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的思想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安時期,"人生價值、人生信印、行為準則、人際關系、生活方式、以至于思維方法,都在重新尋求,重新衡量,取無定向,人各異趣."<'[1]>基于社會政治的動蕩變遷和立身處世的艱危,王粲思想也呈現(xiàn)出駁雜的特色——雜糅儒、法、道諸家思想,但其政治主張基本上是屬于儒家的;此外由于受到曹操通脫、務實觀念影響,他在政治上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理性精神和基于現(xiàn)實情勢而適時調(diào)整的靈活性,可謂儒法兼取,禮刑互用.王粲一生大體可分流寓荊州和歸降曹操兩個時期.總觀王粲

2、前后兩期,文風頗見異同,成就各有側重.評論王粲作品過去強調(diào)較多的是"發(fā)瞅愴之辭"和"蒼涼悲慨",但用來概括其整個創(chuàng)作,卻不夠全面.《七哀詩》、《登樓賦》皆前期作品,是其"遭亂流寓"、"自傷情多"的"愀愴之詞",最能代表他前期的處境和心態(tài).王粲后期人仕曹門得官進爵,"假高衢以騁力",奔亡于"興造制度",就再沒寫出像《七哀詩》和《登樓賦》這樣憂思深廣的作品.后期處于侍從文人的特定職位,其獨立人格、憂患意識相對減弱,其間王粲撰寫了《太廟賦》、

3、《俞兒舞歌》等應制奉和作品,多屬貴游諛頌之類.不過《從軍詩》中有感陳辭、抒發(fā)心志的部分,雖有夸張渲染,但慷慨豪壯的建安時代精神還是奠定了其詩歌的總體基調(diào)—樂觀、進取、積極向上,體現(xiàn)出建安時代亂世文人的個性、情懷.總之,王粲的文學成就前期大于后期,后世所重者,大抵是其前期創(chuàng)作.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卷七論粲詩"跌宕不足,而真摯有余",曹丕又云:"仲宣獨自善于辭賦,惜其體弱,不起其文"(《與吳質書》).王粲的創(chuàng)作有別于建安文章尚氣的傳統(tǒng),氣

4、勢不夠壯盛,而獨以情勝,尤其在對亂世悲情的表達上.他繼承了"以悲為美"的傳統(tǒng)美學觀念,把悲情主題引向自然、社會、個體所關涉的各個層面,拓寬了文學抒情的深度、廣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悲情主題,促進了建安詩賦由"言志"到"緣情"的歷史轉變.建安是辭賦創(chuàng)作風氣轉變的重要時期,王粲是代表這一轉變的重要人物.其詠物賦清美鮮麗;抒情賦辭密而情真.王賦體制短小,題材豐富;以作詩法寫賦,"意凄而情悲".《登樓賦》代表了王粲辭賦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是賦史上抒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