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辨工識玉(姚錚華2002.07.05)中國玉器的加工,可以追溯到6000年的仰韶、紅山文化,那時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有玉龍玉蓋等玉雕品。當時人們還未掌握金屬冶煉技術,玉石的加工主要是以石攻石,利用銳石打鑿、刻玉、劃線、磨玉成形,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后來人們采集或用硬度大的巖石制成“解玉砂“用來琢玉,利用繩線、獸牙、木桿、骨片、石器配合解玉砂進行鉆、鋸、磨、使玉材成形,這是史前玉器加工的主要方法。用轉動的砣輪加工玉是一大進步,而原始砣很可能始于
2、良渚文化時期。人們用手拉弓弦(后用腳蹬)使砣輪轉動,砣輪用石材制成,做成不同的砣頭配合解玉砂進行琢玉。商代有了銅,銅制鉈輪強度不大,自身容易磨損,做出的溝線淺而寬,斷面多呈半圓形。西周末、春秋初有了鐵,鐵鉈堅硬,能夠做得薄而銳,提高了加工精度??梢钥坛黾毤毜木€條,深深的溝。砣輪改用銅、鐵制造后,鐵鉈一直使用到民國初期。民國后期到20世紀70年代,有些地方仍有用鐵鉈解玉砂琢玉的作坊,這種加工玉器的方法俗稱為老工。80年代后幾乎全部使用高速
3、電動機具和用人造金剛砂制成的磨具砣。這樣,現(xiàn)代玉器加工,電動工具和砂輪磨砣便成了一統(tǒng)天下,這就是新工。老工新工的不同,源于所用工具、磨具的不同,以及這些工具的轉速、效能、精確程度所產(chǎn)生的各種現(xiàn)象和留下不同的痕跡。判斷老工新工就是從這里入手。老工的工序(指鐵鉈工)大致如下:搗石、研漿(或采集自然砂)、開玉、掏膛、上花、琢玉、磨玉、打眼、上光。它們共同的特點是用人力和鐵鉈,轉動速度不快,靠解玉砂磨玉,材料與設備同時磨損。老工用手工定位操控,
4、精度差、幾何誤差大,在平行度、基準面、圖形對稱等方面會有出入。但老工介質(zhì)細,磨削量小加工力度輕,周期長,玉件不起熱。老工細心制作的玉件十分精美,形狀勻稱,線條流暢,掏膛寬闊,壓地柔平,拋光明亮,這樣的老工是精(細)工。新工的工序是:玉石用砂輪開料,粗磨具砣脫坯后,用無級變速電機,帶動一根軟軸,軟軸卡頭上可以更換不同的、用人造金剛砂制成的砂輪砣頭,最高轉速可以達到每分鐘1萬轉。由于金剛砂砣轉速高,磨削快,制作時間大大減少,工效顯著提高。也
5、正因為這樣,新工的粗工往往有快速急成的痕跡,如:轉速高出現(xiàn)干磨現(xiàn)象,玉表就會起熱起毛,在鉆眼、開窗時因磨削量大,選用的砂輪粒度粗、磨削快,鉆孔或窗口側壁上,會見到起熱后拉毛的現(xiàn)象,玉表呈現(xiàn)一些環(huán)繞鉆孔或窗口的溝痕,平行毛刺,有時會看到黃焦顏色。老工新工的不同之處,利用放大鏡只要細心觀察,總能見到不同的加工痕跡,下面就其典型特征作如下對比:1、線條:老工速度慢,線條比較流暢,在線條的兩側溝邊沒有崩口(特別是十字交叉、網(wǎng)紋、也完好平整)。老
6、工溝底呈現(xiàn)磨砂狀,無明顯長條形磨痕。這是因鐵鉈與解玉砂接觸時才能磨玉,而解玉砂又很快被鉈輪帶走,只能留下短暫的磨痕,不可能劃出長長的道道。做工不細的老工,有時可以見到鉈輪走速不均,壓力不勻,而出現(xiàn)的溝底坑洼,溝線有寬有窄等現(xiàn)象,也有重復下鉈之重線等,這樣的老工是粗工。新工的線條是用砂輪砣,在高速磨削下快速形成的。線條的邊沿往往出現(xiàn)玉石的崩口,使線條出現(xiàn)鋸齒形邊沿。新工線條的溝底還會有長條狀磨痕,這是因為砂輪砣上的砂粒不可能排列非常均勻,
7、總有個別砂粒稍有突起,突起的砂粒在高速轉動下就會在溝底劃出長條形道道。但有的新工仿老工,選用砂輪砣的砂粒很細,加工走線時用力小走速成慢,溝邊也很特征。改制的老玉露出皮殼之下的玉質(zhì),也不同于透過皮殼看到的老玉的顏色,這是因為受沁的皮殼被磨去,沁色就變?yōu)榭罩袠情w,成了“孤立”的沁色,失去了從哪里沁入的“大門”。老玉新做很有迷惑性,一不小心就會上當。新玉老工,是在新玉上模仿老工制作。因為世間有一些石材和邊玉具有自然花紋條斑,有的像沁色,有的像
8、鈣化,有人就利用這些石材來仿造老玉器。為了在做工上不露馬腳,有的開窗口也用手鋸拉出來,有的先用新工做好,再用解玉砂磨砂,有的用特別細密的金剛砂砣,減少轉速細心勾線,不讓線條出現(xiàn)崩口……等。做好之后還要人造皮殼、灰皮、假沁、土咬種種花頭,包裝出籠騙人騙錢。新玉老工除了認玉之外,在鉆孔、線條溝底、開窗時首先鉆下的鉆孔(就算線鋸鋸完,仍然會留下殘剩的半個鉆孔)、沿底死角、膛內(nèi)形狀等處很容易找到新工的痕跡,從而識破伎倆。現(xiàn)在據(jù)報道,新工有了新的
9、發(fā)展,如激光雕刻、微波振動雕刻、噴砂雕刻等等,但只要我們認識了老工,那么別的什么加工方法都不會與老工完全一樣。這是因為古人與現(xiàn)代人在審美觀點、文飾與造型的理解、使用的工具設備的差別都不可能相同,因此制作出來的器件在神韻、氣質(zhì)上必然不會一樣,在做工和工藝處理上也會有所差別。盡管有些仿件也精心模仿,百般掩飾,只要我們多看多想細心留神,總會查出端倪看出破綻,避免上當。有一點要指出的是,現(xiàn)代新工由于設備、工具、磨料都會比古時先進,精心制作的玉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