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基礎知識循證護理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流行病學基礎知識,循征護理,天津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謝娟,2024/3/2,2,,課程內容安排第一節(jié) 緒論第二節(jié) 病例對照研究第三節(jié) 隊列研究第四節(jié) 隨機對照試驗,3,第一節(jié) 緒論,2024/3/2,4,1. 流行病學的概念,圖1-1 現代醫(yī)學的組成,流行病學是預防醫(yī)學中的主導學科, 是現代醫(yī)學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2024/3/2,5,1. 流行病學的概念,流行病學(epidemiolo

2、gy)epi:在……之中demos:人群logos:研究概念:流行病學是研究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2024/3/2,6,1. 流行病學的概念,流行病學概念的解析研究對象:人群,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群;研究內容:包括疾病、傷害和健康;研究重點:疾病或健康狀態(tài)的分布(人群、時間、地點)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目的:為防制疾病及促進健康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2024/

3、3/2,7,2. 流行病學的發(fā)展簡史,學科形成前期(萌芽期)自人類有文明史~18世紀 學科形成期18世紀末~20世紀初 學科發(fā)展期(現代流行病學)20世紀40、50年代~至今,2024/3/2,8,1850年,全世界第一個流行病學學會“英國倫敦流行病學學會”成立標志著流行病學學科的形成。,學科形成期,2024/3/2,9,學科發(fā)展期—現代流行病學,現代流行病學,2024/3/2,10,學科發(fā)展期—現代流行病學,特 點

4、研究內容從傳染病擴大到所有疾病和健康問題;研究方法由傳統的調查分析擴展為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研究從“流行”發(fā)展為“分布”,動靜態(tài)結合,研究因素擴展到社會心理行為因素;流行病學分支學科不斷涌現,應用范圍廣泛。,2024/3/2,11,我國流行病學成就,改革開放以后開展大規(guī)模慢性病的流行病學調查:五次全國結核病流調(1979、1984/1985、1990、2000和2010年)四次全國營養(yǎng)調查(1959、1982

5、、1992、2002)四次全國高血壓流調(1959、1979、1991、2002)五次全國糖尿病流調(1980、1986、1994、2002、2007)三次全國吸煙行為與健康調查(1984、1996、2009)… … … … …,2024/3/2,12,我國流行病學成就,改革開放以后1989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世紀80年代初實行兒童免疫擴大規(guī)劃;2003年5月公布施行《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2

6、013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 … … …目前任務 既要完成以控制傳染病為主的第一次衛(wèi)生革命;又要進行以防治慢性病和促進健康為主的第二次衛(wèi)生革命。,2024/3/2,13,3. 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學—EBM證據產生和綜合的必備知識!,2024/3/2,14,4.流行病學研究的重要觀點,2024/3/2,15,,生物-社會-心理-生態(tài)環(huán)境模式,,疾病的病因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是遺傳因素與環(huán)境

7、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結果,4.流行病學研究的重要觀點,16,第二節(jié) 病例對照研究 Case Control Study,2024/3/2,17,,導致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是什么?,2024/3/2,18,,1947年,英國的肺癌死亡率比25年前提高了15倍,這個數字引起了廣泛的關注。1948年,Richard Doll和Austin Bradford Hill開始了吸煙和肺癌的研究。開辟了慢性病病因學研究的新天地。,2024/3/

8、2,19,,英國當時有超過90%的成年男子吸煙。正是因為吸煙人數實在太多,研究者犯了難。他們不可能去統計得肺癌的人當中抽煙的有多少,不抽煙的有多少,因為幾乎找不到不吸煙的人。,2024/3/2,20,,研究者想出了一個變通的辦法。首先,他們做了個合乎情理的假設:如果吸煙確實能引起肺癌,那么吸煙越多的人得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次,他們認為必須排除其他可疑的致癌因素,比如空氣污染、居住環(huán)境等等。即必須找出一群人,其他方面都比較相似,只有

