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土力學土力學11解解1A試樣100083DMM300317DMM600928DMM6010092811180083UDCD22301060031716100830928CDCDD1B試樣1000015DMM300003DMM6000066DMM6010000664400015UDCD2230106000030910001500066CDCDD12解已知153G106G270MSMSG飽和1RS又知15310647GWSMMM1含水量0443443WSMM471062孔隙比04432712010SREGS3孔隙率12054554512EE4飽和密度及其重度327121771112SSATWGEGCME317710177SATSATGKNM5浮密度及其重度317710077SATWGCM30771077GKNM6干密度及其重度327101231112SWDGGCME312310123DDGKNM13解解316015111006DGCM27010111079151SSWDDGE079293270SATSEG1601001509111006SMVMG29361509352WSMMG14解解11111SWSWSWGGGNNEN21111SWWVWSWSWSSVSSWWRSRWSVVSMVVVMMVVVVGSEGSEMVVVVVEEEAA311111SWSSWSSWSSWSWWSWVSVSMMVMVVGGVVVVEEEV18解1對A土進行分類①由粒徑分布曲線圖,查得粒徑大于0075㎜的粗粒含量大于50,所以A土屬于粗粒土;②粒徑大于2㎜的礫粒含量小于50,所以A土屬于砂類,但小于0075㎜的細粒含量為27,在15~50之間,因而A土屬于細粒土質(zhì)砂;③由于A土的液限為160,塑性指數(shù),在17㎜塑性圖上落在ML區(qū),故A土最后定名為粉土質(zhì)砂SM。16133PI2對B土進行分類①由粒徑分布曲線圖,查得粒徑大于0075㎜的粗粒含量大于50,所以B土屬于粗粒土;②粒徑大于2㎜的礫粒含量小于50,所以B土屬于砂類,但小于0075㎜的細粒含量為28,在15~50之間,因而B土屬于細粒土質(zhì)砂;③由于B土的液限為240,塑性指數(shù),在17㎜塑性圖上落在ML區(qū),故B土最后定名為粉土質(zhì)砂SC。241410PI3對C土進行分類①由粒徑分布曲線圖,查得粒徑大于0075㎜的粗粒含量大于50,所以C土屬于粗粒土;②粒徑大于2㎜的礫粒含量大于50,所以C土屬于礫類土;③細粒含量為2,少于5,該土屬礫;④從圖中曲線查得,和分別為02㎜,045㎜和56㎜10D30D60D因此,土的不均勻系數(shù)6010562802UDCD土的曲率系數(shù)223010600450180256CDCDD⑤由于,所以C土屬于級配不良礫GP。513UCCC19解112SSMM即1122DDVVAA112211DVV22111116520112217417DVV萬方216530004950SDMVTT4950193465WSOPMM3272101110648165SSWDDGE200?2727980648SRGSE21如圖所示為某地基剖面圖,各土層的重度及地下水位如圖,求土的自重應力和靜孔隙水應力。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34
大?。?1.1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22試求出圖示體系的計算自由度,并分析體系的幾何構(gòu)造。A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ⅠⅢⅡⅢ舜變體系BW5342–610幾何可變CBⅠⅡⅢ(ⅠⅡ)(ⅠⅢ)(ⅡⅢ)幾何不變24試分析圖示體系的幾何構(gòu)造。A(ⅠⅢ)(ⅠⅡ)(ⅡⅢ)ⅠⅡⅢ幾何不變BW4332510幾何可變體系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53
大?。?13.2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第一套第一套1下列物理量中,有量綱的數(shù)為()AA佛汝德數(shù)FRB沿程阻力系數(shù)BC滲流系數(shù)KD堰流流量系數(shù)M2緩坡明渠中的均勻流是()AA緩流B急流C臨界流D可以是急流或緩流3管流的負壓區(qū)是指測壓管水頭線()A在基準面以下的部分B在下游自由水面以下的部分C在管軸線以下的部分D在基準面以上的部分4有兩條梯形斷面渠道1和2,已知其流量、邊坡系數(shù)、糙率和底坡相同,但底坡I1I2,則其均勻流水深H1和H2的關(guān)系為()AH1H2BH1H2CH1H2D無法確定5對于并聯(lián)長管道,每根管道的()相等。A流量B切應力C沿程水頭損失D水力坡度6平衡液體的等壓面必為()A水平面B斜平面C旋轉(zhuǎn)拋物面D與質(zhì)量力正交的面7理想液體恒定有勢流動,當質(zhì)量力只有重力時,()A整個流場內(nèi)各點的總水頭相等22GUPZB只有位于同一流線上的點,總水頭相等22GUPZC沿流線總水頭沿程減小22GUPZD沿流線總水頭沿程增加22GUPZ8有一溢流堰,堰頂厚度為2M,堰上水頭為2M,則該堰流屬于()A薄壁堰流B寬頂堰流C實用堰流D明渠水流9同一管道中,當流速不變,溫度上升時,則雷諾數(shù)()A增大B減小C不變D不一定10一段直徑不變管道的流速從2MS增加到4MS時,在水流都處于紊流粗糙區(qū)時,沿程水損失是原來的()倍A1BC2D421有一明渠均勻流,通過流量,底坡,則其流量模數(shù)KSMQ55300040I2水泵進口真空計的讀數(shù)為,則該處的相對壓強水頭為M2524MKNPK3矩形斷面渠道,水深H1M,單寬流量則該水流的佛汝德數(shù)FR。SMQ134寬頂堰的總水頭H02M下游水位超過堰頂?shù)母叨菻S14M,此時堰流為出流。5滲流杜比公式表明,在漸變滲流中過水斷面的流速分布為。6已知謝才系數(shù),則沿程阻力系數(shù)。SMC100217當液流為流時,流線與跡線重合。8直徑為1M的管道中的水流,其水力半徑為。1畫出如圖示曲面ABC上的水平壓強分布圖與壓力體圖。裝一測壓管,已知測壓管水面高于管軸1M,不計行進流速,求管道中通過的流量。3(本小題12分)如圖示管路漸變段,已知管軸線與水平面夾角,漸變段長O30L10M,漸變段中水體重量G2KN,進水管直徑,流速,形心點相對MD201SMV11壓強水頭水柱高,出水管直徑,不計水頭損失,試求固定段MP501MD102管路所受的作用力和。XRYR4(本小題10分)在矩形斷面河道上,有一單孔的與渠道等寬的泄水閘,已知閘前水深,閘門開度,閘下游水深,閘門寬度,(閘門垂向收縮系MH8ME52MHT54MB8數(shù),堰流的流量系數(shù),閘孔出流的流量系數(shù)),不計62502340MHE180600行進流速,試求(1)通過水閘的流量;(2)判斷閘下游的水流銜接形式,并判斷閘下是否要建消能工。1MHL2LHEHTLXY1122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7
