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AIDS患者舌象分析及其與CD4+T淋巴細胞計數關系探討.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通過對558例HIWAIDS患者舌象(包括舌色、舌形、舌態(tài)、苔色、苔質、舌苔位置等)的橫斷面研究及其與CD4+T淋巴細胞計數關系的初步探討,以期闡明艾滋病病邪的性質、病機特點、經有償供血感染HIV/AIDS患者的常見舌象、抗病毒化學藥對舌象的影響以及舌象與不同階段的CD4+T淋巴細胞計數的關系,為艾滋病的中醫(yī)辨證治療、判斷轉歸預后及治療時機的把握提供參考。 材料與方法 558例HIV/AIDS患者(以下簡稱HIV陽性組)

2、全部來自河南省駐馬店和南陽的農村地區(qū),感染途徑為有償采供血;其中359例已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至少半年(以下簡稱已服組),199例未服用過任何治療艾滋病的藥物(以下簡稱未服組)。舌象圖片的采集采用佳能600萬象素數碼相機,上午9點到12點室外自然光線下拍攝,被拍攝者取正位,舌頭自然伸展。舌象的分析判斷由三位從事中醫(yī)艾滋病研究和中醫(yī)診斷專業(yè)的主治醫(yī)師共同認定,盡量排除飲食、藥物及主觀因素的影響。舌象檢出資料包括舌色、舌形、舌態(tài)、苔色、苔質

3、、舌苔位置等情況。 將已服組、未服組舌象的有關資料進行相互比較,并分別與778例同地區(qū)HIV抗體陰性且無明顯嚴重疾病的人群(以下簡稱HIV陰性組)的舌象資料(資料來源于河南中醫(yī)學院艾滋病研究所)進行對比研究。 未服組按CD4+'I’淋巴細胞計數≤100/mm<'3>、100~200/mm<'3>、200~350/mm<'3>、≥350/mm<'3>分為四組(簡稱為A、B、C、D組),分別對各組的舌象資料進行分析。

4、 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x<'2>檢驗。 結果 1.HIV陽性組患者紅舌、絳舌、瘀斑舌、裂紋舌、鏡面舌、胖大齒痕舌、燥苔、剝苔、厚苔、膩苔、舌苔位置中根部檢出率顯著高于HIV陰性組人群(P<0.05);HIV陽性組苔少或無和剝苔的檢出率高達22.8%,芒刺舌的檢出率占11.1%(HIV陰性組無此兩種舌象資料可比較)。 2.在HIV陽性組中,已服組的膩苔、厚苔、舌苔位置中根部檢出率顯著高于未服組(P

5、<0.001),未服組裂紋舌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已服組(P<0.001)。 3.在未服組中,A組的舌淡暗、瘀斑、苔少或無的檢出率顯著高于B、C、D組(P<0.01),B組的暗舌、齒痕、裂紋、白苔的檢出率顯著高于D組(P<0.05),B組的剝苔的檢出率顯著高于A、C、D組(P<0.01)。 結論 1.558例HIV/AIDS患者舌象分析結果提示,艾滋病病邪屬于熱(溫)邪性質(紅舌、絳舌、燥苔、芒刺舌),具有濕濁、痰飲、

6、瘀血相兼為病(膩苔、厚苔、瘀斑舌、舌苔位置中根部)、氣陰兩虛(胖大舌、齒痕舌、裂紋、剝苔、鏡面舌、苔少或無)、虛實夾雜的病機特點。 2.與同地區(qū)HIV陰性患者相比較,經有償供血感染HIV/AIDS患者的常見舌象出現(xiàn)的頻率依次為:紅舌、膩苔、厚苔、舌苔位置中根部、胖大舌、裂紋舌、瘀斑舌、齒痕舌、剝苔、鏡面舌、絳舌、燥苔。 3.抗HIV化學藥物的毒性和寒涼之性對患者的脾胃功能有一定影響(膩苔、厚苔、舌苔位置以中根部為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