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檔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知識點一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1.(2015·江蘇鹽城中考)列寧認為,既然不能直接進入社會主義,那么就應該利用資本主義作為中間環(huán)節(jié),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基于這一認識,蘇俄開始實行的政策是( B )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C.五年計劃 D.農業(yè)集

2、體化2.1922年初,在蘇俄不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C )A.喀秋莎到市場上買土豆B.一些外國資本家可以租用部分中小型國有企業(yè)C.農民家中的糧食全部要上交D.安娜到商店購買日用品3.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成立的時間是( C )A.1920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3年,4.(安徽中考)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蘇俄)彼得格勒省農民說:“我們那里發(fā)生

3、過把手槍對著人家太陽穴這樣的強制行為,人們很氣憤”。吉爾吉斯的農民說:“糧食被收集得像掃帚掃過一樣干凈,一點也沒剩?!?——摘自周尚文、葉書宗、王斯德《蘇聯(lián)興亡史》 材料二: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

4、經濟手段。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1)材料一中蘇俄農民對什么政策感到氣憤和不滿?為此,列寧又進行了怎樣的探索?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或余糧收集制)。新經濟政策(或糧食稅)。(2)依據(jù)材料二指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么?這一“改革”與

5、列寧的“探索”在內容上有何相似之處?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強調市場的作用,允許自由貿易。                (3)綜合上述材料,指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應遵循哪些原則?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實事求是;尊重客觀經濟規(guī)律;立足本國的國情等。,◆知識點二 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5.“蘇聯(lián)就是我的十九歲,就是我的初戀,我的文學生涯的開端?!边@是著名作家王蒙的《蘇聯(lián)祭》中的一句話。作家心中的這個“初戀”由農業(yè)國變?yōu)楣I(yè)國是在(

6、 D ),A.十月革命后B.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C.蘇聯(lián)成立后D.第一個五年計劃后6.(2015·江蘇蘇州模擬)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歐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卻被突然到來的大蕭條(始于1929年)給徹底破壞了……在西方的經濟確實是一團糟的同時,蘇聯(lián)正在繼續(xù)進行經濟發(fā)展方面的獨特實驗。”下列選項中屬于“獨特實驗”的是( C )A.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B.實施新經濟政策C.開創(chuàng)斯大林模式D.推行羅

7、斯福新政,7.(山東東營中考)下圖是一幅反映蘇聯(lián)經濟發(fā)展嚴重失衡的漫畫,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B ),A.實施新經濟政策B.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C.實行農業(yè)集體化D.頒布新憲法◆知識點三 經濟政治體制的嚴重弊端8.(2015·云南通??h二模)斯大林模式在歷史上曾經發(fā)揮過積極作用,但也是蘇聯(lián)解體的根源,其主要特征是( A )A.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B.充分發(fā)揮市場作用C.注重民主與法制建設D.提倡個人崇拜

8、,9.蘇俄新經濟政策與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C )A.加強了無產階級國家對經濟的管理B.用固定的糧食稅代替余糧征集制C.利用商品和貨幣關系發(fā)展商品生產D.目的是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10.下列關于蘇聯(lián)的經濟政治體制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A )A.它始終阻礙著蘇聯(lián)國民經濟的發(fā)展B.它是蘇聯(lián)經濟文化條件相對落后的產物C.它不利于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D.它忽視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要求,11.閱讀下列材

9、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20—1921年,蘇俄遭遇大旱災,許多人死于饑餓。1921年2月,喀瑯施塔得水兵叛亂,甚至提出“要蘇維埃,不要布爾什維克”的口號。為此,列寧說:“我們還不能實現(xiàn)從小生產到社會主義的直接過渡……所以我們應該利用資本主義作為小生產和社會主義的中間環(huán)節(jié),作為提高生產力的手段、途徑、方法和方式?!?材料二:斯大林接手俄羅斯的時候,還只有木犁;當他撒手人寰而去,蘇聯(lián)已成為世界工業(yè)強國。

10、 ——丘吉爾(1)根據(jù)材料一,說說列寧面臨的困境是什么。他是怎樣走出困境的?其“途徑、方法”的特點是什么?嚴重的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實施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是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中嘗試用市場手段發(fā)展生產力。(或利用商品、貨幣關系發(fā)展經濟,意思相近即可),(2)根據(jù)材料二指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成就,并結合所學知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