9、是否吸煙或吸煙量不同。,2024/3/2,21,,1948年開始,研究者從醫(yī)院里找出了649名男性肺癌病人,還選擇了胃癌、腸癌、普通非癌癥病人等649名男性病人作為對照。結果顯示,肺癌病人中有99.7%的人吸煙,其他病人則有95.8%是癮君子。進一步研究顯示:有24.4%的肺癌病人每天吸25支煙以上,而只有12.2%的對照病人每天吸這么多煙。也就是說,吸煙越多的人患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2024/3/2,22,教 學 內 容,

10、2024/3/2,23,2024/3/2,24,人們把一切研究感興趣的、可能與研究疾病有關的因素稱為暴露/研究因素。,1. 概述,1.1 概念病例對照研究是按照疾病狀態(tài)將研究對象分為病例和對照,分別追溯其既往(發(fā)病前)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況,并進行比較,以推測疾病與暴露之間有無關聯及關聯強度大小的一種觀察性研究。,2024/3/2,25,暴露率:a/(a+c) ? b/(b+d),2024/3/2,26,1. 概述,1.2 特點屬于觀

11、察性研究設立對照組 從果到因的研究,2024/3/2,27,1. 概述,1.3 用途提出病因線索初步檢驗病因假設 評價防制策略和措施的效果,2024/3/2,28,1. 概述,1.4 研究類型病例與對照不匹配病例與對照匹配頻數匹配個體匹配,2024/3/2,29,1.4.1 病例與對照不匹配,按與病例組可比的原則,選擇一定數量的對照,病例和對照之間的關系不作限制和規(guī)定。對照組人數≥病例組人數,2024/3/2,30

12、,1.4.2 病例與對照匹配,匹配/配比要求 對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與病例保持一致。這些因素或特征又稱為匹配因素或匹配變量;匹配因素常包括年齡、性別、居住地等;匹配因素必須是已知或可疑的混雜因素,由于它的存在會歪曲暴露與疾病的真正關系。 目的 ①提高研究效率; ②控制混雜因素。,2024/3/2,31,1.4.2 病例與對照匹配,頻數匹配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在對照組與病例組基本相同;例如:以5歲為一個年齡組,兩組中各年齡

13、組所占比例應基本相同。個體匹配 是指以個體為單位使病例和對照在某因素或特征方面相同或接近。病例與對照匹配,可以是1:1、1:2、1:3、1:4,最多不超過1:4。,2024/3/2,32,2. 研究實例,年輕女性陰道腺癌與母親妊娠期服用雌激素的關系,2024/3/2,33,2.1 研究背景,美國波士頓Vincent紀念醫(yī)院婦產科醫(yī)生Herbst發(fā)現,1966~1969年收治7例陰道腺癌患者,均為15~22歲女青年。陰道癌占女性

14、生殖系統癌的2%,陰道腺癌僅占陰道癌的5~10%,非常罕見;而這7例全是腺癌(疾病類型異常)。,2024/3/2,34,2.1 研究背景,1930~1965年間馬薩諸塞州總醫(yī)院和一個州立醫(yī)院中只有2例陰道腺癌;而Vincent醫(yī)院4年間就有7例(時間、地區(qū)分布異常集中);過去的2例年齡均大于25歲,而這7例全在15~22歲(年齡分布異常)。這些分布的差異給作者提示了線索:該地區(qū)有某種(些)因素與陰道腺癌異常發(fā)病有關。,2024/3/

15、2,35,2.2 研究步驟,Herbst對陰道腺癌危險因素進行探索 病例組:7例病人加上另一個醫(yī)院的1例陰道腺癌患者;對照組:每個病人配4個對照,共32個對照(對照均選自與病例同一醫(yī)院/病房出生,出生日期與病例前后不超過5天的健康女青年);調查員用標準調查表對病例、對照與她們的母親進行了調查。,2024/3/2,36,2.3 研究結果,2024/3/2,37,2.3 研究結果,結果中,只有3個因素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母親懷孕期間