大?。?1.7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第1頁共30頁1第一章11砂類土和粘性土各有那些典型的形成作用【答】土在其形成過程中有各種風化作用共同參與,它們同時進行。砂類土主要是由于溫度變化、波浪沖擊、地震引起的物理力使巖體崩解、破碎形成。粘性土主要是巖體與空氣、水和各種水溶液相互作用形成。12請分析下列幾組概念的異同點①黏土礦物、黏粒、黏性土;②粒徑、粒度和粒組?!敬稹筐ね令w粒(黏粒)的礦物成分主要有黏土礦物和其他化學膠結(jié)構(gòu)物或有機質(zhì),其中黏土礦物的結(jié)晶結(jié)構(gòu)特征對黏性土的工程性質(zhì)影響較大。黏土礦物實際上是一種鋁硅酸鹽晶體,是由兩種晶片交互層疊構(gòu)成的。黏土礦物顆粒一般為扁平狀(或纖維狀),與水作用后扁平狀顆粒的表面帶負電荷,但顆粒的(斷裂)邊緣,局部卻帶有正電荷。黏性土由黏粒與水之間的相互作用產(chǎn)生,黏性土及其土粒本身大多是由硅酸鹽礦物組成。自然界中土一般都是由大小不等的土?;旌隙M成的,也就是不同大小的土顆粒按不同的比例搭配關(guān)系構(gòu)成某一類土,比例搭配(級配)不一樣,則土的性質(zhì)各異。土顆粒大小,通常以其直徑大小表示,簡稱粒徑,單位為MM。所謂土的顆粒大小組合情況在工程上就是按土顆粒(粒徑)大小分組,稱為粒組。每個粒組都以土粒直徑的兩個數(shù)值作為其上下限,并給以適當?shù)拿Q,簡言之,粒組就是一定的粒徑區(qū)段,以毫米表示。土顆粒的大小是以其直徑來表示,稱為粒徑或粒度,其單位一般采用毫米。13簡述土中粒度成分與礦物成分的關(guān)系?!敬稹看诸w粒土往往是巖石經(jīng)物理分化形成的原巖碎屑,是物理化學性質(zhì)比較穩(wěn)定的原生礦物顆粒;細小土粒主要是化學風化作用形成的次生礦物顆粒和生成過程中有機物質(zhì)的介入,次生礦物的成分、性質(zhì)及其與水的作用均很復雜,是細粒土具有塑性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對土的工程性質(zhì)影響很大。14粒組劃分時界限粒徑的物理意義是什么【答】界限粒組的物理意義是劃分粒組的分界尺寸15粘土顆粒為什么會帶電【答】研究表明,片狀粘土顆粒的表面,由于下列原因常帶有布平衡的負電荷。①離解作用指粘土礦物顆粒與水作用后離解成更微小的顆粒,離解后的陽離子擴散于水中,陰離子留在顆粒表面;②吸附作用指溶于水中的微小粘土礦物顆粒把水介質(zhì)中一些與本身結(jié)晶格架中相同或相似的離子選擇性地吸附到自己表面;③同晶置換指礦物晶格中高價的陽離子被低價的離子置換,常為硅片中的SI4被AL3置換,鋁片中的AL3被MG2置換,因而產(chǎn)生過剩的未飽和的負電荷。④邊緣斷裂理想晶體內(nèi)部是平衡的,但在顆粒邊緣處,產(chǎn)生斷裂后,晶體連續(xù)性受到破壞,造成電荷不平衡。16毛細現(xiàn)象對工程有何影響毛細帶內(nèi)為什么孔隙水壓力為負值【答】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表面電場影響范圍以外的水。按其移動所受作用力的不同,可分為重力水合毛細水。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的透水土層中的地下水,它是在重力或水頭壓力作用下運動的自由水,對土粒有浮力作用。重力水的滲流特征,是地下工程排水合防水工程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對土的應力狀態(tài)和開挖基槽、基坑以及修筑地下構(gòu)筑物有重要影響。毛細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與空氣交界處表面張力作用的自由水。在工程中,毛細水的上升高度和速度對于建筑物地下部分的防潮措施和地基土的浸濕、凍脹等有重要影響。在水、氣界面上,由于彎液面表面張力的存在,以及水與土粒表面的浸潤作用,孔隙水的壓力亦將小于孔隙內(nèi)的大氣壓力。于是,沿著毛細彎液面的切線方向?qū)a(chǎn)生迫使相鄰粒擠緊的壓力,這種壓力稱為毛細壓力,毛細壓力的存在使水內(nèi)的壓力小于大氣壓力,即孔隙水壓力為負值。第3頁共30頁33WSSWSSWWSATCM87G1171203411712851D11D11D111D11111WSD有(2)38701871CMGVVVVVVVMVVMWSATWVSSATWVWVWSSWSS(3)37810870CMKNG或33781071871810871CMKNCMKNGWSATSATSAT24、某砂土土樣的密度為177GCM3,含水量98,土粒相對密度為267,烘干后測定最小孔隙比為0461,最大孔隙比為0943,試求孔隙比E和相對密實度DR,并評定該砂土的密實度。解(1)設1SVEDEMMEMMVMWSSSWS1111整理上式得6560177116720980111WSDE(2)(中密)59504610943065609430MINMAXMAXEEEEDR25、某一完全飽和黏性土試樣的含水量為30,土粒相對密度為273,液限為33,塑限為17,試求孔隙比、干密度和飽和密度,并按塑性指數(shù)和液性指數(shù)分別定出該黏性土的分類名稱和軟硬狀態(tài)。解8190732300SWSWSSWSWVDVVDVVE35018190117321CMGEDVMWSSD3951819011732301111CMGEDEDDVVMWSWSWSWVSSAT查表,定名為粉質(zhì)粘土161733PLPI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30
大小: 2.2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第二章第二章流體的壓力、體積、濃度關(guān)系狀態(tài)方程式流體的壓力、體積、濃度關(guān)系狀態(tài)方程式21試分別用下述方法求出400℃、4053MPA下甲烷氣體的摩爾體積。(1)理想氣體方程;(2)RK方程;(3)PR方程;(4)維里截斷式(27)。其中B用PITZER的普遍化關(guān)聯(lián)法計算。解(1)根據(jù)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可求出甲烷氣體在理想情況下的摩爾體積為IDV3316831440027315138110405310IDRTVMMOLP(2)用RK方程求摩爾體積將RK方程稍加變形,可寫為(E1)05RTAVBVBPTPVVB其中225042748008664CCCCRTAPRTBP從附表1查得甲烷的臨界溫度和壓力分別為1906K460MPA,將它們代入AB表CTCP達式得225620560427488314190632217MPAMOLK46010A531600866483141906298461046010BMMOL以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求得的為初值,代入式(E1)中迭代求解,第一次迭代得到值IDV1V為5168314673152984610405310V35056335322171381102984610673154053101381101381102984610355331138110298461021246101389610MMOL第二次迭代得為2V3再按上法迭代一次,V值仍為,故最后求得甲烷的摩爾體積近3311389610MMOL似為。331139010MMOL(4)維里截斷式求摩爾體積根據(jù)維里截斷式(27)(E3)11CRCRBPPBPZRTRTT(E4)01CCBPBBRT(E5)01600830422RBT(E6)14201390172RBT其中67315353171906RCTTT405308811460RCPPP已知甲烷的偏心因子0008,故由式(E4)(E6)可計算得到0160083042235317002696B142013901723531701381B002696000801381002806CCBPRT從式(E3)可得088111002806100735317Z因,故PVZRT33311007138110139110IDZRTVZVMMOLP四種方法計算得到的甲烷氣體的摩爾體積分別為、、31381103139010和。其中后三種方法求得的甲烷的摩爾體積基本相等,3139010313911031MMOL且與第一種方法求得的值差異也小,這是由于該物系比較接近理想氣體的緣故。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45
