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主要運用實驗語音學的研究方法研究湘語的聲調,選取長沙市、湘鄉(xiāng)城關、衡山長江鎮(zhèn)、衡山白果鎮(zhèn)、瀘溪浦市、祁陽白水等湘語中幾個有代表性的方言點的聲調進行了研究,全文共七章,主要內容是: 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紹了湘語聲調研究現狀,本文研究的目的意義,研究方法和理論基礎。 第二章至第六章是論文的主體部分。第二章用實驗方法研究了長沙話的單字調系統(tǒng)。長沙話各聲調的實驗五度值是:陰平33、陽平213、上聲43、陰去45、陽去31、入聲
2、224。實驗發(fā)現:陽平調和入聲調的前段都有凹型特征;長沙話聲調系統(tǒng)有整齊的對稱格局;各聲調之間區(qū)別度大。 第三章:研究了湘鄉(xiāng)城關鎮(zhèn)話的聲調。湘鄉(xiāng)城關鎮(zhèn)話共有7個單字調,形成“平聲三分+上聲+去聲三分”的格局。次濁陽平不同于全濁陽平,是一個獨立的聲調,次清去聲不同于全清去聲,也是一個獨立的聲調,入聲調完全消失。各聲調的調值分別是:陰平44、陽平214、次陽平334、上聲31、陰去445、次陰去225、陽去33。本文推測,次陽平和陰
3、去調型調值相似的這種情況不會持續(xù)太長時間,為了清晰表達語義它們很可能會逐漸增大區(qū)別度。 第四章:研究的是衡山前山話和后山話的單字調。衡山前山話的單字調系統(tǒng)共有6個聲調,調類調值分別是:陰平33、陽平322、上聲213、陰去445、陽去334、入聲214。我們推測,陰去調和陽去調調型調值的相似,很可能會導致這兩個聲調的調值趨向一致,引起調類的合并;衡山后山話的單字調系統(tǒng)共有5個聲調:陰平45、陽平22、上聲44、陰去225/224
4、、陽去113。通過比較發(fā)現衡山前山話和后山話的差別有:1、調類上差別大,前山話入聲調保留,后山話入聲調消失。2、在調型方面,陰平調前山的為平調、后山的是升調;陽平調調型也有差別,前山話的是前降角拱調,后山話的是平調。 第五章:研究了祁陽白水話單字調系統(tǒng)和兩字組連讀變調情況。祁陽白水話單字調系統(tǒng)共有6個單字調,分別是:陰平4453/3342、陽平231、上聲453、陰去4232、陽去2143、入聲442。白水話的單字調音高多起伏變
5、化,形成了全曲折調的聲調系統(tǒng),更加突出的特點是該單字調系統(tǒng)中出現了漢語其他方言中尚未發(fā)現的雙折調。白水話的兩字組連讀變調是語音條件引起的前字變調,后字不變調,其前字變調都是脫落原單字調的一個或兩個調素使原曲拱簡化的簡化型變調。 第六章:研究的是瀘溪浦市話單字調。浦市話5個單字調的調類調值是:陰平34、陽平13、上聲41、陰去213、陽去55。本文發(fā)現浦市話的陰去調是一個帶有中塞特征的凹調,這是湘語傳統(tǒng)研究中所沒發(fā)現的一種聲調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標準壯語聲調聲學實驗研究.pdf
- 小水井苗語聲調實驗研究.pdf
- 斯里蘭卡學生漢語聲調習得實驗研究.pdf
- 菲律賓學生漢語聲調習得實驗研究.pdf
- 格魯吉亞學生漢語聲調習得實驗研究.pdf
- 韓國學生漢語聲調習得的實驗研究.pdf
- 近代漢語聲調的分化研究.pdf
- 漢語聲調加工的ERP研究.pdf
- 漢語聲調加工的erp研究
- 越南留學生習得漢語聲調的實驗研究.pdf
- 越南留學生漢語聲調偏誤實驗分析.pdf
- 烏克蘭學生漢語聲調習得研究.pdf
- 巴基斯坦留學生習得漢語聲調的實驗研究.pdf
- 韓泰學生漢語聲調“上聲+X”習得的實驗研究.pdf
- 印尼留學生漢語聲調感知的辯認和識別實驗.pdf
- 上古漢語聲調研究述論.pdf
- 噪聲環(huán)境下人工耳蝸漢語聲調識別研究.pdf
- 初級水平也門留學生漢語聲調習得實驗分析.pdf
- 數字助聽器的漢語聲調強化的研究.pdf
- 漢語聲調論 主編劉俐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