16、使用過己烯雌酚激素治療(P<0.0001) 母親以往流產史(P<0.01)此次懷孕陰道出血史(P<0.05)因有后兩個因素存在才使用己烯雌酚治療。,2024/3/2,38,2.4 研究結論,Herbst認為母親妊娠早期開始持續(xù)服用己烯雌酚顯著地增加了其女兒青春期發(fā)生陰道腺癌的危險性。根據作者這一研究結果,又鑒于陰道腺癌的嚴重性,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就撤消了懷孕婦女使用己烯雌酚的批準書。,,,此次懷孕

17、時使用,過己烯雌酚,,,病例,對照,,有,0/4,,有,,0/4,,有,,0/4,,有,,0/4,,否,,0/4,,有,,0/4,,有,,0/4,,有,,0/4,,7/8,,0/32,,=23.22,,P<0.00001,,OR=28.0,,,,2024/3/2,39,確定研究因素,研究/暴露因素根據研究目的而確定:確定暴露因素的定性、定量或分級等測量方法;確定暴露的時間、頻率、折算方法等。,2024/3/2,40,舉 例,

18、研究/暴露因素------吸煙定性:是否吸煙每天至少吸1支煙,連續(xù)或累積6個月或6個月以上。定量:每日吸煙支數分級:折算:吸煙指數=每天吸煙支數×吸煙年數,0級—不吸煙Ⅰ級—≤10支/天Ⅱ級—11~20支/天Ⅲ級—≥21支/天,2024/3/2,41,資料分析第一步,表2-2 病例對照研究資料整理表,2024/3/2,42,資料分析第一步,兩組暴露率的計算病例組:a/(a+c)對照組:b/(b+d

19、)是否使用過己烯雌酚激素治療病例組:7÷8 =87.5%對照組:0÷32=0,2024/3/2,43,資料分析第二步,兩組暴露率差異的顯著性檢驗(卡方檢驗) P>0.05,兩組暴露率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兩組暴露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是否使用過己烯雌酚激素治療,,=23.22, P<0.00001,2024/3/2,44,資料分析第三步,暴露與疾病關

20、聯強度 — OR比值比(odds ratio,OR)概念:OR是指病例組某因素的暴露比值與對照組該因素的暴露比值之比。反映暴露組的疾病危險性為非暴露組的多少倍。,2024/3/2,45,資料分析第三步,OR計算公式:OR=(a/c)/(b/d)=ad/bc (OR:交叉乘積比),,,2024/3/2,46,資料分析第三步,OR的意義OR=1:研究因素與疾病無關聯;OR>1:研

21、究因素與疾病正關聯,是可能的危險因素;OR<1:研究因素與疾病負關聯,是可能的保護因素。,,,2024/3/2,47,,2024/3/2,48,3. 如何看待研究結果,病例對照研究是在疾病發(fā)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的方法,是在某種程度上檢驗病因假說的一種研究方法。,2024/3/2,49,3. 如何看待研究結果,1950年,Doll和Hill把結果發(fā)表在《英國醫(yī)學雜志》上,首次科學地證明了吸煙可能是肺癌的一個危險因素。 Do

22、ll和Hill又于1951~1976年,用隊列研究方法對吸煙與肺癌的關系進行了長達20余年研究,最終證實吸煙是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2024/3/2,50,3. 如何看待研究結果,偏倚(bias)是指在研究設計、實施、分析和解釋階段出現的系統誤差。 選擇偏倚信息偏倚混雜偏倚,2024/3/2,51,,選擇偏倚是從樣本研究對象中獲取的有關研究因素與疾病之間的聯系系統地偏離了源人群中該因素與疾病之間的真實聯系。信息偏倚是指在資料收集

23、過程中,兩組收集資料的方法不統一或有缺陷,導致兩組結果系統地偏離了實際情況。 混雜偏倚指在研究暴露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系時,由于一個或多個外部混雜因素的影響,歪曲了研究因素與疾病之間的真正聯系。,2024/3/2,52,信息偏倚,回憶偏倚由于個人對暴露史或既往史回憶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存在系統誤差而引起的偏倚。如病程、所發(fā)生事件的重要性、調查者的詢問方式、詢問技巧等。是病例對照研究的主要弱點,很難完全避免。,2024/3/2,53,,信息

