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九講,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與學前教育思想,本節(jié)提要,皮亞杰(1896——1980)是當代最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其研究成果極大的豐富并促進了兒童心理學的發(fā)展,直到今天,皮亞杰和認知發(fā)展理論仍然是兒童心理學家們研究和實踐的重要內容。,生平出生于瑞士,父親視為有自由思想的大學教授,母親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兩人常因見解不同而發(fā)生爭執(zhí)。他對生物學、“人是怎樣獲得對于世界的認識” 、心理學有濃厚興趣。1918年,他獲得博士學位。這年他進
2、入心理實驗室工作,研讀佛洛伊德著作,對其從事兒童心理學研究極其有益。,1919年,他注意到兩個事實(1)同齡兒童的回答中存在著相似的錯誤;(2)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回答中的錯誤發(fā)生相應變化。,著作他一生發(fā)表了百余篇論文和30多本專著,影響較大的有《兒童的語言與思維》(1923) 、 《兒童的道德判斷》91932) 、 《兒童智力起源》(1936) 、 《智力心理學》(1947) 、 《兒童心理學》(與英海爾德合著,1966) 、
3、《結構主義》(1968) 、 《發(fā)生認知論》(1970) 、 《教育科學和兒童心理學》(1969) 、 《了解及發(fā)明.教育的未來》(1972)。,思想淵源,皮亞杰的哲學思想,受到亞里士多德、黑格爾、詹姆斯等人的影響,受康德的影響尤深。他由康德范疇的全部問題形成發(fā)生認識論。他的“圖式”概念,即淵源于康德的“先驗圖式”。自然科學上,受生物學影響,達爾文的“適應”概念,成為其理論的核心概念并被動地適應發(fā)展為主動地調整與同化。,心理學上,受
4、格式塔心理學關于部分與整體關系的理論、發(fā)展心理學家霍爾的復演說.瓦隆的兒童發(fā)展階段理論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談話法的影響。教育學上,受盧梭、裴斯泰洛奇、福祿培爾、蒙臺梭利、杜威等人及20世紀上半期兒童中心主義教育思潮注重兒童研究、倡導內發(fā)論、兒童中心論、崇尚活動教學等思想的影響。他博采眾長,并對前人的遺產批判地繼承之后,創(chuàng)立了自己獨特的兒童心理學及教育理論。,一.兒童心理學的主要觀點,兒童心理學理論核心:“發(fā)生認識論”企圖探索和
5、解決的主要問題:兒童出生后,認識是如何形成、發(fā)展的,受哪些因素所制約,其內在結構是什么,各種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維結構是如何先后出現的等問題。,(一)兒童認知結構與智力發(fā)展,1.關于結構的定義所謂結構,也叫做一個整體、一個系統(tǒng)、一個集合。結構有3個要素:整體性.轉換性.自我調整性結構“是由具有整體性的若干轉換規(guī)律組成的一個由資深調整性質的圖示體系”。,2.兒童認知結構與智力發(fā)展皮亞杰依據結構主義的基本原理,提出兒童思維發(fā)展結構理論
6、,其核心是“發(fā)生認識論”,主要研究兒童認識發(fā)展的工程和結構,涉及“圖式” 、“同化” 、“調節(jié)” 、“平衡”4個基本概念。圖式——即人類認識事物的主觀上的結構。(行動是外顯的運動行為叫做感知運動圖示,行動是內化叫做認知圖式),同化——即主體活動對環(huán)境的能動適應,或主體圖式在適應活動中的功能,包括“同化”和“順應”兩種。即“個體將新的知覺事件或刺激事件,納入已有圖示或行為模式之中的過程”。順應——或譯成“調節(jié)”。就是“內部圖示的改變以
7、適應現實”。平衡——在主體對環(huán)境的能動適應過程中,同化和順應兩種機能活動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穩(wěn)定狀態(tài),稱之為“平衡”。,(二)認識的基礎及結合點——動作,形成主體的結構或認識客體結構的基礎是主體的“動作”。認識不可能單獨起源于主體或客體,只能起源于兩者的相互作用,即主體對客體的動作(活動)。認為主體動作是一切經驗和知識的源泉。他的理論被稱作是一個動態(tài)的“建構”理論。,(三)制約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因素,(1)成熟:神經系統(tǒng)的成熟(2)物體
8、經驗:“個體對物體做出動作中的練習和習得的經驗”,包括物理經驗和數理邏輯經驗。(3)社會經驗:各體與社會的相互作用及社會傳遞,包括社會環(huán)境、社會生活、文化教育等。(4)平衡化:兒童自我調節(jié)的過程,(四)兒童思維發(fā)展階段理論,(1)感知運動階段(0~2歲),嬰兒期(2)前運算階段(2—6 、 7歲),學前期(3)具體運算階段(6 、 7—11 、 12歲),小學階段(4)形式運算階段(11 、 12—14 、 15歲),初中階段
9、,綜上可知,感知運動階段出現思維的萌芽:前運算階段出現表象思維和直覺思維:具體運算階段出現初步的邏輯思維;到形式運算階段,才出現比較復雜的邏輯思維。,二.論兒童教育,(一)論教育的目的為兒童確立教育的目的是社會的職責歷來社會確立教育目的的形式:一、根據“當權者”的意愿確定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 二、根據習俗輿論他指出這兩種形式其立足點是根據社會去改造人的生理和心理結構,關心的僅是目的,不關心兒童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他認為,形成和發(fā)展兒
10、童的認知結構,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或最終結果。,(二)兒童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1.基本原則(1)教育應配合兒童的認知發(fā)展順序要求:①按兒童的認知發(fā)展順序,編制課程②教材以不顯著超越兒童現有的認知發(fā)展③傳授教材時,重點不宜放在加速兒童的學習進度上。并且規(guī)定各個時期教育重點分為2歲以前、學前早期、學前晚期、學齡階段四個方面,(2)以兒童為中心,大力發(fā)展兒童的主動性(3)重視活動在教育中的作用他認為認識的形成主要是一種活動的內化作用,
11、兒童只有具體地、自發(fā)地參與各種活動,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社會經驗知識的構成也取決于兒童與他人之間的相互作用。,2.教學方法(1)注重科學實驗及視聽教學。(2)重視游戲在兒童(尤其是幼兒)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而安排不同的游戲。(3)每一學科都必須提供產生大量探索活動的可能性,并使之與一定的知識體系相聯系。(①善于應用認知沖突,推動兒童思維發(fā)展②重視兒童之間交往的教育意義),我的感想,皮亞杰的認識發(fā)展理論與學前教育思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淺析皮亞杰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對學前教育的啟示
- 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
- 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的啟示
- 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 ppt課件
- 皮亞杰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
- 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重點整理
- 皮亞杰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
- 學前教育的演進與發(fā)展概述
- 談談加強學前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 2022年皮亞杰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
- 學前教育的發(fā)展困境與前景展望
- 學前教育的發(fā)展困境與前景展望
- 學前教育思想史 新
- 盧梭學前教育思想研究.pdf
- 學前教育思想史筆記
- 論陳鶴琴的學前教育思想
- 學前教育發(fā)展情況匯報
- 學前教育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
- 淺談張雪門的學前教育思想
- 學前教育學3第二章-學前教育與社會發(fā)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