因的研究歷史:1882年,孟德爾 遺傳顆粒學說1909年,W.Johansen (丹麥)首先使用“基因”一詞1925年,T.H Morgen證明基因是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的遺傳單位1957年,S.Benzer用大腸桿菌T4噬菌體為材料,證明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個特定區(qū)段,其功能是獨立的遺傳

2、單位。,,中國遺傳學第一人,談家楨先生(1909-2008)是國際著名遺傳學家,50年代回國從事基因研究工作新中國成立后,他在復旦大學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yè),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組建了第一個生命科學學院,并擔任中國特大型綜合性辭典《大辭?!返母敝骶帯?80年代初,發(fā)達國家來我國采血進行基因的研究,造成基因資源的流失安徽安慶地區(qū)的農村作為采集點,是因為類似地區(qū)人口流動性小,血緣關系相對穩(wěn)定,服用藥物較少。從村民的家譜

3、推斷,當?shù)厝嗽诒镜赜星в嗄甑亩ň託v史所以美方研究機構認為他們的基因沒有被“污染”,可以更方便地查出中國人的基因特征,是非常理想的破解東方人群基因密碼的試驗場,人類基因組計劃(HGP),1986年,美國Dulbecco在《Science》上發(fā)表的一篇題為“癌癥研究的轉折點:人類基因組測序”的短文認為:要弄清癌癥的發(fā)生、演進、侵襲和轉移的機制,必須對人的基因組進行全序列測定;并認為這樣大的項目必須通過國際協(xié)作共同完成他的建議很快得

4、到科學界的贊同和美國有關部門支持,,1990年正式啟動,預計15年時間,投資30億美元。美、英、法、德、日、中六國各國根據自己的財力、物力、人力承擔不同分量美國54%,英國33%,日本7%,法國3%,德國2%,中國1%(3號染色體3千萬個堿基對)2000年6月公布草圖,2003年完成。,,測序僅進行2年,美國國家基因組研究中心的科學家C. Venter和夫人因與中心主任發(fā)生意見,從中心分離出來成立了自己的基因公司,后更名為

5、Celera基因組公司,與聯(lián)合體間形成競爭局面,競爭出成果,使HPG完成時間一再提前2001年2月15日,國際人類基因組研究聯(lián)合體在《自然》雜志上發(fā)表了人類基因組測序結果,準確率達99.99%第二天, Venter率領的研究團隊在《科學》雜志上也發(fā)表了人類基因組測序結果科學家稱“兩個序列比一個好,能夠有數(shù)據比較,是極為寶貴的?!?基因組(genome): 一個生物體的全部基因序列最簡單的生物如SV40病毒的基因組僅含有5

6、100堿基對(base pair bp)大腸桿菌基因組的大小為5700千堿基對(kbp)人類基因組由22條常染色體和1條X和1條Y染色體組成人的基因組則由大約3.0×109個bp組成,人類基因組的構成,,假基因(pseudogene):具有與功能基因相似的序列,但由于有許多突變以致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所以假基因是沒有功能的基因,常用ψ表示。間隔區(qū)是指基因間不編碼的部分,間隔區(qū)常常含有轉錄的啟動子和其它上游調節(jié)序列

7、。內含子是指基因內部不編碼的區(qū)域,也稱間插序列.在初始轉錄中存在此序列,但在加工后將被切除掉,所以常不作為翻譯的信息。有的內含子也可以編碼,如成熟酶和內切酶等。,,在人類基因組中:,外顯子僅占1.5%,內含子和調節(jié)序列占25%;基因外DNA間隔占74.5%,其中Alu序列就占10%(中度重復序列),,人類共有2.5萬個基因或更少(原先估計5~10萬)是原核生物平均基因數(shù)的5~15倍人平均基因長度27000bp,而原核生

8、物基因約1000bp經典分子生物學認為一個基因只能表達一種蛋白質,而人體中存在著非常復雜繁多的蛋白質,提示一個基因可以編碼多種蛋白質,蛋白質比基因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基因、DNA、染色體的關系:,基因——遺傳的基本功能單位DNA——基因的載體染色體——DNA的載體,8.1.2 人體細胞染色體,染色體組:指二倍體生物個體一個正常配子中所含染色體數(shù),以n表示人的n=23編號1~22號染色體為常染色體;余下一對為性染色體,正

9、常男性為XY,正常女性為XX,,由于著絲粒一般并不位于染色體中央,因此染色體有長短臂之分短臂用p表示,長臂用q表示每條染色體又分若干帶,帶中又分亞帶,亞帶中又分次亞帶如4p16.3:4號染色體,p短臂,1區(qū)6帶3亞帶,8.2 性決定和性分化,8.2.1 人的性決定,生物體雌雄性別決定由性染色體決定,哺乳動物的性別決定,XX-雌性XY-雄性,性染色體在性別決定中起核心作用常染色體上某些基因起輔助作用,,已知X染色

