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yè)內貿易與顯示性比較優(yōu)勢一種倒u曲線關系【外文翻譯】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中文3553字</b></p><p>  本科畢業(yè)論文外文翻譯</p><p>  外文題目: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 </p

2、><p>  出 處:ISEG, DE/SOCIUS, Working Paper NO.3, p13, 2008. </p><p>  作 者: Horacio Faustino <

3、/p><p><b>  譯 文:</b></p><p>  產業(yè)內貿易與顯示性比較優(yōu)勢:一種倒U曲線關系 </p><p><b>  摘要</b></p><p>  本文研究的是各種類型的產業(yè)

4、內貿易(IIT)與比較優(yōu)勢之間的關系。文章涉及到一個強有力的證據(jù)就是倒U曲線關系。這個結果表明了相對于自給自足的成本對產業(yè)內貿易的一般決定因素,而否定了通過理論的預測作為分離水平和垂直產業(yè)內貿易的決定因素。</p><p>  關鍵詞 產業(yè)內貿易,水平產業(yè)內貿易,垂直產業(yè)內貿易,比較優(yōu)勢</p><p>  一、Introduction引言</p><p>  在本

5、文中我們引用了Grubel和Lloyd所計算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雙邊貿易中的40個主要產品的產業(yè)內貿易指數(shù)(IIT),也引用了Balassa的相同產品在同一周期(1990-1999)的顯示性比較優(yōu)勢(RCA)。同樣分析了在同等產品水平上產品內貿易比產業(yè)內貿易更為合適。我們通過建立回歸模型檢驗IIT, HIIT 和VIIT分別與RCA之間的關系,以此來區(qū)分HIIT和VIIT。</p><p>  在過去的十年中,比較

6、優(yōu)勢與IIT的關系有著爭議。新的國際貿易理論一直以來都對比較優(yōu)勢與IIT很有興趣。Flam和Helpman(1989),Davis(1995)表明理論上傳統(tǒng)貿易模型(Ricardo和H-O模型)可以解釋VIIT,所以可以說比較優(yōu)勢與VIIT時有關聯(lián)的。那么,我們可以說明在IIT與RCA、HIIT和RCA也同樣存在著關聯(lián)嗎?</p><p>  H-O理論模型能夠解釋VIIT,它有一個基礎假設是在不同要素比例下生產

7、的商品,根據(jù)它的比較優(yōu)勢來出口,這使我們能發(fā)現(xiàn)VIIT和RCA之間的正相關,HIIT和RCA之間的負相關。關于總的IIT與RCA之間的關系沒有預期的跡象,因為總的IIT包括了HIIT和VIIT。然而,根據(jù)Linder的假設、Helpman和Krugman(1985)的模型似乎正確的跡象是傾向與負相關。</p><p>  然而我們一直認為在產品的生命周期中,相對自給自足成本是所有貿易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在一定的時

8、期之后,產品達到了成熟期,生產過程被生產者所熟悉(弗農的產品周期理論),產品會如預期地被RCA影響而使IIT下降。在產品生命周期的這個階段還有其他的決定因素(如外商直接投資,產品差異化)。因此各種類型的IIT與比較優(yōu)勢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拉丁字母來表示,即倒U曲線關系。</p><p>  雖然我們使用了一個簡單的二次函數(shù),任意選取變量,得到實驗性證據(jù)來證明這個假設。研究結果還表明對各個類型的IIT來說相對自給自

9、足成本只是一個一般的決定因素,這似乎與VIIT和HIIT有不同的決定因素的觀念相悖了。但至少,這值得進一步的研究調查。</p><p>  文章剩下章節(jié)內容如下,第二節(jié)介紹了相關理論背景和對產業(yè)內貿易的實證研究;第三節(jié)介紹了所用的方法;第四節(jié)給出了經濟計量模型和分析了估計的結果;最后進行了總結。</p><p><b>  二、文獻回顧</b></p>

10、<p>  最先建立產業(yè)內貿易(IIT)模型的先驅是Krugman(1979,1980),Lancaster(1980),Helpman(1981)及Eaton和Kierzkowski(1984)。這些模型都表明各種各類的產品中,即使是同種產品的相似質量之間都存在著水平差異,盡管相同產品的各種品種可以按照它們實際的特點或感知特征來區(qū)別。新的Chamberlinian模型,比如Krugman提出的模型,考慮到了各種各樣的進入對稱

