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和諧——蔡元培“五育并舉”觀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9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力主在世界范圍內推行自由、民主的政治理念:為攫取最大的國家利益,經(jīng)常干涉它國內政,制造了多起國際爭端和地區(qū)動蕩。與之相對,中國政府提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政治主張:既是應對國際社會呈現(xiàn)的不安寧因素,又是為了解決國內面臨的諸多社會問題。同時,除政治方略外,世界各國多以提升本國的教育質量為其重要決策之一,以提高公民素質,發(fā)展科技,增強國際競爭力。其實,自由的政治理念也罷,和諧的政治主張也好,都與教育及其培養(yǎng)的個體密切相關

2、。問題是,什么樣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追求,為這個不安寧的世界提供一些佑助,以促使它朝著良性的方向發(fā)展。本文認為,蔡元培的“五育并舉”觀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獨特的觀察視角:對自由與和諧的追尋能夠詮釋我們的期盼。 除導論和結語外,本論文的主體部分共有五章。 導論主要闡明研究背景、研究緣起、文獻綜述、研究價值、研究方法和寫作思路。 第一章主要揭示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感教育的內涵及其

3、相關背景;同時論述五育在政治、教育史、心理學、教育和教育方法論等視角下呈現(xiàn)的不同思想形態(tài)。 第二章旨在闡述“五育并舉”觀的思想淵源。首先,闡釋中西文化的熏陶是“五育并舉”觀形成的文化動因:追溯蔡氏家族、家庭的陶養(yǎng)和舊式教育的熏染;探悉蔡氏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及美學陶養(yǎng)。其次,追蹤“五育并舉”觀的實踐根由:剖析蔡氏在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實踐中追求自由、兼容的進步傾向;通過他在學校教育中所出論題的闡釋,并對其沉靜與叛逆相容的性格特質進行

4、分析,翔實地例證蔡氏理想追求的心路軌跡。再次,揭示“五育并舉”觀的哲學基礎:論述蔡氏的儒、墨觀和其他進步思想影響的痕跡,展示一個追求進步,積極進取,兼容他者的恂恂儒者的形象;分析蔡氏深受德國哲學,主要是康德哲學和叔本華哲學的影響,兼采進化論、實利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想,表明蔡氏向慕新學,追求思想自由,并借此揭示哲學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主要論述“五育并舉”觀的實質:其一,五育蘊含著功利訴求與思想自由精神:隸屬政治的教育直面危亡的時代

5、需要,突破重義輕利的儒學傳統(tǒng);放言自由、平等、博愛,具有重要的觀念解放作用。超逸政治的教育兼采中、印、歐哲學,打破獨尊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學束縛;美育旨在幫助人們擺脫喧鬧、枯燥的現(xiàn)象世界的干擾,潤澤人們的興趣愛好,完成世界觀教育,以達致精神自由的實體世界,并論述教育須要烏托邦。其二,五育偏重全局的考量:整體協(xié)調,層層遞進,以美育為橋梁,以原理為統(tǒng)帥,傾向于統(tǒng)一體的和諧。其三,五育追尋的基點是獨立人格的養(yǎng)成,即在世界觀陶養(yǎng)下的體育、智育、德

6、育和美育等方面的健全發(fā)展。蔡氏自身就是獨立人格踐履的典范。其四,“五育并舉”觀貫通了中西文化:二者雖有差異,但能融合,即把西方的自由精神與中國的和諧風骨嫁接在一起。 第四章著重對“五育并舉”觀的內涵進行語義上的辨析,論述其存在的不足及其所遭逢的社會境遇;闡明蔡氏主政的北京大學是對“五育并舉”觀核心思想的忠實踐履,并指出“五育并舉”觀及其踐履所取得的思想啟蒙、功勛卓著的歷史意義。 第五章主要闡明“五育并舉”觀的當代啟示。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