24、偏倚的控制提高測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嚴格定義診斷標準及暴露,盲法調查。重復調查。,2024/3/2,54,4. 總 結,4.1 優(yōu)點可用于對罕見病的研究;省時、省錢、省人力,并易于組織;適用于多種暴露因素與某一種疾病關聯的研究;用途廣泛:病因探討、藥物不良反應、疫苗免疫學效果的考核及暴發(fā)調查等。,2024/3/2,55,4. 總 結,4.2 局限性不適于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易發(fā)生各種偏倚;難以確定暴露與疾病的時間先后

25、順序,無法直接得出因果聯系的結論。不能直接計算疾病率,只能估計相對危險性。,,2024/3/2,56,觀察性研究質量評價的工具,已被Cochrane協作網的非隨機研究方法學組用于培訓中并推薦使用,2024/3/2,57,,,58,第三節(jié) 隊列研究 Cohort Study,2024/3/2,59,,1948年,Doll和Hill開始吸煙和肺癌的病例對照研究。為了進一步闡明這個問題,1951年他們又設計了一項全新的研究。研究者給

26、6萬名英國醫(yī)生發(fā)放調查表,請求他們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吸煙史詳細記錄下來并寄回,同時要求醫(yī)生或其家屬及時匯報自己的健康狀況。,2024/3/2,60,,有4萬名醫(yī)生寄回了調查表。2年半后,有789名醫(yī)生因病去世,其中有36人死于肺癌。當研究者把醫(yī)生們的吸煙量和死亡率聯系起來后,發(fā)現只有肺癌的死亡率和吸煙量有對應的關系,其余疾病都和吸煙量沒有任何關聯。例如,每天吸25克煙草的人的肺癌死亡率比每天吸1克煙草的人多2倍以上,而其他疾病的死亡率

27、只比后者多20%。,2024/3/2,61,,1993年,大約有2萬名當初接受調查的英國醫(yī)生去世了,其中有883名醫(yī)生死于肺癌。研究者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每天吸25支煙以上的人得肺癌的幾率比不吸煙的人多25倍。,2024/3/2,62,吸煙是大約25種慢性疾病的首要危險因素!美國通過健康教育在人群中大力禁煙后,其成人吸煙率自1971年的37%降至1994年的25%,23年來下降12%;1995年肺癌的發(fā)病率下降了9.1%,肺癌的死亡

28、率下降了6.7%。如我國現在開始減少紙煙的消費,肺癌的死亡率將在2020年才會開始下降。,2024/3/2,63,教 學 內 容,,2024/3/2,64,2024/3/2,65,研究者定期訪問研究對象,及時了解其狀態(tài)的一種觀察方法。,具有共同經歷或有共同狀態(tài)或特征的研究人群組。,1. 概述,1.1 概念隊列研究是將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為不同亞組,隨訪其各自的結局,比較不同亞組之間結局頻率的差異,從而判定暴露

29、因素與結局之間有無因果關聯及關聯大小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又稱:前瞻性研究或隨訪研究,2024/3/2,66,發(fā)病/死亡率:a/(a+b) ? c/(c+d),2024/3/2,67,1. 概述,1.2 特點屬于觀察性研究方法;設立對照組;研究方向由“因”至“果”;證實暴露因素與結局的因果關系。,2024/3/2,68,1. 概述,1.3 用途檢驗病因假設可同時檢驗一種暴露與多種結局之間的聯系。評價預防效果人群自然實驗

30、,如戒煙減少肺癌的發(fā)生。研究疾病自然史,2024/3/2,69,1.4 研究類型前瞻性隊列研究隊列研究的基本形式,研究開始時結局尚未出現。回顧性隊列研究又稱歷史性隊列研究,研究開始時結局已經出現,研究者根據已掌握的研究對象在過去某個時點的暴露情況進行分組。雙向性隊列研究亦稱為混合型隊列研究。,1. 概述,,2024/3/2,70,,什么樣的人好發(fā)心血管???,2024/3/2,71,2. 研究實例,Framingham心臟研