11、效用函數(shù)。與之相對的有新的Hotelling模型,如Lancaster提出的模型,他假設了不對稱函數(shù)。前者假設消費者盡可能多地消費某一產品的不同品種(對不同方法的愛好)。而后者中,不同的消費者對給定的各種商品有著不同的喜好選擇,且每個消費者會更喜好其中的一種(最喜歡的方法)。在這些模型中,各種產品都是在成本遞減的情況下生產的,因此在各個國家貿易開放時有了對相似產品的需求,從而產生了產業(yè)內貿易。水平產業(yè)內貿易(HIIT)更可能在國家間具有

12、相似的要素稟賦因素而且可以假設為相同的要素密集度,所以HIIT不能用傳統(tǒng)的貿易理論來解釋。</p><p>  在垂直差異中,不同品種有著不同的質量,它假設消費者是根據(jù)產品的質量來選擇產品的等級。Falvey(1981),F(xiàn)alvey和Kierzkowski(1984),Shaked和Sutton(1984),及Flam和Helpman(1987)都介紹了垂直差異模型。他們普遍認為垂直產業(yè)內貿易(VIIT)可以用

13、傳統(tǒng)貿易理論來解釋(Greenaway 和Milner 1986,Greenaway,,Hine和Milner 1994,1995,Tharakan和 Kerstens 1995,Blanes 和 Martin 2000)。對于勞動力豐富的國家有比較優(yōu)勢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低質量產品),而對于資本相對豐富的國家則是在資本密集型產品上有比較優(yōu)勢。因此,根據(jù)比較優(yōu)勢原理前一種類型的國家將會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后一種類型的國家會出口資本密集型

14、產品?;蛘吒鶕?jù)H-O理論版本的產品要素理論:資本相對充裕的國家的資本凈出口量將會高于其他資本出口國家(Vanek,1968)。這里存在著一個假設“在需求方面產品是根據(jù)品質認知度來區(qū)分商品,而在實際的生產方面,在強大的資本密集度下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 </p><p>  新國際貿易理論改變了傳統(tǒng)理論中對比較優(yōu)勢的看法(Ricardian 貿易理論和H-O理論)。Helpman 和Krugman (1985)

15、建立了一個產生水平間產業(yè)內貿易的模型。該模型結合了要素稟賦遞減成本和產品水平化差異,因此它也被稱之為Chamberlin-Heckscher-Ohlin 模型。Davis(1995)提供了一個H-O- Ricardo框架,給出了產業(yè)間與產業(yè)內貿易的統(tǒng)一賬戶,并提出了遞減成本并不是產業(yè)內貿易所必需的條件。</p><p>  H-O模型可以解釋VIIT并且它有一個基礎假設,即在不同要素比例情況下生產的商品,預期上我

16、們會發(fā)現(xiàn)VIIT和顯示性比較優(yōu)勢(RCA)呈正相關,HIIT和RCA呈負相關。但總的IIT與RCA卻沒有呈現(xiàn)預期的跡象,這是因為IIT包含了HIIT和VIIT。</p><p>  Linder的重疊需求理論認為,產品首先要滿足本國市場,然后再出口給需求相似的國家。根據(jù)Linder(1961)的假設:收入差異和IIT的負相關關系是可以預料的。這個理論也可以用來解釋VIIT,低人均收入的欠發(fā)達國家專門生產低質量的產

17、品來出口,而高人均收入的發(fā)達國家則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出口(同一產品品種)。所以Linder理論提出人均收入差異越大,VIIT就會越大。</p><p>  Linder的理論與Vernon(1966)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Vernon的理論把新產品的生命周期劃分為三個階段:創(chuàng)新產品階段,成熟產品階段,標準化產品階段。創(chuàng)新階段是創(chuàng)新國對某一種新產品的出口壟斷時期;成熟階段是通過外商直接投資(FDI),

18、其他發(fā)達國家生產者開始生產這種新產品時期,外國產品在出口市場上進行競爭的時期;標準化階段是由于FDI使得欠發(fā)達國家掌握這門技術而組織生產來出口給創(chuàng)新國的時期。這使得這些國家可以把低質量的產品出口給發(fā)達國家,并且從發(fā)達國家進口高質量的產品。因此Vernon理論認為VIIT和人均收入差異及VIIT和FDI之間有著正相關關系。Linder(1961)和其他研究者把人均收入差異作為衡量消費者喜好的參數(shù),他們認為如果兩個國家的人均收入趨于相等,消

