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境”美學范疇是中華民族成熟的審美理想范疇,目前對它的研究很多。但在對它的溯源中,多強調道、佛、玄思想對它產生的重要影響,而忽視儒家的天地精神的重要作用;在探討其邏輯發(fā)展時,多沿王昌齡、皎然、司空圖等一線對其進行研究,而少把它放在整個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歷史性背景上進行研究。本文在借鑒眾說的基礎上,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方法論原則,以“境”美學范疇產生的淵源和邏輯發(fā)展為研究對象,以與之相關的美學理論和典型的作品為研究材料,以
2、它作為語言符號在漢語言中的文化積淀為契入點,訴諸于發(fā)生學、社會學、系統(tǒng)論等研究方法,力圖發(fā)現“境”美學范疇產生的民族文化根因和邏輯發(fā)展的歷史驅動因素及發(fā)展規(guī)律,把握“境”美學范疇在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歷史性背景上邏輯發(fā)展的基本風貌,以期對更好地認識“境”美學范疇的淵源和邏輯發(fā)展有所幫助。
全文共分四個部分,其中第二、三部分為本文的重點。
第一部分,緒論。主要介紹了“境”美學范疇研究的意義、研究現狀和趨勢,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
3、和意義。
第二部分,主要論述了“境”美學范疇的淵源,包括三個方面:“境”字義及個體符號價值、“境”思維及社會語言強化、“境”思想及哲學觀念影響。強調了“境”美學范疇產生的民族根因,即相對封閉的大陸居住環(huán)境所決定的農耕為主的生產方式和由之而來的“天人合一”哲學觀念下,儒家法天則地的宇宙精神和立象以盡意(而致境)的哲學思想與道玄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的貴虛重道思想以及“境”能指所指中所積淀的天地宇宙意蘊是它成為美學范疇的根本原因。佛教
4、的盛行與俗化則對其產生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并內在地影響著創(chuàng)作主體的生命精神。
第三部分,主要論述了“境”美學范疇在中國古典美學史上邏輯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和基本風貌。根據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原則,將之分為三個階段:物境(先秦至漢末)——“法天從禮”之境;意境(魏晉至明中葉)——“重性尋道”之境;情境(明中葉至近代)——“遵情重欲”之境。每一階段又分別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證,即物境——言志和游心、比德和齊物、文質彬彬和自然素樸、虛壹而靜和虛
5、靜;意境——緣情和寫意、暢神和竹化、形神兼?zhèn)浜顽R花水月、澄懷和空靜;情境——童心和妓情、竹石亦愛我和山川歸大滌、理事情和情景事、入于宇宙和出于宇宙。即在整個民族文化發(fā)展的歷史性背景上,立足社會經濟文化的動態(tài)變化,從主體生命價值追求的向度、藝術創(chuàng)作和藝術鑒賞中的著力點、創(chuàng)作心態(tài)認識的深化入手,探討了“境”美學范疇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基本風貌。
第四部分,結語。通過對“境”美學范疇的淵源和邏輯發(fā)展的探討,歸結“境”美學范疇產生的民族根因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古典美學“味”范疇研究
- 中國古典美學“興”范疇研究.pdf
- 中國古典美學“味”范疇研究.pdf
- 中國古典美學“興會”范疇研究.pdf
- 論“游”——中國古典美學范疇研究
- 中國古典美學“厚”范疇論.pdf
- 中國古典美學“麗”范疇論.pdf
- 中國古典美學“妙”范疇的研究.pdf
- 論“游”——中國古典美學范疇研究_36938.pdf
- 論中國古典美學的潛性范疇“忘”.pdf
- 中國古典詩學“淡”范疇研究.pdf
- 釋“空白”——中國古典美學中的一個潛范疇
- 釋“空白”——中國古典美學中的一個潛范疇.pdf
- 中國古典美學“諧”現象探微
- 中國古典美學中的“悲”.pdf
- 中國古典美學“諧”現象探微.pdf
- 中國古代美學之“化”范疇研究.pdf
- 中國古典美學的形而上旨趣
- 中國古典美學空間思想內容探微——基于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體系視角.pdf
- 中國古典審美活動“游”范疇通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