31、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 (FHS),2024/3/2,72,2.1 研究背景,20世紀20~40年代,美國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陡然上升!面對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的猖獗肆虐,醫(yī)學科學工作者仍不明原因,束手無策。1948年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啟動了FHS,要研究心血管病的表現和導致心血管病的決定因素,并試圖找到一條可發(fā)現慢性病原因的方法。,2024/3/2,73,2.2 確定研究對象,研究者選擇了馬薩諸塞州的一個小

32、鎮(zhèn),Framingham(該地區(qū)約30,000人口),選擇30~62歲的居民作為有關心血管病的研究對象,準備對其進行約20年的隨訪。選擇這一年齡跨度的理由是:年齡小于30歲的人在研究計劃的20年隨訪時間內發(fā)生心血管病的可能性很小,而許多62歲以上的人已經患有心血管病,因此該人群組對研究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來說意義不大。,2024/3/2,74,2.2 確定研究對象,表3-1 Framingham研究人群的來源,2024/3/2,75,2.

33、3 確定研究因素,FHS中定義了許多“研究/暴露因素”,包括性別、吸煙、肥胖、血壓、膽固醇水平、體力活動及其他因素。新發(fā)心血管病病例是通過每兩年對研究人群的體檢和Framingham唯一一家醫(yī)院的日常住院監(jiān)測確定的。,2024/3/2,76,2.4 研究結論,1957年高血壓及高膽固醇血癥可增加心血管病危險1959年心肌梗死可能呈“無癥狀”發(fā)作1962年證實吸煙增加心血管病危險1967年體力活動可減少心血管病,肥胖伴有心血管病增

34、加1970年證實高血壓增加中風危險1974年報告糖尿病常并發(fā)心血管病,2024/3/2,77,2.4 研究結論,1976年證實停經后增加女性心血管病危險1977年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心血管病的不同影響1978年房顫增加中風危險1981年證明過濾嘴香煙無助于防止冠心病,報告膳食與心血管病的主要研究發(fā)現1997年強調了吸煙、高血壓、高膽固醇對動脈粥樣硬化的累積效應……,2024/3/2,78,2.

35、5 杰出貢獻,不僅傳染病能夠“流行”,慢性病的大規(guī)模發(fā)生也可視為疾病的“流行”;確定了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改變了醫(yī)學界和公眾對疾病起源的認識;促進了流行病學特別是隊列研究方法的長足發(fā)展。,2024/3/2,79,2.5 杰出貢獻,正是FHS證實“膽固醇增高1%,冠心病危險性增加2%”以及相關研究成果,使得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啟動了“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從70年代末,美國的心血管病死亡率開始持續(xù)而平穩(wěn)的下降。美國的成功經驗給

36、全世界帶來啟示:針對病因開展預防是促進健康的根本措施!,2024/3/2,80,2.5 杰出貢獻,圖3-3 30歲以上男性心臟病死亡率的變化趨勢,2024/3/2,81,確定研究結局,結局指觀察人群中出現的預期結果事件,結局是隊列研究的觀察終點。 結局判斷標準應盡可能采取國際或國內統一標準。結局一旦確定應貫穿于研究始終。除主要結局外,可同時收集多種可能的與暴露有關的結局。,2024/3/2,82,一次隊列研究可有多個結局,20

37、24/3/2,83,確定隨訪,應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隨訪;隨訪內容:與研究開始相同,重點是結局;隨訪的間隔與次數依結局的變化速度、研究的人力和物力等條件而定一般慢性病隨訪間隔為1~2年觀察終點:即研究對象出現結局;觀察終止時間:指整個研究工作截止的時間。,2024/3/2,84,資料分析第一步,表3-2 隊列研究資料整理表,2024/3/2,85,資料分析第一步,兩組發(fā)病/死亡率的計算暴露組:a/(a+b)對照組:c/(