10、體和Y染色體差別很大X染色體有1098個基因;Y染色體僅有78個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巴氏小體,1949年巴爾( Barr )和伯特倫(Bertran)觀察到公貓和母貓間期細胞核之間有形態(tài)學上的差別。在緊貼核膜上有一個染色很深的小體,在母貓細胞核中出現(xiàn)的頻率要比公貓高得多后來發(fā)現(xiàn)在其他許多哺乳動物中都有相同的性區(qū)別,,正常人類女性間期體細胞中都存在Barr小體研究發(fā)現(xiàn)這是一條異固縮的X染色質(無活性的X染色質),稱性染色質

11、或Barr小體,萊昂(Lyon)假說,1961年萊昂(Lyon)提出假說女性體細胞中,只有一條X染色質有活性另一條無活性,在間期細胞核中呈異固縮狀態(tài)異固縮的X染色質可來自父親,或來自母親在胚胎發(fā)育早期即出現(xiàn)異固縮,在分裂后所產生的子代細胞中持續(xù)存在,劑量補償效應,女性間期細胞中一條X染色質發(fā)生異固縮,上面大多數(shù)基因失活,致使男女之間基因差異得以彌補。無論是雌性還是雄性體細胞中都只有一條有活性的X染色質,稱劑量補償效應

12、,失活的分子機制,基因Xist、Tsix、Xite只在失活的X染色質上表達該基因產物是功能性RNA分子,含大量終止密碼,不編碼蛋白質,只存在細胞核中Xist表達的RNA分子與XIC位點相互作用,引起XIC構像改變,易于結合各種蛋白質因子,最終導致X染色質失活,失活中心,轉錄,功能性RNA分子,含大量終止密碼,8.2.2 人的性分化,指雌性或雄性生殖器官發(fā)育,由個體的基因修飾所決定的,1、SRY基因,1959年科學家發(fā)現(xiàn)Y染

13、色體是決定人類及哺乳動物的雄性表型1966年將雄性決定區(qū)(TDF)定位于Y染色體短臂上1990年又發(fā)現(xiàn)了定位在Y染色體短臂上的SRY基因 (Yp11.3 )編碼的蛋白是一種轉錄因子,性轉換因子,第一個月人胚胎在形態(tài)學上是中性的,包含原始的卵巢和睪丸組織,性轉換因子決定分化以后的性別及第二性征發(fā)育依賴雌雄性激素作用人的性分化不僅與基因有關,還與性激素及其受體是否正常有關,,AIS雄性激素不敏感綜合癥—男假兩性人核型X

14、Y,女性,身材優(yōu)美,腿長,常被雇作模特。患者即使使用雄性激素,性別也不能倒轉AIS與雄性激素受體(AR)的基因異常有關1988年,將AR基因定位于X染色體長臂上女假兩性人是雄性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2、AIS--雄性激素不敏感綜合癥(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8.3 人類孟德爾式遺傳,常染色體遺傳性染色體遺傳,8.3.1 常染色體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1、 常染色

15、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有60多種遺傳特征:雜合體可患病患者與正常人婚配后,理論上半數(shù)子女患病,且男女患病機會相等,,人的亨廷頓?。℉D),即舞蹈病,患者體細胞中只要有此致病的顯性基因就會得病主要表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病變,臉部肌肉、肢體肌肉等出現(xiàn)無法控制的隨意運動,形如舞蹈。最后患者失去理智,發(fā)生退行性癡呆,發(fā)病幾年后便惡化死亡致病基因位于4p16.3,約含600bp,2、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人的先天聾啞、白化病、

16、侏儒癥等比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多遺傳特征:男女個體所攜帶的隱性等位基因概率相等在任何性別的雜合體中,隱性等位基因都不表達;只有在純合子中表達兩親本都是雜合體時,后代不患病和患病的比例為3:1,8.3.2 性連鎖遺傳,X連鎖遺傳非經典X連鎖遺傳Y連鎖遺傳,1、 X連鎖遺傳,X連鎖顯性遺傳X連鎖隱性遺傳,(1)X連鎖顯性遺傳,由于X連鎖顯性遺傳疾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因此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只要有一個致病基因就會發(fā)病

17、往往男性患者比女性嚴重得多,抗維生素D性佝僂?。ǖ脱装Y)對鈣、磷吸收差,患病母親可將此病傳給其子或女,其患病率各50%患病父親只將病傳給女兒,患病率100%,血友病紅綠色盲自毀容貌癥……男性患者遠遠多于女性患者,(2)X連鎖隱性遺傳,X連鎖的隱性遺傳——色盲,男性通過他的女兒傳給外孫—隔代遺傳,后代1/4患病,,,,血友病,后代1/4患病,自毀容貌癥,HGPRT(次黃嘌呤鳥嘌呤核糖轉移酶缺乏癥,屬于先天性嘌呤代謝