大?。?1.7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僅供參考材料力學1基本假設連續(xù)性、均勻性、各項同性、小變形。2桿件的四種基本變形拉壓、剪切、彎曲、扭轉(zhuǎn)。3材力研究問題的主要手段靜力平衡條件、物理條件、變形協(xié)調(diào)條件(幾何條件)。4角應變?nèi)绾味x為什么不能以某點微直線段的轉(zhuǎn)角來定義某點的角應變某點處兩垂直微直線段的相對轉(zhuǎn)角;排除剛性轉(zhuǎn)動的影響。5冷作硬化對材料有何影響提高材料的屈服應力。6什么是圓桿扭轉(zhuǎn)的極限扭矩使圓桿整個橫截面的切應力都達到屈服極限時所能承受的扭矩。7桿件純彎曲時的體積是否變化拉壓彈性模量不同時體積會發(fā)生變化。8材料破壞的基本形式流動、斷裂9四大強度理論哪些是脆性斷裂的強度理論,哪些是塑性屈服的強度理論1、最大拉應力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引起材料脆性斷裂破壞的因素是最大拉應力,無論什么應力狀態(tài),只要構(gòu)件內(nèi)一點處的最大拉應力Σ1達到單向應力狀態(tài)下的極限應力ΣB,材料就要發(fā)生脆性斷裂。于是危險點處于復雜應力狀態(tài)的構(gòu)件發(fā)生脆性斷裂破壞的條件是Σ1ΣB。ΣBSΣ,所以按第一強度理論建立的強度條件為Σ1≤Σ。2、最大伸長線應變理論這一理論認為最大伸長線應變是引起斷裂的主要因素,無論什么應力狀態(tài),只要最大伸長線應變Ε1達到單向應力狀態(tài)下的極限值ΕU,材料就要發(fā)生脆性斷裂破壞。ΕUΣBE;Ε1ΣBE。由廣義虎克定律得Ε1Σ1UΣ2Σ3E,所以Σ1UΣ2Σ3ΣB。按第二強度理論建立的強度條件為Σ1UΣ2Σ3≤Σ。3、最大切應力理論這一理論認為最大切應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無論什么應力狀態(tài),只要最大切應力ΤMAX達到單向應力狀態(tài)下的極限切應力Τ0,材料就要發(fā)生屈服破壞。ΤMAXΤ0。依軸向拉伸斜截面上的應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橫截面上的正應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所以破壞條件改寫為Σ1Σ3ΣS。按第三強度理論的強度條件為Σ1Σ3≤Σ。4、形狀改變比能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形狀改變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壞的主要因素,無論什么應力狀態(tài),只要構(gòu)件內(nèi)一點處的形狀改變比能達到單向應力狀態(tài)下的極限值,材料就要發(fā)生屈服破壞。舉例說來平面應變問題比如壓力管道、水壩等這類彈性體是具有很長的縱向軸的柱形物體橫截面大小和形狀沿軸線長度不變;作用外力與縱向軸垂直并且沿長度不變;柱體的兩端受固定約束平面應力問題討論的彈性體為薄板薄壁厚度遠遠小于結(jié)構(gòu)另外兩個方向的尺度薄板的中面為平面其所受外力包括體力均平行于中面面內(nèi)并沿厚度方向不變8彈性力學問題都是超靜定問題,平面彈性力學問題是1次超靜定問題9為什么平面問題的平衡微分方程對于兩類平面問題都適用對于平面應力問題,平面問題平衡微分方程的推導過程完全符合,自然適用,而對于平面應變問題,推導過程沒有記及軸向(Z向)應力的影響,但根據(jù)平面應變問題特征,前后面上軸向(Z向)應力相同,自稱平衡,同樣適用。另外,推導的得到的方程不含材料常數(shù),故也是佐證。10什么是圣維南原理(P2425)三個要點為次要邊界、靜力等效、近處有影響遠處幾乎無影響。分布于彈性體上一小塊面積(或體積)內(nèi)的荷載所引起的物體中的應力,在離荷載作用區(qū)稍遠的地方,基本上只同荷載的合力和合力矩有關(guān);荷載的具體分布只影響荷載作用區(qū)附近的應力分布。11什么是靜力等效主矢量、主矩相等,對剛體來而言完全正確,但對變形體而言一般是不等效的。12什么是彈性方程用位移表示應力的方程為彈性方程,是由幾何方程代入物理方程得到。13位移法的基本方程用位移表示的平衡微分方程和用位移表示的應力邊界條件。14相容方程實質(zhì)上就是由幾何方程推得。15應力法的基本方程平衡微分方程、應力邊界條件、相容方程、位移單值條件(對于多連體)。16彈性力學的邊界條件有哪些位移邊界、應力邊界、混合邊界。17為什么應力邊界問題用位移法、應力法均可求解,而位移邊界問題、混合邊界問題,一般都只能用位移法求解因為位移邊界條件一般無法用應力分量表示,而應力邊界條件可通過彈性方程用位移分量表示。18相容條件的適用范圍所有位移單值連續(xù)的物體。19常體力條件下的相容方程為調(diào)和方程,而應力函數(shù)應為重調(diào)和函數(shù)。20什么是逆解法什么是半逆解法(P34)21什么是可能的應力可能的位移可能的應力是指滿足平衡微分方程、應力邊界條件的應力;可能的位移是指滿足位移邊界條件、相容方程的位移。22什么是應力集中因構(gòu)件外形突然變化(如空洞、裂紋)而引起局部應力急劇增大的現(xiàn)象。23差分法的基本思想將構(gòu)件網(wǎng)格化,利用差分將節(jié)點各階導數(shù)用臨近節(jié)點處函數(shù)值表示,進而將基本微分方程、邊界條件用差分代數(shù)方程表示,從而把求解微分方程變?yōu)榍蠼獯鷶?shù)方程的問題。24平衡微分方程、幾何方程、彈性本構(gòu)方程、邊界條件的張量表示(主要前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7
