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整理最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自主學習探究,1.我國各民主黨派的性質和地位?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地位?3.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4.人民政協的性質、主題和職能?5.我國政黨制度的優(yōu)越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圖案是以五角星、四面旗幟和中國地圖為中心,光芒四射的藍天作背景,周圍是緞帶連接起來的齒輪和麥穗形成的圓形。紅星表示無產階級領導;齒輪、麥穗表示工農聯盟為基礎;四面紅旗表示四個階級即工人階級、農民

2、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大聯合;地圖表示新中國,背景光芒四射,象征“大團結”的精神。,1、執(zhí)政參政 特色鮮明,(1).我國的民主黨派,性質--是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yè) 建設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地位: 參政黨,現任民建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監(jiān)察學會會長陳昌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農工黨中央主席桑國衛(wèi),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細說教

3、材,(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地位,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3)、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①.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各民主黨派參政的基本點: (一個“參加” 三個“參與”)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和執(zhí)行,1949年成立的新中國政權中,6名副主席中,非中共人士有3人(

4、宋慶齡、李濟深、張瀾) ;4位副總理中,非中共人士2名(黃炎培、郭沫若) ;政務院32個部級機構的正職官員中,非中共人士有13名,占40%;副職當中非中共人士31名,占43%.,參加國家政權,2009年統(tǒng)計數據:全國31個省、市都有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擔任副省長,副主席,副市長或助理,目前全國擔任各級政府和司法機關局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共3.2萬。全國擔任各級人大代表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共17.6萬。全國人大常委

5、會副委員長7人,常委50人 。,,理解:  我國各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反對黨,②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的內容,政治原則政治方向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政治領導,③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基本內涵:,“長期共存”:中國共產黨存在多久,民主黨派就存在多久, 多黨合作制度要長期存在下去。“互相監(jiān)督”: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基礎上互相監(jiān)督,尤其強調參政黨監(jiān)督執(zhí)政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表明

6、參政黨要和執(zhí)政黨一道經受考驗,共同承擔國家與民族盛衰興亡的責任,------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④.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 ----遵守憲法和法律,注: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關系:政治上:領導與被領導 監(jiān)督上:互相監(jiān)督組織上:相互獨立 法律上:地位平等。,⑤、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

7、 ---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人民政協),⑤,,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委員,十六屆、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第十二屆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漢族,1945年4月生,浙江紹興人,1963年8月參加工作,196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導彈工程系彈道式導彈自動控制專業(yè)畢業(yè),大學學歷,工程師。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A政協組成人員,共產黨各個民主黨派

8、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少數民族人士各界愛國人士港澳特別行政區(qū)同胞臺灣同胞,——多黨合作的組織形式,是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的性質,誤區(qū)一 人民政協是我國的國家機構之一。,誤區(qū)二 人民政協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誤區(qū)三 人民政協是各民主黨派政治聯盟 。,,,,B人民政協的主題、職能,政治協商:是對國家和地方的方針、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

9、題,以及政協內部各方面的關系等問題進行的協商。,民主監(jiān)督:是對國家法律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方式所進行的監(jiān)督。,參政議政:是對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大問題及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注意:人民政協不同于國家機關,它不能直接對國家事務進行決策,政協的提案、建議

10、案沒有法律約束力,也不能直接去處理行政事務。,,2、適合國情 優(yōu)勢顯著,(1)、我國政黨制度的顯著特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共產黨執(zhí)政、多黨派參政,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的政黨制度。,鏡頭一:中共中央舉行民主協商會,就重大問題的決策,向各民主黨派通報情況并聽取意見,有利于決策的民主化。鏡頭二:各民主黨派圍繞東部開放、西部開發(fā)、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等戰(zhàn)略問題進行調研等。鏡頭三:各民主黨派及成員參政議政,尤其是其成

11、員在政府等國家機關中任職,有助于黨和政府整合、協調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和要求,鞏固和發(fā)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鏡頭四:各民主黨派成員與港澳臺親朋故舊的聯系,(2)我國政黨制度的優(yōu)越性,①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②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③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④有利于推動祖國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對號入座,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政協的區(qū)別與聯系,探究:我國實行的是一黨制?我國實行的是多黨制,,中國為什么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由我國國情決定的,國

12、家性質 基本經濟制度,(3)中國不能實行西方多黨制,我國的多黨合作就是多黨聯合執(zhí)政。人民政協和人大一樣,都是我國的權力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監(jiān)督和被監(jiān)督的關系。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在政治上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各民主黨派有權參加國家政權,和共產黨是共同執(zhí)政的親密友黨關系。,找茬,×,√,×,×,×,10、“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是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11、憲法和法律是多黨合作