18、異常癥)完全缺失的患兒,表現(xiàn)為自毀容貌征。分子基礎:HGPRT先天缺陷(X性連鎖隱性遺傳)臨床表現(xiàn):尿中尿酸排出量過量,50mg/kg體重/24hr。智力發(fā)育障礙,攻擊性性格,肌肉痙攣,強制性自咬唇舌和指尖,2、非經典X-連鎖遺傳,脆性X綜合征:遺傳性智力遲鈍(IQ35~50)多為男性在Xq27~Xq28帶之間的染色體呈細絲樣,導致其相連的末端呈隨體樣結構。由于這一細絲樣部位易發(fā)生斷裂。故稱脆性部位,脆性位點,,在X脆性

19、部位發(fā)現(xiàn)基因FMR-1,它含有CGG重復序列正常人:重復6~50次前突變:重復50~230次完全突變(患者):重復230 ~ 4000次,CpG島上C被甲基化,關閉FMR-1轉錄FMR-1正常轉錄是保證穩(wěn)定的孟德爾遺傳所必需同時,由于脆性位置DAN持續(xù)處于解旋狀態(tài),導致DAN脆弱容易斷裂,從而導致基因缺失、異位或重排從而出現(xiàn)臨床癥狀,在X脆性部位Xq27.3發(fā)現(xiàn)基因FMR-15’非翻譯區(qū)遺傳不穩(wěn)定的(CGG)n三核苷酸

20、重復序列正常人中:(CGG)n約為8~50拷貝正常男性傳遞者和女性攜帶者增多到52~200拷貝,同時相鄰的CpG島未被甲基化,稱為前突變前突變者無或只有輕微癥狀女性攜帶者的CGG區(qū)不穩(wěn)定,在向后代傳遞過程中拷貝數(shù)逐代遞增(即動態(tài)突變),以致在男性患者和脆性部位高表達的女性中,CGG重復數(shù)目達到200~4000拷貝,相鄰的CpG島也被甲基化,稱為全突變。幾乎所有患者不表達或只有低表達的FMR1mRNA,從而出現(xiàn)臨床癥狀。這

21、是動態(tài)突變的典型疾病之一。,,由前突變轉化為完全突變只發(fā)生母親向后代傳遞過程中。在向后代傳遞過程中拷貝數(shù)逐代遞增(即動態(tài)突變)與經典X連鎖遺傳不同,其是隨世代遺傳而發(fā)展 脆性X綜合征的發(fā)病率在男性人群中大約為1200到2500分之一,在女性人群中大約為1650到5000分之一。為什么脆性X綜合征患者多為男性?在女性細胞中有兩條X染色體,可能一條正常的X染色體對另一條異常X染色體具有補償效應,3、Y連鎖遺傳(限雄遺傳),

22、印地安人群中的毛耳緣,8.4 染色體畸變,染色體數(shù)目改變染色體的結構改變,8.4.1 染色體數(shù)目改變,整倍體改變非整倍體改變,1、染色體的數(shù)量變異(整倍體改變),染色體數(shù)目整組發(fā)生改變如無籽西瓜是3倍體人類中3倍體是較常見的異常核型,在自然流產的胎兒中占到323/4000 (8%)原因:雙精入卵66.4%;單倍型卵和二倍性精子受精23.6%;二倍型卵和正常精子受精10%但3倍體細胞在人的某些特定組織中卻是正常的

23、,如肝、支氣管上皮和羊膜,2、染色體的數(shù)量變異(非整倍體改變),常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性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常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Down氏綜合癥(21三體):病因: 47(2n+1), 21號染色體多一條癥狀:眼裂小,舌常外伸并有舌裂,掌紋異常,生長遲緩,智力低下群體發(fā)病率1/650,,病因:47(2n+1),21號染色體多一條,性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YO個體總是致死XO個體能存活Turner綜合征: 核型45,XOKlinefe

24、lter(克蘭費勒)綜合征:核型47,XXYXYY綜合征:核型47,XYY三體X綜合征,8.4.2 染色體的結構變異,,大多數(shù)是有害的,人類的貓叫綜合癥: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患兒發(fā)出咪咪聲,耳位低下,智商低,,,1、人的色盲基因屬于( B)A 、X連鎖顯性遺傳 B、 X連鎖隱性遺傳C、Y連鎖隱性遺傳 D、Y連鎖顯性遺傳2、抗維生素D性佝僂病屬于( A )A 、X連鎖顯性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