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OI:103880jissn10046933201501004日本“多自然河川”治理及其對我國河道整治的啟示偉1,2,楊平3,龔淼1210098朱(1河海大學環(huán)境學院,江蘇南京2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蘇南京2100983日本琵琶湖博物館研究部,滋賀縣草津市5250001)摘要:全面梳理、解讀日本河川治理在各階段所采取的措施,尤其對其“多自然河川”治理工程進行總結和分析,明確不同階段的河道治理思路和技術措施,旨在為
2、我國河流治理中水利工程與生態(tài)修復、水質改善密切結合等提供思路和技術方法上的借鑒。關鍵詞:中小河流多自然河川生態(tài)修復河道整治農村河道中圖分類號:X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6933(2015)01002208Japan’smultinaturalriverregulationitsenlightenmenttoChinaZHUWei12,YANGPing3,GONGMiao1(1CollegeofEnvironment,Hoha
3、iUniversity,Nanjing210098,China2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ofWaterResoursesEfficientUtilizationEngineeringSafety,Nanjing210098,China3LakeBiwaMuseumoshimo,Kusatsu,Shiga525001,Japan)Abstract:Measurestakeninvarioussta
4、gesofriverregulationinJapanwerethoughlyreviewedinterpretedThe“multinaturalriver”regulationprojectinJapanwasespeciallysummarizedanalyzed,makingtheriverregulationideastechnicalmeasuresofdifferentstagesclearThepurposeofthis
5、paperistoprovidereferencesofideastechnicalmethodabouthowtocombinewaterconservancyprojectconstructionwithecologicalrestationwaterqualityimprovementfChineseriverregulationKeywds:mediumsizedsmallriversmultinaturalriverecolo
6、gicalrestationriverregulationruralriver我國“十五”計劃實施以來,在河流湖泊治理中逐漸開始考慮環(huán)境以及生態(tài)的治理目標,水利行政主管部門也提出了“生態(tài)水利”的新思路,以生態(tài)水利工程為基本理念的治水工程開始興起[1]。一段時間內,“生態(tài)護坡”、“生態(tài)清淤”、“生態(tài)調度”等冠以生態(tài)含義的各種技術、措施廣泛流行[23]。2007年太湖藍藻暴發(fā)以后,為了治理入湖河流的嚴重污染,各種在河床、河灘及河岸中開展的浮
7、床、曝氣、人工濕地、植物等凈化措施應運而生,并被多方使用[4]。在管理方法上,也出現了“河長制”的環(huán)境責任問責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近幾年,與生態(tài)治理相關的產業(yè)也開始興起,生產浮床、生態(tài)護坡材料、太陽能曝氣機、微氣泡曝氣機、各種濕生植物以至于EM菌等微生物制劑的生產企業(yè)非?;钴S??梢哉f在河流治理中“水質”、“生態(tài)”的概念深入人心,新方法、新技術的需求非常旺盛。最近,尤其可喜的是“生態(tài)水利”的治理措施逐漸從城市河道、城市湖泊走向中
8、小河流和農村河道,標志著帶有“環(huán)境”、“生態(tài)”目標的治理工程逐漸從重點河流走向整個流域,逐漸趨向于“流域治理”的大格局。筆者曾多次到日本、韓國等人口相對密集的國家進行河流治理的調查和交流,也去過臺灣了解河基金項目: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2013ZX07113001)日本學術振興會科學研究費補助金項目(22520840,24520876)作者簡介:朱偉(1962—),男,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河湖水環(huán)境治理及生態(tài)修復研究。Em
9、ail:weizhu@hhueducn22上也體現出了這樣3個階段的變化。河流治理從防洪排澇等工程治理到1960年代出現水質問題以后,以改善河流水質為目標,以污染源控制為主要措施的治理工程廣泛實施,也就是“物質”階段的普遍開始。在研究日本的眾多河流、湖泊的治理經驗總結資料時發(fā)現,大多數資料都把污水收集處理放在主要位置,同時非常重視環(huán)境相關法規(guī)、標準的制定,總體上都是從流域控制的角度思考問題。應該說這種治理思路在日本具有非常的普遍性。而所