大?。?0.0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1一質(zhì)點作平面運動,已知加速度為TAAXCOS2,TBAYSIN2,其中AB均為正常數(shù),且00BABA。初始條件為T0時,0000YXVV,000YAX。試求該質(zhì)點的運動軌跡。解由加速度的定義DTDVAXXDTDVAYY分別積分上式,并代入初始條件,得TXXXTATDTADXAVV02100SINCOS01TTYYYTBTDTBBDTAVV0200COSSIN2由速度的定義DTDXVXDTDYVY分別積分上式,并代入初始條件和式(1)、式(2),得TTXTATDTAADTVXX000COSSIN(3)TTYTBTDTBDTVYY000SINCOS0(4)式(3)和式(4)為質(zhì)點運動的運動學方程,消去參數(shù)T,即得質(zhì)點的運動軌跡方程12222BYAX這一結(jié)果表明,指點運動的軌跡為橢圓。22已知一質(zhì)點由靜止出發(fā),它的加速度在X軸和Y軸上的分量分別為TAX10和215TAY(SI制)。試求5S時質(zhì)點的速度和位置。解取指點的出發(fā)點為坐標原點。由題意知質(zhì)點的加速度為TDTDVAXX10(1)215TDTDVAYY由初始條件T0時,000YXVV,對式(1)進行積分,有20510TTDTVTX(2)302515TDTTVTY即整理式(2)得TVRRVV00TANTAN44有一條寬度均勻的小河,河寬為D,已知靠岸邊水流速度為0,水的流速按正比增大,河中心水流速度最快,流速為0V?,F(xiàn)有一人以不變的劃船速度U沿垂直于水流方向劃一艘小船從河岸某點渡河。試求小船的運動軌跡。解取河岸為參照系,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由題意可知,初始條件為T0時,000YX,UVVYX000(1)由題意,水流速度可表示為KYV水又當2DY時,0VV水。故DVK20因此YDVV02水(2)對小船有DTDXVVX水(3)DTDYUVY結(jié)合式(1)、(2),對式(3)積分,并應用初始條件得20TDUVX(4)UTY對式(4)消去T,得20YUDVX(5)這就是小船渡河的運動軌跡方程,其為拋物線。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式(5)只適用于小船劃至河中心之前,對于后半程小船的軌跡很容易從對稱性獲得02022VDUYUYUDVX(6)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68
大?。?1.7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力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力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這幾天教授們的講解,不僅使我明白了自己專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同時也讓我明白了力學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重要性,生命本來就充滿了無數(shù)的巧合,不記得是哪位教授說過“不是你選擇了力學,而是力學選擇了你”,或許我能來到這個專業(yè),遇到這些同學和教授們就是一種緣分,珍惜這緣分,同時去熱愛一個專業(yè)。力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它所闡明的規(guī)律帶有普遍的性質(zhì)為許多工程技術(shù)提供理論基礎。力學又是一門技術(shù)科學,為許多工程技術(shù)提供設計原理,計算方法,試驗手段力學和工程學的結(jié)合促使工程力學各個分支的形成和發(fā)展力學按研究對象可劃分為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和一般力學三個分支固體力學和流體力學通常采用連續(xù)介質(zhì)模型來研究;余下的部分則組成一般力學屬于固體力學的有彈性力學、塑性力學,近期出現(xiàn)的散體力學、斷裂力學等;流體力學由早期的水力學和水動力學兩個分支匯合而成,并衍生出空氣動力學、多相流體力學、滲流力學、非牛頓流體力學等;力學間的交叉又產(chǎn)生粘彈性理論、流變學、氣動彈性力學等分支力學在工程技術(shù)方面的應用結(jié)果則形成了工程力學或應用力學的各種分支,諸如材料力學、結(jié)構(gòu)力學、土力學、巖石力學、爆炸力學、復合材料力學、天體力學、物理力學、等離子體動力學、電流體動力學、磁流體力學、熱彈性力學、生物力學、生物流變學、地質(zhì)力學、地球動力學、地球流體力學、理性力學、計算力學等等。教授們研究的方向覆蓋了力學大部分分支,這也給了我們繼續(xù)深造的有利條件,有的時候看著教授們的研究成果和所做的項目也會想,是不是有一天自己也能完成這樣的工作。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jīng)典力學,直至現(xiàn)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zhì)、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xiàn)。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物理學作為一門最基礎的自然學科,貫穿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歷程,從遠古燧人氏鉆木生火到如今的信息化社會的建設,都少不了物理的參與。燧人鉆木取火的基本原理正是摩擦生熱原理,在熱量積蓄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使木頭與氧氣發(fā)生劇烈反應產(chǎn)生火焰。而物理在如今的生活中擁有著更加廣泛的應用,小到我們的生活,大至航空航天,人走路是利用了鞋與地面的摩擦力,向后蹬是給地施加了一個向后的作用力,然后由于物體間作用力人類在遠古時代就開始制造各種器物,如弓箭、房屋、舟楫以及樂器等,這些都是簡單的結(jié)構(gòu)。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結(jié)構(gòu)設計的規(guī)律以及結(jié)構(gòu)的強度和剛度逐漸有了認識,并且積累了經(jīng)驗,這表現(xiàn)在古代建筑的輝煌成就中,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萬里長城、趙州安濟橋、北京故宮等等。盡管在這些結(jié)構(gòu)中隱含有力學的知識,但并沒有形成一門學科。隨著人類的進步發(fā)展,人們逐漸從這些結(jié)構(gòu)和實踐中總結(jié)經(jīng)驗,發(fā)展成現(xiàn)代的力學理論與方法。這些理論和方法幾乎被應用到了沒所有的領(lǐng)域。建筑的發(fā)展和力學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沒有可靠的力學與結(jié)構(gòu)分析就沒有安全而又實用的優(yōu)秀建筑。尤其是對于現(xiàn)代建筑的意義更為重要,每一座好的建筑在建造前都要通過很多次的實驗驗證與安全評估,否則將產(chǎn)生諸多不好的后果,損失難以估計。首先是建筑結(jié)構(gòu)的合理性,如何在實際情況下選取合適節(jié)省材料的結(jié)構(gòu)方式完成工程很重要。尤其要考慮到安全因素,從整體的靜力分析到有線單元的桁架與混泥土結(jié)構(gòu)、再到外部環(huán)境因素,如風載荷、地震波、特殊場地的特殊設計要求等,這些都是我們要關(guān)注的。其次是建筑物材料的選取應得當,這對建筑物質(zhì)量和性能將產(chǎn)生本質(zhì)的影響。不同的材料有著不同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及疲勞破損等,在工程應用中要通過各種計算和軟件建筑工程申請認證及實驗進行模擬,使材料在實際環(huán)境中安全正常的工作,如上圖便是對房屋桁架的測試。