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jié)炎中醫(yī)辨證分型、體質分類與預后不良聯(lián)系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目的
  探討類風濕關節(jié)炎預后不良因素與中醫(yī)證候、體質類型的聯(lián)系,嘗試尋找預后不良患者的中醫(yī)特征、共性。對預后不良患者實行積極的中醫(yī)方面的干預,以期達到調和陰陽、祛實補虛、除痹強筋,以減少關節(jié)損毀。
  研究方法
  病例來自2014年10月~2015年3月在廣州中醫(yī)藥大學一附院風濕科住院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58例+2011年~2013年我院風濕科住院病歷資料回顧148例。通過收集這些患者的西醫(yī)臨床資料、中醫(yī)四診資料

2、、體質問卷情況(回顧病例除外),來判斷患者有無預后不良因素、中醫(yī)證型、體質分類如何,最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探討RA患者預后不良、中醫(yī)證型、體質分類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聯(lián)系。
  研究結果
  1.一般情況:206例患者中,女性165例,男性41例,年齡(54.40±13.30歲),發(fā)病年齡(45.52±14.07歲),病程(8.94±7.84年),血紅蛋白(109.82±17.18 g/L),血沉(59.23±34.43 mm/h

3、),c反應蛋白(39.74±44.05 mg/l),RF(574.50±934.38 iu/ml),CCP(108.06±80.10 u/ml)。
  2.預后不良情況:共出現(xiàn)288頻次,包括高滴度RF(127頻次),高滴度CCP(139頻次),血管炎(2頻次),類風濕結節(jié)(4頻次),肺部受累(16頻次).
  3.中醫(yī)證候分布情況:共206例,肝腎不足(55,26%),風濕痹阻(28,13%),痰瘀痹阻(20,10%),氣

4、血兩虛(10,5%),寒濕痹阻(49,24%),濕熱痹阻(46,22%);
  中醫(yī)體質分布情況:共58例,平和質(29,39%),氣虛質(7,9%),陽虛質(12,16%),陰虛質(10,14%),痰濕質(2,3%),濕熱質(3,4%),氣郁質(7,9%),血瘀質(2,3%),特稟質(2,3%)。
  4.一般情況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結果提示:年齡與CCP水平相關(r=0.137,P<0.05);發(fā)病年齡與ESR顯著相關(r

5、=0.195,P<0.01),與RF水平相關(r=0.155,P<0.05),與CCP水平相關(r=0.169,P<0.05);病程與RF水平程負相關(r=-0.201,P<0.01),與ESR負相關(r=-0.167,P<0.05);HGB水平與ESR水平負相關(r=-0.535,P<0.01),與CRP負相關(r=-0.374,P<0.01);ESR水平與CRP水平相關(r=0.557,P<0.01),與RF相關(r=0.315,P

6、<0.01);CRP水平與RF水平相關(r=0.246,P<0.01);RF水平與CCP水平相關(r=0.176,P<0.05)。
  5.有預后不良及無預后不良患者一般情況的對比:有預后不良因素組的血沉水平、C反應蛋白水平均比后者顯著升高。
  6.邏輯斯蒂回歸分析:
  6.1證型與一般情況
  發(fā)現(xiàn)血紅蛋白是預測風濕痹阻的因素(OR=1.063,P=0.003,95%CI1.021-1.106);年齡是預測

7、肝腎不足的因素(OR=1.062,P=0.006,95%CI1.017-1.108)因素,發(fā)病年齡是預測肝腎不足的因素(OR=1.062,P=0.006,95%CI1.017-1.108)的保護因素。
  6.2體質與一般情況
  分析發(fā)現(xiàn)血紅蛋白是預測平和質的因素,(OR=1.025,P=0.009,95%CI1.013-1.092);年齡是預測氣虛質的保護因素,(OR=0.901,P=0.028,95%CI0.821-0

8、.989);血紅蛋白是陽虛質的保護預測因素,(OR=0.944,P=0.017,95%CI0.901-0.990);c反應蛋白是陰虛質的預測因素,(OR=1.021,P=0.023,95%CI1.003-1.040);其余體質未發(fā)現(xiàn)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預測因素。
  6.3證型與預后不良
  將證型、年齡、發(fā)病年齡、病程、血紅蛋白、血沉、c反應蛋白納入不良預后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未發(fā)現(xiàn)這些因素能單獨預測預后。
  6.4體質

9、與預后不良
  所有體質分類的系數(shù)P>0.05,模型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證型、體質分類能夠預測RA預后不良風險。這可能是中醫(yī)的證型、體質分類與西醫(yī)的預后不良并不存在宏觀的對應關系,但從以上實驗室資料與中醫(yī)證型、體質的關系來看(風濕痹阻證的患者貧血的幾率較小;肝腎不足證患者有兩類:發(fā)病早的、年齡大的;陽虛質的患者發(fā)生貧血的風險較大;陰虛質的患者容易發(fā)生炎癥),它們在疾病的發(fā)展上存在著一定的微觀聯(lián)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