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①探討術后早期影響腰椎間盤退行性變患者手術療效的相關因素;②探討術后中長期影響腰椎間盤退行性變患者手術療效的相關因素。 方法:⑴收集自2007年12月以來,因腰椎間盤退變首次入院手術治療的患者150例,其中男87例,女63例,平均年齡48.85±11.48歲詳細記錄其術前、術中、術后的各觀察項目,所有患者都隨訪至術后3個月,部分患者隨訪達術后一年。計算各患者的JOA評分改善率,按改善率是否大于25%分成療效良好組和療效不良
2、組,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對各觀察項目進行卡方分析或T檢驗,將有存在區(qū)別的項目代入Logistic回歸方程,篩選風險因子,評價相對危險度。⑵收集從1999年1月到2007年3月,因腰椎間盤退變首次入院手術治療的患者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平均年齡47.88±11.03歲,所有患者均為術后2年以上患者,部分患者為術后5年以上患者。記錄內容與分組方法同第二章,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對各觀察項目進行卡方分析或T檢驗,將
3、有存在區(qū)別的項目代入Logistic回歸方程,篩選風險因子,評價相對危險度。 結果:①術后3月療效不良的危險因素有:三月后繼續(xù)依賴口服藥、生活不能自理、術前JOA評分≥17分。②術后3月療效良好的保護因素有:良好的術前反射、大部分髓核摘除、術后使用適量激素、術后3月JOA評分≥25分。③術后1年療效良好的保護因素有:采用內固定術、大部分髓核摘除、術后使用脫水劑、術后一年JOA評分≥24分。④術后2年療效良好的保護因素有:大部分髓
4、核摘除、術后2年JOA評分≥25分。⑤術后5年不同療效的患者的髓核摘除情況、術后5年疼痛麻木情況、影像學退變情況及術后5年JOA評分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結論:⑴術前JOA評分≥17分,提示術后早期療效不良。⑵術后早期療效不良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術后更依賴于口服藥。⑶大部分的髓核摘除、良好的術前反射、術后運用激素和脫水劑、采用內固定術等,為早期良好療效的保護因素,且大部分髓核摘除對療效的影響力最強。⑷術后3月JOA評分≥25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影響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短期療效的手術相關因素.pdf
- 腰椎間盤退變和骨密度的相關性分析.pdf
- 女性腰椎骨密度與腰椎間盤退變的相關性分析.pdf
- 糖尿病對腰椎間盤退變的影響.pdf
- 腰腿痛病人中腰椎間盤退變及Modic改變相關因素研究.pdf
- 腰椎間盤退變分級與腰椎影像學參數(shù)的相關研究.pdf
- 腰椎間盤退變程度與軟骨終板形態(tài)的相關性研究及夾脊電針對模型兔退變腰椎間盤水彌散能力的影響.pdf
- 環(huán)境與遺傳因素對腰椎間盤退變的交互作用.pdf
- 腰椎間盤退變MRI定量分析研究.pdf
- 腹主動脈鈣化與腰椎間盤退變的相關性分析.pdf
- 腰椎間盤突出癥后路椎間融合術后鄰近節(jié)段退變危險因素.pdf
- 不同時期針刺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影響的研究.pdf
- 腰椎融合術后鄰近節(jié)段退變的影響因素分析.pdf
-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中遠期療效分析.pdf
- 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yī)血瘀證患者的頸椎間盤退變研究.pdf
- 絕經(jīng)年限與腰椎間盤退變的相關性研究.pdf
- 腰椎間盤突出術后復發(fā)的相關原因分析.pdf
- 腰椎間盤退變的T2mapping定量研究分析.pdf
- 腰椎間盤退變的磁化傳遞率定量研究.pdf
- Cathepsin D與人腰椎間盤退變關系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