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壯族繼承習慣法--以文本平果縣為例.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少數民族習慣法是人類順應自然、認識世界和進行自我管理的重大歷史遺產,也是中華法系的主要內容之一,少數民族習慣法對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影響并促進國家制定法的進程和發(fā)展。在某種程度上,習慣法起著制定法所替伐不了的作用。直到今天,在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區(qū),民族習慣法仍然得到良好的遵守和執(zhí)行,并依照它應有的發(fā)展軌跡繼續(xù)向前發(fā)展。那么,民族習慣法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究竟以什么樣的方式運作?其效果如何?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一

2、些學者從人類學、法學或者民族學的角度對少數民族習慣法進行分析研究,但多數研究都是從宏觀的角度,以法律整體論為研究方向,涵蓋廣闊,很少涉及具體民族的特定領域。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本文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平果縣為例,對壯族的繼承習慣法進行研究,力圖采用實證研究的方法,通過文獻分析與田野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現(xiàn)代化進程中壯族的繼承習慣法進行一次較為深入的研究。
   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廣西,2005年11月進行

3、的人口普查統(tǒng)計顯示,居住在廣西的壯族人口為1518萬,占廣西區(qū)內少數民族人口的84.57%。廣西的壯族人口,主要聚居于廣西的百色、河池與崇左一帶。這里的世居壯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上世紀90年代在百色出土的舊石器“百色手斧”表明,早在80萬年前,壯人的祖先就在這片紅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平果縣地處廣西西部的右江河谷,在行政區(qū)劃上屬于百色市,是較為典型的壯族聚居區(qū)。
   研究地點是平果縣,平果縣是筆者的家鄉(xiāng),位于廣西壯族自治

4、區(qū)中西部偏南、百色市東部、右江中游,東與馬山縣、東南與武鳴縣、東北與大化瑤族自治縣相鄰,西與田東縣、西南與天等縣交界,南與隆安縣毗鄰,北與巴馬瑤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接壤。全縣轄8鎮(zhèn)4鄉(xiāng)181個行政村(社區(qū)),總面積2485平方公里,總人口47.70萬人,主要居住著壯、漢、瑤、苗等民族,其中壯族人口40.8萬人,壯族所占人口比重為85.5%,是典型的壯族聚居區(qū)。
   全文主要由緒論、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組成。緒論簡要回顧了

5、少數民族習慣法研究的概況。第一章簡述壯族習慣法的產生與發(fā)展。第二章主要討論了壯族繼承習慣中以男子繼承為原則,女子繼承為例外;以血親繼承為原則,擬制血親為例外;以生前分家為原則,死后繼承為例外;以后輩優(yōu)先為原則,長輩繼承為例外的原則和壯族繼承領域內涉及身份繼承和財產繼承的的有關內容。第三章著重分析了壯族繼承習慣法變遷的內容、特征和原因。結論認為,通過繼承領域來理解壯族習慣法,對其合理性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總結,是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