10、謂“生命”階段的開始,實際上從1980年代很多工程已經開始考慮生態(tài)問題了,但作為全國性的行動,還是起源于1990年。當時的日本建設省河川局發(fā)布《關于“多自然型河川”推進工作》的文件,提出了水利工程中必須進行“多自然型”建設的新目標,而對于“多自然型河川”的概念定義為“照顧到河川本來就有的生物的生育環(huán)境,統籌兼顧自然景觀的保護和創(chuàng)建”。1997年日本修訂了《河川法》,明確了水利工程除了“治水”、“利水”(用水)之外,必須考慮“河川環(huán)境的整
11、治與保護”。而對于“河川環(huán)境”則明確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涵:①河川的自然環(huán)境:包括在水流中和水邊棲息、繁殖的水生動物以及生長在水中和水邊的植物②河川和人相聯系的生活環(huán)境:清潔的水質,與水流相關的水面和綠化的景觀,舒適的河川空間。也可以理解為從1990年開始,日本對待河流的思路,已經從“物質”的階段進入到“生命”的階段。其背景是大多數河流、湖泊已經從嚴重的水質污染中“脫困”,具備了考慮生態(tài)問題的前提條件。其實,日本開展污染控制的時間也整整持
12、續(xù)了30年。有關自然和人的關系問題,在日本衍生出了環(huán)境社會學中的一種理論,也就是生活環(huán)境主義理論。這是由鳥越皓之[11]、嘉田由紀子[12]為代表的研究小組通過對琵琶湖的環(huán)境調查提出來的一種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1989年嘉田由紀子發(fā)起的琵琶湖“螢火蟲足跡”活動應該是這一理論的首次實踐[13]??梢哉f,日本河湖治理中關心人與自然關系的具體行動基本在這一時期開始活躍。為了喚起當地居民積極參與減少污染的行動,政府曾經經過多方
13、努力,而通過當地居民參與實施的螢火蟲調查卻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一活動持續(xù)了10年,很多居民參加了這一活動。也就是說,從這一時期開始,在治水的時候,更多地開始考慮在居民生活史上已經形成的人與自然的平衡關系,基于這樣的關系來制定相應的水質、生態(tài)目標,達到可持續(xù)的治理效果。2日本的“多自然型河川”工程歐洲的瑞士、德國早在1950年代就開始實施近自然河川工程。參照這一思路,日本在1990年提出“多自然型河川”的思路,明確定義為“照顧到河川本
14、來就有的生物的生育環(huán)境,統籌兼顧自然景觀的保護和創(chuàng)建”。1990—2002年的12年間共有28000個河川治理項目采用了這一模式[14]。在2002年日本全國實施的5500項河川治理工程中,大約70%的工程采用了“多自然型河川”的理念。根據足立[15]考之的總結,“多自然型河川”與傳統工程的差異見表1,其中代表性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5]表1傳統工程措施與“多自然型河川”工法的區(qū)別傳統工程措施“多自然型河川”工法快速地進行排澇全國使用統
15、一標準優(yōu)先考慮工程的效率按照規(guī)范大量生產維護管理較少能夠大量生產的材料基本上選擇直線由人來決定河流形狀標準斷面重視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尊重地區(qū)間差異和個性花費更多的工序和時間手工制作定制式生產竣工后的管理更加重要從本地選擇適合的材料主要采用自然的曲線容許河流有一定自由度多樣化的斷面a河灘綠地及其公園化利用。由于季節(jié)性洪水的特征非常顯著,日本的河流大多數采用復式斷面(圖1)。這種斷面在常水位時會有廣闊的河灘露出水面,在洪水期則利用為洪水斷面。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日本泡沫經濟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 日本企業(yè)文化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 日本氣候外交及其對我國的啟示.pdf
- 日本的“醫(yī)藥分業(yè)”改革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 日本自然災害的信息傳播及對我國的啟示.pdf
- 日本公司治理結構改革及其對中國的啟示.pdf
- 日本信息化發(fā)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 日本信息化發(fā)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 日本公司治理模式的改革及其啟示
- 日本工業(yè)轉型及其能耗強度變化對我國的啟示
- 論日本公益法人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pdf
- 日本銀行業(yè)重組及其對我國的啟示.pdf
- 河道綜合治理的整治文檔
- 美國網絡謠言治理及其對我國的啟示.pdf
- 日本泡沫經濟的成因及其對我國的啟示.pdf
- 日本職業(yè)資格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pdf
- 日本理索納銀行的公司治理及其啟示
- 美國對個人不良信用的治理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 日本“雙循環(huán)”經濟對我國啟示
- 日本生態(tài)旅游推進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