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第一篇總論第一章皮膚的解剖學和胚胎學第一節(jié)皮膚的解剖學一、概述皮膚(skin)被覆于體表并與外界環(huán)境直接接觸,是人體一種具有重要解剖學和生理學功能的器官;表皮(epidermis)和真皮(dermis)總重量約占體重的5%~8%,若包括皮下組織重量則可達體重的16%,因此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結構復雜且具有很多結構獨特的皮膚附屬器(skinappendage)(圖11),可行使多種生理功能。圖11皮膚解剖結構模式圖皮膚上致密的多
2、走向溝紋稱皮溝(sulcicutis),是皮膚附著于深部組織并受纖維束牽引形成,以面部、手掌、陰囊以及其他活動部位為較深;皮溝間形成大小不等的菱形或多角形隆起稱為皮嵴或皮丘(ridge),每條嵴的下面有一個真皮乳頭,乳頭的形狀和配布樣式決定了嵴的樣式,皮嵴上凹陷的斑點即為汗腺開口。皮膚表面有許多粗紋和肉眼不易見的細紋,這些皮膚標志統稱皮線(skinline),手掌和足跖及指(趾)屈側的皮線呈平行排列,并構成特殊的圖樣,稱為指(趾)紋,其
3、樣式由遺傳因素決定的,在一生中穩(wěn)定不變且個體之間存在差別,因此可作為鑒別個體的可靠根據之一;指(趾)紋常可分為四型,即拱形(弓形)、袢形、渦形和混合形。皮膚的結構特點(如厚度、角化程度、機械張力、毛和毛囊的大小及數目、腺體類型及數目、色素化程度以及血管、神經的分布等)在人體各部位有較大差別,因此對皮膚類型很難作較詳細的劃分。一般根據表皮和真皮的厚度、毛和皮脂腺的有無將皮膚分為兩型,即有毛的薄皮膚(hairyhirsuteskin)和無毛
4、的厚皮膚(glabrousskin),前者被覆身體大部分,主要承擔皮膚的一般功能,后者位于手掌、足跖和指(趾)的屈側面,結構強度較大,具有較深厚的磨擦嵴,較多的汗腺和較豐富的感覺神經末稍,能耐受較強的機械性磨擦,便于運動和手工操作;有些區(qū)域的皮膚結構比較特殊,不屬于上述兩型,如口唇、外陰、肛門等皮膚-粘膜交界處。真皮內纏繞膠原纖維成束排列的彈力纖維使皮膚具有一定彈性,可保持持續(xù)的張力,根據彈力纖維排列順序不同,各部位的皮膚張力均有其固定
5、的方向。1861年Langer用圓錐形長釘隨意穿刺新鮮尸體皮膚后發(fā)現,其形成的皮膚菱形裂縫長軸在不同部分呈固定的方向排列,將其連接起來便形成了皮紋,后人稱朗氏線(Langerlines)即皮膚張力線;1892年Kocher提出,外科切口應沿皮膚張力線切開,否則不僅裂口較寬,愈合后也較容易瘢痕增生;但此后發(fā)現實際上沿皺紋、皺褶和屈折線的切口形成的瘢痕才比較纖細且不太明顯,而它們與皮膚張力線走向常不一致;1977年3其上著色較深的梭形小顆粒
6、即為橋粒。(3)顆粒層:位于棘層上部,正常情況下其厚度與角質層厚度成正比,在角質層薄的部位顆粒層通常由1~3層梭形或扁平細胞組成,而在掌跖等角質層厚的部位,顆粒層可厚達10層。細胞的主要特點是胞質中出現許多較大的強嗜堿性致密顆粒,稱透明角質顆粒(keratohylinegranules)。(4)透明層:位于角質層下方,由2~3層較扁的細胞組成,此層僅在掌跖部位較厚表皮中可見。細胞界限不清,光鏡下易被伊紅染色,胞質呈均質狀并有強折光性。(
7、5)角質層:由多層扁平角質細胞組成,在掌跖部位可厚達40~50層。本層細胞由顆粒層細胞突然轉變而來,多已死亡,故無細胞核等細胞結構,被稱為角化細胞。2樹枝狀細胞(1)黑素細胞:在石蠟包埋、HE染色的皮膚切片上,黑素細胞位于表皮基底層下方或基底層細胞之間,組織固定時胞質收縮使胞漿透明,故又稱透明細胞(clearcells),其數量與膚色、人種、性別無關而與部位、年齡有關。人體內幾乎所有組織內均有黑素細胞,以表皮基底層、毛囊、各種粘膜上皮、
8、真皮、血管周圍、內耳、軟腦膜、周圍神經及交感神經、眼視網膜色素上皮和脈絡膜等處為多。黑素細胞可分為樹枝狀和非樹枝狀二種,均可合成黑素,前者與皮膚有關,能將黑素轉移到其他細胞內;而后者主要存在于色素膜、視網膜和軟腦膜等,只能將黑素貯存在細胞內。多巴染色或銀染色可顯示表皮中黑素細胞由頂部發(fā)出樹枝狀突起伸向周圍的基底層細胞及棘層細胞間,并借其輸送已合成的黑素小體,后者聚集在這些細胞的胞核上方,可吸收紫外線以保護胞核免受輻射損害(圖13)。圖1
9、3HE染色時所見的黑素細胞和可能的朗格漢斯細胞(2)朗格漢斯細胞:光鏡下觀察細胞呈多角形,位于棘層中、上部的棘細胞之間,胞漿透明,胞核較小,形狀不規(guī)則,比周圍的角質形成細胞著色深;細胞化學染色三磷酸腺苷酶和胺基肽酶都呈陽性,而多巴(dopa)反應為陰性;具有CD6和S100等表面標記(圖14),可籍此與黑素細胞區(qū)別。正常成人朗格漢斯細胞占表皮細胞總數的3%~8%,密度為約460~1000/mm2,細胞數目與部位、性別和年齡有關。朗格漢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