如何用最少的材料建造最安全實用的房屋是有一套完整有序的過程的,通過對建筑結(jié)構(gòu)模型的力學分析,如它的抗彎能力、實用載荷大小、彈性性能、震動要求等。尤其在一些大型橋梁建筑中使用的鋼結(jié)構(gòu)梁和拉桿等,在長期的負載作用下如何保持結(jié)構(gòu)的受力均衡和穩(wěn)定,在建造過程中的步驟和難點都應該預計的到,如鋼筋混泥土的選擇,斜拉桿的分布及個數(shù)的多少,這些都對工程的施工和壽命有影響。所以做工程建造前必須有著嚴密的計算分析與可能出現(xiàn)情況的充分準備及解決方案,這是每個工程建設人員必備的素養(yǎng)。最后是對工程實際環(huán)境的考察和科學估計。如高原與平原的不同。高山與土層的分布、風載荷地震雨水冷濕等自然因素的考量。有些甚至要考慮到特殊的人文需要,如建造地鐵,我們必須避開高大建筑層和易塌方段,建在核電站的建筑等等,在這些工程結(jié)構(gòu)中體現(xiàn)出一個有一個特殊的規(guī)范和要求,如左圖的青藏鐵路建設,為了保證鐵路地基的長年冷凍狀態(tài),在鐵路兩旁的地基中插入了數(shù)千根散熱棒,否則地基會有于長期的工作解凍坍塌裂縫等只是鐵軌受力不均,進而可能造成不可預計的損失。這些都是要在實際工程重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只有正確的通過各種科學手段我們才能把一座座優(yōu)美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shù): 4
大?。?0.0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第一章第一章靜力學基礎靜力學基礎一、是非題1√23√4√56789二、選擇題1D2D3D4B5D三、填空題1滑移2內(nèi)(或變形);外(或運動)3F714;MNF1414341MKN;2MKN;1MKN5SINFA6約束;相反;主動力;被約束物體運動狀態(tài)78略四、略第二章第二章力系的簡化力系的簡化一、是非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選擇題1A2C3B4ACC5A6B7A8C三、填空題1力多邊形自行封閉;0IXF0IYF2大小相等,轉(zhuǎn)向相同;0IM3B;4271092221LQLQ四、引導題NFRX70;NFRY150;580OM;1655N;58715YX五、計算題1、(1)4001MM(2)5112MM2、KJIF61062493345;KJIMO610364368513、KFJFIFF;KFAJFAIFAMO222222;力系簡化最終結(jié)果為力螺旋,力螺旋中力偶的大小FA26,方向與主矢相同,且中心軸過O點。4、JIF6416164437;MNMO4421;NF53466;MD046905、(1)IF150MMNMO900(2)NF150,方向向左,合力作用線方程MMY6第三章第三章力系的平衡條件及其應用力系的平衡條件及其應用一、是非題1√23√4√5√6√7√8√9√10√二、選擇題1AB2CG3D三、填空題略四、引導題1、2GFAB;23GFBC;2、KNFB21;KNFAX0;KNFAY153、NFA250;NFB1500;NFE250五、計算題1、AMFFDXAX3;AMFFDYAY2;ACMBMM3212、MNM32,NFA53、CBPAPFAX21;CBPAPFBX21;21PPFBY4、KNFAX0;KNFAY250;KNFB7535、KNFAX0;KNFAY6;MKNMA126、KNFAX0;KNFAY15;KNFB40;KNFCX0;KNFCY5;KNFD157、COS2HFAFT8、0DXBXAXFFF;AMFAY2;AMFBY2;AMFDY9、NFAX230;NFAY100;NFBX230;NFBY20010、KNFAX120KNFAY160;KNFBE27226;KNFCD18011、KNFAX8;KNFAY4;MKNMA1212、KNF83214;KNF73165;KNF207;KNF734310第四章第四章摩擦摩擦一、是非題1234√5√67√二、選擇題1B2C三、填空題1、MSFTAN2、滾動或滾動趨勢;NFMMAX3、1366KN斜向下4、200N四、引導題1、NFNB200;NFSB20;NFNB170;NFSB10向上;NFS17MAX2、KNFB21;KNFAX0;KNFAY153、NFA250;NFB1500;NFE250五、計算題1、2887063SF2、KNF23MIN3、LS45604、SIN2PFS;COS21PPFN;RPRPMF22SIN5、B125CM;6、57N10、2順時針SRAD7532逆時針SRAD第十一章第十一章動量定理和動量矩定理動量定理和動量矩定理一、是非題12√3√4√5√6789√1011二、選擇題1B2C3D4B5C6A7B三、填空題1內(nèi)外2032321RMMM4O點是固定點或質(zhì)心510順時針MVRLLDC22321順時針順時針MVRLMVRLDC62325222121RRRRM四、引導題12122MABXMM五、計算題1NF1085阻24AB3COSCOSSIN33RRAMGMFOXSINSINSIN32322321RRAMGMAMGMGMMFOY4212COSXFMME2122SINYFMMGME5222211232211RMRMMGRMGRM62122221RRMRMRRGM7GAMGFMGFCNS244021418ISEANTICLOCKWCOS23ISEANTICLOCKWSINSIN30LGLG9SIN71SIN74壓MGFFGAABABA10NA2MG5第十二章第十二章動能定理動能定理一、是非題1√234√56√78二、選擇題1BE2D3D三、填空題12292RM2222143RRM32243RM221OMV243OMV4JJ28202820四、引導題COSSEC23SINMMMMGA五、計算題14321142342824MMMMGHMGHMGHMV2GH332221222COSSIN2RMRMGRFMGRMM42221213SIN6SIN3LMLMGLMGLM52SIN22MGMRR31COSSINCOS44OXMFMGR612212SINMMGMGMA1221211423SIN3SINMMGMMGMGMFT7ISEANTICLOCKW2COS3ISEANTICLOCKWSIN13LGLGCOS23COSSIN49MGMGFNA2SIN3141MGFNB8MGRMMGFFMGFGAKKYKXT513540346第十三章第十三章達朗伯原理達朗伯原理一、是非題12√3√45√二、選擇題1D2C3B三、填空題1COSG22III22COS2COS22CRNFMVFMRFMR3MARMA214422II123OMLFMML422II1212CMLFMML5COTCOTMGG662MGP四、引導題3COSCOSSIN212221MMMGMA五、計算題1NFNFBEAD2273273NFFGAABEADN62533202RPQMGA2PR23RADS2,NA294N42SIN43COS3MGFISEANTICLOCKWLGT2COS23MGMGFA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4