38、c+d)Doll和Hill隨訪4年多后發(fā)現不吸煙者, 肺癌死亡率為 0.07‰;吸煙量在 25支/日以上者,肺癌死亡率為 1.66‰;吸煙量在 35支/日以上者,肺癌死亡率為 3.15‰。,2024/3/2,86,資料分析第二步,兩組發(fā)病/死亡率差異的顯著性檢驗(卡方檢驗),P>0.05,兩組率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024/3/2,

39、87,資料分析第三步,暴露與疾病關聯強度 — RR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RR)概念:RR是指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之比,說明暴露組發(fā)病/死亡危險是非暴露組的多少倍。,,I1:暴露組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I0:非暴露組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2024/3/2,88,RR值的意義,RR>1,暴露因素為疾病的危險因素;RR<1,暴露因素為疾病的保護因素;RR=1,暴露因素與疾病無關聯。,2024/3/2

40、,89,,Doll和Hill隨訪4年多后發(fā)現不吸煙者,肺癌死亡率為 0.07‰;吸煙量25支/日以上者,肺癌死亡率為 1.66‰; RR=1.66÷0.07=23.71吸煙量35支/日以上者,肺癌死亡率為 3.15‰; RR=3.15÷0.07=45 說明吸煙量35支/日以上吸煙者的肺癌死亡危險是非吸煙者的45倍。,2024/3/2,90,隊列研究通過直接觀察危險因素暴露狀況不同的人群的結

41、局,來探討危險因素與所觀察結局的關系。由于能夠提供“前因后果”的時間順序的證據,其檢驗病因假設的效能優(yōu)于病例對照研究。,3. 如何看待研究結果,2024/3/2,91,3. 如何看待研究結果,偏倚(bias)是指在研究設計、實施、分析和解釋階段出現的系統誤差。 選擇偏倚失訪偏倚信息偏倚混雜偏倚,2024/3/2,92,4. 總 結,4.1 優(yōu)點資料可靠,一般不存在回憶偏倚;可直接獲得發(fā)病率(死亡率),直接計算RR等聯系強度

42、指標,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因果時間順序明確,驗證病因假設能力強;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可研究一種暴露與多種結局的關系。,2024/3/2,93,4. 總 結,4.2 局限性不適用于發(fā)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容易產生失訪偏倚;所需樣本大,研究時間長,費人力、物力;研究的設計要求高,實施有一定的難度;隨訪過程中,可能有未知變量引入人群或已知變量發(fā)生變化,使分析復雜化。,,2024/3/2,94,,,95,第四節(jié) 隨

43、機對照試驗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2024/3/2,96,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 概念 是以已確診患有某病的病人作為研究對象,以臨床治療措施(藥物或治療方案)為研究內容,通過觀察和比較試驗組和對照組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從而對臨床各種治療措施的效果進行科學評價。,2024/3/2,97,臨床試驗的設計類型,隨機對照試驗 randomized controlled

44、 trial,RCT 非隨機對照試驗no-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NRCT在1979年,他寫到:"我們還沒有從專業(yè)的或亞專業(yè)的角度,周期性地應用所有相關的RCTs,編寫整理出一個評論概要,這無疑是對我們行業(yè)的一個強烈的責備。",RCT,2024/3/2,98,教 學 內 容,2024/3/2,99,1.隨機對照試驗 RCT,概念 RCT是將研究人群隨機分為試驗與對照兩組

45、,將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給予試驗人群后,隨訪觀察并比較兩組人群的結局,以判斷措施的效果。,2024/3/2,100,2.RCT的基本原則,對照原則;隨機化原則;盲法原則;重復原則。,研究方向:現在 將來,,2024/3/2,102,原理示意圖,2024/3/2,103,3.RCT步驟,制訂實驗計劃 確定研究對象結局的確定和測量 確定樣本量 設立對照

46、組 隨機分組 應用盲法資料的收集與分析,2024/3/2,104,RCT步驟(1),制訂實驗計劃Why, Who, When, Where, What, How更科學,更嚴謹提交審議,2024/3/2,105,RCT步驟(2),確定研究對象 ,選擇原則:使用統一的診斷標準和入選及排除標準;研究對象應能從研究中獲益最大而受害最??;盡可能是最易檢出大療效的人群;已知試驗對其有害的人群,不應作為研究對象;選擇依從性好的