13、的政治基礎。12、政黨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13、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是人民政協,它以團結和發(fā)展為主題。,,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根本活動準則,,基本,,民主,,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我國各民主黨派,我國政黨制度,我國的8個民主黨派民主黨派的性質,政黨關系政治基礎基本方針根本活動準則重要機構,,,我國政黨制度的優(yōu)越性,課堂小結,,,2015年,作為“十二五”規(guī)劃實施的

14、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規(guī)劃制定的關鍵之年,必將在我國發(fā)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剛剛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制定“十三五”規(guī)劃的建議,在這一過程中,人民政協作為我國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充分發(fā)揮其專門協商機構的重要作用,組織各民主黨派及廣大政協委員為“十二五”規(guī)劃制定和順利實施以及“十三五”規(guī)劃的制定獻計出力,取得了豐碩成果,彰顯了政協智慧。(1)結合材料一,說明中國共產黨在制定“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的過程中為何要廣泛征求各民

15、主黨派的意見和建議。 (12分),,(12分)①我國實行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②中國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其他民主黨派的參政黨,二者是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關系。中國共產黨征求民主黨派的意見和建議,有利于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yè)。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具有民主監(jiān)督、參政議政、政治協商的職能,中國共產黨征求民主黨派的意見和建議,有利于發(fā)揮民主黨派民

16、主監(jiān)督、參政議政、政治協商的作用。④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征求民主黨派的意見和建議,有利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⑤中國共產黨堅持民主執(zhí)政、科學執(zhí)政。中國共產黨征求民主黨派的意見和建議,有利于發(fā)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從而提高決策民主性和科學性。,,[2014·汕頭一模]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17、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全面深化改革議題確定后,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成立文件起草組,進行全會《決定》起草工作。在將近7個月的時間里,文件起草組廣泛征求意見,開展專題論證,進行調查研究,反復討論修改。其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3次會議、中央政治局2次會議分別審議《決定》,《決定(征求意見稿)》還專門聽取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結合材料,運用我國政黨制度的

18、知識,分析《決定》起草過程體現的道理。,,①《決定》起草工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統(tǒng)一領導下進行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②《決定》起草過程中廣泛征求意見,開展專題論證,進行調查研究,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③《決定(征求意見稿)》專門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體現了我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親密友黨。,

19、鞏固練習:,2012年3月我國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商討國家的大政方針,據此回答1-3題。1、材料中“兩會”的共同點是    (  ) ①都是由人民選舉產生的  ②都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實現形式  ③都在履行國家的職能  ④體現了國家機關協調一致開展工作   ⑤都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0、 ⑥都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  A.②③⑥      B. 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D,2、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聯袂召開     (  ) A.便于發(fā)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

21、人士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作用 B.有利于人大和政協兩個國家機構共同決定國家大事 C.有利于人大和政協相互監(jiān)督        D.有利于發(fā)揮民主黨派在國家事務中的領導作用,A,3、關于我國政黨制度的說法,錯誤的 是        &#

22、160;   (  )①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有權制定和修改憲法  ②“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是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  ③憲法和法律是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  ④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是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親密友黨  ⑤政黨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⑥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是人民政協,它以團結和發(fā)展為主題     A.②

23、③⑤⑥        B.①③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D,4.下列對人民政協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

24、機構  ②監(jiān)督國家政權的社會團體  ③是中國人民(不包括中國共產黨黨員)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 ④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⑤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等的政治組織A.②③⑥        B.①③④       C.①④

25、⑤          D.②⑤⑥,C,5.有人認為,我國的政黨制度就是一黨制。這種觀點     (  )A.是正確的,因為我國只有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B.是正確的,因為各民主黨派都接受共產黨的領導C.是錯誤的,因為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輪流執(zhí)政D.是錯誤的,因為在我國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D,我

26、國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工作報告指出,人民政協是大團結大聯合的象征,是密切海內外同胞關系的橋梁和紐帶。這表明人民政協是A.代表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政黨 B.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C.以團結和發(fā)展為主題的 D.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國家機關,B,,,,,政協委員關于完善金融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建議,為國家相關改革部署提供了重要參考。這體現了    

27、; A.政協委員直接參加國家政權和國家事務管理     B.民主黨派積極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能     C.民主黨派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協商,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     D.政治協商制度有利于促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D,,,,,據近期《中國的政黨制度》白皮書顯示,全國擔任縣處級以上職務的民主黨派成員、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