大?。?0.2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習題習題AXYZDXDYDZ2BXYZDX2CDXDYDZZYX2DDXDYDZXYZ214設1X和2X分別表示粒子的兩個可能運動狀態(tài),則它們線性迭加的態(tài)CXCX1122的幾率分布為ACC112222BCC1122222121CCCCC11222221212CCDCC112222CCCC1212121215波函數(shù)應滿足的標準條件是A單值、正交、連續(xù)B歸一、正交、完全性C連續(xù)、有限、完全性D單值、連續(xù)、有限16有關(guān)微觀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正確表述是A波動性是由于大量的微粒分布于空間而形成的疏密波B微粒被看成在三維空間連續(xù)分布的某種波包C單個微觀粒子具有波動性和粒子性DABC17已知波函數(shù)1UXIETUXIETEXPEXP21122UXIETUXIETEXPEXP312UXIETUXIETEXPEXP41122UXIETUXIETEXPEXP其中定態(tài)波函數(shù)是A2B1和2C3D3和418若波函數(shù)XT歸一化,則AEXPXTI和EXPXTI都是歸一化的波函數(shù)BEXPXTI是歸一化的波函數(shù),而EXPXTI不是歸一化的波函數(shù)CEXPXTI不是歸一化的波函數(shù),而EXPXTI是歸一化的波函數(shù)DEXPXTI和EXPXTI都不是歸一化的波函數(shù)其中為任意實數(shù)19波函數(shù)1、21CC為任意常數(shù),A1與21C描寫粒子的狀態(tài)不同B1與21C所描寫的粒子在空間各點出現(xiàn)的幾率的比是1CC1與21C所描寫的粒子在空間各點出現(xiàn)的幾率的比是21CD1與21C描寫粒子的狀態(tài)相同20波函數(shù)EXPXTCPTIPXDP12的傅里葉變換式是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58
大?。?1.4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中南大學土力學教學安排二、課程的基本要求學完“土力學”后,應達到以下基本要求①認識土為松散體這一特點,并以此解釋土的變形規(guī)律、滲透性質(zhì)、強度特性;②掌握土的物理性質(zhì)及其基本指標,土的分類,確定土的物理狀態(tài)和土的定名,以及土的物理性質(zhì)指標和土的強度和變形的關(guān)系;③掌握土中應力分布,地基變形,一維滲透固結(jié)理論,庫侖莫爾強度理論;④要求掌握庫侖、朗金土壓力計算理論及適用范圍,以及幾種常見情況的土壓力計算;⑤掌握土坡穩(wěn)定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土坡穩(wěn)定計算的條分法,了解摩擦圓法和增加土坡穩(wěn)定的一些措施。三、課程的基本內(nèi)容以及重點難點緒論介紹“土力學”的主要內(nèi)容、任務和工程應用成就。第一章土的物理力學性質(zhì)講授內(nèi)容土的生成,土的粒徑組成和礦物成分,土中的水和氣體,土的三相含量指標,土的物理狀態(tài)及指標,土的工程分類。自學內(nèi)容土的結(jié)構(gòu)及其聯(lián)結(jié),土的膨脹、收縮及凍脹。重點土的組成,三相含量指標和物理狀態(tài)指標的計算,土的分類。上述實驗方法和資料整理。自學內(nèi)容了解應力路徑及其影響。重點摩爾庫侖強度理論及公式,抗剪強度實驗。難點幾種抗剪強度實驗中的應力狀態(tài)。第六章天然地基承載力講授內(nèi)容地基的破壞形態(tài),地基臨塑壓力,淺基礎的極限承力的近似解(魏西克勃朗特公式),按規(guī)范確定地基極限承載力,地基承載力的荷載試驗。自學內(nèi)容了解原位測試確定地基承載力的幾種方法。重點地基臨塑壓力,淺基礎的極限承力,按規(guī)范確定地基極限承載力。難點極限承載力。第七章土壓力講授內(nèi)容土壓力的概念和分類及決定性因素,靜止土壓力的計算,朗肯土壓力理論,庫侖土壓力理論,荷載作用下土壓力的計算,粘性土的土壓力,成層土的土壓力計算。自學內(nèi)容土壓力的作圖法重點朗肯土壓力理論,庫侖土壓力理論,。難點粘性土和成層土土壓力的計算。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29
大?。?0.87(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課程教學大綱運動康復生物力學課程教學大綱一、一、課程說明課程說明隨著我國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高能損傷明顯增多,各種災害和事故都會造成嚴重運動系統(tǒng)的損傷,同時社會分工細化,勞動方式單一化,疲勞損傷也相應增加,同時大量伏案工作者、學生都成為腰、頸痛的高發(fā)人群,加上殘疾人我國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達到了一個相當驚人的數(shù)字,給社會增加負擔,另外在體育訓練、健身鍛煉中不合理的訓練手段也會造成運動損傷,為生物力學在運動康復領(lǐng)域的應用開辟了廣泛的空間。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對康復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各大醫(yī)院紛紛籌建康復科,許多高校也開展了康復專業(yè),根據(jù)該專業(yè)特點,把運動生物力學、醫(yī)用生物力學、骨傷科生物力學理論和方法及其在康復臨床應用的最新成果綜合成為一個新的課程體系運動康復生物力學,本課程是運動人體科學專業(yè)開設的專業(yè)必修課。本課程的教學時間安排是每周4學時,計劃教學周數(shù)為18周,總課時數(shù)為72學時。本課程總學分數(shù)3學分。二、學時分配表二、學時分配表教學章節(jié)教學章節(jié)講授學時講授學時第一章緒論2第二章人體運動常用力學參數(shù)和原理8第三章骨的生物力學性質(zhì)與損傷6第四章骨的功能適應性6第五章運動與骨骼4第六章關(guān)節(jié)生物力學與損傷6第七章運動與關(guān)節(jié)6第八章肌肉、腱和韌帶4第九章運動與肌肉6第十章實驗方法6第十一章人體運動動作分析4第十二章步態(tài)分析6第四章骨的功能適應性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回顧骨的組織結(jié)構(gòu),通過對WOLFF定律、骨對應力適應性、長骨的功能適應性和力學環(huán)境對骨改建的影響的學習掌握骨的功能適應性,同時了解骨折的治療原則和創(chuàng)傷骨科生物力學在國內(nèi)的研究進展。重點掌握WOLFF定律、骨對應力適應性、長骨的功能適應性和力學環(huán)境對骨改建的影響。第五章運動與骨骼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回顧骨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掌握體育運動在促進骨的生長發(fā)育、骨增粗和提高骨的機械性能方面的影響,能夠在實際鍛煉中正確的控制體育鍛煉的方法和強度;了解運動負荷對未成年骨、成年骨和疏松骨的影響。重點掌握體育運動對骨的生長發(fā)育、增粗和提高機械性能方面的影響。