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十校聯(lián)合體2014-201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物理試題(a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42014學年第二學期十校聯(lián)合體高一期末聯(lián)考學年第二學期十校聯(lián)合體高一期末聯(lián)考物理試卷(學考)(學考)(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本題共1010小題,每小題小題,每小題3分共分共30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選對的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選對的得3分,選錯或不答的得分,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分。)1、某行星繞太陽運行的橢圓軌道如圖所示,F(xiàn)1和F2是橢圓軌道的兩個焦點,行星

2、在A點的速率比在B點的大,則太陽是位于()AF1BF2CADB2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物體間一種基本相互作用規(guī)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牛頓不僅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并較為精確的測出了引力常量B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的向心力由地球對它的萬有引力提供C萬有引力定律只適用于天體,不適用于地面上的物體D宇宙飛船內的宇航員處于失重狀態(tài)是由于沒有受到萬有引力的作用3尋找馬航失聯(lián)客機時,初步確定失事地點位于南緯3152′東經11552′的澳大利亞西南城

3、市珀斯附近的海域,有一顆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每天上午同一時刻在該區(qū)域的正上方海面照像。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表重力加速度為g,衛(wèi)星軌道半徑為r。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衛(wèi)星的運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該衛(wèi)星可能是同步衛(wèi)星C該衛(wèi)星的向心加速度為grR22D該衛(wèi)星的周期為grT24??4下列各種運動過程中,物體(弓、過山車、石頭、圓珠筆)機械能守恒的是(忽略空氣阻力)()A.將箭搭在弦上,拉弓的整個過程B.過山車在動力作用下從軌道上緩

4、慢上行的過程C.在一根細線的中央懸掛著一石頭,雙手拉著細線緩慢分開的過程D.手握內有彈簧的圓珠筆,筆帽抵在桌面放手后圓珠筆彈起的過程(B)(C)(D)(A)學二、不定項選擇題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小題,每小題4分共分共2020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分。)11下列物

5、理量是矢量的是()A動能B電場強度C功D速度12關于元電荷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元電荷實質上是指電子和質子本身B所有帶電體的電荷量一定等于元電荷的整數倍C元電荷的數值通常取作e=1.6010-19CD元電荷e的數值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用油滴實驗測得的13一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假如該衛(wèi)星變軌后仍做勻速圓周運動,動能減小為原來的14,不考慮衛(wèi)星質量的變化,則變軌前后衛(wèi)星的()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為4∶1B.角速度大

6、小之比為2∶1C.周期之比為1∶8D.軌道半徑之比為1∶414如圖所示,實線為方向未知的三條電場線.a、b兩個帶電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從M點飛入電場,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的運動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則在開始運動的一小段時間內(粒子在圖示區(qū)域內)()A.a、b一定帶異號電荷B.a受的電場力較大,b受的電場力較小C.a的速度將減小,b的速度將增大D.兩個粒子的電勢能均減小15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有一半徑為R的圓弧軌道,半徑OA水平、OB豎直,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