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特種稻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工作進展情況匯報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陜西特種稻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2009.09.22,1\,匯報內容,一、基本情況二、研究內容與預期成果形式三、研究進展情況與成果四、經費使用情況五、存在問題和預期結題時間,1\,(1)項目名稱:陜西特種稻資源開發(fā)研究 (2)下達單位:陜西省科技廳(3)研究經費:21萬元,其中政府撥款10萬元,學校配套11萬元;         實到20萬元,其中政府撥款10萬元,學校配套10萬        

2、 元。(4)研究期限:2006~2008年(5)主 持 人: 李新生(6)參加人員:張志健、吳三橋、曹小勇、梁引庫、韓豪、江海 、鄧文輝 吳升華、周寶龍、李天剛、王艷龍、石紹福等,1 項目基本情況,1\,1\,2.1 主要研究內容特種稻米中花青苷類色素等物質測定方法的建立;開展特種稻米中花青苷類色素物質提取、分離及純化方法研究;并對組分和結構進行分析、鑒定; 特

3、種稻米產品加工工藝研究。2.2 預期成果 發(fā)表學術論文4 - 5篇;開發(fā)富有特色的稻米加工產品2-3個或申報新產品研發(fā)專利技術1- 2項。,3,2 研究內容與成果形式,1\,3 研究進展及已取得的成果,3.1 研究進展情況 整個研究工作基本上按原計劃安排正常進行。3.1.1 特種稻米中花青苷類色素等物質測定方法的建立(1)花青苷類色素色價法測定方法在黑米加工產品中的應用研究 首次將色價法應用于黑米

4、酒類產品的品質評價與標準。(2)花青苷類色素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方法的研究 在陜西省資源生物重點實驗室,首次搭建了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花青苷類色素方法平臺,并應用于陜西黑米產業(yè)的研究與開發(fā)工作。,7,1\,11,1\,3.1.2 開展特種稻米中花青苷類色素物質提取、分離及純化方法研究;并對組分和結構進行分析研究 (1)黑米花青苷類色素物質提取、分離及純化方法研究 (2)黑米花青苷類色素機械化生產 工藝研究(3)黑米花青

5、苷類色素物質分析及加工產品標準研究 開展了陜西黑稻主要栽培品種中黑米花青苷類色素種類、結構分析研究,目前已分離出的花色苷組分有8種。同時,根據項目接產單位的要求,在全國調研的基礎上,優(yōu)化了黑米花青苷類色素提取、分離及純化條件,開展了工藝設計、工裝設計、設備選型、產品標準制定等工作,形成了相關技術報告4份,并已經應用于生產實際。,7,1\,1\,3.1.3 特種稻米產品加工工藝研究(1)新型黑米酒的開發(fā)研究

6、 同陜西朱鹮黑米酒業(yè)合作,開展了黑米色素在黑米酒中的應用研究,解決了長期困擾黑米酒中無法保留花青苷類色素的問題,使黑米酒的品質和營養(yǎng)價值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開發(fā)出了新型黑米酒,并已投放市場。(2)黑米飲料加工工藝技術研究 以黑米為原料,開發(fā)出了黑米軟飲料加工工藝和配方,形成了相關技術資料。相關內容發(fā)表研究論文一篇。(3)花青苷軟膠囊加工技術研究 以中醫(yī)藥理論為指導,以黑米中特有功能因子花青苷類物質為原料,輔

7、以漢中地道中藥材,開發(fā)花青苷軟膠囊保健產品。目前已完成基礎研究工作。,7,1\,3.2 取得的成果3.2.1 論文[1] 曹小勇,李新生.黑米花色素苷類色素研究現狀及展望[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 吳三橋, 李新生.黑米中花青苷色素的測定方法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3] 周寶龍,吳三橋,江海,王艷龍,李羽翡,李新生.陜西朱鸚黑米酒氨基酸成份分析[J]. 氨基酸和生物資源.[4] 李新生,鄧文輝,吳三橋等. 陜

8、西三種特種稻米氨基酸及品質分析[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5] 張志健,李新生.黑米皮質飲料加工技術研究[J]. 食品工業(yè).,8,1\,3.2.2 黑米加工技術轉讓情況 黑米色素機械化提取工藝技術,已被陜西省朱鹮黑米酒業(yè)有限公司采用,技術轉讓費35萬元。,11,1\,3.2.3項目研究派生出的新課題(1)花青苷軟膠囊加工技術研究 以此項目研究工作為基礎,申報了陜南突破發(fā)展項目“花青苷等三種膠囊的研

9、制與中試生產”,獲得批準。項目總經費280萬元,其中設備經費240萬元(液質聯(lián)用儀、軟膠囊生產機組各一臺),花青苷軟膠囊開發(fā)部分研究經費為20萬元。(2)黑米花青苷色素機械化生產加工技術研究 以此項目研究工作專題內容為基礎,申報了陜陜西省教育廳重點項目“黑米花青苷色素機械化生產加工技術研究”,獲得10萬元項目經費資助。,1\,3.2.4 人才培養(yǎng)情況 (1)為企業(yè)培養(yǎng)技術骨干4人 (2)本科生

10、畢業(yè)設計8人 (3)研究生3人 3.2.5 成功申報陜西省黑色有機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項目實施過程中,得到了陜西省科技廳、漢中市科技局、洋縣人民政府、陜西朱鹮黑米酒業(yè)的大力支持和陜西省食品學會等相關單位的幫助,并就建立“陜西省黑色有機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以支撐和引領陜西黑色有機食品基地建設和產業(yè)發(fā)展。 2009年7月,陜西省黑色有機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獲正式批準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