第六章關(guān)節(jié)生物力學與損傷通過本章的學習,帶領(lǐng)學生回顧關(guān)節(jié)的基本結(jié)構(gòu)與功能,了解人體主要關(guān)節(jié)穩(wěn)定性的影響因素和關(guān)節(jié)軟骨的生物力學特性,特別是髖關(guān)節(jié)、膝關(guān)節(jié)和脊柱的結(jié)構(gòu)力學性特征以及運動對關(guān)節(jié)運動的影響,掌握人體主要關(guān)節(jié)的創(chuàng)傷原因和運動康復治療方法。重點主要關(guān)節(jié)的生物力學特性和損傷后運動康復治療方法。第七章運動與關(guān)節(jié)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關(guān)節(jié)的分類方法和影響關(guān)節(jié)運動幅度的因素,知道體育運動對關(guān)鍵的影響,掌握增大運動對關(guān)節(jié)有益影響和避免不利影響的方法,同時知曉人工關(guān)節(jié)的應用和發(fā)展現(xiàn)狀。重點體育運動對關(guān)鍵的影響,掌握增大運動對關(guān)節(jié)有益影響和避免不利影響的方法。第八章肌肉、腱和韌帶通過本章的學習,帶領(lǐng)學生回顧肌肉特別是骨骼肌的組織結(jié)構(gòu)和收縮學說,掌握希爾方程的肌肉張力長度曲線及人體軟組織的生物力學特性。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5
大?。?0.0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第九章第九章質(zhì)點動力學質(zhì)點動力學習題解習題解習題習題91質(zhì)量為的質(zhì)點沿空間曲線運動,其運動方程為,KGM2324TTX,。求時作用于該質(zhì)點的力。TY524TZST1解解(1)求加速度232384TTTTDTDDTDXVXTTTDTDDTDVAXX683822168|221SMATX55TDTDDTDYVY05DTDDTDVAYY0|1TYA3442TTDTDDTDZVZ23124TTDTDDTDVAZZ12112|221SMATZ(2)求作用在質(zhì)點上的力422|1NMAFTXX002|1NMAFTYY24122|1NMAFTZZ力的大小331242404222222NFFFFZYX力的方向角312SIN9CTDTDX12SIN9CTX002SIN9|1100CCXXT2SIN9TDTDX22SIN29TDTX22COS29CTX040542902COS29|22200MMCMCCXXT464540402MC4642COS29MTX2SIN100TFY2SIN10022TDTYDM2SIN100522TDTYD2SIN2022TDTYD22SIN10TDTDTDY32COS10CTDTDY32COS10CTYSMSMCCYYT101002COS10|330010103C993SMC992COS10TY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19
大小: 1.0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第一章習題第一章習題14細桿細桿OL繞O點以角速點以角速轉(zhuǎn)動,并推動小環(huán)轉(zhuǎn)動,并推動小環(huán)C在固定的鋼絲在固定的鋼絲AB上滑動。圖中的上滑動。圖中的D為已知常數(shù),試求小球的速度及加速度的量值。已知常數(shù),試求小球的速度及加速度的量值。解如題141圖所示,ABOCLXD第14題圖OL繞O點以勻角速度轉(zhuǎn)動,C在AB上滑動,因此C點有一個垂直桿的速度分量22XDOCVC點速度DXDDVVV222SECSECCOS又因為所以C點加速度TANSECSEC2DDTDVA2222222TANSEC2DXDXDTTTTTTCS2SIN2221216一質(zhì)點沿位失及垂直于位失的速度分別為一質(zhì)點沿位失及垂直于位失的速度分別為R及,式中,式中及是常數(shù)。試證其沿是常數(shù)。試證其沿位矢及垂直于位失的加速度為位矢及垂直于位失的加速度為RRR222解由題可知質(zhì)點的位矢速度RV1沿垂直于位矢速度V2又因為RRV,即RR3RVR4對③求導RRR25對④求導RRR26根據(jù)課本的推導可知沿位矢方向加速度2RRA(7)垂直位矢方向加速度RRA2(8)把(3)(4)(5)(6)代入(7)(8)式中可得RRA222RA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shù): 13
大?。?0.3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力學知識結(jié)構(gòu)圖力的概念定義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每一個實在的力都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三要素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矢量性矢量性力的矢量性表現(xiàn)在它不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它的運算符合平行四邊形定則。效果效果力的作用效果表現(xiàn)在,使物體產(chǎn)生形變以及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兩個方面。力的合成與分解力的合成與分解一個力的作用效果,如果與幾個力的效果相同,則這個力叫那幾個力的合力合力,那幾個力叫這個力的分力。由分力求合力的運算叫力的合成力的合成;由合力求分力的運算叫力的分解力的分解。力的合成與分解符合平行四邊形定則。重力重力由地球?qū)ξ矬w的吸引而產(chǎn)生。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大小G=MG。G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體到地心的距離變化和地球自轉(zhuǎn)的影響,地球周圍各地G值不同。在地球表面,南極與北極G值較大,赤道G值較??;通常取G98米/秒2。重心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幾何形狀、質(zhì)量分布有關(guān)。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吸引力叫萬有引力,。通常取引力常量G=6671011牛米2/千克2。物體的重力可以認為是地2RMMGF球?qū)ξ矬w的萬有引力。彈力彈力彈力產(chǎn)生在直接接觸并且發(fā)生了形變的物體之間。支持面上作用的彈力垂直于支持面;繩上作用的彈力沿著繩的收縮方向。胡克定律FKX,K稱彈簧勁度系數(shù)?;瑒幽Σ亮瑒幽Σ亮ξ矬w間發(fā)生相對滑動時,接觸面間產(chǎn)生的阻礙相對滑動的力,其方向與接觸面相切,與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其大小FΜN。N為接觸面間的壓力。Μ為動摩擦因數(shù),由兩接觸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決定。