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跟游仙文學有關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已經取得了數量較大、質量較高的成就,尤其是對于游仙詩的研究,已經相當成熟。然而也應該看到,這些研究,即使是考辨游仙詩之淵源流變的專著及論文,大多也僅是擷取各個時期較為重要的作家作品,加以評說論證,缺乏從歷史脈絡的角度進行宏觀論證的工作。例如,魏晉是游仙詩創(chuàng)作高度繁榮的時期,而前人在論及這一時期游仙詩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時,往往只重點關注屈原、曹操、曹植、阮籍、嵇康、郭璞等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并沒有給這一時間階段中
2、有游仙文學創(chuàng)作的其他作家以應有的關注,尤其是整個西晉時期的游仙詩創(chuàng)作,基本沒有被系統(tǒng)地考察論證,這顯然是游仙詩研究中的一大缺陷。
此外,在先秦至南北朝這一時間階段中許多作家的賦、文中,也有大量的游仙描寫,如先秦時期《莊子》中對神人、至人的形貌描寫,已經很接近后世的游仙描寫;漢代大賦中許多的游仙描寫對表現帝國聲威起到很好的作用,此時的許多擬騷作品也通過游仙描寫,表現出不滿現實、希慕隱逸等個性化的情感;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許多作家
3、,如阮籍、陸機、孫綽、沈約等人在他們的賦、文中也有篇幅較大的游仙描寫,這些同樣是游仙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現有的游仙文學的相關研究中,除了先秦和漢代的一些辭賦、散文受到關注外,其他時段賦、文中的游仙描寫則幾乎從未被涉及,這也不能不說是游仙文學研究的一大空白。
最后,通過描寫凡人進入仙境,與神仙接遇,從而表達對美好的神仙世界的向往及對現實世界的蔑棄的小說作品,也是游仙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魏晉南北朝的許多志怪小說集中,都有大
4、量描寫凡人游歷仙境、人神接遇的游仙小說作品。目前雖然已有部分研究者對游仙小說的界定、劃分、各時段的發(fā)展及創(chuàng)作特色作出了一些議論,但內容仍嫌單薄,略欠系統(tǒng)性。而這一部分的內容,也是本文關注的重點之一。
本文在緒論部分首先對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核心概念進行界定,隨后對游仙文學領域既有的研究成果進行回顧,最后說明該領域研究中存在的欠缺與不足,并借以說明本文的研究意義和研究思路。
文章的第一章論述先秦時期的游仙文學。先秦
5、時期是游仙文學產生和初期發(fā)展的階段,在這一章的論述中,文章重點關注先秦時期游仙文學產生和初步發(fā)展的社會、文化根源,提出先民靈魂、肉體不死與自由飛升的渴望是神仙思想和游仙文學產生的根本原因,巫與神仙的聯(lián)系使人神溝通成為可能,而昆侖、蓬萊仙境的產生則為游仙文學展開寫作的想象空間提供了可能。另外,老、莊道家哲學、稷下學派的精氣說及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都對先秦時期游仙文學的產生和發(fā)展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先秦時期的游仙文學作品主要有兩個方面,在散文
6、方面,《莊子》中的《逍遙游》等篇目中關于神人、至人的描寫為游仙文學創(chuàng)造了闊大飄逸的想象空間,同時為后世游仙文學借游仙以表現游玄體道的主題提供了思想基礎;在詩歌方面,屈原的《離騷》和《楚辭·遠游》等作品則最早開辟了游仙詩“坎壈詠懷”的抒情傳統(tǒng);另外,宋玉等人的辭賦作品中也有一些較有特色的游仙描寫,尤其是表現人神接遇,人神戀愛的內容,對后世影響很大。
第二章論述秦、漢時期的游仙文學創(chuàng)作情況。秦代時間較短,游仙文學作品僅有一篇《
7、仙真人詩》,且已散佚,故以一節(jié)的篇幅對秦始皇求仙的情況和《仙真人詩》的創(chuàng)作情況進行簡要的論述。漢代是游仙文學有較大發(fā)展的時期,本章首先從漢武帝的熱衷求仙、漢代迷信思想的盛行、漢文化的宏闊氣象和民族享樂心理、早期道教經典中的神仙思想等幾個方面論述漢代游仙文學發(fā)展的社會、文化背景,隨后分別論述漢樂府游仙詩、《郊祀歌十九章》等漢代游仙詩的內容特色,漢大賦和漢代擬騷賦、騷體賦中的游仙內容以及漢代志怪小說中的游仙元素,試圖對漢代的游仙文學注重描寫
8、“列仙之趣”的總體風貌作一全面的展現。
第三章論述曹魏時期的游仙文學。曹魏時期是游仙文學進一步繁榮發(fā)展的時期,此時的游仙文學鮮明地體現出文人化的抒情特色。文章首先從三國亂世及此時的生命悲劇意識、玄學的興起及道教的早期發(fā)展幾方面論述曹魏時期游仙文學發(fā)展的社會、文化背景,隨后重點論述曹操、曹植、阮籍、嵇康等人的游仙詩,通過對這幾位曹魏時期最重要的游仙詩人的人生經歷和神仙思想的考察,剖析其游仙詩中的抒情寄托,分析曹魏時期游仙詩鮮