47、人群 ;選擇能將試驗堅持到底的人群 。,2024/3/2,106,RCT步驟(3),結局的確定和測量結局特指干預可能影響或改變的事件、指標或變量。一項干預措施可能會影響多種結局,注意近期療效和遠期療效。,2024/3/2,107,RCT步驟(4),樣本含量的估計 --計算公式,,,,δ:估計的標準差d:兩個樣本均數之差,P=(Pc+P1)/2,2024/3/2,108,RCT步驟(4),樣本含量計算后應注意的問題N是一組人群的

48、大小,總樣本量為2N;α和β根據需要由研究者確定;考慮失訪應增加樣本量,擴大10%~15%。,,,,2024/3/2,109,RCT步驟(5),設立對照 --目的控制混雜和偏倚;提供一個可資比較的基礎;有助于確定治療的副作用或疾病本身產生的并發(fā)癥。,2024/3/2,110,RCT步驟(5),設立對照 --方式,2024/3/2,111,標準對照(standard control),又稱“陽性對照、有效對照 ”對照組為目前臨

49、床上公認的、效果肯定的標準療法;應用:考核新藥的療效或安全性,新藥≥陽性對照。,2024/3/2,112,安慰劑對照(placebo control),陰性對照安慰劑:不含活性成分的制劑使用目的確定受試藥物的“真實”或”絕對”療效與不良反應使用要求一是要求安慰劑的劑型、外觀、味道盡量與試驗藥物相同,而且對人體無害,以利于進行盲法試驗;二是應限于研究那些目前尚無有效藥物治療方法的疾病,或在使用安慰劑期間,對病情和預后基本沒有

50、影響,否則不應使用安慰劑對照。,2024/3/2,113,自身對照(self control),同一組病人先后接受兩種不同的治療;以其中一種治療為對照比較兩種治療結果的差別。,2024/3/2,114,交叉對照(crossover control),兩組受試者使用兩種不同的處理措施,然后互相交換處理措施;隨機方法決定誰先接受治療組或對照組措施;兩階段之間應有一個洗脫期。,2024/3/2,115,交叉對照(crossover co

51、ntrol),2024/3/2,116,互相對照(mutual control),如果同時研究幾種藥物或治療方法時,可以不設專門的對照,分析結果時,各組之間互為對照,從中選出療效最好的藥物或療法。,2024/3/2,117,RCT步驟(6),隨機化分組--原則所有對象都有相等的機會被分配到試驗組或對照組中,而不受研究者或受試者主觀愿望或無意識的客觀原因所影響。隨機化分組--目的保證兩組具有充分的可比性,減少非研究因素的干擾,從而消

52、除來自研究對象和研究者的選擇偏倚,提高試驗結果真實性和可靠性。 隨機化分組--方法簡單隨機化(simple randomization)區(qū)組隨機化(blocked randomization)分層隨機化(stratified randomization),2024/3/2,118,RCT步驟(7),盲法的分類單盲法雙盲法三盲法,盲法分類的依據研究對象醫(yī)生資料整理分析者 實驗設計者,盲法(blinding或mask

53、ing)是指使研究對象或研究者不知道研究的分組情況。,2024/3/2,119,單盲(single blind),研究對象(病人)被盲;優(yōu)點避免來自研究對象的偏倚有利于試驗的安全性缺點不可避免臨床醫(yī)師在考核療效時的主觀因素所導致的偏倚。注意事項 療效考核盡可能采用客觀指標。,2024/3/2,120,雙盲(double blind),研究對象和醫(yī)師被盲;優(yōu)點避免來自研究對象的偏倚減少觀察性偏倚。缺點設計