19、費者偏好需求也會相近。因此人均收入差異越小,IIT的份額就會越高。Helpman和Krugman(1985)考慮了人均收入差異在資本-勞動力中的比率,從而得出了IIT份額與兩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平等之間的負相關關系。H-O理論指出一個國家將會出口能利用其相對充裕要素的商品,也就是說會出口這個國家中</p><p>  三、方法IntroductionIntroduction方法方法法</p><

20、;p>  下面我們來介紹Grubel和Lloyd提出的產業(yè)內貿易指數(shù)(IIT),以及在本文中使用的Balassa提出的RCA指數(shù):</p><p>  Grubel和Lloyd(1975:20-23)定義IIT為產業(yè)或產品i的國際貿易差額(Xi-Mi)和總的貿易額(Xi+Mi).之間的比例。</p><p>  Ri = (Xi + Mi) – | Xi + Mi |</p&g

21、t;<p>  為了產業(yè)間或國家間比較起來容易,該指數(shù)是以總的國際貿易額為分母:</p><p>  IITi = {[(Xi + Mi) – | Xi + Mi |] / (Xi + Mi)}</p><p>  該指數(shù)在四十個產品中的表達式:</p><p><b>  IIT40 =/</b></p><

22、p>  其中j表示貿易伙伴(西班牙)。</p><p>  我們采用Abd-el-Rahman(1991)和Greenaway et al. (1994)的方法來計算在1990-1999年四十個產品的水平產業(yè)內貿易指數(shù)(HIIT)和垂直產業(yè)內貿易指數(shù)(VIIT)。出口和進口的相對單位價值用來把水平影響分離出VIIT。其基本假設是價格關系反映質量差異,我使用了15%的單位價值離散度(α=0,15)。</

23、p><p>  Bela Balassa的RCA是眾所周知的,兩個指數(shù)區(qū)別在于一個只包括出口,而另一個則包括了出口和進口,所以我們將使用后一種。第二種指數(shù)如下:</p><p>  RCAij = (Xij / Mij) / ()</p><p>  其中Mij產品i在國家j的進口額,是這個產品的世界進口額。RCA指數(shù)是指一個國家j某種商品i出口額占其出口總值的份額與世

24、界出口總額中該類商品出口額所占份額的比率。</p><p>  我們對此取對數(shù)lnRCA,當lnRCA >0時說明這種產品有相對優(yōu)勢,lnRCA<0時則說明產品不具備相對優(yōu)勢。然而,這個表達式有一個限制就是忽視了進口的作用。</p><p>  最后,我們用計量經濟模型來檢驗VIIT和RCA之間是否存在正相關。HIIT和RCA之間是否存在負相關。</p><

25、p><b>  四、結論</b></p><p>  先前我們預測的是RCA將能解釋VIIT的變化,而且會呈現(xiàn)正相關。結果證明了這個預測,但是也給了我們另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國家間的相對自給自足成本的差異對HIIT和IIT都有著正面的影響。此外,我們也得到了一個說明IIT和RCA關系的倒U曲線關系。由于我們只是用了一個簡單模型,我們必須更謹慎地對待這個結果。但是從中也得到了一些實驗性證

26、據(jù)用于反駁關于分離水平和垂直IIT的理論預測。</p><p>  正如我們在引言中所指出的,我們經常認為HIIT更多的存在于心貿易理論范疇。根據(jù)這個理論,HIIT可以用規(guī)模經濟和產品差異化來解釋,VIIT可以用H-O理論中的比較優(yōu)勢或R-H-O框架不依靠規(guī)模經濟來解釋。</p><p>  在Tharakan和Kerstens (1995, p.87)之后,后面的研究者Tharakan(

27、1989)進行了產品和副產品分析(相當于國際貿易標準分類第5位),提出所觀察的IIT部分由于H-O理論,部分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的,如垂直化,而且在某些情況下產品水平差異化。同樣的,傳統(tǒng)貿易理論的重要性在增加,特別是Ricardo模型,H-O-Vanek因素模型。我們可以參考Davis (1995), Davis和Weinstein (1996, 2000) 和Davis et al. (1996, 1997).的理論和實證上的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