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相互接觸的物體間產(chǎn)生相對運動趨勢時,沿接觸面產(chǎn)生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的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的大小隨兩物體相對運動的“趨勢”強弱,在零和“最大靜摩擦力”之間變化?!白畲箪o摩擦力”的具體值,因兩物體的接觸面材料情況和壓力等因素而異。摩擦力三種常見的力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物體的這種性質(zhì)叫做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衡量慣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質(zhì)量。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外力方向相同。表達式F合MA,其中F單位牛(N);M單位千克(KG);A單位米/秒2MS2。意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牛頓第三定律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間相互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是同種性質(zhì)的力,它們分別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不存在“平衡’問題。牛頓運動定律功功是能量轉(zhuǎn)換的量度,即有功必有能量形式的轉(zhuǎn)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發(fā)生了形式轉(zhuǎn)換。大小WFSCOSΑ兩個要素①力②力方向上有位移單位焦(J)正功正功表示動力功即力與位移夾角小于900。負功負功表示阻力功即力與位移夾角大于900。功率功率平均功率單位瓦(焦/秒)即時功率PFVCOSΑ,單位瓦(焦/TWP秒)動能動能物體由于運動所具有的能。動能是運動狀態(tài)22MVEK的函數(shù),是標量動能定理動能定理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表達式WEK2EK1(動能定理適用于變力做功的過程)勢能勢能由于物體之間相對位置和物體各部分間相對位置決定的能叫勢能。重力勢能重力勢能EP=MGHH為物體距零勢能位置的高度。零勢能位置可依具體問題解題方便而定,故重力勢能的大小只有相對的意義。重力勢能的變化表示了重力做功的多少。彈性勢能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機械能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機械能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同樣,在只有彈力做功的情形下,物體的動能和彈性勢能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機械能總量也保持不變。沖量沖量力和力的作用時間的乘積叫做力的沖量單位牛秒。沖量的方向,即力的方向。動量動量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的乘積叫做動量單位千克米/秒。動量的方向,即速度的方向。功和能動量定理動量定理物體所受合力的沖量等于物體的動量變化。表達式FTP末P初(動量定理適用于變力作用的過程)系統(tǒng)動量守恒定律系統(tǒng)動量守恒定律系統(tǒng)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為零,這個系統(tǒng)的總動量保持不變沖量和動量運動和力勻變速直線運動基本公式VTV0ATSV0TAT221ASVVT220220TVVV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已知分運動求合運動叫運動的合成,已知合運動求分運動叫運動的分解。運動的合成與分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平拋物體的運動特點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分析水平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方向自由落體的合運動。規(guī)律水平方向VXV0,XV0T豎直方向VYGT,Y221GT合速度VT與X正向夾角TGΘ22YXVVXYVV勻速率圓周運動特點合外力總指向圓心(又稱向心力)。描述量線速度V,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Α,圓軌道半徑R,圓運動周期T。規(guī)律FMMΩ2RMRV2RT224簡諧運動物體在跟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總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復力作用下的振動,叫做簡諧振動。振動圖線描述量振幅A,周期T,頻率F。T1相關(guān)物理量的周期性變化位移、回復力、即時速度、即時加速度,動能與勢能等。單擺周期公式T2ΠGI機械波振動在媒質(zhì)中傳播形成波;媒質(zhì)各點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動但不隨波形一起遷移,波是能量傳遞的一種形式。波形圖線描述量波幅A,波長Λ,波速V,周期T,頻率F。描述公式VΛFT波的形式橫波和縱波。阻尼振動、受迫振動振幅逐漸減小的振動叫阻尼振動。振幅保持不變的振動叫無阻尼振動或等幅振動。物體在周期性外力(驅(qū)動力)作用下的振動叫受迫振動。受迫振動,穩(wěn)定后的頻率等于驅(qū)動力的頻率,而當驅(qū)動力的頻率接近振動物體的固有頻率時,受迫振動振幅增大的現(xiàn)象叫共振。干涉波的疊加兩列波重疊區(qū)域,任何一點的位移等于兩列波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二列頻率相同、振動方向相同的波相遇,使媒質(zhì)中有的地方振動加強,有的地方振動減弱,且加強與減弱部分相間隔的現(xiàn)象叫波的干涉。干涉是波特有的現(xiàn)象。衍射波傳播過程中遇到孔和障礙物時,繞過孔和障礙物的現(xiàn)象叫波的衍射。發(fā)生明顯衍射的條件是孔、障礙物的尺寸與波長可比擬。衍射是波特有的現(xiàn)象。物體的運動A0TSXCMTΛTXCMYCMA0VT天體運動問題分析MARGMM2RVMRGMM22RMRGMM22RTMRGMM222
下載積分: 3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2
大?。?0.08(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