54、復雜,執(zhí)行較困難。注意事項試驗藥的制劑應防止破密 ;保證研究對象的安全 ;不適用于危重病人 。,2024/3/2,121,三盲(triple blind),研究對象、醫(yī)師和資料整理分析者被盲;優(yōu)點避免來自研究對象的偏倚,減少觀察性偏倚和資料分析時產生的偏倚,使研究結果更符合客觀情況。缺點減弱了對整個科研工作的監(jiān)督作用,使科研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證。,2024/3/2,122,RCT質量評價的Jadad 量表,記分為1~5分

55、1~2分:低質量3~5分:高質量,2024/3/2,123,非盲(開放)臨床試驗,研究對象、臨床醫(yī)師和研究設計者都知道病人接受治療的具體內容;多用于外科手術、評定某些生活方式的改變缺點容易產生信息偏倚;分配在對照組的患者依從性不佳。,介紹,2024/3/2,124,RCT步驟(8),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資料的收集設計調查表收集資料資料的分析仔細核對資料 ;確定評價指標;確定分析方法 。,2024/3/2,125,在

56、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過程中應注意,1. 不合格(ineligibility) 2. 不依從(noncompliance) 3. 失 訪(loss to follow-up) 是指研究對象因遷移或與本病無關的其他疾病死亡及退出試驗等而造成失訪。一般要求失訪率不超過10%。資料分析時,應考慮兩組失訪率的差異,若失訪率不同,則資料分析結果可能產生偏倚;即使兩組失訪率相同,但失訪原因或失訪者的特征不同,則兩組預后也可能不同。,20

57、24/3/2,126,主要評價指標,,,,,,2024/3/2,127,絕對危險降低率(absolute risk reduction,ARR)指對照組事件發(fā)生率(CER)與試驗組事件發(fā)生率(ERR)的絕對差值。該值越大,說明治療產生的臨床效果越大。 相對危險降低率(relative risk reduction,RRR)指絕對危險降低率占對照組事件發(fā)生率的比例。通常RRR在25%~50%或以上才有臨床意義。 需治療人數(n

58、umber needed to treat,NNT)需要治療多少病例才能獲得1例最佳結果。,主要評價指標,,,,,,,,,,2024/3/2,128,描述性分析 推斷性分析多因素分析意向治療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ITT)如果在試驗過程中出現了退出和失訪者,應進行ITT。ITT是將所有納入隨機分配的病人,不管最終是否接受到分配的治療,在最后資料分析中都應被包括在內。,資料分析方法,

59、計量資料 t 檢驗F(方差)分析U檢驗,計數資料卡方檢驗R(Ridit)檢驗 U檢驗Log-Rank 卡方檢驗,2024/3/2,129,RCT的偏倚及其控制,失訪干擾和沾染干擾是指試驗組對象額外地接受了與實驗效應一致的其他處理措施,從而人為地夸大療效的假象。沾染是指對照組患者額外地接受了試驗組藥物,人為地夸大對照組療效,從而低估效應的現象。 控制--使用盲法,并嚴格掌握藥物的使用和治療方案;提高依從性。,202

60、4/3/2,130,RCT的偏倚及其控制,控制方法排除不符合標準的研究對象提高依從性降低失訪率,2024/3/2,131,臨床試驗,優(yōu)點按照隨機化的方法,將研究對象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做到了各組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提高了可比性,減少了混雜偏倚。試驗為前瞻性研究,在整個試驗過程中,通過隨訪將每個研究對象的反應和結局自始至終觀察到底,試驗組和對照組同步進行比較,最終能作出肯定性的結論。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梢垣@得一種干預措

61、施與多種結局的關系。,2024/3/2,132,臨床試驗,局限性1.整個試驗設計和實施條件要求高、控制嚴、難度較大,在實際工作中有時難以做到。2.受干預措施適用范圍的約束,所選擇的研究對象代表性不夠,以致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試驗結果推論到總體。3.研究人群數量較大,試驗計劃實施要求嚴格,隨訪時間長,因此依從性不易做得很好,影響試驗效應的評價。4.有時可涉及醫(yī)學倫理學問題。,2024/3/2,133,驗證病因假設,描述性研究病例對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