9、明的文人化抒情特色在幾位詩人身上不同的表現,最后論述曹植賦和阮籍、嵇康文中的游仙表現。
第四章論述西晉時期的游仙文學。西晉是游仙文學繼漢、魏的繁榮發(fā)展后相對沉寂的階段。這一時期的游仙文學主要表現出向“列仙之趣“的傳統(tǒng)主題的回歸,但在具體的描寫手法上還是表現出一些特色和新變。本章首先從西晉時期寬松的文化環(huán)境、其時多元的文化格局、“朝隱”風尚的興起等方面論述西晉游仙文學的社會、文化背景,隨后分別論述西晉的游仙詩,西晉時期賦、文
10、中的游仙內容及張華、王浮等人志怪小說中符合游仙小說定義的作品,從而對西晉時期游仙文學的特點作一全面細致的把握。
第五章論述東晉時期的游仙文學。東晉的游仙文學創(chuàng)作繼西晉時期的相對沉寂局面后,重新煥發(fā)生機,表現出較大程度的繁榮與發(fā)展。文章首先從東晉時期的偏安政治、此時玄風的大熾和道教在東晉的發(fā)展幾個方面論述東晉時期游仙文學發(fā)展的社會、文化背景,隨后分別從詩、文、賦、小說幾個方面對東晉時期的游仙文學進行詳細的考察。在游仙詩方面,
11、此一時期誕生了偉大的詩人郭璞,他的游仙詩創(chuàng)作是對“列仙之趣”與“坎壈詠懷”兩種傳統(tǒng)的集大成,堪稱游仙詩領域的最高成就,另外,東晉時期的庾闡、陶淵明、楊羲等人也有較大數量和較高質量的游仙詩創(chuàng)作,其中楊羲《真誥》中神女降真贈詩形式的游仙詩,開啟了南北朝游仙詩道教化的傳統(tǒng);在賦、文方面,孫綽的《游天臺山賦》實現了游仙、山水、玄言幾方面描寫較好的結合,葛洪的《抱樸子》中也有較多的游仙描寫;在小說方面,東晉時期,嚴格意義上的游仙小說創(chuàng)作開始大量出
12、現,這是東晉時期游仙文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本章對這些以表現凡人進入仙境,與神仙接遇為主要內容的小說作品進行了綜合的論述與詳細的分析,并對其主要的思想旨趣進行歸納。
第六章論述南北朝時期的游仙文學。同西晉時期一樣,南北朝時期的游仙文學是現有的游仙文學研究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此一時期的游仙文學,雖然在總體上呈現出向列仙之趣主旨的回歸,但是道教色彩的濃厚是其不同于前代游仙詩的特色。另外在藝術表現上,南北朝的游仙文學也有不少新變,鮑
13、照、沈約、庾信等人的游仙詩和此時的許多游仙小說作品都體現出對前代游仙文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尤其是南北朝的游仙小說,相比于兩晉時期的作品,篇幅更長,寫作手法更為圓熟。本章首先從南北文學風格的差異、南北朝門閥勢力的削弱和玄風的消退、山水詩的興起、道教在南北朝的發(fā)展、“永明體”、“宮體”等詩壇新變幾方面論述南北朝時期游仙文學發(fā)展的社會、文化背景,隨后分別從詩、文、賦、小說幾方面對南北朝時期的游仙文學創(chuàng)作情況進行詳細的論述。
第七章論
14、述唐前游仙詩、游仙小說對唐代文學的影響。相比于賦、文而言,詩與小說是游仙文學中更重要的部分,對唐代文學的影響也更加明顯,故而本章僅論述游仙詩、游仙小說兩部分對唐代文學的影響。唐代的游仙詩創(chuàng)作從總體來說,呈現出游山與游仙相結合及愛情、艷情與游仙相結合的趨勢,而這些特征的出現,都明顯受到唐前游仙文學的影響。唐前游仙小說對唐代文學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唐人頻繁地以游仙小說情節(jié)入詩和唐傳奇對魏晉南北朝游仙小說的繼承與發(fā)展上。
結語部
15、分對前面七章的內容進行總結,概括出各個時間階段游仙文學的總體風貌和具體到各個文體上的創(chuàng)作特點。
總之,本文以歷史時間為線索,對先秦至南北朝這一時間階段的游仙文學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考察與論述,在具體的先秦、秦漢、曹魏、西晉、東晉、南北朝六個時段上,分析論述游仙文學產生、發(fā)展的社會文化背景及各個時期游仙詩、游仙賦、文及游仙小說的創(chuàng)作情況、思想主旨及藝術特點,并對唐前游仙文學于唐代文學的影響加以論述,力圖使文章呈現出較高的理論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唐前俳諧文學研究.pdf
- 魏晉南北朝游仙敘事文學研究_26106.pdf
- 晉唐宣城文學研究
- 先唐游俠文學研究.pdf
- 明代士人游幕與文學研究
- 晉唐宣城文學研究_6026.pdf
- 明代士人游幕與文學研究_38603.pdf
- 隋唐五代巴蜀仙道文學研究
- 《游仙窟》研究.pdf
- 唐初史學與文學研究——以唐“八史”為研究中心
- 先唐太原王氏家族文學研究_14147.pdf
- 先唐仙傳研究.pdf
- 道家思想與魏晉文學——以隱逸、游仙、玄言文學為中心的研究
- 宋人論唐文研究——唐代文學研究學術史考察(北宋段).pdf
- 《文學周報》譯介文學研究.pdf
- 元嘉文學研究.pdf
- 陶弘景文學研究.pdf
- 正始文學研究.pdf
- 《禮記》文學研究.pdf
- 《楞嚴經》文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